期刊文献+
共找到300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New Technique for Constructing Higher-order Iterative Methods to Solve Nonlinear Systems
1
作者 XIAO Xiaoyong 《应用数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62-774,共13页
In this paper,a new technique is introduced to construct higher-order iterative methods for solving nonlinear systems.The order of convergence of some iterative methods can be improved by three at the cost of introduc... In this paper,a new technique is introduced to construct higher-order iterative methods for solving nonlinear systems.The order of convergence of some iterative methods can be improved by three at the cost of introducing only one additional evaluation of the function in each step.Furthermore,some new efficient methods with a higher-order of convergence are obtained by using only a single matrix inversion in each iteration.Analyses of convergence properties and computational efficiency of these new methods are made and testified by several numerical problems.By comparison,the new schemes are more efficient than the corresponding existing ones,particularly for large problem siz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stems of nonlinear equation Order of convergence Higher-order method Extended Newton iteration computational efficienc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结构网格多段翼型绕流Euler及N-S方程数值模拟 被引量:1
2
作者 桑为民 鄂秦 李凤蔚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36-340,共5页
描述二维非结构无粘网格和粘性网格的生成方法 ,对二维翼型绕流进行了 Euler及 N- S方程数值模拟。运用推进面方法 ,生成无粘网格 ,进一步结合推进层方法 ,生成粘性网格。应用中心有限体积法 ,采用 B- L代数湍流模型 ,完成了对多段翼型... 描述二维非结构无粘网格和粘性网格的生成方法 ,对二维翼型绕流进行了 Euler及 N- S方程数值模拟。运用推进面方法 ,生成无粘网格 ,进一步结合推进层方法 ,生成粘性网格。应用中心有限体积法 ,采用 B- L代数湍流模型 ,完成了对多段翼型流场的 Euler方程和 N- S方程的数值模拟计算。计算与实验结果对比表明 ,所采用的网格生成技术及流场计算方法是正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段翼型 非结构网格 推进面方法 推进层方法 n-s方程 EULER方程 计算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线方程N-S方程非增量型分离算法 被引量:1
3
作者 陈炎 曹树良 +1 位作者 梁开洪 祝宝山 《排灌机械》 EI 2009年第5期327-331,共5页
为克服传统有限元方法求解流场时由于对流项占优而引起的求解振荡和基函数选择困难的问题,推导了基于特征线方程的粘性不可压N-S方程的增量型和非增量型分离算法的公式及求解步骤,并讨论了两者的Babuska-Brezzi条件.沿着特征线方向,N-S... 为克服传统有限元方法求解流场时由于对流项占优而引起的求解振荡和基函数选择困难的问题,推导了基于特征线方程的粘性不可压N-S方程的增量型和非增量型分离算法的公式及求解步骤,并讨论了两者的Babuska-Brezzi条件.沿着特征线方向,N-S方程的对流项消失,方程矩阵是自伴随矩阵,可以自动满足有限单元法中能量泛函最小的要求,并可以给出合理的粘性耗散项.动量方程的求解采用非增量型分离算法,压力和速度可以采用任意阶次的插值函数,离散后的方程自动满足Babuska-Brezzi条件.为验证算法的可靠性,采用T3P3空间等阶次U-p单元计算了方柱绕流.结果表明:基于特征线方程的非增量型分离算法可以很好地应用于粘性不可压流场的计算,与目前流行的其它方法相比,该算法有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算法 计算流体力学 有限元方法 特征线方程 Babuska—Brezzi条件 方柱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n the Solutions of the Matrix Equations in Optimal Stochastic Control
4
作者 Deng, Feiqi Hu, Gang +1 位作者 Liu, Yongqing Feng, Zhaoshu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1999年第3期38-43,共6页
In this paper, the matrix algebraic equations involved in the optimal control problem of time-invariant linear Ito stochastic systems, named Riccati- Ito equations in the paper, are investigated. The necessary and suf... In this paper, the matrix algebraic equations involved in the optimal control problem of time-invariant linear Ito stochastic systems, named Riccati- Ito equations in the paper, are investigated. The necessary and sufficient condition for the existence of positive definite solutions of the Riccati- Ito equations is obtained and an iterative solution to the Riccati- Ito equations is also given in the paper thus a complete solution to the basic problem of optimal control of time-invariant linear Ito stochastic systems is then obtained. An example is given at the end of the paper to illustrate the application of the result of the pap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utational methods Control system analysis Control system synthesis Iterative methods Linear control systems Matrix algebra Optimal control systems Riccati equation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含时Poisson-Nernst-Planck方程的时间自适应计算 被引量:1
5
作者 韦鹏 沈瑞刚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52-1358,共7页
基于相邻时间步的时间自适应有限元方法求解一类含时Poisson-Nernst-Planc k(PNP)方程,以加速求解含有多种离子的二维PNP方程的长时间数值模拟效率.数值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两种数值格式下都可以有效加速计算,对于长时间PNP方程的数... 基于相邻时间步的时间自适应有限元方法求解一类含时Poisson-Nernst-Planc k(PNP)方程,以加速求解含有多种离子的二维PNP方程的长时间数值模拟效率.数值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两种数值格式下都可以有效加速计算,对于长时间PNP方程的数值计算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isson-Nernst-Planck方程 有限元方法 时间自适应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ward a Unified Mathematical and Computational Framework for Control and Mechanics
6
作者 WANG Fei-Yue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18-320,共3页
This is a brief review on the recent book: Duality System in Applied Mechanics and Optimal Control, by Zhong Wan-Xie, published by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2004. The book represents a significant effort to re-estab... This is a brief review on the recent book: Duality System in Applied Mechanics and Optimal Control, by Zhong Wan-Xie, published by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2004. The book represents a significant effort to re-establish the historic and deep tie between control and mechanics by striving to connect and integrate concepts, methods, and algorithms in mechanics and control so that a unified framework can be established for both analytical and computational purposes. Clearly, it has demonstrated that the duality system method can be used as a mathematical and systematic foundation to deal with many important concepts and problems in both mechanics and control. This book is not only very useful for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but also extremely helpful for multidisciplinary curriculum development when students from one field are trying to learning and applying concepts and methods from the other fie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偶系统 Hamiltor-Jacobi方程 计算力学 优化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HL算法的量子牛顿-拉夫逊法潮流计算
7
作者 徐震 张大波 +3 位作者 杨贺钧 马英浩 窦猛汉 方圆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5564-5576,I0020,共14页
量子计算的快速发展为新型电力系统日益复杂的实时仿真计算提供了新的方案。该文将经典计算机的数据处理与量子计算机的迭代计算相结合,提出基于Harrow-Hassidim-Lloyd(HHL)算法的量子牛顿-拉夫逊法潮流计算模型。通过将牛顿-拉夫逊潮... 量子计算的快速发展为新型电力系统日益复杂的实时仿真计算提供了新的方案。该文将经典计算机的数据处理与量子计算机的迭代计算相结合,提出基于Harrow-Hassidim-Lloyd(HHL)算法的量子牛顿-拉夫逊法潮流计算模型。通过将牛顿-拉夫逊潮流方程进行变换,给出修正方程的量子化编码、潮流方程的量子线路构建、修正向量的量子测量的算法原理。基于量子计算的近似求解特性,定义量子潮流计算的收敛判据,以提升迭代计算收敛的可靠性。不同规模的IEEE测试系统在本源量子虚拟计算平台上验证所提量子潮流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潮流计算 HHL算法 牛顿-拉夫逊法 极坐标方程 直角坐标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涡卷超混沌吸引子产生与同步的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禹思敏 丘水生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14-818,共5页
四阶MCK电路的主要特点是产生双涡卷超混沌吸引子 .本文提出在该电路中产生N 涡卷超混沌吸引子的一种新方法 .构造一个具有 2N - 1个分段线性的奇函数 ,其构造方法是使该函数中的每一个平衡点分别位于相邻两个转折点的正中间 ,并保持混... 四阶MCK电路的主要特点是产生双涡卷超混沌吸引子 .本文提出在该电路中产生N 涡卷超混沌吸引子的一种新方法 .构造一个具有 2N - 1个分段线性的奇函数 ,其构造方法是使该函数中的每一个平衡点分别位于相邻两个转折点的正中间 ,并保持混沌吸引子中涡卷与键带的相互间置 ,在此基础上利用递推的方法求得该函数中的各个递推参数 ,从而可在MCK电路中产生N 涡卷超混沌吸引子 .基于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 ,研究了两个N 涡卷超混沌吸引子的单向耦合同步问题 .最后给出了N 涡卷超混沌吸引子产生及其同步的计算机数值模拟结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阶MCK电路 n-涡卷超混沌吸引子 n-涡卷超混沌吸引子单向耦合同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压传感器与伯努利方程的巡飞弹引信空速测量方法
9
作者 赵缘 陈志鹏 +2 位作者 李豪杰 马景 于航 《仪器仪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7-87,共11页
针对巡飞弹引信对空速识别的快速响应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气压传感器与伯努利方程的高效、准确的空速测量方法,并设计了小型化、低成本的配套测压装置。通过对固定翼巡飞弹模型开展气动特性数值仿真,结合巡飞弹表面压力分布和流场特征... 针对巡飞弹引信对空速识别的快速响应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气压传感器与伯努利方程的高效、准确的空速测量方法,并设计了小型化、低成本的配套测压装置。通过对固定翼巡飞弹模型开展气动特性数值仿真,结合巡飞弹表面压力分布和流场特征确定气压传感器的布设方案。为了减少流场干扰、提高测量稳定性,在传感器外部增设金属方管构建测压通道并进行气压补偿处理。通过仿真研究不同测压通道长度组合对测速精度的影响,确定最佳管长组合为15和20 mm。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速度和攻角条件仿真评估该方法的测速误差,结果表明在0.1~0.3马赫数下、-15°~+15°攻角下误差控制在9.43%~14.07%。该方法在低速、小攻角的条件下能显著降低测速误差,在高速、大攻角的条件下具有良好的误差抑制能力,平均误差较无测压通道方案减少了3.21%。为了进一步验证该方法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开展了风洞试验与外场试验。风洞试验覆盖多种速度和攻角工况,结果表明本方法相较于传统皮托管测量方法测速误差减少了3.6%。外场试验在巡飞弹真实飞行状态下进行,将测得空速与皮托管及飞控系统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该方法的均方误差平均值为1.429 m/s,较皮托管测量减少了2.06 m/s。结果表明该方法具备良好的环境适应性和测量稳定性,为巡飞弹引信空速测量提供了一种高效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速测量方法 气压传感器 巡飞弹 引信 伯努利方程 计算流体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拖曳系统弱流固耦合方法
10
作者 王志博 黄帅瑜 +2 位作者 顾津菁 赵淼 姚惠之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0-417,共8页
为了解决拖曳缆系统采用常系数估算流体载荷造成缆索动力学响应模拟不准确的问题,本文将有限差分法与雷诺平均方程相结合,依托初始缆形采用网格生成器脚本功能生成计算域,设计拓扑源面,并填充结构化网格,以高质量黏性网格为基础,采用计... 为了解决拖曳缆系统采用常系数估算流体载荷造成缆索动力学响应模拟不准确的问题,本文将有限差分法与雷诺平均方程相结合,依托初始缆形采用网格生成器脚本功能生成计算域,设计拓扑源面,并填充结构化网格,以高质量黏性网格为基础,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求解器结合湍流模型计算得到沿缆分布的水动力,采用插值方法将水动力载荷插值到离散缆段几何中心处,利用有限差分方法更新拖曳系统动力学计算结果获得新的缆形,循环迭代地建立了单向耦合的弱流固耦合方法。计算结果表明:该耦合方法具有良好的收敛性和稳定性,计算结果与实测缆形更加吻合。该方法也获得了拖曳缆的绕流场流动分离特点和流体载荷沿着缆的分布的一般规律,证实了沿缆的阻力系数取固定的经验系数会产生较大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拖曳系统 流固耦合 计算流体力学 有限差分方法 雷诺平均方程 插值 粘性网格 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bject-Oriented Design for FDTD Visual Scientific Computing
11
作者 Dong, X. Wang, W. Wang, 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1年第3期71-75,共5页
A scheme for general purposed FDTD visual scientific computing software is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using object-oriented design (OOD) method. By abstracting the parameters of FDTD grids to an individual class and sep... A scheme for general purposed FDTD visual scientific computing software is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using object-oriented design (OOD) method. By abstracting the parameters of FDTD grids to an individual class and separating from the iteration procedure, the visual software can be adapted to more comprehensive computing problems. Real-time gray degree graphic and wave curve of the results can be achieved using DirectX technique. The special difference equation and data structure in dispersive medium are considered, and the peculiarity of parameters in perfectly matched layer are also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utational methods computer aided design Data structures Difference equations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 Iterative methods Natural sciences computing Object oriented programming Parameter estimation Three dimensional computer graphics Time domain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me Equivalence Transform Methods for Simulating Models in Control Systems
12
作者 Degui, Liu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1993年第4期32-42,共11页
In this paper two classes of equivalence transform methods for solving ordinary differential equations are proposed. One class of method is the equivalence integral transform method for special differential algebraic ... In this paper two classes of equivalence transform methods for solving ordinary differential equations are proposed. One class of method is the equivalence integral transform method for special differential algebraic problems. The advantage of this class of method is such that the amount of work calculating one integration with parameters becomes that of two interpolations, when the system of nonlinear equations is solved on the right hand side function. The other class of method is the equivalence substitution method for avoiding calculating derivative on the right hand side function. In order to avoid calculation derivatives, two equivalence substitution methods are proposed here. The application instances of some special effect of the equivalence substitution methods are giv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GEBRA Calculations computer simulation Control systems Differential equations Integration Interpolation Mathematical models Mathematical transformations Nonlinear equations Numerical method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域电磁计算的LU分解ADI-FVTD方法
13
作者 许勇 牟斌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1-4,共4页
本文提出一种新的时变电磁场交替方向全隐有限体积计算方法,麦克斯韦方程组和空气动力学欧拉方程同为双曲型偏微分方程组,因此计算流体力学(CFD)技术能够在计算电磁学(CEM)中得到推广求解高精度电磁场。不同于ADI-FDTD仅采用物理时间求... 本文提出一种新的时变电磁场交替方向全隐有限体积计算方法,麦克斯韦方程组和空气动力学欧拉方程同为双曲型偏微分方程组,因此计算流体力学(CFD)技术能够在计算电磁学(CEM)中得到推广求解高精度电磁场。不同于ADI-FDTD仅采用物理时间求导项,本文采用双时间方法添加定常虚拟时间导数项,使得物理时间推进步长仅由数值精度决定而不受稳定性限制,稳定性则由虚拟时间子迭代满足。本文隐式迭代采用雅可比系数矩阵分裂,得到在不同方向上的交替方向追赶法(ADI),隐式通量计算采用Steger-Warming分裂,并逐维度进行LU前后向迭代求解,如此得到全隐时变电磁场数值模拟,在保持高数值精度同时,节省计算时间并提升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流体力学 麦克斯韦方程组 交替方向隐式 时域有限体积法 电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桨水动力噪声数值计算方法研究
14
作者 朱天赐 傅慧萍 李杰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9-74,共6页
为了确立水动力噪声量化计算规程,对基于FW-H方程的声类比计算方法进行系统性研究。采用螺旋桨水动力性能EFD及CFD标模DTMB 4 119螺旋桨为研究对象,基于大涡模拟方法系统探讨了声类比计算收敛性相关问题,包括声学计算时间的影响分析、... 为了确立水动力噪声量化计算规程,对基于FW-H方程的声类比计算方法进行系统性研究。采用螺旋桨水动力性能EFD及CFD标模DTMB 4 119螺旋桨为研究对象,基于大涡模拟方法系统探讨了声类比计算收敛性相关问题,包括声学计算时间的影响分析、单个叶片声压与叶片总声压的关系、声压与流动压力比较等。研究表明,声学计算时间的长短对频率谱的分布有影响,但平均声压级几乎不受影响,误差不到1%;单个叶片的SPL几乎相等但声压存在相位差,总体SPL相比单个叶片有所降低;螺旋桨远场声压一般低于流动压力,近场螺旋桨域内则例外,呈现不收敛趋势。由此可见,将流动与声传播解耦的声类比方法对于近场声压求解有一定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桨 水动力噪声 数值计算方法 声类比 FW-H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母无人机多体分离气动特性模拟
15
作者 李云龙 许晓平 +1 位作者 周洲 拜昱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9-85,93,共8页
子母机多体分离过程中气动干扰特性的分析是集群无人机发射技术的重要研究方向。基于动态嵌套非结构多面体网格技术,耦合求解流场非定常N-S方程与刚体六自由度运动方程,实现了子母机多体分离过程的精确模拟。首先,对母机的气动干扰区和... 子母机多体分离过程中气动干扰特性的分析是集群无人机发射技术的重要研究方向。基于动态嵌套非结构多面体网格技术,耦合求解流场非定常N-S方程与刚体六自由度运动方程,实现了子母机多体分离过程的精确模拟。首先,对母机的气动干扰区和子母机的分离方式进行分析,其次,计算得到整体状态时子母机以及子机与子机之间的气动干扰特性,最后,根据多体分离过程中子机运动状态的变化情况,进行安全特性评估。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减速分离,加速分离能够快速脱离气动干扰区,安全性更高,并且随着子机数量的增加,子机机翼的距离不断减小,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子机的翼尖涡对翼面的影响,增大了子机的升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气动干扰 多体分离 计算流体力学 嵌套网格技术 六自由度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局部感知Transformer模型的微积分方程求解 被引量:1
16
作者 卢林 朱兆旻 吴宁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06-619,共14页
针对局部信息在数学表达式的符号计算中非常重要,而Transformer模型通常存在局部缺失从而忽略字符间的语义信息的问题,提出一种将一维卷积(Conv1d)和Transformer模型相结合的符号计算模型Convld_Transformer。该模型通过在嵌入层中引入... 针对局部信息在数学表达式的符号计算中非常重要,而Transformer模型通常存在局部缺失从而忽略字符间的语义信息的问题,提出一种将一维卷积(Conv1d)和Transformer模型相结合的符号计算模型Convld_Transformer。该模型通过在嵌入层中引入卷积网络提取局部特征信息,可有效增强局部感知。此外,还提出了一种生成一类偏微分方程数据集的算法,该算法结合特征线法和常微分方程变换,可实现对常系数一阶线性(pde1_cc)、变系数一阶线性(pde1_vc)以及满足一定条件的二阶抛物线偏微分方程(parapde2_cc)的求解。实验结果表明:Conv1d_Transformer模型在函数积分任务中相比Transformer模型精度更高,在解决pde1_cc、pde1_vc和parapde2_cc问题时准确率分别达到了96.00%、77.18%和86.18%,其性能要优于Mathematica和SymPy数学求解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计算 一维卷积 函数积分 微分方程 特征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PU加速的等几何拓扑优化高效多重网格求解方法
17
作者 杨峰 罗世杰 +1 位作者 杨江鸿 王英俊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02-613,共12页
针对大规模等几何拓扑优化(ITO)计算量巨大、传统求解方法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样条h细化的高效多重网格方程求解方法。该方法利用h细化插值得到粗细网格之间的权重信息,然后构造多重网格方法的插值矩阵,获得更准确的粗细网格映... 针对大规模等几何拓扑优化(ITO)计算量巨大、传统求解方法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样条h细化的高效多重网格方程求解方法。该方法利用h细化插值得到粗细网格之间的权重信息,然后构造多重网格方法的插值矩阵,获得更准确的粗细网格映射信息,从而提高求解速度。此外,对多重网格求解过程进行分析,构建其高效GPU并行算法。数值算例表明,所提出的求解方法与线性插值的多重网格共轭梯度法、代数多重网格共轭梯度法和预处理共轭梯度法相比分别取得了最高1.47、11.12和17.02的加速比。GPU并行求解相对于CPU串行求解的加速比高达33.86,显著提高了大规模线性方程组的求解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几何拓扑优化 方程组求解 h细化 多重网格法 GPU并行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eed-PCG法的列车-轨道-地基土三维随机振动GPU并行计算方法
18
作者 朱志辉 冯杨 +2 位作者 杨啸 李昊 邹有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1期302-316,共15页
为了解决列车-轨道-地基土三维有限元模型随机多样本计算效率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Seed-PCG法的高效并行计算方法。基于有限元法和虚拟激励法建立轨道不平顺激励下的三维列车-轨道-地基土耦合随机振动分析模型;针对车致地基土随... 为了解决列车-轨道-地基土三维有限元模型随机多样本计算效率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Seed-PCG法的高效并行计算方法。基于有限元法和虚拟激励法建立轨道不平顺激励下的三维列车-轨道-地基土耦合随机振动分析模型;针对车致地基土随机振动分析产生的多右端项线性方程组求解问题,采用Seed-PCG方法进行求解。通过PCG方法求解种子系统得到的Krylov子空间进行投影,以改进其余线性方程组的初始解和对应的初始残量,有效提高了PCG法的收敛速度,最后,在MATLABCUDA混合平台上开发了并行计算程序。数值算例表明:相同计算平台下的该方法相比多点同步算法获得了104.2倍的加速;相比PCG法逐个求解方案减少了18%的迭代次数,获得了1.21倍的加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ed-PCG法 多右端项线性方程组 随机振动 GPU并行计算 列车-轨道-地基土耦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电磁脉冲作用下地面有限长电缆外导体感应电流的数值计算 被引量:21
19
作者 陈海林 陈彬 +2 位作者 李正东 易韵 陆峰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286-1290,共5页
 运用时域有限差分法计算了地面有限长电缆在高功率微波、超宽带和核电磁脉冲作用下的外导体感应电流。计算结果表明:场强相同情况下,核电磁脉冲在电缆上感应的电流最大,持续时间最长,高功率微波和超宽带在几m长和几十m长的电缆上感应...  运用时域有限差分法计算了地面有限长电缆在高功率微波、超宽带和核电磁脉冲作用下的外导体感应电流。计算结果表明:场强相同情况下,核电磁脉冲在电缆上感应的电流最大,持续时间最长,高功率微波和超宽带在几m长和几十m长的电缆上感应的电流相差不大;入射角对电缆感应电流也有影响,电场方向与电缆平行时感应最强;地面电缆的感应电流振荡频率比自由空间中电缆的感应电流振荡频率低;随着大地电导率的增大,感应电流反射波衰减加快;电缆任一端接地后,接地端电缆感应电流都会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脉冲 时域有限差分 感应电流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S-A模型的自由射流和冲击射流数值模拟 被引量:21
20
作者 何枫 谢峻石 +1 位作者 郝鹏飞 姚朝晖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3-46,共4页
为探索轴对称射流准确的数值模拟方法 ,根据可压缩的轴对称N S方程 ,利用二阶精度的有限体积法对轴对称的自由射流和垂直冲击射流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采用Spalart Allmaras湍流模型 ,可很好描述射流流动。收缩喷嘴射流计算应从出口... 为探索轴对称射流准确的数值模拟方法 ,根据可压缩的轴对称N S方程 ,利用二阶精度的有限体积法对轴对称的自由射流和垂直冲击射流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采用Spalart Allmaras湍流模型 ,可很好描述射流流动。收缩喷嘴射流计算应从出口上游的内流开始 ,而不能在出口截面上给定声速条件。计算结果与实验吻合较好 ,所获得的喷嘴内外部流场的流动状况以及冲击射流参数分布 ,可用于优化喷嘴内部结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射流 冲击射流 有限体积法 S-A湍流模型 Spalart-Allmar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