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4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蜣螂优化算法的ORC发电系统工质筛选及综合性能评价 被引量:1
1
作者 彭斌 徐建委 《动力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35-644,共10页
基于有机朗肯循环(ORC)发电系统工质的筛选存在评价指标不一、不能全面反映系统综合性能等问题,在150℃热源温度下,依据工质选取原则对工质进行初步筛选,通过MATLAB联立REFPROP9.0建立ORC系统的热力学、热经济和环境模型,采用热效率和[... 基于有机朗肯循环(ORC)发电系统工质的筛选存在评价指标不一、不能全面反映系统综合性能等问题,在150℃热源温度下,依据工质选取原则对工质进行初步筛选,通过MATLAB联立REFPROP9.0建立ORC系统的热力学、热经济和环境模型,采用热效率和[火用]效率作为热力学性能指标,单位输出功所需换热面积为热经济性能指标,当量二氧化碳排放量为环保性能指标,对不同工质对系统的热力学性能、热经济性能和环保性能影响进行研究,并通过对比蜣螂优化算法与其余4种常用算法进行工质筛选。结果表明: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对系统的影响较大,蒸发温度升高有利于系统热力学性能的提升,冷凝温度的升高不利于系统的热力学性能和环保性能,过热度只对系统[火用]效率影响较大,对环保性能指标影响较小;蒸发温度在100℃、冷凝温度在30℃时,系统单位输出功所需换热面积最小;R245fa的综合评价函数值远大于其他工质,其综合性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朗肯循环 工质筛选 蜣螂优化算法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莎豆苗期耐盐碱性综合评价及指标筛选
2
作者 李春鑫 翟允汝 +6 位作者 王树峰 陈献功 郑梅 王猛 张戈 王会伟 袁天佑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0-54,共15页
为明确油莎豆苗期耐盐碱特性,建立精确的评价指标和相关数学模型,在5 g/kg混合盐碱胁迫下对66份油莎豆材料的发芽率和发芽后15 d幼苗的株高、根长、根数、植株生物量、植株含水率、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可溶性蛋白含... 为明确油莎豆苗期耐盐碱特性,建立精确的评价指标和相关数学模型,在5 g/kg混合盐碱胁迫下对66份油莎豆材料的发芽率和发芽后15 d幼苗的株高、根长、根数、植株生物量、植株含水率、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等共18个性状指标进行测定;综合运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灰色关联度、逐步回归分析等方法解析不同材料的耐胁迫表现、建立评价体系。结果显示,不同性状耐盐碱系数的变异程度在9.79%~58.57%,其中,根干质量耐盐碱系数的变异程度最大,相对含水率耐盐碱系数变异程度最小;经主成分分析将18个指标转换成6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6.783%;基于综合评价D值,将66份材料分为极强、强、中、弱、敏感5个等级,并明确分级标准,其中极强耐盐碱材料2份,盐敏感材料12份,豫油莎2号和豫油莎3号均属于强耐盐碱材料;利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建立油莎豆苗期耐盐碱评价数学模型。通过测定并计算油莎豆苗期的总鲜质量、相对含水率、根数、总叶绿素含量、株高、SOD活性的耐盐碱系数,依据回归方程估算D值,可判断苗期油莎豆种质的耐盐碱性,为后续油莎豆耐盐碱胁迫机制研究和品种选育提供材料和方法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莎豆 苗期 混合盐碱胁迫 种质资源筛选 综合评价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随州适栽蓝莓品种评价与筛选
3
作者 佘远国 张莹 +1 位作者 李雅琦 钦捷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2-197,202,共7页
为选育适合湖北栽培的蓝莓优良品种,提高蓝莓栽培效益,以湖北随州引种的奥尼尔、夏普蓝、明星、密斯蒂、盛世、莱格西、绿宝石、蓝丰、钱得勒、布里吉塔、优瑞卡、瑞卡、灿烂及巴尔德温等14个蓝莓品种为试验材料,测定其保存率、树高、... 为选育适合湖北栽培的蓝莓优良品种,提高蓝莓栽培效益,以湖北随州引种的奥尼尔、夏普蓝、明星、密斯蒂、盛世、莱格西、绿宝石、蓝丰、钱得勒、布里吉塔、优瑞卡、瑞卡、灿烂及巴尔德温等14个蓝莓品种为试验材料,测定其保存率、树高、冠幅、主干数量、成熟期、单株产量、单位面积产量、单果质量、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酸含量、还原糖含量、花青素含量及固酸比等16项农艺性状和果实品质性状指标,比较性状指标的差异性,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蓝莓品种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6个指标在不同品种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主干、成熟期、单株产量、单位面积产量、单果质量、可滴定酸含量、花青素含量和固酸比的变异系数较大,其变异系数分别为30.12%、33.79%、31.15%、43.62%、32.07%、29.41%、44.92%和31.91%;主成分分析提取了前5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87.28%,确定成熟期、单位面积产量、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花青素含量和固酸比作为蓝莓品种评价指标;14个品种中绿宝石和优瑞卡综合得分较高,分别为1.28和0.83,综合排名第1、第2位。绿宝石和优瑞卡适应性强、早熟、丰产、果实品质优,综合表现优良,可作为候选优良品种推广种植,扩大区域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 农艺性状 果实品质 主成分分析 综合评价 品种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年生火力楠半同胞家系遗传评价与选育
4
作者 姜清彬 孟景祥 +4 位作者 李保军 陈海军 方碧江 郭朗 田生辉 《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4-114,共11页
【目的】研究火力楠生长指标和形质性状在不同半同胞家系间的遗传变异,探究遗传型和环境互作对火力楠生长发育的影响,筛选综合性状良好的半同胞家系,为火力楠优良品种选育提供重要遗传信息和育种材料。【方法】以采集自广东和广西等12... 【目的】研究火力楠生长指标和形质性状在不同半同胞家系间的遗传变异,探究遗传型和环境互作对火力楠生长发育的影响,筛选综合性状良好的半同胞家系,为火力楠优良品种选育提供重要遗传信息和育种材料。【方法】以采集自广东和广西等12个火力楠天然和次生林分的75个家系的种子为试验材料,于广东和福建两地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建立半同胞家系测定林,在2年生和3年生时进行生长指标调查,4年生和8年生时进行生长指标和形质指标调查。利用ASReml v3.0软件分析2个试验点中75个家系的各指标均值和标准差、家系遗传力和B型相关值。以8年生性状遗传关联结果为参考,采用材积性状育种值和形质性状综合育种分别对广东和福建试验材料进行综合筛选。【结果】在各测定年龄,75个家系树高、胸径、材积、主干通直度、主干分叉性、侧枝粗细、侧枝分枝角和枝下高等性状上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2~8年生树高和胸径、8年生主干分叉性、8年生侧枝粗细、8年生侧枝分枝角和8年生枝下高在2个试验点中的家系遗传力均大于0.25,受遗传影响较大,具有一定选育潜力。B型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各性状受家系×环境效应影响为中等或较大,说明火力楠性状评价和遗传选育必须考虑遗传型和环境互作效应影响。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家系树高、胸径与材积性状具有高度相关性,但与主干分叉性、侧枝粗细、侧枝分枝角存在负相关。经育种值筛选,在广东试验点获得综合性状优良家系1个(F44)、在福建试验点获得综合优良家系1个(F7)。【结论】所有性状在火力楠家系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各性状在地点间也存在显著差异,生长和形质指标变异受遗传型和环境互作效应影响较大,其中材积性状同时具有较大的表型变异系数和遗传变异系数,选育潜力较大。在2个试验点各选出1个综合性状优良的家系,分别为广东的F44和福建的F7。本研究结果可为今后火力楠主要性状的遗传评价提供重要信息,并对进一步多性状良种选育提供核心育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力楠 半同胞家系 生长性状 形质性状 家系遗传力 综合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山峡谷地区隧道洞口适宜性评价与应用研究
5
作者 刘伟 许广春 +1 位作者 石崎材 宋树宝 《铁道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0-64,74,共6页
研究目的:青藏高原高山峡谷地区隧道洞口选址面临着极为复杂的地质和环境挑战,需规避不良地质灾害和洪水位,选择围岩稳定的位置,并考虑施工难度,以降低工程风险及成本。本文基于现场地质勘察、无人机测绘等综合勘察技术,结合模糊综合评... 研究目的:青藏高原高山峡谷地区隧道洞口选址面临着极为复杂的地质和环境挑战,需规避不良地质灾害和洪水位,选择围岩稳定的位置,并考虑施工难度,以降低工程风险及成本。本文基于现场地质勘察、无人机测绘等综合勘察技术,结合模糊综合评判法和修正灰色聚类分析法构建隧道洞口选址综合评价方法,利用量化评价方法为隧道洞口的选址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论:(1)考虑岩性、坡度、坡面走向、高程、与山脊线距离、仰坡危岩体规模、与断层距离、与现有公路距离、与对岸相应位置间最短距离9个指标建立评价体系;(2)结合现场地质勘察、专家系统和洞口适宜性定量评价建立隧道洞口选址综合评价方法;(3)相较于单一方法,综合考虑模糊综合评判法和修正灰色聚类分析法的隧道洞口选址评价方法更能反映实际工程特征,提出切实可行的洞口选址建议;(4)本研究成果可应用于山区公路隧道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洞口选址 适宜性评价 模糊综合评判法 修正灰色聚类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豫北灌区优质高产小麦品种鉴选及其生理特征 被引量:1
6
作者 毕新铜 葛子菲 +5 位作者 杨洋 冯健超 马冬云 谢迎新 王晨阳 贺利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9-211,共13页
【目的】筛选出适宜豫北地区的优质高产类小麦品种,为优质专用小麦的生产提供参考。【方法】以37个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基于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不同小麦品种的产量和15个加工品质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通过主成分分析从15个加... 【目的】筛选出适宜豫北地区的优质高产类小麦品种,为优质专用小麦的生产提供参考。【方法】以37个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基于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不同小麦品种的产量和15个加工品质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通过主成分分析从15个加工品质指标中提取出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74.88%。其中,第1主成分为面团揉混特性因子,主要为拉伸面积、稳定时间、最大拉伸阻力、沉降值和粉质质量指数;第2主成分为蛋白特性因子,主要为干、湿面筋含量和蛋白质含量;第3主成分为籽粒性状因子,主要为容积质量。通过隶属函数得到品质指标综合评价值(integrated assessment value,D),其中,排名前5的分别为新麦58、新麦45、科兴3302、中麦578和福穗3号。通过对产量和品质综合D值进行聚类分析,将所有参试品种分为5大类,产量和品质均表现较优的品种有10个,其中,郑麦139、国阳537和中麦578为一类高产优质类品种。【结论】通过产量和品质综合评价筛选出一类高产优质品种3个;不同类型品种的生理特征表现为高产类品种灌浆期具有较高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而优质类品种灌浆期反映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soil and plant analyzer development,SPAD)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专用小麦 品种筛选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综合评价 生理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综合优选模型分析山区高速公路选线影响因素及效果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建 严松宏 +1 位作者 曾志刚 刘海阔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487-3496,共10页
为解决当前山区高速公路选线过程中存在的影响因素多、参建各方侧重点不同、无法定量描述比选方案等难题,在充分调研中外高速公路及铁路选线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系统分析和总结中国山区高速公路选线影响因素,并将其概括为经济、技术、安... 为解决当前山区高速公路选线过程中存在的影响因素多、参建各方侧重点不同、无法定量描述比选方案等难题,在充分调研中外高速公路及铁路选线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系统分析和总结中国山区高速公路选线影响因素,并将其概括为经济、技术、安全和环境4个方面,共计16个具体影响因子;依托西和—宕昌高速公路工程,组织项目区域所在地方政府、行业主管部门、业主、设计、施工、监理、第三方检测单位及科研院所相关专家共计164人组成专家组,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对16个选线影响因子重要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环境指标中3个影响因素的综合权重平均分值较高,反映了工程建设领域环保意识的进一步加强。为进一步建立方案比选的优选模型,以依托项目灯塔—蒿林村段路线的方案比选为例,在AHP的基础上运用逼近理想解的排序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 solution,TOPSIS)对比选方案进行优选,4种比选方案的优越度分别为2.84、0.56、0.72、2.15,即方案1最优。研究成果在全面分析山区高速公路选线影响因素的前提下,采用AHP-TOPSIS综合评判指标体系模型,在充分利用专家经验的同时,又能客观、科学的对比选方案进行最优解排序,较好地解决了山区高速公路选线问题,可为类似线形工程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选线 影响因素 层次分析法(AHP) 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 综合比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矾渣中锌的选择性回收工艺
8
作者 尚宇 王胜 +1 位作者 吴祥梓 徐文涛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4-140,共7页
铁矾渣是湿法炼锌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危险废弃物,其中锌的高效富集和回收对促进湿法炼锌行业绿色循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现有烟化法的反应温度过高,Pb、In元素会与Zn元素同时从铁矾渣中挥发出来,无法实现铁矾渣中锌选择性挥发的问题... 铁矾渣是湿法炼锌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危险废弃物,其中锌的高效富集和回收对促进湿法炼锌行业绿色循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现有烟化法的反应温度过高,Pb、In元素会与Zn元素同时从铁矾渣中挥发出来,无法实现铁矾渣中锌选择性挥发的问题。本文采用FactSage8.1热力学软件分析了烟化法从铁矾渣中选择性挥发回收锌的可行性,试验研究了烟化挥发过程影响烟尘中ZnO质量分数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烟化挥发过程中,Zn先还原后氧化,最终以氧化物的形式富集在烟尘中;在最佳试验条件(烟化挥发温度为1050℃、烟化挥发时间为150 min、配碳质量分数为20%)下,锌的挥发率为99.51%,烟尘中ZnO的质量分数为99.58%,实现了铁矾渣中锌的选择性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矾渣 烟化挥发法 资源综合利用 选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数据标签的卷烟新品选点投放模型研究与应用
9
作者 梁雪霞 陈志 +6 位作者 邓超 陆斌 莫玉华 许良本 陈凯迪 李派禹 叶朝文 《中国烟草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2-147,共6页
针对传统的新品选点方法存在效率低、适应性差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大数据标签的新品选点投放模型。首先利用时空网格技术将分析区域划分为若干个商圈网格,从消费人群、卷烟产品及消费场所3个维度为每个零售终端建立数据标签。采... 针对传统的新品选点方法存在效率低、适应性差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大数据标签的新品选点投放模型。首先利用时空网格技术将分析区域划分为若干个商圈网格,从消费人群、卷烟产品及消费场所3个维度为每个零售终端建立数据标签。采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构建新品选点投放模型,从不同维度分别对零售终端进行分析,最终将不同维度的评价指标转化为1个可量化的综合评价指标,以此为依据实现卷烟新品选点投放。分别对南宁市和玉林市的10款卷烟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南宁市和玉林市A类客户(评分排在前50%的零售终端)的平均订购率、平均订购量、平均需求量、平均订购次数分别是B类客户(评分排在后50%的零售终端)的3.24、29.87、6.41、8.22倍以及4.24、14.58、9.63、12.01倍,表明本模型可以为卷烟新品选点投放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标签 商圈方格 综合评价 选点投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遥感技术支持下交通沿线弃渣堆放生态选址方法体系构建
10
作者 姬翠翠 陈泊宇 +4 位作者 韩风雷 陈立川 陈茂霖 杨志鑫 刘劲宏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398-2406,共9页
在高原、山地等复杂地形条件下修建铁路时,弃渣场的选址成为不可避免的问题。科学合理的弃渣场选址对于实现铁路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以雅安至昌都段铁路沿线为研究区,基于遥感技术,选择河流、道路、断层、居民... 在高原、山地等复杂地形条件下修建铁路时,弃渣场的选址成为不可避免的问题。科学合理的弃渣场选址对于实现铁路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以雅安至昌都段铁路沿线为研究区,基于遥感技术,选择河流、道路、断层、居民点、坡度、温度、降水、植被类型、土壤属性、土地利用、人口密度、自然保护区、冰川多个生态指标因子,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综合权重法(Comprehensive Weight, CW)和随机森林法(Random Forest, RF)构建弃渣场选址适宜性评价体系,进而得出雅昌线沿线弃渣场生态选址适宜性格局图,并通过多元逐步回归与障碍度分析,确定弃渣选址主要影响因子。研究结果显示:(1)AHP、RF与CW的弃渣适宜性评价结果准确性均在85%以上,其中RF用于渣场选址最为可靠,精度为89.8%,其结果能够准确反映区域弃渣堆放适宜性程度;(2)通过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弃渣堆放生态选址主要受土地利用、坡度、道路、居民点、河流、断层这6个主要因子的影响;(3)在研究区域内,不适宜区集中分布于中部自然保护区,占总面积的10%,基本不适宜区在东部零散分布于人口密集区、建筑及耕地区域,西部则受断层与河流影响呈集聚分布。研究表明,弃渣堆放生态选址体系能够有效指导渣场选址工作,可为大尺度范围交通工程建设的生态环境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弃渣场选址 层次分析法 随机森林 综合权重 生态评价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果型番茄品种生物学性状调查及品质评价
11
作者 李瑞瑞 王俊文 +4 位作者 牛钰 何咏梅 武玥 郁继华 唐中祺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8-157,共10页
【目的】筛选适宜甘肃日光温室栽培推广的高品质番茄品种。【方法】本试验对14个不同果型番茄品种的生物学性状、果实品质进行了比较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在植株生物学性状方面,14个品种番茄的叶片分为普通叶型和复细叶型两种类型;... 【目的】筛选适宜甘肃日光温室栽培推广的高品质番茄品种。【方法】本试验对14个不同果型番茄品种的生物学性状、果实品质进行了比较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在植株生物学性状方面,14个品种番茄的叶片分为普通叶型和复细叶型两种类型;其叶片根据形状可分为羽状复叶和二回羽状复叶。花序根据其形态可分为单式花序和双歧花序。果实可按果型分为大果型番茄、中果型番茄和小果型番茄;其果实颜色、果面棱沟程度均存在差异。各品种生长均良好,说明能够适应当地栽培条件。果实品质方面,草莓味品种番茄的VC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华根610品种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184品种的可溶性糖含量最高,深夜零食的糖酸比最高。聚类分析可将14个番茄品种资源分为4类。【结论】通过对不同番茄品种进行感官评价和主成分分析,184、华根610、草莓味和深夜零食品种综合表现优秀,可进行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品种筛选 生物学性状 果实品质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分条件下短枝富士苹果适宜砧木筛选及综合评价
12
作者 杨喜盟 李嘉立 +2 位作者 张彪 崔秀芬 曹亚凤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2-167,共6页
为探究砧木对短枝富士“成纪1号”长势、光合作用、果实品质和产量的综合影响,筛选出“成纪1号”在甘肃陇东地区不同水分条件下的适宜砧木,以正常供水和自然降水两种水分条件下,密植(行株距3.5 m×1 m)立架栽培的不同砧木[M9-T337(... 为探究砧木对短枝富士“成纪1号”长势、光合作用、果实品质和产量的综合影响,筛选出“成纪1号”在甘肃陇东地区不同水分条件下的适宜砧木,以正常供水和自然降水两种水分条件下,密植(行株距3.5 m×1 m)立架栽培的不同砧木[M9-T337(矮化自根砧)、新疆野苹果(乔化自根砧)、M26(矮化中间砧,基砧为新疆野苹果)]“成纪1号”嫁接树为试材,测定与树体生长、枝类组成、叶片光合特性、果实品质及产量有关的多项指标,采用模糊隶属函数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综合评价得分由高到低排序为正常供水+M9-T337(0.932)>正常供水+新疆野苹果(0.754)>自然降水+新疆野苹果(0.638)>正常供水+M26(0.521)>自然降水+M9-T337(0.258)>自然降水+M26(0.043)。陇东地区有灌溉条件的川塬区宜推广M9-T337砧,而依靠自然降水的山旱地果园宜推广新疆野苹果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条件 短枝富士 砧木筛选 综合评价 陇东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高考改革的历史成就、现实审思与发展愿景 被引量:5
13
作者 曲铁华 高海冰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20,共11页
高考招生制度不仅是我国一项基本的教育制度,而且也是选拔人才和保障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当前,新一轮高考改革已推行多年,成效显著,逐步从局部试点走向全国布局,选拔标准也从分数优先转向倚重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逐渐突破传统分层分批录... 高考招生制度不仅是我国一项基本的教育制度,而且也是选拔人才和保障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当前,新一轮高考改革已推行多年,成效显著,逐步从局部试点走向全国布局,选拔标准也从分数优先转向倚重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逐渐突破传统分层分批录取的束缚,进一步保证学生的录取机会,改变学校教育的培育模式,从传统的文理分科转向了选科自由的新样态。同时,审视新高考改革的进程,发现政策鼓励与执行过程的偏差、科学选才与考试负担的冲突、个性发展与职业选择的博弈以及普通教育与生涯教育的对冲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新高考改革的推进。纵然如此,对新高考这种具有全局性的系统改革,必须坚持系统性的思维模式,稳步推进,在目标层面、主体层面、技术层面与治理层面都将找准关键点,阐明关键目标与价值主体,把握教育综合性改革的未来方向与技术路线。未来,新高考改革展现新的发展愿景:锚定发展目标,保障选拔体系的公平性;观照学生的主体需求,尊重学生选择的自主性;实现数字赋能,凸显高考改革的科技性;实现科学治理,增强“教、考、招”的联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高考改革 选科 综合评价 公平性 自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螺’望春花优良单株选择及经济性状综合评价 被引量:1
14
作者 程明伟 韩文妍 骆绪美 《农学学报》 2024年第5期54-59,共6页
为选育并推广怀宁县‘海螺’望春花优质种质资源,以海螺山上的百年古树群为优株选择对象,对各株单株产量、百蕾干重、挥发油含量、内含物含量等经济性状指标进行了连续3年测定,决选出5株优良单株,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决选优株的经济性状... 为选育并推广怀宁县‘海螺’望春花优质种质资源,以海螺山上的百年古树群为优株选择对象,对各株单株产量、百蕾干重、挥发油含量、内含物含量等经济性状指标进行了连续3年测定,决选出5株优良单株,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决选优株的经济性状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5株优株花蕾产量及内含物指标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变异系数8.20%~50.82%,其中,1,8-桉叶素含量和百蕾挥发油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大。(2)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经济性状综合评分模型,得出百蕾挥发油含量及整株蕾年产量是影响综合经济性状的主要指标,并筛选出综合评价分值最高的1号优株,可作为‘海螺’望春花优质种质资源进行推广。(3)评价结果与优树在实际生产中的表现基本一致,表明主成分分析法可作为海螺望春花经济性状综合评价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螺’望春花 品种选优 经济性状 主成分分析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高考综合改革十周年回望:自由选科与理工类人才培养困境及其破解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希伟 唐文瑞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3-70,共8页
2024年是新高考综合改革十周年,这场改革对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均产生了深刻影响。其中,自由选科的模式给高校理工类人才培养带来了困境:高考未选考物理、化学造成“教与学的双边痛楚”,进而导致挂科率升高与毕业率降低,以及转专业需求... 2024年是新高考综合改革十周年,这场改革对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均产生了深刻影响。其中,自由选科的模式给高校理工类人才培养带来了困境:高考未选考物理、化学造成“教与学的双边痛楚”,进而导致挂科率升高与毕业率降低,以及转专业需求增多与名额限制之间的矛盾。究其缘由在于,逃避物理、化学的功利性选科行为造成学生理化基础薄弱。破解理工类人才培养困境,是一个迂回曲折、不断探索完善的过程。目前来说,高校采取的治标之策包括:开设补习课程;降低专业课程难度,加大学生学习强度;实施分层分类培养及朋辈帮扶等。基于此,回归传统高考文理分科模式的呼声再次响起,同时,通过科学设置高校招生专业选考科目指引,引导报考理工类专业考生同时选考物理、化学也是一种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高考综合改革 自由选科 理工类人才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综合优属度的大风区高速铁路线路方案优选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韩峰 王成祥 刘泽龙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73-881,共9页
为了应对西部路网扩张过程中必须面临的大风环境高铁建造问题,从问题的本源出发,研究选线设计与大风环境的耦合关系,建立科学的决策模型成为实现高速铁路高质量建设的关键内容。通过分析大风区高速铁路线路方案设计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参... 为了应对西部路网扩张过程中必须面临的大风环境高铁建造问题,从问题的本源出发,研究选线设计与大风环境的耦合关系,建立科学的决策模型成为实现高速铁路高质量建设的关键内容。通过分析大风区高速铁路线路方案设计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参考选线原则,从工程技术、生态环境、防风工程和社会效益4个方面选取22项指标,建立大风区高速铁路线路方案优选的多层次指标体系。采用三角模糊数对定性指标量化后,引入最佳去模糊性能值的方法将其转化为精确数,并融合粗糙集理论中的属性约简算法与信息熵理论,根据属性重要度将冗余或不重要的属性去除,实现初选指标的筛选。为使结果既能反映决策者的主观经验,又能反映指标数据的客观真实性,同时兼顾数据的变异和相互影响程度,分别采用G2法和CRITIC法进行主、客观赋权,并引入最优卡方距离的思想计算最终权重。最后,统筹考虑距离相似性和几何相似性维度,采用靶心距确定距离优属度以及与集合曲线趋势变化的趋同程度确定几何优属度,建立基于综合优属度的大风区高速铁路线路方案决策模型,并结合工程实例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本模型的大风区高速铁路方案的决策结果与工程实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和适用性,为大风区高铁线路方案优化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风环境 高速铁路 线路方案优选 属性约简 综合优属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1+2”选科模式下大学生学习适应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新凤 陈昱泽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6-76,共11页
学习适应性是评价学生发展的重要指标,分析新高考生源的学习适应性是评价新高考改革成效和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对第三批高考改革实施“3+1+2”选科模式的八省市高校本科生进行大规模抽样调查,并通过组间差异分析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学习适应性是评价学生发展的重要指标,分析新高考生源的学习适应性是评价新高考改革成效和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对第三批高考改革实施“3+1+2”选科模式的八省市高校本科生进行大规模抽样调查,并通过组间差异分析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深入研究了新高考生源的学习适应性。结果显示,大学生学习适应性总体良好,学生学习适应性存在显著的个体因素、家庭背景、学校层次和学科背景差异。学生对录取结果和改革成效的满意度以及学生选考科目与大学专业的匹配度均对学习适应性存在显著影响。“3+1+2”科目设置适应了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但同时高中层面要加强学生选科与志愿填报指导,提升学生选考科目与所学专业的匹配度。高校层面应当及时更新人才培养方案以应对生源多元化带来的挑战,提高学生学习适应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高考 学习适应性 高考综合改革 选考科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西南29年生柚木种源/家系多性状综合选择
18
作者 梁坤南 张荣贵 +3 位作者 黄桂华 楚永兴 王先棒 石文革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2,共12页
[目的]通过对滇西南柚木种源/家系试验林早期与29年生的适应性、生长和形质性状进行综合评价,旨在为当地选出适应性强、速生、形质优良的柚木种源/家系。[方法]从国内外收集了34个柚木种源和家系,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2×2)株小... [目的]通过对滇西南柚木种源/家系试验林早期与29年生的适应性、生长和形质性状进行综合评价,旨在为当地选出适应性强、速生、形质优良的柚木种源/家系。[方法]从国内外收集了34个柚木种源和家系,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2×2)株小区,8次重复,调查、分析和比较试验林早期2~8年生与29年生的保存率和生长差异,对29年生种源/家系的保存率和优势木生长与形质性状采用主分量分析,综合评价出优良种源/家系。[结果]早期2~8年生柚木种源/家系间的保存率差异均不显著,而29年生保存率种源/家系间差异呈极显著;但2~8年生和29年生种源/家系间生长和形质性状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2~8年生最好种源/家系的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和平均单株材积分别是生长最差的1.38~1.91倍、1.63~2.18倍和3.82~5.17倍,而29年生最好种源优势木的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平均单株材积、树干通直度和主干材高分别是最差种源的1.81倍、1.87倍、4.84倍、2.18倍和12.89倍,通过优良种源/家系选择可获得较大的增产效益。29年生种源/家系的保存率和优势木生长性状与4~8年生优势木的生长性状均呈显著至极显著相关;29年生种源/家系的优势木树干通直度与优势木各生长性状、优势木主干材高与优势木的平均树高和单株材积生长相关显著至极显著。29年生种源/家系保存率、生长和形质性状主成分分析的前三个主分量累积贡献率达97.63%,根据种源/家系在前三个主分量的综合得分,按20%的入选率评选出7个优良种源/家系:种源8410、8603、8407、8602、85131、1007和家系7564#。[结论]29年生入选的7个种源/家系的优势木树高、胸径、单株材积、树干通直度和主干材高的遗传增益分别为7.92%、9.39%、14.74%、7.06%和12.29%,其中来自云南陇川林场种源8410和海南尖峰岭种源8603更适宜当地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柚木 种源/家系 适应性 生长和形质性状 多性状综合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00℃级先进煤电高温构件选材与连接评价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碧强 刘俊峰 +12 位作者 袁勇 黄锦阳 党莹樱 李沛 尹宏飞 刘鹏 李力敏 杨珍 周永莉 张鹏 严靖博 黄琳皓 刘恒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3,共13页
为适应700℃等级先进超超临界燃煤发电(700℃A-USC)机组严苛的服役环境,助力高效低碳燃煤发电技术的发展,高温合金拟被用于制造电站锅炉和汽轮机的高温构件。结合本国火电发展特点,美国、欧洲、日本、中国、印度等国家及地区先后提出并... 为适应700℃等级先进超超临界燃煤发电(700℃A-USC)机组严苛的服役环境,助力高效低碳燃煤发电技术的发展,高温合金拟被用于制造电站锅炉和汽轮机的高温构件。结合本国火电发展特点,美国、欧洲、日本、中国、印度等国家及地区先后提出并实施了具有各国特色的700℃技术研究计划。高温合金由于元素种类多、焊接难度大、产生焊接缺陷的倾向大,因此焊接技术和接头综合性能评价技术对高温构件的厂内制造、现场加工与修复以及服役安全性与完整性的影响重大。当前国内外700℃技术实际应用进展缓慢,主要原因是制造、连接、检测等技术障碍未完全解决。综述了国内外700℃技术的研究计划,并分析其发展前景,讨论了锅炉侧和汽轮机侧高温构件的选材现状,总结了当前高温合金焊接技术的现状与优缺点,分析了高温构件接头综合性能评价的关注重点,最后提出中国发展700℃技术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0℃等级 燃煤发电 高温构件 选材 焊接 综合性能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Hough变换的消弧线圈接地配电网故障选线新方法 被引量:7
20
作者 郭亮 屈新宇 +3 位作者 王晓卫 王毅钊 田影 张帆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2-142,共11页
针对配电网在电压过零点和高阻故障时刻选线不准确的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谐振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的选线新方法,利用优化后的变分模态分解对各馈线零序功率进行处理,遴选出与原始零序功率相关强度最高的本征模态函数IMF(k),将IMF(k)转... 针对配电网在电压过零点和高阻故障时刻选线不准确的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谐振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的选线新方法,利用优化后的变分模态分解对各馈线零序功率进行处理,遴选出与原始零序功率相关强度最高的本征模态函数IMF(k),将IMF(k)转换为JPG格式的二维图像,再利用Hough变换检测技术,得到故障起始阶段IMF(k)的拟合直线及夹角;对各支路模态量拟合直线夹角进行比对处理,将最小综合相关系数值对应的馈线确定为故障馈线;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不受接地电阻、故障相角、噪声干扰、数据缺失等因素的影响,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相接地故障 二维图像 HOUGH变换 综合相关系数 故障选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