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下的我国职业教育治理: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5
1
作者 李政 邱懿 《高校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2-73,共12页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职业教育内外部治理关系的核心,先后经历了政府主导论、市场基础论、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论的演变。在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关系形塑下,职业教育治理改革应实现三大转变,即政府治理方式应从事后响应转变为事前布局,职...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职业教育内外部治理关系的核心,先后经历了政府主导论、市场基础论、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论的演变。在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关系形塑下,职业教育治理改革应实现三大转变,即政府治理方式应从事后响应转变为事前布局,职业院校治理角色应从代理主体转变为改革先锋,市场主体参与治理的动机应从短期利益转变为战略投资。政府、职业院校和市场的关系应由单向的“影响回应”关系转变为双向的“并行互动”关系。当前,我国政府参与职业教育治理的权责边界不清,职业院校办学自主权无法满足发展需求,市场主体参与职业教育缺乏战略自觉。为此,我国应加强各级政府的政策协作,提升政府政策的精准度和前瞻性;优化职业院校组织定位和内部治理模式,提升学校治理的灵活性和有效性;深度分析企业发展的外部条件和内部需求,提升企业发展的积极性和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治理 有为政府 有效市场 全面深化改革 办学自主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系职教 行在跨界——专访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朱德全
2
作者 曹渡帆 朱德全 《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34,共12页
在党和国家政策的推动下,中国职业教育实现了从“层次”到“类型”的历史性跨越。这期间离不开一批职业教育学者做出的学术贡献。朱德全教授躬耕于职业教育领域二十余年,致力于开展课程与教学领域和职业教育学领域的跨学科研究,围绕着... 在党和国家政策的推动下,中国职业教育实现了从“层次”到“类型”的历史性跨越。这期间离不开一批职业教育学者做出的学术贡献。朱德全教授躬耕于职业教育领域二十余年,致力于开展课程与教学领域和职业教育学领域的跨学科研究,围绕着农村综合中学、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区域职业教育、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等议题展开了深入的理论与行动研究,形成了“职业教育融通与课程教学统整”的独特研究域。他将课程与教学论的专业知识作为支撑职业教育研究的动力源泉,将“职普融通”与“区域融通”作为职业教育研究的逻辑理路,矢志不移地践行“问题导向、实证取向与社会服务”的学术精神,取得了卓著成就。在长期的学术探索与田野考察中,朱德全教授将课程教学统整于职业教育研究中,鲜明地提出中国职业教育要坚持“跨界共生”的发展理念,要自觉围绕产业人才需要而“转”、随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而“动”、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而“变”、跟着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而“走”。朱德全教授的理论成果与田野实践体现了他“顶天立地”的学术追求。他寄语职业教育领域的广大青年学者:要有一种大思路、大眼界、大胸襟,以超越学科局限的宏观视野,高屋建瓴地做职业教育研究;要有扎根精神,深入田野,面向事实本身和现实问题,做活生生的职业教育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 农村综合中学 职普融通 区域融通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跨界共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科背景下食品类专业综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吴世英 郦萍 顾青 《农产品加工》 2024年第23期109-111,117,共4页
新农科建设是高等教育发展改革的必然方向。作为农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食品工业在推动我国农业产业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新农科项目的实施,结合办学优势,通过优化创新食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培养目标;构建重基础、强应用及多学科... 新农科建设是高等教育发展改革的必然方向。作为农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食品工业在推动我国农业产业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新农科项目的实施,结合办学优势,通过优化创新食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培养目标;构建重基础、强应用及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推进产学合作,构建强化学生能力为导向的第二课堂培养模式和机制;并优化师资配置,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使学校与食品企业人才共育、成果共享,形成新农科背景下独特的食品类专业综合型人才的培养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 食品专业 校企合作 教学改革 综合型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奥运时代奥林匹克教育融入学校体育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 被引量:11
4
作者 史国生 刘冬华 +3 位作者 周铭扬 吴瑛 黄涛 缪律 《体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19,107,共9页
学校体育是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础工程,是开展奥林匹克教育的重要场域。奥林匹克教育融入学校体育顺应新时代学校体育改革的趋势,符合持续开展奥林匹克教育的诉求。奥林匹克教育是学校体育改革的助推器,有助... 学校体育是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础工程,是开展奥林匹克教育的重要场域。奥林匹克教育融入学校体育顺应新时代学校体育改革的趋势,符合持续开展奥林匹克教育的诉求。奥林匹克教育是学校体育改革的助推器,有助于强化学校体育增强学生体质的责任意识,发挥全面育人价值的必由之路。当前,我国奥林匹克教育融入学校体育的现实困境体现在:容易受到后奥运时代低谷效应影响、对于奥林匹克教育意义的认知不全、奥林匹克教育缺乏身体力行地实践、欠缺对奥林匹克教育的质量评估等。基于此,提出后奥运时代奥林匹克教育融入学校体育工作的优化路径,包括深化后奥运时代战略协同关系;提升对奥林匹克教育的认知度;强化奥林匹克教育的实践典范;加强奥林匹克教育监督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林匹克教育 学校体育改革 体教融合 教育现代化 全面育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教融合视域中学校体育改革的实践逻辑--基于中小学校体育改革的多案例扎根理论分析 被引量:18
5
作者 柳鸣毅 敬艳 +4 位作者 但艳芳 孔年欣 魏零壹 刘松 孙术旗 《体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2-62,共11页
文章以10所学校深化体教融合促进体育改革案例为研究对象,运用扎根理论建构体教融合视域中学校体育改革实践逻辑的理论模型,将“体教融合视域中学校体育改革的治理主导力、行动策略及其困境破解之道”作为核心范畴。研究发现,凝练学校... 文章以10所学校深化体教融合促进体育改革案例为研究对象,运用扎根理论建构体教融合视域中学校体育改革实践逻辑的理论模型,将“体教融合视域中学校体育改革的治理主导力、行动策略及其困境破解之道”作为核心范畴。研究发现,凝练学校办学理念作为学校深化体教融合及推进体育工作改革的具体体现,以此驱动学校确立体育发展目标,将体育发展融入学校办学理念,以此体现以体育人价值,实现二者相互融合从而形成体教融合推动学校体育改革的主导力。由提高体育课程质量、丰富课余体育活动、开展科学业余训练、激发社会力量参与和建立体育竞赛体系等具体维度组成的体教融合,形成了地方政府、学校等协作深化体教融合推进学校体育改革工作的具体行动策略。针对学校体育改革“肠梗阻”问题,提出建立综合保障机制、开展体育综合评价和提升学校对外声誉等破解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教融合 学校体育 体育工作改革 体育教学理念 体育综合评价 扎根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整体性学校改革的兴衰:政策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王晓岚 丁邦平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40-45,共6页
整体性学校改革是在美国低质量学校中具有较大影响的教育质量提高改革运动,经过数年发展后成为《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的组成部分,但改革又由于美国联邦态度的转变而走向衰落。美国以高强度的绩效问责制为政策背景,在低质量学校中推行... 整体性学校改革是在美国低质量学校中具有较大影响的教育质量提高改革运动,经过数年发展后成为《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的组成部分,但改革又由于美国联邦态度的转变而走向衰落。美国以高强度的绩效问责制为政策背景,在低质量学校中推行整体性学校改革,脱离了政策的实际,因而影响学校基层教师对改革的理解与实施,在提高学生成绩与教育质量方面难以取得改革预设的成效是整体性学校改革衰落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整体性学校改革 兴衰 政策 基础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高等教育改革的内涵形态、实践需求与路径探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存 舒平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84-87,共4页
区域教育问题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改革发展的核心问题,对区域高等教育改革的实践探索成为解决这一核心难题的关键措施。实质上,区域高等教育改革是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主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一定行政区域内的教育理论和实践施... 区域教育问题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改革发展的核心问题,对区域高等教育改革的实践探索成为解决这一核心难题的关键措施。实质上,区域高等教育改革是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主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一定行政区域内的教育理论和实践施加影响,促进其意义转型的改革过程。其中,系统性、复杂性和本土性是区域高等教育改革的三大特点,项目合作模式、规划发展模式和特色示范模式是区域高等教育改革的基本模式。区域高等教育改革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推进社会公平和实现区域高等教育结构优化的必要途径,因此,有必要在了解区域高等教育改革内在需求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实践路径探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高等教育 均衡发展 综合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学生厌学现象的成因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汪建 《当代教育论坛》 2016年第2期70-76,共7页
高职学生厌学现象值得重视。厌学现象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克服高职学生厌学现象需要按照系统论原理从多个层面发力。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熏陶,帮助学生构建美好精神家园,加强对高职学院诚信办学的监管,深化教育教学改... 高职学生厌学现象值得重视。厌学现象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克服高职学生厌学现象需要按照系统论原理从多个层面发力。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熏陶,帮助学生构建美好精神家园,加强对高职学院诚信办学的监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完善学生学习成才激励机制,营造全社会共同关爱学生成长的环境是克服高职学生厌学现象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学生 厌学 综合治理 教育教学改革 人才共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教育改革新范式:下城模式 被引量:1
9
作者 徐金海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0-23,共4页
教育改革是我国当前教育发展的时代主题,区域教育改革已经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形式。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在探索区域教育改革创新过程中,与杭州市下城区政府合作共建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摸索出一种区域教育改革的新范式:下城模式。下... 教育改革是我国当前教育发展的时代主题,区域教育改革已经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形式。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在探索区域教育改革创新过程中,与杭州市下城区政府合作共建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摸索出一种区域教育改革的新范式:下城模式。下城模式是在模式的建构背景、价值追求、理论基础、领导体制、运行机制及实施载体等六个部分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构建了区域教育改革新范式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教育改革 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 下城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教育综合改革发展的历程、内涵与展望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金海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14-19,共6页
区域教育综合改革是新时代教育改革的一种主要形态,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实践,经历了起步阶段、拓展阶段及深化阶段等发展历程,实现了从强调局部到构建整体、从关注体系到重视指标、从注重效率到凸显公平的内涵演变。区域教育综合改革未... 区域教育综合改革是新时代教育改革的一种主要形态,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实践,经历了起步阶段、拓展阶段及深化阶段等发展历程,实现了从强调局部到构建整体、从关注体系到重视指标、从注重效率到凸显公平的内涵演变。区域教育综合改革未来推进还需要进一步重视政策驱动与改革自觉相结合、全面改革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理论引领与科研创新相结合等,以更好地促进区域教育综合改革质量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教育 区域教育综合改革 政策驱动 改革自觉 理论引领 科研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育特色,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和质量
11
作者 谢毅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5年第B07期11-13,共3页
培育办学特色是地方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办学特色应当充分体现区域特色和区域产业特色,应当以提高办学水平和质量为目的.文章阐述了广西大学轻工与食品工程学院多年来根据广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办学过程中始终注重培育... 培育办学特色是地方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办学特色应当充分体现区域特色和区域产业特色,应当以提高办学水平和质量为目的.文章阐述了广西大学轻工与食品工程学院多年来根据广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办学过程中始终注重培育办学特色,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和质量的探索和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办学特色 地方综合性大学 区域经济 高等教育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教育发展中院区共建模式解析——基于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的研究
12
作者 王鑫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6-19,共4页
基于全国性、全局性的教育改革需求,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在杭州下城区、成都青羊区、大连金州新区、深圳南山区、宁波鄞州区、重庆九龙坡区开展了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形成了区域教育发展中的"科研引领—专家常驻—过程指导—绿色通道... 基于全国性、全局性的教育改革需求,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在杭州下城区、成都青羊区、大连金州新区、深圳南山区、宁波鄞州区、重庆九龙坡区开展了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形成了区域教育发展中的"科研引领—专家常驻—过程指导—绿色通道—决策参与—院校加盟—联合调研—信息共享"的院区共建模式。其中,科研引领是院区共建的工作方针,专家常驻是院区共建的组织保证,过程指导是院区共建的基本途径,绿色通道是院区共建的职能结构,决策参与是院区共建的深度结合,院校加盟保证了院区共建的互助共赢,联合调研是院区共建的问题焦点,信息共享是院区共建的辐射效应。院区共建模式为区域教育发展提供了普适的典型引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教育发展 院区共建模式 教育综合改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综合改革视域下大中小学教材制度体系建设:困境与路径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学智 张振 王佳楠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32-136,共5页
完善大中小学教材制度体系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大举措。当前我国大中小学教材制度建设存在三大矛盾和问题:三级教材管理体系高效运行与地方、学校教材管理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的矛盾问题;教材管理规范化与... 完善大中小学教材制度体系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大举措。当前我国大中小学教材制度建设存在三大矛盾和问题:三级教材管理体系高效运行与地方、学校教材管理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的矛盾问题;教材管理规范化与教材管理环节制度不完善的矛盾问题;提升教材管理效率与教材管理机制滞后之间的矛盾问题等。破解教材管理的瓶颈问题,要在国家宏观管理指导下,推动地方政府和学校教材管理主体责任的落实;要优化教材管理过程,推动教材管理环节制度规范化;要增强教材管理活力,推动大中小学教材管理机制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综合改革 大中小学教材 教材管理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人教育理论视阈下小学全科教师的培养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田振华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2018年第4期7-12,共6页
小学全科教师的研究与实践是当前教师教育改革的热点话题。西方对小学全科教师的培养早已有之,我国为统筹城乡教育、变革教师教育体系、凸显未来基础教育发展的现实需求,近年来也在积极探索小学全科教师的培养路径。在全人教育理论视阈... 小学全科教师的研究与实践是当前教师教育改革的热点话题。西方对小学全科教师的培养早已有之,我国为统筹城乡教育、变革教师教育体系、凸显未来基础教育发展的现实需求,近年来也在积极探索小学全科教师的培养路径。在全人教育理论视阈的关照下,小学全科教师是指从不同视角、多个维度去横向审视并对学生进行多元培养、多维评价以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整体发展的教师群体,其培养的应然路径是基于全人教育理论的课程建构、基于全人教育理论的教育逻辑以及全人教育理论的管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全科教师 全人教育理论 教师教育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综合性大学举办教师教育的模式、困境与改革展望 被引量:2
15
作者 唐汉琦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2-117,共6页
21世纪以来,基于建立开放、灵活的教师教育体系的需要,国家持续出台政策鼓励综合性大学参与教师教育。经过二十余年的政策推动与自主探索,举办教师教育的综合性大学逐渐形成了四种代表性的办学模式,即教育学院独立办学模式、教育学院与... 21世纪以来,基于建立开放、灵活的教师教育体系的需要,国家持续出台政策鼓励综合性大学参与教师教育。经过二十余年的政策推动与自主探索,举办教师教育的综合性大学逐渐形成了四种代表性的办学模式,即教育学院独立办学模式、教育学院与专业学院合作办学模式、教师教育学院(师范学院)统筹办学模式、单设学科教学教育硕士办学模式。不过,综合性大学举办教师教育依然面临缺乏办学动力、办学观念陈旧、办学机制僵化等困境,需要综合性大学突破教育学科人才培养局限,兼顾发展高学历、高水平的教师教育,转变教师教育观念,重构教师教育新形态,探索教师教育新模式,切实实现“寓师范于大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性大学 教师教育 办学模式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推进区域(县域)学校体育综合改革的实证研究
16
作者 毛振明 陈帅 +2 位作者 向静文 查萍 丁天翠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25年第4期373-379,388,共8页
新时代,国家大力推进区域均衡发展战略,在学校体育领域提出“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发展方向,全国各地区在区域发展战略中努力创建体育特色、成就、模式和品牌,逐步形成地区学校体育改革“百花齐放”的景象。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教学改革... 新时代,国家大力推进区域均衡发展战略,在学校体育领域提出“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发展方向,全国各地区在区域发展战略中努力创建体育特色、成就、模式和品牌,逐步形成地区学校体育改革“百花齐放”的景象。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教学改革)研究团队深刻领会并积极响应国家推进区域(县域)教育优质均衡与体育特色发展的战略要求,在全国42个实验区进行长达10年的综合改革工作,创建了“学生体质提升三精准”“体育文明行为课课养”“体育走班制教学”“体育趣味课课练1 260例”“全员运动会”“阳光体育大小课间改革”“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与教育”“快乐体育园地”等“10+10”教改工程。提出“面上改革—深化改革—特色改革”的梯次推进改革行动策略,构建了观念改变与改革并行、内容更新与改革并行、教师提升与改革并行、教学研究与改革并行、经验总结与改革并行、成果展示与改革并行的改革推进方法体系,形成系统化的区域(县域)学校体育综合改革策略、方法与内容体系,为新时代区域(县域)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行动方案与实践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区域(县域)教育优质均衡与特色发展 区域学校体育综合改革 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教学改革) 10+10教改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困境解析与突破路径
17
作者 郑勤华 刘司卓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4期76-84,共9页
我国高中综合素质评价作为新时代人才培养范式转型的重要制度尝试,历经多年探索已初步构建起多元主体参与的评价体系。然而,其在实际运行中暴露出诸多问题,未能充分发挥预期效能。究其原因,高中综合素质评价涉及的政府、学校、家庭、企... 我国高中综合素质评价作为新时代人才培养范式转型的重要制度尝试,历经多年探索已初步构建起多元主体参与的评价体系。然而,其在实际运行中暴露出诸多问题,未能充分发挥预期效能。究其原因,高中综合素质评价涉及的政府、学校、家庭、企业、高校等利益相关主体在互动中基于有限理性做出的策略抉择,导致体系陷入低效均衡僵局。科层传导下的目标耗散、选拔失灵下的激励断裂、市场嵌入下的路径锁定以及技术伦理下的信任危机,是构成这一困境的主要成因。为此,需以“正确处理规范有序与激发活力的关系”为指引,循三重路径突破当前困局:一是构建“科层—网络”架构,通过融合规范性与灵活性激发多元主体活力;二是完善“激励相容”机制,通过升学杠杆优化评价在选拔中的应用闭环;三是推进“技术向善”治理,通过目标协同与角色规范破解路径依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综合素质评价 教育评价改革 策略互动 成本收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