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据智能化赋能地区智能产业发展——基于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准实验研究
1
作者 谢锐 李天任 王辉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6-139,共14页
数据智能化是赋能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降本增效的重要手段。本文以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为准实验,探究数据智能化对地区智能产业发展的影响效应及其机制。结果发现: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显著增加了地区智能企业数量,表明数据... 数据智能化是赋能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降本增效的重要手段。本文以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为准实验,探究数据智能化对地区智能产业发展的影响效应及其机制。结果发现: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显著增加了地区智能企业数量,表明数据智能化能够赋能地区智能产业发展,且该政策与宽带中国战略政策和智慧城市试点政策具有联动效应。机制分析发现,大数据试验区通过提供三个关键的支撑条件促进数据智能化技术的采用:基础设施支撑为数据价值实现提供物理基础,技术服务支撑降低企业采用成本,制度环境支撑优化要素配置效率。异质性分析表明,数据智能化在数据要素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更易促进智能产业发展,且更易催生出大规模的智能企业。进一步研究发现,数据智能化在促进地区智能制造业发展的同时,提高了智能服务业发展水平和智能产业占比,优化了地区智能产业结构。本研究评估了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这一科技产业政策,为智能产业发展提供了现实指导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优化 数据智能化 智能产业发展 大数据综合实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发展对城市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基于双重机器学习的因果推断
2
作者 黎振强 彭菲凡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5-93,共9页
发展数字经济是提升城市碳排放效率的重要途径。基于2011—2022年中国274个城市的相关数据,本文采用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双重机器学习等方法,以“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试点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探讨数字经济发展对城市碳排放... 发展数字经济是提升城市碳排放效率的重要途径。基于2011—2022年中国274个城市的相关数据,本文采用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双重机器学习等方法,以“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试点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探讨数字经济发展对城市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显著提升城市碳排放效率;在传导机制上,数字经济发展可以通过产业结构升级、绿色技术创新提升城市碳排放效率;异质性分析表明,在不同类型的试验区和资源禀赋不同的城市,数字经济发展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发展 城市碳排放效率 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州市滨海新城与平潭综合实验区联动发展规划探析
3
作者 汪波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3-151,共9页
以福州市滨海新城与平潭综合实验区为研究对象,剖析其各自发展特征,指出滨海新城与平潭综合实验区联动发展的必要性及重要性,系统搭建包括空间统筹、产业互联、设施一体、政策共享的联动发展思路框架,提出共建宜居生活圈、分工协作培育... 以福州市滨海新城与平潭综合实验区为研究对象,剖析其各自发展特征,指出滨海新城与平潭综合实验区联动发展的必要性及重要性,系统搭建包括空间统筹、产业互联、设施一体、政策共享的联动发展思路框架,提出共建宜居生活圈、分工协作培育产业优势、强化服务设施共建共享、构建共担共享机制等方面的联动发展策略,探索联动发展的新模式与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动发展规划 区域协调发展 福州市 滨海新城 平潭综合实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州航空港临空经济发展对区域发展模式的创新 被引量:41
4
作者 张占仓 陈萍 彭俊杰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7-25,共9页
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临空经济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径是:微观上改变区域发展要素禀赋,中观上实现与区域产业耦合,宏观上促进区域税收和就业增长。作为我国临空经济发展代表之一的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在深化管理体制改革... 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临空经济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径是:微观上改变区域发展要素禀赋,中观上实现与区域产业耦合,宏观上促进区域税收和就业增长。作为我国临空经济发展代表之一的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在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推进"五化同步"、打造"一个载体四个体系"、建设"四个河南"、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整合河南临空资源等方面都起到十分重要的带动和示范作用。结论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加快发展融入国际前沿的临空经济,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发展临空经济也大有可为,郑州临空经济发展推动了区域发展模式创新,为我们展示出未来区域发展新"四化"趋势。依托于国际航空运输体系的临空经济进一步发展,有可能改变自工业革命以来区域发展重点一直在沿海或沿江地区的发展模式,开辟出区域发展热点重返内陆地区的新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空经济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 区域发展模式 内陆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物流产业合作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联动发展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曾群华 徐长乐 胡玲玲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11年第4期5-7,17,共4页
目前,中国经济正处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刻,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业已进入转型和升级阶段,文章围绕贯彻落实国务院批准的加快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意见,立足推进上海与长江经济带物流产业合作,在全面分析现状的基础上... 目前,中国经济正处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刻,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业已进入转型和升级阶段,文章围绕贯彻落实国务院批准的加快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意见,立足推进上海与长江经济带物流产业合作,在全面分析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促进长江经济带物流产业合作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联动发展的创新性思路,以期为促进长江经济带现代物流业的合作发展和加快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流产业合作 联动发展 长江经济带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的内涵及其政策框架 被引量:3
6
作者 陈继红 真虹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7-71,共5页
针对上海将探索建立的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以下简称"试验区"),通过内涵分析揭示其具有航运制度和政策的创新和示范功能;通过对"试验区"有关航运税制、航运金融保险、船舶登记、航运服务和海关监管等政策内容的... 针对上海将探索建立的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以下简称"试验区"),通过内涵分析揭示其具有航运制度和政策的创新和示范功能;通过对"试验区"有关航运税制、航运金融保险、船舶登记、航运服务和海关监管等政策内容的分析,得出:"试验区"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政策内容,可以在国际航运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对其内涵和政策进行创新发展,以适应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 国际航运中心 内涵 政策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绸之路经济带内外联动发展试验区创建重点与取向 被引量:3
7
作者 方创琳 马海涛 何伦志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0-70,共11页
按照"内外联动、创新驱动、重点撬动、开放带动、兵地互动"的联动思路,建议充分发挥哈密独特的地缘区位优势和交通枢纽优势,超前建设互联互通的综合运输大通道和疆能外送大通道;加快发展资源与市场互补性的外向型优势产业及... 按照"内外联动、创新驱动、重点撬动、开放带动、兵地互动"的联动思路,建议充分发挥哈密独特的地缘区位优势和交通枢纽优势,超前建设互联互通的综合运输大通道和疆能外送大通道;加快发展资源与市场互补性的外向型优势产业及特色创新园区;开辟中蒙经济走廊西部通道,合作建设中蒙国际合作区。建议多方争取将内外联动发展试验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科学编制总体发展规划,建立内外联动发展推进机制,积极争取各类扶持政策,申建国家重点开放开发试验区和国家边境经济合作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内外联动发展试验区 外向型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研究文献综述 被引量:5
8
作者 刘昌用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6期19-23,共5页
2005年以来,对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理论研究随着四批试验区的设立,尤其在天津滨海新区试验区设立后迅速展开,相关理论问题基本都有所涉及。重庆、成都、武汉、长株潭四个试验区的设立,对之前的认识和研究成果提出挑战,相关理论研... 2005年以来,对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理论研究随着四批试验区的设立,尤其在天津滨海新区试验区设立后迅速展开,相关理论问题基本都有所涉及。重庆、成都、武汉、长株潭四个试验区的设立,对之前的认识和研究成果提出挑战,相关理论研究有待深入。总体来看,当前的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尚不能适应迅速开展的改革试验实践,存在一些重要不足,需要予以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配套改革 试验区 统筹城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城市环境特征的低影响开发技术规划策略研究——以海南国际旅游岛先行试验区为例 被引量:3
9
作者 李功成 白涛 刘晓青 《上海城市规划》 2018年第3期105-111,共7页
低影响开发技术是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背景下实现雨水综合管理、建设海绵城市的重要途径。目前,低影响开发技术纳入城市规划体系时的针对性不强。通过分析气候、地形、下垫面结构、土壤等对低影响开发技术应用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阐述了各... 低影响开发技术是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背景下实现雨水综合管理、建设海绵城市的重要途径。目前,低影响开发技术纳入城市规划体系时的针对性不强。通过分析气候、地形、下垫面结构、土壤等对低影响开发技术应用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阐述了各类低影响开发技术在不同环境特征下的应用要点。借助海南国际旅游岛先行试验区的规划案例进行论证,探析如何通过技术措施的配置,发挥低影响开发技术在城市排水防涝和环境改善中的效用,以期为该技术措施的规划布局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影响开发技术 城市特征 海南国际旅游岛先行试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潭综合实验区可持续发展的限制性因子分析
10
作者 孟晋晋 刘花台 《绿色科技》 2013年第1期22-24,共3页
以平潭综合实验区作为研究对象,基于限制平潭综合实验区可持续发展的自然因素、人为干扰因素和环境因素构建了指标体系,并将指标体系设计为递阶层次结构,分为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在构建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各指标进... 以平潭综合实验区作为研究对象,基于限制平潭综合实验区可持续发展的自然因素、人为干扰因素和环境因素构建了指标体系,并将指标体系设计为递阶层次结构,分为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在构建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各指标进行了权重计算,并对指标重要性进行了排序,得到了限制其可持续发展的因子。最后,对限制性因子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潭综合实验区 可持续发展 限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境电商与经济系统耦合协调发展——基于35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1
11
作者 张晓东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21-129,共9页
在构建跨境电商与经济系统耦合模型的基础上,以跨境电商、对外贸易、电子商务、电商物流、经济发展、社会消费、人才环境、技术创新为序参量,建立了跨境电商系统与经济系统耦合发展的序参量指标体系,并实证研究了我国各跨境电商综合试... 在构建跨境电商与经济系统耦合模型的基础上,以跨境电商、对外贸易、电子商务、电商物流、经济发展、社会消费、人才环境、技术创新为序参量,建立了跨境电商系统与经济系统耦合发展的序参量指标体系,并实证研究了我国各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跨境电商与经济系统的耦合协调度。根据耦合协调结果,把35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分为优质、良好、中级、初级、勉强耦合协调五类。最后,在实证结果的基础上提出建议: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应集聚跨境电商产业,提升产业竞争力;准确定位市场,推动企业国际化;优化供应链管理,发展专业化销售;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夯实产业发展基础;聚合跨境电商发展力量,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境电商 经济系统 耦合度 协调发展 综合试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