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0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壤强还原处理对连作辣椒产量、品质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1
作者 王永平 王岩 +2 位作者 宋邦梦 李渝 邢丹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3-323,共11页
【目的】土壤强还原(reductive soil disinfestation,RSD)处理技术是修复退化土壤的有效措施,但以辣椒秸秆为原料的RSD技术的田间效果尚不明确。研究旨在探究不同有机物料强还原处理对连作辣椒产量品质、土壤养分的影响。【方法】以辣... 【目的】土壤强还原(reductive soil disinfestation,RSD)处理技术是修复退化土壤的有效措施,但以辣椒秸秆为原料的RSD技术的田间效果尚不明确。研究旨在探究不同有机物料强还原处理对连作辣椒产量品质、土壤养分的影响。【方法】以辣椒连作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大田小区试验,共设置4个处理:①CK-未添加有机物料;②RSD1-添加辣椒秸秆;③RSD2-添加稻秆;④RSD3-添加等质量的辣椒秸秆、稻秆(m/m=1∶1)。对RSD处理下辣椒连作系统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与CK处理相比,RSD处理显著提高辣椒根部、地上部干重,并显著降低连作辣椒田间综合发病率,RSD3处理时辣椒地上部干重达到最大,发病率最低(29.51%)。RSD处理显著增强辣椒光合作用,提高光合效率。RSD处理具有显著的增产提质效应。土壤速效钾含量在RSD3处理时达到最大,较CK处理显著提高了17.67%。对不同处理下辣椒连作系统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与CK相比,RSD处理均能达到促生、增产、提质、降病的效果,但不同有机物料RSD处理的表现不同。【结论】统筹考虑连作辣椒生长、产量品质与土壤肥力,试验条件下,以辣椒秸秆与稻秆混合物为原料的RSD3处理在促进辣椒生长、增产提质以及改土培肥等方面表现最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连作 土壤强还原 土壤肥力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区施用微生物肥料下的稻茬烤烟烟叶品质和经济性状模糊综合评价
2
作者 金江华 夏冰 +8 位作者 李旭 于大鹏 郭伟 陈焘 吴文信 李思军 王新月 黄杰 邓小华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2-91,共10页
研究根区施用微生物肥料对烟叶品质和经济性状的影响,明确烟稻复种区烟叶品质提升适宜的微生物肥料。以云烟87为供试烤烟品种,设计顿丰纳米硅菌肥、耕天下微藻营养液、金叶微生物菌肥、根茎康微生物菌剂和不施微生物菌剂等5个处理,采用... 研究根区施用微生物肥料对烟叶品质和经济性状的影响,明确烟稻复种区烟叶品质提升适宜的微生物肥料。以云烟87为供试烤烟品种,设计顿丰纳米硅菌肥、耕天下微藻营养液、金叶微生物菌肥、根茎康微生物菌剂和不施微生物菌剂等5个处理,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研究施用微生物菌肥对烟叶外观质量、物理特性、化学成分、感官评吸质量和烤烟经济性状的影响,并构建烟叶外观质量指数、物理性状指数、化学成分可用性指数、感官质量指数、品质指数、综合效果指数对不同处理进行模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稻茬烤烟根区施用微生物菌肥可改善烟叶外观质量和物理特性,提高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感官评吸质量和品质指标,提高烤烟上等烟率、产量和产值。施用金叶微生物菌肥烟叶的B2F、C3F、X2F等级外观质量指数较不施微生物菌肥的烟叶分别提高了13.54%、4.37%、4.45%,物理性状指数分别提高了3.67%、6.25%、6.80%,化学成分可用性指数分别提高了6.14%、9.81%、6.59%,感官质量指数分别提高了13.80%、18.80%、10.40%,品质指数分别提高了10.17%、13.02%、8.14%。施用顿丰纳米硅菌肥、耕天下微藻营养液、金叶微生物菌肥、根茎康微生物菌剂较不施微生物菌肥烟叶的经济性状指数分别提高了8.80%、11.10%、23.60%、19.80%,综合效果指数分别提高了6.43%、6.75%、13.81%、9.00%。综上所述,施用微生物肥料可以提高烟叶品质和经济性状,其中以金叶微生物菌肥的施用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茬烤烟 根区施肥 微生物肥料 经济性状 烟叶品质 模糊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河道淤泥开发机插水稻秧苗营养土及其应用效果
3
作者 谢昶琰 金雨濛 +6 位作者 张苗 董青君 李青 纪力 钟平 陈川 章安康 《浙江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38-547,共10页
为实现河道清淤工程淤泥的资源化利用,以试验所在地的清淤淤泥和当地有机物料按照不同体积比例(T1,8∶2;T2,7∶3;T3,6∶4;T4,5∶5;T5,4∶6;T6,3∶7)制作水稻育秧营养土,以水稻品种南粳9108为试验材料,开展两季的田间育秧试验,研究配制... 为实现河道清淤工程淤泥的资源化利用,以试验所在地的清淤淤泥和当地有机物料按照不同体积比例(T1,8∶2;T2,7∶3;T3,6∶4;T4,5∶5;T5,4∶6;T6,3∶7)制作水稻育秧营养土,以水稻品种南粳9108为试验材料,开展两季的田间育秧试验,研究配制的育秧营养土的理化性状、重金属含量与潜在生态风险,及其对水稻秧苗综合素质的影响,探究该营养土在水稻机插秧苗生产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将淤泥与有机物料混配制作育秧营养土能有效降低淤泥的容重,提高总孔隙度和有机质、全氮含量。配制的6种育秧营养土中,镉、铬、铅、砷、汞元素的总量均未超过相关标准限量,污染等级为安全,潜在生态风险评价为轻微风险。配制的各营养土相比,T2处理下秧苗的综合素质最优,两季试验的株高均显著(P<0.05)高于纯稻田土,增幅在25.80%~57.49%,其根干重、总根长、根系表面积、根体积、壮苗指数和生长函数也均显著高于纯稻田土,符合机插壮秧标准和作业质量要求,表现出良好的适机性。综上,利用河道清淤淤泥开发机插秧苗营养土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在适宜的添加比例下,其育秧效果甚至优于稻田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淤淤泥 水稻 机插秧 营养土 秧苗素质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南州典型植烟土壤综合肥力评价
4
作者 王毅 莫罗艳 +10 位作者 丁忠林 李昕建 雷庭 韦兴启 蒙邦勇 卢顺友 陈芝波 李先文 朱英华 李章海 王擎运 《中国烟草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32,共9页
为综合科学评价贵州省黔南州典型植烟土壤肥力,分析土壤存在的问题,指导合理施肥和土壤改良,以黔南州的福泉市、龙里县、贵定县、长顺县、惠水县、平塘县和罗甸县7个主要植烟区为研究对象,选择193个典型烟田,采集0~20 cm耕层土壤样品,测... 为综合科学评价贵州省黔南州典型植烟土壤肥力,分析土壤存在的问题,指导合理施肥和土壤改良,以黔南州的福泉市、龙里县、贵定县、长顺县、惠水县、平塘县和罗甸县7个主要植烟区为研究对象,选择193个典型烟田,采集0~20 cm耕层土壤样品,测定pH、有机质(OM)、碱解氮(AN)、有效磷(AP)、速效钾(AK)、交换性钙(ECa)、镁(EMg)、有效硼(AB)、砂粒(SAN,0.05~2 mm)、粉粒(SIL,0.002~0.05 mm)、黏粒(CLA,<0.002 mm)等11个肥力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确定各肥力指标的权重,结合指标隶属函数,计算土壤综合肥力指数(IFI)。结果表明,黔南州植烟土壤pH、OM、ECa、SAN、SIL、CLA含量整体处于烤烟生长的适宜区间,AN和EMg含量则处于偏高区间,AP和AK含量区域分布差异性较大,土壤AB含量平均为0.11 mg/kg,整体呈严重亏缺状态;植烟土壤IFI平均为0.57分,整体处于综合肥力的中等区间,区域IFI整体处于中等,罗甸县植烟土壤IFI最低,为0.41分。综合来看,黔南州植烟土壤肥力能满足优质烟叶生产的需求,不同烟区应依据自身肥力特点进行合理施肥和土壤改良,整个烟区需要增施硼肥,罗甸北部植烟区需要增施钾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田 黔南州 土壤肥力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肥措施对橡胶树胶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5
作者 屈继祯 林清火 +6 位作者 金东奇 杨红竹 林文惠 黄艳艳 宁海森 赵庆杰 李建宏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59-773,共15页
【目的】我国天然橡胶生产中普遍存在施肥不合理、胶乳质量不高的问题。通过研究多种施肥方式和肥料组合对土壤养分、橡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天然橡胶绿色高效生产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于2023年在海南省儋州市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试... 【目的】我国天然橡胶生产中普遍存在施肥不合理、胶乳质量不高的问题。通过研究多种施肥方式和肥料组合对土壤养分、橡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天然橡胶绿色高效生产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于2023年在海南省儋州市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试验场开展田间试验。以常规氮磷钾施肥为对照(T),并设置常规氮磷钾施肥与割面涂施锌钼肥(Z)、穴施硅硼肥(S)、萌生带洒施水溶性有机肥(C)以及铁锰氧化菌剂(B)组合等处理,共12个处理。试验结束时采集土壤样品,测定各处理萌生带土壤与施肥穴土壤基本理化性质,调查胶乳产量与生胶品质,采用熵权-TOPSIS法对各施肥措施的效果进行综合评价与优选。【结果】与T处理相比,所有施用水溶性有机肥的8个处理均大幅提升了萌生带土壤pH值与速效钾含量,所有施用水溶性有机肥+铁锰氧化菌剂的4个处理萌生带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了10.38%~34.4%。除水溶性有机肥+铁锰氧化菌剂+硅硼肥处理(CBS)外,其他7个施用水溶性有机肥的处理均能显著提高干胶产量,增幅为25.5%~49.3%。除单施水溶性有机肥处理外,其他7个施用水溶性有机肥的处理均能显著降低胶乳中游离钙含量,降幅为20.0%~33.0%。另外,施用水溶性有机肥+锌钼肥+硅硼肥(CZS)处理显著增加了胶乳中的硫醇和无机磷含量,增幅分别为10.2%和22.5%。CZS处理显著增加了天然橡胶的重均分子量(达到180.28×10^(4) g/mol),并降低了分子量分布的宽度系数。通过熵权-TOPSIS法分析发现,CZS处理提升胶乳产量与生胶品质的综合效果最佳,其次是施用水溶性有机肥及其配施菌剂的处理。【结论】穴施硅硼肥能提升施肥穴土壤pH值,施用水溶性有机肥可提升萌生带土壤pH值和速效钾、有机质含量。在基施氮磷钾复合肥基础上,水溶性有机肥、锌钼肥和硅硼肥三者配合施用可进一步显著提升干胶产量,降低胶乳中游离钙含量和橡胶分子量分布的宽度系数,显著提升硫醇、无机磷含量,提高橡胶的数均分子量、重均分子量,获得优良的天然橡胶塑性初值、塑性保持率和门尼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橡胶 施肥策略 胶乳品质 橡胶分子量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石灰岩土壤区桉树人工林土壤肥力指标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1
6
作者 江海涛 陈芙蓉 +4 位作者 陆炳全 龙安四 张宏旺 赵隽宇 湛年勇 《桉树科技》 2025年第2期25-31,共7页
以广西石灰岩土壤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广西国有林场林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应用项目2023年度的调查数据,系统分析该区域桉树人工林土壤肥力指标的空间分布特征。采用空间插值分析方法,对土壤pH值、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等关... 以广西石灰岩土壤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广西国有林场林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应用项目2023年度的调查数据,系统分析该区域桉树人工林土壤肥力指标的空间分布特征。采用空间插值分析方法,对土壤pH值、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等关键肥力指标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和碱解氮在空间上呈纬度带状分布,速效钾和有效磷含量呈现东高西低的趋势,而土壤pH值普遍较低,大部分林地的土壤pH值低于4.3。通过对比2019年、2021年和2023年数据,发现石灰岩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均有不同程度上升,速效钾含量略有下降,且土壤酸化现象有加重趋势。基于上述分析,建议在广西石灰岩土区控制酸碱度,适当施用碱性肥料,以满足桉树的生长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肥力质量评价 地理信息系统 空间分布 土壤酸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东台盐碱耕地综合肥力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7
作者 王志旺 王世航 +5 位作者 徐灵颖 陈玉琪 许梦乾 孙佳蓓 罗越 赵旭 《土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5-274,共10页
为研究滨海滩涂盐碱耕地土壤肥力状况,结合围垦年限采集江苏盐城108个样点,采用地统计学方法分析土壤p H、含盐量(TS)和养分指标的空间分布特征,采用改进后的内梅罗指数法计算土壤综合肥力,阐明其关键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除土壤pH、T... 为研究滨海滩涂盐碱耕地土壤肥力状况,结合围垦年限采集江苏盐城108个样点,采用地统计学方法分析土壤p H、含盐量(TS)和养分指标的空间分布特征,采用改进后的内梅罗指数法计算土壤综合肥力,阐明其关键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除土壤pH、TS、全磷(TP)呈中等的空间相关性外,其他土壤养分指标均有强烈的空间自相关性,说明土壤养分受自然条件约束更为显著;(2)土壤有机质(SOM)、全氮(TN)、碱解氮(AN)含量从西向东逐渐减少,而土壤p H、TS、全钾(TK)、速效钾(AK)则呈递增趋势;(3)滨海滩涂盐碱耕地土壤综合肥力较差,开垦年限、盐碱障碍和养分因素共同解释了93%的变异,其中SOM对土壤综合肥力指数(IFI)的影响最为显著。无论是短期、中期,还是长期围垦,SOM均与IFI呈显著正相关,说明SOM是滨海滩涂盐碱耕地土壤综合肥力的基础。因此,滨海盐碱耕地改良要注意有机调控,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最终增加土壤养分库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盐碱地 地统计学 内梅罗综合指数 土壤综合肥力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草栽培与生物质炭添加对梨园土壤肥力的影响
8
作者 朱乐乐 武博 +3 位作者 王朝贤 郑铭洁 张勇 傅伟军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54-764,共11页
【目的】基于土壤肥力质量综合指数,开展生草栽培与生物质炭添加对梨园土壤肥力的影响评价,揭示生物质炭施用以及生草栽培的土壤培肥效应。【方法】2023年在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一处梨园进行田间试验,共设置4个处理:行间播种白三叶Trifol... 【目的】基于土壤肥力质量综合指数,开展生草栽培与生物质炭添加对梨园土壤肥力的影响评价,揭示生物质炭施用以及生草栽培的土壤培肥效应。【方法】2023年在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一处梨园进行田间试验,共设置4个处理:行间播种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行间播种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施用生物质炭和常规耕作(对照),每个处理3次重复。于梨树Pyrus spp.成熟期,采集不同处理表层土壤(0~20 cm)及果实样品,并进行分析。利用雷达图分析梨园土壤肥力水平的制约因素,采用土壤肥力质量综合指数评估不同生草栽培与生物质炭添加对梨园土壤的培肥效果。【结果】①土壤pH、全氮、可溶性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氮4个指标呈现弱变异性,其余指标属于中等强度变异,其中土壤速效钾和可溶性有机氮的变异系数相对较大,说明土壤速效钾和可溶性有机氮对不同生草处理方式的响应较为敏感。②隶属度值绘制的雷达图显示:土壤pH、碱解氮与速效钾是制约梨园土壤肥力水平的主要因素。③通过加权模型计算的土壤肥力质量综合指数表明:与常规耕作相比,白三叶处理的土壤肥力质量综合指数值最高,生物质炭与紫云英处理次之。④生物质炭处理在改善果实品质方面效果显著(P<0.05)。⑤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可滴定酸质量分数与单株产量呈显著(P<0.05)或极显著正相关(P<0.01),因此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与可滴定酸质量分数是影响梨单株产量的关键因素。【结论】基于加权模型计算得出的土壤肥力质量综合指数可表征土壤肥力质量。依据该指标,白三叶处理提高土壤肥力的效果最佳,其次是生物质炭和紫云英处理,生物质炭处理在改善果实品质方面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炭 生草栽培 土壤肥力 土壤肥力质量综合指数 梨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水泥搅拌桩质量评价与应用
9
作者 叶亚平 魏逸龙 +3 位作者 裘友强 刘军勇 张超 尹利华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329-336,共8页
水泥搅拌桩被广泛地应用于我国许多软土地区用以处理软弱地基,但是针对其隐蔽的工程特性,如何及时、有效地对其工后质量进行评价,目前还缺乏科学有效的方法。以广东省中山市某软基搅拌桩处治工程为例,基于智能化监测系统结合现场检测试... 水泥搅拌桩被广泛地应用于我国许多软土地区用以处理软弱地基,但是针对其隐蔽的工程特性,如何及时、有效地对其工后质量进行评价,目前还缺乏科学有效的方法。以广东省中山市某软基搅拌桩处治工程为例,基于智能化监测系统结合现场检测试验,采用AHP-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对水泥搅拌桩的成桩质量进行评价。首先确定搅拌桩成桩质量的评价指标及隶属度函数,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对应评价指标权重,其次将模糊综合评价法用于水泥搅拌桩成桩质量评价,最后将评价结果与工程实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监测桩长和实际桩长之间的误差小于2%,监测段灰量与桩身强度、钻杆平均速度与桩身完整性之间的拟合优度均较高,成桩质量模糊综合评价结果与抽取芯样的芯样特征之间的吻合程度较高。结果表明:应用此评价指标体系再结合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能很好地反映实际工程中水泥搅拌桩质量检测的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用于水泥搅拌桩成桩质量快速评价的可行性,为改进水泥搅拌桩施工阶段内容及提高施工质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地区 水泥搅拌桩 施工质量评价 层次分析法 模糊综合评价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综合评价法分析仙居县典型杨梅园土壤肥力特征
10
作者 孔海民 韩昊 +7 位作者 林宝义 叶放 任海英 杨东 聂新军 陈钰佩 王天宇 李岗 《中国土壤与肥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0-37,共8页
以杨梅主产区仙居县典型杨梅园土壤为研究对象,共采集209个土壤样本,每样本测定pH、有机质等10个土壤性状与养分指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土壤肥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仙居县杨梅主产区在土壤肥力综合评价中6.70%的园地土壤肥力处于低质... 以杨梅主产区仙居县典型杨梅园土壤为研究对象,共采集209个土壤样本,每样本测定pH、有机质等10个土壤性状与养分指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土壤肥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仙居县杨梅主产区在土壤肥力综合评价中6.70%的园地土壤肥力处于低质量水平,55.50%处于较低质量水平,34.93%处于中等质量水平,另有2.87%的园地土壤肥力处于较高质量水平,高肥力区域0个。生产区存在较严重的土壤酸化问题和养分失衡。土壤可交换性镁、有效钼、有效硼养分缺乏,尤以有效硼含量最为贫瘠,生产上可着重增加施用镁、钼、硼肥,同时适量补充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和有机质以及利用生理碱性肥料或生石灰等调理剂改良土壤pH,缓解土壤酸化,提高土壤综合肥力,优化杨梅生长所需的土壤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 模糊综合评价法 土壤肥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主产区土壤养分空间异质性及其肥力评价
11
作者 王婷 陆忠军 +5 位作者 辛蕊 黄楠 刘克宝 付斌 刘艳霞 宁静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6682-6689,共8页
明确马铃薯种植区土壤肥力空间变异特征,为研究区马铃薯土壤精准施肥和培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以黑龙江省克山农场为研究区,在马铃薯种植区采取100个样点,选取土壤pH、有机质、全氮、全磷和全钾作为评价土壤肥力的指标,采用地统计学和... 明确马铃薯种植区土壤肥力空间变异特征,为研究区马铃薯土壤精准施肥和培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以黑龙江省克山农场为研究区,在马铃薯种植区采取100个样点,选取土壤pH、有机质、全氮、全磷和全钾作为评价土壤肥力的指标,采用地统计学和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相结合,分析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特征,并利用土壤肥力综合评价法评价研究区土壤肥力。结果表明:土壤呈弱酸性,pH变异系数小;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的含量处于中高水平,属于中等强度变异。土壤pH属于中等强度空间自相关,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的空间自先关较弱。有机质和全氮的空间聚集性显著。研究区土壤养分空间变化特征明显,呈东西方向变化,中部土壤养分含量相对偏低。研究区土壤肥力处于中等以上水平,肥力良好的面积占总面积的72%。克山农场土壤肥力良好,满足马铃薯生长需求。人为因素是影响土壤养分含量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养分 空间变异 地统计 土壤肥力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钝化剂对花椒土壤质量的影响
12
作者 陈磊 李博通 +2 位作者 王玉辉 吴梦佳 刘永红 《环境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2-137,共16页
花椒产量上升导致供应过剩,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钝化剂可以通过降低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率和生物有效性,从而降低花椒对重金属的吸收,提升其品质和价格。该研究选用生物炭、石灰、腐殖酸、枯草芽孢杆菌4种钝化剂,通过田间试验,探讨不同... 花椒产量上升导致供应过剩,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钝化剂可以通过降低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率和生物有效性,从而降低花椒对重金属的吸收,提升其品质和价格。该研究选用生物炭、石灰、腐殖酸、枯草芽孢杆菌4种钝化剂,通过田间试验,探讨不同钝化剂对花椒土壤理化性质、土壤有效态重金属等的改良效果。采用模糊隶属度函数法、内梅罗污染指数法、熵权TOPSIS法等方法,对改良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韩城花椒试验示范站、凤县花椒试验示范站以及韩城市桑树坪镇卓立村有机花椒基地3个地区中土壤肥力质量指数(SFI)最高的钝化剂分别是:腐殖酸、腐殖酸、生物炭,SFI较CK分别提升了63.22%、24.44%、39.55%。3个地区土壤环境质量指数(PN)最低的钝化剂分别是石灰、腐殖酸、枯草芽孢杆菌,PN较CK分别降低了8.27%、26.81%、18.29%。3个地区中土壤综合质量指数(EI)最高的钝化剂分别是腐殖酸、腐殖酸、枯草芽孢杆菌,EI较CK分别提升了3.45、4.89、4.84倍。建议采用腐殖酸或枯草芽孢杆菌来改善研究区域内的花椒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钝化剂 土壤质量 综合评价 花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南烟区植烟土壤理化指标及肥力评价研究
13
作者 刘福童 王学瑛 +6 位作者 程学文 王驰 陈楠 徐刚 任天宝 薛琳 沈毅 《江西农业学报》 2025年第5期69-76,共8页
采集皖南主要烟区60个土壤样本(城区烟站15份、黄渡烟站15份、芜湖烟站15份、南陵烟站15份),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其土壤肥力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土壤容重、含水率、电导率、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有机碳、水... 采集皖南主要烟区60个土壤样本(城区烟站15份、黄渡烟站15份、芜湖烟站15份、南陵烟站15份),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其土壤肥力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土壤容重、含水率、电导率、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有机碳、水溶性有机碳、全氮、全磷、有效磷、全钾、速效钾和pH值的总变异系数分别为7.55%、32.59%、37.82%、9.72%、40.15%、9.25%、31.49%、24.10%、22.93%、47.02%、72.72%、31.73%、51.31%和8.18%,权重系数分别为0.05、0.06、0.08、0.07、0.05、0.07、0.09、0.06、0.09、0.07、0.09、0.07、0.08和0.05。(2)皖南烟区植烟土壤肥力综合评价中,土壤肥力指数表现为南陵烟站>黄渡烟站>芜湖烟站>城区烟站,其中土壤有效磷的离散程度最大。综上,建议皖南烟区应根据土壤状况适当调整施肥策略,科学精准施肥,调节土壤全氮、有效磷和有机碳含量;此外,在规划烟叶种植面积时,应倾向于南陵烟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南烟区 理化指标 相关系数法 模糊综合评价法 土壤肥力指数 变异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部位杜仲皮品质综合评价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分析
14
作者 张国霞 黎晓星 +2 位作者 费元开 周鑫伟 张家春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15期99-104,共6页
为探究不同部位杜仲皮的综合品质特征及影响其品质的主导土壤因子。本研究以贵州遵义市播州区人工种植的15年生杜仲为对象,分别采集其对应生长土壤样品以及树干上、中、下3个部位的杜仲皮,通过检测土壤理化性质,分析3个部位的有效成分(... 为探究不同部位杜仲皮的综合品质特征及影响其品质的主导土壤因子。本研究以贵州遵义市播州区人工种植的15年生杜仲为对象,分别采集其对应生长土壤样品以及树干上、中、下3个部位的杜仲皮,通过检测土壤理化性质,分析3个部位的有效成分(松脂醇二葡萄糖苷、京尼平)、微量元素(锌、硒、镍、锰、铁)及重金属(镉、铜、铅、砷、汞)含量,结合主成分分析进行综合品质评价,并开展土壤理化性状与杜仲皮品质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有效成分松脂醇二葡萄糖苷和京尼平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中部位>上部位>下部位;锌、镍和铁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上部位>下部位>中部位,硒和锰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下部位>中部位>上部位;3个部位的杜仲皮中重金属含量均未超标。主成分分析表明,上、中和下3个部位杜仲皮综合得分分别为0.813、-0.278和-0.536,上部的杜仲皮品质较优。相关性分析表明,在杜仲皮上部,松脂醇二葡萄糖苷含量与土壤有效磷含量,铅含量与土壤全磷含量呈负相关;砷含量与土壤pH,汞含量与土壤速效钾含量呈正相关。在杜仲皮中部,砷含量与土壤全磷含量,锰含量与土壤碱解氮含量呈负相关;汞含量与土壤pH呈正相关。在杜仲皮下部,京尼平含量与土壤全磷含量,锌含量与土壤全氮含量,锰含量与土壤碱解氮含量呈负相关;铜含量与土壤有效磷含量,铅含量与土壤pH呈正相关。综上,研究区杜仲的生长土壤肥力良好,上部的杜仲皮品质较优,基于不同部位的品质差异,可分部位采收杜仲皮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 土壤肥力 有效成分 品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年生桐棉种源马尾松纯林土壤肥力质量评价 被引量:1
15
作者 安冰 郑德花 +3 位作者 蒋水纯 杨丹 廖建勇 黄芳芳 《林业勘查设计》 2025年第1期36-42,共7页
以广西国有派阳山林场22年生桐棉种源马尾松纯林为研究对象,分析其pH和有机质含量等8个土壤化学性质指标差异,采用秩和比综合评价法进行土壤肥力综合评价,探讨桐棉种源马尾松成熟林土壤肥力现状,为其高效施肥和培育技术提供数据参考。... 以广西国有派阳山林场22年生桐棉种源马尾松纯林为研究对象,分析其pH和有机质含量等8个土壤化学性质指标差异,采用秩和比综合评价法进行土壤肥力综合评价,探讨桐棉种源马尾松成熟林土壤肥力现状,为其高效施肥和培育技术提供数据参考。试验林总体上肥力质量由大到小表现为试验林A、试验林B、试验林C,上层(0~20 cm深度)土壤肥力试验林B最高,下层(20~40 cm深度)土壤肥力试验林A最高,分档等级结果显示试验林A总体土壤肥力和试验林B上层土壤肥力为高等级别。试验林A单株立木材积与肥力评价结果均最高,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二者间存在非常紧密的显著正相关性关系。桐棉松作为本土树种,成熟林长期经营下对土壤养分的释放与保持有积极的正向作用。林木单株立木材积与土壤肥力间存在非常紧密的正相关性,测土配方施肥可有效提高林木生长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桐棉种源马尾松 土壤肥力评价 秩和综合评价法 派阳山林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碱地不同底肥处理下的豇豆品种综合评价
16
作者 郝延杰 王子强 +3 位作者 刘树泽 代惠芹 韩小伟 任娜娜 《中国瓜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1-158,共8页
为给当地豇豆产业提供品种参考,并降低化肥使用量,促进盐碱地土壤的改良,选取28个品种以化肥和菌肥为底肥进行试种,以滨豇1号为对照测定比较不同底肥处理下的豇豆荚长、单荚质量等指标。采用隶属函数法对影响豇豆品种筛选的代表性指标... 为给当地豇豆产业提供品种参考,并降低化肥使用量,促进盐碱地土壤的改良,选取28个品种以化肥和菌肥为底肥进行试种,以滨豇1号为对照测定比较不同底肥处理下的豇豆荚长、单荚质量等指标。采用隶属函数法对影响豇豆品种筛选的代表性指标进行了综合评价,并比较不同肥料处理前后的土壤营养元素含量差异。结果表明,以菌肥或化肥做底肥对绝大多数品种豇豆荚长、单荚质量等农艺性状以及产量、抗病性的影响不大;10个品种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菌肥处理显著高于化肥处理。隶属函数分析法分析结果表明,青豇王、台友油青、滨豇4号、丰豇一号、海17-9的评分排名前5。菌肥处理在40 cm深度下水溶性盐总量较对照降低38.85%,有效磷含量降低73.76%,化肥处理在20 cm深度下水溶性盐总量较对照降低26.71%,有效磷含量降低28.55%。综上所述,可以选择以菌肥为底肥,在当地中、低度盐碱地区推广种植经综合评价后表现较好的这5个豇豆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豇豆 化肥 菌肥 盐碱地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家港市善港设施菜地土壤肥力质量评价——基于主成分分析和模糊数学的评价结果比较
17
作者 赵文慧 胡锐 +6 位作者 丁峰 马静静 曾晓萍 夏冬健 王娟娟 毛伟 钱晓晴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73-182,共10页
为了明确张家港善港地区设施蔬菜基地的土壤肥力质量水平,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采集的60份土壤样品进行土壤肥力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各养分指标的含量在空间分布上较为均衡;依据主成分分析法明确了土壤养分... 为了明确张家港善港地区设施蔬菜基地的土壤肥力质量水平,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采集的60份土壤样品进行土壤肥力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各养分指标的含量在空间分布上较为均衡;依据主成分分析法明确了土壤养分指标权重系数的排序:有机质<速效钾<碱解氮<有效钼<有效铁<有效硼<有效锰<有效铜<有效磷<有效锌<pH;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得知研究区土壤整体肥力处于二级及以上水平,但养分状况不堪理想,有效锰、有效硼、有效铁含量极为缺乏;速效钾、有效铜、有效磷则处于极高水平;主成分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评价结果间具有极显著的正向关联性,互相印证了评价结果的正确。研究结果明确了张家港善港设施蔬菜基地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丰缺状况,为未来的土壤管理工作与均衡施肥策略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土壤 养分水平 土壤肥力综合指数 主成分分析 模糊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动物园天鹅湖区域绿地土壤质量特征研究
18
作者 杨娜 马想 +1 位作者 李爽 梁晶 《上海农业学报》 2025年第1期58-65,共8页
以上海动物园天鹅湖区域绿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分别对该区域0—30 cm、30—60 cm和60—90 cm土层深度的土壤进行采样,分析土壤理化性质,并采用改进的内梅罗综合指数法进行土壤肥力指标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天鹅湖区域绿化土壤p H较高,42.3... 以上海动物园天鹅湖区域绿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分别对该区域0—30 cm、30—60 cm和60—90 cm土层深度的土壤进行采样,分析土壤理化性质,并采用改进的内梅罗综合指数法进行土壤肥力指标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天鹅湖区域绿化土壤p H较高,42.3%的采样点位为碱性土壤;土壤水溶性盐分含量相对较低,均值仅为0.115 m S∕cm;部分区域有机质含量偏低,19.2%的土壤样品低于《绿化种植土壤》(CJ∕T 340—2016)的标准要求;除有效硫外,土壤水解性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效铁、有效镁含量适中;土壤质地以粉黏壤土为主,占比达50.00%;土壤紧实度适中,仅有1个点位密度大于1.35 Mg∕m^(3);土壤非毛管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和总孔隙度均较低。不同土层深度的土壤理化性质存在一定差异,主要体现为表层土壤有机质、水解性氮、有效磷、有效镁、有效铁和速效钾含量均高于下层土壤。天鹅湖区域内约23.08%的点位土壤肥力综合指数小于0.9,为“贫瘠”;约76.92%的点位土壤肥力综合指数为0.9—1.8,土壤质量属于“中等”。限制土壤质量提升的因子主要为p H、有效硫及孔隙度,建议采用改善土壤物理结构和施用中、微量元素肥料等措施提高土壤质量。研究结果可为上海动物园天鹅湖区域土壤质量提升方案制定提供数据支持,对绿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地土壤 理化性质 土层 肥力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突变理论的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耿婷婷 刘金巍 +4 位作者 宋绵 边超 曹月婷 刘江涛 张涛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74-381,共8页
为实现土壤肥力和土壤环境质量相结合的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综合评价结果的高精度量化,依据赣南南康地区采集的6266组表层土壤样品测试结果,构建了以As、Hg、Cd、Pb、Cr含量等为基础的内梅罗指数和以有机质(SOM)、P、N、K、Mo、Mn、B、Cu... 为实现土壤肥力和土壤环境质量相结合的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综合评价结果的高精度量化,依据赣南南康地区采集的6266组表层土壤样品测试结果,构建了以As、Hg、Cd、Pb、Cr含量等为基础的内梅罗指数和以有机质(SOM)、P、N、K、Mo、Mn、B、Cu、Zn含量等为基础的土壤综合肥力指数为控制因素的突变理论法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综合评价方法,将内梅罗指数3.0修订为3.1,通过突变理论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和归一化分析,比较原始内梅罗指数和修订内梅罗指数评价结果以及本文方法与DZ/T 0295—2016《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规范》方法的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综合等级划分结果。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综合肥力指数均值为0.75,总体综合肥力为Ⅲ等,土壤肥力较低;土壤综合内梅罗指数均值为0.59,总体尚清洁。采用修订后的内梅罗指数3.1计算的土壤肥力指数分界值基本呈等级等间距划分。与DZ/T 0295—2016《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规范》评价结果比较,83.57%的结果等级未发生变化,近16%等级结果增加1个等级,主要为1级和2级升为3级和4级,未出现2个及以上等级的变化,评价结果显示3级、4级面积占比为94.11%、5.30%。本文方法可用于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综合等级评价,评价结果更加数值化、精细化,评价过程更简便,是对已有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综合评价方法的补充,可为土地利用、农业生产和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 突变理论 内梅罗指数 土壤综合肥力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鲜食葡萄品质与不同产地土壤养分综合分析及评价
20
作者 张鹏 陈璐 +9 位作者 米艳华 王文治 刘振环 杨旭昆 张林 聂晶 丁燕 苏雯 李茂萱 邵金良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4-101,共8页
Ⅰ为研究云南鲜食葡萄主要产区土壤养分情况及其对葡萄品质的影响,选取12个采样点,采集土壤样品和对应葡萄样品,对相关指标进行测定分析,为云南鲜食葡萄产区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通过使用Nemerow综合评价指数法综合评价,云南鲜食葡萄1... Ⅰ为研究云南鲜食葡萄主要产区土壤养分情况及其对葡萄品质的影响,选取12个采样点,采集土壤样品和对应葡萄样品,对相关指标进行测定分析,为云南鲜食葡萄产区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通过使用Nemerow综合评价指数法综合评价,云南鲜食葡萄12个产地整体土壤养分等级为Ⅱ级,有机质、全磷、有效磷、速效钾评价指数较高,均达到了Ⅰ级,建水地区土壤养分评价指数为1.89,达到等级Ⅰ级的标准,元谋、蒙自、开源、陆良、昌宁、宾川、弥勒7个地区土壤养分评价等级为Ⅱ级,永仁、永德、会泽、宣威4个地区土壤养分等级为Ⅲ级;土壤养分指标中,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水解性氮均与总酸、可滴定酸呈极显著正相关;全氮、水解性氮与可溶性糖呈极显著正相关;全钾与单粒重、粒径长、粒径宽呈极显著负相关,全磷与单粒重呈极显著负相关;使用主成分评价分析法对综合评价进行验证,2种土壤养分指标评价方法对土壤综合评价基本一致(相关系数R=0.97),葡萄品质综合评价与土壤综合评价指数相关性不强,葡萄品质本身并非随着土壤养分或评价指标变好而有所提升。建议应加强有机肥的施用,土壤综合评价等级为Ⅰ级的产区应适当控制肥料用量,以促进平衡为主,防止过量流失,土壤pH值较低的产区则需要调整土壤酸碱性,评价等级为Ⅲ的产区应增施有机肥和氮肥,适当提高土壤肥力,结合施肥管理开展控水控肥、减施增效的施肥方式和制种模式研究,减少肥料施用,保持土壤的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鲜食葡萄 土壤养分 综合评价 施肥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