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农田生态种养工程 被引量:8
1
作者 黄璜 傅志强 +10 位作者 刘小燕 陈灿 黄兴国 王华 戴振炎 余政军 廖晓兰 张亚 郑华斌 龙攀 徐莹 《作物研究》 2019年第5期339-345,共7页
农田生态种养工程是以农田为平台,农作物与水产、家禽进行立体生产的工程.阐述了农田生态工程的框架与内涵,分析了农田生态种养工程的背景与机遇、功能与优势,介绍了农田生态种养工程的类型、形成与发展,对农田生态种养工程的理论进行分... 农田生态种养工程是以农田为平台,农作物与水产、家禽进行立体生产的工程.阐述了农田生态工程的框架与内涵,分析了农田生态种养工程的背景与机遇、功能与优势,介绍了农田生态种养工程的类型、形成与发展,对农田生态种养工程的理论进行分析,提出了生态工程建设的方法与技术、农艺与条件,总结了农田生态种养持续发展的难点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 生态工程 稻田生态种养 旱地生态种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田生态种养对农田生态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20
2
作者 陈璐 陈灿 +1 位作者 黄璜 李桂香 《作物研究》 2019年第5期346-351,共6页
就近年来国内外稻田生态种养如稻田养禽类(鸡、鸭、鹅)、稻田养鱼类(鱼、鳅、鳝)、稻田养两栖类(鳖、蛙)和稻田养甲壳类(虾、蟹)对水稻群体结构和植株生长、水体环境、稻田土层、稻田杂草和水稻病虫害等方面的农田生态效应进行了概述,... 就近年来国内外稻田生态种养如稻田养禽类(鸡、鸭、鹅)、稻田养鱼类(鱼、鳅、鳝)、稻田养两栖类(鳖、蛙)和稻田养甲壳类(虾、蟹)对水稻群体结构和植株生长、水体环境、稻田土层、稻田杂草和水稻病虫害等方面的农田生态效应进行了概述,旨在为更好地开展稻鱼生态种养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生态种养 生态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稻田耕作制度演变与绿色高质量发展进程 被引量:4
3
作者 李金文 曹林奎 +2 位作者 曹燕 倪远之 钱晓雍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1-110,共10页
水稻生产不仅对于保障粮食安全意义重大,同时稻田作为一类特殊的人工湿地,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也至关重要。上海稻田耕作制度从20世纪80年代的三熟制转变为两熟制,到2010年代又从两熟制逐渐调整为一熟制。近年来,逐步形成了用地与养地相... 水稻生产不仅对于保障粮食安全意义重大,同时稻田作为一类特殊的人工湿地,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也至关重要。上海稻田耕作制度从20世纪80年代的三熟制转变为两熟制,到2010年代又从两熟制逐渐调整为一熟制。近年来,逐步形成了用地与养地相结合的耕作制度,部分地区成功探索了稻田种养结合的绿色生产模式,并逐步实现了品牌化生产。然而,上海水稻绿色生产也面临诸多挑战,包括粮食稳产压力、资源与环境约束以及高度依赖财政补贴、自身盈利能力不足等。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今后稻田耕作制度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在确保耕地面积、稻田比例不下降与稳定单产潜力的基础上,稳定全市粮食产量;创新和集成绿色栽培技术,提升稻田湿地生态功能;深化稻米品牌建设,以品牌化实现生态产品价值,提升水稻绿色种植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制度 稻田 绿色农业 低碳农业 面源污染 种养结合 生态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辰溪县稻鱼综合种养主要模式生产效益调查 被引量:3
4
作者 陈灿 王忍 +7 位作者 张印 黄璜 傅志强 余政军 蔡教明 余长生 翟晓明 蒲方黑 《作物研究》 2019年第5期473-477,共5页
通过对辰溪县稻鱼综合种养投入产出情况的实地走访调查,分析了不同稻渔模式的综合效益.结果表明,"稻+鱼""稻+小龙虾"和"稻+鱼+鸭"模式经济效益最高,相对于单一水稻栽培,每公顷的利润均超过22500元,分别为... 通过对辰溪县稻鱼综合种养投入产出情况的实地走访调查,分析了不同稻渔模式的综合效益.结果表明,"稻+鱼""稻+小龙虾"和"稻+鱼+鸭"模式经济效益最高,相对于单一水稻栽培,每公顷的利润均超过22500元,分别为33000、128100、38760元,且都具有良好的生态及社会效益.辰溪县稻鱼综合种养的进一步发展应以"稻+鱼""稻+小龙虾"和"稻+鱼+鸭"模式为主导,兼顾其他各种模式,进行产业化开发,以带动辰溪县的农业经济发展和山区脱贫致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综合种养 模式 效益 辰溪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生态学技术改善稻米品质效果的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陈灿 焦文献 +1 位作者 袁娇 黄璜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18,共7页
分析了合理栽培、耕作方式、稻田生态种养和土壤重金属生态调控等不同中国生态学技术对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运用各生态学技术均能不同程度改善稻田生态环境,使水稻处于适宜生长状态,整体上使稻米品质变优。稻米品质的形成机... 分析了合理栽培、耕作方式、稻田生态种养和土壤重金属生态调控等不同中国生态学技术对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运用各生态学技术均能不同程度改善稻田生态环境,使水稻处于适宜生长状态,整体上使稻米品质变优。稻米品质的形成机理非常复杂,应用生态学技术改善米质是生产绿色优质安全稻米的有效途径;在水稻生产过程中,选用优质的水稻品种,综合利用好气候、土壤、栽培等因素,并将各生态技术科学耦合,发挥技术群体的优势,才能实现水稻生产的优质、高产、高效和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学技术 水稻 合理栽培与耕作 稻田生态种养 重金属生态调控 稻米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南方稻田耕作制度发展的成就、问题及战略对策 被引量:16
6
作者 黄国勤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0,共20页
南方稻田耕作制度在我国农业生产及整个耕作制度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南方稻田耕作制度不断调整、改革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包括产量增加、品质改善、模式增多和功能增强等。当前,我国南方稻田耕作制度... 南方稻田耕作制度在我国农业生产及整个耕作制度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南方稻田耕作制度不断调整、改革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包括产量增加、品质改善、模式增多和功能增强等。当前,我国南方稻田耕作制度发展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如熟制缩减、耕地撂荒、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土壤退化、生物多样性衰退、自然灾害频发、经济效益降低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减弱等。针对存在的以上问题与挑战,必须采取积极而有效的战略对策与措施,具体是:(1)明确一个目标,即建立我国南方稻田耕作制度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目标;(2)遵循三大原则,即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发展质量、速度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以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相协调的原则;(3)采取“一保”“二扩”“三建”“四改”“五节”的具体措施,即保护耕地资源;扩种冬作、扩大稻作;建设绿色生态、建设高标准农田、建立防灾减灾体系;单季稻改双季稻、籼稻改粳稻、普通品种改优质品种、连作改轮作;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耕作制度 绿色发展 高质量发展 可持续发展 保护性耕作 节能降碳 稳产增效 综合种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虾共作对稻田杂草群落组成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24
7
作者 郭瑶 肖求清 +5 位作者 曹凑贵 江洋 袁鹏丽 孙自川 刘卿君 汪金平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24,共8页
为探究稻虾共作对稻田杂草群落组成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运用植物群落生态学的方法,通过调查区域在1 a(RC1)、2 a(RC2)、4 a(RC4)和9 a(RC9)等4个不同稻虾共作年限稻田和1 a小区控制试验稻田(CK)田面和田埂杂草物种数变化、杂草数量变化... 为探究稻虾共作对稻田杂草群落组成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运用植物群落生态学的方法,通过调查区域在1 a(RC1)、2 a(RC2)、4 a(RC4)和9 a(RC9)等4个不同稻虾共作年限稻田和1 a小区控制试验稻田(CK)田面和田埂杂草物种数变化、杂草数量变化以及杂草盖度变化,研究不同稻虾共作年限稻田杂草的群落变化特点及控草效果。结果显示:稻虾共作稻田的杂草生物多样性指标随年限增长表现出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CK的Simpson指数和Shannon多样性指数杂草优势度显著高于稻虾处理,RC4处理最低。Pielou均匀度指数RC9处理显著高于其他年限稻虾田,但与CK处理无显著差异。随稻虾共作年限的增加,稻田杂草总数表现出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均显著低于CK处理。不同种杂草的重要值(importance value,I值)随稻虾共作年限增长呈现不同的规律,千金子、稗草、双穗雀稗和飘拂草的I值随年限增加先降低后增加,通泉草、空心莲子草、鳢肠、鸭舌草等的I值在稻虾共作稻田中表现出小于水稻单作稻田并逐年降低的规律。在大田控制试验中,经过1 a稻虾共作模式后,稻田田内和田埂的杂草物种数、杂草个体数和盖度均显著降低。结果表明:短期稻虾共作对稻田杂草的抑制作用明显,长期的稻虾共作会逐步形成新的杂草群落结构,需要采取对应的杂草防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虾共作 稻田种养 生态农业 稻田 杂草 群落结构 生物多样性 绿色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螺生态种养模式效益分析及其发展前景 被引量:15
8
作者 周晶 黄璜 +6 位作者 陈灿 周天送 隆斌庆 杨飞翔 王忍 吕广动 伍佳 《作物研究》 2019年第5期437-442,共6页
稻螺生态种养模式是充分利用稻田空间、时间、生态环境等资源,在进行水稻种植的同时生态养殖田螺的模式,拓展了种植业与养殖业的发展空间,提高了稻田物质与能量的利用率与产出效益.以浏阳市利敏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为例,介绍了稻螺生态种... 稻螺生态种养模式是充分利用稻田空间、时间、生态环境等资源,在进行水稻种植的同时生态养殖田螺的模式,拓展了种植业与养殖业的发展空间,提高了稻田物质与能量的利用率与产出效益.以浏阳市利敏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为例,介绍了稻螺生态种养模式的生态系统结构和构建原理,以及该模式的技术流程,分析了该模式的经济、生态、社会等效益,探讨了其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田螺 生态种养 综合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虾共作系统中水稻生长及养分吸收对秸秆还田与投食的响应 被引量:22
9
作者 李丽娜 闫淋淋 +2 位作者 曹凑贵 江洋 汪金平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16,共9页
为探究稻虾共作系统中不同秸秆还田与投食处理下水稻生长发育特征、光合变化规律及氮素养分吸收状况,以秸秆不还田不投食(NS+NF)为对照,研究秸秆还田(S:秸秆还田量为12200 kg/hm^2;NS:秸秆残茬7200 kg/hm^2)和投食(F:投食量为1600 kg/hm... 为探究稻虾共作系统中不同秸秆还田与投食处理下水稻生长发育特征、光合变化规律及氮素养分吸收状况,以秸秆不还田不投食(NS+NF)为对照,研究秸秆还田(S:秸秆还田量为12200 kg/hm^2;NS:秸秆残茬7200 kg/hm^2)和投食(F:投食量为1600 kg/hm^2;NF:投食量为0)不同处理在水稻生育中后期生长发育特征、叶片光合特征、群体冠层结构、氮素利用效率与产量的变化。结果显示:S+F能显著增加水稻的产量、有效穗数、结实率和每穂粒数,显著提高成熟期水稻植株氮含量;NS+F处理实际产量最高,为9.34 t/hm^2,分别高出其他处理3.43%~11.72%;S处理主要在水稻生育后期起作用,可延缓水稻叶片衰老,降低成熟期根系伤流强度降幅;F处理可增加水稻的分蘖数,促进分蘖稳定,显著降低了水稻的蒸腾速率,增加了水稻成熟期干物质的积累量;NS处理能够显著增加水稻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秸秆还田和投食处理各有千秋,实际农事操作中,当秸秆还田量比较大时,可以适当投喂小龙虾饲料以补充氮素供微生物分解秸秆和植株生长所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虾共作 稻田种养 生态农业 秸秆还田 投食 光合特性 氮素吸收 绿色种养 绿色生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田综合种养对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影响的文献研究 被引量:19
10
作者 彭翔 戴林秀 +5 位作者 李京咏 颜宇璐 徐峥 徐强 窦志 高辉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5-60,共6页
基于已发表的文献数据,综述了长江中下游地区不同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对水稻产量形成和稻米品质的影响,并探讨其影响机理。41%的样本量数据表明,稻田综合种养的水稻产量高于水稻单作,而59%的样本量呈相反趋势;稻田综合种养的水稻穂数和穗... 基于已发表的文献数据,综述了长江中下游地区不同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对水稻产量形成和稻米品质的影响,并探讨其影响机理。41%的样本量数据表明,稻田综合种养的水稻产量高于水稻单作,而59%的样本量呈相反趋势;稻田综合种养的水稻穂数和穗粒数普遍减少,而结实率和千粒重增加。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相比于水稻单作,稻田综合种养稻米的加工、外观、蒸煮和食味品质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其中,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极显著提高0.72%~2.74%,胶稠度增加2.11%,垩白粒率、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和稻米蛋白质含量则分别下降13.78%、11.76%、3.01%和6.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综合种养 产量 稻米品质 长江中下游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耕“稻—鳖—鱼”生态种养模式的设施建设与维护 被引量:4
11
作者 吕广动 王忍 +4 位作者 张印 梁玉刚 周晶 陈璐 黄璜 《作物研究》 2019年第5期490-492,共3页
免耕"稻—鳖—鱼"生态种养模式是一种稳产提效、生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复合种养生产模式,但目前在田间工程设施的建设与维护上没有统一、合理的标准.从田块设计、田间日常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免耕"稻—鳖—鱼"... 免耕"稻—鳖—鱼"生态种养模式是一种稳产提效、生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复合种养生产模式,但目前在田间工程设施的建设与维护上没有统一、合理的标准.从田块设计、田间日常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免耕"稻—鳖—鱼"生态种养模式的设施建设与维护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稻-鳖-鱼生态种养 田间工程 设施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田种养模式对农田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焦文献 陈灿 黄璜 《作物研究》 2021年第4期385-393,共9页
稻田种养在种植水稻的基础上引入一种或多种动物,增加了稻田的生物多样性,养殖动物与水稻互利共生,使综合效益得到进一步提高,符合生态发展的理念。本文将稻田不同种养模式与水稻单作进行比较,从四个方面系统总结种养模式的优势:对于农... 稻田种养在种植水稻的基础上引入一种或多种动物,增加了稻田的生物多样性,养殖动物与水稻互利共生,使综合效益得到进一步提高,符合生态发展的理念。本文将稻田不同种养模式与水稻单作进行比较,从四个方面系统总结种养模式的优势:对于农田土壤环境来说,稻田种养模式提高了土壤中氮、磷、钾的含量,降低了土壤容重,提高了总孔隙度,有效改善了土壤理化性状,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提高;对于农田水体环境来说,稻田种养模式提高了其养分含量,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可为水稻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环境;对于病虫草害来说,种养模式具有明显的防治效果,比化学防治更加合理;对于温室气体排放来说,可减少CH_(4)的排放量,N_(2)O的排放量虽有上升,但综合增温潜势下降,可缓解温室效应。因此,稻田种养模式优势突出,有利于农田环境的改善,是发展生态农业的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种养模式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莲+小龙虾”模式的技术流程与综合效益分析——以浏阳市“湘莲+”种植基地为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印 陈慧娜 +3 位作者 吕广动 王忍 黄璜 陈灿 《作物研究》 2020年第3期274-278,共5页
为了在解决稻米重金属污染问题的基础上保证粮食正常生产,探索一条污染区内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新路径,在总结浏阳市“湘莲+”种植经验基础上,对湖南省益阳市、常德市、岳阳市、长沙市的20多个“莲+小龙虾”基地进行考察,总结形成了适合湖... 为了在解决稻米重金属污染问题的基础上保证粮食正常生产,探索一条污染区内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新路径,在总结浏阳市“湘莲+”种植经验基础上,对湖南省益阳市、常德市、岳阳市、长沙市的20多个“莲+小龙虾”基地进行考察,总结形成了适合湖南省的“莲+小龙虾”生态种养模式。分析了“莲+小龙虾”模式的综合效益,阐述了该模式的技术流程,讨论了该模式的特点,以期为湖南省重金属污染问题提供解决对策,为湖南省农田生态种养提供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生态种养 小龙虾 技术流程 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稻田综合种养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4
14
作者 孙益豪 张家宏 金涛 《农业展望》 2021年第11期33-39,共7页
稻田综合种养是将水稻种植和水产或水禽等水生动物养殖有机结合,通过稻田生态系统的物质流、能量流、效益流循环,充分发挥水稻、水生动物的互利共生作用,构建高产、高效复合型的现代农业生产模式。对国内外稻田种养发展历史进程进行综述... 稻田综合种养是将水稻种植和水产或水禽等水生动物养殖有机结合,通过稻田生态系统的物质流、能量流、效益流循环,充分发挥水稻、水生动物的互利共生作用,构建高产、高效复合型的现代农业生产模式。对国内外稻田种养发展历史进程进行综述,并分析了江苏省稻田综合种养中的面积增减变化、推广模式多样、区域特色明显、三种效益协同发展等现状;指出了存在的五大问题,分别是总体规划不到位、政策支持不持续,产业布局不合理、一二三产不融合,技术体系不健全、主推模式不鲜明,技术推广无合力、技术培训不系统,生产资料未准入、品牌效应未彰显。基于此,提出了因地制宜,创新稻田种养模式;科学规划,优化产业发展布局;健全体系,加强技术示范推广;创建品牌,推动绿色食品生产;三产融合,助力推进乡村振兴等高质量绿色发展的对策建议。最后,对稻田综合种养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综合种养 发展模式 互利共生 效益协同 高质量发展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南美白对虾”生态种养模式发展前景探讨 被引量:2
15
作者 吕广动 王忍 +3 位作者 张印 吴涛 梁玉刚 黄璜 《作物研究》 2019年第5期443-446,共4页
南美白对虾是世界产量最高的三大人工养殖对虾品种之一.结合稻田生态种养模式,从南美白对虾的生产模式、存在的问题、稻田生态种养的内涵和优势及发展前景等方面对"稻+南美白对虾"生态种养模式发展的前景进行探讨.
关键词 稻田 生态种养 南美白对虾 发展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淮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模式创新与发展建议 被引量:9
16
作者 季雅岚 涂德宝 +4 位作者 奚业文 蒋军 郜文杰 郭永生 吴文革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12期63-66,164,共5页
将水稻种植与鱼类养殖有机结合的稻田综合种养技术模式,充分发挥了水稻和鱼类共生互利的作用,促进水稻生产减肥减药、绿色增效,同时获得安全水产品(虾、鱼、鳖),提高了稻田和水资源的利用率,有利于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回顾... 将水稻种植与鱼类养殖有机结合的稻田综合种养技术模式,充分发挥了水稻和鱼类共生互利的作用,促进水稻生产减肥减药、绿色增效,同时获得安全水产品(虾、鱼、鳖),提高了稻田和水资源的利用率,有利于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回顾了安徽江淮稻鱼类综合的发展历程、产业现状,重点分析了霍邱县三流生态综合模式的技术特点与优势;建议因地制宜、因水优化布局安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带,优选三流生态综合种养模式,加强技术创新,稻渔并重、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种养 稻田养虾 技术模式 创新 霍邱三流生态种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田不同种养模式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孟祥杰 黄璜 +1 位作者 陈灿 王忍 《湖南农业科学》 2021年第2期45-48,共4页
以土壤容重、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作为评价指标,运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方法对稻田不同种养模式下的土壤肥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稻田生态种养模式下,速效磷、速效钾、碱解氮是影响土壤肥力的主要因子;(2)土壤肥... 以土壤容重、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作为评价指标,运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方法对稻田不同种养模式下的土壤肥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稻田生态种养模式下,速效磷、速效钾、碱解氮是影响土壤肥力的主要因子;(2)土壤肥力水平排序依次为稻蛙>稻鸭>稻虾>稻金鱼>稻蟹;(3)速效磷、速效钾的平均隶属度最小,为不同生态种养模式下土壤肥力的限制因子,土壤肥力指标中土壤容重、全氮、有机质的肥力水平大于碱解氮、速效磷以及速效钾的肥力水平。综上所述,在实际生产中应注意增施有机肥和缓效肥,以保证土壤中速效养分的供给,尤其是稻金鱼和稻蟹生态种养模式下应重点关注其施肥方式和施肥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数学 综合评价 土壤肥力 稻田 生态种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稻田综合种养模式下水稻产量形成特点及其稻米品质和经济效益差异 被引量:56
18
作者 车阳 程爽 +10 位作者 田晋钰 陶钰 刘秋员 邢志鹏 窦志 徐强 胡雅杰 郭保卫 魏海燕 高辉 张洪程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953-1965,共13页
为探明不同稻田综合种养模式下水稻产量、光合物质生产、品质和经济效益特征及差异,本研究于2018年和2019年以当地代表性优质水稻南粳9108为材料,设置稻虾(rice crayfish, RC)、稻鳖(rice turtle, RT)、稻鳅(rice loach,RL)、稻鲶鱼(ric... 为探明不同稻田综合种养模式下水稻产量、光合物质生产、品质和经济效益特征及差异,本研究于2018年和2019年以当地代表性优质水稻南粳9108为材料,设置稻虾(rice crayfish, RC)、稻鳖(rice turtle, RT)、稻鳅(rice loach,RL)、稻鲶鱼(rice catfish, RF)、稻锦鲤(rice koi, RK)和稻鸭(rice duck, RD)等6种主流和当地特色的稻田综合种养模式,与稻麦两熟模式下水稻生产(CK)进行对比,系统研究多种类型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光合物质生产特征、稻米品质与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稻田综合种养模式水稻产量显著降低3.66%~7.54%,其中稻鸭模式减产最少,稻锦鲤模式减少最多。稻田综合种养水稻产量降低主要由于穗数和每穗粒数的减少导致群体颖花量显著减少,并且主要生育时期干物质积累量较低和叶面积指数偏小,主要生育阶段光合势、群体生长率和净同化率较低,导致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较少。稻田综合种养模式较CK显著降低稻米整精米率2.40%~4.37%,显著降低垩白度8.14%~11.14%,增加直链淀粉含量9.35%~13.80%,降低蛋白质含量6.29%~10.01%,显著提高食味值评分3.91%~11.69%,其中稻鲶鱼、稻虾、稻鳅模式在提升稻米食味品质上的作用更明显。稻田综合种养模式下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值峰值黏度、热浆黏度、最终黏度以及崩解值较对照升高2.75%~12.65%、3.24%~19.63%和2.47%~14.79%、1.67%~5.78%,消减值降低2.54%~15.15%,稻米品质变优。稻田综合种养模式经济效益较CK提高80.93%~511.52%,其效益增加主要源于水产(禽)养殖产品增收和稻米优质加价增收。综上所述,稻田综合种养是一种稳产提质增效的稻作生产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综合种养 产量 光合物质生产 品质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稻田综合种养产业发展现状与问题探讨 被引量:14
19
作者 李阳阳 江军梁 +3 位作者 陈泽 窦志 邢志鹏 高辉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14,共4页
稻田综合种养是一种绿色高效的生态循环农业方式,近年因其模式多元、多产融合和收益显著而得以大面积快速推广应用。本文阐述了江苏省稻田综合种养产业的发展现状,重点分析了该产业存在的问题,进而基于高质量发展目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 稻田综合种养是一种绿色高效的生态循环农业方式,近年因其模式多元、多产融合和收益显著而得以大面积快速推广应用。本文阐述了江苏省稻田综合种养产业的发展现状,重点分析了该产业存在的问题,进而基于高质量发展目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综合种养 江苏省 发展现状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氏原螯虾稻田生态种养技术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胜金戈 袁赫羚 +3 位作者 王计元 候金亮 易玉婷 刘小燕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22期242-244,共3页
克氏原螯虾学名Procambarus clarkii,俗称小龙虾。它是目前世界上最主要的淡水螯虾养殖品种,其产量占整个螯虾产量的70%~80%。克氏原螯虾稻田生态种养是将种植业和养殖业结合起来,是当今新兴的农业生产模式之一,对于稳定粮食生产和粮... 克氏原螯虾学名Procambarus clarkii,俗称小龙虾。它是目前世界上最主要的淡水螯虾养殖品种,其产量占整个螯虾产量的70%~80%。克氏原螯虾稻田生态种养是将种植业和养殖业结合起来,是当今新兴的农业生产模式之一,对于稳定粮食生产和粮农增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从稻田整改、虾苗选择、饵料投喂和疾病防控等方面介绍克氏原螯虾稻田生态种养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 生物学特征 生态种养 疾病防控 稻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