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肃省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对生态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吴文佳 吕剑平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30-337,共8页
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其与生态效率的作用关系对于农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构建甘肃省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超效率SBM模型计算甘肃省农业生态效率,最后利用Tobit回归模型探究两者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甘肃省... 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其与生态效率的作用关系对于农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构建甘肃省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超效率SBM模型计算甘肃省农业生态效率,最后利用Tobit回归模型探究两者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甘肃省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稳步提升,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得分由0.288 3上升至0.746 3,机械化综合得分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甘肃省农业生态效率在观察期内先下降后上升,2014年达到历史最低点(0.627 3),之后甘肃省逐渐重视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农业生态效率不断上升;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作为核心解释变量与农业期望产出和非期望产出均存在较强的线性关系,影响方向有正有负,但最终表现为对农业生态效率改善的显著正向推动作用。基于以上结论,甘肃省发展绿色现代农业应加快高适应性清洁节能农业机械研发、推广智慧精准农业、提高农业生产各环节机械化应用水平、培养农民绿色生产意识、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省 农业机械化 农业生态效率 综合水平 TOBI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社会-农业经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性评估
2
作者 田琨 庄定裕 +1 位作者 白雪冬 卜祥松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2期84-88,98,共6页
以海南省为研究对象,分析区域社会、农业经济、生态环境3个方面的耦合关系,构建3系统耦合协调作用的评估体系。结果表明,2013—2022年海南省3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整体呈稳定发展趋势,仅生态环境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出现过下降的趋势。2... 以海南省为研究对象,分析区域社会、农业经济、生态环境3个方面的耦合关系,构建3系统耦合协调作用的评估体系。结果表明,2013—2022年海南省3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整体呈稳定发展趋势,仅生态环境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出现过下降的趋势。2013—2022年,海南省18个市县的耦合度呈上升趋势;2022年海口市和三亚市的耦合度均超过了0.40。除保亭县、昌江县、琼海市、临高县和乐东县的耦合协调度在某些年份出现下降趋势外,海南省其他市县的耦合协调度均表现为逐年上升的趋势。2022年海口市、文昌市和三亚市进入中级协调阶段,白沙县、儋州市、昌江县、东方市、乐东县、定安县、琼海市、万宁市、保亭县属于勉强协调阶段。临高县、屯昌县、澄迈县、琼中县、陵水县、五指山市属于初级协调阶段。海南省18个市县的发展虽然不均衡,但总体上朝着健康发展的方向迈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社会 农业经济 生态环境 耦合协调模型 综合发展水平 海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对广西农业机械化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韦敬楠 白宇航 《农学学报》 2024年第2期76-82,共7页
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主要内容,也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为了研究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对农业机械化的影响,基于广西14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对广西区域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的影... 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主要内容,也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为了研究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对农业机械化的影响,基于广西14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对广西区域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不会直接影响农业机械化;农村道路设施与农业经营规模对区域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有显著正向影响;农民增收对广西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起到中介效应。研究认为可以通过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促进农民增收,从而全面提高广西农业机械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种植结构 农业机械化 发展水平 影响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强国背景下构建甘薯产业强链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被引量:3
4
作者 何云利 陆建珍 《农业展望》 2024年第9期49-56,共8页
农业产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势必要推动农业全产业链的转型升级。甘薯产业历来是中国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随着农业强国目标的提出,甘薯产业链如何转型升级使其契合农业强国的内涵与要求不断变“强”,对于甘薯产业... 农业产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势必要推动农业全产业链的转型升级。甘薯产业历来是中国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随着农业强国目标的提出,甘薯产业链如何转型升级使其契合农业强国的内涵与要求不断变“强”,对于甘薯产业发展至关重要。基于此,本研究从甘薯产业链发展现状入手,结合农业强国对甘薯产业发展的迫切要求,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指出构建甘薯产业强链当前面临的现实困境,并提出完善甘薯繁育体系、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升机械化水平、延长甘薯加工链条、开发精深加工品、扩建销售网络体系、加强品牌建设、创新利益联结机制、发挥政府引领作用等对策,以期提升甘薯产业链发展水平,加快构建甘薯产业强链,助推农业强国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强国 甘薯 繁育体系 机械化水平 品牌建设 科技创新 产业强链 发展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评价方法比较 被引量:49
5
作者 卢秉福 韩卫平 朱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46-49,共4页
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是反映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分析、衡量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基础。目前普遍使用的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是根据种植业中的"耕、种、收"生产环节的机械化程度加权平均得到的;在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的基... 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是反映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分析、衡量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基础。目前普遍使用的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是根据种植业中的"耕、种、收"生产环节的机械化程度加权平均得到的;在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的基础上,将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例纳入评价范围,对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进行修正,可得到农业机械化水平;而根据农业机械作业费用占农业劳动力、畜力和机械作业总费用的比例可得到农业机械化指数。对比分析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农业机械化指数可以发现,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由于仅考虑了种植业中的"耕、种、收"生产环节的机械化程度,没有反映农业机械对农业劳动力的替代作用,不能准确反映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更适于评价农业机械作业情况。而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农业机械化指数既包含农业机械作业情况,也包含了农业机械对农业劳动力的替代作用,因此,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真实情况。但由于农业机械化水平是在现行的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基础上修正而得到的,可操作性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机械化 费用 农业机械化 发展水平 农业劳动力 农业机械化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5~2015年吉林省农机化作业水平定量预测 被引量:11
6
作者 白丽 李行 马成林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64-67,共4页
以1992~2001年吉林省机械化耕、种、收作业水平的统计数据为依据,采取了平滑预测与回归预测相结合的方法,预测了2005~2015年吉林省机械化耕、种、收作业水平。模型预测结果表明,吉林省2005年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为42.60%,2010年将达... 以1992~2001年吉林省机械化耕、种、收作业水平的统计数据为依据,采取了平滑预测与回归预测相结合的方法,预测了2005~2015年吉林省机械化耕、种、收作业水平。模型预测结果表明,吉林省2005年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为42.60%,2010年将达到49.90%,2015年将达到59.36%。“十一五”和“十二五”时期吉林省机收和机播的发展速度可能会快于预测值,机耕的发展速度可能会小于预测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 发展水平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的概率-灰色评估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40
7
作者 李炳军 朱永达 万鹤群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1-26,共6页
在建立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不确定性理论及灰色系统理论,提出了评估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的新方法——概率-灰色评估法。并用该方法对河南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估分析。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 概率-灰色评估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评价与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吴维雄 陈建 马荣朝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30-133,共4页
根据相关研究成果并结合四川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实际,建立了四川综合农业机械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各指标的标准值、权重、计算公式和综合评价方法.收集四川2000~2005年的农机统计资料,测算出了各年份的农机化发展水平各项指标值,... 根据相关研究成果并结合四川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实际,建立了四川综合农业机械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各指标的标准值、权重、计算公式和综合评价方法.收集四川2000~2005年的农机统计资料,测算出了各年份的农机化发展水平各项指标值,在对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省 农业机械化 发展水平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农业机械化评价体系的研究和应用 被引量:7
9
作者 牛淑卿 唐春梅 +2 位作者 田树飞 屈振华 王静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33-136,140,共5页
通过建立关联分析模型,借助DPSv3.01数据处理软件,对河北省农业机械化水平进行了科学的评价。评价采用多指标评分法,通过建立一套评价指标体系,根据统计数据计算出各指标的实际值,再通过数学模型转换成综合评价值来综合评价河北省农业... 通过建立关联分析模型,借助DPSv3.01数据处理软件,对河北省农业机械化水平进行了科学的评价。评价采用多指标评分法,通过建立一套评价指标体系,根据统计数据计算出各指标的实际值,再通过数学模型转换成综合评价值来综合评价河北省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 评价体系 模型 发展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多维物元综合评价及其制约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于平福 陆宇明 +1 位作者 龙文卿 苏晓波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8年第3期875-878,共4页
通过建立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多维物元综合评判模型。模型输出结果表明,2006年广西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处于起步期,总体现代农业水平较低,与全国相关省(区、市)比较仍有较大差距。其主要制约因素表现... 通过建立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多维物元综合评判模型。模型输出结果表明,2006年广西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处于起步期,总体现代农业水平较低,与全国相关省(区、市)比较仍有较大差距。其主要制约因素表现为:农民人均纯收入较低,农业投入水平不高,土地资源稀缺,经济结构不合理,农业市场化进程较慢,高学历的农业从业人员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农业 发展水平 多维物元 综合评价 制约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粮食主产区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与时空演变 被引量:41
11
作者 张发明 丁峰 王坪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50-160,共11页
为了探索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情况,实现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基于高质量发展和五大发展理念建立中国粮食主产区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TOPSIS法对粮食主产区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对其时空... 为了探索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情况,实现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基于高质量发展和五大发展理念建立中国粮食主产区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TOPSIS法对粮食主产区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对其时空演变特征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我国粮食主产区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偏低,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江苏长期保持第一的位置;中高水平区数量呈现比较明显的递增趋势,由中国沿海地区扩展到中部地区的湖北、湖南和江西等地;粮食主产区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正向集聚趋势不断增强;大部分粮食主产区相互之间联系较弱,呈现孤立发展的态势;农业高质量发展热点区域呈现萎缩然后又扩展的态势,热点区由北向南、由东部沿海向中部地区演变且不断增强。建议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大农业技术投入,促进农业区域合作,实现农业绿色发展,以提升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高质量发展 粮食主产区 发展水平 综合评价 时空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BP神经网络的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预测模型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攀 陈建 +1 位作者 曹中华 吴先兵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5-79,共5页
根据1986-2013年我国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的统计数据,建立了基于GA-BP神经网络的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预测模型。通过对1992-2011年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实际值与训练输出值的对比分析,表明该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精度;采用该模型对2012年... 根据1986-2013年我国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的统计数据,建立了基于GA-BP神经网络的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预测模型。通过对1992-2011年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实际值与训练输出值的对比分析,表明该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精度;采用该模型对2012年和2013年的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进行预测,进一步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运用该预测模型对2014-2018年的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在2014年我国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为61.97%,与我国农业部公布的2014年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将超过61%基本相符,2018年我国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将达到7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 综合水平 GA-BP神经网络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农机化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12
13
作者 张兆同 陈瑶 +1 位作者 魏瑜 郑琼婷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4-72,共9页
农机化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通过高质量发展实现转型升级。农机化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将有助于对农机化发展水平现状进行评价,引导农机化高质量发展。基于高质量发展理论和农机化发展内涵,论文构建了包含创新驱动、协... 农机化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通过高质量发展实现转型升级。农机化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将有助于对农机化发展水平现状进行评价,引导农机化高质量发展。基于高质量发展理论和农机化发展内涵,论文构建了包含创新驱动、协调优化、质量效率、绿色持续、效益贡献5个二级指标和26个三级指标的区域农机化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选择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南通市通州区和盐城市建湖县作为评价区域,采用层次分析法和CRITIC法(Criteria Importance Though Inter-Criteria Correlation,CRITIC)确定权重,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实证检验。计算结果显示,建湖县和通州区的综合评价值在0.5左右,处于合格等级附近,太仓市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的0.7左右。实证研究表明,该指标体系可以应用于区域农机化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评价结果可以作为区域农机化高质量发展政策制定的参考依据。各地区应该用高质量发展理念,对标找差,补短强弱,提升农机化发展的针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机械化 综合评价 层次分析法 高质量发展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AHP法在评价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李美娥 单士睿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6-59,共4页
通过对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指标的分析,建立了影响因素的层次结构模型。通过计算各因素的权重达到了量化的目的,并对诸因素的重要性进行了总排序,依据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存在问题和改进方法,通过对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指标的分析,建... 通过对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指标的分析,建立了影响因素的层次结构模型。通过计算各因素的权重达到了量化的目的,并对诸因素的重要性进行了总排序,依据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存在问题和改进方法,通过对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指标的分析,建立了影响因素的层次结构模型,并且用改进的AHP法对诸因素的重要性进行排序,按排序关系可近似确立优先发展的领域。为此,使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对农业机械化的多目标决策问题进行了实例分析,从而为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一种科学的多目标决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的层次分析法 农业机械化 发展水平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农业机械化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协同发展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陈莉 王清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07-717,共11页
利用因子分析、协同论对25个省区"三化"进行协同研究。结果表明,"三化"协同水平均处于第1梯度的省区协同程度高,但其农业机械化、新型城镇化水平还有待提高;"三化"协同水平分别属于第1梯度、第2梯度的省... 利用因子分析、协同论对25个省区"三化"进行协同研究。结果表明,"三化"协同水平均处于第1梯度的省区协同程度高,但其农业机械化、新型城镇化水平还有待提高;"三化"协同水平分别属于第1梯度、第2梯度的省区,农业机械化、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的发展不同步;"三化"协同水平分别处于第3梯度、第5梯度、第6梯度和协同水平同时属于第6梯度的省区在加速发展农业机械化、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时更应注重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 新型城镇化 新型工业化 协同发展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测算与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乔志霞 张艳荣 陈嘉燕 《中国农机化》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8-23,共6页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前提。新世纪以来,甘肃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基于对甘肃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的描述,以2009年甘肃省及14个地市州的相关统计数据为依据,构建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测...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前提。新世纪以来,甘肃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基于对甘肃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的描述,以2009年甘肃省及14个地市州的相关统计数据为依据,构建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测算指标体系,测算出2009年甘肃省及14个地市州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结果表明,全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中河西地区最高,中东部、中南部次之。而影响全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的因素主要有自然、经济、交通、能源、社会服务体系等。据此,认为应通过优化农机区域布局、加大农机具补贴、加强农机教育培训、完善农机服务体系等提升甘肃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 发展水平 测评 影响因素 甘肃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化农区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演化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杜国明 梁梦晨 +1 位作者 黎春 于凤荣 《农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0-60,共11页
农业机械化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主要动力,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是农业机械发展阶段的综合体现。本研究引入网络层次分析模型,从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作业水平和综合效益三个方面选取10个核心指标构建农业机械化发展指数,对1992... 农业机械化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主要动力,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是农业机械发展阶段的综合体现。本研究引入网络层次分析模型,从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作业水平和综合效益三个方面选取10个核心指标构建农业机械化发展指数,对1992-2018年黑龙江农垦建三江管理局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量化分析。结果表明,1992-2018年,建三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发展指数经历了“下降—平稳增长—快速增长”过程;1992-2018年,建三江管理局农业机械化发展总体经历了“小型机械化”“大型机械化”“综合机械化”的阶段性发展过程;技术革新与生产资料价值演变、生产要素内部调节、耕地利用变化及政策支持等是建三江管理局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农业机械化水平演化的主要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农区 指标体系 农业机械化指数 网络层次分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因子分析法评价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 被引量:19
18
作者 白冬艳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5,共5页
在以往农业机械化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用因子分析方法评价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选取反映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保障水平、效益水平的评价指标进行因子分析赋予权重,结合各项指标系数值,建立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评价方程。同时,计算出... 在以往农业机械化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用因子分析方法评价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选取反映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保障水平、效益水平的评价指标进行因子分析赋予权重,结合各项指标系数值,建立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评价方程。同时,计算出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农业机械化综合发展水平评价值。结果表明:采用因子分析法评价是以数据本身的相关性为依据,避免了其它方法人为赋权所产生的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工程 农业机械化 综述 因子分析 发展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综合开发投入与农业机械化关系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跃强 陈池波 许锦鹏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4期993-996,1001,共5页
农业综合开发投入作为国家支持农业科技创新的一项重要举措,对农业机械化水平有重要影响。基于1988~2011年全国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投入和农业机械总动力的数据,利用现代计量经济学中的Granger因果检验、ADF检验以及协整检验方法 ,并通过... 农业综合开发投入作为国家支持农业科技创新的一项重要举措,对农业机械化水平有重要影响。基于1988~2011年全国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投入和农业机械总动力的数据,利用现代计量经济学中的Granger因果检验、ADF检验以及协整检验方法 ,并通过建立线性回归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农业综合开发总投入与农业机械化水平之间存在正向拉动关系。其中,财政支农资金投入、自筹资金对农业机械化水平有着显著的正向拉动作用,而银行贷款对农业机械化水平没有显著的影响。因此,应通过继续加大财政支农的力度和资金投入、积极通过有效措施促进农民增加收入、完善优化农业综合开发总投入的结构等方面的政策建议,促进农业机械化水平的稳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综合开发投入 农业机械化 农业机械总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兵团农一师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与水平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弋晓康 刘晓蕊 《中国农机化》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6-48,共3页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的农机总量稳步增长,装备结构日益优化,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逐年提升,代表着兵团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具有典型性。本文对农一师近十年来农业机械保有量、资源利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水平、发展...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的农机总量稳步增长,装备结构日益优化,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逐年提升,代表着兵团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具有典型性。本文对农一师近十年来农业机械保有量、资源利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水平、发展潜力和趋势,为决策部门推广农业机械化工作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 发展水平 现状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