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薄差油层聚合物驱分质注入技术 被引量:6
1
作者 杨野 刘兴君 +1 位作者 李海成 段宏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69-173,共5页
薄差油层聚合物驱过程中,采用同一种分子量的聚合物驱替,会由于低渗透层渗透率过低,造成油层堵塞、动用程度低。对于薄差油层,需要适当降低注入的聚合物分子量,同时控制高渗透率层注入量,这就是薄差油层聚合物驱分质分压注入的基... 薄差油层聚合物驱过程中,采用同一种分子量的聚合物驱替,会由于低渗透层渗透率过低,造成油层堵塞、动用程度低。对于薄差油层,需要适当降低注入的聚合物分子量,同时控制高渗透率层注入量,这就是薄差油层聚合物驱分质分压注入的基本思路。基于这一思路研发了配套的井下分注工具及工艺管柱,实现对分层分子量、注入量的双重调节,并在注聚区块开展了现场试验,见到明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三类油层 聚合物分注 分质分压 分子量 注入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相对分子质量PBS基共聚物的降解产物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敏 董珍珍 +3 位作者 李成涛 胡艳艳 陈瑜 宋吉青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487-1492,共6页
以陕西花园土为供试土样,采用室内模拟实验,在土壤中加入一定量的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研究不同数均相对分子质量的PBS(Mn分别为3.46×103、8.13×103、1.60×104、3.50×104)对土壤呼吸强度,微生物(细菌(bacteria)... 以陕西花园土为供试土样,采用室内模拟实验,在土壤中加入一定量的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研究不同数均相对分子质量的PBS(Mn分别为3.46×103、8.13×103、1.60×104、3.50×104)对土壤呼吸强度,微生物(细菌(bacteria)、真菌(fungi)、放线菌(actinomycetes))数量的影响,以此来探讨PBS降解产物对土壤微生物生理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相对分子质量为3.46×103和8.13×103的PBS在其质量分数较低时有利于土壤呼吸强度的增加,有利于细菌的生长,最大增长幅度达到40%,在其质量分数较高时有利于真菌生长,最大增长幅度达到500%。②相对分子质量为1.60×104和3.00×104的PBS随着PBS质量分数的升高,对土壤呼吸强度和微生物数量的促进作用相应增加,对土壤呼吸强度的提高幅度最大达11.6%,对真菌的提高幅度达1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 不同相对分子质量聚合物 土壤微生物 环境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乙烯聚合催化剂的研究
3
作者 义建军 赵伟 +1 位作者 许学翔 景振华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5-29,共5页
在对近几年非茂类金属有机配合物应用于催化乙烯聚合的研究进行回顾的基础上 ,报道了在实验室设计并研制的前过渡金属半茂类配合物和新型后过渡金属配合物并用于乙烯聚合的结果。试验表明 ,研制的前过渡金属半茂类配合物 ,在反应条件缓... 在对近几年非茂类金属有机配合物应用于催化乙烯聚合的研究进行回顾的基础上 ,报道了在实验室设计并研制的前过渡金属半茂类配合物和新型后过渡金属配合物并用于乙烯聚合的结果。试验表明 ,研制的前过渡金属半茂类配合物 ,在反应条件缓和、助催化剂用量较少的情况下 ,聚合活性可达 10 5g/ (mol·h) ,所得聚乙烯相对分子质量在 1.5× 10 5~ 3.4× 10 5,且分布较窄 ;研制的后过渡金属配合物成功地催化了乙烯齐聚 ,其活性可达 10 6g/ (mol·h) ,且对C=8有独特的选择性(约 80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 聚合反应 催化剂 茂金属化合物 活性 选择性 分子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质工具中注入聚合物表观黏度变化数学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4
作者 黄斌 李晓慧 +1 位作者 傅程 王鑫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18年第5期48-55,共8页
针对聚合物驱油过程中油层渗透率低、层间矛盾大而导致油层动用程度较低的问题,油田现场一般采用分注工具。分注工具包括分质工具和分压工具。为系统地反映分质工具剪切作用对聚合物溶液黏度的影响,建立了分质工具中注入聚合物表观黏度... 针对聚合物驱油过程中油层渗透率低、层间矛盾大而导致油层动用程度较低的问题,油田现场一般采用分注工具。分注工具包括分质工具和分压工具。为系统地反映分质工具剪切作用对聚合物溶液黏度的影响,建立了分质工具中注入聚合物表观黏度变化数学模型,并分析了分质工具结构参数和聚合物溶液的注入量对表观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聚合物溶液的表观黏度随着分质工具收缩段长度、圆柱段半径、扩张段最大直径、扩张段长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收缩段半径的增大而减小;分质工具圆管段长度对聚合物溶液的表观黏度大小无明显影响。聚合物溶液的表观黏度随着聚合物溶液注入量的增大而减小。计算结果可为工程实际需要进行优选分质工具结构参数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驱 分质工具 聚合物分子量 表观黏度 剪切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配聚合物对驱油效果影响的核磁共振实验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于波 郭兰磊 +2 位作者 刘璟垚 赵二猛 刘永革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6-121,共6页
为研究不同相对分子质量聚合物复配对驱油效果的影响,基于在线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对相对分子质量为1 000×104的单一聚合物及复配聚合物开展岩心驱替实验。根据水驱阶段结束、聚合物驱阶段结束的核磁共振T2谱信号对不同尺寸孔喉的氟... 为研究不同相对分子质量聚合物复配对驱油效果的影响,基于在线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对相对分子质量为1 000×104的单一聚合物及复配聚合物开展岩心驱替实验。根据水驱阶段结束、聚合物驱阶段结束的核磁共振T2谱信号对不同尺寸孔喉的氟油动用程度占总动用程度的比例进行定量表征及分析。结果表明:在2种聚合物粘度基本相同、岩心孔喉结构相近的情况下,使用复配聚合物的岩心采出程度和中、小尺寸孔喉中氟油采出量占总油量的比例分别比使用单一聚合物高1.5%和7.1%。复配聚合物中的小相对分子质量聚合物由于具有较小的尺寸,可以有效驱替出中、小尺寸孔喉中的氟油,而大相对分子质量聚合物对大尺寸孔喉中的氟油驱油效果也较好,与单一聚合物相比,复配聚合物可以动用更宽尺寸孔喉范围内的氟油,从而扩大波及体积,取得更好的驱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驱 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 复配聚合物 在线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岩心驱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