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C改性HDPE共混体系的组成对拉伸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冯建民 张雁 +3 位作者 李忠明 杨鸣波 李喜武 何栩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144-147,共4页
本工作旨在通过共混改性实现聚烯烃塑料高性能化。介绍了高密度聚乙烯(HDPE)/聚碳酸酯(PC)共混体系中组成对拉伸性能(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及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PC含量增加,共混物的拉伸强度增加,断裂伸长率降... 本工作旨在通过共混改性实现聚烯烃塑料高性能化。介绍了高密度聚乙烯(HDPE)/聚碳酸酯(PC)共混体系中组成对拉伸性能(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及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PC含量增加,共混物的拉伸强度增加,断裂伸长率降低,而加入10phr的增容剂烯基双酚A醚接枝LDPE的体系,在相同PC含量时,其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均高于未加增容剂的体系;PC含量低时,体系中PC基本上呈圆球状,PC含量较高时,部分PC粒子变形成椭球状、长条状、甚至纤维状;共混物受拉后,较多PC粒子向纤维状转变,就是因为这一形态的变化,承受了拉应力,对拉伸强度产生了贡献,由此给PC对体系拉伸性能影响进行了理论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成 高密度聚乙烯/聚碳酸酯共混体系 拉伸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环磷酸酚酯阻燃PC/HDPE的制备及其性能
2
作者 孙才英 邢海涛 +2 位作者 张庆波 姜大伟 向海旺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6-77,共2页
分别用螺环磷酸苯酚酯(SPP)和螺环磷酸对甲苯酚酯(SCP)与磷酸蜜胺盐(MP)复配对PC/HDPE(25∶75)共混材料进行了阻燃处理,评价了材料的阻燃性能、力学性能以及热分解性能。未阻燃的PC/HDPE的极限氧指数(ILO)是18.9%,当阻燃剂添加量均为22%... 分别用螺环磷酸苯酚酯(SPP)和螺环磷酸对甲苯酚酯(SCP)与磷酸蜜胺盐(MP)复配对PC/HDPE(25∶75)共混材料进行了阻燃处理,评价了材料的阻燃性能、力学性能以及热分解性能。未阻燃的PC/HDPE的极限氧指数(ILO)是18.9%,当阻燃剂添加量均为22%时,SPP阻燃的PC/HDPE共混材料的ILO达到26.2%,SCP阻燃的达到26.8%;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缺口冲击韧性分别由未阻燃的26.8、34.4 MPa和19.6 kJ/m2变为18.0、26.5 MPa和9.1 kJ/m2以及17.1、27.1 MPa和10.7 kJ/m2;5%热分解温度均由373℃降到302℃,降低了71℃;50%热分解温度均由460℃升到480℃,提高了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环磷酸苯酚酯 pc/hdpe共混材料 阻燃 力学性能 热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CaCO_3复合微粒增韧增强PC/ABS合金 被引量:12
3
作者 毋伟 查留锋 +3 位作者 曾晓飞 陈建峰 王文一 王刚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20-223,共4页
经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丁酯双单体聚合包覆的纳米碳酸钙形成了核壳结构增韧复合微粒。在双螺杆挤出机中采用二次挤出法制备出PC/ABS/纳米碳酸钙复合材料。研究纳米碳酸钙复合微粒对PC/ABS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表明:添加适量纳米CaCO3... 经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丁酯双单体聚合包覆的纳米碳酸钙形成了核壳结构增韧复合微粒。在双螺杆挤出机中采用二次挤出法制备出PC/ABS/纳米碳酸钙复合材料。研究纳米碳酸钙复合微粒对PC/ABS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表明:添加适量纳米CaCO3复合微粒,PC/ABS合金的缺口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都得到提高。纳米CaCO3复合微粒具有无机纳米颗粒和弹性体双重协同增韧的作用,其表面的聚合物分子链与基体树脂起到嵌段增容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皂乳液聚合 纳米碳酸钙复合微粒 pc/ABS合金 力学性能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ZnO/HDPE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陈传志 周祚万 +1 位作者 胡书春 楚珑晟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8-19,共2页
采用共混方法制备了纳米ZnO/HDPE复合材料。研究了纳米ZnO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对于经偶联剂表面处理的纳米ZnO ,当质量分数为 1%~ 3 %时 ,明显改善了复合材料的拉伸力学性能 ;但是 ,当质量分数超过 3 %时 ,复合材料... 采用共混方法制备了纳米ZnO/HDPE复合材料。研究了纳米ZnO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对于经偶联剂表面处理的纳米ZnO ,当质量分数为 1%~ 3 %时 ,明显改善了复合材料的拉伸力学性能 ;但是 ,当质量分数超过 3 %时 ,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反而随纳米ZnO用量的增加而降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ZnO/hdpe复合材料 制备 共混方法 拉伸性能 聚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界面相容剂对HDPE/黄麻纤维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田雅娟 韩雪 +2 位作者 张丹 冯汉文 田云龙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00-102,共3页
研究了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MAPE)、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及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接枝聚乙烯(KH-g-PE)三种界面相容剂对高密度聚乙烯(HDPE)/黄麻纤维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水性的影响;考察了MAPE的... 研究了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MAPE)、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及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接枝聚乙烯(KH-g-PE)三种界面相容剂对高密度聚乙烯(HDPE)/黄麻纤维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水性的影响;考察了MAPE的用量对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影响;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拉伸断口形貌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添加界面相容剂后,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和耐水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大分子偶联剂MAPE和KH-g-PE的加入使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提高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聚乙烯 黄麻纤维 复合材料 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 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拉伸性能 耐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B/HDPE复合材料拉伸性能及介电性能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吕方 颜红侠 +2 位作者 刘代军 胡巧青 朱光明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46-48,61,共4页
采用小粒径玻璃微珠(GB)与HDPE熔融共混,研究了玻璃微珠用量及表面处理对复合材料拉伸性能及介电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无论玻璃微珠表面处理与否,GB/HDPE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拉伸弹性模量均随着玻璃微珠用量的增加而增大;经过偶联... 采用小粒径玻璃微珠(GB)与HDPE熔融共混,研究了玻璃微珠用量及表面处理对复合材料拉伸性能及介电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无论玻璃微珠表面处理与否,GB/HDPE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拉伸弹性模量均随着玻璃微珠用量的增加而增大;经过偶联剂KH550和EB151处理的玻璃微珠与HDPE复合后,拉伸强度和拉伸弹性模量有一定的提高。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随玻璃微珠用量增加呈现增大的趋势,经过改性的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比未经改性的有所增加,而玻璃微珠的添加和界面改性对介电损耗的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微珠 高密度聚乙烯 复合材料 拉伸性能 介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麻/聚丙烯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和拉伸性能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崔萍 楚晓 +1 位作者 艾宏玲 陈莉萍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2010年第2期41-43,共3页
本文探讨了亚麻/聚丙烯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和拉伸性能。对亚麻纤维含量分别为30%、40%、50%、60%、70%的复合材料进行比较,分析增强纤维含量对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影响;对模压温度分别为150℃、160℃、170℃、180℃、190℃的复合材... 本文探讨了亚麻/聚丙烯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和拉伸性能。对亚麻纤维含量分别为30%、40%、50%、60%、70%的复合材料进行比较,分析增强纤维含量对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影响;对模压温度分别为150℃、160℃、170℃、180℃、190℃的复合材料进行比较,分析模压温度对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影响,最后确定模压温度及亚麻/聚丙烯纤维的混合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聚丙烯纤维 复合材料 拉伸性能 模压温度 混合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苎麻混纺纱机织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熊志洪 刘晓洪 刘伟 《绝缘材料》 CAS 2008年第3期1-3,7,共4页
以PP长丝作为基体材料,苎麻纱线作为增强体,制备出具有环保特性的苎麻增强PP复合材料。在降低成本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将苎麻纱线和PP长丝的混纺纱织成苎麻/PP混纺织物,以实现纤维与基体的丝束级均匀混合。采用机织的方法加工出复合材料... 以PP长丝作为基体材料,苎麻纱线作为增强体,制备出具有环保特性的苎麻增强PP复合材料。在降低成本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将苎麻纱线和PP长丝的混纺纱织成苎麻/PP混纺织物,以实现纤维与基体的丝束级均匀混合。采用机织的方法加工出复合材料预制件,经过层合热压制得亚麻/PP热塑性复合材料。通过对板材拉伸性能的测试以及影响板材拉伸性能因素的分析,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组织的织物,在经、纬密度均相同的情况下,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随着纤维在板材中的伸直程度而变化。对于同一块混纺织物压制成的复合材料,纬向拉伸强度要高于经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 混纺法 聚丙烯 拉伸性能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聚乙烯/聚碳酸酯共混体系性能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扬鸣波 李忠明 冯建民 《中国塑料》 CAS CSCD 1996年第3期38-44,共7页
本文介绍了不同牌号高密度聚乙烯(HDPE)和聚碳酸酯(PC)对HDPE/PC共混物性能的影响结果。同时以PE接枝马来酸酐(PE-g-MAH)和自制PE接枝烯丙基双酚A醚(PE-g-DABPAE)及PE接枝烯丙基双酚A... 本文介绍了不同牌号高密度聚乙烯(HDPE)和聚碳酸酯(PC)对HDPE/PC共混物性能的影响结果。同时以PE接枝马来酸酐(PE-g-MAH)和自制PE接枝烯丙基双酚A醚(PE-g-DABPAE)及PE接枝烯丙基双酚A(PE-g-DABPA)作为增容剂,研究了不同增容剂、PC含量和增容剂含量对HDPE/PC共混物力学和热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聚乙烯 聚碳酸酯 共混体系 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