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3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orphology and tribological properties of Ni/n-SiO_2 composite coatings by pulse-reverse current brush-plating 被引量:2
1
作者 谭俊 郭文才 +1 位作者 杨红军 周亮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05年第S2期172-175,共4页
Ni/n-SiO2 composite coating was electrodeposited by brush-plating with pulse-reverse current(RC). The morphology, hardness, and tribological properties of the coating were investigated and compared with those of Ni ... Ni/n-SiO2 composite coating was electrodeposited by brush-plating with pulse-reverse current(RC). The morphology, hardness, and tribological properties of the coating were investigated and compared with those of Ni and composite coatings electrodeposited with direct current(DC).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Ni/n-SiO2 composite coating electrodeposited by RC, because of RC and the nano powders, has denser coating, finer crystal grains, higher hardness(HV650.0, nearly 1.5 times higher than that of Ni coating electrodeposited by DC) and lower friction coefficient(nearly 0.62), as a result, in the wearing experiment, the Ni/n-SiO2 composite coating electrodeposited by RC has the least worn loss. So this kind of coating has better wear resistance. And RC electro brush-plating can be used as a new technology of brush-plating in the area of wear resist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ulse-reverse current(RC) brush-plating nano composite coating TRIBOLOGICAL proper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hed Hydrophobic Cycloaliphatic Epoxy (S-HCEP)- a New Cost-efficient Housing Material for Composite Insulators
2
作者 Christian Beisele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589-2594,共6页
Araldite S-HCEP,a new cost-efficient alternative housing material for composite insulators is briefly presented.Main topics of this paper are the results of two new studies on this material:①UV-weathering resistanc... Araldite S-HCEP,a new cost-efficient alternative housing material for composite insulators is briefly presented.Main topics of this paper are the results of two new studies on this material:①UV-weathering resistance in terms of hydrophobicity,roughness increase,surface resistance and flexibility.②Leakage current behavior under salt fog conditions in comparison to other materi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CEP 合成材料 绝缘子 侵蚀 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流脉冲电子束改性石墨/硬质合金自润滑涂层性能
3
作者 张悦 郑钰 +2 位作者 何星池 陈飞 董福宇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3-60,共8页
【目的】硬质合金是一种以微米级难熔金属化合物(WC、TaC、TiC、NbC)粉末为硬质相,以过渡族金属(Co、Fe、Ni)粉末为烧结黏结相,经高温烧结制备而成的合金。硬质合金因具有高硬度、高强度、耐磨耐腐蚀性和良好高温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刀具... 【目的】硬质合金是一种以微米级难熔金属化合物(WC、TaC、TiC、NbC)粉末为硬质相,以过渡族金属(Co、Fe、Ni)粉末为烧结黏结相,经高温烧结制备而成的合金。硬质合金因具有高硬度、高强度、耐磨耐腐蚀性和良好高温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刀具材料等工业领域,被称为“工业牙齿”。随着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航空航天、海洋工程、数控机床、轨道交通、核工程、新能源、先进医疗装备、环保节能装备等高端制造产业对高性能高稳定性刀具材料的需求越来越大。采用涂层镀膜等表面处理方法将固体润滑剂涂覆在刀具表面,或将固体润滑剂作为添加剂加入刀具材料基体,利用固体润滑剂高温稳定的优点,在服役刀具表面形成连续的固态润滑层,有利于刀具性能的进一步提升。【方法】以WC-Co硬质合金粉末(粒径15~45μm)为耐磨组元,以石墨粉末(粒径80~200μm)为固体润滑剂,通过球磨法制备球形复合粉末,采用等离子喷涂工艺将复合粉末沉积为石墨/WC-Co涂层,采用强流脉冲电子束(能量密度27 keV、脉冲间隔15 s)进行辐照处理,辐照次数为1、10、20和30。对处理后涂层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观察。【结果】采用强流脉冲电子束处理后,重熔涂层表面致密平整,改性层厚度可达294μm,表面硬度最高可达800 HV,平均摩擦系数最低可降至0.10。显微结构分析表明,强流脉冲电子束辐照后涂层表面生成纳米尺寸的WC相、Co_(3)W_(9)C_(4)相和类金刚石结构,使涂层表面显微硬度大幅提高;电子束使涂层表面大块石墨溶解后重新析出,生成椭球状石墨,同时石墨在电子束作用下分离成石墨烯片层,均匀覆盖在涂层表面,有效降低了涂层表面的摩擦系数;部分石墨转变为金刚石结构,有效提升了涂层的表面硬度。【结论】采用热喷涂沉积和强流脉冲电子束改性的两步技术,制备了表面均匀、致密细小的WC-Co合金,诱导了球状石墨、石墨烯和金刚石共同组成复合碳结构,有效提高了涂层的硬度并降低表面的摩擦系数。所制备的纳米复合自润滑涂层为高端装备制造刀具行业提供了一种新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流脉冲电子束 石墨/硬质合金涂层 石墨烯 金刚石 耐磨性能 显微组织 相组成 摩擦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型异质结复合薄膜UIO-66-NH_(2)/Ag/Ag_(3)PO_(4)/Ni的可见光催化性能及机理
4
作者 赵娣 刘洪燕 +4 位作者 王树军 孙欣语 张紫璇 齐学宇 刘子帆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3-158,共6页
设计和合成高效光催化剂需要实现反应位点的精确调控、光诱导载流子的快速迁移以及可见光的有效吸收。本工作采用恒流电沉积法制备了UIO-66-NH_(2)/Ag/Ag_(3)PO_(4)/Ni复合薄膜。UIO-66-NH_(2)和Ag_(3)PO_(4)的能带结构匹配良好,同时纳... 设计和合成高效光催化剂需要实现反应位点的精确调控、光诱导载流子的快速迁移以及可见光的有效吸收。本工作采用恒流电沉积法制备了UIO-66-NH_(2)/Ag/Ag_(3)PO_(4)/Ni复合薄膜。UIO-66-NH_(2)和Ag_(3)PO_(4)的能带结构匹配良好,同时纳米Ag作为光生载流子分离中心,形成了由Ag_(3)PO_(4)、Ag和UIO-66-NH_(2)组成的Z型异质结光催化体系,有效地分离了光生电子-空穴对,保留了强氧化-还原活性位点,因而UIO-66-NH_(2)/Ag/Ag_(3)PO_(4)/Ni复合薄膜在可见光下表现出优异的光催化性能。此外,光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UIO-66-NH_(2)/Ag/Ag_(3)PO_(4)/Ni复合薄膜具有更高的载流子分离速率和更低的催化还原溶解O_(2)的反应势垒。活性物种实验结果表明,·O_(2)^(-)和空穴(h^(+))在光催化降解中起主要作用,进一步证实了系统的Z型异质结光催化降解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IO-66-NH_(2)/Ag/Ag_(3)PO_(4)/Ni复合薄膜 Z型异质结 恒流电沉积 可见光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电复合集流体用磁控溅射Cu籽晶层微观结构及性能调控
5
作者 张柳燕 郝晓瑜 +5 位作者 汪洋 杨英 古红涛 储松潮 武俊伟 郑军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12,共12页
目的 解决锂电集流体用复合铜箔所面临的导电及界面结合问题。方法 采用磁控溅射技术在PP基体表面沉积纳米级Cu籽晶层,通过调控衬底温度、气体流量及溅射功率等工艺参数,制备出电阻率低、结合力好的Cu膜。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薄... 目的 解决锂电集流体用复合铜箔所面临的导电及界面结合问题。方法 采用磁控溅射技术在PP基体表面沉积纳米级Cu籽晶层,通过调控衬底温度、气体流量及溅射功率等工艺参数,制备出电阻率低、结合力好的Cu膜。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薄膜表面形貌进行表征,利用手持式四探针方阻仪测量薄膜方阻并计算电阻率,利用划格测试法对Cu膜结合力进行评级。结果 随着衬底温度的升高,薄膜晶粒尺寸增大,电阻率增加,膜基结合性能下降;随着气体流量的增加,薄膜沉积速率先上升后降低,电阻率先下降后上升,膜基结合力逐渐提高;随着溅射功率的增加,沉积速率增大,电阻率下降,薄膜附着力变差。综合考虑薄膜微观形貌、电学性能以及界面结合性能,优选出的Cu膜最佳沉积参数为:衬底温度为-15℃;气体流量(气压)为400 m L/min(0.24 Pa);溅射功率为1.5 kW;Cu膜厚度约为80 nm。在此工艺下制备的Cu膜微观结构致密,电学性能良好(9.72×10^(-8)Ω·m),结合力评级为1级。结论 衬底温度、气体流量以及溅射功率均显著影响Cu膜的微观结构和性能。通过精细调控沉积工艺可以制备出综合性能优良的锂电复合集流体用Cu籽晶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集流体 磁控溅射 Cu籽晶层 电学性能 结合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NLINEAR DYNAMICS RESPONSE OF CASING PIPE UNDER COMBINED WAVE-CURRENT 被引量:4
6
作者 唐友刚 谷家扬 +1 位作者 左建立 闵建琴 《应用数学和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951-956,共6页
The vortex-induced nonlinear vibration of casing pipes in the deep water was studied considering the loads of current and combined wave-current. The vortex-induced vibration equation of a casing pipe was set up consid... The vortex-induced nonlinear vibration of casing pipes in the deep water was studied considering the loads of current and combined wave-current. The vortex-induced vibration equation of a casing pipe was set up considering the beam mode and Morison’s nonlinear fluid loads as well as the vortex-excited loads. The approach of calculating vortex-excited nonlinear vibration by Galerkin’s method was proposed. The natural vibration frequencies and modes were obtained, and the response including primary resonance induced by current and the composite resonance under combined wave-current for the 170 m long casing pipe in the 160m depth of water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ynamics response of casing pipe obviously increases, and the complicated response behaviors of casing pipe are described under combined wave-curr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套管 流体动力 波流联合 涡激振动 组合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复合终端氧化镓肖特基二极管电学特性仿真研究
7
作者 屈珉敏 余建刚 +6 位作者 李子唯 李旺旺 雷程 李腾腾 李丰超 梁庭 贾仁需 《人工晶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8-357,共10页
作为新一代宽禁带半导体,氧化镓因具有更大的禁带宽度(4.4~4.8 eV)和更高的击穿场强(8 MV/cm),成为制备耐高压、高频、高功率电力电子器件的最佳候选材料。然而,氧化镓肖特基二极管具有终端电场边缘集中效应,导致器件因提前击穿而失效,... 作为新一代宽禁带半导体,氧化镓因具有更大的禁带宽度(4.4~4.8 eV)和更高的击穿场强(8 MV/cm),成为制备耐高压、高频、高功率电力电子器件的最佳候选材料。然而,氧化镓肖特基二极管具有终端电场边缘集中效应,导致器件因提前击穿而失效,从而限制了氧化镓的应用。本文通过将可以缓解电场边缘集中效应的高阻区和抑制反向漏电的电子势垒层相结合,设计了一种新型复合终端。仿真结果表明:引入高阻区终端结构的器件电极边缘附近的峰值电场从3.650 MV/cm下降到0.246 MV/cm,可以有效缓解电极电场边缘集中效应。当高阻区Mg离子注入浓度为10^(19) cm^(-3)时,击穿电压从725 V提高到2115 V,巴利加优值从0.060 GW/cm^(2)增加到0.247 GW/cm^(2),临界击穿场强从3.650 MV/cm提升到5.500 MV/cm,提高了50.7%;与此同时,电子势垒层AlN的引入使器件反向漏电流大幅降低,反向击穿电压提升至2690 V。该新型复合终端结构不仅可以有效抑制器件的反向漏电流,同时可以有效提升器件的反向击穿电压。本研究为耐高压、低反向漏电流氧化镓肖特基二极管的研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镓 肖特基二极管 反向漏电流 击穿电压 复合终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变压器绕组变形在线监测的空心线圈电流传感器
8
作者 杨森 王钰涵 +2 位作者 李光茂 程养春 高诗睿 《广东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6-84,共9页
由于运行中的变压器绕组存在几百安的工频电流,现有磁芯式电流传感器进行变压器绕组变形监测时,抗工频干扰是极为困难的,此外还存在磁芯饱和、振动等问题;罗氏(Rogowski)线圈传感器对低频信号的响应不够灵敏,频带覆盖不够宽。针对上述问... 由于运行中的变压器绕组存在几百安的工频电流,现有磁芯式电流传感器进行变压器绕组变形监测时,抗工频干扰是极为困难的,此外还存在磁芯饱和、振动等问题;罗氏(Rogowski)线圈传感器对低频信号的响应不够灵敏,频带覆盖不够宽。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一款空心线圈电流传感器,包括空心线圈及配合使用的滤波电路、复合积分电路与放大电路,实现在几百安的工频电流下毫伏级别频响信号的测量提取,并将传感器的测量频带拓宽至1 kHz~1 MHz。对现场试验得到的频响曲线与离线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发现两者在400 kHz、500 kHz等附近存在明显的谐振峰与谐振谷,反映了绕组的部分电磁特性。这验证了该传感器用于变压器绕组变形监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传感器 频响分析 电力变压器 复合积分 绕组变形 在线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合暂态能量的多端柔性直流电网自适应差动保护 被引量:2
9
作者 郑涛 陈云飞 +1 位作者 马英 李紫肖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40-1454,共15页
对于多端柔性直流电网而言,当限流电抗器集中配置在换流站出口时,基于边界元件特性的暂态量保护方案难以适用。针对此问题,该文首先通过分析故障电流行波的传输特性,构造了兼具幅值与方向特征的复合暂态能量;其次,通过定性分析不同位置... 对于多端柔性直流电网而言,当限流电抗器集中配置在换流站出口时,基于边界元件特性的暂态量保护方案难以适用。针对此问题,该文首先通过分析故障电流行波的传输特性,构造了兼具幅值与方向特征的复合暂态能量;其次,通过定性分析不同位置故障时线路两端故障电流波形特征,明确了区内外故障时线路两端复合暂态能量的差异;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区内故障时保护的灵敏性以及区外故障时保护的可靠性,通过构造校正函数自适应调整制动量幅值,提出了一种基于复合暂态能量的多端柔性直流电网自适应差动保护方案;最后,PSCAD/EMTDC仿真结果表明,所提自适应差动保护方案在不同故障条件下均能可靠地识别区内外故障,且其具有较好的耐受过渡电阻以及抗噪声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端柔性直流电网 电流行波 复合暂态能量 制动量校正函数 自适应差动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叠层磁电复合材料的齿形开合电流传感器研究
10
作者 辛明勇 王景琦 +3 位作者 祝健杨 何雨旻 张紫嫣 鲁彩江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38,共4页
磁电复合材料由于其优异的磁场测量性能,在电流传感领域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本文对磁芯的开合形状进行优化,提出了一种齿形开合式闭环磁电电流传感器,由FeSiB/PZT-fiber/FeSiB磁电复合材料、硅钢磁芯以及永磁体组成。对比分析齿形开合... 磁电复合材料由于其优异的磁场测量性能,在电流传感领域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本文对磁芯的开合形状进行优化,提出了一种齿形开合式闭环磁电电流传感器,由FeSiB/PZT-fiber/FeSiB磁电复合材料、硅钢磁芯以及永磁体组成。对比分析齿形开合和平面开合磁芯结构对电流传感器性能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齿形开合结构的磁场汇聚能力更强,在被测电流为0~5.5A范围的工频(50Hz)电流时,是平面开合结构灵敏度的3倍;此外,齿形开合电流传感器始终表现出良好的线性度、较小的迟滞性和较强的稳定性。本文提出的齿形开合磁电电流传感器在工频小电流监测领域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电复合材料 电流传感器 齿形磁芯 交流电流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称型双芯移相变压器复合型差动保护方案研究
11
作者 郑涛 眭程曦 +3 位作者 张骥 张红梅 路宇 郑紫尧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979-2988,I0088,I0089,共12页
对称型双芯移相变压器(该文简称“移相变”),能够实现输电线路传输功率的动态调节,提高系统潮流输送的灵活性。然而由于对称型双芯移相变压器拓扑结构复杂,内部故障特征耦合交错,为其本体保护方案的设计和配置优化带来了挑战。为解决这... 对称型双芯移相变压器(该文简称“移相变”),能够实现输电线路传输功率的动态调节,提高系统潮流输送的灵活性。然而由于对称型双芯移相变压器拓扑结构复杂,内部故障特征耦合交错,为其本体保护方案的设计和配置优化带来了挑战。为解决这一问题,该文在分析移相变磁路结构的基础上,基于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电磁感应定律等基本电路原理建立了一种适应于对称双芯移相变压器的复合型差动保护方案。该方案仅通过一套继电器便可以反映串联变压器和励磁变压器的匝间、匝地故障及其之间引线的短路故障。进一步的,通过附加电平衡差动,实现了移相变区内故障的定位功能,相较于已有保护方案,反映的故障类型更为全面的同时减少了电流互感器的配置数量,提高了经济性。最后,基于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搭建了对称型双芯移相变压器仿真模型,通过大量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文所提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称型双芯移相变压器 本体保护 复合型差动保护 电平衡差动 故障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流脉冲频率对AZ31B镁合金MAO/Ni-P复合膜层的微观组织及耐蚀性能的影响
12
作者 卫嘉莉 刘飞 +2 位作者 袁德勇 刘晓鹤 董帅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20-133,共14页
目的探究不同电流脉冲频率对AZ31B镁合金MAO/Ni-P复合膜层的微观组织及其耐蚀性能的影响。方法使用0.5、10、20 kHz不同电流脉冲频率制备MAO膜层,随后在MAO膜层上直接进行化学镀镍处理,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能谱分析(EDS)... 目的探究不同电流脉冲频率对AZ31B镁合金MAO/Ni-P复合膜层的微观组织及其耐蚀性能的影响。方法使用0.5、10、20 kHz不同电流脉冲频率制备MAO膜层,随后在MAO膜层上直接进行化学镀镍处理,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能谱分析(EDS)及X射线衍射(XRD)等技术,表征了MAO及MAO/Ni-P膜层的表面/截面微观形貌和对应的元素组成分布,通过形貌特征分析镀镍层的形核机制,并采用动电位极化曲线(PD)和电化学阻抗谱(EIS)评估了膜层的耐蚀性能。结果随着频率的增加,MAO膜层上的微孔尺寸逐渐减小,致密度增加,当电流脉冲频率为20 kHz时MAO膜层耐蚀性最好,其腐蚀电流密度为3.51×10^(−7)A/cm^(2)。在不同电流脉冲频率的MAO膜层上进行化学镀镍后,0.5 kHz的MAO/Ni-P膜层的形态最好,其Ni-P膜层厚度为18.5μm。随着MAO电流脉冲频率的升高,后续镀镍层的厚度逐渐降低,20 kHz的镀层厚度仅为8.2μm。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0.5 kHz复合膜层的耐蚀性最好,腐蚀电流密度最低,比单一MAO膜层低1个数量级,为6.53×10^(−8)A/cm^(2)。结论MAO/Ni-P复合膜层的耐蚀性整体高于MAO膜层。提高电流脉冲频率增强了MAO膜层的耐腐蚀性能,但不利于化学镀镍层的形成。0.5 kHz的MAO膜层耐蚀性较差,但其MAO/Ni-P复合膜层的耐蚀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微弧氧化 电流脉冲频率 化学镀镍 MAO/Ni-P复合膜层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fluence of wave and current on deep-sea mining transporting system 被引量:3
13
作者 XU Hai-liang ZHOU Gang +1 位作者 WU Bo WU Wan-ro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1期144-149,共6页
As a solution to the breaking of pipeline under high axial force,carbon fiber composite pipe with low density and high intensity is applied to deep-sea mining transporting system.Based on the fact that the transportin... As a solution to the breaking of pipeline under high axial force,carbon fiber composite pipe with low density and high intensity is applied to deep-sea mining transporting system.Based on the fact that the transporting pipe is under the forces of gravity,inner liquid,buoyancy as well as hydrodynamic force,geometric nonlinear finite element theory has been applied to analyzing the transporting system.Conclusions can be drawn as follows.Under the interaction of waves and currents,node forces FX and FZ acted by the transporting pipe on the mining vehicle are less than 2 kN,which indicates that waves and currents have little influence on the spatial shape of the transporting pipe and the mining vehicle movement.On the other hand,the horizontal force acting on the mining ship could be as large as 106 830 N,which has great influence on the mining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bon fiber composite pipe waves and ocean currents finite element mineral transporting system mechanical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组分梯度的HgCdTe探测器在激光测量中的潜在应用
14
作者 徐国庆 王仍 +6 位作者 陈心恬 乔辉 杨晓阳 储开慧 王大辉 杨鹏翎 李向阳 《应用光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49-556,共8页
该文将组分梯度引入HgCdTe探测器结构设计中,提出了一种可以降低PN结附近热激发载流子浓度的方法。建立暗电流机制模型,分析高温下暗电流成份,分析结果表明,降低热激发载流子浓度对结区的影响是提高器件工作温度的关键。利用组分梯度在P... 该文将组分梯度引入HgCdTe探测器结构设计中,提出了一种可以降低PN结附近热激发载流子浓度的方法。建立暗电流机制模型,分析高温下暗电流成份,分析结果表明,降低热激发载流子浓度对结区的影响是提高器件工作温度的关键。利用组分梯度在PN结附近构建不同的电场,不同电场下样品暗电流和噪声电流随温度的变化曲线表明,构建的电场越强,降低结区附近热激发载流子浓度的效果越明显。通过数据分析,提出构建103 V/cm量级的组分梯度内建电场可抑制热激发载流子向结区的扩散运动,有效地降低结区附近热激发载流子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分梯度内建电场 HgCdTe外延薄膜材料 热激发载流子浓度 暗电流 噪声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渣水泥基复合材料在杂散电流作用下的抗软水溶蚀机理研究
15
作者 韩瑜 赵方粒 +1 位作者 赵翊彤 王宝民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0-208,共9页
在轨道交通工程运营期间,复杂的服役环境导致混凝土结构耐久性下降。本文主要研究了在杂散电流与软水溶蚀耦合作用下,矿渣掺量、水胶比和杂散电流电压强度对矿渣水泥基复合材料微观结构的影响。结合X射线衍射、热重、扫描电子显微镜和... 在轨道交通工程运营期间,复杂的服役环境导致混凝土结构耐久性下降。本文主要研究了在杂散电流与软水溶蚀耦合作用下,矿渣掺量、水胶比和杂散电流电压强度对矿渣水泥基复合材料微观结构的影响。结合X射线衍射、热重、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压汞等方法,分析了矿渣水泥基复合材料经溶蚀90 d后的物相组成、Ca(OH)_(2)含量、微观形貌以及孔结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矿渣掺量越大,矿渣水泥基复合材料内部的Ca(OH)_(2)含量越少,材料的孔隙率越低,结构更均匀致密;随着杂散电流电压强度的增加,矿渣水泥基复合材料内部的Ca(OH)_(2)和AFt含量变少,且AFt和Ca(OH)_(2)等物相边界变得模糊不清;矿渣水泥基复合材料中C-(A)-S-H的含量略有增多,孔隙率略有下降;随着水胶比的增大,矿渣水泥基复合材料内部的Ca(OH)_(2)含量变少,剩余物相含量变少,微观结构变得松散多孔,孔径结构整体粗化,孔隙率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渣水泥基复合材料 杂散电流 软水溶蚀 矿渣掺量 水胶比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铁心的新型电流互感器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哲璇 陈柏超 +2 位作者 田翠华 陈耀军 王羽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24,共16页
传统电流互感器铁心饱和会导致其二次电流波形发生畸变,进而可能影响电能计量的精度或引起继电保护设备错误动作,威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针对此类问题,提出了基于混合铁心的新型电流互感器(CCCT)。CCCT主要由混合铁心、二次绕组、二... 传统电流互感器铁心饱和会导致其二次电流波形发生畸变,进而可能影响电能计量的精度或引起继电保护设备错误动作,威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针对此类问题,提出了基于混合铁心的新型电流互感器(CCCT)。CCCT主要由混合铁心、二次绕组、二次电阻、磁场传感器与信号处理电路组成,其中混合铁心包含完整的内铁心与带气隙的外铁心,磁场传感器放置在外铁心的气隙中,其输出信号用于补偿发生畸变的二次电流。为验证该结构的有效性,进行了有限元仿真,制作了CCCT样机并进行了正弦交流电流、正弦半波电流、短路电流和直流电流的测量实验。有限元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CCCT在额定电流下的复合误差小于0.2%,稳态对称短路电流下的复合误差为2.04%,暂态短路电流下的峰值瞬时误差为4.25%,直流条件下输出与输入的拟合优度为0.999 9,既基本保留了传统电流互感器的测量精度,也具有良好的暂态响应特性与抗直流特性,可同时满足相关标准对测量、保护用电流互感器的精度要求,具备在实际工程中应用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互感器 铁心饱和 电能计量 继电保护 混合铁心 磁场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塑料-金属复合集流体的特性及制备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稚国 李华清 +1 位作者 王莉 何向明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49-758,共10页
塑料-金属聚合物复合集流体(metallized plastic current collector,MPCC)通过减厚、减重可大幅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且因聚合物自身绝缘、受热收缩、熔融等特性可提高电池的安全性,因此吸引了产业界研究者的诸多关注。了解聚合物基底和M... 塑料-金属聚合物复合集流体(metallized plastic current collector,MPCC)通过减厚、减重可大幅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且因聚合物自身绝缘、受热收缩、熔融等特性可提高电池的安全性,因此吸引了产业界研究者的诸多关注。了解聚合物基底和MPCC的特性及制备方法有利于高质量MPCC的研发,同时可促进高能量密度、高安全电池的发展,因此本文着重介绍了常用和亟待开发的聚合物的特性,阐明了目前市场生产的高质量PET、PP基复合集流体虽已应用于锂离子电池,但面临着各种挑战,例如PET的溶胀溶解反应,PP与金属层间的低黏结性等,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此外,本文总结了聚合物表面沉积金属层的多种方法(磁控溅射、蒸镀、化学沉积和电镀等)的原理、优缺点和设备改良策略、注意事项,以期提高聚合物表面金属层的均匀性、一致性和导电率。最后,为提高MPCC在电池中的应用可行性,明确了MPCC未来研发的重点攻关问题,例如提高金属-聚合物界面黏结性,进一步提高电池安全性和导电率,并阐述了将来的发展趋势:功能化和精细化MPCC在电池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复合集流体 塑料基膜 金属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流摩擦用铜-碳复合材料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
18
作者 宋英健 杨正海 +2 位作者 焦金隆 李文勃 上官宝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91-200,共10页
铜-碳(碳材料主要包括石墨、碳纤维、碳纳米管、石墨烯等)复合材料因其优异的导电性、导热性和润滑等性能,广泛应用在航天航空、轨道交通、电力电子、武器装备等领域的载流摩擦副中。随着载流摩擦副服役条件越来越苛刻,对铜-碳复合材料... 铜-碳(碳材料主要包括石墨、碳纤维、碳纳米管、石墨烯等)复合材料因其优异的导电性、导热性和润滑等性能,广泛应用在航天航空、轨道交通、电力电子、武器装备等领域的载流摩擦副中。随着载流摩擦副服役条件越来越苛刻,对铜-碳复合材料的使用性能要求越来越高。介绍铜-碳复合材料的种类和组成,指出铜-碳复合材料存在的问题如强度较低、铜基体与碳材料增强相之间不润湿等,综述铜-碳复合材料的界面改善、制备方法等,并对铜-碳复合材料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碳复合材料 载流摩擦 界面改善 制备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低损耗的Fe/亚微米FeNi软磁复合材料 被引量:1
19
作者 何思哲 王俊舟 +6 位作者 张勇 费嘉维 吴爱民 陈意峰 李强 周晟 黄昊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71-878,共8页
高功率电力电子设备的应用对功率电感的高频电感性能和能量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开发高频低损耗的软磁材料。为降低软磁复合材料的涡流损耗,获得高频低损耗、大功率的一体成型电感,通过等离子体炬制备了高纯度亚微米FeNi颗粒,... 高功率电力电子设备的应用对功率电感的高频电感性能和能量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开发高频低损耗的软磁材料。为降低软磁复合材料的涡流损耗,获得高频低损耗、大功率的一体成型电感,通过等离子体炬制备了高纯度亚微米FeNi颗粒,并采用简化的有限元模型探讨了亚微米FeNi颗粒对软磁复合材料涡流损耗的影响。本工作制备了含不同质量分数亚微米FeNi颗粒的Fe/亚微米FeNi软磁复合材料,重点讨论了亚微米FeNi颗粒对软磁复合材料及一体成型电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纯羰基铁粉制备的软磁复合材料相比,当亚微米FeNi颗粒质量分数为30%时,环形磁芯代表损耗的磁导率虚部µ″由1.57降至1.36,降低了13.4%;一体成型电感在10 MHz条件下的品质因数Q由13升至20,提高了53.8%,并且自谐振频率提高了12.7%,饱和电流由2.148 A升至2.352 A。通过提高材料内阻和减小涡流流动区域的尺寸,亚微米FeNi颗粒能有效降低涡流损耗,提高软磁复合材料的高频磁导率稳定性。复合亚微米FeNi颗粒有望低成本、大规模地获得高频低损耗、综合性能良好的一体成型电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磁复合材料 一体成型电感 亚微米FeNi颗粒 涡流 品质因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5G的配电网智能故障诊断方法 被引量:4
20
作者 闫明 郭文豪 +1 位作者 胡永乐 覃团发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20,共6页
配电网是电网中发生短路故障最多且智能化程度较低的地方。目前主要使用基于零序电流比幅法来进行接地故障的故障诊断,但存在非接地故障识别率低和无法快速识别等问题。采用5G通信技术,提出三序复合电流检测法并结合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 配电网是电网中发生短路故障最多且智能化程度较低的地方。目前主要使用基于零序电流比幅法来进行接地故障的故障诊断,但存在非接地故障识别率低和无法快速识别等问题。采用5G通信技术,提出三序复合电流检测法并结合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generalized regression neural network)来实现配电网故障诊断的实时传输与快速决策。测试结果表明可提升非接地故障的识别率达20%以上,解决了以往通信不可靠和故障诊断智能化不高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 GRNN 三序复合电流检测法 配电网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