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2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athematic model and tooth contact analysis of a new spiral non-circular bevel gear 被引量:3
1
作者 HAN Xing-hui ZHANG Xuan-cheng +2 位作者 ZHENG Fang-yan XU Man TIAN Ju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1期157-172,共16页
A novel spiral non-circular bevel gear that could be applied to variable-speed driving in intersecting axes was proposed by combining the design principles of non-circular bevel gears and the manufacturing principles ... A novel spiral non-circular bevel gear that could be applied to variable-speed driving in intersecting axes was proposed by combining the design principles of non-circular bevel gears and the manufacturing principles of face-milling spiral bevel gears.Unlike straight non-circular bevel gears,spiral non-circular bevel gears have numerous advantages,such as a high contact ratio,high intensity,good dynamic performance,and an adjustable contact region.In addition,while manufacturing straight non-circular bevel gears is difficult,spiral non-circular bevel gears can be efficiently and precisely fabricated with a 6-axis bevel gear cutting machine.First,the generating principles of spiral non-circular bevel gears were introduced.Next,a mathematical model,including a generating tooth profile,tooth spiral,pressure angle,and generated tooth profile for this gear type was established.Then the precision of the model was verified by a tooth contact analysis using FEA,and the contact patterns and stress distributions of the spiral non-circular bevel gears were investig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n circular gear spiral bevel gear mathematic model tooth contact analysis(T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齿向修形的非圆齿轮几何接触特性分析
2
作者 刘永平 李泽宇 +2 位作者 魏永峭 李大伟 董长斌 《机械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9-97,共9页
为了解决非圆齿轮的边缘接触问题,对非圆齿轮齿面进行了修形处理并对其齿面接触特性展开了研究。提出并建立了非圆齿轮齿面数学模型,通过齿向修形原理引入修形矩阵,建立圆弧鼓形齿面方程,建立含有安装误差的坐标系,经由坐标变换使主动... 为了解决非圆齿轮的边缘接触问题,对非圆齿轮齿面进行了修形处理并对其齿面接触特性展开了研究。提出并建立了非圆齿轮齿面数学模型,通过齿向修形原理引入修形矩阵,建立圆弧鼓形齿面方程,建立含有安装误差的坐标系,经由坐标变换使主动轮鼓形齿与未修形从动轮渐开线齿在该坐标系下实现正确啮合,进而得到了修形齿轮副的齿面接触分析(TCA)数学模型,分析了不同参数对齿轮副的几何接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心距误差仅对齿轮重合度影响较小,轴平行度误差对其接触轨迹及接触区域均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圆齿轮 齿向修形 齿轮接触分析 安装误差 接触迹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对非圆齿轮的三缸往复泵流量脉动平抑方法
3
作者 刘大伟 黄浩 吴涛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0-89,共10页
针对往复泵流量脉动大的缺陷,提出了基于非圆齿轮驱动的脉动平抑方法。首先,根据三缸往复泵的瞬时流量与平均流量,推导出脉动平抑用非圆齿轮理论传动比;其次,基于傅里叶级数,提出适应三缸往复泵周期流量脉动特点的封闭非圆齿轮设计方法... 针对往复泵流量脉动大的缺陷,提出了基于非圆齿轮驱动的脉动平抑方法。首先,根据三缸往复泵的瞬时流量与平均流量,推导出脉动平抑用非圆齿轮理论传动比;其次,基于傅里叶级数,提出适应三缸往复泵周期流量脉动特点的封闭非圆齿轮设计方法,研究三角函数项数对平抑效果及非圆齿轮形状的影响规律;最后,考虑单向阀滞后导致流量倒灌引起的流量脉动,建立了三缸往复泵的流体仿真模型,定量对比了非圆齿轮和蓄能器对三缸往复泵脉动的平抑效果,并进行了非圆齿轮驱动三缸往复泵机械端运动测试。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非圆齿轮外部驱动后,三缸往复泵流量脉动率从30.39%降至13.12%,增加非圆齿轮传动比的三角函数项数可以进一步降低脉动率,却容易导致非圆齿轮发生根切问题;非圆齿轮无法平抑单向阀阀芯运动滞后导致的流量脉动,其平抑效果比蓄能器的平抑效果好,当非圆齿轮与蓄能器组合使用时,可将三缸往复泵的流量脉动率降至7.38%,使瞬时流量更加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量脉动 三缸往复泵 非圆齿轮 脉动平抑 流体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点接触斜齿非圆齿轮齿面设计及动力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梁栋 曹玉培 +2 位作者 徐向阳 贾涵杰 何泽银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58-1466,共9页
为进一步提高非圆齿轮副的传动性能,在齿轮啮合原理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一种新型点接触斜齿非圆齿轮,构建点接触斜齿非圆齿轮副主、从动轮啮合数学模型,推导在空间坐标系下点接触斜齿非圆齿轮节曲线与齿廓曲线的几何运动关系,完成轮齿齿... 为进一步提高非圆齿轮副的传动性能,在齿轮啮合原理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一种新型点接触斜齿非圆齿轮,构建点接触斜齿非圆齿轮副主、从动轮啮合数学模型,推导在空间坐标系下点接触斜齿非圆齿轮节曲线与齿廓曲线的几何运动关系,完成轮齿齿面的设计,结合折算齿形法建立点接触斜齿非圆齿轮副的三维模型;构建点接触斜齿非圆齿轮副动力学仿真模型,分析等同条件下点接触斜齿非圆齿轮副与渐开线斜齿非圆齿轮副的动态啮合力,以及不同工况下点接触斜齿非圆齿轮副的啮合特性;对比分析同参数、同工况下点接触非圆齿轮与渐开线非圆齿轮的齿面接触状态以及接触应力,相关研究结果为非圆齿轮设计及应用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圆齿轮 点接触 节曲线 齿面设计 动力学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蔬菜毯苗移栽机构优化设计与试验
5
作者 俞钰飞 赵雄 +1 位作者 张鹏飞 张斌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17-125,134,共10页
针对当前钵苗移栽机的取苗臂取苗位置难以保持一致、“脱苗”等问题较严重的情况,以蔬菜毯苗为研究对象,设计了一种以椭圆齿轮行星轮系和非圆齿轮行星轮系相结合的取栽一体化移栽机构。移栽机构采用单侧双臂结构布置,机构椭圆齿轮行星... 针对当前钵苗移栽机的取苗臂取苗位置难以保持一致、“脱苗”等问题较严重的情况,以蔬菜毯苗为研究对象,设计了一种以椭圆齿轮行星轮系和非圆齿轮行星轮系相结合的取栽一体化移栽机构。移栽机构采用单侧双臂结构布置,机构椭圆齿轮行星轮系完成取苗工作,非圆齿轮行星轮系完成挖穴工作。通过给定蔬菜毯苗的农艺要求,在对取苗部分和挖穴部分进行运动学建模,并开发优化设计软件。完成机构结构设计、三维模型装配和仿真实验,验证理论的正确性。搭建试验台,通过摄像机获得样机轨迹,对比得到理论轨迹、仿真轨迹和样机轨迹基本一致,验证机构设计的正确性。实现毯苗取栽一体化移栽机构:取苗合格率为93%,移栽合格率为91.6%,满足蔬菜毯苗的移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栽机 蔬菜毯苗 非圆齿轮 椭圆齿轮 优化设计 取栽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自动西兰花移栽机取苗机构优化设计与试验
6
作者 程胤 薛向磊 +3 位作者 郑航 叶云翔 俞国红 路胜利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6-43,共8页
为实现西兰花钵苗全自动移栽,提出一种基于精确位姿和轨迹控制的非圆齿轮行星轮系回转式取苗机构。根据取苗、投苗、入穴、出穴的位姿要求,确定约束栽植轨迹的4个精确位姿点,基于Burmester混合四位置直线轨迹生成平面四杆机构综合方法,... 为实现西兰花钵苗全自动移栽,提出一种基于精确位姿和轨迹控制的非圆齿轮行星轮系回转式取苗机构。根据取苗、投苗、入穴、出穴的位姿要求,确定约束栽植轨迹的4个精确位姿点,基于Burmester混合四位置直线轨迹生成平面四杆机构综合方法,以西兰花钵苗为作业对象,建立机构运动学模型,设定优化目标,运用MATLAB开发栽植机构计算机辅助设计优化软件,通过优化得到满足要求的“鹰嘴”型理论轨迹的移栽机构参数,避免“甩苗”现象,建立三维模型,并运用ADAMS软件进行虚拟仿真,形成仿真轨迹,测试可得理论求解与实际试验的姿态和轨迹具有一致性,验证移栽机构设计的合理性。基于高速摄像技术对取苗机构进行轨迹测试试验,得到取苗试验轨迹,对比理论轨迹和仿真轨迹,这三者基本一致,验证西兰花移栽取苗机构设计的可行性。田间取苗栽植试验表明:平均取苗合格率为95.002%,平均栽植成功率为92.97%,验证移栽机构设计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兰花钵苗 移栽机 取苗机构 精确位姿 轨迹控制 非圆齿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夹茎式辣椒穴盘苗取苗机构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1
7
作者 任朝阳 严伟 +4 位作者 纪要 李坤 周洵泽 张文毅 胡敏娟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5-64,共10页
针对目前取苗机构取投苗环节运动轨迹较复杂、取苗效率较低的问题,该研究提出利用连续非圆齿轮行星轮系取苗机构实现低速取苗和稳速投苗的“间歇”作业方式,设计一条适合夹茎式作业且取苗爪姿态、末端点速度可控、无回绕、无尖嘴的光滑... 针对目前取苗机构取投苗环节运动轨迹较复杂、取苗效率较低的问题,该研究提出利用连续非圆齿轮行星轮系取苗机构实现低速取苗和稳速投苗的“间歇”作业方式,设计一条适合夹茎式作业且取苗爪姿态、末端点速度可控、无回绕、无尖嘴的光滑“扇形”轨迹,并建立取苗机构模型。基于Matlab软件分析轨迹坐标对节曲线、传动比等参数的影响,并进行优化。试制物理样机进行台架试验,通过测量并对比分析实际工作轨迹和理论轨迹,验证了取苗机构设计的正确性。取苗试验结果表明,取苗机构传动平稳,转速为60、70 r/min时,取苗成功率均为96.30%,投苗成功率由96.15%减至94.23%,未出现伤苗情况;转速为90 r/min时,取苗成功率为90.74%,伤苗率为1.85%,投苗成功率为90.38%。研究结果可为辣椒穴盘苗全自动移栽机自动取苗机构的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 非圆齿轮 取苗机构 夹茎式 辣椒穴盘苗 姿态 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行星轮系复合故障诊断的非接触扭振测量与残余振动分析方法
8
作者 刘翰扬 姬鼎丞 林京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54-1362,共9页
行星齿轮传动系统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由于其结构紧凑、复杂,长期服役时机械部件易发生故障。行星轮系结构与运动形式远比定轴轮系复杂,基于固定测点的振动状态监测技术面临多激励源并存和传递路径时变的挑战,难以满足复合故障诊断需求... 行星齿轮传动系统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由于其结构紧凑、复杂,长期服役时机械部件易发生故障。行星轮系结构与运动形式远比定轴轮系复杂,基于固定测点的振动状态监测技术面临多激励源并存和传递路径时变的挑战,难以满足复合故障诊断需求,特别是行星轮早期故障与轴承故障耦合时。为解决此问题,提出了利用激光多普勒测振技术的非接触扭振监测与残余振动分析方法。将激光入射点设置在低速轴表面,直接获取轮系扭振信息。为减轻测量噪声对故障特征提取的影响,提出了基于倒谱分析的软阈值编辑和中值滤波方法,分别抑制伪振动和随机性脉冲噪声。针对复合故障的不同特点,逐步剥离扭振信号中的残余宽带响应与残余啮合边带分量,一方面,对倒谱短通得到的宽带响应进行优化滤波,以提取轴承故障的二阶循环平稳特征;另一方面,提出了基于相位自解调的阶次域重采样方法,通过重构不同阶的啮合边带残余信号,以凸显齿轮故障特征。通过行星轮齿面剥落与太阳轮轴承滚道剥落故障注入试验,证明了所提方法可有效实现行星轮系复合故障的非接触诊断,与经典柔性同步平均法和箱体振动信号的分析结果相比,所提方法在不同转速下对行星轮早期故障的识别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齿轮系 复合故障 故障诊断 瞬时角速度 非接触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齿厚非圆齿轮齿廓曲面生成方法及啮合试验
9
作者 史诺 刘琼 +3 位作者 陈振 张吕康 田文婷 何玺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3-49,共7页
针对非圆齿轮传动易形成齿面磨损,导致啮合侧隙增大从而降低传动精度的问题,提出耦合变齿厚齿轮结构特点构建变齿厚非圆齿轮的方案。根据变齿厚轮齿的调隙原理及结构形态,以非圆齿轮节曲线为基准创建多层包络模型,通过图像处理方法提取... 针对非圆齿轮传动易形成齿面磨损,导致啮合侧隙增大从而降低传动精度的问题,提出耦合变齿厚齿轮结构特点构建变齿厚非圆齿轮的方案。根据变齿厚轮齿的调隙原理及结构形态,以非圆齿轮节曲线为基准创建多层包络模型,通过图像处理方法提取齿廓曲线,将各个截面的齿廓曲线扫掠后形成变齿厚非圆齿轮的三维数字化模型,并采用多轴电火花线切割的方式进行加工,最后搭建试验台进行啮合测试。试验结果表明,变齿厚非圆齿轮副啮合平稳,运行中无干涉,调节主动轮与从动轮的轴向相对位置即可实现啮合侧隙的调节,从动轮输出的角速度曲线符合预期运动规律,变齿厚非圆齿轮有利于变速状态下的精密传动,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齿厚 非圆齿轮 啮合侧隙 包络模型 齿廓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装机变齿厚非圆齿轮设计方法研究
10
作者 史诺 刘琼 +1 位作者 陈振 何玺 《包装与食品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19,共7页
为解决包装机非圆齿轮的齿面易磨损,导致工作平稳性与运动精度降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变齿厚设计的非圆齿轮新式构型方案。根据切削刀具的形态推导轮齿各截面的齿形法线长度,利用向量三角形的几何关系构建齿廓的曲线方程,并对试制样品... 为解决包装机非圆齿轮的齿面易磨损,导致工作平稳性与运动精度降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变齿厚设计的非圆齿轮新式构型方案。根据切削刀具的形态推导轮齿各截面的齿形法线长度,利用向量三角形的几何关系构建齿廓的曲线方程,并对试制样品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变齿厚非圆齿轮的齿面啮合区域为线接触,接触线与坐标系3个正交面的夹角分别为88.019 1°,1.884 5°,0.610 0°,整体呈倾斜状态;改变主动轮与从动轮的相对轴向位置,角速度波动减小,实测最大值与理论最大值的偏差从5.24%下降为0.87%。研究为变齿厚非圆齿轮的设计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装机 非圆齿轮 变齿厚 齿形法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等速行星轮系机构混合多位姿综合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磊 方子辰 +3 位作者 王振涛 孙良 俞高红 崔荣江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211-2220,共10页
为使不等速行星轮系机构能够实现精准取放任务,提出一种混合多位姿运动综合方法。将不等速行星轮系机构视为平面2R开链机构与非圆齿轮传动机构的组合,以理想运动轨迹上关键位姿(精确与近似)数据为约束,基于杆长不变条件建立平面2R开链... 为使不等速行星轮系机构能够实现精准取放任务,提出一种混合多位姿运动综合方法。将不等速行星轮系机构视为平面2R开链机构与非圆齿轮传动机构的组合,以理想运动轨迹上关键位姿(精确与近似)数据为约束,基于杆长不变条件建立平面2R开链机构混合多位姿运动综合模型,并利用同伦算法求解获得最优结构参数;给出了非圆齿轮传动比计算与分配方法,实现了不等速行星轮系机构的混合多位姿运动综合。将此运动综合方法应用于农业机械领域取苗机构的设计可满足蔬菜穴盘苗精准取放移栽要求,通过虚拟仿真分析、物理样机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轮系 非圆齿轮 混合多位姿 运动综合 取苗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取秧侧向零偏移的空间轨迹再生稻分插机构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3
12
作者 孙良 姜凯雯 +3 位作者 周斌 俞高红 崔荣江 薛向磊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1-108,共8页
为了解决现有空间行星轮系式分插机构在再生稻宽窄行机械化种植取秧过程中出现侧向偏移量和侧向偏转角的技术难题,本文提出一种具有局部平面轨迹特性的空间轨迹不等速行星轮系机构,并开展基于取秧口和机构回转中心位置约束下的宽窄行分... 为了解决现有空间行星轮系式分插机构在再生稻宽窄行机械化种植取秧过程中出现侧向偏移量和侧向偏转角的技术难题,本文提出一种具有局部平面轨迹特性的空间轨迹不等速行星轮系机构,并开展基于取秧口和机构回转中心位置约束下的宽窄行分插机构综合研究。构建了基于关键位姿点(取秧起始点、取秧结束点、推秧点)的空间轮系机构运动综合模型,利用关键位姿点求解机构杆长参数与空间交错轴信息,并通过优选二杆相对角位移参数实现机构传动比分配。将不完全非圆齿轮副引入空间行星轮系机构,利用间歇机构锁止弧约束行星轴,实现机构取秧过程侧向零偏移量、侧向零偏转角的平面轨迹段。通过仿真分析与机构样机试验验证了机构实际作业性能与理论设计相一致,结果表明:分插机构取秧侧向零偏移量,取秧侧向零偏转角,推秧侧向总偏移量为50.24 mm、取秧角为5.18°、推秧角为71.56°、推秧侧向角为16.26°、插秧穴口宽度为22.43 mm、轨迹高度为289.76 mm,满足预期设计要求。最后通过田间试验验证,分插机构可实现等行距取秧口和既定机构回转中心下宽行(40 cm)与窄行(20 cm)间隔机插,满足再生稻宽窄行种植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稻 分插机构 零偏移量 零偏角 宽窄行 不完全非圆齿轮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株距非圆齿轮行星轮系植苗机构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磊 吴启帅 +3 位作者 俞高红 鲍李旭 赵雄 崔荣江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94-305,共12页
针对现有非圆齿轮行星轮系机构反求设计无法实现单排两级齿轮传动比分配问题,提出一种最优子传动比求解方法,并设计了小株距轻简型非圆齿轮行星轮系植苗机构。在蔬菜小株距移栽理想植苗轨迹上选取植苗机构入土、植苗、出土、接苗4个关... 针对现有非圆齿轮行星轮系机构反求设计无法实现单排两级齿轮传动比分配问题,提出一种最优子传动比求解方法,并设计了小株距轻简型非圆齿轮行星轮系植苗机构。在蔬菜小株距移栽理想植苗轨迹上选取植苗机构入土、植苗、出土、接苗4个关键时刻的位姿点,建立了平面2R开链杆组有限分离四位姿求解模型,获取了机构初始设计参数;基于非圆齿轮行星轮系植苗机构运动学模型,确定了优化目标函数,采用改进鲸鱼优化算法对目标函数进行求解,搭建了非圆齿轮行星轮系植苗机构可视化辅助分析软件,最终设计得到一个轨迹较优的非圆齿轮行星轮系植苗机构;完成了非圆齿轮行星轮系植苗机构的三维建模与拓扑优化,并进行了运动学仿真,将仿真轨迹与理论轨迹进行对比,验证了三维设计的正确性。最后,开展了田间移栽试验,当机构转速为30 r/min、机器前进速度为120 mm/s时,试验株距测量值为120 mm,与理论设计株距一致,移栽效率为60株/min,5次试验植苗成功率为95.4%,表明了该植苗机构具备较高的作业性能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株距移栽 植苗机构 非圆齿轮 优化算法 拓扑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阶多段变性巴斯噶蜗线齿轮的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华成 陈建能 +1 位作者 徐高欢 李增芳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42-246,250,共6页
针对高阶变性巴斯噶蜗线齿轮变性段数量有限,传动比调节能力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高阶多段变性巴斯噶蜗线非圆齿轮传动形式。研究了高阶多段变性巴斯噶蜗线非圆齿轮的形成机理,推导出了巴斯噶蜗线非圆齿轮的统一数学表达式,并对其传动特... 针对高阶变性巴斯噶蜗线齿轮变性段数量有限,传动比调节能力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高阶多段变性巴斯噶蜗线非圆齿轮传动形式。研究了高阶多段变性巴斯噶蜗线非圆齿轮的形成机理,推导出了巴斯噶蜗线非圆齿轮的统一数学表达式,并对其传动特性进行了详细讨论。利用MatLab软件编写了可视化的高阶多段变性巴斯噶蜗线非圆齿轮分析设计软件及非圆齿轮齿廓生成软件,并通过设计实例予以验证,实例表明,高阶多段变性巴斯噶蜗线非圆齿轮在实际应用中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斯噶蜗线 高阶多段变性 非圆齿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圆齿轮-连杆组合式水稻钵苗膜上移栽机构优化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1
15
作者 辛亮 王明成 +3 位作者 张浩 孙国玉 王航 庄智圆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3-70,共8页
为实现机械化一体式水稻钵苗膜上移栽要求,提出非圆齿轮-连杆组合式行星轮系移栽机构,用一套机构实现取苗、送苗、破膜挖穴和栽植4个工序协同配合作业,满足水稻钵苗膜上移栽所需的轨迹与姿态要求。对移栽机构进行理论分析并建立运动学模... 为实现机械化一体式水稻钵苗膜上移栽要求,提出非圆齿轮-连杆组合式行星轮系移栽机构,用一套机构实现取苗、送苗、破膜挖穴和栽植4个工序协同配合作业,满足水稻钵苗膜上移栽所需的轨迹与姿态要求。对移栽机构进行理论分析并建立运动学模型,结合优化目标,基于Matlab GUI平台开发了数字可视化优化设计软件,通过人机交互获得1组满足移栽要求的机构参数。根据优化参数对机构开展结构设计与三维建模,通过ADAMS软件完成了虚拟样机仿真验证。研制了水稻钵苗膜上移栽机构物理样机与多功能试验测试台架,开展了移栽机构在空转和带苗状态下运动学特性和工作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理论轨迹、虚拟样机仿真轨迹和物理样机台架试验轨迹在误差允许范围内保持一致,验证了移栽机构设计的一致性与正确性,性能试验结果:取苗成功率为94%,移栽成功率为92.36%,栽植株距变异系数为2.67%,满足移栽作业要求,验证了水稻钵苗膜上移栽机构设计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钵苗膜上移栽 齿轮-连杆组合机构 非圆行星轮系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圆齿轮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工艺参数对齿廓误差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亚洲 马晓文 +2 位作者 赵家黎 陈柏昕 王真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6-43,共8页
线切割加工非圆齿轮时电参数是影响齿廓误差的关键因素之一.设计正交试验,分别采用非圆齿轮齿根、齿廓中部和齿顶的最大齿廓误差对线切割加工非圆齿轮进行分析.通过方差分析方法和主效应分析法,研究线切割加工电参数峰值电流、脉冲宽度... 线切割加工非圆齿轮时电参数是影响齿廓误差的关键因素之一.设计正交试验,分别采用非圆齿轮齿根、齿廓中部和齿顶的最大齿廓误差对线切割加工非圆齿轮进行分析.通过方差分析方法和主效应分析法,研究线切割加工电参数峰值电流、脉冲宽度、脉冲间隔和跟踪对非圆齿轮齿根、齿廓中部和齿顶的齿廓误差影响规律.同时,对齿廓误差、加工时长和工艺参数进行回归分析,并建立回归模型,基于灰狼优化算法对回归模型进行多目标优化求解.通过研究结果可以得出线切割加工非圆齿轮齿廓不同部位的最优参数组合,可为实际加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圆齿轮 齿廓误差 工艺参数 方差分析 主效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接低栽式差速变姿态行星轮系栽植机构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1
17
作者 辛亮 孙铭翼 +3 位作者 李泽泽 朱轩卫 冯宇琛 李嘉诚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1-169,265,共10页
针对目前旱地蔬菜钵苗移栽机大多适用于大株距(大于260 mm)移栽且投接苗与栽植位置作业高度差大、移栽性能不佳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高接低栽式差速变姿态行星轮系栽植机构。根据中小株距蔬菜钵苗移栽农艺指导与机构设计要求,解析双行星... 针对目前旱地蔬菜钵苗移栽机大多适用于大株距(大于260 mm)移栽且投接苗与栽植位置作业高度差大、移栽性能不佳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高接低栽式差速变姿态行星轮系栽植机构。根据中小株距蔬菜钵苗移栽农艺指导与机构设计要求,解析双行星架差速行星轮系栽植机构工作原理并建立其运动学理论模型;结合所提出优化目标构建目标函数,开发了基于Matlab GUI的栽植机构计算机辅助分析优化设计软件,通过人机交互方式获得1组较优的机构设计参数组合。通过三维建模与装配以及ADAMS软件虚拟仿真,初步验证了机构正确性与合理性。开展栽植机构物理样机试制与试验台架系统开发研究,通过空转试验测试,验证了栽植机构实际作业轨迹、姿态与虚拟仿真及理论设计的一致性;开展栽植机构接苗与栽植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栽植机构在接苗与栽植各项试验指标均较为优秀,能够满足栽植机构预期设计要求与旱地移栽机械标准,验证了该机构的可行性与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钵苗移栽 栽植机构 双行星架差速行星轮系 非圆齿轮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圆齿扇齿条副齿面接触应力分析及仿真 被引量:1
18
作者 丁国龙 王亚涛 李天一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11,共7页
针对汽车转向器摇臂轴非圆齿扇的工作齿面易发生磨损、点蚀甚至断裂等现象,围绕非圆齿扇齿条副的齿面接触应力理论建模与有限元仿真分析开展研究,提出一种非圆齿扇齿条副接触应力理论计算模型,研究齿扇齿宽B、齿条压力角α和齿扇锥角φ... 针对汽车转向器摇臂轴非圆齿扇的工作齿面易发生磨损、点蚀甚至断裂等现象,围绕非圆齿扇齿条副的齿面接触应力理论建模与有限元仿真分析开展研究,提出一种非圆齿扇齿条副接触应力理论计算模型,研究齿扇齿宽B、齿条压力角α和齿扇锥角φ等几何参数对齿面接触应力的影响规律;将非圆齿扇齿条副三维参数化建模与齿面动态啮合有限元仿真分析集成,提出一种非圆齿扇齿条副接触应力参数化、全流程仿真分析计算方法。预期为汽车转向器非圆齿扇齿条副的设计分析提供理论和方法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圆齿扇齿条副 齿面接触应力 动态啮合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圆齿轮滚齿切削力波动特性及抑制研究
19
作者 韩江 李大柱 +1 位作者 田晓青 夏链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9-175,245,共8页
滚齿是非圆齿轮加工实现的重要方法,用于节曲线外凸直或斜齿非圆齿轮的高效高精制造,节曲线非圆特性导致滚切力呈现较大幅度波动,影响制造过程稳定性及加工精度,是非圆齿轮滚齿领域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文章基于单位切削力计算原理及圆... 滚齿是非圆齿轮加工实现的重要方法,用于节曲线外凸直或斜齿非圆齿轮的高效高精制造,节曲线非圆特性导致滚切力呈现较大幅度波动,影响制造过程稳定性及加工精度,是非圆齿轮滚齿领域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文章基于单位切削力计算原理及圆柱齿轮滚切力的研究成果,采用单次断续切削产生的未变形切屑体积表征滚切力波动态势,构建非圆齿轮滚切未变形切屑模型的获取方法。选取大偏心率卵形齿轮为研究对象,分析滚刀恒速不窜刀联动加工模型所产生的滚切力波动特性,得出该联动加工模型所对应峰值切削力的波动规律。提出一种滚刀恒速并附加窜刀的联动加工模型,该模型具有恒定弧长增量加工特性,对抑制整周滚切力波动具有重要意义,并开展不同滚切深度所对应滚切力波动规律研究,研究结果为非圆齿轮滚切方案的优化制定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圆齿轮 滚齿 切削力 切屑体积 力波动 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高阶齿扇齿条副的啮合性能分析
20
作者 丁国龙 李天一 +1 位作者 程铖 向华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45-351,共7页
目前汽车转向器非圆齿轮副普遍采用C^(0)阶连续的变传动比曲线,其齿扇齿廓有尖点,不光滑,速度和加速度有突变,传动不够平顺。为此,以四次多项式为基函数设计C^(2)阶连续的变传动比曲线,采用齿廓法线法求解不同连续阶的齿扇齿廓,基于有... 目前汽车转向器非圆齿轮副普遍采用C^(0)阶连续的变传动比曲线,其齿扇齿廓有尖点,不光滑,速度和加速度有突变,传动不够平顺。为此,以四次多项式为基函数设计C^(2)阶连续的变传动比曲线,采用齿廓法线法求解不同连续阶的齿扇齿廓,基于有限差分法推导齿廓曲率的计算公式,对比分析C^(0)、C^(1)、C^(2)阶传动比曲线的齿廓结构特点、传动中的速度与加速度的变化特点以及其齿廓光滑性。仿真结果表明汽车转向器非圆齿轮副传动比曲线的连续阶越高,其齿廓越光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转向器 非圆齿轮 传动比曲线 连续 齿廓光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