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V-WC和门控循环单元的短期净负荷概率预测
1
作者 刘蓉晖 石炬烽 +1 位作者 孙改平 殷昌智 《南方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2-161,共10页
分布式光伏在用户侧的大量接入增加了净负荷预测的难度。为了提高预测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天气分型和神经网络的短期净负荷概率预测模型。首先,为了更好地描述气象条件,将对光伏出力影响最大的云量和环境温度进行加权求和,构造出一种综... 分布式光伏在用户侧的大量接入增加了净负荷预测的难度。为了提高预测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天气分型和神经网络的短期净负荷概率预测模型。首先,为了更好地描述气象条件,将对光伏出力影响最大的云量和环境温度进行加权求和,构造出一种综合的气象影响因子,并提出一种基于气象影响因子波动率的天气分型方法。同时,针对气象因子对净负荷的影响存在时间差异性,采用最大信息系数帮助模型分段选择输入特征。最后,将样本选择结果作为输入,通过分位数回归和门控循环单元(quantile regression and gated loop unit,QR-GRU)组成的神经网络进行概率预测,并利用核密度估计生成概率密度曲线。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净负荷 气象影响因子 波动率 天气分型 最大信息系数 分位数回归 概率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季气象电力负荷相关性分析模型修正方法——以北京为例 被引量:4
2
作者 刘文娇 沈春明 +2 位作者 郭军红 李薇 陈卓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2-123,共12页
气象电力负荷相关性分析对电力负荷预测影响关键,需根据实际数据对相关性经验模型修正。基于综合气象指数、积温效应以及电力负荷与气象因素相关性分析经验公式,提出一种夏季气象负荷相关性模型修正方法;采用负荷趋势分析和Python爬取... 气象电力负荷相关性分析对电力负荷预测影响关键,需根据实际数据对相关性经验模型修正。基于综合气象指数、积温效应以及电力负荷与气象因素相关性分析经验公式,提出一种夏季气象负荷相关性模型修正方法;采用负荷趋势分析和Python爬取提取气象负荷与气象数据,提高分析数据的精准性;通过对比分析负荷与单气象因子、综合气象指数以及两种积温效应修正的相关系数,结合负荷与气象指标随时间变化趋势吻合度,确定适用于相关性分析的最优指标参数,进而构建气象负荷与最优指标参数之间的拟合关系式,并以2019年北京夏季主城区为例应用验证。结果表明,与单气象因素相比,电力负荷、气象负荷和综合气象指数的相关性更强;各综合气象指数中,基于日平均气温的酷热指数与气象负荷的相关系数最高;2种积温修正方法中,考虑累积效应系数的方法对气温的修正效果更好,修正后气温与气象负荷的相关系数提高7.39%;基于修正气温的酷热指数与气象负荷的相关性较未修正时均有所提高,与负荷的变化趋势更接近;以酷热指数和修正后温度为自变量构建的气象负荷拟合关系式与实际值的吻合度高于参考的经验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负荷 气象相关性 综合因素 模型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林电网日负荷与气象因素的关系及其预测 被引量:20
3
作者 郑贤 唐伍斌 +3 位作者 贝宇 李如琦 杨立成 廖慕科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96-101,共6页
日负荷预测作为能量管理系统(EMS)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电力系统安全、经济运行的保证。为更好地了解气象因素对电网负荷的影响,利用桂林地区2005年和2006年逐日的负荷与气象资料分离出了气象负荷。通过研究气象负荷与各气象因素之间的相... 日负荷预测作为能量管理系统(EMS)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电力系统安全、经济运行的保证。为更好地了解气象因素对电网负荷的影响,利用桂林地区2005年和2006年逐日的负荷与气象资料分离出了气象负荷。通过研究气象负荷与各气象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表明:利用气象负荷可以更好地分析气象因素对日负荷的影响,从而为电力部门的负荷预测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最后采用一种基于相似日的方法计算气象负荷,进而预测整个电力负荷,通过实际的算例验证,取得了比较满意的预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负荷 气象因素 气象负荷 相关分析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地区电力负荷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2
4
作者 雷绍兰 古亮 +1 位作者 杨佳 刘欣宇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61-65,71,共6页
研究电力负荷变化特性和规律对提高短期负荷预测精度具有重要意义。根据重庆地区近年来收集的历史负荷数据和气象数据等相关信息,分析了年最大和最小负荷及典型日负荷曲线的变化规律,研究了该地区的负荷特性与主要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 研究电力负荷变化特性和规律对提高短期负荷预测精度具有重要意义。根据重庆地区近年来收集的历史负荷数据和气象数据等相关信息,分析了年最大和最小负荷及典型日负荷曲线的变化规律,研究了该地区的负荷特性与主要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并针对重庆地域特点,分析了各主要影响因素对该地区负荷的影响程度和主要影响时段。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温度、降雨量和节假日对重庆地区电力负荷的影响较大,可为研究重庆地区电力短期负荷预测方法和分析未来智能电网的负荷特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负荷 气象因子 相关性 影响因素 负荷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象因素对北京电网设备影响的统计规律及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4
5
作者 段大鹏 张玉佳 +4 位作者 郭鑫宇 叶宽 陆宇航 于希娟 韩良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5-79,共5页
电网具有地域分布广阔、直接暴露在自然条件下的特点,加之电力设备对温湿度、冰雪、雷电等气象条件又具有敏感性,因此气象因素直接影响到电网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首先,对北京电网1990-2009年间的电网故障记录进行了分类筛选与统计分析... 电网具有地域分布广阔、直接暴露在自然条件下的特点,加之电力设备对温湿度、冰雪、雷电等气象条件又具有敏感性,因此气象因素直接影响到电网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首先,对北京电网1990-2009年间的电网故障记录进行了分类筛选与统计分析。然后,按照故障原因与设备种类进行了分类统计,结果显示,气象因素约占电网故障原因的25%,其中雷击对输电线路的影响最大。最后,应用统计方法,研究了与气象因素相关的电网故障的年分布特征、月分布特征与空间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因素 电网设备 统计 影响 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象因素对京津唐电网夏季负荷特性影响分析 被引量:25
6
作者 张贲 史沛然 蒋超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40-144,共5页
京津唐电网作为一个独立的电网控制区,用电负荷呈现日趋明显的城市负荷特性。在梳理大量京津唐电网负荷数据的基础上,总结了京津唐电网不同天气条件下的夏季负荷特性,探讨了气象因素与电网负荷特性之间的关系,辨识出京津唐电网夏季负荷... 京津唐电网作为一个独立的电网控制区,用电负荷呈现日趋明显的城市负荷特性。在梳理大量京津唐电网负荷数据的基础上,总结了京津唐电网不同天气条件下的夏季负荷特性,探讨了气象因素与电网负荷特性之间的关系,辨识出京津唐电网夏季负荷主导因素,采用多项式曲线回归方法分析了温度、湿度对京津唐电网负荷的灵敏度关系,给出了京津唐电网夏季考虑热累积效应后的修正最高温度公式,并对提高负荷预测准确度的应用效果进行初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特性 气象因素 热累积效应 京津唐电网 灵敏度分析 负荷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基础下复合地基工作性状的正交法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俞建霖 李坚卿 +1 位作者 吕文志 龚晓南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3478-3485,共8页
为研究柔性基础下桩体复合地基的工作性状及其影响因素,基于能够考虑该种复合地基系统上下部共同作用、桩土界面上有相对滑移、同深度处桩间土沉降不等的解析解,通过正交试验方法,对与系统荷载传递规律密切相关的桩土应力比、中性面位... 为研究柔性基础下桩体复合地基的工作性状及其影响因素,基于能够考虑该种复合地基系统上下部共同作用、桩土界面上有相对滑移、同深度处桩间土沉降不等的解析解,通过正交试验方法,对与系统荷载传递规律密切相关的桩土应力比、中性面位置和相关影响因素开展分析。正交分析结果表明:桩土应力比、中性面位置的均值分别为9.73和0.655,其可靠度为95%的置信区间分别为5.075~30.162和0.554~0.756,系统中各影响因素对荷载传递规律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且各影响因素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互作用,其中垫层模量、下卧层模量、桩间土模量对桩土应力比和中性面位置均有显著的影响,故必须重视对系统上下部共同作用的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基础下桩体复合地基 荷载传递规律 正交试验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大直径空心独立复合桩的竖向承载力计算方法 被引量:4
8
作者 冯忠居 胡海波 +3 位作者 董芸秀 戴良军 冯凯 文军强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91-95,共5页
超大直径空心独立复合桩是由空心桩、外围水泥搅拌桩和桩周注浆土体共同承载的新型桩基础。为确定该新型复合桩在安徽省江淮地区不同工况下的竖向极限承载力,引入等效弹性模量,提出了超大直径空心独立复合桩承载力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 超大直径空心独立复合桩是由空心桩、外围水泥搅拌桩和桩周注浆土体共同承载的新型桩基础。为确定该新型复合桩在安徽省江淮地区不同工况下的竖向极限承载力,引入等效弹性模量,提出了超大直径空心独立复合桩承载力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对比了数值计算和理论计算结果,提出能综合反映桩身尺寸影响的复合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公式。研究结果表明:引入等效弹性模量这一概念将非均质的弹性模量等效为均质的弹性模量,将显著降低超大直径空心独立复合桩竖向极限承载力计算的复杂性,桩径和桩长对超大直径空心独立复合桩的竖向极限承载力产生较大影响;引入综合考虑桩径和桩长的影响因子D L,使得改进的理论公式更加可靠。计算方法为今后类似工程的桩基承载力预估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直径空心独立复合桩 承载力 等效弹性模量 双曲线模型 荷载传递法 综合影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气象因素对广西电力负荷的影响 被引量:26
9
作者 钟利华 李勇 +3 位作者 叶殿秀 张强 况雪源 张宇平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1-37,共7页
针对电网负荷易受多种气象因素影响的特点,为综合衡量气象因素对广西电力负荷的影响,引入了气象学指数——有效温度,分析了4—10月气温、相对湿度、风及有效气温对电力负荷的影响。结果表明:气温与电力负荷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气温是影... 针对电网负荷易受多种气象因素影响的特点,为综合衡量气象因素对广西电力负荷的影响,引入了气象学指数——有效温度,分析了4—10月气温、相对湿度、风及有效气温对电力负荷的影响。结果表明:气温与电力负荷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气温是影响电力负荷的主要因子;夏季以气温和风速、气温和相对湿度组合的变化对负荷的影响较大,风速从静风到有风时,负荷明显地减少,但当超过一定的温度时,风速越大负荷反而增加;6—9月,负荷随着气温和有效温度的升高呈线性增加;在春夏、夏秋季过渡季节,负荷并不完全随着气温的升高而增加,在气温不是太高的阶段,相对湿度增大时,负荷有下降的趋势,当超过一定的温度时,负荷随气温和有效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气象因素 电力负荷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双裂纹的弹性复合材料板承受剪切冲击时的动应力强度因子
10
作者 钱仁根 伊藤腾悦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61-72,共12页
本文研究了两个异材半无限弹性平板的接合面附近存在与接合面平行的双裂纹、并承受剪切冲击时的瞬态应力。运用付里叶(Fourier)和拉普拉斯(Laplce)变换,将问题归结为求解二元积分方程。求解时将裂纹所在面上、下的位... 本文研究了两个异材半无限弹性平板的接合面附近存在与接合面平行的双裂纹、并承受剪切冲击时的瞬态应力。运用付里叶(Fourier)和拉普拉斯(Laplce)变换,将问题归结为求解二元积分方程。求解时将裂纹所在面上、下的位移差展成级数,并让其自动满足裂纹面外的位移差为零的条件,利用裂纹面上的边界条件和施密特(Schmidt)方法求解级数中的待定系数。在拉普拉斯像空间中,求得动应力强度因子,并将其数值地逆变换至物理空间中。本文对由陶瓷材料与钢板接合而成的复合材料进行了数值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强度因子 裂纹 复合材料 剪切冲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气象因素的区域电动汽车充电负荷建模方法 被引量:23
11
作者 张琦 杨健维 +1 位作者 向悦萍 何正友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22,共9页
电动汽车充电负荷受气象因素影响显著,且在不同区域显示出相应的特征。提出一种计及气象因素的区域电动汽车充电负荷建模方法,以便更准确掌握电动汽车充电需求。首先,建立车载空调耗电量和车载电池容量随气温变化的关联模型,分析不同气... 电动汽车充电负荷受气象因素影响显著,且在不同区域显示出相应的特征。提出一种计及气象因素的区域电动汽车充电负荷建模方法,以便更准确掌握电动汽车充电需求。首先,建立车载空调耗电量和车载电池容量随气温变化的关联模型,分析不同气象条件下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其次,建立适宜气象条件下区域电动汽车充电负荷时空分布模型框架。进而,引入气象因素对电动汽车充电需求的影响,提出计及气象因素的区域电动汽车充电负荷建模方法,刻画电动汽车充电负荷随气象变化的关系。最后,基于上海市典型日气象数据进行仿真,结果表明,电动汽车充电负荷受气象因素影响明显,所提建模方法能有效反映不同气象条件下区域电动汽车充电负荷的变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区域充电负荷 气象因素 车载空调 车载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始应力损伤碳纤维高强混凝土动态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郝丽 张凯 吴文飞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8-105,共8页
为探究初始应力损伤下碳纤维高强混凝土试件在冲击荷载作用下的力学性能变化规律,采用声波检测仪测量不同应力幅值(0σm、0.3σm、0.4σm、0.5σm、0.6σm、0.7σm,σm为试件的单轴抗压强度)损伤下碳纤维高强混凝土纵波波速及损伤因子,... 为探究初始应力损伤下碳纤维高强混凝土试件在冲击荷载作用下的力学性能变化规律,采用声波检测仪测量不同应力幅值(0σm、0.3σm、0.4σm、0.5σm、0.6σm、0.7σm,σm为试件的单轴抗压强度)损伤下碳纤维高强混凝土纵波波速及损伤因子,利用电液伺服压力机及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对损伤试件开展不同应变率下的单轴压缩试验,分析试件峰值应力、动态增强因子(DIF)、能量耗散与应变率及试件损伤程度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循环荷载损伤下试件纵波波速降低,且损伤应力幅值越大,试件纵波波速降幅越大,损伤因子增幅增加,损伤因子与应力幅值间呈二次函数正相关;0.2 MPa气压下0.3σm、0.4σm、0.5σm、0.6σm、0.7σm损伤应力作用下试件峰值应力降幅分别为5.86%、16.45%、23.97%、36.10%、52.29%,降幅不断增大,损伤试件承载能力随之降低,且损伤应力幅值越大,试件损伤程度越高,峰值应力及DIF越小;动载作用下试件入射能、反射能、透射能及耗散能均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并最终趋于定值;随着损伤应力幅值的增大,试件反射能不断增大,透射能及耗散能逐渐减小,应力损伤作用会降低试件的能量耗散密度,且损伤应力幅值越大,试件吸能效果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荷载 应力损伤 碳纤维高强混凝土 损伤因子 峰值应力 能量耗散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载荷下2-2型水泥基压电复合材料力电响应特性 被引量:1
13
作者 程文杰 刘新科 +4 位作者 薛文 冯鹏举 张龙 李乙 陈江瑛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79-1087,1096,共10页
研究2-2型水泥基压电复合材料在冲击载荷下的力电响应特征,利用分离式Hopkinson压杆装置进行冲击加载,借助超高速摄影技术观察试样在冲击载荷下的破坏形貌。结果表明:冲击载荷下,压电复合材料具有明显的应变率效应,是应变率敏感材料;压... 研究2-2型水泥基压电复合材料在冲击载荷下的力电响应特征,利用分离式Hopkinson压杆装置进行冲击加载,借助超高速摄影技术观察试样在冲击载荷下的破坏形貌。结果表明:冲击载荷下,压电复合材料具有明显的应变率效应,是应变率敏感材料;压电复合材料的力电响应存在一个临界值,当应力小于该临界值时,试样的电信号与施加载荷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动态增强因子可以有效描述压电复合材料压缩强度的率效应规律,在线性范围内,随着应变率的增大,试样的动态增强因子也增大,且具有稳定的增长率;由Maxwell模型得到的压电复合材料应力松弛时间随应变率增大单调递减;冲击载荷下,2-2型水泥基压电复合材料与压电陶瓷的电学失效发生在力学失效之前,且均呈现“爆炸式”破碎,压电陶瓷还伴随着明显的电弧放电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基压电复合材料 分离式HOPKINSON压杆 冲击载荷 破坏形貌 力电响应 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北京夏季日最大电力负荷预测方法 被引量:36
14
作者 李琛 郭文利 +1 位作者 吴进 金晨曦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5-142,共8页
利用2006~2017年北京夏季(6~8月)逐日最大电力负荷和同期气象资料,分析最大电力负荷与各种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基于BP(BackPropagation)神经网络算法,建立了两种夏季日最大电力负荷预测模型并对比。结果表明:北京夏季周末基础负荷远小... 利用2006~2017年北京夏季(6~8月)逐日最大电力负荷和同期气象资料,分析最大电力负荷与各种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基于BP(BackPropagation)神经网络算法,建立了两种夏季日最大电力负荷预测模型并对比。结果表明:北京夏季周末基础负荷远小于工作日,剔除时应加以区分;气象因子对气象负荷的影响具有累积效应,累积2 d时两者的相关性最强;结合实际,根据自变量的不同分别建立了两种日最大电力负荷预测模型;经实际预测检验,两种预测模型均取得了较好的预测效果,能够满足电力部门的实际需求,其中自变量中加入前一日气象负荷的模型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 日最大电力负荷 累积气象因子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时间尺度下气象因子对电网负荷预测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贺莉微 任永建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06-210,共5页
为定量分析气象因子与电网负荷之间的关系,利用2016~2018年华中咸宁地区逐日96点负荷、日最大电力负荷、日最小电力负荷和同期该地区国家气象观测站气象资料,利用计量经济学中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气象条件与电力负荷之间的关系,采用多... 为定量分析气象因子与电网负荷之间的关系,利用2016~2018年华中咸宁地区逐日96点负荷、日最大电力负荷、日最小电力负荷和同期该地区国家气象观测站气象资料,利用计量经济学中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气象条件与电力负荷之间的关系,采用多元回归方法通过多种方式建立负荷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日平均气温是电力负荷的Granger原因,日平均气温不仅在短期内对电网负荷有着显著影响,在长期时效内仍有较明显的影响。考虑气象因子影响时,两种方案的准确率均有所提高,方案2的提高量比方案1最高提高0.79%;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均有所减少,方案2的减少量比方案1最高减少0.33%。test2-a模型在不同时间尺度下预测准确率普遍高于95%,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基本小于8%,敏感性分别为5.3%、5.8%、3.3%,模式达到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尺度 气象因子 电网负荷预测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环境下考虑多因素影响的母线负荷预测方法 被引量:7
16
作者 蔡秋娜 张乔榆 +4 位作者 刘思捷 闫斌杰 赵燃 易江文 贺哲 《广东电力》 2019年第8期65-72,共8页
电价的实时波动会对市场环境下母线负荷预测精度产生一定的影响,为此提出了一种考虑多因素影响的母线负荷预测方法。首先,利用k-means聚类算法,分选出不同类别的负荷群及其聚类中心的基准曲线;然后结合相关性分析求取影响各负荷群类别... 电价的实时波动会对市场环境下母线负荷预测精度产生一定的影响,为此提出了一种考虑多因素影响的母线负荷预测方法。首先,利用k-means聚类算法,分选出不同类别的负荷群及其聚类中心的基准曲线;然后结合相关性分析求取影响各负荷群类别的气象敏感因素,应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模型进行回归预测,综合得到母线负荷的初步预测值;最后,结合电价弹性对初步预测值进行修正,以得到贴合未来现货市场运行的母线负荷。以广东东莞某母线数据为例进行仿真,结果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预测 气象因素 市场因素 聚类分析 负荷群 电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气象因素的电采暖负荷预测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郭占伍 张泽亚 +3 位作者 周兴华 胡诗尧 马国真 贺春光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4-158,共5页
为了改善空气环境,政府大力推进煤改电工程的落地实施,电采暖负荷被大量采用。电采暖负荷具有功率大、与季节和气象关系紧密、负荷密度集中的特征,对配电网规划运行产生较大影响,文中主要从气象因素角度出发,通过分析电采暖负荷的典型特... 为了改善空气环境,政府大力推进煤改电工程的落地实施,电采暖负荷被大量采用。电采暖负荷具有功率大、与季节和气象关系紧密、负荷密度集中的特征,对配电网规划运行产生较大影响,文中主要从气象因素角度出发,通过分析电采暖负荷的典型特征,筛选了温度和湿度两个主要气象因素,并结合北京某煤改电工程实际数据,通过回归分析方法分别提取了温度和湿度两个因素对电采暖负荷的灵敏度系数,提出了以温度因素为主,湿度因素为修正的电采暖负荷预测方法,经与实测数据对比,证明该预测方法具有更高的精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采暖 气象因素 负荷预测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次冲击荷载下玄武岩纤维高强混凝土孔隙结构及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谢亮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12-118,共7页
为探究玄武岩纤维高强混凝土在多次冲击荷载作用下的安全性,采用非金属超声波分析仪及核磁共振试验装置测量不同应变率及冲击次数下试件纵波波速及内部孔隙结构,利用直径为74 mm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装置对试件开展动态压缩试验,分析试件... 为探究玄武岩纤维高强混凝土在多次冲击荷载作用下的安全性,采用非金属超声波分析仪及核磁共振试验装置测量不同应变率及冲击次数下试件纵波波速及内部孔隙结构,利用直径为74 mm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装置对试件开展动态压缩试验,分析试件纵波波速、损伤因子、T_2图谱、孔隙结构及应力应变随冲击气压及冲击次数间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试件纵波波速随冲击次数增加而降低,损伤因子随冲击次数的增加而增大,两者间呈良好的二次线性正相关;试件T_2图谱主要呈三峰型,冲击次数的增大会使图谱向右偏移且峰值增加;冲击次数的增加使孔隙直径增大且孔隙数目增多,试件孔隙率增大,且后续冲击作用更有利于裂隙的扩展;试件内部微孔、中孔含量占试件总孔隙率的95%以上,冲击荷载作用使试件内部微孔、中孔占比减小,大孔、裂隙占比增加;多次冲击荷载作用会使试件峰值应力降低,应变量增大,冲击次数与峰值应力间呈良好的二次函数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次冲击荷载 玄武岩纤维高强混凝土 纵波波速 损伤因子 孔隙结构 峰值应力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