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硼铁矿应用于高铬型钒钛矿烧结优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付小佼 赵嘉琦 +1 位作者 陈双印 储满生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115-1119,共5页
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硼铁矿对高铬型钒钛矿烧结工艺及冶金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硼铁矿质量配比的升高,垂直烧结速度、成品率、转鼓指数、烧结杯利用系数、综合指标及低温还原粉化性能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硼铁矿质量配比为5.0%... 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硼铁矿对高铬型钒钛矿烧结工艺及冶金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硼铁矿质量配比的升高,垂直烧结速度、成品率、转鼓指数、烧结杯利用系数、综合指标及低温还原粉化性能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硼铁矿质量配比为5.0%时,以上各指数均达到最高值,分别为28.84 mm·min-1,86.02%,61.2%,1.919 t·(m2·h)-1,363及90.76%,均优于未配加硼铁矿时的烧结矿性能.因此,烧结矿性能得以优化,可以为高炉冶炼提供更为优质的高铬型钒钛烧结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铬型钒钛矿 烧结矿 硼铁矿 冶金性能 综合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铸钢件表面铸渗钨铬复合层的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贾利晓 陈跃 +3 位作者 张永振 上官宝 铁喜顺 兰晔峰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9-10,13,共3页
采用传统的铸渗技术在铸钢件表面形成钨铬表面复合层 ,并考察了其组织、硬度和复合层的冲击磨损性能。结果表明 ,在实验条件下 ,当冲击功小于 2 J、渗剂中 WC、铬铁含量分别为 (质量分数 ) 2 0 %、4 0 %时 ,复合层的冲击磨损性能最佳 ,... 采用传统的铸渗技术在铸钢件表面形成钨铬表面复合层 ,并考察了其组织、硬度和复合层的冲击磨损性能。结果表明 ,在实验条件下 ,当冲击功小于 2 J、渗剂中 WC、铬铁含量分别为 (质量分数 ) 2 0 %、4 0 %时 ,复合层的冲击磨损性能最佳 ,是 ZG2 30 - 4 5 0的 1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渗 钨铬复合层 冲击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束表面合金化合成M_7C_3耐磨层组织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陆斌锋 芦凤桂 +1 位作者 唐新华 姚舜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83-86,共4页
采用一种新型的电子束扫描方式和粉末配比方法来对低合金钢进行表面改性。以Fe/Cr/C粉末为添加粉末,通过电子束加热工艺参数的优化,在表面复合层中原位合成了碳化铬。对样品的表面复合层进行金相分析、扫描电镜分析、能谱分析和X射线衍... 采用一种新型的电子束扫描方式和粉末配比方法来对低合金钢进行表面改性。以Fe/Cr/C粉末为添加粉末,通过电子束加热工艺参数的优化,在表面复合层中原位合成了碳化铬。对样品的表面复合层进行金相分析、扫描电镜分析、能谱分析和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表面复合层中主要包含两种相,即硬化相碳化铬和韧性相奥氏体组织,初生碳化物组织晶粒较大,共晶碳化物弥散分布于奥氏体基体中,具有典型的六边形特征,呈菊簇状分布。由于大量碳化铬的存在,表面复合层的显微硬度明显提高,达到了母材的2.7倍,显著提高了表面层的耐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复合层 真空电子束扫描 原位合成 碳化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束表面合金化合成(Cr,Fe)_7C_3复合层耐磨性 被引量:2
4
作者 陆斌锋 芦凤桂 +1 位作者 唐新华 姚舜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77-80,共4页
以Fe/Cr/C粉末为添加原料,采用可控电子束旋转线扫描方式对低碳钢表面进行表面改性。通过电子束加热工艺和粉末配比的优化,在表面复合层中原位合成了(Cr,Fe)7C3。对表面复合层的显微组织及室温干滑动磨损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表面... 以Fe/Cr/C粉末为添加原料,采用可控电子束旋转线扫描方式对低碳钢表面进行表面改性。通过电子束加热工艺和粉末配比的优化,在表面复合层中原位合成了(Cr,Fe)7C3。对表面复合层的显微组织及室温干滑动磨损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表面复合层中主要包含两种相,即少量的初生硬化相(Cr,Fe)7C3以及奥氏体与(Cr,Fe)7C3组成的共晶相,共晶碳化物弥散分布于奥氏体基体中,呈不连续网状组织。表面复合层与基体之间为完全冶金结合。复合层与GCr15钢球的磨损机理为磨料磨损,在室温干滑动磨损下具有优异的耐磨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复合层 真空电子束扫描 碳化铬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墨江金厂金矿床含铬层状硅酸盐矿物成分标型特征 被引量:4
5
作者 江永宏 李胜荣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51-360,共10页
含铬绢云母类矿物在云南墨江金厂金矿床中广泛出现于黄铁铬绢英岩、黄铁硅质岩、黄铁铬云母岩和石英脉中。含铬绿泥石类矿物主要出现在石英脉、硅质岩、黄铁铬绢英岩中。蒙脱石出现于蚀变围岩中 ,而高岭石出现于富金石英脉中。本文通过... 含铬绢云母类矿物在云南墨江金厂金矿床中广泛出现于黄铁铬绢英岩、黄铁硅质岩、黄铁铬云母岩和石英脉中。含铬绿泥石类矿物主要出现在石英脉、硅质岩、黄铁铬绢英岩中。蒙脱石出现于蚀变围岩中 ,而高岭石出现于富金石英脉中。本文通过对 72个上述矿物电子探针数据的分析 ,确定了与其成因产状对应的含铬绢云母、含铬伊利石、含铬绿泥石、含铬蒙脱石、高岭石矿物的系列成分标型。研究表明 ,具最高铬含量的上述矿物样品均位于近金厂岩体穿脉的最北端。在铬铝云母SiO2 -Cr2 O3 关系图上可以看出 ,不同成矿背景的铬铝绢云母 ,其Cr、Si离子数有分区特点 ,而本矿床的铬铝云母成分标型反映其富硅富铬的特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墨江 金厂金矿床 含铬层状硅酸盐矿物 成分标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钒铬表面复合层的干滑动摩擦磨损性能 被引量:1
6
作者 赵士阳 张永振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2008年第4期36-39,44,共5页
采用消失模铸渗的方法在铸钢件表面制备了钒铬复合层,用MM200型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不同渗剂成分试样的干滑动摩擦磨损性能,并用扫描电镜观察了试样的磨损形貌,分析了复合材料的磨损机理。结果表明:与基体材料相比,复合层的耐磨性显著... 采用消失模铸渗的方法在铸钢件表面制备了钒铬复合层,用MM200型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不同渗剂成分试样的干滑动摩擦磨损性能,并用扫描电镜观察了试样的磨损形貌,分析了复合材料的磨损机理。结果表明:与基体材料相比,复合层的耐磨性显著提高,其最大磨损率仅是基体材料的1/8;随着载荷的增大和渗剂中钒铁含量的减少,表面复合层的磨损率提高;表面复合层的磨损机理主要是氧化磨损和裂纹的形成、扩展所造成疲劳剥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失模铸渗 钒铬表面复合层 干滑动摩擦 磨损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基钒铬铸渗层干滑动磨损特性研究
7
作者 陈跃 杨涛林 +2 位作者 赵安乐 李晓宾 上官宝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35-37,共3页
采用MM-200磨损试验机,研究了不同钒铁颗粒含量的钒铬铸渗层干滑动磨损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铸渗层的耐磨性能比ZG310-570相比大幅度提高。铸渗层中铬铁含量为35%、钒铁含量为40%的试样耐磨性能最好,在450 N载荷下是ZG310-... 采用MM-200磨损试验机,研究了不同钒铁颗粒含量的钒铬铸渗层干滑动磨损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铸渗层的耐磨性能比ZG310-570相比大幅度提高。铸渗层中铬铁含量为35%、钒铁含量为40%的试样耐磨性能最好,在450 N载荷下是ZG310-570的16.5倍。铸渗层的干滑动磨损机制为磨粒磨损和剥层磨损,当载荷较低时,主要以磨粒磨损为主,而载荷较高时,剥层磨损现象有所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渗 干滑动磨损 钒铬复合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