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水泥土软化特性的劲性复合桩加固路基破坏机理与稳定性研究
1
作者 张超哲 刘松玉 +3 位作者 章定文 王振 张国凯 赖丰文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346-2358,共13页
劲性复合桩作为一种新型复合桩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软土地基处理,而路堤荷载下劲性复合桩可能发生失稳破坏,明晰桩体的破坏特征对路堤稳定性计算具有关键作用。考虑水泥土软化特性和混凝土塑性损伤特性,采用施加超载和强度折减这2种方法对... 劲性复合桩作为一种新型复合桩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软土地基处理,而路堤荷载下劲性复合桩可能发生失稳破坏,明晰桩体的破坏特征对路堤稳定性计算具有关键作用。考虑水泥土软化特性和混凝土塑性损伤特性,采用施加超载和强度折减这2种方法对劲性复合桩承载路堤稳定性进行数值分析,探究路堤边坡失稳破坏机理,揭示超载作用下桩体塑性区发展规律和桩身力学响应;阐明强度折减过程中桩体承载特性,并确定路堤的稳定安全系数。研究结果表明:在超载作用下,路堤发生典型的圆弧滑动破坏,可将路面和坡面下的桩体分为受压区和受弯区;水泥土桩作为劲性复合桩外芯对内芯管桩起到加固作用,相比于传统管桩承载路堤,劲性复合桩承载路堤的稳定安全系数可提高13.7%,而且劲性复合桩承载路堤中各桩的最大水平位移仅为传统管桩承载路堤的76%~82%。研究成果可为劲性复合桩承载路堤的设计、工程应用和推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基 劲性复合桩 桩承路堤 水泥土软化 破坏机理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饱和地基水泥土复合桩近场主动隔振的BEM-FEM耦合分析
2
作者 时刚 郜新军 张浩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2-264,282,共14页
人工振动污染是当前城市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难题,单排或多排桩是人工振动污染防治的一种重要方式。传统基桩施工容易造成泥浆污染、振动等各种负面环境问题,而水泥土复合桩是一种低振动、低噪声、无挤土、少排泥浆的新型基桩,特别适... 人工振动污染是当前城市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难题,单排或多排桩是人工振动污染防治的一种重要方式。传统基桩施工容易造成泥浆污染、振动等各种负面环境问题,而水泥土复合桩是一种低振动、低噪声、无挤土、少排泥浆的新型基桩,特别适合在城区构建排桩屏障。针对饱和地基中单排水泥土复合桩的近场主动隔振问题,建立了动力机器基础环境振动影响的半解析BEM方程;在此基础上,分别采用半解析BEM对饱和地基、FEM对水泥土复合桩进行建模,根据饱和地基-水泥土桩接触面的平衡和相容条件,建立了水泥土复合桩近场主动隔振的半解析BEM-FEM耦合方程,给出了耦合方程稀疏矩阵的存储策略,并对单排水泥土复合桩的近场主动隔振效果进行了计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单排水泥土复合桩能够有效地对动力机器基础引起环境振动进行隔振;等长芯桩复合桩的隔振效果要优于短芯桩。单排水泥土复合桩的隔振效果随着桩数的增加而逐渐提高;较小桩间距并不一定取得更好的隔振效果,建议相邻桩桩间净距取2.0~2.5λ_(R)(Rayleigh波波长)。随着单排水泥土复合桩距振源距离的增加,屏障隔振效果逐渐降低,但降低幅度相对较小。此外,对水泥土复合桩而言,当内插预制桩的外轮廓尺寸相同时,预制芯桩型式对水泥土复合桩隔振效果影响相对较小,可根据实际工程条件选择合适的芯桩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地基 水泥土复合桩 近场主动隔振 隔振效果 半解析BEM-F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层水泥搅拌法加固软基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汪海洋 陈平山 何丽平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70-174,共5页
为确定水下深层水泥搅拌各种施工参数,现场试桩需花费较多的时间和成本。依托中交集团DCM(Deep Cement Mixing)法加固软基课题,研发了DCM模型试验装置,开展了DCM加固软基叶片改造、土层识别和成桩强度物理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增加自由... 为确定水下深层水泥搅拌各种施工参数,现场试桩需花费较多的时间和成本。依托中交集团DCM(Deep Cement Mixing)法加固软基课题,研发了DCM模型试验装置,开展了DCM加固软基叶片改造、土层识别和成桩强度物理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增加自由叶片后可有效防止水泥搅拌桩在黏土中糊钻问题。不同土层界面处扭矩会发生突变,通过不同深度处扭矩的变化可以感知不同土层。相同水泥掺量前提下不同土样水泥搅拌桩14,28,60,90 d无侧限抗压强度(UCS)规律为淤泥质土<黏土<砂土,在砂土中水泥土强度较大且增长速度较快,砂层中可以适当减少水泥喷浆量。模型试验研究成果,可对深层水泥搅拌桩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水泥搅拌法 糊钻 软基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中通道沉管隧道深层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陈卓杰 周佳锦 +2 位作者 陈伟乐 刘健 龚晓南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97-1406,共10页
基于深中通道沉管隧道深层水泥搅拌(DCM)桩复合地基现场试验结果,考虑厚垫层和高置换率DCM桩对复合地基荷载传递机理及沉降特性的影响,将碎石垫层、DCM桩复合地基和桩端下卧层作为协同作用的系统,考虑系统各部分在接触面上的应力与变形... 基于深中通道沉管隧道深层水泥搅拌(DCM)桩复合地基现场试验结果,考虑厚垫层和高置换率DCM桩对复合地基荷载传递机理及沉降特性的影响,将碎石垫层、DCM桩复合地基和桩端下卧层作为协同作用的系统,考虑系统各部分在接触面上的应力与变形协调,通过分析典型单元体,推导海底DCM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和沉降的理论计算公式.将理论计算得到的DCM桩复合地基荷载-位移曲线和桩土应力比变化曲线与现场静载试验实测曲线进行对比,相对误差均不超过±10%,验证了所提理论计算公式的合理性.分析置换率和垫层柔度系数对海底DCM桩复合地基的荷载传递机理及沉降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复合地基沉降随垫层柔度系数的增大而增大,随置换率的增大而减小;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随置换率的增大而增大,随垫层柔度系数的增大而减小;置换率对复合地基沉降和桩土应力比的影响较垫层柔度系数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管隧道 海底深层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 碎石垫层 置换率 沉降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近既有铁路增建新线地基处理施工影响比较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何晓 王伟志 +7 位作者 徐永福 王虎 杨元治 杨炜林 敖江忠 鲜谊 倪顺天 叶华洋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122,共12页
我国东南沿海一带,铁路既有线的建设时代久远、铁路路基建设标准低,地基土质条件差,受增建新线铁路路基的地基处理施工影响明显。对地基处理施工进行现场监测,选取施工影响小的地基处理方法对保障既有铁路运营安全至关重要。根据超孔隙... 我国东南沿海一带,铁路既有线的建设时代久远、铁路路基建设标准低,地基土质条件差,受增建新线铁路路基的地基处理施工影响明显。对地基处理施工进行现场监测,选取施工影响小的地基处理方法对保障既有铁路运营安全至关重要。根据超孔隙水压力、地表位移和深层位移的现场施工监测数据,分析地基处理施工影响范围和程度,得到以下结论:(1)施工影响由大到小的排序为高压旋喷桩(管桩)>水泥搅拌桩>全方位高压喷射(MJS)桩>布袋桩;(2)水泥搅拌桩施工影响范围在5 m左右,高压旋喷桩施工影响范围高达10 m,布袋桩施工影响范围大约为3 m,MJS桩施工影响范围在4 m左右。对比高压旋喷桩、管桩、布袋桩和MJS桩与搅拌桩施工影响大小,优化临近既有铁路增建新线的地基处理方案,可以有效控制增建新线地基处理对既有铁路的扰动影响,确保既有铁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 地基处理 施工影响 水泥搅拌桩 高压旋喷桩 布袋桩 全方位高压喷射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钉形搅拌桩与常规搅拌桩加固软土地基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6
6
作者 刘松玉 朱志铎 +1 位作者 席培胜 易耀林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059-1068,共10页
针对国内水泥土搅拌桩应用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介绍了笔者研制的钉形水泥土搅拌桩及其施工工艺。通过江苏省高速公路钉形搅拌桩与常规搅拌桩加固软土地基的试验段工程,分别进行了载荷试验、标准贯入试验、芯样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进行... 针对国内水泥土搅拌桩应用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介绍了笔者研制的钉形水泥土搅拌桩及其施工工艺。通过江苏省高速公路钉形搅拌桩与常规搅拌桩加固软土地基的试验段工程,分别进行了载荷试验、标准贯入试验、芯样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进行了路堤荷载作用下的沉降、深层水平位移、超静孔压、荷载传递等监测,从桩身强度、成桩质量、荷载传递、加固效果等方面对钉形搅拌桩与常规搅拌桩加固软土地基进行了对比研究,论证了钉形搅拌桩加固软土地基的优越性和经济性,结果表明,钉形水泥土搅拌桩具有很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钉形水泥土搅拌桩 常规搅拌桩 施工工艺 试验段工程 桩身质量 荷载传递 高速公路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径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向玮 刘松玉 +1 位作者 经绯 刘志彬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28-333,共6页
变径水泥土搅拌桩是一种新型的地基处理方式,它针对传统水泥土搅拌桩存在的诸多弊端进行了相应的改进.通过对试验区变径水泥土搅拌桩进行几组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研究了变径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的承载特性及桩身荷载传递机理.研究表... 变径水泥土搅拌桩是一种新型的地基处理方式,它针对传统水泥土搅拌桩存在的诸多弊端进行了相应的改进.通过对试验区变径水泥土搅拌桩进行几组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研究了变径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的承载特性及桩身荷载传递机理.研究表明,受到桩身强度的限制,荷载沿桩身传递限定在一定深度范围内;由于桩径的变化,桩身应力在变径处发生了应力集中现象;桩身轴力沿深度逐渐衰减,且在变径位置以上桩体衰减速率较下部快;最大桩侧摩阻力则发生在载荷板下4D^6D(D为扩大头桩径)处,在变径处下部有限范围内的桩侧摩阻力由于扩大头端阻作用而锐减;扩大头端承力开始随荷载的增加而线性增大,随后趋于稳定;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扩大头端承力随扩大头高度的增加而减小,而桩土应力比随扩大头高度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径 水泥土搅拌桩 单桩复合地基 承载性能 荷载传递规律 桩土应力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土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沉降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22
8
作者 胡贺松 彭振斌 +2 位作者 杨坪 杨庆光 彭文祥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803-807,共5页
为了分析软土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沉降特性,通过现场载荷试验,对软土单桩和四桩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沉降特性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的荷载等级,单桩和四桩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沉降可分为快速沉降和缓慢沉降2个阶段;在快速沉... 为了分析软土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沉降特性,通过现场载荷试验,对软土单桩和四桩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沉降特性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的荷载等级,单桩和四桩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沉降可分为快速沉降和缓慢沉降2个阶段;在快速沉降阶段,沉降量可达到本级荷载下复合地基沉降量的90%左右,而在缓慢沉降阶段,沉降量只占本级荷载下的10%;在不同荷载水平下,单桩沉降量比与时间的关系和四桩复合地基的沉降量比与时间的关系相似;其复合地基沉降量与时间的关系可以用Hill模型进行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 水泥搅拌桩 复合地基 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淤泥质酸性土水泥土强度试验研究 被引量:30
9
作者 焦志斌 刘汉龙 蔡正银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1期57-60,共4页
水泥搅拌桩加固有机质含量较高和呈酸性的土层时,我国规范建议采用现场试验的方法。通过深层搅拌法加固太湖应天河工程富含有机质的淤泥质酸性土地基的多组现场水泥土强度试验,分析了淤泥质酸性土中影响水泥土强度的各种因素。试验和工... 水泥搅拌桩加固有机质含量较高和呈酸性的土层时,我国规范建议采用现场试验的方法。通过深层搅拌法加固太湖应天河工程富含有机质的淤泥质酸性土地基的多组现场水泥土强度试验,分析了淤泥质酸性土中影响水泥土强度的各种因素。试验和工程实践表明,使用高标号水泥(525#)并掺入适量的外加剂可大幅提高酸性淤泥水泥土的强度,复合地基承载力可达120kPa以上,水泥搅拌桩可以加固淤泥质酸性土地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搅拌桩 淤泥质土 水泥土 外加剂 无侧限抗压强度 复合地基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排水粉喷桩加固软土地基(2D工法)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9
10
作者 刘松玉 杜广印 +1 位作者 洪振舜 吴燕开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869-875,共7页
在分析常规粉喷桩加固软土地基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排水粉喷桩复合地基加固软土地基的技术(2D工法)。该工法充分利用粉喷桩和排水板的优点,将二者有机结合,达到经济、有效加固软土地基的目的。文章介绍了该工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 在分析常规粉喷桩加固软土地基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排水粉喷桩复合地基加固软土地基的技术(2D工法)。该工法充分利用粉喷桩和排水板的优点,将二者有机结合,达到经济、有效加固软土地基的目的。文章介绍了该工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通过详细介绍现场试验成果,论证了该工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可在工程应用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喷桩 排水板 复合地基 2D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型复合地基固结分析 被引量:18
11
作者 叶观宝 张振 +2 位作者 邢皓枫 黄茂松 苌红涛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5-49,共5页
水泥搅拌桩和塑料排水板联合使用的组合型复合地基具有利用搅拌桩增强软土地基的强度,利用塑料排水板加快地基的固结进程的特点,因此对于处理深厚饱和软土地基具有很强的推广价值。由于其平面布置多为梅花形,整体上呈非对称性,其固结特... 水泥搅拌桩和塑料排水板联合使用的组合型复合地基具有利用搅拌桩增强软土地基的强度,利用塑料排水板加快地基的固结进程的特点,因此对于处理深厚饱和软土地基具有很强的推广价值。由于其平面布置多为梅花形,整体上呈非对称性,其固结特性理论分析的难度较大。为了从理论上进行该组合型复合地基固结特性分析,本文首先针对其排水系统进行了合理的简化,根据固结分析模型建立了桩–板组合型复合地基的固结微分方程,并利用边界条件获得了该组合型复合地基固结分析的解析解;其次通过三维有限元计算结果和解析解的对比分析验证了该解析解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最后针对置换率、压缩模量和加固深度等影响因素的分析,探讨了该组合型复合地基的固结特性,为实际工程的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型复合地基 固结 排水系统 水泥搅拌桩 解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土搅拌桩法在连云港海相软土地基中的应用 被引量:57
12
作者 徐超 董天林 叶观宝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95-498,共4页
水泥土搅拌桩加固软土地基,其固化剂品种、掺量及施工工艺等都是影响桩身质量的重要因素。这里介绍了连云港海相软土地基水泥土搅拌桩法(湿法)加固的现场研究情况。试验结果表明,连云港海相软土地基宜选用矿渣水泥作固化剂,且掺入量不... 水泥土搅拌桩加固软土地基,其固化剂品种、掺量及施工工艺等都是影响桩身质量的重要因素。这里介绍了连云港海相软土地基水泥土搅拌桩法(湿法)加固的现场研究情况。试验结果表明,连云港海相软土地基宜选用矿渣水泥作固化剂,且掺入量不应小于21%;采用变掺入量工艺(上多下少)有利于提高桩身上部的质量,改善桩的工作性能。研究结果对于类似工程软土地基的水泥土搅拌桩处理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处理 水泥土搅拌桩法 软土地基 施工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土中超长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研究 被引量:32
13
作者 郑刚 王长祥 顾晓鲁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75-679,共5页
对软土中18m长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进行了现场单桩静载试验、承压板下有无褥垫层的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四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及桩中心插12m长微型加劲钢管的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研究了复合地基破坏模式、褥垫层、桩身强度等因素对... 对软土中18m长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进行了现场单桩静载试验、承压板下有无褥垫层的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四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及桩中心插12m长微型加劲钢管的单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研究了复合地基破坏模式、褥垫层、桩身强度等因素对复合地基承载力的影响,对软土中超长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检验方法及承载力评价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 水泥搅拌桩 复合地基 承载力 载荷试验 褥势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杨磊 贺为民 +1 位作者 周杨 张清明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575-2579,共5页
在满足承载力控制和沉降量控制要求的基础上,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最优桩长和桩间距,完成了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的优化设计,以达到满足建设需求的同时最大限度地节省建设费用的目的。根据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的特点,讨论了复合地基承载... 在满足承载力控制和沉降量控制要求的基础上,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最优桩长和桩间距,完成了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的优化设计,以达到满足建设需求的同时最大限度地节省建设费用的目的。根据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的特点,讨论了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计算方法,分析了沉降量的构成,对沉降计算方法进行了探讨,并选用单位元法和分层总和法来评价复合地基加固区和下卧层的压缩性。结合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的设计要素、承载力、荷载压力、沉降量等指标和具体数值参数,通过设置最优桩长和桩间距来求取满足承载力要求的最小总桩长,并通过编程实现了优化过程。通过程序计算,得到了一组满足地基承载力要求的桩长、基础底面积、置换率的最优数据组合,实现了对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的优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搅拌桩 复合地基 地基承载力 地基沉降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液化土地基加固的振动台试验研究 被引量:26
15
作者 蒋关鲁 刘先峰 +1 位作者 张建文 赵如意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90-196,共7页
在研制大型堆叠式剪切模型箱的基础上,以京沪高速铁路饱和粉土地基加固为背景,对饱和粉土地基、碎石桩桩网结构地基和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桩网结构地基加固进行了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模型几何相似比为1∶10.研究表明,碎石桩桩... 在研制大型堆叠式剪切模型箱的基础上,以京沪高速铁路饱和粉土地基加固为背景,对饱和粉土地基、碎石桩桩网结构地基和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桩网结构地基加固进行了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模型几何相似比为1∶10.研究表明,碎石桩桩网结构地基能够有效地抑制超静孔隙水压力上升,从而提高地基抗液化的能力;碎石桩桩网结构地基和CFG桩桩网结构地基均能够较大地减小地基剪切位移,从而提高地基抗剪切变形的能力;这2种桩网结构地基均较大地减小了由于地基液化引起的响应加速度的放大作用,能有效地减小路堤和地基在地震条件下的沉降及不均匀沉降,提高路基的整体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粉土 液化 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 碎石桩桩网结构地基 CFG桩桩网结构地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土搅拌桩搅拌均匀性的电阻率评价方法 被引量:15
16
作者 席培胜 刘松玉 张八芳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55-358,共4页
采用电阻率测试方法,以常规水泥土搅拌桩和双向水泥土搅拌桩为例,对水泥土搅拌桩芯样电阻率进行测试.通过对其电阻率及其表征水泥土微观结构的结构因子、形状因子和各向异性指数的定量分析,阐述了水泥土搅拌桩在水平方向和沿桩身方向的... 采用电阻率测试方法,以常规水泥土搅拌桩和双向水泥土搅拌桩为例,对水泥土搅拌桩芯样电阻率进行测试.通过对其电阻率及其表征水泥土微观结构的结构因子、形状因子和各向异性指数的定量分析,阐述了水泥土搅拌桩在水平方向和沿桩身方向的均匀性;通过与搅拌桩桩身标贯击数和无侧限抗压强度等宏观力学指标对比,验证了利用电阻指标评价水泥土搅拌桩搅拌均匀性的科学性与可行性.结论表明:常规水泥土搅拌桩搅拌不够均匀,桩身水泥土的微观结构、物理力学性质随深度增加变差,表现出方向上的差异性.双向水泥土搅拌桩搅拌均匀,桩身水泥土的微观结构、物理力学性质沿桩身分布均匀.取芯和标贯试验论证了上述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阻率 水泥土搅拌桩 微观结构 均匀性 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厚软土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沉降分析及控制 被引量:68
17
作者 郝玉龙 王立忠 +1 位作者 陈云敏 陈胜乐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45-349,共5页
深层水泥搅拌桩是处理深厚软土地基的有效方法。本文结合温州地区典型深厚软土 ,首先分析了采用水泥搅拌桩加固的4~ 8层建筑物地基的长期沉降观测结果 ,并用传统的方法进行了沉降计算 ,发现计算结果是实测结果的 3倍左右。然后 ,试验... 深层水泥搅拌桩是处理深厚软土地基的有效方法。本文结合温州地区典型深厚软土 ,首先分析了采用水泥搅拌桩加固的4~ 8层建筑物地基的长期沉降观测结果 ,并用传统的方法进行了沉降计算 ,发现计算结果是实测结果的 3倍左右。然后 ,试验研究了典型温州软土的结构性 ,得出主要压缩层的土体结构屈服应力比在 1 7~ 2 5范围内 ,发现当下卧层的附加应力σz 与有效自重应力σz0 ′之和小于土体结构屈服应力σsy 时 ,建筑物沉降将得到有效控制。最后 ,在前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 ,提出考虑软土结构性的沉降计算方法 ,考虑土的结构性对下卧层沉降的影响 ,对 12幢不同层数的建筑物进行了沉降计算 ,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相当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厚软土 水泥搅拌桩 复合地基 沉降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芯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34
18
作者 叶观宝 蔡永生 张振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72-678,共7页
桩土应力比是研究复合地基的一项重要参数,目前的研究对象主要为常规复合地基,如搅拌桩、碎石桩等,而针对加芯水泥土桩的计算方法研究鲜有报道。从土体、水泥土及复合桩体单元变形模式出发,综合考虑桩体负摩阻力、桩顶和桩端刺入持力层... 桩土应力比是研究复合地基的一项重要参数,目前的研究对象主要为常规复合地基,如搅拌桩、碎石桩等,而针对加芯水泥土桩的计算方法研究鲜有报道。从土体、水泥土及复合桩体单元变形模式出发,综合考虑桩体负摩阻力、桩顶和桩端刺入持力层的情况,分析了桩周土体、水泥土桩及复合桩体的压缩变形,导出了刚性基础下加芯水泥土桩复合地基芯桩、水泥土桩与土体3者之间的应力比的计算公式。并分析了加芯水泥土桩芯桩直径、芯桩桩长及水泥土桩桩长对桩土应力比的影响,其主要影响表现在随着加芯水泥土桩芯桩直径和桩长及水泥土桩桩长的增加,桩土应力比np亦逐渐提高。工程实例表明,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说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性,可为工程实践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芯水泥土桩 刚性基础 复合地基 桩土应力比 软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桩土非等应变的路堤荷载下搅拌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 被引量:8
19
作者 章定文 谢伟 郑晓国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68-74,共7页
为全面考虑路堤荷载下搅拌桩复合地基的桩土非等应变特性,将路堤、桩体、桩间土及下卧土层整体考虑,在总结前人试验结果基础上提出简化的桩土应力比和桩土差异沉降两阶段模型,改进了现有的桩顶平面处的桩土应力比计算方法。根据实际的... 为全面考虑路堤荷载下搅拌桩复合地基的桩土非等应变特性,将路堤、桩体、桩间土及下卧土层整体考虑,在总结前人试验结果基础上提出简化的桩土应力比和桩土差异沉降两阶段模型,改进了现有的桩顶平面处的桩土应力比计算方法。根据实际的应力状态计算桩侧摩阻力,计算桩土荷载分担,进而得到桩体和桩间土沉降。通过各子系统界面处的位移和应力边界条件考虑其相互作用,得到了路堤荷载下搅拌桩复合地基总沉降计算模型。对比淮盐高速公路试验段搅拌桩复合地基的实测沉降、文中模型以及传统复合模量法计算结果,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结果表明模型计算沉降与实测数据吻合,较常规的复合模量法计算结果更接近实测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桩 复合地基 非等应变 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桩承载力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1
20
作者 刘杰 王忠海 邵立国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24-128,共5页
根据大量的试验资料,对水泥土插入预制混凝土芯组合桩(简称组合桩)的荷载传递特性进行了分析,并将组合桩在相同条件下与混凝土钻孔灌注桩、预制桩的单桩承载力和经济指标等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此种桩型在多层建筑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关键词 组合桩 单桩承载力 试验研究 深层水泥搅拌桩 预制芯桩 荷载传递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