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断层地震动作用下沥青混凝土心墙坝易损性分析
1
作者 刘琳 宋志强 +3 位作者 王飞 李闯 刘升欢 刘云贺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06-1119,共14页
目前关于近断层地震动作用下沥青混凝土心墙坝的研究多在SV波、P波单独斜入射的情况下进行,而实际上单波斜入射的假设是不全面的,近断层地震动应考虑SV波、P波组合斜入射的情况。本文基于地表地震动反演确定场地SV波、P波斜入射时程,在... 目前关于近断层地震动作用下沥青混凝土心墙坝的研究多在SV波、P波单独斜入射的情况下进行,而实际上单波斜入射的假设是不全面的,近断层地震动应考虑SV波、P波组合斜入射的情况。本文基于地表地震动反演确定场地SV波、P波斜入射时程,在近断层SV波、P波组合斜入射的情况下得到心墙坝的变形及损伤情况,并分析坝体的损伤情况随水平向、竖向地震动强度指标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竖向近断层地震动强度指标引起的极限破坏概率与水平向引起的概率差异明显。近断层水平向地震动强度指标选择为T_(1)时谱加速度值S_(a)(T_(1))_(1)、T_(1)时谱速度值S_(v)(T_(1))_(1)、谱速度强度VSI_(1)和T_(1)时谱位移值S_(d)(T_(1))_(1),竖向地震动强度指标选择为加速度峰值PGA_(2)、T_(1)时谱加速度值S_(a)(T_(1))_(2)、谱速度强度VSI_(2)和T_(1)时谱位移值S_(d)(T_(1))_(2)时,其坝体预测破坏概率适中。在进行近断层地震动作用下的心墙坝易损性分析时,应考虑水平向、竖向地震动相结合的损伤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断层地震动 组合斜入射 沥青混凝土心墙坝 易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粒径骨料心墙沥青混凝土离析特性
2
作者 杨寒冰 何建新 +2 位作者 杨武 杨志豪 刘亮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5602-5608,共7页
为探究大粒径骨料心墙沥青混凝土的离析特性,开展了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首先,对室内配制的沥青混凝土试样的密度比数据进行极差分析;其次,基于一元方差理论对现场不同工况下钻取的骨料最大粒径37.5 mm的沥青混凝土芯样上、下部的密度... 为探究大粒径骨料心墙沥青混凝土的离析特性,开展了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首先,对室内配制的沥青混凝土试样的密度比数据进行极差分析;其次,基于一元方差理论对现场不同工况下钻取的骨料最大粒径37.5 mm的沥青混凝土芯样上、下部的密度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最后,对不同工况下大粒径骨料心墙沥青混凝土芯样上、下部的基本力学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对心墙沥青混凝土离析影响相对较大的因素是骨料最大粒径,其次是试验温度,最小的是沥青用量,且心墙沥青混凝土离析的倾向性随骨料粒径增大、沥青用量增大和试验温度升高而增大。不同工况下成型的骨料最大粒径37.5 mm的沥青混凝土的离析倾向性由大到小分别是:工况二初碾温度145℃、摊铺厚度30 cm,工况一初碾温度130℃、摊铺厚度30 cm,工况三初碾温度145℃、摊铺厚度40 cm和工况四初碾温度130℃、摊铺厚度40 cm;其自身的离析倾向性会随着摊铺厚度的增大、初碾温度的降低而减小。上述4种工况下成型的骨料最大粒径37.5mm的沥青混凝土的芯样上、下部的马歇尔稳定度、马歇尔流值和劈裂抗拉强度的差异均在6%以内,均匀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粒径骨料心墙沥青混凝土 离析 现场碾压试验 极差分析 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湿化和流变的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安全性评价
3
作者 张逸超 胡洪林 +3 位作者 雷显阳 毛航宇 鲍利发 王柳江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7-152,176,共7页
为评价全风化花岗岩层上沥青混凝土心墙坝的安全性,考虑坝基全风化层及筑坝料的湿化和流变特性,对某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开展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坝体和心墙的应力和变形值均在合理范围内,在全风化层上采用沥青混... 为评价全风化花岗岩层上沥青混凝土心墙坝的安全性,考虑坝基全风化层及筑坝料的湿化和流变特性,对某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开展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坝体和心墙的应力和变形值均在合理范围内,在全风化层上采用沥青混凝土心墙坝的设计方案是合理可行的;考虑全风化层和筑坝料的湿化和流变变形后,坝体和心墙的应力变形规律更符合工程实际,计算结果可以更加合理地评价大坝安全性;左岸全风化层对左岸心墙与基座接触部位的应力水平、沿岸坡向错动变形有较大影响,建议加强对左岸心墙与基座接触部位的界面错动、心墙应力变形及心墙下游坝基和坝体内部孔压的安全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混凝土心墙坝 全风化花岗岩 湿化 流变 抽水蓄能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防渗墙塑性损伤的深厚覆盖层上沥青混凝土心墙坝应力渗流分析
4
作者 林恒星 邹浩 +2 位作者 冯先伟 孙继文 李文亮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2-146,87,共6页
深厚覆盖层上建坝常采用混凝土防渗墙作为防渗结构,常规有限元分析对混凝土防渗墙通常采用线弹性本构,导致防渗墙易出现应力超限现象,而实际上,应力超限后混凝土防渗墙会发生塑性损伤,应力会释放并重新分布,因此线弹性模型计算的防渗墙... 深厚覆盖层上建坝常采用混凝土防渗墙作为防渗结构,常规有限元分析对混凝土防渗墙通常采用线弹性本构,导致防渗墙易出现应力超限现象,而实际上,应力超限后混凝土防渗墙会发生塑性损伤,应力会释放并重新分布,因此线弹性模型计算的防渗墙应力不符合实际情况。依托某深厚覆盖层上沥青混凝土心墙坝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对混凝土防渗墙分别采用混凝土塑性损伤和线弹性本构,研究对比防渗墙损伤对沥青混凝土心墙坝应力和渗流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塑性损伤本构后,防渗墙应力出现重分布,拉压应力有所下降,最大拉应力减小了7.00 MPa,最大压应力减小了3.32 MPa;大坝整体的总水头、压力水头和渗漏量变化不大,防渗墙损伤区域的渗透坡降减小,防渗墙的渗漏量因损伤增大了246.21%,大坝整体的渗漏量仅增大了12.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混凝土心墙坝 三维有限元模型 防渗墙 应力 渗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强地震下沥青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抗震稳定分析评价
5
作者 高东红 屈永倩 +1 位作者 郑林娜 朱瑞恒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8-131,共4页
某拟建抽水蓄能电站位于我国西北强震地区,电站上水库大坝采用沥青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由于工程地震烈度较高,采用常规的设计手段,上、下游坝坡抗滑稳定安全系数难以满足规范要求,需要对坝顶结构及上、下游坝坡采取针对性抗震设计。因此,... 某拟建抽水蓄能电站位于我国西北强震地区,电站上水库大坝采用沥青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由于工程地震烈度较高,采用常规的设计手段,上、下游坝坡抗滑稳定安全系数难以满足规范要求,需要对坝顶结构及上、下游坝坡采取针对性抗震设计。因此,提出在坝顶采用设置增模区、加筋及“U”型防浪墙的加固措施,并分别采用拟静力法、动力时程法对大坝上、下游坝坡及坝顶防浪墙在不同工况下进行了稳定分析。结果表明,采取加固措施后,大坝坝坡及防浪墙的稳定安全系数有了明显改善,大坝抗震安全性显著提高。研究成果及分析方法对强震区修建高土石坝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混凝土面板堆石坝 强震区 拟静力法 动力时程法 坝坡 防浪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心墙拱效应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勇 李炎隆 +1 位作者 温立峰 李维妹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9-128,共10页
心墙拱效应是影响土石坝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因素,心墙力学特性复杂且受众多因素的影响,复杂地形地质条件对心墙拱效应具有重要影响。首先对比了直心墙、斜心墙、下直上斜式心墙拱效应的差异,在此基础上选取岸坡坡度、河谷宽度、覆盖层... 心墙拱效应是影响土石坝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因素,心墙力学特性复杂且受众多因素的影响,复杂地形地质条件对心墙拱效应具有重要影响。首先对比了直心墙、斜心墙、下直上斜式心墙拱效应的差异,在此基础上选取岸坡坡度、河谷宽度、覆盖层厚度以表征坝体所处的地形地质条件。基于数值计算定量研究复杂地质条件对沥青混凝土心墙拱效应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心墙应力拱效应主要集中在心墙中部3/4坝高附近及靠近岸坡处;斜心墙应力拱效应相对较小,可以很好地改善心墙的整体受力状况;岸坡变陡,斜心墙整体的拱效应强度增加,应力传递的核心区域由心墙中部拓宽至心墙两岸坡;随着河谷宽度的增加,应力传递的重心逐渐由底部转移到心墙两岸及心墙中上部;斜心墙整体的应力拱效应并非随着河谷宽度的增加单调变化,当坝轴线长度与坝高比值增加到3~4时,河谷产生的河谷效应对斜心墙变形及拱效应的影响大幅下降;随着覆盖层厚度的增加,斜心墙底部的拱效应明显增强,底部的拱效应系数分布逐渐集中化、区域化,容易产生局部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混凝土心墙 地形 地质 拱效应 土石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岩中入射波三维时域反演及自由场构建 被引量:1
7
作者 王飞 宋志强 +1 位作者 刘云贺 李闯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6-167,共12页
基岩入射波一维和二维时域反演不能反映入射方位角和斜入射角的空间任意性,导致构建的自由场可能与实际偏离较远,因此有必要开展基岩入射波三维时域反演研究。基于波函数组合法,利用基岩中P波、SV波和SH波的入射波时程表达地表控制点自... 基岩入射波一维和二维时域反演不能反映入射方位角和斜入射角的空间任意性,导致构建的自由场可能与实际偏离较远,因此有必要开展基岩入射波三维时域反演研究。基于波函数组合法,利用基岩中P波、SV波和SH波的入射波时程表达地表控制点自由场,建立基于设计地震动的基岩入射波三维时域反演方法,并进一步构建了多波组合斜入射下的空间非一致自由场,分析了基于一维和二维反演方法构建的自由场偏差,揭示了不同反演和自由场构建方法对于沥青混凝土心墙土石坝地震响应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基于地震动三维反演方法构建的自由场具有空间非一致性,能够更全面地反映场地的地震动场情况。当入射方位角在0°~60°、斜入射角在40°~90°范围内,与三维反演方法相比,一维反演方法构建的特征点x向自由场偏差较大,位移峰值最大偏差为55.8%;当入射方向与某个水平坐标轴平行时,二维反演方法构建的特征点另一个水平向自由场偏差较大,位移峰值最大偏差为100%。介质泊松比增大,一维反演下x向自由场偏差减小,二维反演下x向自由场偏差增大,特征点位移峰值最大偏差分别为46%和36%。与基于地震动三维反演方法获得的心墙拉应力最大值相比,二维和一维反演下拉应力最大值分别减小了83.3%和2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入射波 沥青混凝土心墙土石坎 三维时域反演 自由场 非一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PBL剪力键的钢芯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低周往复加载试验研究
8
作者 袁涛涛 蔡玉军 +1 位作者 聂少锋 隋璐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2-51,共10页
为研究带PBL剪力键的钢芯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的抗震性能,对1个型钢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和4个钢芯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进行了循环往复加载试验;观察带PBL剪力键的钢芯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在水平循环荷载下的破坏全过程,并分析该类剪力墙的滞... 为研究带PBL剪力键的钢芯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的抗震性能,对1个型钢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和4个钢芯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进行了循环往复加载试验;观察带PBL剪力键的钢芯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在水平循环荷载下的破坏全过程,并分析该类剪力墙的滞回特征、变形能力、承载能力、耗能性能、刚度和强度退化能力。结果表明:钢芯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的破坏模式主要为弯曲型破坏,滞回曲线较为饱满;配置钢芯板的剪力墙承载力、延性性能和耗能能力较优;PBL剪力键的构造方式可保证钢芯板与混凝土之间的黏结性能完好,PBL剪力键平放会导致剪力墙出现沿PBL剪力键的水平通缝,影响剪力墙承载能力的发挥,建议采用PBL剪力键竖放的构造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芯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 PBL剪力键 抗震性能 拟静力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寨水库料场爆破方案设计及评价
9
作者 崔海涛 郭纬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81-187,共7页
结合工程实例,对鸭寨水库工程的坝体石方料开采以及爆破方案进行简要阐述。鸭寨水库沥青心墙土石坝工程区位于贵州省三都县,坝体石料开采条件较差。为满足施工工期,提高工程施工进度和施工效率,根据钻孔揭露地层岩性,采用浅孔与中深孔... 结合工程实例,对鸭寨水库工程的坝体石方料开采以及爆破方案进行简要阐述。鸭寨水库沥青心墙土石坝工程区位于贵州省三都县,坝体石料开采条件较差。为满足施工工期,提高工程施工进度和施工效率,根据钻孔揭露地层岩性,采用浅孔与中深孔爆破法相结合的爆破方案,自上而下、分层台阶式施工。通过爆破效果原因分析以及对爆破参数和措施进行改进,有效解决了爆破石料级配不连续的问题。总结和积累的相关施工经验,对推动原岩节理和软弱夹层岩体爆破技术管控措施的改进、土石坝料场等类似工程的爆破方案设计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料场开采 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 台阶爆破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H波不同入射方位下沥青混凝土心墙土石坝响应特性及安全评价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飞 宋志强 +2 位作者 刘云贺 李闯 胡安奎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43-1054,共12页
地震波空间斜入射下沥青混凝土心墙和坝体的破坏模式及安全评价的研究存在较大不足。考虑SH波入射方位角的空间任意性,基于波场叠加原理构建了地基边界上的非一致自由场,建立了SH波三维空间斜入射下的波动输入方法;基于试验结果建立了... 地震波空间斜入射下沥青混凝土心墙和坝体的破坏模式及安全评价的研究存在较大不足。考虑SH波入射方位角的空间任意性,基于波场叠加原理构建了地基边界上的非一致自由场,建立了SH波三维空间斜入射下的波动输入方法;基于试验结果建立了沥青混凝土瞬时抗拉强度随应变速率变化的经验公式,提出了依据瞬时拉应力和瞬时抗拉强度判别单元抗拉破坏的心墙安全评价方法;分析了入射方位角对过渡料与心墙之间的位错、心墙应力的影响规律,开展了坝体单元抗剪破坏评价,明确了不同入射方位下心墙和坝体的抗震薄弱部位。结果表明:地震波振动方向平行于水流向是过渡料位错、心墙拉应力和坝体局部动剪切破坏的最不利激振方位。与振动方向平行于坝轴向相比,振动方向平行于水流向时过渡料水平向脱开和竖直位错分别增大19.25倍和2.19倍,心墙最大拉应力增加1.8倍,上游坝坡单元发生动剪切破坏的深度加深。相对本文提出的心墙抗拉破坏判别方法,传统判别方法会导致心墙的破坏程度被高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混凝土心墙土石坝 入射方位 位错 心墙抗拉破坏 坝体抗剪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沥青混凝土心墙坝漫顶溃坝试验与溃坝过程数值模拟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蒙 钟启明 +2 位作者 林忠 李宇 卢洪宁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34-1540,共7页
基于中国新疆射月沟水库溃坝案例资料,在水槽冲蚀试验系统进行了沥青混凝土心墙坝漫顶溃坝试验,直观展现了坝壳料冲蚀与心墙折断过程,发现了抗冲蚀能力强的沥青混凝土心墙对溃坝过程的重要影响。将沥青混凝土心墙坝的漫顶溃坝过程分为3... 基于中国新疆射月沟水库溃坝案例资料,在水槽冲蚀试验系统进行了沥青混凝土心墙坝漫顶溃坝试验,直观展现了坝壳料冲蚀与心墙折断过程,发现了抗冲蚀能力强的沥青混凝土心墙对溃坝过程的重要影响。将沥青混凝土心墙坝的漫顶溃坝过程分为3个阶段:坝壳料溯源冲蚀至沥青混凝土心墙裸露;心墙第一次折断,溃口流量迅速增大并出现峰值;心墙发生多次折断直至溃口稳定。在试验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模拟溃口流量和溃口形态演化的沥青混凝土心墙坝漫顶溃坝过程数学模型,模型的特色在于通过冲蚀公式模拟沥青混凝土心墙的裸露长度,采用力矩平衡法计算裸露心墙的折断时刻、折断长度和折断次数,从而合理反映了沥青混凝土心墙坝漫顶溃坝时坝壳料与心墙的耦合作用机制。采用建立的数学模型对射月沟溃坝过程进行了反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重要溃坝参数与实测值误差均在±25%以内,较好地反映了溃坝过程,研究成果可为沥青混凝土心墙坝漫顶溃坝过程模拟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月沟水库 沥青混凝土心墙坝 溃坝过程 模型试验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车坝水库泥岩石渣坝复合土工膜与振冲碎石桩地基中混凝土防渗墙综合防渗体系的应力变形特性 被引量:3
12
作者 郑光俊 李振华 +2 位作者 林威 周欣华 徐晗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7-150,172,共5页
铜车坝水库泥岩石渣坝综合防渗体系具有振冲碎石桩地基中设置混凝土防渗墙、柔性复合土工膜联结混凝土防渗墙等关键因素,为确保大坝防渗体系的安全性,采用大型三轴试验获得了坝料的邓肯模型参数,建立了准三维有限元模型,在土工膜与上、... 铜车坝水库泥岩石渣坝综合防渗体系具有振冲碎石桩地基中设置混凝土防渗墙、柔性复合土工膜联结混凝土防渗墙等关键因素,为确保大坝防渗体系的安全性,采用大型三轴试验获得了坝料的邓肯模型参数,建立了准三维有限元模型,在土工膜与上、下垫层料接触部位均设置接触单元,反映土工膜与垫层料之间的接触特性,数值模拟了大坝施工与蓄水过程,阐明了复合土工膜与防渗墙综合防渗体系的应力变形特性。结果表明,泥岩石渣料属于低压缩性土,但其具有较为明显的强度非线性特性;防渗墙各时期的位移变形模式不同,围堰挡水期防渗墙水平位移偏向下游,竣工期逐渐向上游偏移,而蓄水期防渗墙在水压力作用下向下游发展,因此防渗墙上、下表面均存在一定的拉应力区域;土工膜的拉应变主要集中在防渗墙与土工膜的连接处,这是由于该地区刚度差异较大变形非协调所致。研究成果可为设计与施工提供重要的理论与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岩石渣坝 复合土工膜 混凝土防渗墙 振冲碎石桩 应力变形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基座高度对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受力特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姚夏繁 赵二峰 娄一青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9-122,84,共5页
为研究不同基座高度对沥青混凝土心墙坝受力特性的影响,采用邓肯-张E-B模型作为坝体及心墙的本构模型,对大坝施工和蓄水过程进行模拟,并依据基座与心墙的高度关系拟定5种计算方案,对比不同基座高度下堆石体和心墙的受力特性。结果表明,... 为研究不同基座高度对沥青混凝土心墙坝受力特性的影响,采用邓肯-张E-B模型作为坝体及心墙的本构模型,对大坝施工和蓄水过程进行模拟,并依据基座与心墙的高度关系拟定5种计算方案,对比不同基座高度下堆石体和心墙的受力特性。结果表明,基座越高,大坝堆石体竖向位移及第一、三主应力越小,而心墙第一、三主应力越大,竖向位移则随基座增高而减小。在此基础上,利用熵值法构建了基座影响定权模型,量化了基座高度变化对大坝不同部位的影响程度:基座高度变化对心墙的影响(权重56.06%)最显著,建议工程设计和安全评价需要考虑基座高度发生变化时对心墙第一主应力状态的影响。研究成果可为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混凝土心墙坝 心墙基座 有限元分析 熵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厚覆盖层上沥青混凝土心墙坝非平稳随机地震动响应分析
14
作者 王宗凯 宋志强 刘云贺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98-308,共11页
由于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沥青混凝土心墙坝是我国西南强震区深厚覆盖层场地的优选坝型,然而对于沥青混凝土心墙坝非平稳随机地震作用下的抗震安全评价研究尚有不足。采用改进的Clough-Penzien功率谱结合随机函数,充分考虑地震动频率与强... 由于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沥青混凝土心墙坝是我国西南强震区深厚覆盖层场地的优选坝型,然而对于沥青混凝土心墙坝非平稳随机地震作用下的抗震安全评价研究尚有不足。采用改进的Clough-Penzien功率谱结合随机函数,充分考虑地震动频率与强度的非平稳特征,生成了一系列与反应谱拟合的非平稳随机地震动集合,以某深厚覆盖层上沥青混凝土心墙坝为例,对其坝顶水平加速度及竖向永久变形等响应的均值及变化范围等进行了统计分析及分布检验,揭示了覆盖层与坝体响应均值及变异性沿高程变化规律,并通过概率密度演化方法,展示了坝顶水平加速度概率密度沿时间的演化过程,同时对生成的55条非平稳随机地震动进行调幅,结合多条带分析法易损性分析方法开展了深厚覆盖层上沥青混凝土心墙坝非平稳随机地震动易损性分析,给出了以震陷率为破坏等级控制指标的坝体易损性曲线,为深厚覆盖层上沥青混凝土心墙坝的抗震安全评价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混凝土心墙坝 深厚覆盖层 非平稳随机地震动 动力响应 易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深覆盖层上沥青混凝土心墙坝防渗体应力变形特性及处理措施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林恒星 孙继文 +2 位作者 熊志豪 张芳勇 孙寿杰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5-178,97,共5页
防渗体系是保证深厚覆盖层地基上沥青混凝土心墙坝安全运行的最重要结构,其安全性备受关注。因此,对超深覆盖层上沥青混凝土心墙坝开展了大规模的三维有限元分析,研究了防渗体系在填筑和蓄水过程中的应力变形特性。结果表明,沥青混凝土... 防渗体系是保证深厚覆盖层地基上沥青混凝土心墙坝安全运行的最重要结构,其安全性备受关注。因此,对超深覆盖层上沥青混凝土心墙坝开展了大规模的三维有限元分析,研究了防渗体系在填筑和蓄水过程中的应力变形特性。结果表明,沥青混凝土心墙两岸局部区域的拉应变相对较大,应重点关注;嵌入两岸的廊道设计导致廊道及防渗墙顶部两端出现高应力区;在廊道和两岸之间设置结构缝或波纹管,可有效改善廊道和防渗墙应力状态。研究成果为超深覆盖层上土石坝防渗体的设计、优化和安全评价提供了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覆盖层 沥青混凝土心墙坝 防渗体系 应力变形 改善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覆盖层上土石坝心墙与防渗墙连接型式研究 被引量:38
16
作者 沈振中 田振宇 +1 位作者 徐力群 甘磊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39-945,共7页
深厚覆盖层上建造的土石坝常采用封闭式防渗系统。当心墙坝防渗系统坝体采用沥青混凝土心墙、坝基采用封闭式防渗墙时,心墙混凝土基座、防渗墙与相邻土体之间将产生不均匀沉降,易引起基座混凝土断裂和坝壳及覆盖层土体剪切破坏。针对心... 深厚覆盖层上建造的土石坝常采用封闭式防渗系统。当心墙坝防渗系统坝体采用沥青混凝土心墙、坝基采用封闭式防渗墙时,心墙混凝土基座、防渗墙与相邻土体之间将产生不均匀沉降,易引起基座混凝土断裂和坝壳及覆盖层土体剪切破坏。针对心墙坝坝体心墙与坝基防渗墙合理的连接型式问题,结合某水库工程,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法,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研究了心墙基座与防渗墙不同连接型式下坝体与坝基的变形和应力。通过坝体和坝基的变形协调分析以及心墙基座和防渗墙的应力分析,推荐了合理的连接型式,即深厚覆盖层上沥青混凝土心墙坝坝基采用封闭式防渗墙时,宜采用心墙基座与防渗墙间预留空隙的连接型式,其空隙大小与坝基覆盖层厚度及其力学特性以及防渗墙弹性模量有关,需经计算分析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厚覆盖层 沥青混凝土心墙坝 封闭式防渗墙 连接型式 非线性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碾压式沥青混凝土心墙工程特性研究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29
17
作者 饶锡保 程展林 +2 位作者 谭凡 张伟 黄斌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51-57,共7页
沥青混凝土由于良好的防渗性能与变形适应性,在土石坝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工程特性有别于常规混凝土与一般岩土体,包括温度敏感性、耐久性、抗震特性、抗水力劈裂特性等。为突破沥青混凝土心墙坝150m坝高的技术瓶颈,解决深厚覆... 沥青混凝土由于良好的防渗性能与变形适应性,在土石坝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工程特性有别于常规混凝土与一般岩土体,包括温度敏感性、耐久性、抗震特性、抗水力劈裂特性等。为突破沥青混凝土心墙坝150m坝高的技术瓶颈,解决深厚覆盖层、高寒、强震等条件下直接修建高沥青混凝土心墙坝的筑坝技术难题,消除热沥青施工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长江科学院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对三峡茅坪溪防护坝、黄金坪水电站、拉洛水利枢纽工程及Karot水电站等沥青混凝土心墙进行了系统研究,研制了静力、动力、蠕变三轴温控装置,并很好地应用到科研,在碾压式沥青混凝土心墙工程特性方面取得了大量成果。在总结水工沥青混凝土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碾压式沥青混凝土心墙的5个关键问题,以及长江科学院在沥青混凝土方面的研究进展与成果,可为类似复杂条件下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的设计、施工及运行管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混凝土心墙 温度敏感性 耐久性 抗震特性 抗水力劈裂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沥青混凝土心墙坝三维有限元静动力分析 被引量:29
18
作者 孔宪京 余翔 +1 位作者 邹德高 周扬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97-203,共7页
针对沥青混凝土心墙均质坝,运用非线性三维有限元法进行静动力分析.对大坝填筑与蓄水阶段分别进行模拟,并计算了沥青混凝土心墙坝动力响应,分析了坝高、动剪切模量、地震峰值加速度及地震波对心墙最大动剪应变的影响,总结了心墙应力与... 针对沥青混凝土心墙均质坝,运用非线性三维有限元法进行静动力分析.对大坝填筑与蓄水阶段分别进行模拟,并计算了沥青混凝土心墙坝动力响应,分析了坝高、动剪切模量、地震峰值加速度及地震波对心墙最大动剪应变的影响,总结了心墙应力与变形、动剪应变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静力状态下,尤其是满蓄期,应重点关注心墙坝肩处、顶部和底部区域,且高心墙处于更不利的应力与变形状态.地震作用下,动剪应变最大值发生在河谷中央心墙顶部区域,但动剪应变幅值较小,一般不超过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混凝土心墙坝 三维有限元 静动力分析 动剪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谷形状对沥青混凝土心墙坝变形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19
作者 杨超 党发宁 +1 位作者 薛海斌 任劼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4-62,共9页
将河谷形状与堆石材料的力学特性联系起来,定义了河谷宽度系数、河谷边坡陡缓系数和河谷非对称系数等3个动态参数来描述河谷形状。利用新定义的河谷形状参数研究其对沥青混凝土心墙坝变形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河谷宽度直接影响沥青混凝... 将河谷形状与堆石材料的力学特性联系起来,定义了河谷宽度系数、河谷边坡陡缓系数和河谷非对称系数等3个动态参数来描述河谷形状。利用新定义的河谷形状参数研究其对沥青混凝土心墙坝变形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河谷宽度直接影响沥青混凝土心墙底部应力拱效应的强弱,河谷宽度系数越小,狭窄河谷地形导致的应力拱效应越明显,从而可能诱发心墙水力劈裂;河谷边坡的陡缓影响沥青混凝土心墙两侧拉应力的分布规律和量值大小,河谷边坡陡缓系数增大,沥青混凝土心墙左右两侧的拉应力区范围变小但量值增大;沥青混凝土心墙两侧的沉降差随河谷非对称系数的增大而明显增加,据此初步给出了区分河谷对称性的界限值;河谷形状对沥青混凝土心墙坝的三向位移均会产生一定约束作用,河谷宽度对坝体位移的影响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谷形状参数 沥青混凝土心墙坝 变形特性 应力拱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茅坪溪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应力变形分析 被引量:31
20
作者 张丙印 李全明 +1 位作者 熊焰 高莲士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8-21,共4页
茅坪溪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是三峡工程挡水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研究坝体及心墙在施工和蓄水条件下的工作性状,分别使用邓肯Eμ模型和清华非线性解耦KG模型,对茅坪溪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进行了应力和变形的有限元计算分析。计... 茅坪溪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是三峡工程挡水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研究坝体及心墙在施工和蓄水条件下的工作性状,分别使用邓肯Eμ模型和清华非线性解耦KG模型,对茅坪溪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进行了应力和变形的有限元计算分析。计算中对心墙沥青混凝土使用了参照现场钻孔芯样试验成果修正后的强度和变形参数。根据计算结果,坝体及心墙的应力和变形值均处在合理范围之内,表明茅坪溪防护坝采用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坝型,并利用现场开挖料分区填筑的坝体设计方案是合理和可行的。通过对比分析,还对坝体的施工程序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混凝土 心墙堆石坝 挡水建筑物 三峡工程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