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连接元的二氧化碳驱模拟及窜流通道预测方法
1
作者 徐云峰 刘伟 +1 位作者 赵辉 陈奇龙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8-168,共11页
针对CO_(2)驱油过程中气窜通道影响驱油效果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连接元法的CO_(2)驱全组分数值模型。通过将油藏离散为连接单元,利用连接传导率和连接体积表征节点间流动特性,采用全隐式法求解压力、饱和度及组分物质的量分数。结合路... 针对CO_(2)驱油过程中气窜通道影响驱油效果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连接元法的CO_(2)驱全组分数值模型。通过将油藏离散为连接单元,利用连接传导率和连接体积表征节点间流动特性,采用全隐式法求解压力、饱和度及组分物质的量分数。结合路径追踪算法表征节点间连通性,同时运用同步随机扰动逼近算法进行历史拟合,实现模型参数的自动反演。结果表明:在概念算例中,模型历史拟合精度达95.17%,单次模拟耗时仅为23.33 s,计算效率显著高于传统网格方法的140.28 s;在实际油藏应用中,累产油和累产气的拟合精度分别达到96.1%和94.2%,单井日产油和日产气的平均拟合精度为91.21%;模型能够有效识别RA0050井组中的气窜通道,与示踪剂监测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驱 全组分模型 连接元法 流动路径追踪 气窜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配式地铁预制构件连接方式研究综述
2
作者 丁先立 昝子卉 王冉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24,共6页
[目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连接方式对装配式地铁的安装便捷性和结构稳定性至关重要。然而,目前相关研究多为局部分析,缺乏对连接方式的系统性综述与比较。因此,有必要对装配式地铁预制构件连接方式的研究现状和技术进展进行全面总结,... [目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连接方式对装配式地铁的安装便捷性和结构稳定性至关重要。然而,目前相关研究多为局部分析,缺乏对连接方式的系统性综述与比较。因此,有必要对装配式地铁预制构件连接方式的研究现状和技术进展进行全面总结,为技术选择与优化设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系统梳理了现浇连接、钢筋灌浆套筒连接、螺栓连接、焊接连接及钢构件快速连接等5种主流连接方式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结合具体工程案例,深入分析了这些连接方式的优缺点及其适用场景。[结果及结论]现浇连接和钢筋灌浆套筒连接作为湿连接方式,展现出较高的承载能力和可靠性,但它们的施工周期较长,工艺相对复杂,特别是现浇连接易受施工环境限制,影响效率;钢筋灌浆套筒连接虽减少了浇注工作量,但对技术要求严苛且成本较高。螺栓连接、焊接连接与钢件快速连接作为干连接方式,无需湿作业,施工相对简便。然而,螺栓连接工序繁琐,承载能力有限;焊接连接对工艺水平要求较高,且对工况敏感;而钢件快速连接则以其施工快捷、质量可靠及承载能力强的综合优势,在复杂工况和空间受限环境中尤为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地铁 预制混凝土构件 连接方式 湿连接 干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普拉斯金字塔变换算法的光学元件表面疵病检测
3
作者 王广川 谢国亚 +1 位作者 罗小霞 徐鑫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32-237,共6页
为了解决由于光学元件表面疵病造成光的散射、反射或透射现象,影响光学系统成像质量的问题,设计了基于多光谱技术的光学元件表面疵病检测方法。采集光学元件表面疵病的多光谱图像。采用拉普拉斯金字塔变换算法融合光学元件表面疵病的多... 为了解决由于光学元件表面疵病造成光的散射、反射或透射现象,影响光学系统成像质量的问题,设计了基于多光谱技术的光学元件表面疵病检测方法。采集光学元件表面疵病的多光谱图像。采用拉普拉斯金字塔变换算法融合光学元件表面疵病的多光谱图像,利用帧差法对两幅光学元件多光谱图像相减处理,获取光学元件表面疵病的二值图像特征,标记光学元件多光谱图像融合结果的连通区域,利用图像连通区域的长宽比等参数,检测光学元件表面疵病的种类、数量、大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检测光学元件的麻点、划痕、破点等不同类型的表面疵病,表面疵病尺寸检测精度最高为98.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光谱技术 光学元件 表面疵病检测 滤波片 帧差法 连通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型风电场详细模型建模方法 被引量:12
4
作者 马少康 耿华 +1 位作者 马进 杨耕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1期1-10,共10页
提出一种双馈型风电场详细模型的建模方法。所建立的模型可体现风场内每一台风机以及集电系统的电磁暂态过程。该建模方法利用元件连接法(CCM)的思路,首先将风机、集电线路及变压器等视为分立元件,并建立各个元件的详细模型。再根据CCM... 提出一种双馈型风电场详细模型的建模方法。所建立的模型可体现风场内每一台风机以及集电系统的电磁暂态过程。该建模方法利用元件连接法(CCM)的思路,首先将风机、集电线路及变压器等视为分立元件,并建立各个元件的详细模型。再根据CCM元件连接规则连接各元件,构成风电场的详细模型。利用该建模方法能够获得系统的非线性微分方程,便于后续利用非线性系统理论进一步对系统展开分析。此外,该模型建立在dq坐标系,稳态时各物理量均为直流,借助线性化工具,可方便地获得风电场在某稳态工作点处的线性化矩阵。通过对比仿真验证了该建模方法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建模 双馈型风力发电机 元件连接法 详细模型 小信号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框架梁柱栓焊连接组合节点抗弯承载力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石永久 奥晓磊 +1 位作者 王元清 施刚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7-70,共4页
为了得到钢框架组合节点抗弯承载力的计算方法,采用"组件法",借鉴已有对各组件承载力的研究结果,计算抗弯承载力时考虑了包括钢梁柱屈曲、混凝土局部受压、腹板抗剪、栓钉剪切等因素对节点承载力的影响。根据足尺试验中组合... 为了得到钢框架组合节点抗弯承载力的计算方法,采用"组件法",借鉴已有对各组件承载力的研究结果,计算抗弯承载力时考虑了包括钢梁柱屈曲、混凝土局部受压、腹板抗剪、栓钉剪切等因素对节点承载力的影响。根据足尺试验中组合截面应变分布特征,用两种方法推导出栓焊连接组合节点正负弯矩承载力公式。与现有试验数据的比较说明,公式可以较准确且偏保守地计算节点抗弯承载力,方便于设计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栓焊连接 梁柱组合节点 抗弯承载力 组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接法的三绕组单相电动机 被引量:5
6
作者 仲慧 王秀和 +1 位作者 张洪宝 杨玉波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69-73,共5页
在单相供电系统中,当电动机额定功率大于0.5kW时,采用普通单相感应电动机是不经济的,为此提出一种新型连接方式的三绕组单相感应电动机,该接法对Y接法三相感应电动机的6个出线头进行改接,并与2个电容器相连接,改变了绕组中电流的相位,... 在单相供电系统中,当电动机额定功率大于0.5kW时,采用普通单相感应电动机是不经济的,为此提出一种新型连接方式的三绕组单相感应电动机,该接法对Y接法三相感应电动机的6个出线头进行改接,并与2个电容器相连接,改变了绕组中电流的相位,使三相电机在单相供电系统中实现接近对称运行。采用对称分量法研究该连接方式下电机对称运行需要满足的条件,讨论对称运行条件下电容的选择及其对电机性能的影响,推导了该电机性能计算的具体方法。针对该连接方式进行试验研究,并与三相对称运行进行比较。样机试验证明,新型接法三绕组电机的效率接近三相电动机在三相电源上对称运行的效率,且具有更高的功率因数,可替代普通单相感应电动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绕组 新型连接方式 单相感应电动机 对称分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连通体检测及投影法的牌照字符切分 被引量:9
7
作者 张玉姣 史忠科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64-566,共3页
针对常用投影法单字切分的不足 ,提出基于连通体检测及投影法的字符切分 .首先进行第一次连通体检测 ,选择用于字符群上下边缘线拟合的连通体 .然后用细胞神经网络的方法得到字符群的块状区域 ,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字符群的上下边缘线 .舍... 针对常用投影法单字切分的不足 ,提出基于连通体检测及投影法的字符切分 .首先进行第一次连通体检测 ,选择用于字符群上下边缘线拟合的连通体 .然后用细胞神经网络的方法得到字符群的块状区域 ,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字符群的上下边缘线 .舍弃干扰 ,得到比较“干净”的牌照图象 .对于几何失真较严重的牌照 ,进行几何校正 .对上述处理过的牌照图象 ,进行第二次连通体检测 .对连通体宽度在单个字符范围内的 ,认为连通体的边界为字符的边界 ,对超过单个字符宽度的连通体 ,用投影法重新进行切分 .经测试 ,此方法能较好地去除螺钉和边框的干扰 ,切分位置合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通体检测 投影法 细胞神经网络 阴影检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设计模式开发小干扰稳定性分析软件包 被引量:10
8
作者 励刚 陈陈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2-16,共5页
该文从软件工程的角度介绍了可用于大型互联电力系统的小干扰稳定分析软件包的开发思想。由于基于QR算法的小干扰稳定分析软件对计算规模的限制 ,开发新的适合大规模电力系统的、可详细建模和变换不同特征根算法的软件包是电力系统计算... 该文从软件工程的角度介绍了可用于大型互联电力系统的小干扰稳定分析软件包的开发思想。由于基于QR算法的小干扰稳定分析软件对计算规模的限制 ,开发新的适合大规模电力系统的、可详细建模和变换不同特征根算法的软件包是电力系统计算软件发展的必然。基于面向对象 -设计模式的概念对本质结构进行分析 ,找到软件系统中的凝聚点 热点与设计模式中的模板 挂钩的对应性 ,从而在软件编制中顺利地应用了设计模式的通用原则 ,使所开发的软件包可随意变换多种不同的算法 ,其适应性较好。此外 ,从改进元件联结法 (CCM)所建立的电力系统小干扰对象模型中基金项目 :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资助 ( 97 312 1 11 1e)。ResearchKeyProjectoftheNationalNinth fiveYearProgramofChina( 97 312 1 11 1e) .抽象得到“多类型对象连接图”的设计模式 ,并进行了定义。使用该定义便于对不同详细程度的模型进行调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开发 设计模式 电力系统 小干扰稳定性分析软件包 面向对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端板连接半刚性梁柱组合节点的抗弯承载力Ⅰ:负弯矩作用 被引量:8
9
作者 李国强 石文龙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23-29,共7页
基于现有试验数据以及组合节点抗弯承载力的研究成果,利用塑性分析方法和组件法,提出一种平端板连接组合节点承受负弯矩作用时,其塑性抗弯承载力的计算方法。探讨组合节点的实效模式,给出其各组件承载力的计算方法,组件包括钢筋、螺栓... 基于现有试验数据以及组合节点抗弯承载力的研究成果,利用塑性分析方法和组件法,提出一种平端板连接组合节点承受负弯矩作用时,其塑性抗弯承载力的计算方法。探讨组合节点的实效模式,给出其各组件承载力的计算方法,组件包括钢筋、螺栓、柱腹板、梁翼缘、混凝土楼板等。考虑中和轴出现的6种位置:混凝土楼板内;钢梁上翼缘内;钢梁腹板内,所有螺栓受压;前m-1排螺栓受拉,第m排部分受拉,其余受压;1~m排完全受拉;只有钢梁下翼缘受压。该方法可以考虑节点承受非对称荷载作用的情况以及作用在连接上的剪力、高强度螺栓撬力等因素的影响。如果将组合连接的配筋率取为零,不考虑组合楼板的影响,使用该方法同样可以计算平端板连接梁柱纯钢节点在承受负弯矩作用时的抗弯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端板连接 组合节点 组件法 抗弯承载力 负弯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型钢梁与矩形钢管柱端板单向螺栓连接节点初始转动刚度性能 被引量:17
10
作者 李国强 段炼 +1 位作者 陆烨 张杰华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65-573,共9页
进行了6组平齐式、外伸式端板单向螺栓连接节点试验,并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别推导了单向螺栓抗拉刚度、受拉端板抗弯刚度、柱壁抗拉刚度、柱壁抗压刚度和受压外伸式端板抗压刚度的计算式.利用组件法推导了平齐式、外伸式连接节点... 进行了6组平齐式、外伸式端板单向螺栓连接节点试验,并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别推导了单向螺栓抗拉刚度、受拉端板抗弯刚度、柱壁抗拉刚度、柱壁抗压刚度和受压外伸式端板抗压刚度的计算式.利用组件法推导了平齐式、外伸式连接节点在弯矩作用下初始转动刚度的理论计算公式.结果表明:给出的节点初始转动刚度的计算式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精度可满足工程设计的要求.最后,提出了H型钢梁与矩形钢管(RHS)柱端板单向螺栓连接节点的设计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向螺栓 矩形钢管(RHS)柱 梁柱连接节点 组件法 初始转动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传递函数法的大跨建筑非结构构件动力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韩庆华 张鹏 芦燕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79-84,共6页
针对四边简支网架结构单点连接单自由度非结构构件的情况,利用传递函数法推导出非结构构件频域位移公式以及网架任一点频域位移公式,并进一步得到主附结构之间连接作用力的频域公式。其次研究主附结构频率比和质量比等参数对耦合结构频... 针对四边简支网架结构单点连接单自由度非结构构件的情况,利用传递函数法推导出非结构构件频域位移公式以及网架任一点频域位移公式,并进一步得到主附结构之间连接作用力的频域公式。其次研究主附结构频率比和质量比等参数对耦合结构频域位移响应和网架杆件内力的影响,分析得出通过频率调谐作用,非结构构件可以有效地改变网架结构的自振频率,从而避开场地的卓越周期,同时通过非结构构件与网架结构的相对运动,减弱网架结构的内力,减小主体结构位移。改变主附结构的频率比和质量比分析可知,当频率比在1左右时,主体结构位移减小幅度一般可达40%;当主附结构的频率比偏离1时,随着主附结构质量比的减小,主体结构的位移减小幅度降低;当频率比为0.7~0.8或1.1~1.2时,质量比在0.01~0.02内主体结构位移减小幅度为10%~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边简支网架结构 单点连接 非结构构件 传递函数法 ANSYS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式刚架带加劲肋外伸端板连接的初始转动刚度计算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伟 黄祖华 +1 位作者 赖苍林 林宏伟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2011年第3期113-118,共6页
对欧洲规范Eurocode 3的组件法进行改进,考虑了带加劲肋的外伸端板与柱翼缘之间的拉伸刚度组件,使之可用于计算门式刚架结构中最常见的设置了加劲肋外伸端板连接节点的初始转动刚度,同时给出了该类节点的初始转动刚度的简化分析模型以... 对欧洲规范Eurocode 3的组件法进行改进,考虑了带加劲肋的外伸端板与柱翼缘之间的拉伸刚度组件,使之可用于计算门式刚架结构中最常见的设置了加劲肋外伸端板连接节点的初始转动刚度,同时给出了该类节点的初始转动刚度的简化分析模型以及详细计算步骤,并通过试验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可用于目前部分不符合规范刚性连接要求的门式刚架节点的初始转动刚度的确定,并为该类结构整体承载力的分析计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式刚架 初始转动刚度 组件法 端板连接 加劲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EMIHEX接法永磁同步电动机单相运行稳态性能 被引量:2
13
作者 孙树敏 王秀和 +1 位作者 裴英 唐旭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2-37,44,共7页
为了更加全面深入地研究SEMIHEX接法的优越性,将该接法应用于异步起动三相永磁同步电动机的单相运行上。首先,给出了异步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同步运行时以及起动瞬间的正序、负序阻抗表达式,并且基于对称分量法,对该接法电机的对称运行... 为了更加全面深入地研究SEMIHEX接法的优越性,将该接法应用于异步起动三相永磁同步电动机的单相运行上。首先,给出了异步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同步运行时以及起动瞬间的正序、负序阻抗表达式,并且基于对称分量法,对该接法电机的对称运行条件进行分析;然后,提出了单相运行时的稳态性能计算方法;最后,设计了一台异步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作为试验样机,将其按照SEMIHEX接法进行改接,进行了稳态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三相永磁同步电动机采用SEMIHEX接法单相运行时,具有与同容量三相永磁同步电动机相近的效率和更高的功率因数。因此,可以在实际应用中设计较低功率因数的异步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采用SEMIHEX接法单相运行时,在电路中接入电容器,来提高功率因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相供电 SEMIHEX接法 异步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 对称分量法 稳态性能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弯矩作用下钢管混凝土组合框架端板连接节点的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静峰 龚旭东 姜涛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2-61,共10页
为了获悉负弯矩作用下钢管混凝土组合框架端板连接节点的抗弯承载力,给出组合节点的失效模式,建立对称荷载和非对称荷载作用下组合节点的力学模型,详细考虑柱截面类型、端板类型、荷载类型、楼板组合作用的影响。基于节点失效模式,分别... 为了获悉负弯矩作用下钢管混凝土组合框架端板连接节点的抗弯承载力,给出组合节点的失效模式,建立对称荷载和非对称荷载作用下组合节点的力学模型,详细考虑柱截面类型、端板类型、荷载类型、楼板组合作用的影响。基于节点失效模式,分别提出钢筋抗拉承载力、螺栓抗拉承载力、连接抗压承载力等组件承载力的简化计算方法。根据力学平衡原理和力学模型,利用组件法,确定组合节点受弯中和轴位置,分别提出平齐端板连接和外伸端板连接钢管混凝土组合节点在负弯矩作用下的承载力计算公式。用试验结果验证了所提组合节点抗弯承载力简化计算方法的正确性,研究成果可为建立半刚性钢管混凝土组合框架设计理论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板连接 钢管混凝土组合节点 抗弯承载力 负弯矩作用 组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绕组拓扑结构的移相变压器建模及应用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晓华 陈镇生 +2 位作者 罗一杰 刘玮 屠卿瑞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01-106,共6页
针对现有移相变压器稳态数学模型不能适用于内外部端口故障电气量计算的问题,基于相分量法建立其全相数学模型。以对称双芯式移相变压器为例,根据其电磁约束关系,推导出节点电压与电流间的关系式,再通过绕组拓扑结构对节点进行合并及接... 针对现有移相变压器稳态数学模型不能适用于内外部端口故障电气量计算的问题,基于相分量法建立其全相数学模型。以对称双芯式移相变压器为例,根据其电磁约束关系,推导出节点电压与电流间的关系式,再通过绕组拓扑结构对节点进行合并及接地处理,得到移相变压器的导纳矩阵和全相等效电路模型,并对矩阵进行修正以适应不同故障情况下的计算。最后,利用该模型分析了对称双芯式移相变压器在不同相序网络中的运行特性。对比仿真结果可知,所建全相数学模型能够准确计算各类端口故障下的电气量,所得等效相序电路可以有效反映不同序分量下移相变压器的运行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称式双芯移相变压器 绕组连接 相分量法 全相数学模型 运行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效静力风荷载背景和共振之间的耦合效应
16
作者 柯世堂 王法武 +2 位作者 周奇 周志勇 赵林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2-117,共6页
在结构动力学和随机振动理论基础上,推导出结构脉动风总响应的实际理论组合公式,首次定义了耦合恢复力协方差矩阵这一参数,提出用于补偿背景和共振分量之间耦合项的一致耦合方法(CCM)来求解结构的总风致响应,并赋予等效静风荷载背景和... 在结构动力学和随机振动理论基础上,推导出结构脉动风总响应的实际理论组合公式,首次定义了耦合恢复力协方差矩阵这一参数,提出用于补偿背景和共振分量之间耦合项的一致耦合方法(CCM)来求解结构的总风致响应,并赋予等效静风荷载背景和共振耦合项以明确的物理含义。以某大跨屋盖结构为例,采用CCM法进行风致响应和等效静风荷载计算,通过与全模态完全二次型组合(CQC)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深入揭示了背景和共振耦合项的作用机理,验证了本文方法的高精度和有效性,为此类结构风致响应和等效静风荷载的精确求解和机理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致响应 等效静风荷载 大跨屋盖结构 一致耦合方法 背景和共振耦合分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RBA的应用软件集成器 被引量:1
17
作者 夏柏成 张基温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132-133,167,共3页
CORBA是一个面向组件的分布式系统规范,为基于组件的应用软件提供运行环境和各种服务,使应用软件能运行于多种硬件和OS平台,也使应用软件的开发可以在分布式环境下进行。该文设计了一个面向应用领域的软件开发集成器,它脱离了源代码的束... CORBA是一个面向组件的分布式系统规范,为基于组件的应用软件提供运行环境和各种服务,使应用软件能运行于多种硬件和OS平台,也使应用软件的开发可以在分布式环境下进行。该文设计了一个面向应用领域的软件开发集成器,它脱离了源代码的束缚,利用集成的CORBA功能和服务,使应用软件开发直接在组件的层次上进行,使面向领域的软件开发更加方便、简单,而组件的可视化和可拖动性使组件的柔性联接更加直观,为领域应用人员调整和重组应用软件提供方便,是一个真正面向用户的软件集成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BA 应用软件集成器 面向对象 搜索引擎 网络流量 计算机网络 软件开发 源代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幕-结构法构件抗弯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韩现民 梁显 +1 位作者 肖明清 胡大伟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34-140,148,共8页
为揭示管幕-结构法构件抗弯特性,以下穿太原火车站工程为依托,采用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方法,对钢管与混凝土间界面状态、构件截面几何特征和管壁厚度等对结构构件抗弯能力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钢管与混凝土界面在自由滑移状态下的... 为揭示管幕-结构法构件抗弯特性,以下穿太原火车站工程为依托,采用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方法,对钢管与混凝土间界面状态、构件截面几何特征和管壁厚度等对结构构件抗弯能力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钢管与混凝土界面在自由滑移状态下的截面极限抗弯承载力约为完全连接状态的80%左右;考虑钢管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作用时,截面的抗弯承载力为完全连接状态的93%,比自由滑移状态增大13%;(2)截面几何特征对承载能力影响较大;(3)截面极限抗弯承载力随管壁厚度的减小而呈线性减小规律;(4)随着荷载增加,结构变形由线性向非线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幕-结构法 构件抗弯承载力 理论计算 钢管与混凝土界面状态 构件截面几何特征 钢管壁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连通域标记的纸病检测算法 被引量:9
19
作者 赵晓 何立风 +2 位作者 姚斌 高启航 杨云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1-56,共6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段的连通域标记处理算法,同时对纸病区域进行连通域标记和形状特征值提取,旨在提高纸病检测的准确率和效率。该算法利用纸病区域为简单连通图像的特点,采用段技术实现了纸病区域的标记处理,探讨了在标记处理同时快速统计... 提出了一种基于段的连通域标记处理算法,同时对纸病区域进行连通域标记和形状特征值提取,旨在提高纸病检测的准确率和效率。该算法利用纸病区域为简单连通图像的特点,采用段技术实现了纸病区域的标记处理,探讨了在标记处理同时快速统计与形状特征值计算有关的中间参数的方法,利用标记结果及形状特征值实现了纸病的快速检测。该算法优化了标记处理与形状特征值提取的过程,减少了纸病图像的扫描次数。结果表明,该算法达到了准确、快速的纸病检测效果,且易于扩展到实际的纸病检测系统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通域标记 段标记 形状特征提取 纸病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相电压不对称跌落光伏并网逆变器控制方法 被引量:34
20
作者 翦志强 司徒琴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126-130,共5页
为了满足光伏并网逆变器在三相电网电压不对称跌落情况下的低电压穿越能力的要求,提出了一种电流正负序同步旋转坐标独立控制的方法,以抑制负序电流和并网电流谐波,使得光伏并网逆变器在三相电网电压不平衡跌落过程中能够正常运行,且不... 为了满足光伏并网逆变器在三相电网电压不对称跌落情况下的低电压穿越能力的要求,提出了一种电流正负序同步旋转坐标独立控制的方法,以抑制负序电流和并网电流谐波,使得光伏并网逆变器在三相电网电压不平衡跌落过程中能够正常运行,且不影响电网电能质量。特别地,对电网电压正负序分量的检测进行了详细研究,分析了两种不同的电网正负序分量检测方法的优缺点,优选一种方法进行了实验验证。所提出的低电压穿越控制方法通过了国家电网的零电压穿越认证,证明了该技术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电压穿越 三相不平衡 光伏并网逆变器 控制方法 正负序分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