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1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oduct Family Design Methodology Using Object-Oriented Approach
1
作者 WANG Ai-min, MENG Ming-chen, HUANG Jing-yuan (Department. of Precision Instruments and Mechanology, Tsinghua Univers 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141-142,共2页
The serious competition environment of global marke t requests the enterprise to change traditional product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a dopt new theory in order to meet diverse customer needs while maintaining near m a... The serious competition environment of global marke t requests the enterprise to change traditional product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a dopt new theory in order to meet diverse customer needs while maintaining near m ass production efficiency, which is the main philosophy of mass customization. P roduct family design is research focus at present and also is the core technolog y of DFMC (design for mass customization). Firstly,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fund amental issues of product family, such as concepts of modularity, commonality/di versity, product platform and product family architecture etc. We compare the te rminology between product family and object-oriented approach in the next step. Thirdl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s one product family design methodology based o n product platform and under different phase of product life cycle constrains, f or example, functional, assembly and service etc. At the end section of this pap er, we applied, the object-oriented approach in above mentioned product family design methodology to realize the design process. In one word, this paper propos ed one product family design methodology based on object oriented approach and p roduct life cycle consideration, especially the conjointness of characteristic o f OOA and concepts of product family. The main property of OOA are encapsulation , inherence and polymorphism. Encapsulation can represent the module or building blocks of product family. Inherence can be extended to describe the modularity and commonality, and also be used to construct variant space. Alternative specif ic of product family architecture can be embodied with polymorphism. And fin aly, we give the future work contents. In order to derive the product platform a nd achieve modularity and commonality/diversity, interface management between bu ilding block is necessary. The question is how the OOA can be applied in interfa ce management to get our aim OOA is the basis of man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 stem, then the question is how to build one system to manage the information of product family and support mass customization The third question is how to deve lop one computer aided tool to facilitate the application of OOA for product fam ily design, even be used to category of design for mass custom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duct family design product platform object- oriented approach (OOA) product life cycl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电子元件注塑封装模流仿真工艺优化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胡鲲鸣 王迪 +3 位作者 金镖 阮剑波 刘万强 谢鹏程 《中国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4-47,共4页
将热致性液晶聚合物(TLCP)微电子元件作为研究对象,利用Moldflow模拟微电子元件注塑流程,对比不同内芯结构对微电子元件注塑的影响,对微电子元件注塑过程中成型效率与成型质量进行分析。通过对比三触点嵌芯结构和两触点嵌芯结构得出最... 将热致性液晶聚合物(TLCP)微电子元件作为研究对象,利用Moldflow模拟微电子元件注塑流程,对比不同内芯结构对微电子元件注塑的影响,对微电子元件注塑过程中成型效率与成型质量进行分析。通过对比三触点嵌芯结构和两触点嵌芯结构得出最佳注塑方案为两触点嵌芯结构,两触点嵌芯结构的充填时间为0.020 4 s,达到顶出时间为0.123 5 s,平均体积收缩率为4.414%,综合翘曲变形为0.011 5 mm,两触点嵌芯结构相较三触点嵌芯结构节省了充填时间,平均体积收缩率和综合翘曲变形分别降低了0.149%和0.002 7 mm,虽然与三触点嵌芯结构相比,两触点嵌芯结构中纤维分布均匀性较差,但得益于内芯边缘纤维分布集中,使其体积收缩与翘曲变形量减少,综合分析可知,两触点嵌芯结构为微电子元件注射成型最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LDFLOW 微电子元件 结构优化 纤维取向 翘曲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主导权力下考虑零部件可维修性的服务型制造产品可靠性决策优化
3
作者 张熔戈 蒋忠中 +1 位作者 冯广琦 于一凡 《工程管理科技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9-58,共10页
服务型制造供应链主导权力差异和零部件可维修性决定服务型制造商维护策略的选择,进而影响其产品可靠性决策。为此,本文在考虑零部件可维修性的基础上,通过构建不同主导权力下的博弈模型,求解并获得两种情形下服务型制造商和运营商的均... 服务型制造供应链主导权力差异和零部件可维修性决定服务型制造商维护策略的选择,进而影响其产品可靠性决策。为此,本文在考虑零部件可维修性的基础上,通过构建不同主导权力下的博弈模型,求解并获得两种情形下服务型制造商和运营商的均衡决策。研究发现:服务型制造商在确定最优产品可靠性水平时应充分考虑供应链权力结构及维修特性的影响。当运营商主导供应链时,较高的零部件成本或较低的修复率可能促使服务型制造商提供更高可靠性的产品,以降低长期维护成本;而在服务型制造商主导供应链时,服务型制造商应根据市场环境调整可靠性投入,当零部件成本过高或修复率水平过低时,服务型制造商可能降低产品可靠性投入以优化整体利润。研究结论可为服务型制造商确定最优产品可靠性水平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型制造 产品可靠性水平 零部件可维修性 主导权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控取向测度、外生成分识别与货币政策“稳预期”效应——来自数量型中介指标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4
4
作者 张龙 张伟琦 申瑛琦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7-71,共15页
文章首先给出M2中存在内生成分的经验事实,进一步运用内生成分剔除思想定量测度货币政策调控取向变迁指数,重点刻画其对《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的拟合效果和指引功效。接下来,文章识别出M2中的外生成分,运用工具变量局部投影法分析货币政... 文章首先给出M2中存在内生成分的经验事实,进一步运用内生成分剔除思想定量测度货币政策调控取向变迁指数,重点刻画其对《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的拟合效果和指引功效。接下来,文章识别出M2中的外生成分,运用工具变量局部投影法分析货币政策的“稳预期”功效及政策空间异质性特征。结果表明:第一,M2和经济基本面变量之间呈现出强关联走势,M2中含有经济基本面变量信息。第二,货币政策调控取向变迁指数的时变动态属性明显,除个别时点外,其对《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的调控取向拟合效果和指引功效较好,能够准确识别和定位货币政策调控取向的微观变迁进程和瞬时突变时点。第三,货币政策数量型中介指标具有较好的“稳预期”功效,不同货币政策空间下货币政策的“饥饿效应”和“宿醉效应”不同。政策空间充足时期货币政策的短期效应明显,但由于信心的短期属性和行为主体“逆向”选择心理,政策空间不足时期货币政策存在长期效应但不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 调控取向 外生成分 政策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四分量钻孔应变数据的神经网络地震活动性预测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于紫凝 李海峰 +2 位作者 景锡龙 池成全 郑海永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7-339,共13页
首先利用四分量钻孔应变数据独有的自洽特性,构建震前应变特征数据集;之后基于一维卷积神经网络框架,设计地震震级与方位的预测模型;然后通过混淆矩阵计算准确率、召回率以及F1分数,对模型预测结果进行评价与修正;最后对我国西南地区的... 首先利用四分量钻孔应变数据独有的自洽特性,构建震前应变特征数据集;之后基于一维卷积神经网络框架,设计地震震级与方位的预测模型;然后通过混淆矩阵计算准确率、召回率以及F1分数,对模型预测结果进行评价与修正;最后对我国西南地区的永胜、昭通、姑咱及腾冲四个台站的钻孔应变特征分别进行训练与验证,并讨论了不同特征窗长对预测效果的影响。训练完成后的模型效果在测试集上均表现优异,四个台站对震级和方位预测的平均准确率分别可达85%和80%左右,说明四分量钻孔应变数据特征与地震的发生有着很强的相关性,通过卷积神经网络对地震前兆特征进行挖掘具有很大研究潜力,本文提出的预测策略也为未来短临地震的精确预测研究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分量钻孔应变 卷积神经网络 震级预测 方位预测 地震前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O-MS结合感官评价鉴定白肋烟不良气息关键成分
6
作者 叶亚军 赵赛月 +6 位作者 于宏男 姜希 杜赫 梁淼 李瑞丽 陈晨 张峻松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3-69,共7页
为阐明白肋烟烟气不良气息关键成分,利用凝胶色谱和气相色谱-嗅闻-质谱联用(GC-O-MS)技术结合感官评价分别对白肋烟主流烟气粒相物和全烟气捕集产物进行分离及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全烟气捕集产物较主流烟气粒相物的白肋烟不良特征气息明... 为阐明白肋烟烟气不良气息关键成分,利用凝胶色谱和气相色谱-嗅闻-质谱联用(GC-O-MS)技术结合感官评价分别对白肋烟主流烟气粒相物和全烟气捕集产物进行分离及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全烟气捕集产物较主流烟气粒相物的白肋烟不良特征气息明显,利用GC-O-MS技术从白肋烟全烟气捕集物中共鉴定出46种挥发性物质;通过气味活度值结合感官评价鉴定出9种白肋烟烟气关键特征成分,分别为三甲胺、吡啶、3-甲基吡啶、3-乙基吡啶、二甲基三硫、对甲酚、吲哚、3-甲基吲哚、2,3’-联吡啶。本研究明确了白肋烟烟气中不良气息关键成分,可为白肋烟原料质量评价及卷烟配方应用提供参考与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肋烟 不良气息 感官导向 GC-O-MS 气味活度值 关键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KUAS:一种面向领域的构件运行支撑平台 被引量:43
7
作者 黄罡 王千祥 +1 位作者 曹东刚 梅宏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A期1938-1942,共5页
基于中间件的构件运行支撑平台是实现基于构件的软件复用的关键.现有中间件技术侧重于解决大多数领域开发分布系统均会遇到的共性问题,忽视了单个应用领域内的共性问题.在下一代中间件技术追求的主要特性中,开放性与灵活性能够有效增强... 基于中间件的构件运行支撑平台是实现基于构件的软件复用的关键.现有中间件技术侧重于解决大多数领域开发分布系统均会遇到的共性问题,忽视了单个应用领域内的共性问题.在下一代中间件技术追求的主要特性中,开放性与灵活性能够有效增强中间件对领域特性的支持.本文介绍了一个开放、灵活、面向领域的构件运行支撑平台,重点研究了平台内核、可扩展互操作框架以及元编程机制,并结合电力领域探讨了面向领域的定制与扩展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KUAS 构件 中间件 应用服务器 面向领域 软件复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对象领域设计中的变化性处理 被引量:29
8
作者 陈兆良 王千祥 +1 位作者 梅宏 杨芙清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486-1490,共5页
在领域工程中识别、描述和实现变化性 ,对应用系统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直接作用 .其中在领域设计阶段 ,建立比较合理、比较灵活的DSSA ,将系统的可变部分与固定部分分离开来 ,将系统成分在DSSA和构件之间进行合理的分配 ,把变化... 在领域工程中识别、描述和实现变化性 ,对应用系统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直接作用 .其中在领域设计阶段 ,建立比较合理、比较灵活的DSSA ,将系统的可变部分与固定部分分离开来 ,将系统成分在DSSA和构件之间进行合理的分配 ,把变化性实现为构件 ,是领域工程的核心及关键性工作 .本文运用设计模式和OO框架 ,提出了面向对象领域设计中常见变化性的解决方案 ,并将这些方案应用于POS领域的领域设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复用 软件构件 面向对象 程序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变换的ASAR数据水稻种植面积提取 被引量:25
9
作者 汪小钦 王钦敏 +2 位作者 史晓明 凌飞龙 朱晓铃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22-126,共5页
合成孔径雷达(SAR)数据是多云多雨地区水稻监测的重要数据源,多极化的SAR数据有利于识别精度的提高。通过对水稻生长期ENVISAT ASAR双极化数据后向散射系数分析得知,水稻VV极化的后向散射系数比VH极化大,两者总体上都随着水稻的生长而... 合成孔径雷达(SAR)数据是多云多雨地区水稻监测的重要数据源,多极化的SAR数据有利于识别精度的提高。通过对水稻生长期ENVISAT ASAR双极化数据后向散射系数分析得知,水稻VV极化的后向散射系数比VH极化大,两者总体上都随着水稻的生长而增大。在水稻生长后期,VV极化保持稳定,略有下降,VH极化持续增大。对6个通道的ASAR进行主成分变换,发现水稻种植区在第二主分量(PC2)上值较大,色调很亮,而在第五主分量(PC5)上值较低,色调很暗,分别反映了VV极化和VH极化在水稻生长茂盛期与生长初期的差异,两者差值(PC2-PC5)突出了水稻与其它地类的差异。利用主成分分量的差值(PC2-PC5),基于面向对象分类方法,建立了水稻种植区快速提取方法。利用该方法对福州地区2004年早稻面积进行提取,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VISATASAR 水稻种植面积 主成分变换 主成分分量差值 面向对象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件体系结构中五种常见风格的剖析 被引量:11
10
作者 何炎祥 黄浩 +2 位作者 石莉 张戈 李超 《计算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30-32,共3页
软件体系结构是软件工程中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该文首先分析比较了现有软件体系结构理论中的几种风格,接着,说明这些不同风格如何在一个设计中使用,最后,指出了一些可能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软件体系结构 面向对象 部件 风格 软件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件复用与基于面向对象框架的软件开发方法 被引量:12
11
作者 王丽娟 孙西超 +3 位作者 底松茂 王哲光 冯志慧 刘倩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2003年第3期24-28,共5页
介绍了软件复用的基本概念和意义,分析了框架的特征以及它与类库、组件、设计模式等常用的面向对象复用技术(BFD)的联系,给出了基于框架的软件开发方法的开发过程.首先进行领域分析即在给定的领域中,通过分析找出对所有应用程序来说明... 介绍了软件复用的基本概念和意义,分析了框架的特征以及它与类库、组件、设计模式等常用的面向对象复用技术(BFD)的联系,给出了基于框架的软件开发方法的开发过程.首先进行领域分析即在给定的领域中,通过分析找出对所有应用程序来说明共同的类和对象,建立领域模型;其次,结合领域分析,给出系统需求说明书;第三步是框架设计,通过对应用程序进行分析和设计,得到应用程序在该领域的特殊要求,从而扩展框架来实现该应用程序;最后是软件的测试.目前BFD的研究更多的集中于特定的领域如制造业、银行业、卫生系统等.在开发方法上,将较多的采用黑盒框架,在框架集成方面,更注重将框架与类库,组件和设计模式等联合在一起使用,更注重对框架继承性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复用 面向对象 框架 软件开发 领域分析 需求分析 类库 组件 设计模式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香料烟内在化学成分及致香物质分析 被引量:49
12
作者 张燕 李天飞 +4 位作者 宗会 温华东 宋玉川 杨士波 屈生彬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2003年第4期12-16,共5页
收集了国内外6个产地不同等级的香料烟样品,对其内在化学成分、必需营养元素和挥发性致香物质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产地香料烟中总糖含量为11.71%~32.18%,烟碱含量为0.59%~1.72%,淀粉含量为4.98%~10.65%,石油醚提取物为4.85%... 收集了国内外6个产地不同等级的香料烟样品,对其内在化学成分、必需营养元素和挥发性致香物质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产地香料烟中总糖含量为11.71%~32.18%,烟碱含量为0.59%~1.72%,淀粉含量为4.98%~10.65%,石油醚提取物为4.85%~6.50%;香料烟中单糖含量远高于双糖,在双糖中蔗糖含量较高,调制后的烟叶中几乎不含麦芽糖;几种必需营养元素在不同产地香料烟中的含量变化范围较大,这些元素与香料烟中糖和烟碱含量之间表现出不同的相关性;不同产地香料烟内含有的致香物质成分大体上一致,但在含量上却有明显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料烟 化学成分 致香物质 营养元素 产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构件的软件开发方法学研究 被引量:40
13
作者 万麟瑞 胡宏 孙红星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65-370,共6页
文章以集成供应链管理软件的研究开发为背景 ,从中抽象出面向构件的软件开发的一般过程、原理和方法 .首先提出构件化软件开发的过程模型 ,阐述与过程相适应的阶段和内容划分思想以及建模机制 ;进而阐述领域工程及需求分析方法 ,重点探... 文章以集成供应链管理软件的研究开发为背景 ,从中抽象出面向构件的软件开发的一般过程、原理和方法 .首先提出构件化软件开发的过程模型 ,阐述与过程相适应的阶段和内容划分思想以及建模机制 ;进而阐述领域工程及需求分析方法 ,重点探讨构架和构件设计思想及多种建模方法的综合应用 ,给出基于软件体系结构风格和形式描述的构架模型和构件模型 ;最后给出构架与构件实现的典型案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开发方法学 面向构件方法 过程模型 领域模型 构架模型 构件模型 形式描述 面向对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元数据的快速开发平台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2
14
作者 蔡昭权 卢庆武 +1 位作者 郑宗晖 罗伟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60-62,65,共4页
针对应用软件需求的快速变更和系统开发的慢速响应之间的矛盾,提出一种全新的系统开发方法,利用元数据和构件方法,采用SOA的思想,将业务逻辑封装到构件内部,以工作流技术控制流程,实现软件系统的快速开发平台。测试结果表明,采用该快速... 针对应用软件需求的快速变更和系统开发的慢速响应之间的矛盾,提出一种全新的系统开发方法,利用元数据和构件方法,采用SOA的思想,将业务逻辑封装到构件内部,以工作流技术控制流程,实现软件系统的快速开发平台。测试结果表明,采用该快速开发平台,可加快应用软件的开发速度,提高软件的质量,并可以在多种行业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数据 构件 工作流 面向服务 快速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构件的软件设计模型 被引量:23
15
作者 贺岚 狄玉来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451-454,共4页
构件式软件设计是从根本上实施软件复用的重要途径.文中结合层次的面向对象设计结构,讨论了类属构件GRC的模型,该模型的建立从几方面反映了可复用构件的类属性和应用环境.论文就类属构件提出了用于软件设计的机制和例化过程.
关键词 类属 构件 面向对象 软件设计模型 软件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入式应用软件设计方法学研究综述 被引量:24
16
作者 熊光泽 古幼鹏 桑楠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4,共4页
嵌入式系统的资源(CPU、存储器等)有限,具有专用性(很多硬件设备根据应用定制),要求实时处理,因此嵌入式应用软件设计方法学必须满足这些特性。本文对嵌入式应用软件设计方法学进行了综合研究(包括结构化的软件设计方法学、面向对象的... 嵌入式系统的资源(CPU、存储器等)有限,具有专用性(很多硬件设备根据应用定制),要求实时处理,因此嵌入式应用软件设计方法学必须满足这些特性。本文对嵌入式应用软件设计方法学进行了综合研究(包括结构化的软件设计方法学、面向对象的软件设计方法学和基于构件的软件设计方法学),讨论了各种方法学的特点及其适用场合,总结了嵌入式应用软件设计方法学的发展规律,指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式软件 设计方法学 构件 面向对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对象的构件化软件开发 被引量:10
17
作者 文艺 袁道华 +2 位作者 李晓娟 杨丽丽 陈蓉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40-42,共3页
介绍了面向对象、软件复用、构件化软件开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讨论了构件化软件开发的主要研究内容、开发过程。
关键词 面向对象 构件化 软件开发 软件复用 构件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企业建模(DEM)实施中的组件化方法 被引量:5
18
作者 杨建华 薛恒新 +1 位作者 吴炎太 黄慧君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240-242,共3页
以一个先进的ERP建模工具DEM为例,探讨了在动态多变的企业环境下如何快速实施具柔性与扩展性的可配置的ERP系统。提出了组件化方法,对企业进行了四个层次的划分,在业务过程层引入业务组件的概念,以支持系统的柔性与可重构信息系统的开... 以一个先进的ERP建模工具DEM为例,探讨了在动态多变的企业环境下如何快速实施具柔性与扩展性的可配置的ERP系统。提出了组件化方法,对企业进行了四个层次的划分,在业务过程层引入业务组件的概念,以支持系统的柔性与可重构信息系统的开发。提出了采用DEM实施企业建模的步骤:企业层次化、组件层次化、业务组件化、模型层次化、组件集成化。国家863/CIMS应用示范工程SH-CIMSERP的实施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企业建模 组件化方法 ERP DEM CI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面向对象框架的软件开发方法 被引量:17
19
作者 何 昭 李传湘 崔 巍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6,142,共3页
分析了框架的特征以及它与其它的一些常用的面向对象复用技术如类库、组件、设计模式的联系,给出了基于框架的软件开发方法BFD(Based-framework Development)的开发过程。并讨论了在BFD中目前的研究重点和BFD的最新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面向对象 软件复用 组件 设计模式 软件开发方法 软件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件的软件开发方法研究 被引量:26
20
作者 左爱群 黄水松 《计算机应用》 CSCD 1998年第11期4-7,共4页
本文介绍了基于组件的软件开发方法的有关概念,分析了它的特征、基本活动、CBD工具的基本要素,并比较了它与面向对象技术的关系,探讨了目前主要研究重点,展望了它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组件 软件开发 面向对象 软件重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