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桥梁盖梁支架一体化智能升降装置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潘春为 杨飚 +2 位作者 蔡有信 周同生 周祖衡 《桥梁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4-162,共9页
针对现有桥梁盖梁传统支架施工面临的高空作业多、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等问题,依托南中高速和清花高速桥梁工程项目,研发了一套桥梁盖梁支架一体化智能升降装置。该装置硬件主要包括上层电动抱箍、上连接座、下层电动抱箍、下连接座... 针对现有桥梁盖梁传统支架施工面临的高空作业多、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等问题,依托南中高速和清花高速桥梁工程项目,研发了一套桥梁盖梁支架一体化智能升降装置。该装置硬件主要包括上层电动抱箍、上连接座、下层电动抱箍、下连接座、顶升机构及驱动等,软件主要包括变频器、编程控制器、电气控制系统等,通过机构协同作业,实现整体同步顶升和下放。为验证该装置的工作性能,采用ANSYS软件建立该装置关键受力构件有限元模型,分析其承载状态下的受力及变形,开展智能升降装置空载荷、半载荷、满载荷3种工况下的现场试验,并进行实桥应用。结果表明:智能升降装置关键受力构件最大应力与最大竖向变形值均小于允许值;2个墩柱上2套智能升降装置的下连接座最大高度差为10~12 mm,能有效实现同步顶升;相较传统支架施工,采用该装置施工单个盖梁可减少工时11 h,工效提高14%,整体施工成本降低46.28%。该装置可将盖梁支架搭设的高空作业转化为地面作业,极大降低了施工安全风险,减少了对劳动力的依赖,提高了机械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盖梁 支架一体化智能升降装置 硬件设计 软件设计 结构验算 有限元法 现场试验 工程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件复用与软件构件技术 被引量:514
2
作者 杨芙清 梅宏 李克勤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68-75,51,共9页
软件复用是在软件开发中避免重复劳动的解决方案.通过软件复用,可以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和质量.近十几年来,面向对象技术出现并逐步成为主流技术,为软件复用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支持.软件复用研究重新成为热点,被视为解决软件危机,... 软件复用是在软件开发中避免重复劳动的解决方案.通过软件复用,可以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和质量.近十几年来,面向对象技术出现并逐步成为主流技术,为软件复用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支持.软件复用研究重新成为热点,被视为解决软件危机,提高软件生产效率和质量的现实可行的途径.它通常可分为产品复用和过程复用两条途径.基于构件的复用是产品复用的主要形式,也是当前复用研究的焦点.同时,在分布对象研究领域,软件构件技术也是一个重要内容.当前软件构件技术被视为实现成功复用的关键因素之一.软件复用技术的广泛应用将促进软件产业的变革,使其重组分工,软件构件生产必将成为独立的行业而存在.这种变革对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将是一个很好的机遇.本文将对软件复用技术的发展作一全面综述,介绍软件复用的基本概念及关键技术,同时介绍国内外在软件复用方面的成功的研究和实践活动,包括我国政府支持的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青鸟工程,并对我国如何加强相关技术研究和应用,推动软件产业发展提出一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工程 软件复用 软件构件技术 CA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持构件复用的青鸟Ⅲ型系统概述 被引量:45
3
作者 杨芙清 梅宏 +2 位作者 李克勤 袁望洪 吴穹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50-55,共6页
一、引言 1.1 软件构件软件构件技术是支持软件复用的核心技术,是近几年来迅速发展并受到高度重视的一个学科分支。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构件获取:有目的的构件生产和从已有系统中挖掘提取构件; 2.构件模型:研究构件的本质特征及构件... 一、引言 1.1 软件构件软件构件技术是支持软件复用的核心技术,是近几年来迅速发展并受到高度重视的一个学科分支。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构件获取:有目的的构件生产和从已有系统中挖掘提取构件; 2.构件模型:研究构件的本质特征及构件间的关系; 3.构件描述语言:以构件模型为基础,解决构件的精确描述、理解及组装问题; 4.构件分类与检索:研究构件分类策略、组织模式及检索策略,建立构件库系统,支持构件的有效管理; 5.构件复合组装:在构件模型的基础上研究构件组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构件 软件复用 软件开发 青鸟Ⅲ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充CDL支持基于构件的系统组装与演化 被引量:17
4
作者 钟林辉 谢冰 邵维忠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361-1365,共5页
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方法适应了软件构造性和演化性的特征 ,也对软件配置管理提出了新要求 .在基于构件的软件配置管理模型基础上 ,提出了在构件描述语言 CDL上扩充系统演化信息的方法 ,使构件组装系统与配置管理系统形成有机的整体 ,为... 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方法适应了软件构造性和演化性的特征 ,也对软件配置管理提出了新要求 .在基于构件的软件配置管理模型基础上 ,提出了在构件描述语言 CDL上扩充系统演化信息的方法 ,使构件组装系统与配置管理系统形成有机的整体 ,为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方法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 .不仅可以有效地支持基于构件的系统构造定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L 构件 系统组装 演化 软件工程 软件配置管理 构件模型 构件描述语言 软件开发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件重用技术研究 被引量:23
5
作者 王少锋 何志均 王克宏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10-15,共6页
目前软件重用技术已经成为内容非常广泛的研究领域,是当今软件工程领域中的一个研究热点。文中重点论述了目前研究得较多且应用较广的基于构件的软件重用技术,指出目前软件重用技术中存在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针对一些流行的关于软件... 目前软件重用技术已经成为内容非常广泛的研究领域,是当今软件工程领域中的一个研究热点。文中重点论述了目前研究得较多且应用较广的基于构件的软件重用技术,指出目前软件重用技术中存在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针对一些流行的关于软件重用的模糊、错误的认识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一些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工程 软件重用 构件 软件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对象领域设计中的变化性处理 被引量:29
6
作者 陈兆良 王千祥 +1 位作者 梅宏 杨芙清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486-1490,共5页
在领域工程中识别、描述和实现变化性 ,对应用系统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直接作用 .其中在领域设计阶段 ,建立比较合理、比较灵活的DSSA ,将系统的可变部分与固定部分分离开来 ,将系统成分在DSSA和构件之间进行合理的分配 ,把变化... 在领域工程中识别、描述和实现变化性 ,对应用系统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直接作用 .其中在领域设计阶段 ,建立比较合理、比较灵活的DSSA ,将系统的可变部分与固定部分分离开来 ,将系统成分在DSSA和构件之间进行合理的分配 ,把变化性实现为构件 ,是领域工程的核心及关键性工作 .本文运用设计模式和OO框架 ,提出了面向对象领域设计中常见变化性的解决方案 ,并将这些方案应用于POS领域的领域设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复用 软件构件 面向对象 程序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行为自动机的构件可替换性分析与验证 被引量:7
7
作者 张敬周 任洪敏 +2 位作者 宗宇伟 钱乐秋 朱三元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768-2781,共14页
在交互协议层面讨论构件的可替换性,采用非确定性有限状态自动机(nondeterministic finite automata,简称NFA)来建模构件的交互行为,在保证交互兼容性的前提下,提出了按构件环境的透明度和构件交互的变化度两维划分的可替换性模型,给出... 在交互协议层面讨论构件的可替换性,采用非确定性有限状态自动机(nondeterministic finite automata,简称NFA)来建模构件的交互行为,在保证交互兼容性的前提下,提出了按构件环境的透明度和构件交互的变化度两维划分的可替换性模型,给出了4类可替换性的形式化定义及其之间的关系,并基于NFA理论给出了相关的验证算法.另外,该模型以构件的替换行为而不是其全部行为作为构件替换的参照,从而使替换时有更多的候选构件可供使用,提高了构件复用的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构件的软件工程 构件可替换性 交互兼容性 构件行为自动机 软件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对象的组合软件工程研究 被引量:18
8
作者 冯玉琳 黄涛 武小鹏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37-240,F003,共5页
组合软件工程技术是当今软件工程技术发展的主流.本文综述了作者在基于对象的组合软件工程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包括语义模型、描述语言、设计方法学和支持环境等方面.
关键词 组合软件 软件工程 面向对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penGL的交互式三维图形软件开发工具 被引量:8
9
作者 白云 金锋 +1 位作者 林锐 石教英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158-160,共3页
Intra3D是面向PC的交互式三维图形软件开发工具,其特色是:(1)体系结构分4层设计;(2)提供可重用的类库与COM库,支持多种语言应用编程;(3)全部源程序开放.着重论述Intra3D的软件工程方法与体系结构设... Intra3D是面向PC的交互式三维图形软件开发工具,其特色是:(1)体系结构分4层设计;(2)提供可重用的类库与COM库,支持多种语言应用编程;(3)全部源程序开放.着重论述Intra3D的软件工程方法与体系结构设计,并介绍了 Intra3D 2.0软构件库的主要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发工具 软件工程 体系结构 软件重用 软构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支持变化性的构件模型JBCOM/E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文娟 赵俊峰 +1 位作者 谢冰 杨芙清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99-902,共4页
在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中 ,构件模型是基础 ,领域变化性是关键因素之一 .为此 ,本文在原有构件模型的基础上 ,提出了抽象构件的概念 ,使之能对一族具有领域共性和变化性的构件进行定义与描述 .文中就抽象构件的定义、规约语言描述以及相... 在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中 ,构件模型是基础 ,领域变化性是关键因素之一 .为此 ,本文在原有构件模型的基础上 ,提出了抽象构件的概念 ,使之能对一族具有领域共性和变化性的构件进行定义与描述 .文中就抽象构件的定义、规约语言描述以及相应的构件组装和构件管理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定义了一种支持变化性的构件模型JBCOM/E ,并给出了一个应用实例 青鸟POS领域平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复用 软件构件 领域工程 构件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用的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配置管理 被引量:17
11
作者 张路 李欣 +1 位作者 梅宏 杨芙清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1-44,共4页
一、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配置管理配置管理并不是一个新概念,早期的软件工程环境就已经开始考虑配置管理了。现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配置管理对于提高软件质量和软件开发过程的可靠性有着重要意义。 1.1 什么是配置管理配置管理是软件配置管... 一、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配置管理配置管理并不是一个新概念,早期的软件工程环境就已经开始考虑配置管理了。现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配置管理对于提高软件质量和软件开发过程的可靠性有着重要意义。 1.1 什么是配置管理配置管理是软件配置管理的简称,它是指一套管理软件开发和软件维护以及其中各种中间软件产品的方法和规则,配置管理通过在特定的时刻选择软件配置(一组中间软件产品及描述),系统地控制对配置的修改,并在整个软件生存周期中维护配置的完整性和可追踪性。中间软件产品和用于创建中间软件产品的控制信息都应处于配置管理控制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开发过程 配置管理 软件复用 构件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件构件概念的变迁 被引量:18
12
作者 马亮 孙艳春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8-30,共3页
1.前言 软件工程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出现的目标是为了解决60年代开始出现的软件危机,试图摆脱软件白手起家、手工作坊般的开发方式,提高软件生产率和质量.几十年来尽管软件工程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但离人们期待的目标还有相当... 1.前言 软件工程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出现的目标是为了解决60年代开始出现的软件危机,试图摆脱软件白手起家、手工作坊般的开发方式,提高软件生产率和质量.几十年来尽管软件工程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但离人们期待的目标还有相当的距离.近年来研究人员逐渐认识到,要真正实现软件的工业化生产,达到软件产业发展所需要的软件生产率和质量,软件复用是一条现实可行的途径.软件构件(software compo-nent)则是软件复用的核心概念和基本单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工程 软件构件 软件复用 软件开发 结构化程序设计 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信息系统业务构件设计研究 被引量:18
13
作者 徐玮 尹宝林 李昭原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1213-1220,共8页
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被认为是解决软件危机的最新成果,但其实践并未达到预期效果:构件设计的方法学还不完善,缺乏对实际应用的明确指导.给出一种业务构件设计方法,应用聚类算法来识别两类业务构件(过程构件和实体构件),以需求模型作为聚... 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被认为是解决软件危机的最新成果,但其实践并未达到预期效果:构件设计的方法学还不完善,缺乏对实际应用的明确指导.给出一种业务构件设计方法,应用聚类算法来识别两类业务构件(过程构件和实体构件),以需求模型作为聚类分析样本点的数据来源,并给出样本点关联值的计算方法.通过引入聚集点实体的概念改进识别业务构件的准确性,给出构件粒度的计算公式,以降低业务构件的复杂度.最后描述了业务构件接口的设计步骤.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被认为是解决软件危机的最新成果,但其实践并未达到预期效果:构件设计的方法学还不完善,缺乏对实际应用的明确指导.给出一种业务构件设计方法,应用聚类算法来识别两类业务构件(过程构件和实体构件),以需求模型作为聚类分析样本点的数据来源,并给出样本点关联值的计算方法.通过引入聚集点实体的概念改进识别业务构件的准确性,给出构件粒度的计算公式,以降低业务构件的复杂度.最后描述了业务构件接口的设计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业务构件 信息系统 聚类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件构件复用技术综述 被引量:34
14
作者 林正奎 杨德礼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2004年第6期877-880,共4页
1968年NATO软件工程会议上,Mcilroy在其论文“大量生产的软件构件”中首次提出了复用这一概念,从此,人们围绕这一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活动。近年来,随着面相对象技术的出现并逐渐成为主流,基于软件构件的复用技术研究又重新成为... 1968年NATO软件工程会议上,Mcilroy在其论文“大量生产的软件构件”中首次提出了复用这一概念,从此,人们围绕这一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活动。近年来,随着面相对象技术的出现并逐渐成为主流,基于软件构件的复用技术研究又重新成为热点,被视为解决软件危机现实可行的重要方法之一。介绍了构件的概念以及国内外在构件复用技术这一领域比较成功的研究和实践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复用 软件构件技术 领域工程 软件工程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构件的软件体系结构实现技术 被引量:15
15
作者 陆军 张育平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15-117,共3页
软件体系结构设计给出了实现大规模软件复用,尤其是领域复用的重要设计模式。体系结构描述了软件系统的整体组织结构与风格,为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过程提供了构件组装的依据和上下文。文章提出了一种使用构件技术来构造软件构架的方法,... 软件体系结构设计给出了实现大规模软件复用,尤其是领域复用的重要设计模式。体系结构描述了软件系统的整体组织结构与风格,为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过程提供了构件组装的依据和上下文。文章提出了一种使用构件技术来构造软件构架的方法,使得软件构架不再是抽象意义上的概念模型,而是可以象构件一样使用的可以进行大规模软件复用的可执行代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构架 软件复用 领域工程 构件 软件体系结构 软件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体系结构的构件接口模型及其形式化规约 被引量:7
16
作者 任洪敏 张敬周 钱乐秋 《计算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3期67-69,共3页
借鉴软件体系结构的思想,提出了面向体系结构的构件接口模型,它既能表达体系结构设计的高层抽象构件,又能表达底层代码级别的实现构件。同时基于该模型,运用顺序通信进程,提出了两级构件接口行为协议规约方法,能够有效规约大粒度复杂软... 借鉴软件体系结构的思想,提出了面向体系结构的构件接口模型,它既能表达体系结构设计的高层抽象构件,又能表达底层代码级别的实现构件。同时基于该模型,运用顺序通信进程,提出了两级构件接口行为协议规约方法,能够有效规约大粒度复杂软件构件的行为交互协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构件的软件工程 软件体系结构 构件接口模型 接口规约 行为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客户需求ERP产品可重构开发模型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黄作明 丛秋实 张金城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0期196-200,共5页
目前ERP系统在开发中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ERP产品在开发的过程中存在大量的重复工作,系统的开发周期比较长;二是ERP产品的刚性太强,系统的柔性差,适应性不强。针对上述问题,文章提出了客户需求驱动,可重构ERP软件开发模型,阐述了基于... 目前ERP系统在开发中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ERP产品在开发的过程中存在大量的重复工作,系统的开发周期比较长;二是ERP产品的刚性太强,系统的柔性差,适应性不强。针对上述问题,文章提出了客户需求驱动,可重构ERP软件开发模型,阐述了基于客户需求分析的动态企业建模、可重构ERP软件开发的主要技术和系统构建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P 软件复用 软件构件 领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件类和构件的概念及其定义语言和操作语言 被引量:26
18
作者 顾明 仲萃豪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9期673-679,共7页
本文针对应用软件的特点,在类和对象概念的基础上,提出构件类和构件的概念,说明构件类和构件与O-O中类和对象概念上的异同.为规范化描述构件类,给出了构件类定义语言和操作语言.
关键词 定义语言 操作语言 构件 构件类 软件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件的嵌入式软件开发方法 被引量:9
19
作者 黄新生 吴百锋 朱琦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2004年第3期327-331,共5页
根据嵌入式软件的特点,提出一种以模型为中心、基于组件的嵌入式软件开发方法。它以动态数据流图为系统模型对嵌入式软件的功能和性能需求进行了描述,由此提供了强大的描述和分析能力;通过基于特定组件模型的实现结构和实现代码框架的... 根据嵌入式软件的特点,提出一种以模型为中心、基于组件的嵌入式软件开发方法。它以动态数据流图为系统模型对嵌入式软件的功能和性能需求进行了描述,由此提供了强大的描述和分析能力;通过基于特定组件模型的实现结构和实现代码框架的自动生成,以DDF定义的系统可以被有效地分解为一系列独立的组件,合适的DDF调度算法一致地表示了系统组件的执行语义,使得并发开发的组件具有良好的可集成性。该方法充分考虑了嵌入式开发的特点,能有效地降低系统复杂性和支持系统组件的并发开发和复用,从而提高了开发效率并降低了开发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式软件 组件模型 动态数据流图 软件工程 体系结构 DDF模型 嵌入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软件工程技术的发展及其对策 被引量:4
20
作者 杨云 徐永红 +1 位作者 张琨 刘凤玉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41-43,共3页
1软件工程的发展 软件开发从初期小规模程序发展到现在的结构复杂的程序体结构,并且可以自动生成软件.各种类型的大型软件系统(如操作系统)成为了一种"智能产品",软件开发也逐步模型化和标准化,从软件设计(COCOMO)到软件工程(... 1软件工程的发展 软件开发从初期小规模程序发展到现在的结构复杂的程序体结构,并且可以自动生成软件.各种类型的大型软件系统(如操作系统)成为了一种"智能产品",软件开发也逐步模型化和标准化,从软件设计(COCOMO)到软件工程(CMM),直到ISO-9000(ISO-10006).随着网络在世界范围内普及,不断日益增大的需求,对软件系统提出了更高要求,使得软件系统设计的复杂度越来越高,程序量越来越大,软件的可靠性越来越显得重要.另一方面硬件技术的数量级更新,促使软件技术必须持续革新和发展,基于新的软件设计理论、语言和软件设计方法的出现,推动了整个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软件工程 软件开发 面向对象 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