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8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Bevan术治疗小儿高位隐睾伴腹股沟斜疝的疗效观察
1
作者 李春华 申琴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81-385,共5页
目的观察改良Bevan术治疗小儿高位隐睾伴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并发症以及对血清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对2018年7月至2021年2月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85例高位隐睾伴腹股沟斜疝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根据手术方法进行分组, 4... 目的观察改良Bevan术治疗小儿高位隐睾伴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并发症以及对血清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对2018年7月至2021年2月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85例高位隐睾伴腹股沟斜疝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根据手术方法进行分组, 45例实施改良Bevan术, 纳入A组;40例实施Saha-jeap术, 纳入B组。比较两组患儿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 术后24 h血清皮质醇(cortisol, Cor)、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 PGE2)及术后并发症、复发情况和外观满意度。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 睾丸均牵引至阴囊底部, 血供良好。A组手术时间[(40.41±4.12)min比(48.37±6.09)min, t=13.392, P<0.001]、术后肛门排气时间[(16.12±1.75)h比(20.19±2.13)h, t=28.662, P<0.001]、术后住院时间[(1.48±0.27)d比(2.02±0.54)d, t=11.419, P<0.001]均短于B组;术中出血量[(3.79±0.43)mL比(4.06±0.48)mL, t=5.775, P<0.01]少于B组, 术后24 h血清Cor[(12.22±3.69)μmol/L比(14.37±4.14)μmol/L, t=2.532, P=0.013]、PGE2[(13.19±5.03)ng/mL比(16.21±5.61)ng/mL, t=2.617, P=0.011]水平低于B组, 术后随访6~12个月, A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χ2=4.575, P<0.05), 外观满意度高于B组(Z=2.234, P<0.05)。结论相比于Saha-jeap术, 改良Bevan术治疗小儿高位隐睾伴腹股沟斜疝在手术创伤、并发症及术后外观满意度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睾 腹股沟 睾丸固定术 治疗结果 手术后并发症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otency of Urena lobataleaves extract on the inhibition of hepatic complication on diabetic rats
2
作者 Amila MUFIDA Rista Eka SUCIWULANSARI +1 位作者 Karina WINDA BESSUFI Yudi PURNOMO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117-117,共1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otency of Urena lobata leaves extract on the inhibition of hepatic complication on diabetic rats.METHODS This study uses control group post test only with male Sprague dawley rats.Diabeti...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otency of Urena lobata leaves extract on the inhibition of hepatic complication on diabetic rats.METHODS This study uses control group post test only with male Sprague dawley rats.Diabetic rats was induced by high fructose diet(HFD)and single dose streptozotocin 25mg·kg-1 bw intra peritoneal.The rat was administrated orally with water extract of U.lobataleaves in concentrations of 250,500 and 1000mg·kg-1 bw for 4 weeks.After scarifying,liver organ and blood were collected and then superoxyde dismutase(SOD)hepar level,malondialdehyda(MDA),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serum glutamic oxaloacetic transaminase(SGOT)and serum glutamic piruvic transaminase(SGPT)were examined.The data was analyzed using ANOVA test continued with LSD test(P<0,05).RESULTS The oral administration of U.lobataleaves extract 250,500 and 1000mg·kg-1 bw were able to increase SOD hepar level about 90%,100% and 120%respectively compared to diabetic group(P<0.05),while the MDA hepar level was decreased by 40%,50% and 70% respectively(P<0.05),whereas the TNF-αhepar level was decreased by 30%,50% and 70%respectively(P<0.05).The supplementation of water extract from U.lobatain dose of 250,500 and 1000mg·kg-1 bw decrease SGOT level approximately10%,30% and 50% compared to control group(P<0.05),while the SGPT level was decreased by 10%,20% and 40%respectively(P<0.05).In diabetic groups,SOD heparlevel was decreased compared to normal group(P<0.05)whereas the MDA and TNF-αwere increased(P<0.05).Meanwhile SGOT level and SGPT were increased in diabetic group(P<0.05).CONCLUSION U.lobataleaves extract could inhibit hepatic complication on diabetic rats by increasing of SOD hepar level,decreasing of MDA hepar level,TNF-α,SGOT and SGPT.This effect may be related to active compounds that act as an antioxidant and anti-inflammatory in U.lobata extra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lobata DIAbeTIC HEPATIC complication SOD MDA TN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学科诊疗模式在慢性难愈合创面诊疗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王丽薇 刘冰川 +2 位作者 曲音音 吴长毅 田耘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5-191,共7页
目的:探究多学科诊疗模式(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在慢性难愈合创面诊疗中的应用成效,为优化此类疾病的临床诊疗提供新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3年10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慢性难愈合创面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究多学科诊疗模式(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在慢性难愈合创面诊疗中的应用成效,为优化此类疾病的临床诊疗提供新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3年10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慢性难愈合创面患者的临床资料,共纳入患者456例,包括男性290例,女性166例,平均年龄(49.4±16.9)岁。根据是否进行术前MDT讨论,将患者分为MDT讨论组和非MDT讨论组。MDT总体执行流程包括:启动与医务处备案、收集资料与初次MDT讨论、告知患者诊疗方案并严格执行、病情变化需再次MDT讨论。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麻醉风险分级、合并症(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慢性难愈合创面的发生病因与部位等资料的差异。治疗效果的主要观察与结局指标包括入院后达到创面愈合所需的手术次数、创面愈合后的复发率、围手术期并发症(肺部感染、严重心血管事件、静脉血栓栓塞症、脑卒中及谵妄等)的发生率、患者满意度评分等。结果:MDT讨论组患者189例,非MDT讨论组患者267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合并症、慢性难愈合创面的病因与部位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DT讨论组与非MDT讨论组患者获得创面愈合所需的平均手术次数分别为(2.1±1.1)次与(2.8±1.6)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这种差异在糖尿病溃疡、外伤或手术后感染、放疗后不愈合等3个病因造成的慢性难愈合创面中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MDT讨论组患者在创面痊愈后的复发率是18.0%,稍高于MDT讨论组的14.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围手术期并发症方面,非MDT讨论组的发生率也较MDT讨论组高(3.7%vs.2.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满意度方面,MDT讨论组的评分显著高于非MDT讨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6.5 vs.91.1,P=0.028)。结论:多学科诊疗模式能够显著减少慢性难愈合创面患者的住院手术次数,提升治愈效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是优化慢性难愈合创面临床诊疗成效的推荐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难愈合创面 多学科诊疗 手术次数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物联网中高效安全的自适应量化联邦学习 被引量:1
4
作者 马海英 沈金宇 +2 位作者 杨天玲 仇健 王占君 《计算机应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503-2510,共8页
针对现有自适应量化联邦学习存在参与者本地模型参数隐私泄露的问题,提出一种适合智能物联网的高效安全的自适应量化联邦学习方案。该方案利用自适应量化技术减少参与者的通信开销,设置两个聚合服务器,将Diffie-Hellman密钥交换协议、... 针对现有自适应量化联邦学习存在参与者本地模型参数隐私泄露的问题,提出一种适合智能物联网的高效安全的自适应量化联邦学习方案。该方案利用自适应量化技术减少参与者的通信开销,设置两个聚合服务器,将Diffie-Hellman密钥交换协议、秘密共享方案和不经意传输协议相结合,构造一种保护本地模型参数隐私的安全聚合协议,并在合理假设下证明所提方案的安全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够获得较高准确率的全局模型,极大减少了参与者的通信开销和隐私保护计算开销,非常适用于智能物联网中资源受限的轻量级物联网设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邦学习 隐私保护 自适应量化 秘密共享 不经意传输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见性护理在妇科腔镜手术病人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冬青 任卿 +2 位作者 李谦 方芳 刘敬莉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543-1546,共4页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妇科腔镜手术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5月在我院妇科行腔镜手术治疗的128例病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手术...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妇科腔镜手术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5月在我院妇科行腔镜手术治疗的128例病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手术指标、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及总健康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69%)低于对照组(10.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科腔镜手术围术期护理中实施预见性护理,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改善病人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 腔镜手术 预见性护理 生活质量 并发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有状态/输入量化的无人船有限时间航向跟踪控制
6
作者 宁君 马一帆 +1 位作者 李志慧 李伟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701-1708,共8页
针对在无人船航向跟踪控制过程中海上通信带宽受限的问题,本文依据Terminal滑模控制方法,利用扩张状态观测器估计量化状态系统未建模动态及外界干扰,基于估计信息设计系统控制律,提出一种考虑状态和输入量化的无人船有限时间航向跟踪控... 针对在无人船航向跟踪控制过程中海上通信带宽受限的问题,本文依据Terminal滑模控制方法,利用扩张状态观测器估计量化状态系统未建模动态及外界干扰,基于估计信息设计系统控制律,提出一种考虑状态和输入量化的无人船有限时间航向跟踪控制策略。仿真结果表明:在基于量化的控制环境下,所设计的航向跟踪控制方法能够保证无人船在快速跟踪理想航向的同时,跟踪误差收敛,且控制输入经过量化后执行器执行次数明显减少。因此,所设计的带有状态量化和输入量化的船舶航向跟踪控制策略是可行的,在实现有限时间内有效跟踪的同时,减轻了海上通信信号传输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船 航向跟踪控制 扩张状态观测器 状态量化 输入量化 量化误差 TERMINAL滑模控制 有限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膜肺氧合术后引入DSA血管造影的价值 被引量:1
7
作者 丁语 皮梦奇 +3 位作者 赵磊 徐伟洋 徐淼 范新东 《介入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3-36,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应用于体外膜肺氧合(extra 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术后在明确肢体缺血原因方面的精准性和有效性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23年7月至10月共3例4次儿童围ECMO期出现的急性... 目的初步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应用于体外膜肺氧合(extra 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术后在明确肢体缺血原因方面的精准性和有效性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23年7月至10月共3例4次儿童围ECMO期出现的急性肢体缺血情况,经紧急血管造影后迅速明确病因,选择合适的方案处理,开通右下肢血管。结果3例患儿在进入手术室经DSA检查后均快速查明病因,经处理后下肢血供恢复。除1例患儿因肢体反复缺血再灌注损伤,远端肢体出现不可逆性坏死需要截肢,余均恢复良好。结论在儿童ECMO后预防性或肢体有缺血表现时尽早引入DSA检查可迅速明确病因,以恢复肢体血供,增加保肢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 急性动脉缺血 血管造影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载单比特NanoSAR系统
8
作者 王伟 龙天尧 黄磊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38,66,共8页
本研究旨在开发一种基于调频连续波的无人机载单比特微型合成孔径雷达(NanoSAR)系统。该系统具有微型化和低功耗等优势,能够在低空遥感作业中快速获取高分辨率图像。在保持成像质量的前提下,为了降低系统功耗,本文对单比特成像技术进行... 本研究旨在开发一种基于调频连续波的无人机载单比特微型合成孔径雷达(NanoSAR)系统。该系统具有微型化和低功耗等优势,能够在低空遥感作业中快速获取高分辨率图像。在保持成像质量的前提下,为了降低系统功耗,本文对单比特成像技术进行研究,通过一位量化减少数据量,并结合频谱偏移技术有效抑制高次谐波对成像质量的影响。我们将NanoSAR系统搭载于中小型无人机进行数据采集,采用基于距离徙动校准的距离多普勒算法对回波数据进行成像处理,并对单比特数据的SAR成像效果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频连续波 微型合成孔径雷达 单比特量化 雷达信号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感信号宽带噪声实时自适应抑制方法
9
作者 文玉梅 朱宇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746-2756,共11页
自适应滤波是滤除传感输出中宽带噪声的常用方法。自适应过程跟随传感信号统计特征的变化进行调整,收敛时自适应滤波器输出为传感信号的最优估计,而收敛前的调整过程中输出并非最优,且会产生畸变引入额外噪声。该文根据噪声标准差σ对... 自适应滤波是滤除传感输出中宽带噪声的常用方法。自适应过程跟随传感信号统计特征的变化进行调整,收敛时自适应滤波器输出为传感信号的最优估计,而收敛前的调整过程中输出并非最优,且会产生畸变引入额外噪声。该文根据噪声标准差σ对传感输出进行实时量化变换,变换结果基本保持平稳,且保留传感信号和噪声信息。以变换结果为待滤波信号,自适应滤波器一旦收敛就始终处于收敛状态。对实际传感输出的处理表明,该方法适用于各类传感输出的宽带噪声实时抑制,输出不会产生畸变引入额外噪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噪声 噪声抑制 量化 实时滤波 自适应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量化特征的视频异常行为检测算法
10
作者 马建红 王亚辉 +1 位作者 靳岩 卫权岗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9-45,共7页
视频异常行为检测在监控安防领域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针对生成视频帧的自编码器模型在编码器与解码器间进行跳跃连接时会导致异常信息泛化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量化特征的视频异常行为检测算法。首先,编码器学习正常帧并分层进行... 视频异常行为检测在监控安防领域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针对生成视频帧的自编码器模型在编码器与解码器间进行跳跃连接时会导致异常信息泛化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量化特征的视频异常行为检测算法。首先,编码器学习正常帧并分层进行矢量量化,解码器根据量化后的特征进行视频帧生成,避免了编码器和解码器之间直接进行信息传递,显著降低了泛化影响,提高帧生成质量。其次,对生成的帧使用金字塔变形模块进行多样性测量,通过计算生成帧和原始帧的变形来测量异常的严重程度。最后,融合生成帧的重建误差计算得到异常评分。在公共数据集上测试了算法的异常检测性能,实验结果显示,所提算法的AUC值均高于同类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异常检测 多尺度 矢量量化 变分自编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三柱分步截骨术在脊柱侧凸矫形手术中的应用
11
作者 杨凯 高林 +4 位作者 冯超帅 曾文 王经宇 惠华 郝定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70-476,共7页
目的:探讨脊柱三柱分步截骨术(staged three-column osteotomy,S-3CO)在脊柱侧凸矫形手术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2年12月在我院行S-3CO手术治疗的18例脊柱侧凸患者的临床资料(S-3CO组),其中男性7例,女性11例... 目的:探讨脊柱三柱分步截骨术(staged three-column osteotomy,S-3CO)在脊柱侧凸矫形手术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2年12月在我院行S-3CO手术治疗的18例脊柱侧凸患者的临床资料(S-3CO组),其中男性7例,女性11例,年龄11.8±7.7岁,随访37.5±12.4个月。收集并分析患者影像学资料,包括术前及末次随访时主弯Cobb角、C7铅垂线与骶骨正中线的水平距离(C7-central sacral vertical line,C7-CSVL)、矢状面轴向距离(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截骨部位局部Cobb角(regional Cobb angle,RCA)、截骨部位局部后凸角(regional kyphosis angle,RKA),及并发症情况。收集同时段采用传统三柱截骨(three-column osteotomy,3CO)技术的15例同类患者资料(3CO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截骨级别和固定节段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手术出血量。结果:S-3CO组术前主弯Cobb角为66.7°±23.9°,RCA为35.3°±6.7°,RKA为25.2°±14.2°;末次随访时,主弯Cobb角为25.7°±13.3°,RCA为17.6°±6.3°,RKA为12.6°±10.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C7-CSVL及SVA分别为27.9±14.5mm及29.0±8.7mm,末次随访时分别为12.7±5.5mm及17.4±5.6mm,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3CO组共有3例患者术中出现神经监护报警,其中1例出现术后神经并发症,保守治疗后2年随访时右下肢肌力由2级恢复至4级。S-3CO组的手术时间显著低于3CO组(358.3±140.2min vs 416.3±121.2min,P<0.05),手术出血量显著低于3CO组(850.0±359.3m L vs 977.3±236.4m L,P<0.05)。结论:通过保留部分后柱结构连接的S-3CO可实现充分的局部矫形,从而提高脊柱侧凸的整体矫形效率。截骨过程中保留后方结构的连接与保护,可降低神经损伤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凸 截骨术 神经损伤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T图像的腹部肌肉内部分层分析对原位肝移植术后并发症的预测价值
12
作者 石鑫 梁重霄 +1 位作者 张蓓 王继萍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4-321,共8页
目的本文旨在肌肉脂肪浸润的基础上,利用分层分析的方法将肌肉内部按照不同的密度范围划分成不同的亚分区,进一步研究肌肉密度改变对原位肝移植术(OLT)后并发症(Clavien-Dindo≥Ⅲ)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2020年9月于吉林大... 目的本文旨在肌肉脂肪浸润的基础上,利用分层分析的方法将肌肉内部按照不同的密度范围划分成不同的亚分区,进一步研究肌肉密度改变对原位肝移植术(OLT)后并发症(Clavien-Dindo≥Ⅲ)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2020年9月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行OLT的145例患者,以患者腰3椎体水平最大层面的CT平扫图像作为原始数据,利用Neusoft Fatanalysis软件对图像进行相关肌肉参数的测量。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或Fisher检验。利用RIAS软件进行临床特征提取及分析建模,分别建立逻辑回归(LR)、支持向量机(SVM)、随机森林(RFC)3种机器学习模型,并绘制不同模型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校正曲线、决策分析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特异度、精确率、F1分数、准确率。结果采用肌肉分层分析前的7种临床特征建立LR-C、SVM-C、RFC-C 3种机器学习模型,其中RFC-C模型测试集的AUC值为0.803、灵敏度0.588,特异度0.778。采用肌肉分层分析后的16种临床特征建立的LR-CS、SVM-CS、RFC-CS模型中,LR-CS及SVM-CS模型测试集的AUC值较高,均为0.852,灵敏度分别为0.765、0.706,特异度分别为0.889、0.926,通过对比肌肉分层分析前后各模型测试集的AUC、灵敏度、特异度、精确率、F1分数、准确率后发现,肌肉分层分析后预测模型的参数均有所提升。通过对比各预测模型的决策分析曲线和校正曲线,发现LR-CS及SVM-CS模型对于预测OLT患者术后并发症(Clavien-Dindo≥Ⅲ)具有良好效能。结论在肌肉脂肪浸润的基础上,利用分层分析的方法将肌肉内部按照不同的密度划分成不同子区,对于OLT患者术后并发症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脂肪浸润 肝移植 手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4—2024年围术期神经阻滞并发症的文献计量学与可视化分析
13
作者 陈慧 王佳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955-961,共7页
目的采用文献计量学和可视化分析的方法观察近20年来围术期神经阻滞并发症的研究热点和未来的研究趋势。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WoSCC)数据库2004年4月1日至2024年7月15日有关围术期神经阻滞并发症的文献,采用CiteSpace和VOSvi... 目的采用文献计量学和可视化分析的方法观察近20年来围术期神经阻滞并发症的研究热点和未来的研究趋势。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WoSCC)数据库2004年4月1日至2024年7月15日有关围术期神经阻滞并发症的文献,采用CiteSpace和VOSviewer,通过知识图谱的方式展示该领域的研究动态,分析不同国家/地区、机构和作者的贡献,结合突发词、共被引文献显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未来发展趋势。结果本研究共纳入WoSCC数据库中3190篇围术期神经阻滞并发症相关的文献,其中包括2642篇论著和548篇综述。文献涉及101个国家和地区、3256个机构和13736位作者。美国的发文量排在第一,被引频次高而且中心性到达0.43。最热门的关键词是analgesia(镇痛),其次是complications(并发症)、regional anesthesia(区域麻醉)、pain(疼痛)和surgery(外科)。关键词共现分析表明plane block(平面阻滞)是该领域的研究趋势。结论神经阻滞并发症这一领域在未来依旧有很强的研究价值,神经损伤以及局麻药全身毒性可能是学者们重点关注的并发症。Pectoral nerve block(胸部神经阻滞)是近些年研究的热点,case report(病例报道)可能是未来神经阻滞并发症主题论文的主要研究方向。另外,全球合作网络尚未形成,发达国家对围术期神经阻滞并发症领域的快速发展做出了更大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阻滞 并发症 文献计量学 CITESPACE VOSview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观测器的复杂网络事件触发量化同步控制
14
作者 黄玲 王云飞 张恒艳 《控制理论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1-520,共10页
针对复杂网络状态不可得的情况,设计一种基于观测器的具有事件触发策略的量化同步控制器.为了减少通信次数和计算负担,引入事件触发方案和对数量化器.首先,对不可测的系统状态设计分布式状态观测器,考虑事件触发方案和量化对系统的影响... 针对复杂网络状态不可得的情况,设计一种基于观测器的具有事件触发策略的量化同步控制器.为了减少通信次数和计算负担,引入事件触发方案和对数量化器.首先,对不可测的系统状态设计分布式状态观测器,考虑事件触发方案和量化对系统的影响,建立同步误差和观测误差的联合误差模型;其次,依据Lyapunov稳定性理论、Schur补引理、柯西不等式,得到具有线性矩阵不等式形式(LMI)的联合误差系统渐近稳定的充分条件,同时给出状态观测器和控制器增益求解方法;然后,证明对于所提出的事件触发条件,芝诺(Zeno)行为可以被排除,并且得到事件触发间隔的最小下界;最后,通过一个数值例子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网络 事件触发策略 观测器 对数量化器 同步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围术期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
15
作者 朱霆 马千里 +1 位作者 杨细虎 王宜庭 《军事护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3-27,共5页
目的构建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围术期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开展围术期气管插管护理提供参考方案。方法运用文献研究方法并结合“结构-过程-结果”质量模型,初步构建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围术期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框架,采用德尔菲法开展2轮... 目的构建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围术期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开展围术期气管插管护理提供参考方案。方法运用文献研究方法并结合“结构-过程-结果”质量模型,初步构建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围术期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框架,采用德尔菲法开展2轮专家函询,应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权重。结果2轮专家函询的问卷回收率分别为91.30%及100.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05、0.912,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08、0.138(均P<0.05),最终形成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10个、三级指标34个。结论本研究所构建的护理质量指标评价体系具备较高的科学性,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插管 并发症 指标体系 全身麻醉 围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耳轮软骨粘连的先天性耳廓畸形无创矫治效果分析
16
作者 李仲 陈莹 +3 位作者 汤建芬 张红利 耿曼英 张慧 《中华耳科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9-53,共5页
目的探讨伴耳轮软骨粘连的先天性耳廓形态畸形类型及耳模无创矫正器矫治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0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63例(93耳,双侧30例,单侧33例)伴耳轮软骨粘连的先天性耳廓形态畸形患儿为研究对象,63例均通过耳... 目的探讨伴耳轮软骨粘连的先天性耳廓形态畸形类型及耳模无创矫正器矫治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0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63例(93耳,双侧30例,单侧33例)伴耳轮软骨粘连的先天性耳廓形态畸形患儿为研究对象,63例均通过耳廓矫正器进行矫治,2例因并发症中止治疗,余61例完成矫治接受3月随访,统计63例(93耳)耳廓形态畸形类型及患儿治疗效果、并发症及复发率情况。结果63例(93耳)根据Byrd分型包括杯状耳37耳(39.78%)、耳轮畸形26耳(27.95%)、垂耳12耳(12.90%)、复合畸形18耳(19.35%);开始矫正日龄为5~95 d,平均日龄(25.08±0.65)d,平均治疗时间(36.16±1.35)d,耳廓矫正器治疗后的情况:达到显效和治愈47耳(50.54%),有效43耳(46.24%),无效3耳(3.23%)。在矫正后3个月随访中,3耳反弹继续佩戴矫正器巩固治疗后改善,反弹率3.17%,并发症7例(10耳,10.75%),其中皮肤损伤4例,湿疹2例,耳轮脚异常凸起1例。结论耳轮软骨粘连可表现为耳廓形态畸形的多种类型,42 d内进行无创矫正效果显著,>42 d患儿矫正成功率降低、易出现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轮软骨粘连 耳廓形态畸形 无创矫正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交叉量化和样本校正的自监督遥感图像检索
17
作者 潘丽丽 瞿栋梁 +1 位作者 尹晶晶 马雪强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0-66,共7页
自监督遥感图像检索模型由于标签缺失导致使用错误的样本对进行学习,从而产生抽样偏差,影响图像表征的准确性,为此提出一种基于交叉量化和样本校正的自监督遥感图像检索模型(CQSC)。首先,为了降低数据存储和处理负载,将传统对比学习中... 自监督遥感图像检索模型由于标签缺失导致使用错误的样本对进行学习,从而产生抽样偏差,影响图像表征的准确性,为此提出一种基于交叉量化和样本校正的自监督遥感图像检索模型(CQSC)。首先,为了降低数据存储和处理负载,将传统对比学习中的映射层与乘积量化相结合,压缩高维图像数据,提高了检索效率;其次,使用交叉学习策略,最大化检索模型中特征映射前后的交叉相似性,增强模型的特征生成能力和检索精度;最后,针对自监督遥感图像检索中因标签缺失导致的抽样偏差,设计自适应纠错标签,标注训练样本,校正训练过程中存在的错误负样本。在UCMerced和EuroSAT数据集上进行了大量实验,结果表明:与PLSH方法相比,在UCMerced数据集上,所提方法mAP@20平均提升了2.52百分点;在EuroSAT数据集上取64 bits时,所提方法mAP@100提升了3.83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图像检索 对比学习 乘积量化 交叉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血流导向装置在老年复杂颅内动脉瘤的应用疗效及并发症观察
18
作者 郭伟 田建平 王晓宏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252-1256,共5页
目的探究Tubridge血流导向装置(tubridge embolization device,TED)和Pipeline血流导向装置(pipeline embolization device,PED)在老年复杂颅内动脉瘤的应用疗效及并发症。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7月天水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神经外科收... 目的探究Tubridge血流导向装置(tubridge embolization device,TED)和Pipeline血流导向装置(pipeline embolization device,PED)在老年复杂颅内动脉瘤的应用疗效及并发症。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7月天水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老年复杂颅内动脉瘤患者119例,根据所用装置不同分为TED组71例和PED组48例。评价两组装置输送情况及并发症,术中、术后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ve angiography,DSA)评价动脉瘤栓塞情况(Raymond分级),术前、术后3、6个月改良的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评价临床症状和预后,术后6个月DSA评价治疗有效性,术后3、6和12个月分别行DSA和磁共振血管成像记录动脉瘤影像学随访情况。结果TED组与PED组装置输送成功率及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和术后Raymond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和术后3、6个月m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ED组与PED组术后6个月O'Kelly-Marotta分级和有效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ED组术后3、6和12个月完全闭塞率分别为64.8%、63.8%和69.4%,PED组完全闭塞率分别为70.8%、71.7%和72.5%,两组动脉瘤完全闭塞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ED和PED在老年复杂颅内动脉瘤手术成功率、安全性、动脉瘤栓塞效果、即刻疗效、长期疗效及神经功能预后等方面效果相当,存在一定术中、术后并发症风险,临床可根据患者实际选择合适血流导向装置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治疗结果 手术中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风险管理的护理干预在立体定向电极射频热凝毁损术治疗癫痫病人中的应用
19
作者 孙磊 徐翠萍 +1 位作者 张文杰 遇涛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924-1929,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风险管理的护理干预对立体定向电极射频热凝毁损术治疗癫痫预后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6月—2024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功能神经外科行立体定向电极射频热凝毁损术的88例癫痫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目的:探讨基于风险管理的护理干预对立体定向电极射频热凝毁损术治疗癫痫预后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6月—2024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功能神经外科行立体定向电极射频热凝毁损术的88例癫痫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给予基于风险管理的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后癫痫知识知晓程度、焦虑抑郁情况、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癫痫知识知晓程度优于对照组;焦虑、抑郁维度得分低于对照组;信息管理、生活方式、药物管理、安全管理、发作管理维度得分及中文版癫痫病人自我管理行为量表总分均高于对照组;癫痫生活质量(QOLIE-31)量表得分高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基于风险管理的护理干预用于行立体定向电极射频热凝毁损术治疗癫痫效果显著,可提升病人癫痫知识知晓程度,改善病人焦虑抑郁状态,提升病人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管理 癫痫 预后 并发症 射频热凝毁损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内镜引导下结肠-小肠吻合术治疗恶性肠梗阻患者效果和安全性分析
20
作者 金春燕 杨华 +4 位作者 殷芹 胡梦云 倪牧含 沈珊珊 王雷 《介入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75-379,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引导下结肠-小肠吻合术治疗恶性肠梗阻(MBO)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23年4~12月在南京鼓楼医院接受超声内镜引导下结肠-小肠吻合术治疗的12例MBO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围术期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2例患者...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引导下结肠-小肠吻合术治疗恶性肠梗阻(MBO)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23年4~12月在南京鼓楼医院接受超声内镜引导下结肠-小肠吻合术治疗的12例MBO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围术期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超声内镜引导下结肠-小肠吻合术,手术成功率(100%)(12/12)。临床成功率为11/12,1例患者术后支架不畅。术后2~68 h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恢复排便排气时间为(18.02±15.75)h;术后1周4例患者进食流质,8例进食半流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命质量核心-30量表(EORTC QLQ-C30)各维度评分显著改善,整体健康状况评分由术前中位5分升高至8分(P<0.001)。术中2例患者出现支架移位,经及时补救成功完成手术。术后11例出现发热(37.5~39.4℃),对症治疗后均顺利出院;所有患者无出血、穿孔、支架移位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内镜引导下结肠-小肠吻合术安全有效,可有效缓解MBO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梗阻 肿瘤 超声内镜 结肠-小肠吻合术 疗效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