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杂断块油藏精细分层化学防砂技术与应用
1
作者 李建达 钱钦 +3 位作者 曹功泽 李鹏 王国强 韩宏 《油田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8-123,共6页
针对疏松砂岩断块油藏非均质性强、化学防砂剂注入不均匀的问题,制备了水溶性低黏活性剂固砂体系,考察了固砂体系的注入性能及固砂性能影响因素。开展了“层内低黏活性剂固砂+层间分层管柱防砂”精细分层防砂技术研究。室内试验表明,低... 针对疏松砂岩断块油藏非均质性强、化学防砂剂注入不均匀的问题,制备了水溶性低黏活性剂固砂体系,考察了固砂体系的注入性能及固砂性能影响因素。开展了“层内低黏活性剂固砂+层间分层管柱防砂”精细分层防砂技术研究。室内试验表明,低黏活性剂固砂体系具有黏度低、伤害小、固结强度高的特点。改性环氧树脂含量为10%、乙二胺含量为1%时,低黏活性剂固砂体系的黏度仅为4.5 m Pa·s,流动性较好。固砂体系适用油藏温度为50~90℃,固砂体系与石英砂所形成的胶结岩心的渗透率>1μm^(2),抗压强度>5 MPa,且具有良好的动态耐冲刷性能。同时,基于分层化学防砂工艺管柱,实现一趟管柱分层选择性注入固砂剂,克服了防砂药剂注入不均匀的难题。矿场试验表明,精细分层化学防砂技术应用效果良好,典型措施井累产2700 d后,产液量为52.4 m^(3)/d,产油量为5.3 t/d,有效期大幅提升,对于复杂断块油藏防砂井延寿增效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断块 非均质 化学防砂 分层防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含水复杂断块油藏单层系边外注水开发模式 被引量:5
2
作者 姚秀田 徐磊 +3 位作者 王冉冉 闫森 王明鹏 杨琴文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5-166,共12页
复杂断块油藏在开发后期面临综合含水率高、地层能量不足、剩余油分布复杂、井网适应性差等问题。以济阳坳陷沾化凹陷中部垦71断块油藏为例,基于水驱油藏的油包水和水包油2种油水分布状态,利用理论模型推导和数值模拟方法,开展了单层系... 复杂断块油藏在开发后期面临综合含水率高、地层能量不足、剩余油分布复杂、井网适应性差等问题。以济阳坳陷沾化凹陷中部垦71断块油藏为例,基于水驱油藏的油包水和水包油2种油水分布状态,利用理论模型推导和数值模拟方法,开展了单层系边外注水开发模式研究。结果表明:从采液端和注水端的受力分析可获得单层系开发的合理注水量、合理采液量和合理注采井距,单层系开发的合理注水压差、合理注水量、合理采液量是影响其剩余油饱和度、含水饱和度的关键因素,对油层合理地层压力水平及剩余油二次富集起主要控制作用。通过加大注采井距至油水边界外围,以2.9倍含油条带宽度为合理注采井距的临界值,采用短注长静置的非对称周期注采方式,建立单层系边外注水开发模式,有利于保持单层系的压力系统稳定和提高剩余油波及率,从而提高原油采收率。矿场实践表明,采用单层系边外注水开发模式后,垦71断块油藏日产油量提高至254 t/d,含水率控制在93.7%,采收率提高至31.53%,采油速率提高4.9%,显示出良好的增产效果。单层系边外注水开发模式解决了高含水复杂断块油藏开发中的剩余油分布分散、水驱波及率低和井网适应性差等难题,可为复杂断块油藏开发提供指导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层系边外注水 开发模式 周期注水 数值模拟 复杂断块油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复杂断块油藏开发策略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劳斌斌 刘月田 +2 位作者 屈亚光 李雷 胥小伟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48-350,共3页
开采低渗复杂断块油藏时,为了获得最大的开发效益,需要设计最优的开发策略与方案。对于多层复杂断块油藏,划分和组合开发层系总的原则是一套开发层系内小层数不能太多,层间差异不能太大,并且开发层系具有一定的物质基础,达到一定的生产... 开采低渗复杂断块油藏时,为了获得最大的开发效益,需要设计最优的开发策略与方案。对于多层复杂断块油藏,划分和组合开发层系总的原则是一套开发层系内小层数不能太多,层间差异不能太大,并且开发层系具有一定的物质基础,达到一定的生产能力。在细分调整时,一套开发层内主力小层数一般不超过3个,小层总数约为5~8层。注采井距过大,砂体储量控制程度低,注采连通率低;注采井距过小,水淹早。因此,需要对井距进行优化设计。针对多层复杂断块油藏的地质特点,井网形式以三角形井网为好,采用分套逐段上返开发方式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复杂断块油藏 开发层系 井距 井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辛复杂断块油藏层块分类评价方法与调整对策 被引量:22
4
作者 王端平 杨勇 +2 位作者 牛栓文 张进平 庞丽丽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4-87,116-117,共4页
东辛复杂断块油藏已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为进一步提高其水驱采收率,适应精细开发需要,综合考虑静态地质特点和动态开发特征,对复杂断块油藏提出层块分类综合评价的方法,制定了研究区层块分类的量化标准,并提出不同层块组合开发与调整的... 东辛复杂断块油藏已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为进一步提高其水驱采收率,适应精细开发需要,综合考虑静态地质特点和动态开发特征,对复杂断块油藏提出层块分类综合评价的方法,制定了研究区层块分类的量化标准,并提出不同层块组合开发与调整的方法。分类中静态因素按照断块形状、含油面积、储层厚度及储层物性的先后顺序考虑,动态因素主要考虑水驱油规律、剩余油分布及驱动类型,不分先后顺序,将层块划分为Ⅰ,Ⅱ,Ⅲ和Ⅳ共4类。Ⅰ类层块是开发的主力阵地,开发调整思路主要是在构造高部位、油层顶部部署水平井单层开发,在原始油水边界外实施人工仿强边水实现高效水驱;Ⅱ和Ⅲ类层块存在层间干扰,储量动用不均衡,应依据相似组合原则进行合理组合;IV类层块储量控制程度低,井网完善难度大,开发中采取复杂结构井或就近挂靠的原则提高储量控制与动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块油藏 层块 静态地质特点 动态开发特征 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尚堡复杂断块油藏合理开发层系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屈亚光 刘月田 +1 位作者 汪国辉 周光林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41-744,共4页
复杂断块油藏具有含油层系多且非均质性强等特性,需要合理划分开发层系来获得最大的开发效益。根据高尚堡深层油藏开发特点,认为开发层系内渗透率级差、生产层数和厚度会直接影响油藏水驱开发效果。采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以各种开发指... 复杂断块油藏具有含油层系多且非均质性强等特性,需要合理划分开发层系来获得最大的开发效益。根据高尚堡深层油藏开发特点,认为开发层系内渗透率级差、生产层数和厚度会直接影响油藏水驱开发效果。采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以各种开发指标作为评价标准,研究了合采层数和厚度、储层非均质性、地层压力差异、驱动方式、小层砂体组合方式等参数对油藏开发效果的影响。得出主力开发层系合采层数不要超过5层,渗透率级差最大应控制在5以内,层间地层压力级差不大于1.5;同一开发层系内随着弹性溶解气驱开采层数的增加,井网单元开发效果逐渐变差;小层砂体组合方式以第10种组合方式为最优。通过定性和定量的分析,为高尚堡深层油藏的二次开发调整提供理论指导,并对同类复杂断块油藏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断块 开发层系 划分 组合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断块油藏立体开发技术 被引量:31
6
作者 王端平 杨勇 +1 位作者 许坚 丁可新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4-57,114-115,共4页
为了大幅度提高复杂断块油藏特高含水期水驱采收率,提出了立体开发的技术思路、优化设计方法及采用的主要技术手段。分层分块开发设计模式转变为从平面(各小块间)、层间到层内的立体优化设计,最大程度地提高水驱控制和动用程度。以永... 为了大幅度提高复杂断块油藏特高含水期水驱采收率,提出了立体开发的技术思路、优化设计方法及采用的主要技术手段。分层分块开发设计模式转变为从平面(各小块间)、层间到层内的立体优化设计,最大程度地提高水驱控制和动用程度。以永安镇油田永3断块为目标区块,编制了立体开发方案。对于Ⅰ类窄条带底水锥进的厚油层,设计了平面绕水舌、纵向绕水锥的三维弧形特殊结构井,使因高含水率(99%)已停产多年的油藏又打出低含水率的高产油井;对于Ⅱ类层间差异大的多薄层,开展纵向三级细分,力求减少层间干扰,大幅度提高薄差层采收率;对于Ⅲ类极复杂断块油层采用多靶点跨块定向井、跨块水平井,最大限度地提高储量动用率。矿场实施效果表明,产油量比调整前增加了122.2t/d,累积增产油量为4.86×10~4t,实施效果好于方案设计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断块油藏 立体开发 绕锥水平井 跨块水平井 多靶点跨块定向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断块油藏高含水期合理井距确定方法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2
7
作者 崔传智 杨赤宸 +2 位作者 牛栓文 路智勇 张莹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3-56,114,共4页
井网加密调整是复杂断块油藏高含水期改善开发效果的重要措施,合理注采井距的确定是决定井网加密调整效果的关键。以一注两采井组为例,以均衡驱替为目标,以油水两相不稳定渗流理论为基础,考虑断块油藏储层物性、剩余油分布和地层倾角等... 井网加密调整是复杂断块油藏高含水期改善开发效果的重要措施,合理注采井距的确定是决定井网加密调整效果的关键。以一注两采井组为例,以均衡驱替为目标,以油水两相不稳定渗流理论为基础,考虑断块油藏储层物性、剩余油分布和地层倾角等因素,建立了复杂断块油藏高含水期合理井距确定方法,并采用油藏数值模拟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水驱方向垂直构造线方向的一注两采井网,在其他储层条件和剩余油饱和度相同的条件下,地层倾角越大,达到均衡驱替所需的注采井距比越大;注采井间储层渗透率、油井含水率差异越大,达到均衡驱替时所需的注采井距比越大。数值模拟验证结果表明,在地层倾角为10°、油井含水率均为90%时,该方法计算出注水井左右两侧注采井距的比值为1.264,按此结果进行井网部署,10 a末注水井左右两侧油井含水率分别为96.85%和97.13%,2口油井含水率相差0.28%,总采出程度为38.37%,比均匀布井可提高采出程度5.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断块油藏 均衡驱替 合理井距 地层倾角 剩余油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营凹陷滚动勘探开发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4
8
作者 于正军 韩宏伟 王福永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46-48,共3页
东营凹陷已进入勘探开发成熟期 ,滚动勘探开发是增储稳产的主要手段 ,精细油藏描述是其关键。总结滚动勘探开发的 4种方式 (老区扩边、发现新块、发现新层系和新区滚动勘探开发 ) ,对断块复杂程度提出按每平方千米内所有断层的累加长度... 东营凹陷已进入勘探开发成熟期 ,滚动勘探开发是增储稳产的主要手段 ,精细油藏描述是其关键。总结滚动勘探开发的 4种方式 (老区扩边、发现新块、发现新层系和新区滚动勘探开发 ) ,对断块复杂程度提出按每平方千米内所有断层的累加长度划分的新方法 ,从构造描述、储集层描述和油藏描述方面介绍了滚动勘探开发的技术方法。以永 8断块为例 ,在层位标定、反射特征分析、构造描述流程、地震地质分析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归纳精细油藏描述的具体方法 ,强调了三维地震数据体的相干分析、属性分析等技术的重要作用。应用这一滚动勘探开发技术 ,使东营凹陷每年新增滚动储量近2 0 0 0× 10 4 t。图 3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营凹陷 滚动勘探开发 技术研究 应用 油藏描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复杂断块油藏开发方式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张伟 董平川 +1 位作者 蒋无穷 李莉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3-37,共5页
低渗复杂断块油藏一般含油面积较小,由于砂体小而多,储量动用程度低,油层非均质性严重,横向变化大,连通性差,油藏类型多,油水界面多,沉积类型复杂、多变,油层物性差,油气水分布关系复杂,使得油藏开发的初期地质认识的难度大... 低渗复杂断块油藏一般含油面积较小,由于砂体小而多,储量动用程度低,油层非均质性严重,横向变化大,连通性差,油藏类型多,油水界面多,沉积类型复杂、多变,油层物性差,油气水分布关系复杂,使得油藏开发的初期地质认识的难度大。以贝中次凹南一段的地质特征和开发中获得的资料为基础,运用油藏工程方法,通过对贝南一段储层岩性、物性、敏感性等特征的研究,对其进行注水开发的可行性分析论证。在此基础上,通过油藏数值模拟技术研究包括注水方式、天然能量利用与注水时机等开发方式对断块油藏开发效果的影响,从不同开发方式驱油特征的角度分析了造成开发效果差异的原因。研究结果对低渗断块油藏的早期开发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将有助于提高此类油藏的开发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 复杂断块 注水开发 天然能量 储层敏感性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断块油藏三级细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以永安镇油田永3-1断块沙二段7—9层系为例 被引量:12
10
作者 王端平 杨勇 +1 位作者 梁承春 张进平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2-64,115,共3页
复杂断块油藏由于层间、层内非均质性以及开发非均质性的存在,导致开发不均衡。随着开发的不断深入,层间干扰矛盾越来越突出,多次细分后再进行层系分段细分经济效益变差。减缓干扰、均衡注采、扩大水驱波及体积,是大幅度提高这类油藏水... 复杂断块油藏由于层间、层内非均质性以及开发非均质性的存在,导致开发不均衡。随着开发的不断深入,层间干扰矛盾越来越突出,多次细分后再进行层系分段细分经济效益变差。减缓干扰、均衡注采、扩大水驱波及体积,是大幅度提高这类油藏水驱采收率的关键。以永安镇油田永3-1断块沙二段7—9层系为例,采用层系重组、油井分层采油、水井分层注水以及油水井变孔密射孔完井等技术,逐级减缓层间干扰,形成复杂断块油藏三级细分技术。在其先导试验区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单元产油量从11.5 t/d上升到54.1 t/d,综合含水率从83.4%下降到77.6%,为同类型油藏提高水驱采收率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断块 层系重组 变孔密射孔 三级细分 分采分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油层复杂断块油藏开发层系细分研究 被引量:25
11
作者 罗水亮 曾流芳 +1 位作者 李林祥 闫效义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8-102,共5页
滨南油田毕家断块沙三下亚段属于多层砂岩、强非均质性油藏,其纵向上含油小层多达58个,开发过程中暴露出层间矛盾日益突出。基于油藏地质及开发特征分析,提出利用K-均值算法对小层进行分层聚类,建立定量化的开发层系划分标准,指导开发... 滨南油田毕家断块沙三下亚段属于多层砂岩、强非均质性油藏,其纵向上含油小层多达58个,开发过程中暴露出层间矛盾日益突出。基于油藏地质及开发特征分析,提出利用K-均值算法对小层进行分层聚类,建立定量化的开发层系划分标准,指导开发层系的划分。通过K-均值算法将滨南油田毕家断块沙三下亚段细分为三套开发层系,数值模拟分析表明,利用K-均值算法对开发层系进行定量划分是可行的,细分开发层系后渗透率极差变小、层间矛盾减缓,预测15年后采收率提高1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断块油藏 开发层系 K-均值算法 数值模拟 聚类分析 滨南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丛式水平井组在复杂断块油藏开发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李顺明 孙国 刘志宏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81-83,共3页
胜利油田永 8复杂断块油藏的特点是断层多、油层层数多、含油面积小、储量丰度高 ,开发过程中油层易出砂 ,直井产量低。水平井的优点是泄油面积大、生产压差小、产量高。在优选水平井在断块平面和油层纵向的位置、水平段长度等基础上 ,... 胜利油田永 8复杂断块油藏的特点是断层多、油层层数多、含油面积小、储量丰度高 ,开发过程中油层易出砂 ,直井产量低。水平井的优点是泄油面积大、生产压差小、产量高。在优选水平井在断块平面和油层纵向的位置、水平段长度等基础上 ,设计并实施了永 8 X4块的一个丛式水平井组。该水平井组投产初期的平均日产量是直井的两倍 ,实现了高效开发复杂断块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断块油藏 断层封闭性 油层出砂 生产压差 水平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细油藏描述技术对老油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被引量:9
13
作者 谷团 祝永军 +1 位作者 闵忠顺 陈淑凤 《断块油气田》 CAS 2006年第3期26-29,共4页
精细油藏描述技术是老油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综合运用多种技术手段,通过对老油田的构造、沉积、储层及流体特征的系统刻画,可以达到充分解剖油藏的目的,实现老油田的增储稳产,提高采收率,从而找到使老油田焕发青春的潜力点。在... 精细油藏描述技术是老油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综合运用多种技术手段,通过对老油田的构造、沉积、储层及流体特征的系统刻画,可以达到充分解剖油藏的目的,实现老油田的增储稳产,提高采收率,从而找到使老油田焕发青春的潜力点。在红星复杂断块区开展的精细油藏描述,发现了浅层和深层的潜力,为有效挖潜与扩大部署提供了可靠依据,使该区块生产能力快速提高。红星地区取得的成果充分表明了精细油藏描述技术对老油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油藏描述 老油田 可持续发展 复杂断块 红星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岩性作用影响复杂断块油藏剩余油分布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屈亚光 刘月田 丁祖鹏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34-636,640,共4页
受岩性作用影响的复杂断块油藏,由于断层、岩性等因素的共同影响,油藏开发中后期剩余油分布较复杂。油藏数值模拟方法是定量研究此类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的有效手段。以高尚堡深层油藏为例,依据油藏精细描述成果,建立了符合油藏地质特点... 受岩性作用影响的复杂断块油藏,由于断层、岩性等因素的共同影响,油藏开发中后期剩余油分布较复杂。油藏数值模拟方法是定量研究此类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的有效手段。以高尚堡深层油藏为例,依据油藏精细描述成果,建立了符合油藏地质特点的三维地质模型,指出了此类油藏地质模型建立过程中的关键点及难点。通过对高尚堡深层油藏的动态历史拟合,明确了此类油藏的可调参数及参数的可调范围。找出了油藏剩余油分布的平面及纵向分布特点、剩余油类型和剩余油分布的影响因素。基于剩余油数值模拟结果,提出了较为合理的调整方案,为高效开发此类油藏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断块油藏 剩余油分布 油藏数值模拟 影响因素 高尚堡深层油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断块油气藏地震解释技术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孙明江 于正军 +1 位作者 张建芝 于海喜 《断块油气田》 CAS 2006年第6期13-15,共3页
随着勘探开发工作的深入,各油区都已进入高程度勘探开发阶段。形态清楚、规模较大的构造油气藏越来越少,而岩性、地层等复杂隐蔽型油气藏所占比例逐年增加。但这类油藏构造复杂、隐蔽性强,常规解释难以识别。地震解释技术是解决此类问... 随着勘探开发工作的深入,各油区都已进入高程度勘探开发阶段。形态清楚、规模较大的构造油气藏越来越少,而岩性、地层等复杂隐蔽型油气藏所占比例逐年增加。但这类油藏构造复杂、隐蔽性强,常规解释难以识别。地震解释技术是解决此类问题行之有效的方法。以东营凹陷中央背斜带为例,系统地总结了地震正演模拟、相干分析等地震解释技术的原理、方法及在复杂断块油气藏勘探开发中的应用情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断块油气藏 地震解释技术 地震正演 相干分析 东营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断块底水油藏含水上升规律 被引量:7
16
作者 田中敬 赵隆顺 +3 位作者 高广亮 刘道杰 王九理 孙彦春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6-59,共4页
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发育带有隔夹层的复杂断块底水油藏。底水油藏油水界面处隔夹层控制着底水锥进速度及单井水淹时间,如何利用隔层控制油藏含水上升速度对延长单井见水时间及提高油藏水驱开发效果至关重要。在精细刻画油藏隔夹层分布... 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发育带有隔夹层的复杂断块底水油藏。底水油藏油水界面处隔夹层控制着底水锥进速度及单井水淹时间,如何利用隔层控制油藏含水上升速度对延长单井见水时间及提高油藏水驱开发效果至关重要。在精细刻画油藏隔夹层分布模式的基础上,利用修正的底水油藏见水时间公式,研究了隔夹层对油藏含水上升的变化规律。最终确定油井隔层半径为150 m时,既可以有效传导底水能量,又能够延长油井见水时间,此时计算油井见水时间为2 a;南堡凹陷堡古2油藏应用针对性的控水稳油对策,取得了较好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断块油藏 底水油藏 见水时间 隔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辛油田多油层复杂断块油藏高含水后期细分层系研究 被引量:36
17
作者 王书宝 牛栓文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16-118,139,共4页
东辛油田是多油层复杂断块油藏,开发后期存在层间干扰严重和储量动用不均衡的问题。渗透率、主力油层数、油层厚度、原油性质、含油面积、储量规模等参数对开发层系划分有较大影响,根据大量矿场统计和数值模拟结果,提出了相对定量化的... 东辛油田是多油层复杂断块油藏,开发后期存在层间干扰严重和储量动用不均衡的问题。渗透率、主力油层数、油层厚度、原油性质、含油面积、储量规模等参数对开发层系划分有较大影响,根据大量矿场统计和数值模拟结果,提出了相对定量化的开发层系划分标准。应用聚类分析综合评价技术,实现了开发层系划分的程序化和标准化。矿场实践表明,科学划分开发层系研究成果可信度较高,根据研究成果调整开发层系的单元采收率提高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断块油藏 高含水开发后期 开发层系 聚类分析 经济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块油藏高含水期水驱规律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孟立新 任宝生 鞠斌山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9-142,共4页
大港油田油藏类型大多为断块油藏,断层多、断块小、储层非均质性强,且绝大多数已进入高含水、高采出程度阶段,目前,水驱效果不理想。为了进一步改善油藏水驱效果、提高水驱采收率,应用室内高温高压物理模拟实验、油藏数值模拟等技术手段... 大港油田油藏类型大多为断块油藏,断层多、断块小、储层非均质性强,且绝大多数已进入高含水、高采出程度阶段,目前,水驱效果不理想。为了进一步改善油藏水驱效果、提高水驱采收率,应用室内高温高压物理模拟实验、油藏数值模拟等技术手段,对断块油藏高含水开发后期的水驱油规律和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断块油藏水驱油效率随长期注水开发储层润湿性向亲水方向变化而逐渐增大;在极限含水以后,通过提高注水倍数虽然仍能提高驱油效率,但需要较长的时间和较高的耗水量。研究成果对高含水油田开发调整思路的制定具有一定的指导、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湿性变化 注水倍数 驱油效率 驱替程度 断块油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丹Muglad盆地复杂断块油藏低阻油层成因及识别方法——以Fula凹陷Jake South油田为例 被引量:6
19
作者 韩如冰 田昌炳 +3 位作者 周家胜 李顺明 何辉 杜宜静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3-69,共7页
苏丹Muglad盆地Jake South油田白垩系Bentiu组和Abu Graba组油藏分别为复杂断块背景下的整装背斜油藏和层状油藏,均存在大量低阻油层,对油水层识别造成较大困难。首先根据粒度、储层物性、储集空间类型、致密度等分别对Bentiu组和Abu Gr... 苏丹Muglad盆地Jake South油田白垩系Bentiu组和Abu Graba组油藏分别为复杂断块背景下的整装背斜油藏和层状油藏,均存在大量低阻油层,对油水层识别造成较大困难。首先根据粒度、储层物性、储集空间类型、致密度等分别对Bentiu组和Abu Graba组进行储层分类,并在每类储层内部定义低阻油层;然后综合利用岩心、薄片、物性测试、扫描电镜、X-衍射资料,明确各类储层内部低阻油层成因,并根据储层类型和低阻成因分别建立识别方法。结果表明:低阻成因主要为泥质含量高或孔隙结构细造成高束缚水饱和度、存在导电矿物和油气充注不足造成低含油饱和度,不同类型复杂断块油藏不同储层类型内低阻油层成因不同。Abu Graba组低阻油层识别难度较大,依次采用图版法、考虑粉砂组分的解释模型法、综合法进行识别;而Bentiu组低阻油层识别相对简单,主要采用综合法进行识别。综合各种方法,在研究区共识别未射孔低阻油层77层275.9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glad盆地 Fula凹陷 Jake South油田 白垩系 复杂断块油藏 低阻油层 识别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集油田相对低电阻率油层成因及识别 被引量:16
20
作者 张小莉 王恺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0-62,70,共4页
泌阳凹陷王集油田核桃园组三段的油水分布受构造、断层、沉积微相、地层水共同控制,正常电阻率油层与低电阻率油层、高电阻率水层共存,且测井曲线特征相似,影响正确判断含油性。岩矿分析、地层水分析以及测井资料综合研究表明,储集层岩... 泌阳凹陷王集油田核桃园组三段的油水分布受构造、断层、沉积微相、地层水共同控制,正常电阻率油层与低电阻率油层、高电阻率水层共存,且测井曲线特征相似,影响正确判断含油性。岩矿分析、地层水分析以及测井资料综合研究表明,储集层岩石颗粒间普遍富集与充填有黏土矿物,以高龄石(局部地区高达66.2%)、蒙脱石为主,微孔隙发育,使束缚水饱和度增高,油层束缚水矿化度高,导电性增强,这是油层显示相对低电阻率的主要原因。利用多参数判别分析法、纵波等效弹性模量差比值法等方法,可有效地识别相对低电阻率油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块 储层 相对低电阻率油层 地层水 束缚水饱和度 黏土矿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