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曲煤矿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识别及含水层水力联系研究
1
作者 武艺 《煤矿现代化》 2025年第2期81-85,共5页
了解煤炭开采驱动下矿井各含水层化学成分及连通性的变化,建立矿井水源快速识别体系,对保护研究区地下水资源和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常规元素数值特征分析、聚类分析以及不同含水层的氘和氚同位素追踪,确定了各含水层的地下水化... 了解煤炭开采驱动下矿井各含水层化学成分及连通性的变化,建立矿井水源快速识别体系,对保护研究区地下水资源和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常规元素数值特征分析、聚类分析以及不同含水层的氘和氚同位素追踪,确定了各含水层的地下水化学特征和水力联系,建立常规水化学成分Piper、Durov识别图和氘氚同位素识别图3个识别图,实现了对各含水层水源的快速识别。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补给的主要来源是大气降水,在煤矿开采的驱动下,形成了局部地下水系统,改变了局部地下水循环模式,根据水化学离子特征的差异以及氘和氚同位素的差异,建立了3个识别图,确定了西曲煤矿不同含水层的突水来源,并提出了针对性的突水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矿区 多层含水层 矿井突水 水化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弃矿区周边受污染水体生物修复技术
2
作者 王亚宇 李敏 《能源与环保》 2024年第3期47-52,共6页
废弃矿区中受污染的水体可能会渗入地下水或河流,导致附近的水源污染。为此,采用生物修复技术,对废弃矿区周边受污染水体的修复方法展开研究。分析了矿区周边环境以及相关气候信息,确定该矿区周边污染水体污染物分布特征,根据分布结果... 废弃矿区中受污染的水体可能会渗入地下水或河流,导致附近的水源污染。为此,采用生物修复技术,对废弃矿区周边受污染水体的修复方法展开研究。分析了矿区周边环境以及相关气候信息,确定该矿区周边污染水体污染物分布特征,根据分布结果布设样本测试点;利用生物膜法在样本测试点中进行污染水体的修复,修复过程中,需要对微生物实施培养、驯化,进一步增加微生物降解污水的活性;将驯化好的污泥转置进IC厌氧反应器中,产生氧化生物膜,投入测试点水域中,通过污泥吸附作用产生氧化生物膜,实现污染水体生物修复。实验结果表明,利用生物膜方法对污染水体进行修复,能够有效去除水体中总石油烃、多环芳烃等污染物质,并中和水体酸碱度,使水体完成修复后达到可排放安全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矿区 周边受污染水体 生物修复技术 生物膜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系复杂水体下开采界限确定的工程实践
3
作者 谢经涛 许海涛 +1 位作者 李小明 刘德民 《煤炭技术》 CAS 2024年第11期120-124,共5页
车集煤矿二2煤层开采受上覆地表水、新生界底部松散孔隙承压水、砂岩裂隙水等多层系复杂水体影响。为了评价各含水体对二2煤层的影响,并以此确定二2煤层的开采界限,采用现场实测、数值模拟、理论计算等方法对二2煤层“两带”发育规律进... 车集煤矿二2煤层开采受上覆地表水、新生界底部松散孔隙承压水、砂岩裂隙水等多层系复杂水体影响。为了评价各含水体对二2煤层的影响,并以此确定二2煤层的开采界限,采用现场实测、数值模拟、理论计算等方法对二2煤层“两带”发育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二2煤层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在42.25~47 m,垮落带发育高度约为10.53 m;顶板塑性区基本呈“蘑菇形”,采空区四周塑性区为剪切塑性区,中间为拉张塑性区;上覆地表水、新生界底部松散孔隙承压含水层、砂岩裂隙水对二2煤层开采影响较小,确定二2煤层可以全厚开采。该研究可为车集煤矿二2煤层和其他相类似条件煤层开采“两带”发育规律及开采界限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系复杂水体 钻孔压水试验 钻孔成像试验 数值模拟 开采界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矿区地下水系统水化学过程及其采动激发效应 被引量:3
4
作者 梅傲霜 曾一凡 +7 位作者 武强 刘志超 苗彦平 王嗣桐 崔雅帅 魏华铭 任帅锋 杨磊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769-2784,共16页
煤炭资源开采会破坏含水层结构,扰动地下水系统,产生新的水循环模式。作为煤炭保供生产重心的西部矿区,高强度、规模化的开采加剧了这一扰动,使水岩作用等水化学过程更加剧烈。其背后所蕴含的地下水系统水化学的煤矿开采激发效应,是关... 煤炭资源开采会破坏含水层结构,扰动地下水系统,产生新的水循环模式。作为煤炭保供生产重心的西部矿区,高强度、规模化的开采加剧了这一扰动,使水岩作用等水化学过程更加剧烈。其背后所蕴含的地下水系统水化学的煤矿开采激发效应,是关系到煤矿安全开采预测预报精度,以及绿色开采地下水环境保护的关键科学问题。鉴于此,以西部榆神矿区曹家滩煤矿为研究实例,利用水文地球化学的原理和方法,从“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变”的角度,开展激发效应结果、激发效应过程以及水化学演化趋势3个方面系统性的研究。结果发现:研究区的地下水可以被分为5个聚类,聚类1代表煤矿开采后井田西翼第四系与风化基岩含水层为主的浅层地下水,聚类2代表开采前后地下水的混合,聚类3代表开采前的地下水,聚类4和聚类5主要代表开采后的延安组地下水;煤矿开采后,直罗组、延安组第4段和第5段含水层水样中HCO_(3)–Ca和HCO_(3)–Mg占比上升,井田西翼开采后的浅层地下水水质整体最优,各含水层水质有向好演变的趋势且对煤矿开采的响应不敏感;研究区地下水整体受控于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煤矿开采前延安组第4段及以上含水层地下水受控于碳酸盐岩和硅酸盐岩的溶解作用;煤矿开采后的井田西翼浅层地下水受控于碳酸盐岩的溶解作用,直罗组、延安组第4段和第5段含水层地下水主要受控于硅酸盐岩的溶解和FeS2的氧化作用,延安组第1~3段含水层地下水主要受控于蒸发盐的溶解作用;煤矿开采加速了地下水的循环速度、加强了含水层间的水力联系,由此产生的稀释作用与矿井水处理后综合利用的措施是延安组第4段及以上各含水层水化学特征和水质演化的原因;未来应当继续做好矿井水处理后综合利用的工作,并注意直罗组和延安组第5段地下水特征有向浅层地下水演变的趋势,避免今后的涌水水源结果产生误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水化学 自组织映射神经网络(SOM) 熵权水质指数(EWQI) 矿山复杂地下水系统 榆神矿区 侏罗纪煤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桥矿区多期构造复合断层导水性分析 被引量:15
5
作者 胡宝林 宋晓梅 +2 位作者 车遥 龚乃勤 李全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50-53,49,共5页
在分析刘桥矿区构造展布特点的基础上 ,利用统计方法、石英光轴组构分析及地应力测试数据对矿区应力场进行系统研究。揭示了该区地质构造展布规律 。
关键词 断层 导水性 刘桥矿区 多期构造复合 构造演化 构造控水 应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大水矿床安全开采技术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叶粤文 孟中华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7-9,17,共4页
针对高阳铁矿赋存条件,应用矿床水体下开采理论和数值模拟计算方法,研究了该矿开采时的覆岩破坏规律,提出了符合高阳铁矿的裂隙带预计公式,论述了采用充填采矿方法的可靠性,推荐矿山采用浅孔房柱嗣后充填采矿法和有底柱分段空场嗣后充... 针对高阳铁矿赋存条件,应用矿床水体下开采理论和数值模拟计算方法,研究了该矿开采时的覆岩破坏规律,提出了符合高阳铁矿的裂隙带预计公式,论述了采用充填采矿方法的可靠性,推荐矿山采用浅孔房柱嗣后充填采矿法和有底柱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提出了安全回采措施和防治水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矿 复杂水体 覆岩破坏 安全开采 裂隙带预计 防水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层开采工作面底板注浆加固条件与效果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许延春 张罗迅 +2 位作者 张书军 罗亚麒 李磊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58-62,共5页
以我国富水矿区焦作矿区九里山矿14141工作面为工程背景,统计分析大量底板注浆钻孔揭示的地质和水文地质信息与参量,分析了工作面注浆加固条件,得到了评价注浆效果的方法。研究得如下结论:根据注浆钻孔涌水量对工作面底板突水危险区进... 以我国富水矿区焦作矿区九里山矿14141工作面为工程背景,统计分析大量底板注浆钻孔揭示的地质和水文地质信息与参量,分析了工作面注浆加固条件,得到了评价注浆效果的方法。研究得如下结论:根据注浆钻孔涌水量对工作面底板突水危险区进行划分;得到钻孔涌水量和水压呈现正相关关系;通过分析不同深度出水次数和总的涌水量,表明L8灰岩含水层富水性弱于L2灰岩含水层富水性;指出断层对底板富水性和注浆有着明显的影响。综合分析涌水量、水压、注浆量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并发现随着注浆的持续进行水压呈现整体增大的现象,反映了底板岩层中的裂隙得到有效封堵,含水层局部密闭性增加。低水压、低涌水量和低注浆量为注浆效果良好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开采 底板突水 注浆加固 断层带 富水性 密闭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韩城矿区下组煤开采底板扰动破坏规律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卫兆祥 郭小铭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5-78,共4页
针对当前底板破坏深度经验公式在渭北韩城矿区适用性较差的问题,为了合理确定煤层底板扰动破坏深度,科学制定防治水方案,以桑树坪矿3105工作面为研究对象,依据实测底板破坏深度成果,分析确定底板破坏深度影响因素,利用基于有限差分FLAC3... 针对当前底板破坏深度经验公式在渭北韩城矿区适用性较差的问题,为了合理确定煤层底板扰动破坏深度,科学制定防治水方案,以桑树坪矿3105工作面为研究对象,依据实测底板破坏深度成果,分析确定底板破坏深度影响因素,利用基于有限差分FLAC3D数值模拟,结合多因素非线性回归理论及数据挖掘技术,建立了煤层底板破坏深度与采宽、采深、采厚等因素的多因素回归模型,从而掌握矿区下组煤底板扰动破坏规律。通过实测成果验证并与相关经验公式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能准确预测韩城矿区煤层底板扰动破坏深度,同时对整个渭北煤田下组煤安全回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板破坏 韩城矿区 回归分析 数值模拟 经验公式 底板导水破坏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OT-5多光谱影像的矿区塌塘水体提取方法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韩晶 邓喀中 +1 位作者 李北城 范洪冬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46-50,共5页
针对基于遥感影像的水体提取方法存在水体提取不完整和误提的现象,提出了一种基于SPOT-5多光谱影像的矿区塌塘水体提取方法。在利用波段合成增加一个可用波段的基础上对已有的水体提取方法进行适当的改进,并基于决策树分类器和改进后的... 针对基于遥感影像的水体提取方法存在水体提取不完整和误提的现象,提出了一种基于SPOT-5多光谱影像的矿区塌塘水体提取方法。在利用波段合成增加一个可用波段的基础上对已有的水体提取方法进行适当的改进,并基于决策树分类器和改进后的方法进行矿区水体的四级提取,保证了水体提取的完整性,同时减少了误提率;最后利用实测数据对水体提取的精度进行了评定。试验结果表明,基于决策树分类器的水体提取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能满足矿区实际应用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区塌塘 水体提取 SPOT-5多光谱影像 决策树分类器 精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半航空瞬变电磁法识别复杂地形废弃煤矿富水空间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范莹琳 潘树仁 +7 位作者 杜松 李萌 赵岳 张玉峰 丁晏 宋思彤 车巧慧 王锋利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79-89,共11页
煤矿关闭后产生不明源头的酸性矿井涌水是困扰矿区生态修复治理的关键问题,由于中国南方煤矿区普遍存在地形条件复杂,矿硐基数大,点多面广等问题,因此开展大面积的地下污染源头识别难度较大。为了在地形复杂地区开展煤矿富水空间调查研... 煤矿关闭后产生不明源头的酸性矿井涌水是困扰矿区生态修复治理的关键问题,由于中国南方煤矿区普遍存在地形条件复杂,矿硐基数大,点多面广等问题,因此开展大面积的地下污染源头识别难度较大。为了在地形复杂地区开展煤矿富水空间调查研究,追溯地表酸性矿井涌水源头,以处于闽西南坳陷带的福建省龙岩市雁石镇历史遗留废弃矿山为例,利用以无人机为载体的半航空瞬变电磁法,以高阻包裹的低电阻率特征为探测目标,以富水区与围岩的电阻率差异特征为参考依据,结合多源数据识别地表以下300 m范围内的含水异常区,分析异常区含水性,划定富水空间的地理位置,为废弃煤矿酸性矿井水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分析结果表明:(1)半航空瞬变电磁探测技术对地下富水空间探测具有较高的敏感性,高阻包裹的低阻异常区可有效反映地下空间的含水性;(2)研究区内历史采空区分布广泛,但并非所有历史采空区都富水,利用半航空瞬变电磁探测技术及地质剖面共圈定了8处富水采空区、大量近圆形通道富水区及3处断裂带富水区;(3)研究区内的历史采空区并非地下主要的富水空间,与采空区含水性相比,近圆形通道及断裂带的含水性也普遍较高,因此近圆形通道及断裂带积水区治理对于地表酸性矿井水涌水治理也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复杂矿区 半航空瞬变电磁 废弃煤矿 含水性识别 酸性矿井水 涌水水源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潜水位煤矿区地表沉陷信息提取方法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新举 周晶晶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5-112,共8页
准确、快速、高效地获取采煤沉陷信息对矿区土地复垦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针对极易形成大面积的地表沉陷积水区以及非积水区的高潜水位煤矿区,土地复垦工作更为严峻。以高潜水位矿区--鲍店煤矿为研究对象,结合并改进水体和非水体提取方法... 准确、快速、高效地获取采煤沉陷信息对矿区土地复垦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针对极易形成大面积的地表沉陷积水区以及非积水区的高潜水位煤矿区,土地复垦工作更为严峻。以高潜水位矿区--鲍店煤矿为研究对象,结合并改进水体和非水体提取方法,获取整个矿区的地表沉陷信息。在改进归一化水体指数(MNDWI)的基础上,针对采煤沉陷水体边缘易于和水体信息混淆的特点,提出了增强型改进归一化水体指数(E-MNDWI)。利用Landsat 8数据通过E-MNDWI提取沉陷积水区域;利用哨兵1号A星数据(Sentinel-1A),通过小基线集技术(SBAS-In SAR)提取出沉陷非积水区域;最后进行克里金插值获取矿区下沉量为10 mm的等值线。结果表明:利用E-MNDWI提取沉陷水体精度较高,Kappa系数为85.07%。鲍店矿区西部基本达到稳沉状态,东部地表沉陷较为明显,南部地表略有抬升。监测期内矿区最大地表平均下沉速率为41.69 mm/a,最大下沉量为85.16 mm。截至2017年矿区因采煤造成的沉陷区域面积共10.1 km2,其中沉陷积水区为4.6 km2,非积水区域为5.5km2。选取若干基准点验证沉陷非积水区的提取结果,得到决定系数R2为0.92。利用多源多时相数据,结合多种方法获取矿区沉陷信息,可为煤矿城市生态修复和土地整治复垦提供理论依据,并为今后快速高效监测采煤沉陷区地表形变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潜水位煤矿区 地表沉陷 水体信息提取 增强型改进归一化水体指数 小基线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视电阻率导体对瞬变电磁法的响应特征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夏春鹏 窦文武 +1 位作者 樊林林 牟义 《中州煤炭》 2015年第11期114-117,共4页
基于瞬变电磁法的勘查理论,结合矿井瞬变电磁勘查技术在晋城矿区井下的应用,分析了矿井瞬变电磁勘查技术对晋城矿区井下采掘工作面煤层顶、底板赋水异常区以及巷道掘进面前方地质异常体的探测应用效果。通过在晋城矿区某些矿井的应用,... 基于瞬变电磁法的勘查理论,结合矿井瞬变电磁勘查技术在晋城矿区井下的应用,分析了矿井瞬变电磁勘查技术对晋城矿区井下采掘工作面煤层顶、底板赋水异常区以及巷道掘进面前方地质异常体的探测应用效果。通过在晋城矿区某些矿井的应用,结合工作面的回采及探放水钻孔的验证,阐明了矿井瞬变电磁法勘查技术对晋城矿区井下顶、底板赋水异常区、采空区、地质构造(陷落柱、断层等)有一定的探测效果,对矿井的安全生产、施工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瞬变电磁法 采空区 赋水异常区 地质异常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下”采煤膏体充填开采技术研究 被引量:34
13
作者 孙希奎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18-224,共7页
膏体充填是控制采矿岩层运动、防治地表沉陷的主要充填开采技术之一。针对我国东部煤矿开采过程遇到的建筑物、水体、铁路下以及承压水体上压煤资源开采问题,以淄博矿业集团济北矿区主力矿井的开采条件为背景,分析了膏体充填的基本原理... 膏体充填是控制采矿岩层运动、防治地表沉陷的主要充填开采技术之一。针对我国东部煤矿开采过程遇到的建筑物、水体、铁路下以及承压水体上压煤资源开采问题,以淄博矿业集团济北矿区主力矿井的开采条件为背景,分析了膏体充填的基本原理、工艺方法及试验应用情况,重点介绍了岱庄煤矿在建筑物下条带煤柱置换开采,高层建筑下压煤充填开采,承压水体上充填开采等领域的典型应用案例。通过应用膏体充填开采技术,地面受护建筑物移动变形数值均小于建筑物Ⅰ级损坏标准,受底板灰岩水威胁的工作面充填开采后底板破坏深度仅6.0~6.5 m,防范底板水害的作用显著。结合济北矿区未来的发展方向,认为膏体充填应该进一步在承压水体上开采的相关理论和工艺技术,重复采动影响下建筑物保护的理论和对应措施,复杂条件下充填工艺、设备、流程优化以及与井下煤矸智能分选系统相结合等方面着重进行研究攻关。研究结果对济北矿区膏体充填开采进一步应用有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膏体充填 “三下”采煤 济北矿区 条带煤柱置换 底板承压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空区中残留矿体安全开采技术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9
14
作者 李现区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0-33,共4页
通过对团城铁矿采空区围岩冒落规律的分析,研究并实践了在活动空区边缘回收冒落残矿、空区中多层残留矿体监控开采、斜面蹬碴落矿采矿方法,很好地解决了被复杂空区穿插后残留矿体的开采技术难题,实现了大量回收残矿、安全开采无事故、... 通过对团城铁矿采空区围岩冒落规律的分析,研究并实践了在活动空区边缘回收冒落残矿、空区中多层残留矿体监控开采、斜面蹬碴落矿采矿方法,很好地解决了被复杂空区穿插后残留矿体的开采技术难题,实现了大量回收残矿、安全开采无事故、延长矿山寿命的目的,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空区 残留矿体 安全 开采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库下厚煤层综放开采安全性及采动影响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朱伟 滕永海 +1 位作者 唐志新 郑志刚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1-86,共6页
针对潞安矿区漳村煤矿常隆水库下厚煤层综放开采安全与否问题,采用现场实测、工程类比等方法研究了综放开采导水裂缝带发育规律,计算了水库下采煤防水安全煤岩柱合理尺寸以及文王山南正大断层上盘安全隔离煤柱尺寸,分析了断裂构造对水... 针对潞安矿区漳村煤矿常隆水库下厚煤层综放开采安全与否问题,采用现场实测、工程类比等方法研究了综放开采导水裂缝带发育规律,计算了水库下采煤防水安全煤岩柱合理尺寸以及文王山南正大断层上盘安全隔离煤柱尺寸,分析了断裂构造对水库下采煤的影响,进行了水库下采煤安全可靠性分析,采用概率积分法和克里格差值法预测了水库下开采区域地表沉陷情况和采后水库区域扩大淹没范围。基于实测地表裂缝临界水平变形,预测了开采地表及水库底部地裂缝极限发育深度,分析了采动后水库渗漏可能性及开采对坝体采动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水库下综放开采留设防水安全煤岩柱尺寸是足够的,采取合理的安全技术措施可实现水库下综放顶水开采,受地表沉陷影响水库淹没范围有一定幅度增加,水库下综放开采地裂缝极限发育深度为7.8 m,不会导致库区渗漏和库内水位骤降,可以达到地表水资源保护和水库下采煤的双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下采煤 安全防水煤柱 地表沉陷 地裂缝 库区渗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煤矿区帷幕注浆浆液及其隔水机理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作成 李奋强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78-784,共7页
结合某煤矿区多年难以治理的水害隐患及其复杂的地质条件,以普通硅酸盐水泥、粉煤灰和外加剂作为材料,通过室内实验方法先后配制单液水泥浆液、水泥水玻璃浆液和水泥粉煤灰浆液,并对基浆液的性能指标进行测试分析。根据矿区内的岩层及... 结合某煤矿区多年难以治理的水害隐患及其复杂的地质条件,以普通硅酸盐水泥、粉煤灰和外加剂作为材料,通过室内实验方法先后配制单液水泥浆液、水泥水玻璃浆液和水泥粉煤灰浆液,并对基浆液的性能指标进行测试分析。根据矿区内的岩层及煤系地层的含(隔)水层水文地质特征,采用下行式分段注浆方案,即对顶板软弱层采用高压旋喷注浆技术,对岩层或煤系地层则采用自流式静压注浆相结合的复合注浆技术,当出现注浆量突变时采用投入骨料(河砂)、间歇式注浆和添加速凝剂等施工预案。研究结果表明:浆液对土体的作业机理主要表现为喷射切割作用、搅拌置换固结作用、渗透作用、劈裂作用与挤密作用;煤系地层的注浆量主要与采空区内的位置、导水裂缝带高度和注浆序列有关,帷幕墙能抵御该地区多次特大洪水的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煤矿区 帷幕注浆 配方 隔水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地形地质条件下老空水瞬变电磁探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蒋勤涛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7-60,共4页
为了有效探测地形起伏高达263 m、黄土覆盖层厚达55 m的煤矿采空区积水,通过对比试验对瞬变电磁探测法发射线框的大小、发射频率、采样延迟时间、发射电流等进行了优化研究,对比优选结果表明,发射线框的大小240 m×240 m、发射频率1... 为了有效探测地形起伏高达263 m、黄土覆盖层厚达55 m的煤矿采空区积水,通过对比试验对瞬变电磁探测法发射线框的大小、发射频率、采样延迟时间、发射电流等进行了优化研究,对比优选结果表明,发射线框的大小240 m×240 m、发射频率16 Hz、采样延迟时间380μs、发射电流15 A为最适合探测区的探测参数。实际探测时布设60条测线,线距40 m,点距20 m,TEM发射线框27个。为消除干扰信号和地形起伏的影响,资料处理时先进行滤波消除噪声,再进行时深转换去除地形起伏的影响。资料解释表明,探测区内9号煤层有2个较大的积水区,15号煤层有3个积水区,积水区面积约891 884 m2,积水约149 090 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地形矿区 采空区积水 瞬变电磁法 技术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TSUWI算法在山西矿山复杂水体提取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尹德威 闫新珠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1年第29期6-9,共4页
矿山水体提取存在光谱特征复杂、空间异质性和地物易混淆的难点,针对矿山水体提取存在的挑战,文章以具有代表性的山西矿山环境中的各类复杂水体为研究对象,提出了改进的TSUWI算法(MTSUWI)进行水体提取。通过面积分形阈值算法来自动设置... 矿山水体提取存在光谱特征复杂、空间异质性和地物易混淆的难点,针对矿山水体提取存在的挑战,文章以具有代表性的山西矿山环境中的各类复杂水体为研究对象,提出了改进的TSUWI算法(MTSUWI)进行水体提取。通过面积分形阈值算法来自动设置水提取阈值,实现对矿区复杂水体的自动准确提取。实验采用1m分辨率的GF2山西新柳矿区的影像数据,通过与其他经典方法的对比分析,文章的方法取得了最佳的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UWI 面积分形阈值 矿区复杂水体 遥感影像 水体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水体下急倾斜煤层开采的水害防治研究
19
作者 刘红梅 《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83-86,共4页
淮南孔集煤矿山西组A1、A3煤层总厚6m,为第四系含水砂层下底板岩溶水上复合含水体威胁的急倾斜煤层。对于砂层水害防治,采用合理留设防水煤柱,沿用“小阶段、长走向、间歇开采”的方式方法;对于底板岩溶水患防治,采用“疏水降压、... 淮南孔集煤矿山西组A1、A3煤层总厚6m,为第四系含水砂层下底板岩溶水上复合含水体威胁的急倾斜煤层。对于砂层水害防治,采用合理留设防水煤柱,沿用“小阶段、长走向、间歇开采”的方式方法;对于底板岩溶水患防治,采用“疏水降压、限压开采”的防治水方法;对于局部抽冒及流水钻孔涌砂造成地表抽冒漏斗及岩溶塌陷漏斗,采取了“按尺核产、严禁超限出煤”、“小流量、长历时、控砂疏水”的有力措施。实现了安全开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集煤矿 急倾斜煤层 复合含水体 水害 防治措施 疏水降压 限压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灰关联分析和熵权法的开采区域划定
20
作者 张小军 廖文德 邹云辉 《江西煤炭科技》 2019年第1期15-18,21,共5页
为划定厚松散含水层薄基岩下煤层安全开采区域,降低煤层开采的安全风险,通过分析国内外大量薄基岩厚松散含水层下煤层开采的工程案例,选取导水断裂带高度、厚松散层底部含水层单位涌水量、采高、厚松散层底部黏土层厚度、以及覆岩厚度5... 为划定厚松散含水层薄基岩下煤层安全开采区域,降低煤层开采的安全风险,通过分析国内外大量薄基岩厚松散含水层下煤层开采的工程案例,选取导水断裂带高度、厚松散层底部含水层单位涌水量、采高、厚松散层底部黏土层厚度、以及覆岩厚度5个指标作为煤层安全开采区域划定的基础指标,并以导水断裂带高度与采高平方根之比、底部含水层单位涌水量、底部黏土层层厚与采高之比以及覆岩厚度与采高平方根之比作为评价因子,将厚松散含水层薄基岩下采煤的综合安全性划分为5个等级。通过将熵权理论引入改进的灰关联分析法中,建立综合评价模型,对某矿厚松散含水层薄基岩下煤层安全开采区域进行了划定。结果表明,应用该模型划定的煤层安全开采等级与实际等级完全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松散含水层 灰关联分析 熵权 安全开采区域 水体下采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