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针刺治疗痉挛型脑瘫的选穴规律及针刺方法应用特点,为临床针刺治疗痉挛型脑瘫提供选穴依据和治疗思路。方法: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中国生...目的: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针刺治疗痉挛型脑瘫的选穴规律及针刺方法应用特点,为临床针刺治疗痉挛型脑瘫提供选穴依据和治疗思路。方法: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建库至2023年6月20日针刺治疗痉挛型脑瘫的临床研究文献,并进行描述性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和复杂网络分析。结果:纳入文献185篇,300条处方,219个腧穴,总频次为3229次。高频腧穴为足三里、百会、三阴交、四神聪、合谷等。特定穴以五腧穴为主;腧穴部位主要分布在头部和上下肢;经脉(包含针刺疗法)使用频次最高的为督脉、足阳明胃经、靳三针疗法等。支持度最高的腧穴组合是三阴交-足三里、四神聪-百会、曲池-合谷,均以局部配穴为主。“社团分析”共得到3个核心社团。临床治疗痉挛型脑瘫以毫针针刺最常见;针刺方法以平补平泻法为主,头部腧穴多采用平刺,体针采用直刺。结论: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发现针刺治疗痉挛型脑瘫具有一定的特点,以局部选穴为主,同时配合上下配穴,重视针刺各流派特点,注重针刺方法效应特异性,为临床上针刺治疗痉挛型脑瘫提供参考。展开更多
针对传统方剂配伍规律分析方法的不足,提出一种面向复杂网络的新型中药(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方剂配伍规律挖掘算法。根据中药方剂特性并结合点式互信息构建TCM网络模型,结合TCM网络的小世界特性提出TCM网络的局部适应度模...针对传统方剂配伍规律分析方法的不足,提出一种面向复杂网络的新型中药(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方剂配伍规律挖掘算法。根据中药方剂特性并结合点式互信息构建TCM网络模型,结合TCM网络的小世界特性提出TCM网络的局部适应度模型,分析TCM网络的特性并挖掘TCM网络中配伍关系紧密、相似度较大的药物群。以4 000余首经典方剂作为实验对象,验证了所提方法具有较好的有效性,与经典LFM(local fitness measure)算法对比,平均模块度值提高了0.05,为中药方剂的配伍规律进行探索及新药研发提供了新思路。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针刺治疗痉挛型脑瘫的选穴规律及针刺方法应用特点,为临床针刺治疗痉挛型脑瘫提供选穴依据和治疗思路。方法: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建库至2023年6月20日针刺治疗痉挛型脑瘫的临床研究文献,并进行描述性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和复杂网络分析。结果:纳入文献185篇,300条处方,219个腧穴,总频次为3229次。高频腧穴为足三里、百会、三阴交、四神聪、合谷等。特定穴以五腧穴为主;腧穴部位主要分布在头部和上下肢;经脉(包含针刺疗法)使用频次最高的为督脉、足阳明胃经、靳三针疗法等。支持度最高的腧穴组合是三阴交-足三里、四神聪-百会、曲池-合谷,均以局部配穴为主。“社团分析”共得到3个核心社团。临床治疗痉挛型脑瘫以毫针针刺最常见;针刺方法以平补平泻法为主,头部腧穴多采用平刺,体针采用直刺。结论: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发现针刺治疗痉挛型脑瘫具有一定的特点,以局部选穴为主,同时配合上下配穴,重视针刺各流派特点,注重针刺方法效应特异性,为临床上针刺治疗痉挛型脑瘫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