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3篇文章
< 1 2 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ulti-objective intelligent coordinating optimization blending system based on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synthetic model 被引量:3
1
作者 王雅琳 马杰 +2 位作者 桂卫华 阳春华 张传福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6年第5期552-557,共6页
A multi-objective intelligent coordinating optimization strategy based on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synthetic model for Pb-Zn sintering blending process was proposed to obtain optimal mixture ratio. The mechanism a... A multi-objective intelligent coordinating optimization strategy based on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synthetic model for Pb-Zn sintering blending process was proposed to obtain optimal mixture ratio. The mechanism and neural network quantitative models for predicting compositions and rule models for expert reasoning were constructed based on statistical data and empirical knowledge. An expert reasoning method based on these models were proposed to solve blending optimization problem, including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for the first blending process and area optimization for the second blending process, and to determine optimal mixture ratio which will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intelligent coordin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qualified rates of agglomerate Pb, Zn and S compositions are increased by 7.1%, 6.5% and 6.9%, respectively, and the fluctuation of sintering permeability is reduced by 7.0%, which effectively stabilizes the agglomerate compositions and the perme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Zn sintering blending process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synthetic model multi-objectiveoptimization area optimization intelligent coordin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ringback analysis and strategy for multi-stage thin-walled parts with complex geometries 被引量:4
2
作者 WANG Yao LANG Li-hui KAN Pe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7期1582-1593,共12页
Springback of a SUS321 complex geometry part formed by the multi-stage rigid-flexible compound process was studied through numerical simulations and laboratory experiments in this work.The sensitivity analysis was pro... Springback of a SUS321 complex geometry part formed by the multi-stage rigid-flexible compound process was studied through numerical simulations and laboratory experiments in this work.The sensitivity analysis was provided to have an insight in the effect of the evaluated process parameters.Furthermore,in order to minimize the springback problem,an accurate springback simulation model of the part was established and validated.The effects of the element size and timesteps on springback model were further investigated.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ustom mesh size is beneficial for the springback simulation,and the four timesteps are found suited for the springback analysis for the complex geometry part.Finally,a strategy for reducing the springback by changing the geometry of the blank is proposed.The optimal blank geometry is obtained and used for manufacturing the par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RINGBACK model complex GEOMETRY MULTI-STAGE rigid-flexible COMPOUND proce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for leaching process using improved two-stage guide PSO algorithm 被引量:8
3
作者 胡广浩 毛志忠 何大阔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4期1200-1210,共11页
A mathematical mechanism model was proposed for the descrip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heat-stirring-acid leaching process.The model is proved to be effective by experiment.Afterwards,the leaching problem was formulated ... A mathematical mechanism model was proposed for the descrip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heat-stirring-acid leaching process.The model is proved to be effective by experiment.Afterwards,the leaching problem was formulated as a constrained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problem based on the mechanism model.A two-stage guide multi-objectiv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TSG-MOPSO) algorithm was proposed to solve this optimization problem,which can accelerate the convergence and guarantee the diversity of pareto-optimal front set as well.Computational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compare the solution by the proposed algorithm with SIGMA-MOPSO by solving the model and with the manual solution in practice.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roposed algorithm shows better performance than SIGMA-MOPSO,and can improve the current manual solutions significantly.The improvements of production time and economic benefit compared with manual solutions are 10.5% and 7.3%,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aching process modeling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two-stage guide EXPERIM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sign of complex FIR filters with arbitrary magnitude and group delay responses 被引量:1
4
作者 Wang Xiaohua He Yiga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9年第5期942-947,共6页
To design approximately linear-phase complex coefficient finite impulse response (FIR) digital filters with arbitrary magnitude and group delay responses, a novel neural network approach is studied. The approach is ... To design approximately linear-phase complex coefficient finite impulse response (FIR) digital filters with arbitrary magnitude and group delay responses, a novel neural network approach is studied. The approach is based on a batch back-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 algorithm by directly minimizing the real magnitude error and phase error from the linear-phase to obtain the filter's coefficients. The approach can deal with both the real and complex coefficient FIR digital filters design problems. The main advantage of the proposed design method is the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the group delay error.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is illustrated with two optimal design examp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gnal processing digital filter neural network complex coefficient filter optimal design finite impulse respon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neric reconstruction technology based on RST for multivariate time series of complex process industries 被引量:1
5
作者 孔玲爽 阳春华 +2 位作者 李建奇 朱红求 王雅琳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5期1311-1316,共6页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analyse the multivariate time series data of complex process,a generic reconstruction technology based on reduction theory of rough sets was proposed,Firstly,the phase space of multivariate tim...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analyse the multivariate time series data of complex process,a generic reconstruction technology based on reduction theory of rough sets was proposed,Firstly,the phase space of multivariate time series was originally reconstructed by a classical reconstruction technology.Then,the original decision-table of rough set theory was set up according to the embedding dimensions and time-delays of the original reconstruction phase space,and the rough set reduction was used to delete the redundant dimensions and irrelevant variables and to reconstruct the generic phase space,Finally,the input vectors for the prediction of multivariate time series were extracted according to generic reconstruction results to identify the parameters of prediction model.Verific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veloped reconstruction method leads to better generalization ability for the prediction model and it is feasible and worthwhile for appl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lex process industry prediction model multivariate time series rough se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tch Process Modelling and Optimal Control Based on Neural Network Model 被引量:6
6
作者 JieZhang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9-31,共13页
This paper presents several neural network based modelling, reliable optimal control, and iterative learning control methods for batch processes. In order to overcome the lack of robustness of a single neural network,... This paper presents several neural network based modelling, reliable optimal control, and iterative learning control methods for batch processes. In order to overcome the lack of robustness of a single neural network, bootstrap aggregated neural networks are used to build reliable data based empirical models. Apart from improving the model generalisation capability, a bootstrap aggregated neural network can also provide model prediction confidence bounds. A reliable optimal control method by incorporating model prediction confidence bounds into the optimisation objective function is presented. A neural network based iterative learning control strategy is presented to overcome the problem due to unknown disturbances and model-plant mismatches. The proposed methods are demonstrated on a simulated batch polymerisation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量处理 神经网络模型 聚合 重复学习控制 最佳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语言模型参数高效微调技术综述 被引量:1
7
作者 秦董洪 李政韬 +3 位作者 白凤波 董路宽 张慧 徐晨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38-63,共26页
近年来,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训练范式和模型规模发生显著变化,从特定任务的监督学习转向全量微调大规模预训练模型。然而,模型参数的激增导致全量微调计算成本高昂。“参数高效微调”技术应运而生,通过仅微调部分参数或引入少量新参数,... 近年来,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训练范式和模型规模发生显著变化,从特定任务的监督学习转向全量微调大规模预训练模型。然而,模型参数的激增导致全量微调计算成本高昂。“参数高效微调”技术应运而生,通过仅微调部分参数或引入少量新参数,显著降低成本并保持性能。对近年来参数高效微调技术中最具代表性和最前沿的方法进行了简要介绍和系统分析,涵盖设计理念与核心算法,并对不同方法的特性、优势、不足以及适用场景进行了归纳和分析,并进一步对比了不同种类中同系列的多种方法,分析了同系列方法在设计理念上的演进趋势,提供了当前研究现状的全面概述。最后对参数高效微调技术进行整体的分析与展望,提出未来该技术可能的优化方向,并结合实践提出该技术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可行的技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高效微调技术 深度学习 自然语言处理 模型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基空间小目标复杂场景数字成像仿真
8
作者 李鹏飞 徐伟 +2 位作者 朴永杰 方应红 石敦攀 《系统仿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315-2334,共20页
针对天基空间目标检测技术研究对空间图像数据源的普遍需求,重点面向智能算法训练数据不足以及传统算法使用数据单一等问题,以生成空间小目标复杂场景下动态数字序列图像为目的,设计了一种基于天基观测平台的可见光数字成像仿真系统。... 针对天基空间目标检测技术研究对空间图像数据源的普遍需求,重点面向智能算法训练数据不足以及传统算法使用数据单一等问题,以生成空间小目标复杂场景下动态数字序列图像为目的,设计了一种基于天基观测平台的可见光数字成像仿真系统。提出了一种小目标成像模型,基于二维形状特征点描述法及成像解析模型,对空间目标进行数字建模及成像模拟;设计了一种背景恒星成像方法,经过视场恒星选取、成像坐标转换和亚像素级位置建模,可实现精度达±0.005像素的星点目标位置成像建模;设计了空间环境下多种光照背景的动态模型,并进行了成像噪声分析及建模,拓扑了空间目标检测图像的场景种类及鲁棒性检测的试验条件。在运动仿真算法设计中加入了目标灰度动态变化、目标曲线运动、运动拖尾以及平台抖动等成像仿真功能。仿真结果表明:该仿真系统可生成定制化的动态数字图像序列。经必要性与充分性验证评估,本数字仿真系统满足空间目标检测算法开发对多元图像数据的需求,对空间目标检测算法研究有一定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小目标 复杂场景 成像模型 图像处理 动态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AE技术的ABS矿用检测仪外壳成型质量研究
9
作者 费然 李海军 张江城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7-105,115,共10页
本研究旨在优化矿用传感器外壳的注塑成型工艺,以减少翘曲变形,提高制件的成型质量和尺寸精度。通过UG 12.0软件对矿用检测仪外壳构建了三维模型,再通过Moldflow软件对ABS材料进行注塑模拟分析,结合双域Tait模型和Cross-WLF模型,对丙烯... 本研究旨在优化矿用传感器外壳的注塑成型工艺,以减少翘曲变形,提高制件的成型质量和尺寸精度。通过UG 12.0软件对矿用检测仪外壳构建了三维模型,再通过Moldflow软件对ABS材料进行注塑模拟分析,结合双域Tait模型和Cross-WLF模型,对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的注塑成型过程进行数学建模和仿真分析,确定了最佳的注塑成型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最佳的注塑成型工艺参数是:熔体温度为226.8℃,注射压力为20 MPa、保压压力为20 MPa,冷却时间为64 s。优化后的工艺参数显著减少了制件的翘曲变形量,上盖和下底制件的翘曲变形量分别降低了27.0%和52.5%。此外,气穴和熔接线的分布更加均匀,缩痕指数也显著降低,说明优化后的工艺参数能够有效提升制件的成型质量和尺寸精度。通过实际注塑成型试模,验证了优化工艺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本文结果不仅验证了所采用模型的有效性,也为矿用检测仪外壳ABS材料的注塑成型工艺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用检测仪外壳 双域Tait模型 Cross-WLF模型 工艺优化 MOLDFLO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花粉算法的多能联供系统多目标实时调度优化
10
作者 李蔚 肖颖 +2 位作者 冯宏 洪钦 胡一鸣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801-1808,共8页
针对多能联供系统负荷需求变动频繁、实时调度困难的情况,本文以某热-电-压缩空气联产机组为研究对象,建立多能联供系统实时优化调度模型,模型满足高、低压压缩空气和中、低压蒸汽供热需求的约束条件。实时优化调度兼顾经济性与环保性,... 针对多能联供系统负荷需求变动频繁、实时调度困难的情况,本文以某热-电-压缩空气联产机组为研究对象,建立多能联供系统实时优化调度模型,模型满足高、低压压缩空气和中、低压蒸汽供热需求的约束条件。实时优化调度兼顾经济性与环保性,基于层次分析法将煤耗成本、碳排放量和污染物排放量多目标融合作为寻优目标。考虑到花粉算法后期收敛速度慢,提出一种花粉算法分别改进种群初始化方式、切换概率设置、自花授粉变异机制。最后完成实时数据的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改进的花粉算法更容易快速搜索到较好的解。典型日计算结果预估:采用优化调度可节约煤量约6900 t/a,CO_(2)减排量约13700 t/a,污染物减排量约3 t/a,这表明依照本文算法调度有利于机组清洁高效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花粉算法 多目标 实时优化调度 多能联供系统 碳排放 层次分析法 煤耗成本 EBSILON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元宇宙优化算法的超声信号估计方法
11
作者 王大为 高新怡 +2 位作者 解郁欣 李尚璋 敖博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9-53,共5页
为解决超声无损检测中微弱超声检测信号回波渡越时间估计的难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元宇宙优化(MVO)算法的超声检测信号渡越时间参数估计方法。首先,通过构建超声信号的高斯卷积模型,将渡越时间参数估计的问题转化为函数优化问题;然后,运用... 为解决超声无损检测中微弱超声检测信号回波渡越时间估计的难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元宇宙优化(MVO)算法的超声检测信号渡越时间参数估计方法。首先,通过构建超声信号的高斯卷积模型,将渡越时间参数估计的问题转化为函数优化问题;然后,运用多元宇宙优化算法对目标函数进行求解,从而实现渡越时间参数的准确估计。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所提出的方法估计信噪比为-10dB的微弱超声检测信号参数时,均方误差和估计信噪比分别为0.0003和7.8241,该处理结果显著优于小波变换和经验模态分解方法,可实现对渡越时间参数的准确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宇宙优化算法 高斯卷积模型 超声信号处理 超声检测 余弦相似度 渡越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都河流域水-能源-生态综合收益下的水资源优化配置 被引量:2
12
作者 唐晓宇 刘铁 +5 位作者 黄粤 潘晓辉 凌瑜楠 彭佳宾 张鹏 尚喻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0-98,共9页
针对干旱区水资源分配不合理的问题,以新疆开都河流域水资源为研究对象,以流域水-能源-生态综合收益最高为目标,建立水资源多目标优化配置模型,采用基于参考点的非支配排序进化算法(reference-point based many-objective,NSGA-Ⅲ)对模... 针对干旱区水资源分配不合理的问题,以新疆开都河流域水资源为研究对象,以流域水-能源-生态综合收益最高为目标,建立水资源多目标优化配置模型,采用基于参考点的非支配排序进化算法(reference-point based many-objective,NSGA-Ⅲ)对模型进行求解。针对优化方案选择问题,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准则层构建流域水资源最适配置方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对优化结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最适配置方案相较于传统配置方案,水库发电量增加5.83%,农业经济效益减少2.34%,生态效益提高40.08%;当地种植结构需进行适当调整,应增加玉米和西红柿的种植面积,减少小麦、棉花和辣椒的种植面积;博斯腾湖大湖和小湖水位均达到最适生态水位。研究成果可为当地制定水资源配置方案提供决策参考,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 水资源优化配置 博斯腾湖 NSGA-Ⅲ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YOLOv5的倾斜视角下轻型红外小目标检测算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飞 王剑 张岳松 《红外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7-225,共9页
针对倾斜视角下的红外行人小目标难以快速准确检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红外行人小目标轻量化实时检测网络模型DRA-YOLO。首先,使用K-means++锚框聚类自适应不同大小尺度目标,从而加快网络收敛并提高检测精度。其次,融入不同注意力机制来... 针对倾斜视角下的红外行人小目标难以快速准确检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红外行人小目标轻量化实时检测网络模型DRA-YOLO。首先,使用K-means++锚框聚类自适应不同大小尺度目标,从而加快网络收敛并提高检测精度。其次,融入不同注意力机制来重新设计特征提取网络,提高特征定位与计算效率,并搭配改进特征金字塔结构提取关键特征和提升模型稳定性。最后,颈部去掉下采样重新搭配SimAM形成新的特征融合结构,并重新设计检测头来适应本文数据集。对比实验显示,相对原始YOLOv5s模型,在自制和公共数据集上表现突出。m AP50达到94.5%,检测速度提高20.8%,模型大小压缩至10.1 MB,降低了30.3%,且GFLOPs下降了29.1%。这些改进实现了对目标的准确快速检测,有效地平衡了模型大小、检测精度和推理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行人检测 红外场景 模型优化 YOLOv5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人焊接的阀门环焊缝工艺参数优化及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林海涛 余圣甫 +1 位作者 王洪运 王雄文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3-38,44,共7页
针对大型阀门环形焊缝机器人焊接,研究了工艺参数对单道焊缝成形质量的影响规律,建立了焊缝平直度与焊接电流、焊枪角度、焊接速度的工艺模型,基于该模型进行最优工艺预测。将最优参数组合用于大型阀门环形焊缝的多层多道焊接。结果表明... 针对大型阀门环形焊缝机器人焊接,研究了工艺参数对单道焊缝成形质量的影响规律,建立了焊缝平直度与焊接电流、焊枪角度、焊接速度的工艺模型,基于该模型进行最优工艺预测。将最优参数组合用于大型阀门环形焊缝的多层多道焊接。结果表明:各工艺参数对焊缝平直度的影响程度大小为:焊枪角度>焊接电流≈焊接速度。优化出焊缝成形质量最佳的工艺参数为:焊接电流144 A、焊接速度1.6 mm/s、焊枪角度88°。采用该工艺参数实现了大型蝶阀环形焊缝的焊接,焊接接头表面平整,无裂纹、未熔合缺陷。焊缝组织为珠光体和铁素体,晶粒细小均匀,其抗拉强度为536 MPa、屈服强度为468 MPa、伸长率为14%、0℃冲击吸收功为36 J,能满足使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阀门 工艺优化 预测模型 组织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语言模型的社交媒体文本立场检测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居昊 石磊 +3 位作者 丁锰 雷永升 赵东越 陈泷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02-1312,共11页
立场检测旨在分析文本对给定目标的态度。当前社交媒体的文本通常简短且话题演变迅速,传统立场检测方法面临着语义信息稀少和立场特征表示不充分等挑战,且许多现有方法往往忽略了情感信息对立场检测的影响。为了应对上述两方面挑战,提... 立场检测旨在分析文本对给定目标的态度。当前社交媒体的文本通常简短且话题演变迅速,传统立场检测方法面临着语义信息稀少和立场特征表示不充分等挑战,且许多现有方法往往忽略了情感信息对立场检测的影响。为了应对上述两方面挑战,提出了一种基于大语言模型的社交媒体文本立场检测方法。通过设计包含明确任务指令的立场检测提示模板,调用模型在预训练阶段获得的与立场检测相关的知识,解决语义信息稀少的问题;通过在任务指令中加入情感分析任务,引导模型关注情感信息,为立场检测提供更多的语义线索,解决情感信息利用不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在模型内部添加针对立场检测任务的适配器,专注于提取和表示立场特征,增强模型对立场特征的表示能力,实现了更好的立场检测效果;将不同架构的大语言模型的结果进行集成投票提高预测结果的稳定性。为验证该方法,构建多组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SemEval-2016 Task 6A数据集上的有效性显著优于现有基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场检测 大语言模型 自然语言处理 多策略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学习在有机固废厌氧消化中的应用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2
16
作者 何晓满 郭静远 +1 位作者 沈德魁 林日琛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43-750,共8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机器学习(ML)模型在厌氧消化(AD)领域的适用性和预测性能,系统性梳理了近期的相关研究进展。综述了ML建模过程、各种模型的特点及其在AD中的应用价值与局限性,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结果表明,常见ML模型(随机森林、支... 为了进一步提高机器学习(ML)模型在厌氧消化(AD)领域的适用性和预测性能,系统性梳理了近期的相关研究进展。综述了ML建模过程、各种模型的特点及其在AD中的应用价值与局限性,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结果表明,常见ML模型(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和人工神经网络等)在AD产气性能预测、工艺参数优化、过程监测和控制等方面有很好的应用价值,但仍存在数据量不足、易过拟合、可解释性不足和面对复杂情况预测性能差等问题。通过生成对抗网络和人工智能算法等方法可衍生数据进而降低过拟合的风险。此外,集成现有的机械模型和数字驱动的ML模型,并结合宏基因组等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可进一步提高模型的预测性能和可解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消化 甲烷产生 机器学习 建模 过程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中央空调冷水机组无模型控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萌 傅启明 +3 位作者 何坤 陈建平 陆悠 王蕴哲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26-1534,共9页
针对当前中央空调冷水机组优化问题中基于模型控制对模型精确度依赖高和模型维护困难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优先经验回放的深度强化学习无模型控制方法。将优化控制建模为马尔可夫决策过程,利用时间差分误差和总和树改进经验回放机制,提... 针对当前中央空调冷水机组优化问题中基于模型控制对模型精确度依赖高和模型维护困难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优先经验回放的深度强化学习无模型控制方法。将优化控制建模为马尔可夫决策过程,利用时间差分误差和总和树改进经验回放机制,提高样本利用效率,设计兼顾室内舒适性和节能需求的奖励函数。基于实测历史数据构建仿真平台,用于方法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在保证舒适度的前提下,该方法节能性优于规则控制,接近于模型控制并具有更快的收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强化学习 优先经验回放 无模型控制 马尔可夫决策过程 冷水机组优化 舒适性保持 节能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粉末级成型模拟的金属增材制造工艺优化 被引量:1
18
作者 孟庆泽 樊江 袁庆浩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6-208,共13页
金属增材制造的孔隙缺陷问题对增材制造构件的性能有较大影响,如何设置工艺参数以减少此类缺陷是金属增材制造的关键性难题。本文将最优运输无网格法(Optimal transportation meshfree, OTM)与粉末尺度模型相结合直接模拟同轴送粉工艺... 金属增材制造的孔隙缺陷问题对增材制造构件的性能有较大影响,如何设置工艺参数以减少此类缺陷是金属增材制造的关键性难题。本文将最优运输无网格法(Optimal transportation meshfree, OTM)与粉末尺度模型相结合直接模拟同轴送粉工艺中的强流固热耦合过程,预测成型结果的孔隙分布与形貌,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方法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基于数据驱动思想探究工艺参数-孔隙的影响规律,结合多岛遗传算法(Multi-island genetic algorithm, MIGA)获得设计空间内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采用优化后的工艺参数仿真得到的构件形貌完整、且孔隙率明显下降,与验证试验构件的孔隙率、宽度和高度测量结果最大误差不超过5%,表明结合粉末级直接数值仿真技术和优化设计方法是实现金属增材制造工艺参数优化的可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材制造 最优输运无网格法 工艺优化 代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热定型机碳纤维增强衬套的损伤分析及成型工艺优化 被引量:1
19
作者 满其祥 岳晓丽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1-139,共9页
针对双层热定型机中碳纤维增强的薄壁衬套,在复杂的湿热环境及交变机械力载荷下易发生损伤失效的问题,深入探讨注塑成型过程中形成的翘曲变形对其服役期间损伤进程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衬套边缘翘曲量的增加,碳纤维衬套从初始损伤至完... 针对双层热定型机中碳纤维增强的薄壁衬套,在复杂的湿热环境及交变机械力载荷下易发生损伤失效的问题,深入探讨注塑成型过程中形成的翘曲变形对其服役期间损伤进程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衬套边缘翘曲量的增加,碳纤维衬套从初始损伤至完全失效的时间显著缩短,损伤进程加速;衬套失效时的残余强度减弱,承载能力下降。基于上述原因,构建衬套成型过程的有限元模型,并通过实测数据进行验证;分析不同工艺参数对衬套翘曲与收缩的影响,进而建立成型工艺参数的代理模型及多目标优化模型,以确定最优工艺参数组合。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工艺参数优化后,衬套的翘曲量降低36.4%,相对失效时间延长22.8%,有效延缓了损伤进程,有利于延长衬套的服役寿命。这一成果可为同类复合材料薄壁件的成型工艺制定提供重要的指导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分析 成型工艺优化 翘曲 有限元模型 近似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化酵母酿造百香果玫瑰茄复合果酒发酵工艺优化
20
作者 章雪玲 杨茜 +4 位作者 杨敏 管春花 王紫琳 陶亮 田洋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3-220,共8页
为提高百香果和玫瑰茄的综合利用率,增加果酒品种多样性,以云南紫皮百香果为原料,添加玫瑰茄水提物,采用固定化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发酵制备百香果玫瑰茄复合果酒,并评价其感官、理化、微生物等品质指标及抗氧化活性。... 为提高百香果和玫瑰茄的综合利用率,增加果酒品种多样性,以云南紫皮百香果为原料,添加玫瑰茄水提物,采用固定化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发酵制备百香果玫瑰茄复合果酒,并评价其感官、理化、微生物等品质指标及抗氧化活性。以感官评分和酒精度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优化百香果玫瑰茄复合果酒发酵工艺。结果表明,百香果玫瑰茄复合果酒最佳发酵条件为初始糖度20°Bx,酵母接种量0.6%,发酵温度28℃和玫瑰茄水提物添加量10%。在此最优条件下,百香果玫瑰茄复合果酒酒色澄清,果香浓郁,具有独特的发酵风味,感官评分为87.8分,酒精度为10.0%vol,且其品质指标均符合NY/T 1508—2017《绿色食品果酒》的相关规定。复合果酒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ABTS)、羟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73.7%、100%、89.2%和58.4%,表明百香果玫瑰茄复合果酒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香果 玫瑰茄 固定化酵母 复合果酒 发酵工艺优化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