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接种复合菌群对间作系统中玉米、大豆生长及氮磷吸收的影响
1
作者 黄活志 刘洋 +1 位作者 陈康 王秀荣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07-618,共12页
【目的】探究接种复合菌群对单、间作玉米和大豆生长及氮磷吸收的影响,为高效利用微生物菌剂提高作物产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玉米和大豆单、间作系统中,利用未灭菌的土壤,进行不接种(对照,CK),单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M真菌,A)、根瘤... 【目的】探究接种复合菌群对单、间作玉米和大豆生长及氮磷吸收的影响,为高效利用微生物菌剂提高作物产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玉米和大豆单、间作系统中,利用未灭菌的土壤,进行不接种(对照,CK),单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M真菌,A)、根瘤菌(R)、芽孢杆菌(B),双接种AM真菌和根瘤菌(A+R)、AM真菌和芽孢杆菌(A+B)、根瘤菌和芽孢杆菌(R+B),以及接种AM真菌、根瘤菌和芽孢杆菌的复合菌群(A+R+B)共8个处理的盆栽试验,测定植株干质量、氮磷含量、根系性状、菌根侵染率、根瘤性状、根际pH和酸性磷酸酶活性。【结果】不同组合的双接种处理表现出较好的接种效果,与CK相比,A+B和R+B的单作玉米植株干质量分别增加了14.11%和13.31%,植株氮含量分别增加了30.02%和20.56%,植株磷含量分别增加了17.77%和16.84%;R+B的单作大豆植株干质量以及氮、磷含量分别增加了28.53%、33.55%和17.29%。与A+B相比,A+R+B的单作和间作玉米植株干质量显著降低;与R+B相比,A+R+B的单作大豆植株干质量和氮磷含量也显著降低。间作显著增加了玉米的植株干质量和氮磷含量(A+R+B处理除外);R+B促进了间作大豆的氮磷吸收和植株生长,部分缓解了间作对大豆生长的抑制作用。与CK相比,R+B促进了间作玉米的菌根侵染以及单、间作大豆的结瘤;A+B、R+B以及间作促进了玉米的根系生长、改变了玉米和大豆的根际过程,从而提高了作物对氮磷养分的获取能力。【结论】在复杂的土壤环境中,单接种较难发挥作用,双接种复合菌群和间作对提高氮磷吸收和促进玉米生长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大豆 氮磷吸收 间作 复合菌群 作物生长 微生物菌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微生态菌剂对黄瓜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的影响 被引量:27
2
作者 尹淑丽 张丽萍 +6 位作者 张根伟 黄亚丽 崔冠慧 梁然 段普凡 程辉彩 麻耀华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1期23-27,共5页
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黄瓜移苗时施入复合微生态菌剂对黄瓜不同生育时期根际土壤中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复合微生态菌剂施入前期可提高土壤中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随生育时期的延长效果变弱,于生育后期可有效... 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黄瓜移苗时施入复合微生态菌剂对黄瓜不同生育时期根际土壤中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复合微生态菌剂施入前期可提高土壤中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随生育时期的延长效果变弱,于生育后期可有效降低真菌和尖孢镰刀菌的数量;复合微生态菌剂处理可提高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和中性磷酸酶的活性,但随生育时期的延长,对中性磷酸酶和脲酶的效果减弱。可见复合土壤微生态菌剂的施入应该于适宜时期补施,才能保证其积极的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微生态菌剂 根际土壤 微生物数量 土壤酶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下牛粪接种发酵剂对堆肥温度与微生物的影响 被引量:32
3
作者 何惠霞 徐凤花 +1 位作者 赵晓锋 万书明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1期54-58,共5页
试验针对北方寒区特殊地理环境条件,采用牛粪好氧堆肥发酵,研究室外温度低于0℃时,接种复合发酵剂对堆肥温度、微生物数量及区系变化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牛粪接种复合发酵剂24h和48h堆温分别升至40.1℃和55.6℃;高温期持续6d;发酵周... 试验针对北方寒区特殊地理环境条件,采用牛粪好氧堆肥发酵,研究室外温度低于0℃时,接种复合发酵剂对堆肥温度、微生物数量及区系变化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牛粪接种复合发酵剂24h和48h堆温分别升至40.1℃和55.6℃;高温期持续6d;发酵周期缩短至12d。细菌对堆肥升温起主要作用;细菌和放线菌是高温阶段主要作用菌群;腐熟阶段细菌、放线菌和真菌共同作用,且细菌作用强于放线菌和真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粪 堆肥 复合发酵剂 温度 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微生态制剂对黄瓜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2
4
作者 麻耀华 尹淑丽 +2 位作者 张丽萍 黄亚丽 张蕾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6-50,共5页
[目的]研究施入复合微生态制剂对黄瓜根际土壤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对不同生育时期施入复合微生态制剂的黄瓜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土壤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与对照相比,在花期施入复合微生态制剂,可使根际土壤细菌和... [目的]研究施入复合微生态制剂对黄瓜根际土壤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对不同生育时期施入复合微生态制剂的黄瓜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土壤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与对照相比,在花期施入复合微生态制剂,可使根际土壤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分别增加27.9%和20.6%,而真菌和尖孢镰刀菌的数量分别减少64.5%和66.7%;可使土壤脲酶、蔗糖酶、中性磷酸酶活性分别提高130.8%、190.5%、123.5%,差异均显著。黄瓜不同生育时期施入复合微生态制剂对过氧化氢酶作用不明显。[结论]本研究在花期施入复合微生态制剂后,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黄瓜根际土壤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减少真菌及尖孢镰刀菌的数量,提高土壤脲酶、蔗糖酶和中性磷酸酶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微生态制剂 微生物 土壤酶活性 黄瓜 根际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酒酒醅纤维素降解菌的多样性分析及其分离筛选 被引量:8
5
作者 刘茂柯 唐玉明 +5 位作者 熊洪 刘颖 蒋鹏 任道群 田新惠 姚万春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5-41,共7页
为拓展纤维素降解菌资源,将浓香和清香型白酒酒醅样品富集培养于羧甲基纤维素钠(sodium carboxymethyl cellulose,CMC-Na)液体培养基,利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DGGE)和平板培养法研究富集培... 为拓展纤维素降解菌资源,将浓香和清香型白酒酒醅样品富集培养于羧甲基纤维素钠(sodium carboxymethyl cellulose,CMC-Na)液体培养基,利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DGGE)和平板培养法研究富集培养物的细菌多样性,筛选高效纤维素降解菌。DGGE结果显示,原始酒醅样品和富集培养物的细菌多样性无显著差异(p<0.05),但群落结构相似性较低;富集培养物中的细菌分类于Acinetobacter、Bacillus、Klebsiella、Lactococcus、Paenibacillus。经刚果红水解圈、纤维素酶(carboxymethyl cellulase,CMCase)活力和滤纸条降解试验测定,获得3株纤维素降解力较强的细菌,分别为Paenibacillus sp.、Acinetobacter sp.和Gluconobacter sp.。由这3株细菌构建的复合菌系在液态发酵条件下对水稻秸秆和小麦秸秆均具有显著的降解作用,降解率分别为35.32%和28.89%。白酒酒醅蕴藏高效的纤维素降解菌,具有开发利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降解菌 群落结构 选育 复合菌系 秸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郫县豆瓣生产用复合微生物菌剂的研制 被引量:12
6
作者 张大凤 邹艳玲 李明元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2-64,68,共4页
采用微生物共培养技术,将酿酒酵母、产朊假丝酵母、植物乳杆菌、耐盐四联球菌混合制成复合微生物菌剂用于郫县豆瓣生产。实验结果表明,"复合微生物菌剂"用于后熟发酵,不仅保持了传统郫县豆瓣的特色,而且与传统工艺相比,生产... 采用微生物共培养技术,将酿酒酵母、产朊假丝酵母、植物乳杆菌、耐盐四联球菌混合制成复合微生物菌剂用于郫县豆瓣生产。实验结果表明,"复合微生物菌剂"用于后熟发酵,不仅保持了传统郫县豆瓣的特色,而且与传统工艺相比,生产周期缩短1/3,氨基氮含量提高3~8倍,挥发性呈香组分含量提高2~4倍,黄曲霉毒素B1大幅度降低,仅为0.4~0.7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郫县豆瓣 复合微生物 共培养 氨基氮 黄曲霉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粪秸秆堆肥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制备及应用效果 被引量:7
7
作者 李天枢 呼世斌 +3 位作者 李辰 黄海波 杨浩 张凤梅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83-189,共7页
利用平板稀释法从猪粪及玉米秸秆混合堆体中提取不同类型的微生物优势菌株15株,根据各菌株的生长特性复配制成固体微生物复合菌剂。自制菌剂与2种常见市售微生物堆肥菌剂的堆肥试验表明,堆肥过程中添加外源微生物能促进和优化堆肥过程... 利用平板稀释法从猪粪及玉米秸秆混合堆体中提取不同类型的微生物优势菌株15株,根据各菌株的生长特性复配制成固体微生物复合菌剂。自制菌剂与2种常见市售微生物堆肥菌剂的堆肥试验表明,堆肥过程中添加外源微生物能促进和优化堆肥过程。自制菌剂与常见市售的HEM和JD型菌剂相比,能够更有效地促进和优化堆肥过程,迅速提高堆体温度,提高最高温度,延长高温期时间,并能更有效地提高堆体养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粪和玉米秸秆 好氧堆肥 复合微生物菌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功能复合菌剂发酵玉米秸秆对育肥羊能量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2
8
作者 李术娜 惠小双 +2 位作者 李红亚 王全 朱宝成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231-2240,共10页
本文目的是研究多功能复合菌剂发酵玉米秸秆对育肥羊能量代谢的影响。选择18只体况良好、体重相近的新吉细毛羊作为试验动物,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组和绝食代谢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每期试验包括预试期10d、正试期3d,共测定3期... 本文目的是研究多功能复合菌剂发酵玉米秸秆对育肥羊能量代谢的影响。选择18只体况良好、体重相近的新吉细毛羊作为试验动物,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组和绝食代谢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每期试验包括预试期10d、正试期3d,共测定3期。对照组的粗饲料是冷藏保鲜的玉米秸秆,试验组为50%发酵玉米秸秆+50%冷藏保鲜玉米秸秆,绝食代谢组的试羊正试期3d绝食。通过开放式呼吸测热装置进行消化代谢试验、气体交换试验和呼吸测热试验。结果显示:试验组消化能在第1期中极显著的高于对照组(P<0.01),第2、3期中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甲烷能及甲烷能/总能在3期中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3期产热量2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3期试验组代谢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总能消化率在第1、2、3期中比对照组分别提高10.33%、11.52%、11.86%,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总能代谢率相比对照组在第1期提高11.18%,差异不显著(P>0.05),在第2、3期分别提高22.66%、17.19%,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净能在第1、2、3期中比对照组分别提高64.29%、108.1%、84.90%,差异显著(P<0.05)。结果提示,发酵玉米秸秆相对于未经处理的玉米秸秆,营养物质的含量得到提高,品质得到改善。将其用于育肥羊粗饲料,可使育肥羊能量代谢水平提高,促进能量沉积与利用,提高净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功能复合菌剂 发酵玉米秸秆 新吉细毛羊 呼吸代谢 能量代谢 绝食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功能复合菌剂发酵玉米秸秆粉营养成分分析及其对育肥猪的饲喂效果 被引量:18
9
作者 李术娜 李红亚 +3 位作者 刘利 徐丽娜 王全 朱宝成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27-31,共5页
分析多功能复合菌剂发酵后的玉米秸秆粉营养成分变化,并考察其替代饲粮对育肥猪的增重效果,探讨发酵玉米秸秆用于育肥猪养殖的可行性。制备发酵玉米秸秆粉,并委托农业部饲料效价与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对其进行常规营养成分分析。以大白... 分析多功能复合菌剂发酵后的玉米秸秆粉营养成分变化,并考察其替代饲粮对育肥猪的增重效果,探讨发酵玉米秸秆用于育肥猪养殖的可行性。制备发酵玉米秸秆粉,并委托农业部饲料效价与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对其进行常规营养成分分析。以大白×长白×杜洛克三元杂交猪为供试猪,分为3组,对照组饲喂常规饲粮,试验组Ⅰ饲喂90%常规饲粮+10%发酵玉米秸秆粉,试验组Ⅱ饲喂80%常规饲粮+20%发酵玉米秸秆粉,试验组Ⅲ饲喂75%常规饲粮+25%发酵玉米秸秆粉,测定并计算供试猪的料肉比与增重成本。结果表明:1发酵玉米秸秆粉营养价值相比发酵前显著提升。2相比对照组,试验组Ⅰ、Ⅱ料肉比分别下降8.06%(P<0.01)与1.73%(P<0.05),试验组Ⅲ料肉比提高10.29%(P<0.01);试验Ⅰ、Ⅱ、Ⅲ组饲料价格比常规日粮下降6.73%、13.13%与17.51%,增重成本分别降低14.10%和14.75%与8.93%。发酵玉米秸秆粉作为一种新型的粗饲料,其饲用价值大大提高,可作为一种新型优质高替代饲料应用于育肥猪生产中。在生猪日粮中替代10%的发酵玉米秸秆粉,可促进试猪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显著降低料肉比与增重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功能复合菌剂 发酵玉米秸秆 营养成分 育肥猪 饲喂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番茄青枯病复合菌剂的筛选构建及其防效 被引量:4
10
作者 谭兆赞 林捷 +1 位作者 刘可星 廖宗文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4期27-30,共4页
通过土壤浸出液培养基和菌间相互拮抗试验,筛选并构建出由能拮抗土传病原菌的拮抗菌系和与之协同、快速繁殖的营养菌系组成的复合菌剂。复合菌剂在25—40℃,pH=6.0-8.0条件下生长良好。对番茄青枯病的平板拮抗试验的结果表明,复合... 通过土壤浸出液培养基和菌间相互拮抗试验,筛选并构建出由能拮抗土传病原菌的拮抗菌系和与之协同、快速繁殖的营养菌系组成的复合菌剂。复合菌剂在25—40℃,pH=6.0-8.0条件下生长良好。对番茄青枯病的平板拮抗试验的结果表明,复合菌剂对番茄青枯病病原菌、病土及番茄青枯病株中的微生物均有明显拮抗作用。盆栽试验结果显示,施入复合菌剂,可延缓病土的青枯病发病时间8-19d并减少发病株数2—3株,防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艺学 番茄青枯病 复合菌剂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技术在发酵鸭加工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士章 蒲丽丽 +3 位作者 刘畅 刘伟 陈培培 仲丹丹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6-134,共9页
研究了用复合发酵剂生产发酵鸭的工艺条件,以产品的pH值、氨基酸态氮含量和感官评分为考核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试验确定的最佳腌制条件为食盐添加量5.0%,蔗糖添加量3.0%,复合香辛料添加量4.0%,... 研究了用复合发酵剂生产发酵鸭的工艺条件,以产品的pH值、氨基酸态氮含量和感官评分为考核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试验确定的最佳腌制条件为食盐添加量5.0%,蔗糖添加量3.0%,复合香辛料添加量4.0%,腌制时间16h;最佳发酵条件为植物乳杆菌、戊糖乳杆菌、变异微球菌与汉逊德巴利氏酵母菌之间的菌种比例1∶2∶1∶2,接种量3.0%,发酵温度32℃,发酵时间23h.在此优化工艺条件下制作的发酵鸭产品pH值为5.12,氨基酸态氮含量为0.72%,感官特性良好,理化及微生物指标均符合质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鸭 腌制 复合发酵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菌剂处理猪场沼液及其资源化利用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赵希彦 俞美子 +3 位作者 刘衍芬 张力飞 于红茹 顾洪娟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227-1232,共6页
利用实验室筛选培养的3种不同微生物菌剂,即发酵菌剂、光合菌剂和复合菌剂,分别对猪场沼液进行处理,结果表明,3种微生物菌剂对沼液均具有较好的净化作用,其中复合菌剂效果最佳。将经过微生物菌剂处理的沼液应用于无花果和盆栽茄子的生... 利用实验室筛选培养的3种不同微生物菌剂,即发酵菌剂、光合菌剂和复合菌剂,分别对猪场沼液进行处理,结果表明,3种微生物菌剂对沼液均具有较好的净化作用,其中复合菌剂效果最佳。将经过微生物菌剂处理的沼液应用于无花果和盆栽茄子的生长及观赏鱼塘的追肥,结果表明,不同微生物菌剂处理的沼液对温室无花果、盆栽茄子均有明显的促生长作用,对鱼塘环境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施用复合菌剂处理后的沼液,无花果新枝长度和粗度分别为66.81 cm和0.54 cm,产量高;喷施复合菌剂处理后的沼液,盆栽茄子平均单果重为232.6 g,平均单株产量达1 395.6 g,显著提高了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菌剂 猪场沼液 资源化利用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下复合发酵剂对牛粪与鸡粪混合堆肥有机氮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万书明 徐凤花 +1 位作者 李金 连庆久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2-85,共4页
从低温条件下牛粪、鸡粪混合堆肥过程中有机氮组分变化入手,研究接种不同的复合发酵剂对堆肥有机氮素形态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全氮、酸水解有机氮、氨基酸态氮含量均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堆肥结束时接种复合发酵剂的处理全氮... 从低温条件下牛粪、鸡粪混合堆肥过程中有机氮组分变化入手,研究接种不同的复合发酵剂对堆肥有机氮素形态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全氮、酸水解有机氮、氨基酸态氮含量均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堆肥结束时接种复合发酵剂的处理全氮量较不接种的对照提高30.81%;接种含纤维素分解菌发酵剂的处理全氮量较接种复合发酵剂的处理提高6.54%。表明接种含纤维素分解菌的复合发酵剂能有效减少堆肥氮损失,提高产品肥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肥 有机氮 复合发酵剂 纤维素分解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环境下水稻秸秆与牛粪混合堆肥效果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蕴琦 徐凤花 +2 位作者 张晴 张书敏 吴优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29期112-114,126,共4页
[目的]实现低温季节水稻秸秆和牛粪的资源化利用。[方法]以25%水稻秸秆+75%牛粪作为对照(CK),设置25%水稻秸秆+75%牛粪+5‰低温发酵剂、35%水稻秸秆+65%牛粪+5‰低温发酵剂2个处理,分别进行堆肥,研究低温发酵剂及不同... [目的]实现低温季节水稻秸秆和牛粪的资源化利用。[方法]以25%水稻秸秆+75%牛粪作为对照(CK),设置25%水稻秸秆+75%牛粪+5‰低温发酵剂、35%水稻秸秆+65%牛粪+5‰低温发酵剂2个处理,分别进行堆肥,研究低温发酵剂及不同水稻秸秆用量对堆肥效果的影响。[结果]25%水稻秸秆+75%牛粪+5‰低温发酵剂、35%水稻秸秆+65%牛粪+5‰低温发酵剂处理的高温期持续7和8 d,高温持续时间长。 CK堆温始终未进入高温期。堆肥结束时,25%水稻秸秆+75%牛粪+5‰低温发酵剂、35%水稻秸秆+65%牛粪+5‰低温发酵剂处理和 CK的有机质含量分别较初始降低了31.72、30.54和14.10个百分点,粗纤维降低了32.44、33.09和15.00个百分点。经方差分析,水稻秸秆用量为25%~35%时,有机质及粗纤维降解率差异不显著,而对照与2个处理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结论]低温发酵剂可促使堆体升温,加快有机质及粗纤维的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粪 水稻秸秆 低温发酵剂 堆温 有机质 粗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粪除氨菌株的分离、筛选与菌剂配制 被引量:9
15
作者 赵晓锋 于文清 +3 位作者 田艳洪 刘文志 李鹏 隋文志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2年第6期85-87,共3页
为减少鸡粪高温堆肥氨气的释放量,于2010~2011年,采用嗅味法进行初筛,采用硼酸吸收,稀硫酸滴定的方法进行复筛研究。结果表明:初筛得到具有除臭能力的菌株449株,并最终分离了细菌KB217、放线菌KA46和真菌KF21三个菌株,使鸡粪堆肥的氨... 为减少鸡粪高温堆肥氨气的释放量,于2010~2011年,采用嗅味法进行初筛,采用硼酸吸收,稀硫酸滴定的方法进行复筛研究。结果表明:初筛得到具有除臭能力的菌株449株,并最终分离了细菌KB217、放线菌KA46和真菌KF21三个菌株,使鸡粪堆肥的氨气释放量分别降低了59.40%、55.05%和56.38%。初步鉴定细菌KB217为微球菌属,放线菌KA46为链霉菌属,真菌KF21为青霉属。拮抗试验证明3株菌之间无拮抗作用,菌株复合试验结果表明3株菌的混合制剂能使鸡粪堆肥的氨气释放量降低67.33%,并且缩短了氨气的释放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除臭 鸡粪 除氨气菌株 菌株复合 菌剂配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发酵作物秸秆和饲喂奶牛试验 被引量:8
16
作者 赵婷静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08年第4期8-9,共2页
复合微生物菌剂接种量相同,发酵72-96h时玉米小麦混合秸秆的粗蛋白提高28.38%,活菌数达13.15亿/g(P〈0.01);发酵秸秆饲喂奶牛的试验结果表明,头均产奶萤提高85.8kg,净增经济收入177.75元。经济效益显著(P〈0.05)。
关键词 复合微生物菌剂 玉米小麦混合秸秆 奶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微生物菌剂对棉花生理特性及根际土壤微生物和化学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62
17
作者 宋以玲 于建 +4 位作者 陈士更 肖承泽 李玉环 苏秀荣 丁方军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77-487,共11页
为了系统地阐述复合微生物菌剂在改善土壤化学性质、生物学性质和促进植物生长方面的效果及机理,采用盆栽试验,研究常规和灭菌条件下不同用量的微生物菌剂对棉花生长、生理代谢、根际土壤生物学特性和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复... 为了系统地阐述复合微生物菌剂在改善土壤化学性质、生物学性质和促进植物生长方面的效果及机理,采用盆栽试验,研究常规和灭菌条件下不同用量的微生物菌剂对棉花生长、生理代谢、根际土壤生物学特性和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复合微生物菌剂能够提高苗期棉花叶片光合色素总量,叶片和根系内抗氧化物酶(SOD、POD、CAT)活性,降低过氧化物质含量(MDA、O2·-),进而提高了棉花的光合性能和抗氧化能力;降低了土壤pH,提高了根际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而降低了根际土壤真菌数,同时提高了根际土壤脲酶、中性磷酸酶、蔗糖酶和脱氢酶活性,最终提高了根际土壤有效养分和有机质含量,改善了根际微域环境,促进了棉花苗期生物量的累积和抗病性。除根际土壤养分含量外,常规复合微生物菌剂对各指标的改善效果优于灭菌复合微生物菌剂,且用量为10L/667m2时效果较明显。因此,复合微生物菌剂可通过改变土壤pH,改善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数量和结构来改变土壤酶活性和有效养分含量,优化根际生长环境,增强植物抗逆性和光合能力,最终实现养地增产的效果。此外,复合微生物菌剂中的有益活菌在改土、促生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积极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微生物菌剂 棉花 抗氧化系统 土壤微生物 土壤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菌剂防控香蕉枯萎病的效果及其微生物学机制 被引量:15
18
作者 桂莎 刘芳 +1 位作者 张立丹 樊小林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95-1007,共13页
由病原菌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Foc))侵染引起的香蕉枯萎病对全世界香蕉产业带来了毁灭性的影响,且目前尚无广泛采用的防治方法。研究复合生防真菌制剂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治效果,以期为大田香蕉枯萎病的... 由病原菌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Foc))侵染引起的香蕉枯萎病对全世界香蕉产业带来了毁灭性的影响,且目前尚无广泛采用的防治方法。研究复合生防真菌制剂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治效果,以期为大田香蕉枯萎病的防治提供依据。设置3组不同的菌剂处理,分别为对照组CK、复合菌剂NFP、复合菌剂NFPT,通过两季的盆栽试验,研究复合菌剂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治效果及其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利用IlluminaMiseq高通量测序平台对细菌16S rRNA基因和真菌ITS区域进行测序分析,采用实时荧光qPCR定量分析各处理病原菌的数量。结果表明:(1)复合菌剂处理(NFP和NFPT)对香蕉枯萎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防效分别为43%和48%。(2)施用复合菌剂增加了细菌和真菌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基于Bray-curtis距离矩阵的主坐标分析(PCoA)结果表明NFP和NFPT改变了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NFP和NFPT处理增加了潜在有益微生物中与香蕉枯萎病病情指数呈显著负相关的大理石雕菌属Marmoricola、类诺卡氏菌属Nocardioides、野野村式菌属Nonomuraea、norank_c__Acidobacteria、DS-100属和norank_f__Blastocatellaceae__Subgroup_4属的相对丰度,显著减少了病原菌尖孢镰刀菌的数量,重塑了土壤微生物结构和功能,增强其抗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真菌制剂 香蕉枯萎病 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低温降解玉米秸秆复合菌剂的构建及其降解效果评价 被引量:6
19
作者 陈世珩 吕兆丰 +2 位作者 王道武 王楠 肖丹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4期64-68,共5页
为解决严寒地区低温条件下农业废弃物自然处理效率下降的问题,从长白山典型静水水底污泥筛选优势低温降解纤维素菌并进行26S rRNA PCR测定菌种,明确其分类地位。通过全组合构建菌株多样性为1~5的复合菌系,分别检测复合菌系的秸秆相对降... 为解决严寒地区低温条件下农业废弃物自然处理效率下降的问题,从长白山典型静水水底污泥筛选优势低温降解纤维素菌并进行26S rRNA PCR测定菌种,明确其分类地位。通过全组合构建菌株多样性为1~5的复合菌系,分别检测复合菌系的秸秆相对降解率及其滤纸酶、纤维素内切酶和木聚糖酶活性,利用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等方法研究菌株多样性和组成对复合菌系玉米秸秆降解效果及其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筛选得到5株可在15℃时纤维素水解能力强且可降解玉米秸秆的菌株。经26S rRNA序列鉴定和系统发育分析,5株降解菌分别为链霉菌(Streptomyces)、棘孢木霉(T.asperellum)、钩状木霉(T.asperellum)、曲霉(Aspergillus)和青霉(Penicillium),与NCBI数据库的序列相似度均超过99.95%。抽样效应分析发现,不同菌株对复合菌系的秸秆降解效果、滤纸酶和纤维素内切酶活性的影响不同。全组合复配结果表明,以编号为AX1、AX3和AM4的组合对玉米秸秆降解效果最佳、酶活性最高,复合菌系的秸秆降解能力和纤维素酶活力均高于单一菌株,且随着菌株多样性水平的增加而提高。试验表明该复合菌剂可以在15℃下有效降解纤维素类物质,提高玉米秸秆的降解效率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低温降解 复合菌剂 构建 降解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微生物菌剂对油菜秸秆腐熟及油菜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吕黎 王蕾 +2 位作者 罗志威 粟静 丰来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9-72,共4页
为了探讨复合微生物菌剂对油菜秸秆的腐熟效果,比较了未用油菜秸秆还田(A)处理、油菜秸秆直接还田(B)处理及秸秆还田并施复合微生物菌剂(C)处理的土壤养分含量、秸秆腐熟程度以及油菜产量。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并施用复合微生物菌剂降低... 为了探讨复合微生物菌剂对油菜秸秆的腐熟效果,比较了未用油菜秸秆还田(A)处理、油菜秸秆直接还田(B)处理及秸秆还田并施复合微生物菌剂(C)处理的土壤养分含量、秸秆腐熟程度以及油菜产量。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并施用复合微生物菌剂降低了土壤pH值和容重,提高了土壤养分含量。C处理有机质含量较A、B处理分别提高12.61%、8.50%,全氮含量分别提高38.60%、26.27%。施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加速了秸秆的腐熟速度,秸秆在发酵腐熟60d时,C处理腐熟率为75.18%,远高于B处理(56.88%)。油菜秸秆还田并施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可提高油菜生物量、改善油菜农艺性状,进而提高产量,C处理油菜产量较A、B处理分别提高5.33%、0.30%。总之,施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可加速秸秆腐熟和养分释放,从而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养分含量,进而改善油菜农艺性状并提高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微生物菌剂 油菜秸秆 腐熟 农艺性状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