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杂地质条件薄煤层工作面安全开采技术分析
1
作者 罗俊 《陕西煤炭》 2025年第1期109-112,137,共5页
岔河联营煤矿10202薄煤层工作面地质条件复杂,数值模拟显示在不同推进距离下,薄煤层工作面顶板呈现渐进式“菱形”裂隙发育规律,垂直应力整体呈不对称“M”形分布。为保证工作面安全开采涉及提出采用工作面爆破落煤、顶板加强支护和两... 岔河联营煤矿10202薄煤层工作面地质条件复杂,数值模拟显示在不同推进距离下,薄煤层工作面顶板呈现渐进式“菱形”裂隙发育规律,垂直应力整体呈不对称“M”形分布。为保证工作面安全开采涉及提出采用工作面爆破落煤、顶板加强支护和两巷超前支护的控制方法,实践表明10202工作面开采期间矿压显现稳定,顶板位移在可控范围内,该方法为相似条件下薄煤层开采技术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地质构造 薄煤层 控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倾斜巨厚煤层复杂空间结构区微震时空演化规律及诱冲机理 被引量:2
2
作者 崔峰 张随林 +6 位作者 刘旭东 来兴平 姬松涛 冯攀飞 贾冲 陆长亮 王昊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86-1803,共18页
煤矿冲击地压灾害的发生与空间结构密切相关,尤其在复杂空间结构区灾害发生更频繁。掌握煤层开采复杂空间结构区煤岩灾变规律并揭示其发生机制对于冲击地压防控具有重要意义。以乌东煤矿为研究背景,采用数值模拟、微震监测、理论分析等... 煤矿冲击地压灾害的发生与空间结构密切相关,尤其在复杂空间结构区灾害发生更频繁。掌握煤层开采复杂空间结构区煤岩灾变规律并揭示其发生机制对于冲击地压防控具有重要意义。以乌东煤矿为研究背景,采用数值模拟、微震监测、理论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岩柱应力异常尺寸效应,分析了复杂空间结构区微震时空演化规律,揭示了复杂空间结构下冲击地压发生机理,评估了煤层开采不同区域的冲击危险性。研究结果表明:①急倾斜岩柱厚度更窄、出露高度更大其撬动效应更强,岩厚变异应力异常形成5个分区。②岩柱厚度更窄区域微震频次更多,能量更高,时空活动度更强,离散性更高。高应力区、应力梯度区、应力平稳区依次呈现“低频次-高能量”、“高频次-高能量”、“低频次-低能量”的微震响应特征。③特殊空间结构区域微震事件簇集且能级增大,时空活动度及离散性陡增,尤其在结构边缘该特征更明显,能量积聚及释放速率增大,冲击地压发生的概率及强度更高。位于岩柱更窄区域的特殊空间结构内微震活动更剧烈。④岩柱厚度越窄(煤柱高度越大)则岩柱向深的弯矩及能量增长速率越快,冲击危险性更高。依据结构面强度效应推断出断裂带发生滑移错动,是能量积聚与释放的优势区域。揭示冲击地压发生机理为高静载及低临界载荷共同作用,基于应力集中特征评估煤层开采不同区域的冲击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倾斜巨厚煤层 复杂空间结构 微震时空演化规律 冲击地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地质条件下厚煤层的智能化采煤关键技术探索与实践
3
作者 冯晓斌 艾井石 +2 位作者 李增彪 徐希宝 刘伟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12,共12页
针对煤炭智能化开采方面存在的自动化生产效率不高、装备工艺相对落后、人员安全保障手段不足、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效率不高等问题,以国能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石圪台煤矿为例,将智能化开采作为核心,推进煤矿产业转型升级。项目整合... 针对煤炭智能化开采方面存在的自动化生产效率不高、装备工艺相对落后、人员安全保障手段不足、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效率不高等问题,以国能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石圪台煤矿为例,将智能化开采作为核心,推进煤矿产业转型升级。项目整合了矿压分析预警、采煤机自主割煤等新工艺技术,升级装备如智能搬运机器人,并引入AI技术如步态识别提高安全性。以石圪台煤矿31309工作面为试点,建成灾害智能管控系统,全面提升了生产效率和安全保障水平,并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安全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智能采煤工作面提供良好的思路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地质条件 厚煤层 智能化采煤 装备改造 AI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应复杂地质大功率薄煤层采煤机研制
4
作者 刘振 《煤矿机械》 2024年第10期50-52,共3页
研制了MG550/1270-WD型大功率薄煤层智能化采煤机,旨在解决目前薄煤层采煤机普遍存在的产能不足、截割能力偏低、智能化程度不够完善和对复杂地质的适应性差的问题,实现对薄煤层,特别是对复杂地质薄煤层的高效智能化开采,满足市场对薄... 研制了MG550/1270-WD型大功率薄煤层智能化采煤机,旨在解决目前薄煤层采煤机普遍存在的产能不足、截割能力偏低、智能化程度不够完善和对复杂地质的适应性差的问题,实现对薄煤层,特别是对复杂地质薄煤层的高效智能化开采,满足市场对薄煤层采煤机高产、高效和高可靠性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功率 薄煤层 悬机身 采煤机 复杂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厚偏薄复杂煤层高效开采采煤机研制
5
作者 钱壮壮 《煤矿机械》 2024年第6期56-59,共4页
针对中厚偏薄复杂煤层高效开采的迫切需求,分析了国、内外同类采煤机的现状,确定了采煤机总体结构形式及主要技术参数,研制了适应最低采高1.7 m中厚偏薄复杂煤层高效开采的MG650/1590-WD2型采煤机,并介绍了采煤机摇臂壳体、紧凑型行走... 针对中厚偏薄复杂煤层高效开采的迫切需求,分析了国、内外同类采煤机的现状,确定了采煤机总体结构形式及主要技术参数,研制了适应最低采高1.7 m中厚偏薄复杂煤层高效开采的MG650/1590-WD2型采煤机,并介绍了采煤机摇臂壳体、紧凑型行走系统、集中加油与集中注脂系统等关键技术以及采煤机现场应用情况。工业性试验结果表明,该采煤机整体运行稳定,实现了安全高效开采,为中厚偏薄复杂煤层矿井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煤机 中厚偏薄 复杂煤层 高效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榆神矿区浅埋煤层矩形巷道围岩应力应变场及支护参数研究
6
作者 王锐 丁维波 +2 位作者 任建超 程磊 高卫卫 《能源与环保》 2024年第8期260-267,共8页
榆神矿区所辖煤矿井下巷道支护参数的优化,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工作面端头割煤速度、改善回采两巷围岩应力状态、降低支护成本并且提高掘进时效,为煤炭资源的绿色、安全和高效回采提供保障。针对榆神矿区陕北侏罗纪煤田较有普适性的地质... 榆神矿区所辖煤矿井下巷道支护参数的优化,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工作面端头割煤速度、改善回采两巷围岩应力状态、降低支护成本并且提高掘进时效,为煤炭资源的绿色、安全和高效回采提供保障。针对榆神矿区陕北侏罗纪煤田较有普适性的地质条件和开采技术参数,采用复变函数理论对矩形中等断面巷道围岩应力—应变场分布情况进行求解,选择FLAC^(3D)数值模拟软件进行拟合,根据解析结果在原有支护参数的基础上提出优化,认为增加0.2 m顶板锚杆间距、减少锚杆数量,并将顶板锚索由6.5 m延长至7.0 m的巷道支护方案,可在不影响巷道围岩稳定性的同时提高掘进进尺,并为智能快掘4.0装备设计打下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煤层 中等断面巷道 复变函数理论 数值模拟 Fish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特厚煤层6.2m采高开采工艺优化 被引量:9
7
作者 周光华 伍永平 +1 位作者 林红梅 李玉民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97-401,共5页
复杂特厚煤层6.2 m一次采全高大采高工艺优化是实现安全高效开采的关键技术之一。在大采高工作面(采高大于6.0 m)开采时,覆岩移动及矿压显现周期、强度、范围都发生明显变异。以羊场湾煤矿大采高为背景,根据实际煤层赋存条件和矿压显现... 复杂特厚煤层6.2 m一次采全高大采高工艺优化是实现安全高效开采的关键技术之一。在大采高工作面(采高大于6.0 m)开采时,覆岩移动及矿压显现周期、强度、范围都发生明显变异。以羊场湾煤矿大采高为背景,根据实际煤层赋存条件和矿压显现规律,采用理论分析、数值计算、物理相似模拟等方法,优化确定回采工艺系统与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倾角煤层 复杂特厚煤层 大采高 回采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梁煤矿近距煤层采空区下开采工作面矿压规律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王斌 张杰 +4 位作者 刘辉 甄泽 齐晓华 卓青松 吴建军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10-218,共9页
上煤层覆岩结构失稳特征是影响下煤层开采工作面矿压显现的主要因素。针对南梁煤矿30103工作面浅埋近距离煤层采空区下开采条件,采用相似模拟实验及理论分析对覆岩垮落特征和支架阻力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采空区下开采,基本顶初次... 上煤层覆岩结构失稳特征是影响下煤层开采工作面矿压显现的主要因素。针对南梁煤矿30103工作面浅埋近距离煤层采空区下开采条件,采用相似模拟实验及理论分析对覆岩垮落特征和支架阻力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采空区下开采,基本顶初次来压步距45 m,周期来压步距6~16 m,支架工作阻均小于8500 kN;走向煤柱下开采,基本顶初次来压步距50 m,周期来压步距10~14 m,支架工作阻均小于9000 kN。工作面在集中煤柱下25 m和出煤柱7 m处,上覆岩层发生滑落失稳,对工作面形成明显的动载冲击,支架阻力超过额定阻力,最大值达13158 kN。集中煤柱弱化后,释放了煤柱集中应力,使得来压时上覆岩层形成相互协调破坏,避免了基本顶滑落失稳形成的载荷瞬态释放,支架阻力仅达到8743 kN。采空区下开采顶板动压防控的优先次序为集中煤柱>走向煤柱>采空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离煤层 复杂采空区 覆岩垮落 相似模拟 支架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溶陷落柱围岩支承压力-渗流演化特征数值模拟 被引量:5
9
作者 伍永平 王同 +2 位作者 高喜才 罗生虎 唐斌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7-195,共9页
为保证含陷落柱复杂煤层的安全开采,合理确定煤柱尺寸对于此类煤层水害防治至关重要。采用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建立固-液耦合模型计算手段,计算了孔隙水压力与安全煤柱尺寸之间关系,分析了开采过程中围岩支承压力演化过程、围岩变形破坏... 为保证含陷落柱复杂煤层的安全开采,合理确定煤柱尺寸对于此类煤层水害防治至关重要。采用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建立固-液耦合模型计算手段,计算了孔隙水压力与安全煤柱尺寸之间关系,分析了开采过程中围岩支承压力演化过程、围岩变形破坏规律、渗流演化特征等。结果表明:随着陷落柱内部孔隙水压力的不断增加,满足安全需求的煤柱尺寸增加;围岩应力分布特征呈“拱壳”型,拱顶在工作面倾斜上部区域;开采引起的围岩支承压力与陷落柱体侧支承压力存在“增强-降低-再增强”演化过程;支承压力叠加导致工作面围岩产生大量裂隙是陷落柱导水通道产生的主要原因;工作面围岩塑性区分布呈“马鞍形”;随着工作面不断推进,渗流影响范围不断增大,渗流轮廓呈梯度型分布,煤柱处孔隙水压力不断升高;综合确定了合理煤柱尺寸。研究结果为现场实际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难采煤层 固-液耦合 支承压力叠加 渗流演化 孔隙水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倾斜三软煤层复合顶板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回撤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卢运海 马文峰 范凯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53-54,共2页
急倾斜三软煤层复合顶板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回撤是一个困难而复杂的技术难题。文章以李子垭煤矿16032工作面为例,介绍了急倾斜三软煤层复合顶板综采支架回撤的成功经验,对类似地质条件下综采液压支架回撤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急倾斜 三软煤层 复合顶板 液压支架回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7
11
作者 郑伟 文广超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9-42,共4页
分析总结了矿井煤层底板突水的影响因素,在系统收集与分析矿井水文地质资料的基础上,确定了影响张村煤矿二1煤层底板突水的主要因素。对水压、地质构造、隔水层厚度、采动矿压等因素进行了定量评价,借助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空间分析工... 分析总结了矿井煤层底板突水的影响因素,在系统收集与分析矿井水文地质资料的基础上,确定了影响张村煤矿二1煤层底板突水的主要因素。对水压、地质构造、隔水层厚度、采动矿压等因素进行了定量评价,借助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空间分析工具,引入多源信息复合方法,建立了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模型,并根据张村煤矿二1煤层底板的各影响因素的实际数据,对其底板寒灰突水危险性进行了评价,获取了有效的突水危险性评价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多源信息复合 煤层底板突水 突水模型 突水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汪家寨矿C409复杂难采厚煤层开采方法选择及建议 被引量:3
12
作者 高林 刘勇 +1 位作者 吴德培 杨发明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7-10,共4页
针对汪家寨矿C409复杂难采厚煤层合理开采方法选择进行了研究。首先,为进一步增加开采方法选择的直观性,就三种厚煤层开采方法一般适用条件及选择原则以表格形式进行了总结;其次,具体分析了C409复杂难采厚煤层开采需着重考虑的不利因素... 针对汪家寨矿C409复杂难采厚煤层合理开采方法选择进行了研究。首先,为进一步增加开采方法选择的直观性,就三种厚煤层开采方法一般适用条件及选择原则以表格形式进行了总结;其次,具体分析了C409复杂难采厚煤层开采需着重考虑的不利因素。在此基础上,进行了C409厚煤层开采方法选择对比分析和适应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现有开采技术条件下,C409厚煤层采用放顶煤开采较合理,这与矿井目前实际采用的开采方法是一致的。最后,针对C409复杂难采厚煤层放顶煤开采可能遇到的问题,给出了具体建议,以指导其安全高效开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难采厚煤层 开采方法 放顶煤开采 消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勘探类型定量化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许友志 周荣福 +2 位作者 毛善君 陆忠骥 张其武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78-87,共10页
本研究系统应用曲面样条理论、曲面磨光理论、地质统计学理论、模糊数学中的综合评判理论,建立了我国煤矿勘探类型的定量化评价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对地质构造复杂程度的定量指标和定量标准的研究,对煤层稳定程度的定量指标和定量标准... 本研究系统应用曲面样条理论、曲面磨光理论、地质统计学理论、模糊数学中的综合评判理论,建立了我国煤矿勘探类型的定量化评价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对地质构造复杂程度的定量指标和定量标准的研究,对煤层稳定程度的定量指标和定量标准的研究,并拟定了我国煤矿勘探类型的定量划分方案。该系统通过对我国12个典型矿区实际资料的统计和验证,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勘探 类型 定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地质条件极薄煤层下向测压技术 被引量:1
14
作者 蒋承林 潘兴峰 +1 位作者 杨丁丁 张强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32-134,共3页
分析了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极薄煤层下向钻孔测压的难点,并对传统的封孔测压方法进行了选择和优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双液浆直接固定孔口管-高压注浆-MⅡ型瓦斯压力测定仪三步走测压技术,并运用在梁北煤矿井筒揭煤测压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复杂地质条件 极薄煤层 下向钻孔 瓦斯压力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北矿区大采高综采放顶煤开采技术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伟 刘生优 《煤矿开采》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8,共4页
针对淮北矿区近距离煤层,煤层极软、构造复杂、近距离煤层的夹层不稳定、煤层厚且不稳定的条件,根据围岩控制理论,研制了ZF6800/19/38型放顶煤液压支架。工业试验期间,工作面过落差2~8m的断层3条,大幅度提高煤层开采效益,实现了安全高... 针对淮北矿区近距离煤层,煤层极软、构造复杂、近距离煤层的夹层不稳定、煤层厚且不稳定的条件,根据围岩控制理论,研制了ZF6800/19/38型放顶煤液压支架。工业试验期间,工作面过落差2~8m的断层3条,大幅度提高煤层开采效益,实现了安全高效开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软 近距离煤层 构造复杂 大采高综放 围岩控制 液压支架研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特厚煤层重复开采条件下上覆岩层变形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荣海 张宏伟 +2 位作者 韩军 高照宇 韩朝宇 《煤炭与化工》 CAS 2014年第1期36-39,共4页
针对采矿工程所处地质环境往往具有较强的非均质特性和复杂性,难以对复杂特厚煤层重复开采条件下上覆岩层的变形特征进行明确解释的问题,以抚顺矿业集团老虎台矿井田东部原生煤体区域为实例,采用MIDAS&FLAC3D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复杂... 针对采矿工程所处地质环境往往具有较强的非均质特性和复杂性,难以对复杂特厚煤层重复开采条件下上覆岩层的变形特征进行明确解释的问题,以抚顺矿业集团老虎台矿井田东部原生煤体区域为实例,采用MIDAS&FLAC3D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复杂特厚煤层重复开采条件下上覆岩层的变形和破坏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复杂特厚煤层重复开采条件下,工作面回采形成垮落带与裂隙带等破坏范围将受到断层、岩层分界面等结构的制约,在临近断层的断层面和2种不同岩性分界面处产生离层结构,研究成果为该矿及相近条件矿井的防水及顶板维护工作提供了现实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特厚煤层 重复开采 上覆岩层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地质条件长距离大断面石门揭煤技术 被引量:3
17
作者 沐俊卫 《煤炭技术》 CAS 2008年第9期46-47,共2页
在复杂地质条件下,针对缓倾斜厚煤层大断面石门揭煤距离长的特点,依据煤与瓦斯突出的综合假说和流变机理,准确探明煤层及瓦斯赋存情况,采用帮钻孔抽放截流;利用预抽和超前钻孔加大安全屏障,消除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和巷道周边集中应力;... 在复杂地质条件下,针对缓倾斜厚煤层大断面石门揭煤距离长的特点,依据煤与瓦斯突出的综合假说和流变机理,准确探明煤层及瓦斯赋存情况,采用帮钻孔抽放截流;利用预抽和超前钻孔加大安全屏障,消除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和巷道周边集中应力;浅进浅掘方式揭穿煤,加强安全防护,采用前探支架配合注浆加固有效地防止悬煤垮落等系列措施,安全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地质条件 长距离 大断面 石门揭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ydraulic fracture propagation in soft coal composite reservoirs:Mechanical responses and energy dissipation mechanisms
18
作者 Aitao Zhou Yizheng He +3 位作者 Kai Wang Bo Li Yida Wang Yuexin Ya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5年第4期573-588,共16页
The hydraulic fractures induced in soft coal composite reservoirs have complex extension and energy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In this study,the mechanism whereby gas outbursts can be eliminated by hydraulic fracturing... The hydraulic fractures induced in soft coal composite reservoirs have complex extension and energy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In this study,the mechanism whereby gas outbursts can be eliminated by hydraulic fracturing was revealed.The combined fracturing process of a coal seam and its roof under different in situ stress and fracture spacing conditions was analysed through true triaxial physical test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re-fracturing of the roof had a pressure relief effect on the coal seam,and the secondary pressure relief of the coal seam could be completed at a lower fracture initiation pressure.To ensure the continued presence of the stress shadow effect in actual projects,the fracture spacing should be maintained within the critical range influencing the fracture extension.If the vertical stress is high,a call on increasing the fracture spacing can be taken;otherwise,it must be reduced.In the early phase of fracturing,energy is mostly concentrated at the tip and surface of the fracture;however,the proportion of surface energy for subsequent fracturing is gradually reduced,and the energy is mostly used to open the formation and work on the surrounding matrix.Hydraulic fracturing creates new fractures to interconnect originally heterogeneously distributed gas zones,enabling the entire coal seam to first establish interconnected pressure equilibration,then undergo gradientcontrolled depressurization.Hydraulic fracturing can homogenize the stress field and gas pressure field in the original coal seam via communication pressure equalization and reduction decompression,reduce the elastic and extension energies,increase the minimum failure energy required for instability;and realize the elimination of gas outbursts.Our findings provide some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he efficient development of coalbed methane and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dynamic gas disasters in coal mi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l-rock complex Soft coal seams Hydraulic fracturing Energy evolution Eliminating gas outbur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地质构造条件下多煤层区域联合揭煤防突施工技术 被引量:3
19
作者 朱建伟 刘盛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1年第6期118-122,共5页
为有效降低复杂地质构造条件下突出煤层的瓦斯含量,减小突出煤层揭煤施工的危险性,解决复杂地质构造条件下区域防突施工带来的工期影响,以重庆铁路枢纽东环线鹞子岩隧道为背景,对多煤层区域联合揭煤防突施工技术进行研究。在该项目中,... 为有效降低复杂地质构造条件下突出煤层的瓦斯含量,减小突出煤层揭煤施工的危险性,解决复杂地质构造条件下区域防突施工带来的工期影响,以重庆铁路枢纽东环线鹞子岩隧道为背景,对多煤层区域联合揭煤防突施工技术进行研究。在该项目中,由平导工作面向平导及正洞前方施作超前长钻孔,探测平导及正洞前方的构造情况、煤层分部情况及煤层瓦斯相关参数。根据煤层分布位置,利用平导超前正洞施工的条件,在平导洞内向正洞方向开设抽采硐室,采用多煤层平导与正洞区域联合揭煤防突施工技术。通过现场应用,并对平导与正洞区域联合揭煤防突实施效果进行了检验。实施结果表明:该技术措施的实施能够缩短工期,且为复杂地质构造条件下突出煤层段的安全施工提供了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地质 突出煤层 联合 区域防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煤层地质条件下综掘技术应用
20
作者 秦忠诚 谭云亮 +1 位作者 李忠学 张伟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1-63,共3页
本文针对木城涧煤矿复杂煤层地质条件,进行了综掘工艺的设计,分析了影响其综掘进度和效率提高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 复杂煤层 煤巷 综掘 工艺设计 锚杆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