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冷冻电镜揭示长期低温保存的冰冻人血浆中全长补体C3仍可稳定存在
1
作者 朱莉 武迪 武一 《电子显微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6-43,共8页
补体是血浆中存在的一组重要蛋白质,在机体遭受病原体感染或组织损伤时通过先天免疫途径被激活,发挥抗感染和清除损伤细胞的作用。补体C3是补体系统的核心成分,在三条补体激活途径中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且在血浆中的含量最为丰富。冰... 补体是血浆中存在的一组重要蛋白质,在机体遭受病原体感染或组织损伤时通过先天免疫途径被激活,发挥抗感染和清除损伤细胞的作用。补体C3是补体系统的核心成分,在三条补体激活途径中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且在血浆中的含量最为丰富。冰冻人血浆通常由健康志愿者献血后采集,通过迅速冷冻保存制备而成,广泛用于多种医学治疗。然而,关于冰冻人血浆的低温保存条件和时长对补体C3结构完整性的影响尚缺乏准确详细的评估。在本研究中,作者发现,冰冻人血浆在-20℃保存后转为-80℃的条件下保存长达5年,其中的补体C3组分仍能保持完整的结构,且通过冷冻电镜单颗粒重构达到了2.43Å的分辨率,其中ASN63和ASN917上发生的糖基化修饰亦可被解析。与已解析的C3晶体结构相比,RMSD值差异较大区域在α链末端的C345C结构域,与解析的ISG65-C3复合体冷冻电镜结构相比,C3部分的RMSD值差异较大处仅在C345C末端的一段α螺旋。结果表明,在严格的低温保存条件下,尽管保存时间较长,冰冻人血浆中的关键补体组分C3仍能保持结构完整性和稳定性,从而保障其生物学功能的发挥。由此推测,血浆中其他重要的补体组分在类似保存条件和时长下也可维持其天然构象。这一结论为实验室或工业中由冰冻人血浆提纯制备补体各组分蛋白时,对冰冻血浆的保存条件及期限的设定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冻血浆 补体系统 补体c3 冷冻电镜 三维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体C3及其相关信号通路在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
2
作者 林秋梅 王冬梅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9-229,共11页
补体系统在识别和消除病原体、清除生理碎片、协调免疫反应以及稳态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作为炎症反应的一种早期预警信号,异常的补体活动是病理性疼痛发病的重要诱因。补体成分3(complement 3,C3)是病理性疼痛诱发过程中补体系统激活的... 补体系统在识别和消除病原体、清除生理碎片、协调免疫反应以及稳态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作为炎症反应的一种早期预警信号,异常的补体活动是病理性疼痛发病的重要诱因。补体成分3(complement 3,C3)是病理性疼痛诱发过程中补体系统激活的重要指标。实验及临床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多种病理性疼痛中周围与中枢神经C3异常升高,通过结合特异性C3受体直接或间接通过补体信号调控神经元对神经病变的反应。C3可以通过在神经元质膜上表达的特异性补体受体直接调节神经元的生命和死亡的各个方面,也可以通过募集胶质细胞和免疫细胞经各种机制将补体信号传递给神经元间接调节,补体信号指导神经元对组织损伤、神经创伤和神经病变的反应。本文主要对C3在病理性疼痛涉及的细胞因子和信号通路的机制进行综述,探讨C3成为镇痛靶点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体c3 病理性疼痛 Janus蛋白酪氨酸激酶2/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 核转录因子-ΚB 补体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体C3结构与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3
作者 昝琦 刘欣 +1 位作者 逄越 李庆伟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49-553,共5页
补体系统是一个具有复杂而精密调控机制的生物反应体系,是固有免疫与适应性免疫之间的重要枢纽,其组成成分包括固有成分、多种调节因子和补体受体等30余种[1]:①固有成分包括:经典激活途径的C1、C2、C4,凝集素途径的甘露糖结合凝集素... 补体系统是一个具有复杂而精密调控机制的生物反应体系,是固有免疫与适应性免疫之间的重要枢纽,其组成成分包括固有成分、多种调节因子和补体受体等30余种[1]:①固有成分包括:经典激活途径的C1、C2、C4,凝集素途径的甘露糖结合凝集素、相关丝氨酸蛋白酶等,旁路激活途径的调控蛋白B因子、D因子等,以及三条激活途径枢纽C3,共同末端通路C5、C6、C7、C8和C9;②多种调节因子包括:备解素、H因子、I因子等血浆可溶性因子和腹膜蛋白等细胞膜结合蛋白;③补体受体包括:CR1 ~CR5、C3aR、fH受体等.补体成分中含量最为丰富的补体第三组分(The third complement component,C3)是1912年Ritg利用蛇毒处理血清时发现,是补体系统的核心,功能上,它成为三条补体激活途径(即经典途径、旁路途径、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途径)的启动汇合点,引起补体系统的级联反应,与各相关因子发生相互作用,同时还是C3b依赖的阳性反馈环路的基础.被激活的C3裂解为同样具有重要生物学活性的片段:C3a、C3b、iC3a、C3d等[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体c3 component 甘露糖结合凝集素 激活途径 凝集素途径 生物学活性 结构 补体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体成分C3的系统发生 被引量:4
4
作者 高丽丽 白云 庞秋香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63-869,共7页
补体系统是先天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宿主抗感染防御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补体成分C3(complement component 3)是补体激活途径的中心成分,其通过3条补体激活途径参与免疫监督和免疫应答过程.虽然补体成分C3的基因和蛋白已在许多不... 补体系统是先天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宿主抗感染防御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补体成分C3(complement component 3)是补体激活途径的中心成分,其通过3条补体激活途径参与免疫监督和免疫应答过程.虽然补体成分C3的基因和蛋白已在许多不同物种中被克隆和鉴定,对其基因的结构、功能和表达也进行了很多研究,但对C3分子的演化进程目前还不清楚.本文对近年来补体成分C3系统发生进行了分析,同时对C3的结构、作用机制和功能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体系统 补体成分c3 系统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3在迟发型超敏反应中的作用 被引量:4
5
作者 裘毅刚 陈月 +1 位作者 张丽芸 陈政良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413-1417,共5页
目的探讨补体成分3(C3)在迟发型超敏反应(DTH)中的作用。方法用卵白蛋白(OVA)诱导C3基因敲除(C3-/-)和野生型(C3+/+)小鼠足垫部位的DTH,测量足垫厚度的变化,并对反应部位组织进行HE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分离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用巨噬细... 目的探讨补体成分3(C3)在迟发型超敏反应(DTH)中的作用。方法用卵白蛋白(OVA)诱导C3基因敲除(C3-/-)和野生型(C3+/+)小鼠足垫部位的DTH,测量足垫厚度的变化,并对反应部位组织进行HE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分离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用巨噬细胞作为抗原提呈细胞,在体外分别用丝裂原和特异性抗原刺激,用3H-TdR掺入法评价T淋巴细胞的增殖活性。结果OVA诱导足垫DTH后,C3-/-小鼠足垫厚度和局部浸润单个核细胞的数量都显著低于C3+/+小鼠的,其中浸润的单个核细胞主要为CD4+T淋巴细胞。2种小鼠的T淋巴细胞对丝裂原刺激的反应相似,而已致敏C3-/-小鼠脾脏T细胞对特异性抗原再次刺激后的增殖反应显著低于C3+/+小鼠。结论C3缺陷明显影响DTH应答,提示C3在DTH中起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体成分3 迟发型超敏反应 细胞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体C3基因多态性与相关疾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翟瑞燕 王长法 +1 位作者 仲跻峰 安利国 《家畜生态学报》 2010年第6期92-96,共5页
在补体各成分中,补体第三组分(C3)在血清中含量最高,是补体系统的核心。C3在功能上不仅处于补体经典途径、甘露糖结合凝集素途径和补体旁路途径三条激活途径的汇合点,还是C3b依赖的阳性反馈环路的基础;而且C3裂解片段及其结合蛋白复杂多... 在补体各成分中,补体第三组分(C3)在血清中含量最高,是补体系统的核心。C3在功能上不仅处于补体经典途径、甘露糖结合凝集素途径和补体旁路途径三条激活途径的汇合点,还是C3b依赖的阳性反馈环路的基础;而且C3裂解片段及其结合蛋白复杂多样,在免疫防御、免疫调控以及免疫病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C3基因发生突变或缺失时会造成C3缺陷性疾病,常伴发免疫性疾病及反复细菌感染,患者对病原菌感染的易感性显著增加。论文概述了C3基因结构及其多态性以及其与机体易感性的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3 多态性 免疫缺陷性疾病 易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鉴定鸡补体受体2与其配体chC3 d的亲和力
7
作者 靳换 杨芊芊 +7 位作者 王聪 涂敏 赵蕾 澎湃 王海良 孟昭英 李永清 章振华 《中国兽药杂志》 2023年第7期1-7,共7页
鸡补体受体2(Chicken complement receptor 2,chCR2)是一种表达于鸡B淋巴细胞表面的跨膜蛋白,chCR2可以与其生理学配体鸡补体组分3 d(Chicken complement component 3 d,chC3 d)相互作用。目前评估受体与配体亲和力的方法主要有表面等... 鸡补体受体2(Chicken complement receptor 2,chCR2)是一种表达于鸡B淋巴细胞表面的跨膜蛋白,chCR2可以与其生理学配体鸡补体组分3 d(Chicken complement component 3 d,chC3 d)相互作用。目前评估受体与配体亲和力的方法主要有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和生物膜干涉技术(Biolayer interferometry,BLI)等。旨在利用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鉴定chCR2受体分子与其配体chC3 d分子的亲和力。成功构建了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TT5-chCR2和pTT5-chC3 d;利用HEK 293F表达系统表达了His-chCR2和His-chC3 d蛋白;利用NI柱纯化系统纯化了His-chCR2和His-chC3 d蛋白;利用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通过分析chCR2与chC3 d结合的动力学参数得出两者之间的平衡解离常数KD为1.37μmol/L。结果表明chCR2与其配体chC3 d之间的亲和力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补体受体2 鸡补体组分3 d 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Tf和C_3表型的同步检测
8
作者 倪星群 毛咏秋 吴梅筠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0年第4期25-28,共4页
血清蛋白多态性的同步检测可节省检材、简化操作步骤、省时省力.本文用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免疫固定法同步检测血清型特异成份(Group-Specific component,Gc)、转铁蛋白(Transferrin,Tf)和补体第三成份(Complment 3,C<sub>3&l... 血清蛋白多态性的同步检测可节省检材、简化操作步骤、省时省力.本文用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免疫固定法同步检测血清型特异成份(Group-Specific component,Gc)、转铁蛋白(Transferrin,Tf)和补体第三成份(Complment 3,C<sub>3</sub>)的表型,调查了成都地区汉族116名无亲缘关系的健康献血员的表型频率,现将结果报导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oup-specific component TRANSFERRIN complement 3 Gene frequencies Cellulose ACETATE electriphoresis IMMUNOFIXATION Simultaneous PHENOTYP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普米族、傈僳族、怒族和纳西族补体第3成分遗传多态性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王亚雷 肖诗艺 +1 位作者 黄永建 姜小丹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29-630,共2页
使用琼脂糖凝胶高压电泳及抗 C3血清免疫固定技术对我国云南地区 4个少数民族 :普米族 4 2例、傈僳族93例、怒族 10 0例及纳西族 10 0例无关个体血样进行补体第 3成分遗传多态性的检测。结果发现各少数民族基因频率分别为 :普米族 C3S0 ... 使用琼脂糖凝胶高压电泳及抗 C3血清免疫固定技术对我国云南地区 4个少数民族 :普米族 4 2例、傈僳族93例、怒族 10 0例及纳西族 10 0例无关个体血样进行补体第 3成分遗传多态性的检测。结果发现各少数民族基因频率分别为 :普米族 C3S0 .95 2 ,C3F0 .0 4 8;傈僳族 C3S0 .995 ,C3F0 .0 0 6 ;怒族 C3S0 .95 5 ,C3F0 .0 4 5 ;纳西族 C3S0 .96 5 ,C3F 0 .0 35 ;未发现罕见型。通过遗传距离 F的比较 ,表明汉族与傈僳族之间 ,普米族、纳西族和怒族相互之间遗传差异较小 ,而汉族与普米族、纳西族、怒族相互之间 ,傈僳族与普米族、纳西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 补体第3成分 多态性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分量感应测井系统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党瑞荣 秦瑶 +1 位作者 谢雁 王洪淼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84-488,共5页
全世界的薄互层油藏约占已发现总油藏的30%,薄互层油藏也称各向异性油藏,我国各向异性油藏所占比例更大。常规电磁测井仪只能测量水平方向的电阻率,很容易低估和漏测低阻和低差异的交互式薄储层;三分量感应测井系统可直接测量地层的水... 全世界的薄互层油藏约占已发现总油藏的30%,薄互层油藏也称各向异性油藏,我国各向异性油藏所占比例更大。常规电磁测井仪只能测量水平方向的电阻率,很容易低估和漏测低阻和低差异的交互式薄储层;三分量感应测井系统可直接测量地层的水平电阻率和垂直电阻率,还可测出地层的倾角和方位。本文介绍了三分量感应测井仪的线圈系结构和测量原理,论述了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法和有限元法等两种各向异性地层的正、反演计算方法,最后进一步讨论了研究三分量感应系统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测井仪 三分量 各向异性 测量原理 正演 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层C/S结构的医院信息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9
11
作者 谷岩 宗志坚 鄢丹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2229-2232,共4页
医疗信息系统(HIS)突破了过去“以财务为核心”的旧的管理模式,开始转向“以病人为中心”的新的管理模式,全面支持医院的医疗和管理业务,并以面向医院管理诊断的理念进行HIS的开发。系统结构从2层C/S结构转向了3层,甚至是多层。这种结... 医疗信息系统(HIS)突破了过去“以财务为核心”的旧的管理模式,开始转向“以病人为中心”的新的管理模式,全面支持医院的医疗和管理业务,并以面向医院管理诊断的理念进行HIS的开发。系统结构从2层C/S结构转向了3层,甚至是多层。这种结构不仅可解决多网络、多结构的分布式处理,同时还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系统数据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提出的多层C/S结构将更适合作为HIS的总体结构,并能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重用性。用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方法对系统进行对象设计,将大大提高系统的设计效率和系统功能的有效性。在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相对独立于应用系统的用户功能项和用户权限控制系统的设计思想,能对系统用户、系统功能项、用户权限等系统资源进行统一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层C/S结构 医院信息系统 对象设计 访问控制 组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铸用铝碳耐火材料微结构调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玉龙 王周福 +2 位作者 王玺堂 刘浩 马妍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3-72,共10页
铝碳耐火材料是连铸高温功能部件的常用材料之一,但随着钢铁连铸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材料已不能满足要求。因此研究者常通过对原料的设计和工艺参数的优化使耐火材料在一定温度下具有特定的碳质原料自身结构、衍生碳结构和原位生成陶瓷... 铝碳耐火材料是连铸高温功能部件的常用材料之一,但随着钢铁连铸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材料已不能满足要求。因此研究者常通过对原料的设计和工艺参数的优化使耐火材料在一定温度下具有特定的碳质原料自身结构、衍生碳结构和原位生成陶瓷相结构,即通过微结构调控的方法使材料具备良好的力学性能和抗热震性能,从而使铝碳功能部件适应连铸技术的发展需要。铝碳耐火材料的碳质原料结构按照特征可分为宏观片状、蠕虫状、纳米球状、管状等众多类型。研究表明,虽然具体机制不同,但这些特殊结构的存在通常对材料抗热震性能的提升有一定积极作用。衍生碳结构根据产生途径可分为残留的碳原子聚集体和气相沉积而成的新碳结构。对于酚醛树脂产生的碳原子聚集体,其本身难以石墨化,因此研究主要集中在催化石墨化方向。对于气相沉积碳,因为其生成常需要催化剂,所以研究主要集中在催化剂的催化机理及其对沉积碳结构的调控方向。而研究亦发现石墨化碳和气相沉积碳的存在往往有利于材料力学性能和抗热震性能的提升。原位生成陶瓷相结构依据控制因素可分为遗传控制和条件控制两类。前者结构与反应物原结构类似,受限制较大。而后者结构受工艺条件的影响更显著,更满足微结构调控的需要。一般认为,各原位陶瓷相的存在均与力学性能的提升联系紧密。而材料的力学性能及抗热震性能除了受到微结构形态特性影响外,还受到结构的物相特性及其分布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必须采用合适的原料和工艺手段对特定微结构的形态、物相和分布进行整体调控以确保材料性能的提升。本文归纳了连铸用铝碳耐火材料中微结构调控的研究进展,分别对碳质原料自身结构、衍生碳结构、原位生成陶瓷相结构以及影响材料力学等性能的其他因素等进行了介绍,分析了目前研究的不足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为高性能连铸用铝碳耐火材料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铸用铝碳耐火材料 微结构调控 原料设计 工艺参数优化 高温功能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分量光纤加速度传感器探头设计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侯跃峰 路智敏 +1 位作者 张文涛 李芳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4,8,共5页
综述了三分量光纤加速度传感器探头研究的工作进展,介绍了三分量光纤加速度传感器的设计思路,重点阐述了不同原理和结构的探头设计方案,并对其中的关键技术参数进行了评价,最后对三分量光纤加速度传感器的发展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关键词 三分量 光纤加速度传感器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与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肿瘤免疫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玲玲 李倩 +2 位作者 李明玉 刘峥 沈倩诚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79-587,共9页
目的·分析成人与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骨髓中肿瘤免疫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方法·从GEO(Gene Expression Omnibus)数据库下载GSE134589数据集,选取初次确... 目的·分析成人与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骨髓中肿瘤免疫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方法·从GEO(Gene Expression Omnibus)数据库下载GSE134589数据集,选取初次确诊/复发状态的患者,按年龄分为儿童组(0~16岁,34例)、中青年组(17~59岁,62例)和老年组(60~80岁,62例),用R语言程序包筛选不同组患者骨髓样本中肿瘤免疫相关的DEGs。选取中青年组与儿童组,老年组与儿童组共同的DEGs,与完全缓解状态的成人与儿童患者的DEGs进行比对,并进行功能富集分析。利用Kaplan-Meier法筛选与预后显著相关的基因,通过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筛选核心调控基因,将以上2种方法筛选出的基因视为关键基因。用GEPIA服务器对比关键基因在AML、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和胸腺癌的肿瘤样本与正常人样本的表达量,在GEXC网站分析关键基因在AML患者肿瘤干细胞和健康人的原始造血细胞中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GSE134589数据集中,中青年组与儿童组比,上调的DEGs有51个,下调的有21个;老年组与儿童组比,上调的DEGs有47个,下调的有20个;而中青年组与老年组比,没有发现DEG。筛选了中青年组和老年组共同的肿瘤免疫相关DEGs 57个,其中上调有39个,下调有18个,仅有3个基因的表达水平差异在疾病完全缓解时仍有统计学意义。57个共同DEGs主要富集在白细胞迁移和细胞因子介导的信号通路,其中白细胞介素2受体α亚基(interleukin-2 receptor subunit alpha,IL2RA)、FMS-样酪氨酸激酶3(FMS-like tyrosine kinase 3,FLT3)高表达的患者与低表达的患者相比总体生存期显著缩短(均P<0.05),补体成分3a受体1(complement component 3a receptor 1,C3AR1)是PPI网络的核心调控基因。这3个基因作为关键基因,均在AML肿瘤样本特异性高表达(均P<0.05),IL2RA还在DLBCL患者样本中显著高表达(P<0.05)。IL2RA在AML肿瘤干细胞和健康人的原始造血细胞中均低表达,FLT3均高表达,而C3AR1的表达在AML肿瘤干细胞特异性升高。结论·成人与儿童AML患者预后的差异可能与骨髓中肿瘤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差异有关,其中IL2RA、FLT3和C3AR1可能是发挥重要作用的关键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肿瘤免疫 差异表达基因 白细胞介素2受体α亚基 FMS-样酪氨酸激酶3 补体成分3a受体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麻黄中补体抑制单体防治大鼠脑冲击伤的研究
15
作者 魏林节 冯华 +6 位作者 陈志 唐卫华 杨云峰 缪洪平 牛胤 李兰 朱刚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2360-2363,共4页
目的探讨草麻黄中补体抑制单体(complement inhibiting component in Ephedra sinica,CICES)对大鼠脑冲击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用改进的Feeney’s法制作大鼠脑冲击伤模型,分为正常组(A组)、颅脑创伤假手术组(B组)、颅脑创伤组(C组)、CICE... 目的探讨草麻黄中补体抑制单体(complement inhibiting component in Ephedra sinica,CICES)对大鼠脑冲击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用改进的Feeney’s法制作大鼠脑冲击伤模型,分为正常组(A组)、颅脑创伤假手术组(B组)、颅脑创伤组(C组)、CICES治疗组(D组),观察打击后生存时间及术后6 h、1、3、7 d神经功能改变,分别检测血清IL-1β、TNF-α、脑组织补体C3水平及脑组织含水量。结果 D组生存时间及神经功能评分(1、3 d)均优于C组(P<0.05),D组各检测时间点血清IL-1β、TNF-α浓度(6 h组IL-1β浓度除外)均低于C组(P<0.05,P<0.01),C3补体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各检测时间点D组细胞膜外比C组有更少的补体附着(P<0.05),C组脑组织含水量(1、3、7 d)比D组更显著(P<0.05,P<0.01)。结论 CICES能够显著减轻脑损伤后的炎性反应,在继发性脑损伤中起到重要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麻黄中补体抑制单体 白细胞介素-1Β 肿瘤坏死因子-Α 补体c3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肺泡型细胞A549在大肠埃希菌诱导下非特异性免疫分子的表达
16
作者 朱俊 黄开泉 +3 位作者 徐元宏 董磊 李春红 沙泉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9年第3期244-248,共5页
目的:呼吸道上皮细胞在呼吸道固有免疫应答中起重要作用,文中探讨呼吸道上皮细胞对大肠埃希菌(E.coli)的应激反应能力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常规体外培养A549细胞,细胞传代24h后加入灭活的E.coli,进行不同浓度或时间的诱导;用半定量RT-PC... 目的:呼吸道上皮细胞在呼吸道固有免疫应答中起重要作用,文中探讨呼吸道上皮细胞对大肠埃希菌(E.coli)的应激反应能力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常规体外培养A549细胞,细胞传代24h后加入灭活的E.coli,进行不同浓度或时间的诱导;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其细胞中白细胞介素(IL)-6、补体C3和C-反应蛋白(CRP)mRNA水平;ELISA法检测其上清液中IL-6、CRP和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蛋白水平,免疫比浊法检测其上清液中C3蛋白水平。结果:培养的A549细胞在不同浓度和不同时间的E.coli诱导下,表达IL-6、C3和CRP mRNA及IL-6、C3、CRP和SAA蛋白水平呈浓度和时间的依赖性。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呼吸道上皮细胞在病原微生物刺激下,表达多种非特异性免疫效应分子,积极清除外来致病物,发挥重要的固有免疫防御作用。上皮细胞还可能在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之间起连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时相蛋白 大肠埃希菌 A549细胞 白细胞介素-6 补体3 血清淀粉样蛋白A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oJ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脑出血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茂春 刘亮 +4 位作者 普娟 陈慧 刘学良 徐斌 郑晓梅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70-475,共6页
目的目前载脂蛋白J(Apo J)对脑出血的神经保护作用尚不明确,文中旨在探讨携带载脂蛋白J基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对脑出血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BMSCs;通过脂质体介导重组质粒p EGFP-N1-Apo J... 目的目前载脂蛋白J(Apo J)对脑出血的神经保护作用尚不明确,文中旨在探讨携带载脂蛋白J基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对脑出血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BMSCs;通过脂质体介导重组质粒p EGFP-N1-Apo J转染BMSCs。将96只SD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Apo J/BMSCs组、BMSCs组和对照组,通过"二次注血法"制作大鼠脑出血(ICH)模型,造模成功后24 h分别移植等体积转染Apo J基因的BMSCs悬液、BMSCs悬液和等渗盐水至3组大鼠脑出血部位。在移植后1、3、5、7d的不同时间点,利用改良神经功能评分(m NSS)评估大鼠神经功能恢复情况,通过干湿重法测量脑含水量,并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各组大鼠补体C3表达的差异。结果 3组大鼠移植后1 d的m N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后3、5、7 d时Apo J/BMSCs组的m Nss评分[(8.13±0.99、6.75±1.04、5.63±0.52)分]显著低于BMSCs组[(9.25±1.28、8.50±1.41、7.00±0.54)分]和对照组[(10.88±0.84、9.75±0.89、7.88±1.25)分],且BMSCs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Apo J/BMSCs组1、3、5、7 d脑组织含水量[(78.17±0.82)%、(78.68±0.55)%、(77.00±0.58)%、(75.89±0.46)%]显著低于同时间点BMSCs组[(78.83±0.56)%、(79.12±0.26)%、(78.13±0.46)%、(76.86±0.29)%]和对照组[(80.38±0.35)%、(81.47±0.26)%、(79.74±0.41)%、(78.44±0.44)%],其中BMSCs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Apo J/BMSCs组1、3、5、7 d的C3表达(0.096±0.011、0.083±0.005、0.064±0.009、0.045±0.007)较BMSCs组(0.212±0.014、0.164±0.013、0.105±0.010、0.091±0.004)和对照组(0.440±0.006、0.604±0.011、0.333±0.010、0.141±0.003)显著下调(P<0.05),其中BMSCs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Apo J可通过抑制补体激活介导的继发性脑损伤,减轻脑水肿,从而促进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脂蛋白J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脑出血 脑含水量 神经功能评分 补体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伤后C-反应蛋白与补体间变化关系的动态观察
18
作者 吴婷 包平涵 《南京医学院学报》 CSCD 1992年第2期136-139,共4页
连续测定30例烧伤患者的CRP及总补体、C_3、C_4,我们发现CRP值的增加和补体的降低与烧伤面积及烧伤深度有关。组织创伤或感染越严重,CRP值越高,上升越快,补体下降的幅度越大,消耗的越多。补体的消耗与血清中CRP的存在及浓度有关,并且补... 连续测定30例烧伤患者的CRP及总补体、C_3、C_4,我们发现CRP值的增加和补体的降低与烧伤面积及烧伤深度有关。组织创伤或感染越严重,CRP值越高,上升越快,补体下降的幅度越大,消耗的越多。补体的消耗与血清中CRP的存在及浓度有关,并且补体的消耗是通过CRP激活补体的经典途径进行的。似乎C_3旁路也被激活。CRP的上升和补体的下降幅度可预示病人的预后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补体成份 预后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