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75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 Expert Judgment-based Prediction Tool for Developmental and R eproductive Toxicity(DART)
1
作者 LI Kangning ZHENG Yuting +7 位作者 Jane ROSE WU Shengde LI Bin Vatsal MEHTA Ashley MUDD George DASTON YU Yang WANG Ying 《生态毒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7-91,共15页
Developmental and reproductive toxicity(DART)endpoint entails a toxicological assessment of all developmental stages and reproductive cycles of an organism.In silico tools to predict DART will provide a method to asse... Developmental and reproductive toxicity(DART)endpoint entails a toxicological assessment of all developmental stages and reproductive cycles of an organism.In silico tools to predict DART will provide a method to assess this complex toxicity endpoint and will be valuable for screening emerging pollutants as well as for m anaging new chemicals in China.Currently,there are few published DART prediction models in China,but many relate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jects are in progress.In 2013,WU et al.published an expert rule-based DART decision tree(DT).This DT relies on known chemical structures linked to DART to forecast DART potential of a given chemical.Within this procedure,an accurate DART data interpretation is the foundation of building and expanding the DT.This paper excerpted case studies demonstrating DART data cur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four chemicals(including 8-hydroxyquinoline,3,5,6-trichloro-2-pyridinol,thiacloprid,and imidacloprid)to expand the existing DART DT.Chemicals were first selected from the database of Solid Waste and Chemicals Management Center,Ministry of Ecology and Environment(MEESCC)in China.The structures of these 4 chemicals were analyzed and preliminarily grouped by chemists based on core structural features,functional groups,receptor binding property,metabolism,and possible mode of actions.Then,the DART conclusion was derived by collecting chemical information,searching,integrating,and interpreting DART data by the toxicologists.Finally,these chemicals were classified into either an existing category or a new category via integrating their chemical features,DART conclusions,and biological propertie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8-hydroxyquinoline impacted estrous cyclicity,s exual organ weights,and embryonal development,and 3,5,6-trichloro-2-pyridinol caused 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malformations,which were added to an existing subcategory 8e(aromatic compounds with multi-halogen and nitro groups)of the DT.Thiacloprid caused dystocia and fetal skeletal malformation,and imidacloprid disrupted the endocrine system and male fertility.They both contain 2-chloro-5-methylpyridine substituted imidazolidine c yclic ring,which were expected to create a new category of neonicotinoids.The current work delineates a t ransparent process of curating toxicological data for the purpose of DART data interpretation.In the presence of sufficient related structures and DART data,the DT can be expanded by iteratively adding chemicals within the a pplicable domain of each category or subcategory.This DT can potentially serve as a tool for screening emerging pollutants and assessing new chemicals i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velopmental and reproductive toxicity decision tree prediction tool expert judgment new chemical managem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fast-running engineering tool for assessing structural vulnerability to blast loading
2
作者 Carlo Crispino Salvatore Annunziata +2 位作者 Alberto Contini Luca Lomazzi Andrea Manes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2025年第4期244-254,共11页
Assessing the vulnerability of a platform is crucial in its design.In fact,the results obtained from vulnerability analyses provide valuable information,leading to precise design choices or corrective solutions that e... Assessing the vulnerability of a platform is crucial in its design.In fact,the results obtained from vulnerability analyses provide valuable information,leading to precise design choices or corrective solutions that enhance the platform's chances of surviving different scenarios.Such scenarios can involve various types of threats that can affect the platform's survivability.Among such,blast waves impacting the platform's structure represent critical conditions that have not yet been studied in detail.That is,frameworks for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 that can deal with blast loading have not been presented yet.In this context,this work presents a fast-running engineering tool that can quantify the risk that a structure fails when it is subjected to blast loading from the detonation of high explosive-driven threats detonating at various distances from the structure itself.The tool has been implemented in an in-house software that calculates vulnerability to various impacting objects,and its capabilities have been shown through a simplified,yet realistic,case study.The novelty of this research li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an integrated computational environment capable of calculating the platform's vulnerability to blast waves,without the need for running expensive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s.In fact,the proposed tool is fully based on analytical models integrated with a probabilistic approach for vulnerability calcu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ULNERABILITY Blast loading Probabilistic assessment Analytical models Fast-running engineering too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search on wear state prediction of ball end milling cutter based on entropy measurement of tool mark texture images
3
作者 LI Mao-yue LU Xin-yuan +1 位作者 LIU Ze-long ZHANG Ming-le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2025年第1期174-188,共15页
Efficient tool condition monitoring techniques help to realize intelligent management of tool life and reduce tool usage costs.In this paper,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wear degrees of ball-end milling cutters on the t... Efficient tool condition monitoring techniques help to realize intelligent management of tool life and reduce tool usage costs.In this paper,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wear degrees of ball-end milling cutters on the texture shape of machining tool marks is investigated,and a method is proposed for predicting the wear state(including the position and degree of tool wear)of ball-end milling cutters based on entropy measurement of tool mark texture images.Firstly,data samples are prepared through wear experiments,and the change law of the tool mark texture shape with the tool wear state is analyzed.Then,a two-dimensional sample entropy algorithm is developed to quantify the texture morphology.Finally,the processing parameters and tool attitude are integrated into the prediction process to predict the wear value and wear position of the ball end milling cutter.After testing,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predicted value and the standard value of the proposed tool condition monitoring method reaches 95.32%,and the accuracy reaches 82.73%,indicating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meets the requirement of tool condition monitor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ll-end cutter wear tool condition monitoring surface texture texture quantifier sample entrop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dybug Tools对日光温室的方位角与光照模拟
4
作者 管振立 刘义飞 +4 位作者 罗畅 杨云清 海龙 陶帅 尹俊伟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1期8-11,共4页
日光温室是重要的农业基础设施,温室的方位角是评判温室结构设计是否合理的基础之一。选择较好的温室方位角拥有更优的采光性能是本文研究的意义。为此,选择三维可视化技术模拟分析日光温室的光照值,为更好地研究分析日光温室采光性能... 日光温室是重要的农业基础设施,温室的方位角是评判温室结构设计是否合理的基础之一。选择较好的温室方位角拥有更优的采光性能是本文研究的意义。为此,选择三维可视化技术模拟分析日光温室的光照值,为更好地研究分析日光温室采光性能及光照变化提供较为直观的途径和方法,为优化设计高产、高效、节能的日光温室提供一定的辅助作用。通过实测数据和模拟数据的对比,说明Ladybug Tools软件模拟不同方位角的变化及和田日光温室的光照的对比准确度较高,误差不超过5%,为研究日光温室在光照方面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照分析 太阳辐射 日光温室 Ladybug tool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电钉枪能耗联合建模与数值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谢少军 李淑娟 +1 位作者 潘柏松 杨明军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7-203,共7页
基于射钉枪锂电化的快速发展趋势,能耗已成为评估锂电类产品性能的关键指标。准确计算电动钉枪能耗对优化钉枪结构、延长续航时间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弹簧式电动钉枪工作原理,通过建立包括锂电池、无刷直流电机和机械传动系统3个模块的... 基于射钉枪锂电化的快速发展趋势,能耗已成为评估锂电类产品性能的关键指标。准确计算电动钉枪能耗对优化钉枪结构、延长续航时间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弹簧式电动钉枪工作原理,通过建立包括锂电池、无刷直流电机和机械传动系统3个模块的分析框架进行理论建模研究,提出一种电动钉枪能耗分析的联合模型及数值计算方法,并进行实例分析和试验验证。验证结果显示了基于联合模型的能耗分析方法的有效性。所提方法可为新能源电动工具的能耗分析提供一种通用的分析框架及实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工具 锂电池 射钉枪 能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MATLAB GUI在数控机床故障强度函数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何佳龙 何秀麟 +2 位作者 安阳 王昕 罗巍 《机械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7-162,共6页
随着新一代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工程教育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对工科人才的需求,因此,高校如何作出教育应答,如何加快推进工科教育的改革、加快新工科拔尖人才的培养,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需求。面向新工科背景,突... 随着新一代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工程教育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对工科人才的需求,因此,高校如何作出教育应答,如何加快推进工科教育的改革、加快新工科拔尖人才的培养,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需求。面向新工科背景,突破传统教育的局限,优化学科专业新结构,以及创新教育教学新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围绕数控机床故障强度函数实验教学,查找当前课程建设的不足,积极探索新工科实验教学新手段,基于MATLAB GUI平台进行数控机床故障强度函数建模仿真试验平台的建设,对辅助课堂教学、开展实验项目,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及对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数控机床 虚拟仿真 可靠性 故障强度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分级诊疗政策文本量化研究——基于政策工具、政策扩散和政策目标的三维框架 被引量:2
7
作者 邓剑伟 隋成城 +2 位作者 武渲杰 邵雨菲 张鹏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2-174,共13页
通过互联网检索北京市政府及各区级政府发布的分级诊疗政策文本,建立政策工具、政策扩散、政策目标的三维框架,运用内容分析法开展研究。共纳入100份政策文本,三类七种政策工具呈现:环境型工具(42.28%)与供给型工具(39.71%)共同引导,需... 通过互联网检索北京市政府及各区级政府发布的分级诊疗政策文本,建立政策工具、政策扩散、政策目标的三维框架,运用内容分析法开展研究。共纳入100份政策文本,三类七种政策工具呈现:环境型工具(42.28%)与供给型工具(39.71%)共同引导,需求型工具相对欠缺(18.01%)的差异化使用格局;政策扩散层面:市级由上至下全面推广(92.27%)主导作用明显,市级对区级授权试验(2.76%)和区级先行探索自下而上(4.42%)绝对欠缺。政策目标相对多元化,集中于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53.14%),优化医疗资源均衡分布(21.70%)。建议加强需求型工具的运用,同时提升环境型政策工具内部的均衡情况,深化区级政府的参与程度,重点提升其创新能动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动政策目标的多元化,促进政策工具、政策扩散、政策目标的多维耦合,进一步建设惠民、利民的分级诊疗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级诊疗 文本分析 政策工具 政策目标 政策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系统恢复中的适地适树问题 被引量:1
8
作者 任海 陆宏芳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0-106,共7页
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主要包括退化生境的治理和生物群落的修复,这类似于林业中的适地适树原则。在造林和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实践中,如果未充分考虑适地适树,往往导致造林存活率低、功能低下,生态系统恢复速度慢。要做到适地适树,必须考虑... 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主要包括退化生境的治理和生物群落的修复,这类似于林业中的适地适树原则。在造林和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实践中,如果未充分考虑适地适树,往往导致造林存活率低、功能低下,生态系统恢复速度慢。要做到适地适树,必须考虑到适树是一个系统恢复中的树种选择问题,除了考虑用乡土种等宏观原则外,还要考虑树种的遗传多样性、树种所在演替阶段、植物功能群和植物功能性状等多个不同尺度的问题。而适地则要同时考虑用途和退化等级问题,其中,一是根据造林用途分为造林荒地、商品林地、需要改造的人工林林地、园林用地等;二是按照生态系统退化程度分为极度退化、中度退化、轻度退化土地。气候变化下适地适树的关键要点亦会有所不同,气候变化前的生态恢复强调的是恢复生态系统历史上的状态,而气候变化下的生态恢复则需要一定程度的改造,即适应性生境的营造和更耐受气候变化物种选育的双向奔赴。基于适地适树理念构建的植被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气候变化的影响,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修复退化的生态系统,并提供多种生态系统服务,最终为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化生态系统 造林 工具种 生境修复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水平井旋流冲砂工具设计与仿真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罗有刚 解永刚 +3 位作者 王尚卫 冯定 孙巧雷 陈小顺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2-67,共6页
针对长水平井疏松砂岩油气藏井底出砂以及冲砂液携砂上返时,砂粒受重力影响容易二次沉积,造成卡钻、砂堵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可前冲和后冲的旋流冲砂工具。对工具的结构组成及结构原理进行了介绍,结合工具原理,建立了旋流冲砂工具冲砂作... 针对长水平井疏松砂岩油气藏井底出砂以及冲砂液携砂上返时,砂粒受重力影响容易二次沉积,造成卡钻、砂堵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可前冲和后冲的旋流冲砂工具。对工具的结构组成及结构原理进行了介绍,结合工具原理,建立了旋流冲砂工具冲砂作业三维仿真模型,确定了冲砂边界条件,开展了冲砂效果数值仿真分析;通过改变前后、后向喷嘴的倾角和直径,并结合仿真分析对工具结构参数进行了优选。研究结果发现:前向喷嘴倾角为45°、后向喷嘴倾角为135°、前向喷嘴和后向喷嘴直径均为8 mm的条件下,砂粒的悬浮效果最好,悬浮的大部分砂粒可以由冲砂液携带至较远距离,冲砂作业效率较高,冲砂效果较好。研究结果可为长水平井冲砂洗井作业效率的提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水平井 旋流冲砂工具 仿真分析 喷嘴结构 参数优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涂层与钝化非对称刃口几何对刀具磨损的影响
10
作者 杨勇 赵雪峰 +1 位作者 秦浩 游科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5-138,143,共5页
刀具磨损和刀具寿命在切削加工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磨损机制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工艺参数、刀具几何形状、涂层性能以及刀具与工件的材料特性等。刀具经过钝化处理从而获得合适的切削刃微几何能够有效地提升刀具性能。最... 刀具磨损和刀具寿命在切削加工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磨损机制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工艺参数、刀具几何形状、涂层性能以及刀具与工件的材料特性等。刀具经过钝化处理从而获得合适的切削刃微几何能够有效地提升刀具性能。最佳的切削刃微几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刀具涂层特性。然而,刀具涂层、微观几何形状和由此产生的刀具磨损之间的影响和关系尚未完全了解。这里通过系统地改变涂层类型及切削刃微观几何形状,并在相同切削工艺参数下探究刀具磨损情况,识别刀具磨损的重要影响变量。结果表明,刀具磨损取决于刃口微几何形状和涂层性能,根据涂层特性选择合适的刃口几何能够有效地提高刀具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刀具钝化 刃口几何 刀具涂层 刀具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刀具柜在汽轮机叶片加工中的应用
11
作者 张玉胜 杨德存 +2 位作者 向志杨 邓亚弟 文小山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8-112,共5页
在企业数字转型的背景下,刀具管理优化是制造企业转型的重要部分,智能刀具柜是刀具管理优化的一种方式。根据汽轮机叶片加工车间刀具使用的具体情况,设计智能刀具柜软硬件,并开发其与SAP系统数据交互的接口,完成智能刀具柜系统与SAP工... 在企业数字转型的背景下,刀具管理优化是制造企业转型的重要部分,智能刀具柜是刀具管理优化的一种方式。根据汽轮机叶片加工车间刀具使用的具体情况,设计智能刀具柜软硬件,并开发其与SAP系统数据交互的接口,完成智能刀具柜系统与SAP工具管理模块的数据交互,实现智能刀具柜在汽轮机叶片加工车间的稳定应用,刀具借用归还过程无人值守,提升刀具借用归还的效率和准确性,降低刀具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刀具柜 汽轮机 叶片加工 刀具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级·响应·协同:中观工具优化导向下详细规划单元的演进与思考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松涛 王婧媛 +1 位作者 文师鹏 苏万庆 《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7-107,共11页
伴随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改革重点逐步传导至中观层面,传统承担中观工具职能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亟待进行适应性改革。详细规划单元作为详细规划的中观衍生工具,经多轮实践探索与政策推进,已逐步成为国土空间承上启下的关键工具。本文系统... 伴随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改革重点逐步传导至中观层面,传统承担中观工具职能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亟待进行适应性改革。详细规划单元作为详细规划的中观衍生工具,经多轮实践探索与政策推进,已逐步成为国土空间承上启下的关键工具。本文系统梳理了详细规划单元在我国20余年的发展历程并将其总结为3个演进阶段。面对新阶段空间规划由“控制型引导工具”向“融合型治理工具”转型的趋势,基于传统分层、分类编制技术,响应新时期“政府—市场—社会”动态博弈的治理需求,分别针对城镇开发边界内、外,提出详细规划单元的划定、编制和管理等优化方法,并从“规建管治”全面对接、应用场景多元化、详细规划技术改革与协同机制等方面提出进一步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详细规划单元 规划传导 中观工具 空间治理 协同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液式降当量循环密度工具及降压机理研究
13
作者 窦亮彬 程学彬 +3 位作者 彭先波 王婷 陈景杨 方勇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4-49,58,共7页
为进一步控制当量循环密度(Equivalent Circulating Density,简称ECD)值,设计了一套高温高压井新型环空降压井下工具——吸液式降ECD工具。利用该工具可以实现当量循环钻井液的井底压力接近其静水压力,进而实现更深的钻井深度。该工具... 为进一步控制当量循环密度(Equivalent Circulating Density,简称ECD)值,设计了一套高温高压井新型环空降压井下工具——吸液式降ECD工具。利用该工具可以实现当量循环钻井液的井底压力接近其静水压力,进而实现更深的钻井深度。该工具主要由涡轮马达、叶片、环空密封、钻柱组成。其工作原理为:利用其吸液作用及由涡轮提取循环流体液压能量,将能量转化为机械能,进而产生抽吸力来提高井底环空内的钻井液流动能量,降低当量循环密度。基于SolidWorks flow simulation分析模拟了不同钻井液密度、排量、工具尺寸下压降特征变化。模拟结果表明,钻井液密度为1.2 g/cm^(3)时,其降压效果达到了1.95 MPa;钻井液密度为1.5 g/cm^(3)时,降压大约1.8 MPa;钻井液密度为1.8 g/cm^(3)时,降压大约2.39 MPa。钻井液排量为1500~2500 L/min时,最高可降压3.06 MPa。对2种不同工具尺寸(Ф90.5、Ф215.9 mm),钻井液流经吸液式降ECD工具时,压降几乎没有变化,尺寸增大其压降效果略有降低,但对压降影响不大,且主要受等排量下流速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高温高压钻井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量循环密度(ECD) 环空降压 降压工具 吸液式降ECD工具 高温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逻辑综合工具开发框架的设计与应用
14
作者 何中海 廖勇 +4 位作者 甘涛 罗瑜 周帆 刘乐源 陈波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2-161,共10页
随着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的推进,大型工业软件尤其是电子设计自动化(EDA)工具的开发日益成为人才培养的重点方向。EDA工具在芯片设计中扮演着核心角色,而逻辑综合工具则是其关键组成部分。但现有课程多侧重于工具应用,缺乏对逻辑... 随着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的推进,大型工业软件尤其是电子设计自动化(EDA)工具的开发日益成为人才培养的重点方向。EDA工具在芯片设计中扮演着核心角色,而逻辑综合工具则是其关键组成部分。但现有课程多侧重于工具应用,缺乏对逻辑综合工具开发实践的深入教学。该文针对此问题,基于支架式教学理念,设计并实现了逻辑综合工具开发框架LoSTDeF,同时配套开发了实验内容和数据集。利用LoSTDeF,学生能够在实验中深入理解硬件设计的优化过程,提升在EDA工具开发领域的实践能力。教学实践表明,LoSTDeF不仅增强了学生对逻辑综合相关知识和算法的理解,而且有效提升了他们的实践技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DA工具 逻辑综合工具 支架式教学 实验框架 实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双一流”建设高校高层次人才政策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陈英杰 孙东东 《高校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6-48,共13页
本研究抽样选取我国4个地区17所“双一流”建设高校高层次人才政策文本,构建“政策工具政策内容要素”二维分析框架,探讨高层次人才政策工具和政策内容要素的组合方式与地区差异。研究发现,我国“双一流”建设高校高层次人才政策的环境... 本研究抽样选取我国4个地区17所“双一流”建设高校高层次人才政策文本,构建“政策工具政策内容要素”二维分析框架,探讨高层次人才政策工具和政策内容要素的组合方式与地区差异。研究发现,我国“双一流”建设高校高层次人才政策的环境型政策工具使用不足,尤其是西部高校的环境型政策工具亟待加强;需求型政策工具中教师培育政策子工具使用不足;南部、西部和北部地区高校对人才培养政策的关注度不够。我国“双一流”建设高校在制定高层次人才政策时,应适度增强环境型政策工具的运用,进一步完善和充实教师培育相关政策;西部地区高校应改善办公实验条件,提高团队建设水平;南部、西部和北部高校应加快制定人才培养相关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一流”建设高校 高层次人才 政策文本分析 政策工具 政策内容要素 二维分析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刀具冲击破煤能量演化及关键参数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勇 张志康 +2 位作者 魏建平 徐向宇 郜英俊 《煤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65-974,共10页
为解决硬煤层卸压范围小、增透效果差等难题,基于水动力柔性刀具破煤卸压增透技术,在末端刀齿动能恒定时,优选末端刀齿质量与冲击速度组合,提高能量利用率和破煤效率。为此,开展了柔性刀具冲击破煤试验,分析了不同末端刀齿质量和冲击速... 为解决硬煤层卸压范围小、增透效果差等难题,基于水动力柔性刀具破煤卸压增透技术,在末端刀齿动能恒定时,优选末端刀齿质量与冲击速度组合,提高能量利用率和破煤效率。为此,开展了柔性刀具冲击破煤试验,分析了不同末端刀齿质量和冲击速度条件下煤体破碎质量和平均破碎深度;采用颗粒流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了柔性刀具末端刀齿冲击破煤模型,分析了破煤过程中煤体能量和裂隙演化规律,揭示了末端刀齿质量、冲击速度对柔性刀具冲击破煤效果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末端刀齿动能恒定时,随着刀齿质量的减小和冲击速度的增大,煤体破碎质量和平均破碎深度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煤体张剪破碎区面积、总裂隙数和轴向主裂隙最深处距离煤体表面的长度均呈现先增加再降低的趋势;末端刀齿接触煤体后,刀齿动能迅速降低,主要转化为煤体可释放应变能和摩擦能,应变能的积聚释放导致大量裂隙在刀齿正下方生成,形成半圆状张剪破碎区,在张剪破碎区周边裂隙胶结薄弱处形成应力集中,裂隙贯通形成主裂隙向四周扩展;当末端刀齿动能为60.3 J时,刀齿冲击速度为38.8 m/s、质量为0.08 kg,煤体破碎效果最优。随着末端刀齿冲击速度的增大,单位时间内作用于煤体能量密度增大,但冲击力减小,导致煤体应变能峰值呈现先增大再降低的趋势,在应变能峰值最大时,煤体破碎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卸压增透 瓦斯抽采 柔性刀具 冲击破煤 能量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策工具视角下我国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政策研究——以浙江和山东两省为例 被引量:4
17
作者 马海群 满振良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14,共10页
[目的/意义]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是促进数据交易流通、挖掘数据价值的重要手段,从政策工具视角切入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政策,有助于探究现有政策的注意力配置情况,为日后国家或其他省市出台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政策或文件提供参考。[方法/过程]... [目的/意义]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是促进数据交易流通、挖掘数据价值的重要手段,从政策工具视角切入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政策,有助于探究现有政策的注意力配置情况,为日后国家或其他省市出台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政策或文件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以质性分析为研究方法,以领跑我国公共数据事业的浙江和山东两省发布的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政策文件作为政策样本,使用质性分析软件NVivo12PLUS进行政策工具的考察和挖掘,研究其使用情况的重点和不足之处,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结果/结论]当前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层面都处于摸索尝试阶段,在对政策样本进行分析后发现,政策工具的使用存在供给型政策工具的比例分配失衡、环境型政策工具滥用、需求型政策工具亟需扩充的问题,仍需要协调供给型政策工具的比例配置、强化环境型政策工具的均衡性以及对需求型政策工具进行扩充完善,以此来优化我国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的政策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工具 公共数据 授权运营 浙江省 山东省 政策文本 NViv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产学用”如何驱动“卡脖子”技术的双核创新——基于华中数控的纵向案例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贺远琼 刘路明 +1 位作者 田志龙 陈吉红 《南开管理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29,共14页
数控机床作为“工业母机”,是现代制造业的核心基础产业。我国在数控机床核心零部件和高端数控系统方面面临严峻的技术封锁。如何攻克“卡脖子”技术、提升国产数控机床竞争力,成为学术界和企业界的重点议题。本文以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 数控机床作为“工业母机”,是现代制造业的核心基础产业。我国在数控机床核心零部件和高端数控系统方面面临严峻的技术封锁。如何攻克“卡脖子”技术、提升国产数控机床竞争力,成为学术界和企业界的重点议题。本文以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中数控)为典型案例,构建了“政产学用”合作主体驱动技术与市场双核创新的机制模型。研究发现,案例企业的“卡脖子”技术突破包括技术与市场的双核创新,技术创新经历“基础技术积累→基础技术升级→技术集成化→技术生态化”四个阶段,市场创新经历“市场储备→侧翼进攻→正面竞争→多点竞争”的演变过程。在双核创新过程中,“政产学用”各主体发挥着重要的驱动作用,呈现出“学→产→政→用”的关键作用主体演变路径。研究丰富了“政产学用”协同创新模式和技术与市场创新的学术成果,为我国“卡脖子”技术攻关提供了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机床 “卡脖子”技术 “政产学用”合作主体 技术创新 市场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数据要素政策文本的多维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奉国和 彭凯林 《图书馆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2-100,共9页
数据是新型生产要素,其发展方向和实施举措集中体现在数据要素政策文本中。文章以我国2020—2024年4月颁布的中央级数据要素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从政策主题、政策工具、政策效力等维度进行分析,基于PMC指数评估政策内部一致性与质量,探... 数据是新型生产要素,其发展方向和实施举措集中体现在数据要素政策文本中。文章以我国2020—2024年4月颁布的中央级数据要素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从政策主题、政策工具、政策效力等维度进行分析,基于PMC指数评估政策内部一致性与质量,探究数据要素政策文本内外部特点。研究发现:中央级数据要素政策偏向以环境型工具引导数据要素与多元应用场景相融合,各数据要素政策样本评价结果良好,但有待增加政策工具的丰富度和出台高效力位阶的政策文本。文章据此提出应细化政策主题、平衡政策工具结构、优化政策效力结构和推动多部门群策群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要素政策文本 政策工具 政策主题 政策效力 PMC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中和政策的国际比较及其对中国的启示——基于政策“工具-场景-主体”三维框架的分析
20
作者 郭沛 王静宇 黄晟 《当代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7-35,共9页
科学有效的碳中和政策体系是各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保证,基于政策文本分析视角,文章构建了政策“工具—场景—主体”的三维框架,分析中外碳中和政策的内部结构表征与深度逻辑差异。研究显示:中国碳中和政策体系较为全面地应用供给... 科学有效的碳中和政策体系是各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保证,基于政策文本分析视角,文章构建了政策“工具—场景—主体”的三维框架,分析中外碳中和政策的内部结构表征与深度逻辑差异。研究显示:中国碳中和政策体系较为全面地应用供给型、环境型、需求型3类基本政策工具,基本匹配政府类、市场类、社会类3类碳减排主体的角色与功能,涵盖碳减排、碳零排、碳负排与信息碳中和等重点场景,但也存在政策工具组合失衡、碳负排技术政策支持缺失、市场类与社会类碳减排主体功能有限等问题。国外大多数政策偏重环境型、供给型政策工具的应用,较为忽视需求型政策;碳减排、碳零排技术成为美国等世界典型经济体部署的重点,而碳负排技术与信息碳中和技术的政策支持存在较大缺口。据此,建议未来我国应持续完善各类政策工具的均衡配置,协同发挥供给推动、环境支撑及需求拉动的多元作用;推进碳中和前沿科技研发创新,大规模部署应用氢能、生物质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碳零排与碳负排技术;高效发挥政府类、市场类、社会类碳减排主体的作用,释放多元碳减排主体的功能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 政策工具 内容分析 政策比较 工具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