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陆地边境贸易成就、问题及对策研究
1
作者 徐黎丽 王政杰 《云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3-114,共12页
中国相邻的陆地边境邻国有14个,边境口岸101个,边贸在波动中不断发展。截至目前,边贸取得的成绩有:边贸历史悠久,为现代边境设立口岸及其边贸发展奠定了历史、地理及人文基础;中方边贸产品以加工产品为主,对应国边贸产品以原材料或农牧... 中国相邻的陆地边境邻国有14个,边境口岸101个,边贸在波动中不断发展。截至目前,边贸取得的成绩有:边贸历史悠久,为现代边境设立口岸及其边贸发展奠定了历史、地理及人文基础;中方边贸产品以加工产品为主,对应国边贸产品以原材料或农牧产品为主,具有互补性;除俄罗斯、蒙古、老挝外,中国陆地边贸均为顺差;陆地边境贸易在整体外贸中的占比在波动中增长;人民币的边贸结算作用不断提升。目前陆地边境贸易存在问题有:中国陆地边境对应国口岸及边贸交通建设仍有待提升;边贸产品中高科技和文化产品较少;中国陆地边贸总量小且各类边贸内部发展不平衡性表现非常明显;人民币在边贸结算中的作用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周边国家边贸政策、外交关系及局部国际关系对边境贸易影响深刻。针对以上问题,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从连接中华民族共同体与周边国家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入手,总体规划中国陆地边境贸易,夯实中国陆地边境贸易基础;根据我国与陆地邻国目前需求和未来需求方向,充分发展边贸互补性、发掘未来边贸合作方向;发挥小额边贸、边贸互市、边境经济合作区的联动作用,促进边贸与国贸融合;从发挥人民币在边贸结算中的作用向人民币数字货币结算转变;以和为贵处理中国与周边及局部国际关系问题,为中国陆地边贸发展营造良好的周边国际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境口岸 陆地边境贸易 周边命运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及周边国家数字化发展测度:指数编制与态势分析
2
作者 沙勇忠 何路 张珂铨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56,共14页
近10年来,中国及周边国家陆续推出各自的数字化发展战略,加速推进数字化转型,区域数字化发展呈现出竞合共生、分化演进的多重态势。为全面洞察和定量刻画中国及周边国家数字化发展状况,依据数字中国“2522”框架,构建中国及周边国家数... 近10年来,中国及周边国家陆续推出各自的数字化发展战略,加速推进数字化转型,区域数字化发展呈现出竞合共生、分化演进的多重态势。为全面洞察和定量刻画中国及周边国家数字化发展状况,依据数字中国“2522”框架,构建中国及周边国家数字化指数,运用“机器学习+大模型”技术,系统集成数以亿计的多源异构数据,对2012-2024年中国及19个周边邻国的数字化发展进行系统测度分析。结果发现:测度期内中国及周边国家数字化水平呈整体上升趋势;中国及周边国家数字化发展呈现出领跑、跟进和滞后三大梯队格局;中国及周边国家数字化发展存在综合驱动型、基础驱动型、环境—基础—应用驱动型与能力—基础—应用驱动型四种驱动模式;中国及周边国家数字化发展显现“中国内地—边疆—周边国家”涟漪结构。该测度研究立足中国观照周边,不仅具有自主知识体系建构意义,也为推进中国周边数字命运共同体建设提供时空标尺和政策依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中国 周边国家 数字化指数 态势分析 数字命运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边外交与边疆治理现代化 被引量:2
3
作者 方盛举 徐志亮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0,共10页
我国边疆省区与周边国家存在天然的地缘关系,不仅地缘经济合作广,地缘文化互嵌深,而且跨界社会交往频度高。以往的边疆治理具有明显的内向性特点,缺乏与跨境区域治理相衔接、相统筹,制约了边疆治理效能。随着我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和... 我国边疆省区与周边国家存在天然的地缘关系,不仅地缘经济合作广,地缘文化互嵌深,而且跨界社会交往频度高。以往的边疆治理具有明显的内向性特点,缺乏与跨境区域治理相衔接、相统筹,制约了边疆治理效能。随着我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提出,更加注重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成为边疆治理的重要职责。做好周边外交工作不仅是边疆省区充分利用好“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的需要,也是主动经略和塑造周边安全态势、维护边疆安全稳定的需要,还是促进边疆省区加快融入和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需要。周边外交是全方位多层次的立体外交,不能仅靠政府外交来实现,还需要整合边疆省区丰富外交资源,构建以政府外交为主导,以民间外交为主体,以公共外交为重点的周边外交新格局,这样才能适应边疆治理现代化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边外交 边疆治理现代化 周边命运共同体 民间外交 开放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周边外交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成就 被引量:10
4
作者 方长平 周方银 +2 位作者 卢光盛 刘卿 韩爱勇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35,155,156,共35页
2013年10月,中共中央召开了首次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强调:“我国周边外交的基本方针,就是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突出体现亲、诚、惠、容的理念。”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构成... 2013年10月,中共中央召开了首次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强调:“我国周边外交的基本方针,就是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突出体现亲、诚、惠、容的理念。”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构成,十年来,中国周边外交理论不断创新,实践工作也取得了长足进展。周边外交的意义从经济、安全考量上升为国家战略,理念从功能合作到感情升华,目标从稳定周边到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目前,国际及中国周边秩序在经历复杂变化,中国相应调整周边外交的政策、主张及措施,在地区秩序转型过程中发挥重要的建设性作用。周边外交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东盟成为推动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的先行区。党的十八大以来,周边外交将中亚和东盟确定为两个优先方向,开拓出西亚和太平洋岛国两个新增长点,取得了多层面的进展和突破。为纪念中共中央召开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十周年,2023年9月16日,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论坛》编辑部、国际关系学院组织召开“新时代中国周边外交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来自国内十余所高校、研究机构的知名专家就新时代中国周边外交进行深入交流并形成相关研究成果。《国际论坛》编辑部组织专家撰写笔谈,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周边外交 人类命运共同体 国际秩序 东盟 中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战略合作伙伴到双边命运共同体——论中国伙伴关系外交的新升级 被引量:11
5
作者 杜哲元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7-51,共15页
当前,中国已经分别和老挝、柬埔寨、巴基斯坦、缅甸这四个周边国家建立起双边命运共同体关系,这四对双边命运共同体关系是中国伙伴关系外交的新升级,居于中国伙伴关系外交体系的前列,同时它们还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双边层面的体现,... 当前,中国已经分别和老挝、柬埔寨、巴基斯坦、缅甸这四个周边国家建立起双边命运共同体关系,这四对双边命运共同体关系是中国伙伴关系外交的新升级,居于中国伙伴关系外交体系的前列,同时它们还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双边层面的体现,是其从理念走向实践的关键一步。双边命运共同体关系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即命运共同体伙伴国的类型特点、命运共同体关系形成的历程特点、命运共同体关系的政治特点、安全特点和经济特点,这其中的若干特点也是双边命运共同体关系的形成条件。双边命运共同体关系的构建对于中国伙伴关系外交体系的完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落实、“一带一路”建设的顺利推进,以及中国周边外交合理有序布局都具有重要意义。展望未来,命运共同体伙伴国的数量将有所增加,双边命运共同体的安全合作水平将提升到较高层级,其合作内涵也将进一步拓展。中国在构建双边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应着眼实现五大战略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伙伴关系外交 双边命运共同体 周边四国 新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五大家园”推动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
6
作者 江时学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25年第16期31-39,共9页
大国与周边如何相处,是国际关系的重要命题,折射出大国的世界观、秩序观和价值观。当前我国同周边关系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时期,同时进入周边格局和世界变局深度联动的重要阶段。应深刻理解和把握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的内在逻辑与价值意蕴... 大国与周边如何相处,是国际关系的重要命题,折射出大国的世界观、秩序观和价值观。当前我国同周边关系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时期,同时进入周边格局和世界变局深度联动的重要阶段。应深刻理解和把握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的内在逻辑与价值意蕴,增强做好周边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建设和平家园,筑牢地区安全基石;建设安宁家园,推动实现长治久安;建设繁荣家园,携手迈向现代化征程;建设美丽家园,促进可持续发展;建设友好家园,密织民心相通纽带,与周边国家共享机遇、共谋发展。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循序渐进、久久为功的系统工程,既需要中国与周边国家相向而行、精诚合作,共同应对多边安全、经济、生态及文化交流等挑战,也需要中国主动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以务实举措深化周边合作,以人文关怀增进邻里情谊,不断丰富和发展亚洲价值观,彰显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担当与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周边国家 周边命运共同体“五大家园”中国外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维护周边和平稳定的实践逻辑与世界意义
7
作者 周方银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25年第16期49-58,共10页
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中国周边作为大国战略博弈的关键地区,国家众多、国情差异较为显著,且存在多个长期难以解决的热点问题,维持地区和平稳定面临现实挑战。尽管如此,该地区未爆发大规模和持续性的武装冲突,危机管控总体较为... 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中国周边作为大国战略博弈的关键地区,国家众多、国情差异较为显著,且存在多个长期难以解决的热点问题,维持地区和平稳定面临现实挑战。尽管如此,该地区未爆发大规模和持续性的武装冲突,危机管控总体较为成功。这一局面的形成,与中国作为本地区最重要力量长期保持战略克制并积极推动周边合作密切相关。中国的战略克制有效减轻大国竞争对周边局势的冲击,降低周边国家面临的国际压力,缓解中小国家的战略焦虑并增加其战略回旋空间。同时,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合作夯实地区和平稳定的利益基础,使经济问题安全化的现象未在周边地区大面积蔓延。中国积极践行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与超过半数的周边国家共建双边命运共同体,并积极推动多个区域性命运共同体建设。中国携手周边国家共建命运共同体的实践,对推动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繁荣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边合作 周边命运共同体 国际安全 和平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变局下的中国周边大格局与战略应对
8
作者 石源华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25年第16期24-30,共7页
当前,周边格局和世界变局深度联动,无论主动应对还是被动卷入,我国都难免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在此背景下,中国周边大格局呈现出五个重要特征:在政治战略层面,中美正在重塑对抗、竞争与共处的新框架;地缘战略层面,持续推进“大周边战略... 当前,周边格局和世界变局深度联动,无论主动应对还是被动卷入,我国都难免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在此背景下,中国周边大格局呈现出五个重要特征:在政治战略层面,中美正在重塑对抗、竞争与共处的新框架;地缘战略层面,持续推进“大周边战略”建设;安全战略层面,构筑以北部和西部地区为重点的安全屏障;经济战略层面,建设“7+5”布局的区域合作圈;治理战略层面,致力于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国应汲取历史上的经验教训,坚定不移走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推进大国协调与合作,着力维护周边和平稳定大局;坚持合作共赢,不断深化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保持战略定力,积极应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边外交 中美关系 “一带一路” 周边命运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