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vestigation and Reduction on Conducted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Noise Mechanism for Complex Power Electronics Systems 被引量:4
1
作者 YAN Wei ZHAO Yang +4 位作者 WANG Ertrong ZHANG Yuhuan QIU Xiaohui SUN Hongyan CHEN Xueli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0期I0022-I0022,24,共1页
针对复杂电子系统产生的传导EMI噪声,该文分别利用电偶极子模型、电路分析方法和散射参数方法提出了3种传导EMI噪声理论模型及其等效电路,包括因串扰引起的传导噪声模型,因接地不良引起的传导噪声模型,以及因PCB线缆阻抗失配引起的传导... 针对复杂电子系统产生的传导EMI噪声,该文分别利用电偶极子模型、电路分析方法和散射参数方法提出了3种传导EMI噪声理论模型及其等效电路,包括因串扰引起的传导噪声模型,因接地不良引起的传导噪声模型,以及因PCB线缆阻抗失配引起的传导噪声模型。同时,还设计了一种串扰扼流圈以有效抑制因串扰引起的传导EMI噪声。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文中方法,某型商用车载导航和刷卡器能够通过GB 9254标准测试,噪声抑制效果分别可达44.8和29.28 dB V,从而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导电磁干扰 电力电子系统 噪声机理 共模扼流圈 噪声分离 和差模 emi 电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管正激变换器传导共模EMI特性分析
2
作者 彭长川 陈为 林苏斌 《电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8-306,共9页
为了研究单管正激变换器传导共模EMI特性,降低单管正激变换器的共模噪声,对单管正激变换器的传导共模噪声传输机理进行分析。基于分析建立共模噪声路径模型,提出1种计算方法明确外接电容大小来改善共模噪声;同时针对传统计算二次侧感应... 为了研究单管正激变换器传导共模EMI特性,降低单管正激变换器的共模噪声,对单管正激变换器的传导共模噪声传输机理进行分析。基于分析建立共模噪声路径模型,提出1种计算方法明确外接电容大小来改善共模噪声;同时针对传统计算二次侧感应电荷量模型存在的缺陷,提出改进计算模型,通过仿真验证表明理想条件下改进模型准确性较高;然后使用平衡绕组的方法降低流经变压器的共模噪声,并通过1台单管正激电源样机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了计算外接电容方法的有效性,及在绕组距离较近且绕组较密情况下,改进计算模型计算的电荷量准确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干扰 正激变换器 传导共模emi特性 共模噪声抵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同步脉冲补偿的Buck DC/DC变换器共模EMI抑制方法
3
作者 罗嗣勇 毕闯 +3 位作者 陈允 张鹏飞 崔博源 成林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732-2743,I0024,共13页
碳化硅场效应管(silicon carbide 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SiC MOSFET)在快速导通关断时会产生高的dv/dt和di/dt,进而对其他设备造成严重的共模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因此,为了提高... 碳化硅场效应管(silicon carbide 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SiC MOSFET)在快速导通关断时会产生高的dv/dt和di/dt,进而对其他设备造成严重的共模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因此,为了提高电力电子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该文通过分析SiC MOSFET同步Buck DC/DC变换器共模EMI产生机理,进而提出一种基于同步脉冲补偿(synchronous pulses compensation,SPC)的新型共模EMI抑制方法。首先,建立基于SiC MOSFET同步Buck DC/DC变换器的共模EMI模型,并得出SiC MOSFET开关波形与共模EMI噪声之间的函数关系;其次,建立SiC MOSFET开关波形简化时域模型并预测共模EMI噪声频谱,同时理论分析基于SPC的共模EMI抑制方法可行性并建立基于FPGA的同步脉冲注入实现方案;然后,在实验中讨论非理想SPC以及共模电感所产生的影响;最后,通过实验验证SiC MOSFET同步Buck DC/DC变换器的共模EMI模型准确性以及基于SPC的共模EMI抑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场效应管 电磁干扰 共模噪声 数字电磁干扰滤波器 同步脉冲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iC MOSFET同步BuckDC-DC变换器的宽频混合EMI滤波器设计 被引量:8
4
作者 徐浩东 罗嗣勇 +3 位作者 毕闯 孙渭薇 赵海英 刘娇健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060-3069,共10页
由于SiC MOSFET在高速开关电源中的广泛应用,导致严重的电磁干扰(EMI)问题,因此EMI滤波器的设计成为研究热点。为了满足电磁兼容(EMC)标准,无源EMI滤波器可以有效地降低DC-DC变换器产生的电磁干扰,但是无源磁性器件的体积较大,不利于提... 由于SiC MOSFET在高速开关电源中的广泛应用,导致严重的电磁干扰(EMI)问题,因此EMI滤波器的设计成为研究热点。为了满足电磁兼容(EMC)标准,无源EMI滤波器可以有效地降低DC-DC变换器产生的电磁干扰,但是无源磁性器件的体积较大,不利于提高DC-DC变换器的功率密度。该文分析DC-DC变换器的电磁干扰源和噪声源阻抗特性,建立无源和有源EMI滤波器的理论模型,提出宽频混合EMI滤波器的设计方法。最后,通过实验验证宽频混合EMI滤波器对DC-DC变换器EMI的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 MOSFET 电磁干扰(emi) 噪声源阻抗 混合 emi 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电子系统辐射EMI噪声机理分析与抑制 被引量:23
5
作者 颜伟 赵阳 +3 位作者 王恩荣 张宇环 邱晓晖 刘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173-180,1,共8页
复杂电子系统产生的电磁干扰噪声包括传导EMI噪声和辐射EMI噪声,辐射EMI噪声会通过空间电磁场形式影响其它电子设备。针对复杂电子系统产生的辐射EMI噪声,该文分别建立5种辐射噪声理论模型及其等效电路,包括因接地不良引起的辐射噪声模... 复杂电子系统产生的电磁干扰噪声包括传导EMI噪声和辐射EMI噪声,辐射EMI噪声会通过空间电磁场形式影响其它电子设备。针对复杂电子系统产生的辐射EMI噪声,该文分别建立5种辐射噪声理论模型及其等效电路,包括因接地不良引起的辐射噪声模型,因信号大环路引起的辐射噪声模型,因串扰引起的辐射噪声模型,因传输线缆引起的辐射噪声模型,以及因阻抗失配引起的辐射噪声模型。同时,还针对上述辐射噪声提出了相应的噪声抑制方法。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文中方法,某型助视器和测控保护装置能够通过GB 9254标准测试,噪声抑制效果分别可达20和21.5dB V/m,从而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干扰 电磁兼容 辐射噪声 辐射机理 噪声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MI噪声分离网络在电力线噪声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6
作者 赵阳 董颖华 +2 位作者 陆婋泉 姜宁秋 颜伟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114-120,共7页
研究了电力线噪声分离网络技术,包括网络拓扑优化、分离网络元器件性能改善以及利用散射参数测量进行分离网络参数提取等。结果表明,上述技术可明显提高分离网络性能,如插损提高约3dB,噪声抑制比提高15dB以上。此外还分别完成了基于噪... 研究了电力线噪声分离网络技术,包括网络拓扑优化、分离网络元器件性能改善以及利用散射参数测量进行分离网络参数提取等。结果表明,上述技术可明显提高分离网络性能,如插损提高约3dB,噪声抑制比提高15dB以上。此外还分别完成了基于噪声分离网络的开关电源电力线传导噪声和电力载波通信(power line communication,PLC)中的电力线辐射干扰噪声诊断抑制2个实验,验证了文中方法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线噪声 传导电磁干扰 噪声分离网络 S-参数测量 开关电源噪声 电力载波通信系统辐射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传导EMI噪声分离网络及其在电力电子电磁兼容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7
作者 赵阳 谢少军 +5 位作者 孙焱 陆婋泉 董颖华 姜宁秋 李世锦 颜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7-42,共6页
针对电力电子噪声源的电磁兼容分析,本文基于Mardiguiana噪声分离网络提出一种新网络并对其特性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新网络的插入损耗和噪声抑制性能有明显提高。此外,还研究了噪声分离网络在电力电子电磁兼容中的应用。实... 针对电力电子噪声源的电磁兼容分析,本文基于Mardiguiana噪声分离网络提出一种新网络并对其特性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新网络的插入损耗和噪声抑制性能有明显提高。此外,还研究了噪声分离网络在电力电子电磁兼容中的应用。实验表明,新网络可较好应用于电力电子的传导电磁兼容性分析,并对改善电力电子EMC性能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子 开关电源 电磁兼容 传导电磁干扰 噪声分离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调整共模噪声源阻抗并优化EMI滤波器性能的方法 被引量:18
8
作者 王培康 郑峰 +4 位作者 杨小瑜 张钰 王骏飞 乔彦鹏 彭根斋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93-1000,共8页
提出一种调整变换器共模噪声源阻抗的方法。通过在对称式Boost变换器的耦合电感上加入平衡绕组,并在平衡绕组的末端加入平衡阻抗实现。对比不同噪声源阻抗下变换器的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频谱,实验结果验证了该... 提出一种调整变换器共模噪声源阻抗的方法。通过在对称式Boost变换器的耦合电感上加入平衡绕组,并在平衡绕组的末端加入平衡阻抗实现。对比不同噪声源阻抗下变换器的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频谱,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文中所涉及的端口网络均采用散射参数(S参数)来描述,变换器的寄生电容通过有限元仿真得到。基于测得的S参数和寄生电容的仿真结果,建立平衡阻抗和EMI滤波器共模插入损耗之间的关系,并对平衡阻抗的取值进行预测。论文提出的方法可扩大噪声源端的阻抗失配,同时增大EMI滤波器的共模插入损耗。本方法的优势在于即使EMI滤波器的元件布局及其参数是固定,其性能仍可以通过调整平衡阻抗进行优化。因此,有效减少了传统EMI滤波器的重复设计过程,同时也避免了EMI滤波器的过设计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干扰 对称式Boost变换器 耦合电感 平衡绕组 共模噪声阻抗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插入损耗法敏感度的噪声源阻抗提取优化方法
9
作者 章子量 张榕烜 +2 位作者 陈启 龚春英 牛臻弋 《电机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3-74,共12页
为了实现电磁干扰(EMI)滤波器的优化设计,需要考虑噪声源阻抗的影响。插入损耗法通过在线性阻抗稳定网络(LISN)和被测设备(EUT)之间串联电感或并联电容来提取噪声源阻抗。但在实际提取过程中,由于仪器精度等问题,插入损耗的测试难免会... 为了实现电磁干扰(EMI)滤波器的优化设计,需要考虑噪声源阻抗的影响。插入损耗法通过在线性阻抗稳定网络(LISN)和被测设备(EUT)之间串联电感或并联电容来提取噪声源阻抗。但在实际提取过程中,由于仪器精度等问题,插入损耗的测试难免会存在误差,导致提取结果不准确。为此,本文首先推导噪声源阻抗幅值和相位的解析表达式;其次引入噪声源阻抗的幅值和相位对噪声衰减量误差的敏感度,分析噪声源阻抗性质及幅值对噪声源阻抗提取精度的影响规律,以串联电感法提取高容性噪声源阻抗为例,分析噪声衰减量对噪声源阻抗提取精度的影响规律;最后提出提高噪声源阻抗提取精度所需满足的要求和插入损耗法的优化方法,通过仿真和实验结果证明了研究结果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干扰 emi滤波器 噪声源阻抗 插入损耗 敏感度 噪声衰减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电驱系统电磁兼容性能优化研究
10
作者 胡凯 姜立标 +1 位作者 商壮壮 何国新 《重庆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7-107,共11页
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功率器件高频开关带来的电磁兼容性(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EMC)问题也愈发被公众重视,研究对噪声干扰传递路径进行机理分析,搭建电机驱动系统的传导干扰仿真模型,基于实车控制策略(space vector pulse widt... 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功率器件高频开关带来的电磁兼容性(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EMC)问题也愈发被公众重视,研究对噪声干扰传递路径进行机理分析,搭建电机驱动系统的传导干扰仿真模型,基于实车控制策略(space vect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SVPWM)。实现闭环控制;在电磁屏蔽室内搭建电机驱动系统传导及辐射干扰实验测试平台,通过优化滤波、屏蔽、接地和回路设计,实现对电驱系统电磁兼容性能的优化。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电驱系统在辐射发射、传导电流和传导电压等方面的电磁兼容性能得到显著提升。该研究对于改善电驱电磁兼容性能提供有力数据支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驱 电磁兼容性 电磁干扰 噪声耦合 辐射发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噪声源阻抗提取的EMI滤波器高效设计方法 被引量:7
11
作者 崔文玲 毛行奎 +2 位作者 彭金融 张艺明 董纪清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9-91,共13页
针对传统EMI滤波器设计方法存在单次设计不准确、多次设计调试周期长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噪声源阻抗提取的EMI滤波器高效设计新方法。首先通过插入无源二端口网络准确、迅速地获得噪声源阻抗幅值和相位;其次依据阻抗失配原则进行EMI滤... 针对传统EMI滤波器设计方法存在单次设计不准确、多次设计调试周期长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噪声源阻抗提取的EMI滤波器高效设计新方法。首先通过插入无源二端口网络准确、迅速地获得噪声源阻抗幅值和相位;其次依据阻抗失配原则进行EMI滤波器拓扑选择;然后综合考虑噪声源阻抗、LISN端等效负载阻抗以及EMI滤波器高频分布参数对滤波器插入损耗的影响,令滤波器的理论插入损耗等于传导EMI测试频段范围内所需的插入损耗,得到滤波器各元件准确参数,实现了EMI滤波器精确设计。最后,通过一台LED驱动电源进行实验,结果表明一次设计即可满足预期效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干扰 emi滤波器 无源二端口网络 噪声源阻抗 阻抗失配原则 插入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磁场频率特性的变压器共模EMI宽频建模方法 被引量:3
12
作者 徐策 张方华 董光冬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4675-4685,共11页
变压器是隔离型变换器的关键共模噪声路径,与传导和辐射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性能紧密关联。现有变压器EMI等效电路建模方法对多层交错绕组的宽频共模特性缺乏准确预测能力,文中针对该问题分析了变压器共模噪声... 变压器是隔离型变换器的关键共模噪声路径,与传导和辐射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性能紧密关联。现有变压器EMI等效电路建模方法对多层交错绕组的宽频共模特性缺乏准确预测能力,文中针对该问题分析了变压器共模噪声路径对电感参数的敏感性,以及现有电路结构不适用于交错绕组的原因,提出一种改进型建模方法。通过磁场仿真提取电感频率特性参数,使模型能够反映变压器的宽频磁场特性。同时,通过改进等效电路结构,正确表示共模噪声路径和绕组电势分布。以绕线式变压器为对象,S21参数为变压器共模EMI性能的评估方法,实际测量与电路仿真结果在150kHz~100MHz具有较好一致性,表明改进型建模方法能够在宽频段准确预测、评估变压器的共模性能和谐振尖峰,扩展了现有模型的适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 电磁干扰 共模噪声 磁场特性 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环形变压器的小功率隔离型DC-DC变换器共模电磁干扰噪声建模与抑制 被引量:2
13
作者 惠琦 任小永 陈乾宏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7126-7138,共13页
环形变压器具有隔离电容小、易于实现印制电路板(PCB)和集成电路(IC)等优点,在小功率隔离DC-DC变换器设计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实际产品设计中,针对共模EMI噪声的准确预测和有效抑制是至关重要的,而变压器是隔离变换器共模EMI噪声的主要... 环形变压器具有隔离电容小、易于实现印制电路板(PCB)和集成电路(IC)等优点,在小功率隔离DC-DC变换器设计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实际产品设计中,针对共模EMI噪声的准确预测和有效抑制是至关重要的,而变压器是隔离变换器共模EMI噪声的主要传播通路。然而,目前鲜有针对环形变压器共模电磁干扰(EMI)特性的相关研究,也缺乏针对性的噪声抑制方法。该文针对多种常见于小功率隔离型DC-DC变换器应用的环形变压器对称绕组结构,推导证明其具有统一的对称共模等效集总电容模型。该模型的参数易于获取,且可直接用于预测共模EMI噪声。分析了常用隔离变换器拓扑采用环形变压器时的共模噪声特性,同时给出噪声预测方法,并经实验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此外,还提出多种环形变压器的共模EMI噪声抑制方法并加以分析,所提方法已在两台样机上得到验证,共模噪声的抑制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形变压器 共模电磁干扰(emi)噪声 隔离变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阻抗校准和麦夸尔特法的阻抗提取 被引量:6
14
作者 颜伟 赵阳 +3 位作者 王恩荣 张宇环 邱晓晖 刘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178-183,208,共6页
为了有效降低电子设备产生的传导电磁干扰噪声,需要设计合适的电磁干扰滤波器,而噪声抑制效果与噪声源阻抗的精度有关。插入损耗法和电流探头法等传统方法虽能初步得到噪声源阻抗,但测试电路耦合电容和测试过程中存在的近似及约束条件... 为了有效降低电子设备产生的传导电磁干扰噪声,需要设计合适的电磁干扰滤波器,而噪声抑制效果与噪声源阻抗的精度有关。插入损耗法和电流探头法等传统方法虽能初步得到噪声源阻抗,但测试电路耦合电容和测试过程中存在的近似及约束条件会严重影响测试结果,亦无法得到噪声源阻抗的幅值和相位。针对上述问题,该文提出了基于双阻抗校准和麦夸尔特法的噪声源阻抗提取方法,分别利用2个电流探头和2个标准阻抗获取被测噪声源阻抗的幅值和相位,再利用麦夸尔特算法提取全频段(9kHz^30MHz)噪声源阻抗的频率特性,并确定其电阻、电容和电感参数。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文中方法能够较大提高噪声源阻抗的提取精度,从而为EMI滤波器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源阻抗 电磁干扰 复阻抗 滤波器 噪声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充电桩对电能质量和电磁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16
15
作者 王亮 汤佩文 +2 位作者 颜伟 高翔 王恩荣 《电源学报》 CSCD 2017年第3期91-99,共9页
通过研究电动汽车充电原理,分别建立了交流和直流充电桩电路模型,分析了多台电动汽车充电时对电流谐波畸变率和功率因数的影响;建立了电动汽车充电桩传导和辐射EMI噪声模型,分析了噪声生成机理及其传输路径。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表明,随... 通过研究电动汽车充电原理,分别建立了交流和直流充电桩电路模型,分析了多台电动汽车充电时对电流谐波畸变率和功率因数的影响;建立了电动汽车充电桩传导和辐射EMI噪声模型,分析了噪声生成机理及其传输路径。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充电台数的增加,交流充电桩的电流谐波畸变率增大、功率因数不变,直流充电桩的电流谐波畸变率不变、功率因数增大,且直流充电桩频段在25 Hz^1 kHz和5~50 kHz时产生强烈的EMI噪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充电桩 电能质量 传导emi噪声 辐射emi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搏血氧传感器的噪声消除方法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涛 毛文林 叶继伦 《传感器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67-71,共5页
在弱灌注条件下,无创脉搏血氧饱和度的测量存在着准确度不高的问题。传感器采集信号的信噪比低是导致该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提高血氧仪测量准确度,消除传感器的噪声是必经之路。测试数据显示:从消除背景光噪声、电磁屏蔽、消除运... 在弱灌注条件下,无创脉搏血氧饱和度的测量存在着准确度不高的问题。传感器采集信号的信噪比低是导致该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提高血氧仪测量准确度,消除传感器的噪声是必经之路。测试数据显示:从消除背景光噪声、电磁屏蔽、消除运动噪声三个方面出发改进传感器后,传感器噪声不同程度地降低,血氧仪在弱灌注条件下的测量性能也明显提高。这有力地证明噪声消除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搏血氧饱和度 传感器 噪声消除 电磁干扰 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插入无源二端口网络的噪声源阻抗提取方法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彭金融 毛行奎 +2 位作者 崔文玲 董纪清 张艺明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23-532,共10页
为了使电磁干扰(EMI)滤波器设计达到预期的插入损耗(IL),实现良好噪声抑制效果,需要考虑噪声源阻抗的影响。电压插入损耗法仅能获得噪声源阻抗幅值的范围,且无法求解相位。针对上述问题,在不增加实验设备的前提下,提出基于插入无源二端... 为了使电磁干扰(EMI)滤波器设计达到预期的插入损耗(IL),实现良好噪声抑制效果,需要考虑噪声源阻抗的影响。电压插入损耗法仅能获得噪声源阻抗幅值的范围,且无法求解相位。针对上述问题,在不增加实验设备的前提下,提出基于插入无源二端口网络的噪声源阻抗提取方法。该方法通过在被测设备(EUT)与线性阻抗稳定网络(LISN)之间插入3个不同的无源二端口网络,建立关于噪声源阻抗实部和虚部的二元二次方程组,再结合EMI测试频段范围内实验测量的有效频点噪声电流,以实现噪声源阻抗幅值和相位的精确计算。以一台工业照明LED驱动电源为测试对象,对该方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电压插入损耗法,所提方法能够准确地提取全频段(9kHz~30MHz)噪声源阻抗幅值的精确值,并且能够得到噪声源阻抗相位,从而可以预测EMI噪声电流,为设计性能优良的EMI滤波器提供精确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干扰 噪声源阻抗 插入损耗 emi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逆变器端口模型的电磁干扰滤波器设计 被引量:3
18
作者 周天翔 郑晓燕 +1 位作者 叶世泽 陈恒林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215-2224,共10页
逆变器的噪声源阻抗对电磁干扰(EMI)滤波器的滤波效果有较大影响,在设计滤波器时有必要对逆变器的噪声源阻抗进行提取和分析,研究基于逆变器端口模型的无源EMI滤波器设计方法.建立逆变器的端口电磁干扰等效模型,通过测试逆变器的端口电... 逆变器的噪声源阻抗对电磁干扰(EMI)滤波器的滤波效果有较大影响,在设计滤波器时有必要对逆变器的噪声源阻抗进行提取和分析,研究基于逆变器端口模型的无源EMI滤波器设计方法.建立逆变器的端口电磁干扰等效模型,通过测试逆变器的端口电压和端口电流,采用优化算法提取逆变器的等效噪声源和等效源阻抗.在考虑噪声源阻抗、负载阻抗以及滤波元件高频特性的情况下,采用优化算法计算滤波元件参数,实现EMI滤波器的量化设计.针对接入滤波器后部分频点共模干扰超标的问题,分析发生谐振的原因,提出阻尼电路的设计方法.接入所设计的EMI滤波器进行实验,逆变器输出线的电磁干扰符合标准,验证了所提出的EMI滤波器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变器 电磁干扰(emi) 噪声源阻抗 emi滤波器设计 谐振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噪声源阻抗提取的单相逆变器电磁干扰滤波器的设计 被引量:30
19
作者 江师齐 刘艺涛 +1 位作者 银杉 彭建春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3552-3562,共11页
研究了一种单相逆变器传导电磁干扰(EMI)噪声源阻抗的提取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高效的EMI滤波器设计方法。该方法可以分别考虑共模(CM)和差模(DM)噪声源阻抗的影响,对滤波器进行精确的需求分析和设计。为了进一步提高噪声源阻抗... 研究了一种单相逆变器传导电磁干扰(EMI)噪声源阻抗的提取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高效的EMI滤波器设计方法。该方法可以分别考虑共模(CM)和差模(DM)噪声源阻抗的影响,对滤波器进行精确的需求分析和设计。为了进一步提高噪声源阻抗检测精确性和滤波器设计的有效性,利用RLC阻抗分析仪对测试元件的阻抗频率特性进行了精确分析。最后,在PLECS仿真环境下对该方法的可行性进行了检验,并且以单相SiC MOSFET逆变器为例对该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设计的EMI滤波器针对性强、可靠性高,可以大幅度减少EMI滤波器设计的时间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干扰 电磁干扰滤波器 噪声源阻抗 共模 差模 单相逆变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噪声平衡原理的反激变换器CM传导噪声抵消方法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董光冬 张方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320-3328,共9页
在反激变换器中,变压器绕组交错排布有助于减小漏感和绕组损耗,但相邻原、副边绕组间的耦合电容是传输共模(commonmode,CM)噪声电流的主要耦合路径,会引起严重的EMI问题。该文提出一种CM噪声抵消的方法,引入一组平衡绕组,设计平衡绕组... 在反激变换器中,变压器绕组交错排布有助于减小漏感和绕组损耗,但相邻原、副边绕组间的耦合电容是传输共模(commonmode,CM)噪声电流的主要耦合路径,会引起严重的EMI问题。该文提出一种CM噪声抵消的方法,引入一组平衡绕组,设计平衡绕组与相邻副边绕组间的位移电相互抵消。建立反激变换器CM传导噪声电路模型,给出平衡绕组设计方法,以一台反激变换器为实验对象,测试并对比无屏蔽层、采用传统铜箔屏蔽及加入平衡绕组3种变压器结构下的CM传导噪声。实验结果表明,平衡绕组对CM噪声抑制效果优于无屏蔽层和传统铜箔屏蔽层结构,验证了平衡绕组抵消反激变换器CM噪声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激变换器 电磁干扰 平衡绕组 共模噪声抵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