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顾及先验误差的加权时空滤波对GNSS坐标时序噪声特性及站速度估计的影响
1
作者 鲁铁定 杨厚明 +1 位作者 孙喜文 金振吴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066-2078,共13页
空间滤波是从区域连续GNSS站位置时间序列中提取共模误差的有效手段,针对传统时空滤波方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并未考虑站点坐标分量中先验误差影响的问题,本文构建了一种利用先验误差构造权重因子的加权PCA(Weighted Pr... 空间滤波是从区域连续GNSS站位置时间序列中提取共模误差的有效手段,针对传统时空滤波方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并未考虑站点坐标分量中先验误差影响的问题,本文构建了一种利用先验误差构造权重因子的加权PCA(Weighte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WPCA)方法.为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选取北美地区10个测站2008—2022年共15年的坐标时间序列数据进行空间滤波,并分析了共模误差(Common Mode Error,CME)对GNSS站坐标时间序列参数估计和噪声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时空滤波能够有效提取坐标残差时间序列中的共模误差,经过WPCA滤波后,N、E、U分量上残差时间序列的拟合误差相比滤波前分别降低了23.84%、26.88%和23.90%;与传统PCA方法相比,WPCA在N、E、U分量上分别降低了3.68%、4.89%和3.54%;北美地区GNSS站坐标残差时间序列最优噪声模型以白噪声+闪烁噪声和白噪声+幂律噪声为主,个别站点N方向存在随机游走噪声;考虑先验误差的加权时空滤波能够更加有效地降低时间序列中的噪声量级和站速度不确定度,从而提高时间序列的建模精度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时间序列 主成分分析 先验误差 共模误差 噪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噪声源钳位的输入并联输出串联全桥变换器共模噪声抑制方法
2
作者 宋猛 秦苏新 +2 位作者 朱子锐 刘涛 吴红飞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4558-4566,共9页
该文提出基于噪声源钳位原理的输入并联输出串联全桥变换器改进拓扑结构,解决了传统输出串联结构导致的共模噪声恶化问题。采用输出串联结构能够减小高压输出场合下器件电压应力,但高频整流电路直接串联使得dv/dt噪声源叠加作用,导致更... 该文提出基于噪声源钳位原理的输入并联输出串联全桥变换器改进拓扑结构,解决了传统输出串联结构导致的共模噪声恶化问题。采用输出串联结构能够减小高压输出场合下器件电压应力,但高频整流电路直接串联使得dv/dt噪声源叠加作用,导致更严重的共模噪声问题。该文建立输入并联输出串联全桥变换器共模噪声分析模型,分析串联噪声源相互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调整滤波电感位置,为噪声源构造了稳定的参考地,从而避免了噪声源串联叠加导致的共模噪声问题。最后,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的改进电路结构能够有效地降低共模噪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入并联输出串联 全桥变换器 共模噪声抑制 噪声源钳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管正激变换器传导共模EMI特性分析
3
作者 彭长川 陈为 林苏斌 《电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8-306,共9页
为了研究单管正激变换器传导共模EMI特性,降低单管正激变换器的共模噪声,对单管正激变换器的传导共模噪声传输机理进行分析。基于分析建立共模噪声路径模型,提出1种计算方法明确外接电容大小来改善共模噪声;同时针对传统计算二次侧感应... 为了研究单管正激变换器传导共模EMI特性,降低单管正激变换器的共模噪声,对单管正激变换器的传导共模噪声传输机理进行分析。基于分析建立共模噪声路径模型,提出1种计算方法明确外接电容大小来改善共模噪声;同时针对传统计算二次侧感应电荷量模型存在的缺陷,提出改进计算模型,通过仿真验证表明理想条件下改进模型准确性较高;然后使用平衡绕组的方法降低流经变压器的共模噪声,并通过1台单管正激电源样机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了计算外接电容方法的有效性,及在绕组距离较近且绕组较密情况下,改进计算模型计算的电荷量准确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干扰 正激变换器 传导共模EMI特性 共模噪声抵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浮动式Boost DC-DC变换器共模噪声分析
4
作者 王一帆 刘雪山 奉榆杰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77-487,503,共12页
目前,针对非隔离型DC-DC变换器的共模噪声研究主要集中在通过运用噪声抵消、疏导等方法减小变换器的传导噪声,对于输出浮动式DC-DC变换器的共模噪声产生机理尚无明确的分析和研究。首先,该文通过分析输出浮动式Boost DC-DC变换器在正常... 目前,针对非隔离型DC-DC变换器的共模噪声研究主要集中在通过运用噪声抵消、疏导等方法减小变换器的传导噪声,对于输出浮动式DC-DC变换器的共模噪声产生机理尚无明确的分析和研究。首先,该文通过分析输出浮动式Boost DC-DC变换器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各节点对参考点之间的电位变化,得出输出浮动式Boost变换器高传导共模噪声的成因;其次,在考虑变换器各元件寄生参数的情况下,构建共模噪声等效模型并对其进行简化,分析不同噪声源引起的共模电流大小和方向;最后,搭建4台不同拓扑的实验样机,测试了各样机传导共模噪声的幅值并进行对比,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模噪声 输出浮动式变换器 等效模型 寄生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同步脉冲补偿的Buck DC/DC变换器共模EMI抑制方法
5
作者 罗嗣勇 毕闯 +3 位作者 陈允 张鹏飞 崔博源 成林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732-2743,I0024,共13页
碳化硅场效应管(silicon carbide 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SiC MOSFET)在快速导通关断时会产生高的dv/dt和di/dt,进而对其他设备造成严重的共模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因此,为了提高... 碳化硅场效应管(silicon carbide 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SiC MOSFET)在快速导通关断时会产生高的dv/dt和di/dt,进而对其他设备造成严重的共模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因此,为了提高电力电子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该文通过分析SiC MOSFET同步Buck DC/DC变换器共模EMI产生机理,进而提出一种基于同步脉冲补偿(synchronous pulses compensation,SPC)的新型共模EMI抑制方法。首先,建立基于SiC MOSFET同步Buck DC/DC变换器的共模EMI模型,并得出SiC MOSFET开关波形与共模EMI噪声之间的函数关系;其次,建立SiC MOSFET开关波形简化时域模型并预测共模EMI噪声频谱,同时理论分析基于SPC的共模EMI抑制方法可行性并建立基于FPGA的同步脉冲注入实现方案;然后,在实验中讨论非理想SPC以及共模电感所产生的影响;最后,通过实验验证SiC MOSFET同步Buck DC/DC变换器的共模EMI模型准确性以及基于SPC的共模EMI抑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场效应管 电磁干扰 共模噪声 数字电磁干扰滤波器 同步脉冲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模抑制的渐变结构高速差分电路设计
6
作者 钱自富 冯立 +2 位作者 刘松 孙亚平 张湄婕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3-98,共6页
本文构建了一种拐角分段阻抗控制的渐变结构高速电路差分线,采用了HFSS三维电磁仿真软件对差分信号进行了建模分析。对混模S参数的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对比平行结构的差分信号设计方式,所提出的添加GND孔渐变结构差分信号在10 GHz范围内... 本文构建了一种拐角分段阻抗控制的渐变结构高速电路差分线,采用了HFSS三维电磁仿真软件对差分信号进行了建模分析。对混模S参数的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对比平行结构的差分信号设计方式,所提出的添加GND孔渐变结构差分信号在10 GHz范围内差模转差模增大了58.7%,差模转共模减小了38.3%。通过对实物测试显示:添加GND孔渐变结构差分线的S_(d2d1)参数和S_(c2d1)仿真结果和实测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差分电路差模转共模得到了有效地抑制,对应的差分信号传输效率得到了提升。电场分布表明:渐变结构设计方法极大改善了差分电路转角位置电场分布,避免了差分电路传输线间电场聚集,使差分信号共模噪声和反射损耗减小,实现了高速差分信号传输的连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分电路 渐变结构 共模噪声 混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环形变压器的小功率隔离型DC-DC变换器共模电磁干扰噪声建模与抑制 被引量:2
7
作者 惠琦 任小永 陈乾宏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7126-7138,共13页
环形变压器具有隔离电容小、易于实现印制电路板(PCB)和集成电路(IC)等优点,在小功率隔离DC-DC变换器设计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实际产品设计中,针对共模EMI噪声的准确预测和有效抑制是至关重要的,而变压器是隔离变换器共模EMI噪声的主要... 环形变压器具有隔离电容小、易于实现印制电路板(PCB)和集成电路(IC)等优点,在小功率隔离DC-DC变换器设计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实际产品设计中,针对共模EMI噪声的准确预测和有效抑制是至关重要的,而变压器是隔离变换器共模EMI噪声的主要传播通路。然而,目前鲜有针对环形变压器共模电磁干扰(EMI)特性的相关研究,也缺乏针对性的噪声抑制方法。该文针对多种常见于小功率隔离型DC-DC变换器应用的环形变压器对称绕组结构,推导证明其具有统一的对称共模等效集总电容模型。该模型的参数易于获取,且可直接用于预测共模EMI噪声。分析了常用隔离变换器拓扑采用环形变压器时的共模噪声特性,同时给出噪声预测方法,并经实验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此外,还提出多种环形变压器的共模EMI噪声抑制方法并加以分析,所提方法已在两台样机上得到验证,共模噪声的抑制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形变压器 共模电磁干扰(EMI)噪声 隔离变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晶共模扼流圈的一种宽频精确建模方法及应用
8
作者 郭梦妍 王勇 +4 位作者 朱会强 满明远 惠琦 陈乾宏 任小永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9786-9795,I0023,共11页
非晶磁芯的共模扼流圈由于具有高饱和磁密、高磁导率等特点,广泛用于各类开关电源中实现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抑制。与铁氧体共模扼流圈不同的是,非晶共模扼流圈磁导率的频率依赖性更强,精确建模更加困难。针对... 非晶磁芯的共模扼流圈由于具有高饱和磁密、高磁导率等特点,广泛用于各类开关电源中实现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抑制。与铁氧体共模扼流圈不同的是,非晶共模扼流圈磁导率的频率依赖性更强,精确建模更加困难。针对非晶共模扼流圈的共模通路,该文基于导纳分析提出一种基本RLC谐振电路附加3个并联RL分支的高阶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包含共/差模参数的非晶共模扼流圈的全电路宽频模型。该文给出特征点阻抗计算结合数值拟合的模型参数获取方法,仿真与测试结果验证模型在100 kHz~100 MHz的宽频范围内具有很高的准确度,其中共模阻抗误差小于1 dB。最后,将模型应用于推挽变换器的EMI预测,减小EMI滤波器共模插入损耗在100 kHz~10 MHz的仿真误差,测试与仿真的共模频谱在150 kHz~30 MHz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表明高阶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模扼流圈 非晶 电磁干扰 开关电源 共模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超声检测系统中消除电磁干扰电路的设计 被引量:23
9
作者 刘素贞 李丽滨 +2 位作者 蔡智超 张闯 杨庆新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0-84,共5页
电磁超声技术作为一种非接触式探伤技术在恶劣工况条件下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其发射电路产生的以共模噪声为主的脉冲电磁干扰会影响检测电路的接收效果进而产生误检。针对该问题,设计了消除电磁干扰的硬件电路,构建了具有高速、高... 电磁超声技术作为一种非接触式探伤技术在恶劣工况条件下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其发射电路产生的以共模噪声为主的脉冲电磁干扰会影响检测电路的接收效果进而产生误检。针对该问题,设计了消除电磁干扰的硬件电路,构建了具有高速、高共模抑制比、高输入阻抗以及低噪等特点的复合仪表放大器。电路用高速低噪双通道ADA4817-2作为输入增益级放大器,后接高共模抑制性能的AD8429仪表运放,提高了电路对噪声的抑制能力。在工况下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电路能够实现共模噪声的有效消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超声检测 电磁干扰 共模噪声 复合仪表放大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通道奇异谱分析的GNSS坐标时间序列共模误差的提取 被引量:21
10
作者 周茂盛 郭金运 +2 位作者 沈毅 孔巧丽 袁佳佳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4383-4395,共13页
共模误差是区域连续GNSS网中存在的一种与时空相关的主要误差源.为了有效的剔除共模误差,提高坐标时间序列的精度,本文提出了利用多通道奇异谱分析(Multi-channel Singular Spectrum Analysis,MSSA)提取共模误差的新思路,并利用实验区... 共模误差是区域连续GNSS网中存在的一种与时空相关的主要误差源.为了有效的剔除共模误差,提高坐标时间序列的精度,本文提出了利用多通道奇异谱分析(Multi-channel Singular Spectrum Analysis,MSSA)提取共模误差的新思路,并利用实验区域18个测站9年(2002年到2010年)的GPS坐标时间序列进行实验,分析了共模误差对时间序列的影响和测站噪声特性的影响,并对共模误差序列进行周期探测,结果显示:通过MSSA能够有效的剔除共模误差,提高坐标时间序列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 坐标时间序列 多通道奇异谱分析 共模误差 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ost变换器共模噪声反相补偿法的高频特性分析与改善 被引量:12
11
作者 林苏斌 陈为 +1 位作者 董纪清 陈庆彬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7期52-59,9,共8页
反相绕组法是Boost变换器传导共模噪声抑制的一个有效技术,但绕组的寄生参数在高频段对噪声抑制能力有重要影响。通过对计及反相绕组寄生参数的Boost变换器共模等效模型的深入分析,明确寄生参数中的漏感、副边分布电容与补偿电容的串联... 反相绕组法是Boost变换器传导共模噪声抑制的一个有效技术,但绕组的寄生参数在高频段对噪声抑制能力有重要影响。通过对计及反相绕组寄生参数的Boost变换器共模等效模型的深入分析,明确寄生参数中的漏感、副边分布电容与补偿电容的串联谐振频率是影响噪声抑制能力的关键因素。优化寄生参数,提高谐振频率是扩大有效频率带宽,改善噪声抑制效果的有效措施。在此基础上,提出以反相1 1变压器代替反相绕组的新方法,该方法可以极大地减小漏感和副边分布电容,提高谐振频率。实验结果表明,反相变压器法较反相绕组法的有效频率带宽及高频段的共模噪声抑制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绕组 共模噪声 寄生参数 反相变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输线耦合下的差分对共模特性分析 被引量:19
12
作者 丁同浩 李玉山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485-1492,共8页
基于差分信号奇模和偶模特性,分析和研究了传输线耦合对差分传输线的影响,研究表明由于传输线间的边缘场耦合,差分传输线的特性阻抗和传输时延均发生改变,从而引发阻抗不连续和信号错位,并最终导致共模噪声和EMI等信号完整性问题。传输... 基于差分信号奇模和偶模特性,分析和研究了传输线耦合对差分传输线的影响,研究表明由于传输线间的边缘场耦合,差分传输线的特性阻抗和传输时延均发生改变,从而引发阻抗不连续和信号错位,并最终导致共模噪声和EMI等信号完整性问题。传输线与差分传输线的耦合距离越小,耦合电容的不对称性就越大,引发的共模噪声也就越大。最后通过频域和时域实验验证了共模特性理论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传输线与差分传输线间的两倍线宽间距将有效减小传输线与差分传输线耦合的差异,从而降低共模噪声和阻抗不连续以提高信号传输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奇模 偶模 差分传输线 共模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激变压器传导共模EMI特性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林苏斌 周云 +2 位作者 陈为 张滨 陈长青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7-103,共7页
为了研究反激变压器传导共模EMI特性的问题,在分析反激电源传导共模噪声传输机理基础上,提出了变压器可视为共模滤波器的新观点。通过理论分析变压器的容性效应,明确了影响变压器共模噪声抑制能力的关键因素,优化设计变压器绕组结构,改... 为了研究反激变压器传导共模EMI特性的问题,在分析反激电源传导共模噪声传输机理基础上,提出了变压器可视为共模滤波器的新观点。通过理论分析变压器的容性效应,明确了影响变压器共模噪声抑制能力的关键因素,优化设计变压器绕组结构,改变原副边绕组间的容性分布参数,可改善变压器的传导共模EMI特性。最后,通过一台反激电源样机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变压器绕制方式或连接方式,可有效抑制电路的共模噪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激变压器 容性效应 共模噪声 分布参数 传导EMI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调整共模噪声源阻抗并优化EMI滤波器性能的方法 被引量:18
14
作者 王培康 郑峰 +4 位作者 杨小瑜 张钰 王骏飞 乔彦鹏 彭根斋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93-1000,共8页
提出一种调整变换器共模噪声源阻抗的方法。通过在对称式Boost变换器的耦合电感上加入平衡绕组,并在平衡绕组的末端加入平衡阻抗实现。对比不同噪声源阻抗下变换器的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频谱,实验结果验证了该... 提出一种调整变换器共模噪声源阻抗的方法。通过在对称式Boost变换器的耦合电感上加入平衡绕组,并在平衡绕组的末端加入平衡阻抗实现。对比不同噪声源阻抗下变换器的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频谱,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文中所涉及的端口网络均采用散射参数(S参数)来描述,变换器的寄生电容通过有限元仿真得到。基于测得的S参数和寄生电容的仿真结果,建立平衡阻抗和EMI滤波器共模插入损耗之间的关系,并对平衡阻抗的取值进行预测。论文提出的方法可扩大噪声源端的阻抗失配,同时增大EMI滤波器的共模插入损耗。本方法的优势在于即使EMI滤波器的元件布局及其参数是固定,其性能仍可以通过调整平衡阻抗进行优化。因此,有效减少了传统EMI滤波器的重复设计过程,同时也避免了EMI滤波器的过设计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干扰 对称式Boost变换器 耦合电感 平衡绕组 共模噪声阻抗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差分电容电压转换电路噪声性能分析及测试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霞 胡世昌 朱辉杰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301-1304,共4页
本文对电容检测式加速度计系统中广泛采用的差分电容电压转换电路建立了电容电压转换电路的等效噪声模型,并对双运放集成电路芯片所构成的差分电容电压转换电路的本底噪声以及仪表放大器输出端的噪声进行了测试,将电容电压转换电路本底... 本文对电容检测式加速度计系统中广泛采用的差分电容电压转换电路建立了电容电压转换电路的等效噪声模型,并对双运放集成电路芯片所构成的差分电容电压转换电路的本底噪声以及仪表放大器输出端的噪声进行了测试,将电容电压转换电路本底噪声中的差模噪声分量和共模噪声分量进行了分离。测试结果表明影响加速度计系统噪声性能的差模噪声分量占电容电压转换电路本底噪声的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分电容电压转换电路 共模噪声 差模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传导型共模/差模EMI分离测试网络 被引量:5
16
作者 罗萍 李肇基 陈光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2006年第1期64-67,共4页
传统的传导型电磁干扰(EMI)噪声的测试多为混合测试或分时分离测试,由于共模和差模EMI噪声没有完全分离或不为同一时刻的值,因此其测试结果不够精确。本论文针对传导型共模、差模EMI噪声产生机制的不同,给出了一种可同时测量共模/差模... 传统的传导型电磁干扰(EMI)噪声的测试多为混合测试或分时分离测试,由于共模和差模EMI噪声没有完全分离或不为同一时刻的值,因此其测试结果不够精确。本论文针对传导型共模、差模EMI噪声产生机制的不同,给出了一种可同时测量共模/差模噪声的分离测试网络,该分离测试网络基于一种简单的测试等效电路。本文给出了该分离测试网络的电路原理及仿真结果。仿真结果表明该分离测试网络的分离测试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模噪声 差模噪声 分离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ost电感反相绕组法的共模噪声抑制特性分析与设计 被引量:6
17
作者 林苏斌 周云 +1 位作者 张丽萍 陈为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946-1956,共11页
反相绕组法是抑制Boost变换器传导共模噪声的有效方法,但影响反相绕组法噪声抑制能力的因素很多,机理复杂,目前尚缺乏明确的反相绕组法优化设计的方法。针对大匝比反相绕组法,通过对共模噪声抑制机理的深入分析,建立大匝比反相绕组法的... 反相绕组法是抑制Boost变换器传导共模噪声的有效方法,但影响反相绕组法噪声抑制能力的因素很多,机理复杂,目前尚缺乏明确的反相绕组法优化设计的方法。针对大匝比反相绕组法,通过对共模噪声抑制机理的深入分析,建立大匝比反相绕组法的插入损耗数学模型。基于插入损耗数学模型,明确补偿电容、漏感、反相绕组匝数是影响大匝比反相绕组法噪声抑制能力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低频段共模噪声抑制效果最优原则的大匝比反相绕组法的设计方法。通过优选补偿电容、减小漏感、增大反相绕组等效匝比与漏感比值的方法,可扩大有效频段带宽,极大改善大匝比反相绕组法共模噪声抑制能力。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大匝比反相绕组法可有效抑制Boost电路传导共模噪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绕组 插入损耗 漏感 共模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电压测量放大电路的抗共模噪声设计方法 被引量:5
18
作者 唐金元 王翠珍 于潞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3-85,109,共4页
测量仪器性能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前端放大电路的性能,常选择具有较强噪声抑制能力和较大输入阻抗的运算放大电路和仪用放大电路。在微小电压的精密测量时,仪用放大电路的对称性很难完全保证,在强噪声的环境中,在仪用放大电路中... 测量仪器性能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前端放大电路的性能,常选择具有较强噪声抑制能力和较大输入阻抗的运算放大电路和仪用放大电路。在微小电压的精密测量时,仪用放大电路的对称性很难完全保证,在强噪声的环境中,在仪用放大电路中加入共模电压的负反馈电路可抵消共模噪声或其中的一部分;在长距离信号传输时,在电路输入端加入跟随器电路可很好地克服由于测量电缆较长造成的输入电路不平衡而引入的测量误差。实验测试结果表明:改进型的仪用放大电路噪声抑制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大电路 电压信号 共模噪声 共模抑制比 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对称规则采样策略的变换器传导干扰预测 被引量:5
19
作者 魏克新 梁斌 岳有军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08-212,共5页
提出了非对称规则采样策略下的变换器差模和共模干扰源预测模型,使用频域计算的方法推导了2种干扰源的频谱;总结了差模、共模干扰在变换器开关频率及其倍数频率附近的分布规律,从而对比研究了不同调制比下2种干扰的变化关系,得到了相应... 提出了非对称规则采样策略下的变换器差模和共模干扰源预测模型,使用频域计算的方法推导了2种干扰源的频谱;总结了差模、共模干扰在变换器开关频率及其倍数频率附近的分布规律,从而对比研究了不同调制比下2种干扰的变化关系,得到了相应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利用Saber软件对一个三相整流器系统的传导干扰进行了时域仿真和频域验证,仿真试验验证了理论预测的正确性。该方法可有效推广到逆变器干扰源的分析预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规则采样 共模 差模 噪声源 频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检测系统中消除电磁干扰的电路设计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世雄 宋文爱 陈以方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74-75,82,共3页
电磁干扰是超声检测系统中的主要干扰信号,针对检测系统中消除共模噪声设计了硬件抑制措施,电路设计采用宽带差动放大器AD830进行共模噪声的抑制和前置放大,提高了电路对噪声的抑制能力。系统完成后对标样进行检测实验,通过特征扫描对... 电磁干扰是超声检测系统中的主要干扰信号,针对检测系统中消除共模噪声设计了硬件抑制措施,电路设计采用宽带差动放大器AD830进行共模噪声的抑制和前置放大,提高了电路对噪声的抑制能力。系统完成后对标样进行检测实验,通过特征扫描对薄铝工件焊缝进行质量诊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干扰 超声检测 共模噪声 AD83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