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款基于SiGe工艺的宽带射频驱动放大器
1
作者 张斌 蒋颖丹 +4 位作者 权帅超 汪柏康 孙莎莎 秦战明 孙文俊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20,共7页
为了降低温漂效应对放大器的影响,通过理论分析,设计了一款集成有温度补偿直流偏置网络的宽带射频驱动放大器。为了提高增益和输出功率,电路采用两级差分共射-共基极(cascode)结构,输出端口集成了一款结构新颖的差分转单端Marchand巴伦... 为了降低温漂效应对放大器的影响,通过理论分析,设计了一款集成有温度补偿直流偏置网络的宽带射频驱动放大器。为了提高增益和输出功率,电路采用两级差分共射-共基极(cascode)结构,输出端口集成了一款结构新颖的差分转单端Marchand巴伦,同时基于0.18μm SiGe BiCMOS高性能异质结双极晶体管工艺进行设计。电磁仿真结果显示,在8~16 GHz的频带范围内,放大器的增益>26 dB,输出1 dB功率压缩点≥10 dBm,饱和输出功率≥13 dBm,端口回波损耗≤-10 dB,-40~125℃范围内同频点增益浮动≤1.5 dB。所设计的驱动放大器电路性能稳定,2.8 V电源工作电流为45 mA,尺寸仅为0.50 mm×0.58 mm,实现了SiGe放大器高性能、小型化的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动放大器 宽带射频 SIGE工艺 温度补偿 共射-共基极(cascode)结构 Marchand巴伦 异质结双极晶体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脉宽可调的高压脉冲发生器的研究与设计 被引量:6
2
作者 杜继业 董静然 宋顾周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046-1049,共4页
介绍了一种基于晶体管共发-共集级联方式产生大幅度输出、脉冲宽度可调的脉冲发生器。详细分析了共发、共集电路和共发共集组合电路的线路结构,介绍了脉冲宽度可调高压脉冲发生器的工作原理及设计与实现。脉冲发生器的输出幅度-300 V,... 介绍了一种基于晶体管共发-共集级联方式产生大幅度输出、脉冲宽度可调的脉冲发生器。详细分析了共发、共集电路和共发共集组合电路的线路结构,介绍了脉冲宽度可调高压脉冲发生器的工作原理及设计与实现。脉冲发生器的输出幅度-300 V,脉冲前沿时间17 ns,后沿时间24 ns,脉冲宽度从100 ns到10μs连续可调。本发生器作为像增强器电子快门装置已成功应用于高速相机中,该相机在高速摄影图像诊断中获得了很好的物理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发生器 晶体管 共发电路 共集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轴三反空间相机主三镜共基准一体化结构 被引量:16
3
作者 沙巍 陈长征 +4 位作者 许艳军 张星祥 刘磊 王永宪 李新娥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612-1619,共8页
针对采用离轴三反(TMA)光学系统的空间相机中光学系统主镜和三镜的轴向位置接近的特点,提出了主三镜共基准一体化结构来提高光机结构的精度和稳定性。利用一块高刚度、高度轻量化整体背板替代分离的主镜和三镜背板,以实现主镜和三镜光... 针对采用离轴三反(TMA)光学系统的空间相机中光学系统主镜和三镜的轴向位置接近的特点,提出了主三镜共基准一体化结构来提高光机结构的精度和稳定性。利用一块高刚度、高度轻量化整体背板替代分离的主镜和三镜背板,以实现主镜和三镜光学加工、检测和装调的基准统一。由于此整体背板同时也是主框架的组成部分,故降低了结构整体重量,提升了光机结构动/静态刚度。对采用主三镜共基准一体化结构的空间相机进行干涉检测,结果表明主镜和三镜的各视场镜面面形最大分别为0.024λ和0.013λ,均满足光学公差要求。对铝结构样机进行了多入多出(MIMO)自由模态测试,测得一阶模态频率为48 Hz,对应原理样机一阶约束模态频率114 Hz,满足结构刚度要求。在离子束光学精加工过程中,通过分时对主镜和三镜进行加工,省去了主镜和三镜分离结构加工用的散热时间,加工效率提高了约50%。主、三镜共基准一体化结构的应用提高了离轴TMA空间相机的性能和光学精加工效率,为高分辨力宽视场空间相机的光机结构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轴三反空间相机 主镜 三镜 共基准 一体化结构 干涉检测 模态测试 离子束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心多塔结构同基础隔震效果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袁正国 王焕定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30-235,共6页
偏心隔震结构在地震动作用下,除发生平动外,还将发生平-扭耦联的反应,从而使震害加重,尤其是隔震层较易发生破坏。本文利用自行编制的分析程序,对偏心多塔隔震结构进行了数值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偏心多塔结构同基础隔震的设计方案。数... 偏心隔震结构在地震动作用下,除发生平动外,还将发生平-扭耦联的反应,从而使震害加重,尤其是隔震层较易发生破坏。本文利用自行编制的分析程序,对偏心多塔隔震结构进行了数值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偏心多塔结构同基础隔震的设计方案。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对偏心单塔隔震结构,在地震作用下采用多塔同基础隔震的方案,能大幅度降低结构隔震层的扭转反应,其中最大扭转加速度最少降低55%,最大扭转角最少降低84%。可见,在条件许可时,将相邻偏心单塔结构采用同基础隔震的方案,对提高隔震效果是有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心结构 多塔 同基础隔震 隔震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软土地基设计的一般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晓生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04年第4期83-86,共4页
由于软土地基的低承载力、压缩性高、透水性差、结构触变性等特殊的工程特性 ,因此软土地基设计的好坏成为工程安全的关键。本文在传统土地设计的基础上 ,强调了上部结构、基础、地基共同作用的重要性 ,把软土地基设计概括为“一个中心... 由于软土地基的低承载力、压缩性高、透水性差、结构触变性等特殊的工程特性 ,因此软土地基设计的好坏成为工程安全的关键。本文在传统土地设计的基础上 ,强调了上部结构、基础、地基共同作用的重要性 ,把软土地基设计概括为“一个中心、一个目的、两个基本点、六个步骤”,同时就设计参数取值和计算理论进行了讨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地基 设计 上部结构、基础与地基共同作用 沉降与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