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遮蔽、澄明与“双减”:创新人才涌现的哲学基础与关键 |
卢晓东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5
|
|
2
|
“双碳”目标下绿色财政政策的碳生产率效应研究 |
赵玉焕
樊顺安
刘思源
|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4
|
|
3
|
“回应型”政府视角下“双减”政策的问题检视与机制重构 |
杨聚鹏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2
|
|
4
|
小微企业减税政策研究脉络与未来展望 |
崔惠玉
梁丹
|
《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5
|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参加校外培训能缓解家长教育焦虑吗? |
薛海平
杨琳琳
|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6
|
减税降费促进产业结构高质量发展研究——来自中国地级市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 |
王志芳
李心月
卫铭
|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7
|
“双碳”目标下林业碳汇交易的减排福利调节机理 |
龙飞
韦玉琼
祁慧博
成铭
|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8
|
绿色财政政策与企业环境责任履行——来自“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的证据 |
薛钢
贾天悦
刘刚
|
《财贸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9
|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赋能作业改革策略研究——基于诸暨市学生作业注意力分散行为的实证分析 |
陈群
刘强
张纲
张镇潮
吴翌琳
|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0
|
碳减排政策组合使用效能差异及提升策略 |
杨霞
何刚
张世玉
蒋怀印
|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1
|
危机领导力、组织韧性与组织价值重塑——基于新东方响应“双减”政策的探索性案例研究 |
梁林
王洁
段世玉
|
《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2
|
低碳城市试点政策的红利效应:经济、环境与就业的平衡考虑 |
王军
苏坤瑞
|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3
|
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是否协同推进了降碳减污和扩绿增长? |
孙慧
张学峰
夏学超
杨泽东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4
|
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碳中和效应的多维评估——来自城市与企业的宏微观证据 |
田时中
王鹏霖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5
|
“双减”政策对学生家庭校外培训参与和支出的影响 |
庞小冬
薛海平
肖凤秋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6
|
|
16
|
民生财政的制度保障:来自减税政策的证据 |
秦士坤
马海涛
|
《中国软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17
|
碳交易试点政策发展现状及其对公共建筑的碳减排效应分析 |
朱维娜
秦颖
马丁媛
黄道涵
|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18
|
数字技术赋能低碳智慧农业的调查研究 |
程俊杰
潘志齐
崔维新
|
《智慧农业导刊》
|
2025 |
2
|
|
19
|
行政、市场和家庭私域:“双减”政策实施效果的分层响应机制探究——以江苏省追踪数据为例 |
李佳丽
樊启星
姚继军
|
《教育与经济》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0
|
基于状态空间扩展的深度强化学习混合流水车间调度 |
汤怀钰
王聪
张宏立
马萍
董颖超
|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
202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