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烯烃装置尾气治理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德展 宋文波 +2 位作者 邹发生 胡慧杰 陈明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6-92,共7页
综述了聚烯烃装置常用的尾气治理技术的特点及研究进展,介绍了催化燃烧法、吸附法、深冷法、膜分离法等在聚烯烃装置尾气治理、回收中的应用,着重总结了不同尾气治理技术的特点,以及不同技术在聚烯烃装置尾气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研究方... 综述了聚烯烃装置常用的尾气治理技术的特点及研究进展,介绍了催化燃烧法、吸附法、深冷法、膜分离法等在聚烯烃装置尾气治理、回收中的应用,着重总结了不同尾气治理技术的特点,以及不同技术在聚烯烃装置尾气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研究方向。对比了不同尾气治理技术的适用条件和优缺点,与单一尾气治理技术相比,组合尾气治理技术日益成为聚烯烃装置应用的主流方向。分析了不同组合工艺在尾气治理中的优势,得出组合工艺的基础模拟研究是最佳组合工艺选择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烯烃 尾气 治理技术 挥发性有机物 组合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嫩盆地北部林甸地热田供暖尾水处理试验 被引量:6
2
作者 李永利 于长生 +2 位作者 姜智超 商洁 张丽华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88-194,共7页
将混入污染物和杂质的地热尾水直接排向地表水体,会造成水、土环境污染,也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为高效减少地热尾水中污染物,实现供暖地热尾水的无害化排放,以林甸县花园镇供暖地热尾水为例,通过混凝沉淀、超滤、纳滤工艺开展供暖尾水... 将混入污染物和杂质的地热尾水直接排向地表水体,会造成水、土环境污染,也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为高效减少地热尾水中污染物,实现供暖地热尾水的无害化排放,以林甸县花园镇供暖地热尾水为例,通过混凝沉淀、超滤、纳滤工艺开展供暖尾水处理的室内实验和中试试验研究,连续监测获取地热尾水各处理工艺运行参数,组合工艺稳定运行期间监测到溶解性总固体浓度由5824.7 mg/L降为432.40 mg/L、氯化物浓度由3010.13 mg/L降为194.16 mg/L、氟化物浓度由1.57 mg/L降为0.31 mg/L、硼浓度由4.04 mg/L降为1.62 mg/L。确定该区地热尾水处理的最佳组合工艺为采用超滤运行压力为0.1 MPa,纳滤膜为陶氏NF90,操作压力为0.60 MPa,进水量为0.8 m3/h。室内实验溶解性总固体去除率90.21%~92.49%,氯化物去除率91.63%~93.02%,氟化物去除率96.81%,硼去除率55.20%~55.69%。中试试验溶解性总固体去除率为92.62%;氯化物浓度200 mg/L,氯化物去除率为92.57%;硼浓度1.77 mg/L,硼去除率为55.7%,以上实验结果均达到相关规范标准。试验证明本工艺处理松嫩盆地北部林甸地热田供暖尾水是可行的,解决了供暖尾水处理中资源浪费和尾水回收利用的技术性问题,为地热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嫩盆地 林甸地热田 供暖尾水 组合工艺 水处理 阶梯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工和地质资源特色的环境工程专业校内生产实习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以磷石膏-磷尾矿联合处理生产工艺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吴汉军 程清蓉 +4 位作者 周红 余军霞 张伟军 王营茹 潘志权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56-262,共7页
生产实习是高等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专业课程教学和学生培养的质量。针对环境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教学内容老化、缺乏针对性、实习基地少、考核体系单一不健全等问题,结合湖北省地质矿产、化工产业集... 生产实习是高等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专业课程教学和学生培养的质量。针对环境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教学内容老化、缺乏针对性、实习基地少、考核体系单一不健全等问题,结合湖北省地质矿产、化工产业集群发展对环境工程专业建设的需求,建立了“环-矿、环-化”结合特色的以磷石膏-磷尾矿联合处理生产工艺为背景的环境工程专业校内生产实习实践教学平台,并介绍了该平台的设备、工艺流程、教学知识点设计以及其达到的教学目的。实践结果表明:通过“环-矿、环-化”结合特色的环境工程专业校内生产实习实践教学平台的实际应用,增加了学生对化工和矿山企业生产过程的感性认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强化了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安全生产理念,加深了学生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理解和掌握,可为学生毕业后从事环保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专业 生产实习 实践教学平台 “环-矿、环-化”结合 磷石膏-磷尾矿联合处理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潜流湿地及曝气砾石床对污水厂尾水净化工艺包研究
4
作者 刘敏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2-151,共10页
为尾水型人工湿地最佳工艺包的构建提供支撑,选用惰性填料、活性填料、农副产品填料及人工制备填料组成的4类水平潜流湿地模块和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曝气砾石床共计5组平行模块在室外动态条件下净化污水厂尾水,通过调节工况探讨了不同湿... 为尾水型人工湿地最佳工艺包的构建提供支撑,选用惰性填料、活性填料、农副产品填料及人工制备填料组成的4类水平潜流湿地模块和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曝气砾石床共计5组平行模块在室外动态条件下净化污水厂尾水,通过调节工况探讨了不同湿地类型及设计工况对水平潜流湿地净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基础工况下,曝气砾石床对各类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较好,生物质填料对各形态氮素去除效果较好.调整工况,尤其是进水增加曝气后,各模块对污染物去除能力显著增强.最优工况下,曝气砾石床在各区设计水力停留时间(HRT)为3,5,3 h时,对TP和COD的去除率分别为87.5%和56.51%;生物质填料模块在HRT为12 h加曝气时对TN去除率为82.37%;沸石填料模块在HRT为12 h加曝气时对NH_(4)^(+)—N去除率为74.58%;改性填料模块在HRT为48 h时对SS的去除率为32.93%,HRT为12 h外加曝气时对BOD去除率为51.44%,以上各指标中TN达地表Ⅳ类水标准,其余指标可达地表Ⅱ类水标准.此外,在一定的污染范围内,潜流湿地模块对高浓度污水有较好的净化作用,出水浓度基本能保证在地表Ⅳ类水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潜流湿地 曝气砾石床 不同填料 不同工况 污水厂尾水 工艺组合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