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0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发酵虫草菌粉治疗慢性肾脏病4期患者的预后效果:基于回顾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王一荃 陈万佳 +2 位作者 刘旺意 张璐芸 邓跃毅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084-1091,1099,共9页
背景慢性肾脏病(CKD)是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CKD 4期是CKD病程中一个关键的阶段,标志着肾功能的显著下降和症状的明显出现。发酵虫草菌粉虽然长期应用于CKD的治疗之中,但其对CKD的预后影响尤其是CKD 4期的疗效缺乏循证医学证据。目的 探... 背景慢性肾脏病(CKD)是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CKD 4期是CKD病程中一个关键的阶段,标志着肾功能的显著下降和症状的明显出现。发酵虫草菌粉虽然长期应用于CKD的治疗之中,但其对CKD的预后影响尤其是CKD 4期的疗效缺乏循证医学证据。目的 探索发酵虫草菌粉治疗CKD 4期患者的长期预后情况及影响预后的潜在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2013—2022年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肾病科住院诊断为CKD 4期的患者631例为研究对象。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基础上,根据是否使用发酵虫草菌粉分为虫草治疗组(339例)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252例)。收集患者基本信息、是否伴随糖尿病、发生终点事件情况及进入终点事件时间、确诊CKD 4期时间及确诊时相关实验室指标等资料。采用倾向性得分匹配消除组间基线差异后,通过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影响CKD 4期患者预后的潜在相关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CKD 4期患者预后的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组间生存情况差异。结果 按1∶1比例匹配后最终共纳入378例患者。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使用发酵虫草菌粉(HR=0.79,95%CI=0.64~0.98,P=0.030),估算肾小球滤过滤(HR=0.97,95%CI=0.94~1.00,P=0.025)、血清白蛋白(HR=0.97,95%CI=0.96~0.99,P=0.002)水平升高可延长CKD 4期患者的生存时间;男性(HR=1.37,95%CI=1.09~1.71,P=0.006)、脑利钠肽(HR=1.00,95%CI=1.00~1.00,P=0.003)、血磷(HR=2.44,95%CI=1.63~3.67,P<0.001)和24 h尿蛋白(HR=1.00,95%CI=1.00~1.00,P<0.001)水平升高可缩短CKD 4期患者的生存时间。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虫草治疗组累积生存率高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HR=0.70,95%CI=0.57~0.86,P<0.001);低尿蛋白水平亚组中,虫草治疗患者累积生存率高于中西医结合治疗患者(HR=0.67,95%CI=0.52~0.85,P=0.001);高尿蛋白水平亚组中,两治疗组累积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18)。结论 长期使用发酵虫草菌粉能够延缓CKD 4期患者肾功能进展,在积极控制尿蛋白的前提下可发挥更好的临床疗效。较低水平的脑利钠肽和血磷、较高水平的血清白蛋白也是CKD 4期患者良好预后的潜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疾病 冬虫夏草 慢性肾脏病 发酵虫草菌粉 中西医结合疗法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痔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2025版) 被引量:2
2
作者 智从从 李雪 +2 位作者 程一乘 王孝龙 郑丽华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6期3217-3228,共12页
痔病是临床上常见的肛肠疾病之一,发病率居肛肠疾病之首。目前中西医结合治疗痔病领域涌现出许多新的临床证据。为更好地指导中西医结合诊疗痔病的临床实践,本工作组在《中国痔病诊疗指南(2020)》的基础上,开展指南更新必要性评估与临... 痔病是临床上常见的肛肠疾病之一,发病率居肛肠疾病之首。目前中西医结合治疗痔病领域涌现出许多新的临床证据。为更好地指导中西医结合诊疗痔病的临床实践,本工作组在《中国痔病诊疗指南(2020)》的基础上,开展指南更新必要性评估与临床问题遴选,确定了需要更新的19个临床问题与8个结局指标,并以《痔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在中华中医药学会申请立项。参考最新的国内外临床实践指南,基于研究证据的系统检索与客观评价,结合我国中西医临床专家的经验,经过工作组的充分讨论及广泛征求意见,最终汇总13条临床问题,形成17条推荐意见。本指南的制订旨在为各级医疗机构的医务工作者提供科学、具体的指导,促进中西医结合治疗痔病的规范化应用,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复发率及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痔病 中西医结合 诊断 治疗 循证实践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在慢加急性肝衰竭全病程管理中的特色和优势
3
作者 高方媛 冯颖 王宪波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01-1007,共7页
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是在慢性肝病基础上,不同诱因导致的急性肝功能恶化,伴随肝脏和/或肝外器官衰竭的复杂临床综合征,短期内病死率极高。随着临床循证医学证据的增多,《慢加急性肝衰竭中医临床诊疗指南》《慢加急性肝衰竭中西医结合... 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是在慢性肝病基础上,不同诱因导致的急性肝功能恶化,伴随肝脏和/或肝外器官衰竭的复杂临床综合征,短期内病死率极高。随着临床循证医学证据的增多,《慢加急性肝衰竭中医临床诊疗指南》《慢加急性肝衰竭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和《慢加急性肝衰竭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等多部指南和共识相继发布,中西医结合治疗ACLF的方法日趋规范和完善。本文从早期预警和预防、急性期治疗、并发症管理和康复期调护等方面探讨中西医结合在ACLF全病程管理中的特色和优势,以期加强临床医生对中西医治疗策略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 中西医结合疗法 多学科诊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西医临床病证特点的胆囊结石动物模型评价
4
作者 王琳琳 朱正望 +2 位作者 赵静涵 苗明三 朱平生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71-675,共5页
胆囊结石作为胆囊癌的重要危险因素,其发病率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年龄增长不断上升,并常伴有急慢性胆囊炎等并发症,目前其临床治疗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为主,但仍存在争议,且有术后复发的风险。建立与中西医临床病证特点高度吻合的理... 胆囊结石作为胆囊癌的重要危险因素,其发病率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年龄增长不断上升,并常伴有急慢性胆囊炎等并发症,目前其临床治疗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为主,但仍存在争议,且有术后复发的风险。建立与中西医临床病证特点高度吻合的理想动物模型,是深入认识胆囊结石的病因病机的重要手段与临床诊断和治疗的重要参考。因此,本文对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PubMed等数据库中胆囊结石相关动物实验的文献进行检索和整理归纳,总结阐述了目前国内外常见胆囊结石动物模型的动物种类和造模方法,并基于胆囊结石的中西医诊断标准对各个模型进行模型优缺点分析和临床症状与中医证候吻合度评价,以期为胆囊结石相关研究中动物模型的选择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 中西医 临床病证 动物模型 病证结合 诊断标准 吻合度 模型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治疗肝衰竭60年:从临床洞见到科学发现
5
作者 扈晓宇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16-1024,共9页
肝衰竭作为高致死率的临床危重症,其治疗面临巨大挑战。本文系统回顾、梳理了我国中医药治疗肝衰竭领域60年传承创新的成果。临床研究方面:早期探索阶段,发现茵陈蒿汤联合西医治疗效果明显,灌肠疗法初显成效,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循证医... 肝衰竭作为高致死率的临床危重症,其治疗面临巨大挑战。本文系统回顾、梳理了我国中医药治疗肝衰竭领域60年传承创新的成果。临床研究方面:早期探索阶段,发现茵陈蒿汤联合西医治疗效果明显,灌肠疗法初显成效,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循证医学时代,基于对肝衰竭“本虚标实”的认识,创新构建“脾虚邪陷发黄”“气虚瘀黄”“脾肾阳虚发黄”等中医病机理论;基于中医证候动态演变研究,发现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呈现“早实晚虚”的证型特征,据此建立分期辨治框架:早期祛实(解毒化瘀)、晚期补虚(温阳固脱)。技术创新层面:人工肝联合中药、结肠灌洗及针灸凸显多靶点协同优势。基础研究方面:揭示茵陈蒿汤通过肠道菌群-代谢轴调控肝功能,赤芍-附子药对重塑巨噬细胞极化,五味子木脂素与五味子多糖靶向GSH/GPX4调节脂质稳态,电针刺激足三里(ST36)激活肝再生信号等,阐明“清热解毒”“温阳固脱”等治则的分子机制。当前面临的挑战包括临床证据异质性、证候-生物标志物关联不足及前沿技术整合瓶颈。未来需构建“临床-基础”双向闭环研究范式,聚焦肠道微生态-免疫-能量代谢网络,推动中医药精准化治疗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功能衰竭 中医药疗法 中西医结合疗法 针灸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湿热蕴结证中度寻常痤疮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剑 盛友渔 +11 位作者 耿琳 张宪军 王长亮 宋艳丽 陈洁 周蓉 刘青云 佘远遥 田洪青 杨勤萍 李斌 徐金华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54,共4页
目的观察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湿热蕴结证中度寻常痤疮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取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研究设计,选取5家中心,筛选240例湿热蕴结证中度寻常痤疮受试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0例;试验组给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 目的观察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湿热蕴结证中度寻常痤疮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取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研究设计,选取5家中心,筛选240例湿热蕴结证中度寻常痤疮受试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0例;试验组给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对照组给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模拟剂;两组均联合外用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每天2次,洁面后涂于患处。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皮损(丘疹、脓疱、粉刺)数量以及中医证候(面红、皮疹痒痛、舌苔厚腻、尿黄、便秘)积分变化,记录不良反应。结果229例受试者完成试验,其中试验组117例、对照组112例。与基线相比,用药4周的两组患者的丘疹计数、脓疱计数显著减少,试验组粉刺计数和中医证候积分显著减少,且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痤疮皮损改善有效率为87.2%,高于对照组的58.0%(P<0.05)。试验组仅1例患者出现外用药膏刺激性反应。结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可有效改善湿热蕴结证中度寻常痤疮患者皮损数量及中医证候,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地蓝口服液 寻常型痤疮 湿热蕴结证 中西医结合疗法 随机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西医临床病症特点的肾病综合征动物模型分析
7
作者 徐婷婷 张霞 +8 位作者 丁樱 徐闪闪 王龙 刘嘉贤 孟彦利 罗文杰 冉思琪 王追越 任献青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72-1378,共7页
通过整理肾病综合征动物模型相关文献,并以微小病变型肾病综合征动物模型为例,结合中西医病因病机、临床诊断标准和辨证分型治疗,查阅文献对造模方法、造模动物、模型特点进行归类分析和综合评价。以微小病变型动物模型为例,此造模方法... 通过整理肾病综合征动物模型相关文献,并以微小病变型肾病综合征动物模型为例,结合中西医病因病机、临床诊断标准和辨证分型治疗,查阅文献对造模方法、造模动物、模型特点进行归类分析和综合评价。以微小病变型动物模型为例,此造模方法以阿霉素尾静脉注射最为常见,模型操作简单,成功率高,但此造模方法多依据西医病症特点,模型涉及因素过于单一,缺少以中医理论为主的中医造模方法,同疾病发病特点存在一定偏差。因此,未来肾病综合征动物模型的制备需朝着更加贴近临床实际的方向进行,除依据西医病症特点外,也要引入中医元素,这样的动物模型才能够为临床诊治及中西医药物研制提供更为可靠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动物模型 中西医 诊断标准 病症结合 评价标准 辨证分型 中医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性痴呆动物模型的中西医症状特点分析
8
作者 杨启铃 远佳瑶 +2 位作者 吴宿慧 李寒冰 李根林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07-512,共6页
根据血管性痴呆(VaD)中西医临床病症特点,依据临床诊断指标,对目前VaD动物模型加以研究,并对现有的动物模型与临床症状作出吻合度评价。通过检索各数据库,阅读相关文献,总结VaD的中西医病因病机及诊断标准的同时,归纳现有VaD动物模型,... 根据血管性痴呆(VaD)中西医临床病症特点,依据临床诊断指标,对目前VaD动物模型加以研究,并对现有的动物模型与临床症状作出吻合度评价。通过检索各数据库,阅读相关文献,总结VaD的中西医病因病机及诊断标准的同时,归纳现有VaD动物模型,分析已有动物模型的临床吻合度。通过梳理文献发现,VaD动物模型在临床上多以西医为指导,其中最常用的造模方法是两血管阻断法和四血管阻断法,复合VaD动物模型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但符合中医病证的模型较少并且吻合度低,主要集中在肾精亏虚证和热毒内蕴证,很难体现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因此构建一种准确、规范的VaD中西医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成为后续研究VaD防治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病症结合 动物模型 中西医 吻合度 血管阻断 热毒内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SA引导下鞘内镇痛泵植入结合子午流注开穴法用于肿瘤患者癌痛治疗的专家共识
9
作者 广东省抗癌协会肿瘤麻醉及镇痛治疗专委会 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学会麻醉学分委会 +26 位作者 鲁义 刘存志 耿武军 郑孝振 谢敬敦 张广防 刘超 李云 瞿燕 陈磊 黄希照 田航 黎玉辉 李红新 钟和英 陶荣贵 钟杰 庄越 马钧阳 胡艳 方剑 赵高峰 肖建斌 屠伟峰 孙嘉泽 段玉婷 王保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800-1808,共9页
目的探讨DSA引导下鞘内镇痛泵植入结合子午流注开穴法在肿瘤患者癌痛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规范化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文献检索、专家小组讨论形成推荐意见,经过专家咨询达成共识。共识内容包括术前评估与准备、手术操作流程、术... 目的探讨DSA引导下鞘内镇痛泵植入结合子午流注开穴法在肿瘤患者癌痛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规范化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文献检索、专家小组讨论形成推荐意见,经过专家咨询达成共识。共识内容包括术前评估与准备、手术操作流程、术后管理、中医治疗及个体化治疗方案。结果共识内容全面,涵盖术前评估、手术操作、术后管理、中医治疗及个体化治疗方案。结果显示,该中西医结合方案在有效缓解癌痛、减少阿片类药物使用的同时,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强了机体免疫功能。术后随访表明,患者对治疗的耐受性良好,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制订的共识内容全面,可为临床医生应用DSA引导下鞘内镇痛泵植入结合子午流注开穴法提供参考,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安全性,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癌痛 DSA引导 子午流注开穴法 中西医结合 个体化治疗 生活质量 免疫功能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隐窝注射联合超声下深刺八髎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
10
作者 蒋晨浩 张建楠 +5 位作者 周红梅 李荣华 杨慧慧 曹伟 刘砂金 蔡靓羽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3-288,共6页
目的:观察侧隐窝注射联合超声定位下深刺“八髎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侧隐窝注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超声定位下深刺八髎穴治疗... 目的:观察侧隐窝注射联合超声定位下深刺“八髎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侧隐窝注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超声定位下深刺八髎穴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血浆血栓烷素B_(2)(TXB_(2))水平、血浆前列腺素E_(2)(PGE_(2))水平、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核因子κB(NF-κB)蛋白磷酸化水平、Macnab标准来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的JOA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炎症介质水平(血浆TXB_(2)、PGE_(2)、TNF-α)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NF-κB蛋白磷酸化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优良率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侧隐窝注射联合超声定位下深刺八髎穴疗效肯定、临床操作简单可复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隐窝注射 腰椎间盘突出症 超声引导 针刺 八髎穴 炎症介质 NF-κB蛋白磷酸化水平 中西医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质量发展视域下公立医院中西医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实践探索
11
作者 许碧霞 孙华琴 +6 位作者 金水芳 邹小明 应京晶 张莲菁 卢旭雯 陈涛 盛瑛瑛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99-101,共3页
随着人们医疗需求朝着多样化方向发展,公立医院面临诸多挑战,在此情形下多学科诊疗模式成为必然选择。中西医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是浙江省中医院整合中西医资源,为患者提供综合且协同的诊疗服务,充分呈现了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创新及现代医... 随着人们医疗需求朝着多样化方向发展,公立医院面临诸多挑战,在此情形下多学科诊疗模式成为必然选择。中西医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是浙江省中医院整合中西医资源,为患者提供综合且协同的诊疗服务,充分呈现了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创新及现代医学技术的运用。该模式覆盖申请流程、实施情况、接诊流程及接诊规范等方面,通过强化学科之间的交流、组建团队、制定流程和规范,保障患者获得全面且个性化的诊疗服务。实践结果显示,中西医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使得医疗服务水平得以提升,诊疗流程得到优化,医疗效果和医院实力均得到提高。在未来,需要持续开展深入研究、加大推广应用和加强交流合作,以此推动中西医多学科诊疗模式发展与进步,为公立医院的高质量发展以及医疗体系的创新发展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公立医院 中西医多学科诊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本甲状腺炎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
12
作者 中华中医药学会 丁治国 夏仲元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46-258,共13页
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HT)是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患病率和发病率均呈增长趋势。中医药在桥本甲状腺炎的综合治疗中展现出独特的疗效优势,如降低抗体滴度水平,改善甲状腺功能,缩小甲状腺肿,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预... 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HT)是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患病率和发病率均呈增长趋势。中医药在桥本甲状腺炎的综合治疗中展现出独特的疗效优势,如降低抗体滴度水平,改善甲状腺功能,缩小甲状腺肿,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预后,提高生活质量等。本指南工作组在遵循循证医学原则的基础上,参考国际国内最新临床实践指南制订方法,客观评价桥本甲状腺炎中西医结合诊治证据,广泛征求中医学、临床医学、方法学等多学科专家的意见,最终形成本指南,旨在为我国桥本甲状腺炎的中西医结合规范诊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本甲状腺炎 中西医结合 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药联合治疗犬急性胰腺炎继发急性肾衰竭
13
作者 黄健佳 曾德鸿 +3 位作者 覃帅 周葱 张旭銮 陶林琳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0-144,共5页
为对近段时间出现精神沉郁、进行性消瘦、呕吐、卧地不起等症状的患犬进行诊断和治疗,通过了解病史、主诉以及一般检查、血常规、生化、C反应蛋白、胰腺炎和B超等检查结果对患犬进行评估和诊断,最终患犬被确诊为急性胰腺炎(AP)继发急性... 为对近段时间出现精神沉郁、进行性消瘦、呕吐、卧地不起等症状的患犬进行诊断和治疗,通过了解病史、主诉以及一般检查、血常规、生化、C反应蛋白、胰腺炎和B超等检查结果对患犬进行评估和诊断,最终患犬被确诊为急性胰腺炎(AP)继发急性肾衰竭(ARF)。综合评估患犬病情后,对患犬采用中西药联合的方案进行治疗。经过35 d的治疗后,患犬症状消失,恢复良好。结果表明,该治疗方案对犬AP继发ARF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当临床上遇见相似病例时,可以此方案作为参考对患病动物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急性肾衰竭 中西药联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进行肉牛瘤胃积液诊治的思考
14
作者 董军民 《中国牛业科学》 2025年第3期94-96,共3页
瘤胃积液作为反刍动物前胃系统的一种并发症,在临床上具有治疗后效果反复、后期恢复缓慢的特点,综合处置难度较大。为切实加强瘤胃积液的系统诊治,文章就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肉牛瘤胃积液的处置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及早控制酸中毒、... 瘤胃积液作为反刍动物前胃系统的一种并发症,在临床上具有治疗后效果反复、后期恢复缓慢的特点,综合处置难度较大。为切实加强瘤胃积液的系统诊治,文章就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肉牛瘤胃积液的处置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及早控制酸中毒、尽快恢复胃肠道机能、合理进行泄下治疗的原则,并提出了强化饲草质量管理、加强日常饲养管理、及早诊断处置、重视愈后护理等综合防控措施,以从根本上预防瘤胃积液的发生及愈后病情反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瘤胃积液 中西医结合 诊治 预防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肠同调论针刺治疗急性脑梗死血清代谢组学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董琦 田小刚 +4 位作者 黄继升 窦旭辉 王琦 吴佳 陈红梅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5-168,共4页
目的 分析脑肠同调论针刺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血清代谢组学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8年3月—2022年12月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3例采用常规疗法,观察组63例在此基础上采用脑肠同调论针刺治疗... 目的 分析脑肠同调论针刺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血清代谢组学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8年3月—2022年12月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3例采用常规疗法,观察组63例在此基础上采用脑肠同调论针刺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神经功能,炎症因子水平以及对血清代谢组学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83%(61/63),远高于对照组的80.96%(57/63),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hs-CRP)、血浆氧化三甲胺(trimethylamine oxide, TMAO)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苯丙氨酸、溶血卵磷脂、焦谷氨酸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脑肠同调论针刺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明确,可减轻患者炎症反应,调节其肠道菌群代谢产物水平及氨基酸、磷脂代谢障碍等,使紊乱的代谢趋于正常,以达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患者预后的目的,有较高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脑肠同调针刺疗法 中西医结合疗法 神经功能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切缅怀现代中兽医学的奠基人蒋次昇教授
16
作者 胡松华 方维焕 《中兽医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91-94,共4页
蒋次昇(1914―2004),湖南湘乡人,现代中兽医学的奠基人、著名中兽医学家、兽医教育家。蒋先生成功运用中西兽医结合方法治疗驴怀骡妊娠毒血症;研制成功了防治奶牛乳房炎的系列产品,提出了中西兽医结合防制奶牛乳房炎的综合措施;在我国... 蒋次昇(1914―2004),湖南湘乡人,现代中兽医学的奠基人、著名中兽医学家、兽医教育家。蒋先生成功运用中西兽医结合方法治疗驴怀骡妊娠毒血症;研制成功了防治奶牛乳房炎的系列产品,提出了中西兽医结合防制奶牛乳房炎的综合措施;在我国首次确诊奶牛棒曲霉菌病麦芽根中毒。在收集、整理我国兽医遗产的基础上,蒋先生主持编著了一整套中兽医专著,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兽医专业人才。在先生诞辰110周年之际,我们满怀敬意和思念之情,深切缅怀他为祖国兽医事业作出的卓越贡献。他崇高的科学精神和道德风范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次昇 现代中兽医学 奠基人 中西兽医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肿瘤中西医结合治疗模式探索 被引量:17
17
作者 王俊壹 李柳 +3 位作者 沈卫星 吴勉华 周仲瑛 程海波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7-222,共6页
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虽然目前中西医结合已成为我国恶性肿瘤治疗的专家共识,但尚未形成成熟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模式。通过探索构建恶性肿瘤中西医结合治疗模式,即中西医协同治疗、中医姑息治疗和中医防变治疗,覆盖恶性... 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虽然目前中西医结合已成为我国恶性肿瘤治疗的专家共识,但尚未形成成熟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模式。通过探索构建恶性肿瘤中西医结合治疗模式,即中西医协同治疗、中医姑息治疗和中医防变治疗,覆盖恶性肿瘤不同阶段,以期在恶性肿瘤治疗过程中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与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中西医结合 治疗模式 协同治疗 姑息治疗 防变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雅星 姜甘 +3 位作者 吕健 路振凯 黎元元 谢雁鸣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621-2626,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中成药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西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通过全面检索关于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西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利用统计软件RevMan5.3提取并分析数据。结果... 目的:系统评价中成药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西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通过全面检索关于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西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利用统计软件RevMan5.3提取并分析数据。结果:共纳入13项研究,共包含1313例患者,其中观察组661例,对照组652例。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西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有效率高于单用西药(RR=1.17,95%CI为1.13~1.22,P<0.0001),退热时间(MD=-1.29,95%CI为-1.35~-1.22,P<0.0001),听诊肺部啰音消退时间(MD=-1.77,95%CI为-1.85~-1.69,P<0.0001)及咳嗽症状消退时间(MD=-2.59,95%CI为-2.67~-2.52,P<0.0001)4个方面均优于单用西药。GRADE评价结果显示证据质量以低质量为主。结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西药优于单独应用西药,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支原体肺炎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 阿奇霉素 随机对照试验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临床疗效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膀胱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9
作者 任青 陈国铭 +3 位作者 王宁 陈正义 赵楷波 冯奕斌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24-231,共8页
膀胱癌(bladder cancer,BC)是一种在全球影响广泛的常见且危险的疾病。西医和中医各自对膀胱癌有其独特的理解、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概述西医和中医对膀胱癌的流行病学、统计学、诊断和治疗方面的认识。此外,还探讨了中西医结合治疗膀... 膀胱癌(bladder cancer,BC)是一种在全球影响广泛的常见且危险的疾病。西医和中医各自对膀胱癌有其独特的理解、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概述西医和中医对膀胱癌的流行病学、统计学、诊断和治疗方面的认识。此外,还探讨了中西医结合治疗膀胱癌的方法,包括中医在手术治疗、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以及其他西医治疗中的应用。最后,讨论了中医对膀胱癌的循证和临床研究,包括单一化合物、提取物、方剂和专利药物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中西医结合 循证临床研究 诊断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并发骨质疏松症的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董佩 袁普卫 +5 位作者 康武林 高亚丽 白元帅 王振凯 刘扬 姚彬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1-156,共6页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致残性疾病,易导致骨质疏松症和骨折的发生,对全球健康状况具有巨大影响。骨质疏松症作为类风湿关节炎的主要合并症之一,其发病机制主要与炎症、细胞因子释放和自身抗体产生有关。针对类风湿关节炎并发骨质疏松...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致残性疾病,易导致骨质疏松症和骨折的发生,对全球健康状况具有巨大影响。骨质疏松症作为类风湿关节炎的主要合并症之一,其发病机制主要与炎症、细胞因子释放和自身抗体产生有关。针对类风湿关节炎并发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中医学强调整体观念,注重辨证论治,治疗主要用经方(独活寄生汤、桂枝附子汤)、中药自拟方、中成药等;西医学根据病因及临床表现抗风湿治疗、抗骨质疏松等治疗;此外,还有中西医结合疗法。笔者经查阅文献,总结类风湿关节炎并发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方法,以期为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骨质疏松症 中医药疗法 西医学疗法 中西医结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