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施肥模式对雪菜产量和效益的影响
1
作者 王飞 秦方锦 +4 位作者 章余 车春华 胡伋 黄郑宸 郑振浩 《中国土壤与肥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8-183,共6页
比较不同施肥模式下雪菜的产量和生产效益,以期提炼合理施肥模式,为实施化肥减量增效行动提供参考。采用配方施肥、缓控释肥应用、有机无机配合施肥等技术路线,各设3个处理,以农户习惯施肥为对照(CK),减少总养分28.7%~42.7%(均指折纯养... 比较不同施肥模式下雪菜的产量和生产效益,以期提炼合理施肥模式,为实施化肥减量增效行动提供参考。采用配方施肥、缓控释肥应用、有机无机配合施肥等技术路线,各设3个处理,以农户习惯施肥为对照(CK),减少总养分28.7%~42.7%(均指折纯养分量,下同)。结果显示,当地主推的配方施肥模式(基肥20-15-10配方肥、尿素提苗、春发肥21-6-13配方肥)较CK化肥减量37.7%,雪菜显著增产12.0%,每公顷增加效益10465.5元;缓控释肥模式(24-12-12缓释肥作基肥、高氮低磷配方肥作春发肥,不施提苗肥)较CK化肥减量33.8%,雪菜增产2.7%,每公顷增加效益4947元;有机无机配合施肥模式(每公顷施用商品有机肥7500 kg,与当地主推配方肥配合施用)较CK化肥减量36.1%,雪菜显著增产11.0%,每公顷增加效益5290.5元。综上所述,配方施肥模式减肥节本增收效果佳,推广应用价值最大;缓控释肥模式有助于实现轻简化施肥,但新肥料大面积应用需经过田间试验验证;有机无机配合施肥模式增产显著,需进一步探索适宜的有机肥用量以及化肥减量幅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菜 化肥减量增效 配方施肥 缓控释肥 有机无机配合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控释肥对烤烟生长发育及烟叶质量的影响——以南平烟区‘翠碧1号’为例
2
作者 冯烨君 梁桂广 +5 位作者 阮杰崇 林小兴 钟福裕 赵成坤 李麒 陈克玲 《湖南农业科学》 2025年第6期45-51,共7页
为了探讨缓控释肥对南平烟区‘翠碧1号’烤烟生长发育及品质形成的影响,通过田间试验,设置T1(N-P-K=7-8-20)、T2(N-P-K=10-10-20)、T3(N-P-K=10-10-30)3种缓控释肥处理,以常规施肥为对照(CK),系统分析了不同肥料处理对烤烟农艺性状、干... 为了探讨缓控释肥对南平烟区‘翠碧1号’烤烟生长发育及品质形成的影响,通过田间试验,设置T1(N-P-K=7-8-20)、T2(N-P-K=10-10-20)、T3(N-P-K=10-10-30)3种缓控释肥处理,以常规施肥为对照(CK),系统分析了不同肥料处理对烤烟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氮钾素吸收与积累、烤后烟叶物理特性、化学成分、感官质量和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缓控释肥配施对烤烟农艺性状影响不显著,但显著提高了干物质积累,尤其是T3的根和叶干重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缓控释肥处理促进了烟株对氮钾素的吸收与积累,其中T3表现最佳;烤后烟叶的物理性状和外观质量得到了改善,化学成分的协调性也有所提升,T1和T2的感官评吸质量得分最高,但T3在经济性状方面表现最佳,其产值、均价和上等烟比例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综上,缓控释肥一次性基施在南平烟区具有显著应用潜力,T1处理更有利于烤烟产量和品质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控释肥配施 南平烟区 养分利用率 烤烟品质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释氮肥与尿素配施对机插杂交籼稻碳氮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吕腾飞 谌洁 +4 位作者 代邹 马鹏 杨志远 郑传刚 马均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966-1977,共12页
为探究缓释氮肥与尿素配施对我国西南地区机插杂交籼稻碳氮积累的影响,2016—2017年,本研究以杂交籼稻F优498为试验材料,设置2种机插方式和4种不同的氮肥缓、速配施方法,调查了杂交稻植株碳氮含量和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 为探究缓释氮肥与尿素配施对我国西南地区机插杂交籼稻碳氮积累的影响,2016—2017年,本研究以杂交籼稻F优498为试验材料,设置2种机插方式和4种不同的氮肥缓、速配施方法,调查了杂交稻植株碳氮含量和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与毯苗机插相比,在水稻生育中后期,钵苗机插提高了杂交稻幼穗和剑叶中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增加了植株抽穗期和成熟期碳氮积累、拔节期植株碳素含量和C/N、抽穗期和成熟期穗部C/N,有利于提高杂交稻产量。与缓释肥一次基施相比,缓释氮肥基施配合尿素穗肥追施(N_(3)),显著提高了幼穗和剑叶中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拔节期植株的碳氮比、抽穗期和成熟期植株碳素积累,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机插杂交稻产量。另外,机插杂交籼稻高产群体植株碳氮比在拔节期应控制在1.85~2.12,抽穗期2.47~2.82,成熟期3.34~3.53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籼稻 钵苗机插 缓速配施 碳氮代谢 碳氮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肥缓速配施对两种机插稻物质生产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吕腾飞 谌洁 +3 位作者 代邹 杨志远 郑传刚 马均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86-296,共11页
【目的】为探索钵苗机插杂交籼稻在西南稻区高产的物质生产及产量特性。【方法】在2016—2017年,以杂交籼稻F优498为试验材料,采用两因素裂区设计,主区为2种机插方式:钵苗机插和毯苗机插;副区为4种氮肥管理方式:不施氮肥,缓释肥一次基施... 【目的】为探索钵苗机插杂交籼稻在西南稻区高产的物质生产及产量特性。【方法】在2016—2017年,以杂交籼稻F优498为试验材料,采用两因素裂区设计,主区为2种机插方式:钵苗机插和毯苗机插;副区为4种氮肥管理方式:不施氮肥,缓释肥一次基施,缓释肥:尿素=7:3一次基施(缓速基施)和缓释肥:尿素=7:3,其中缓释肥当作基肥,尿素当作促花肥施用(缓基速追);总施氮量均为150 kg/hm^(2),随机排列,重复3次,研究杂交籼稻高产的物质生产特性、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结果】与毯苗机插相比,钵苗机插在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期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分别提高了11.98%、13.26%和4.34%,抽穗期光合有效叶面积、高效叶面积和高效叶面积率以及抽穗后7 d的剑叶净光合速率分别提高了8.21%、14.13%、5.20%和12.39%,抽穗~成熟的茎叶干物质转运量和穗部干物质增加量,以及茎叶干物质转运率、干物质转运对穗部的贡献率、茎鞘物质转化率和茎叶表观输出率也均显著提高。相比缓释肥一次基施,缓基速追有效提升了机插杂交稻抽穗期光合有效面积和高效叶面积,并能够显著提高抽穗期和成熟期地上部及地上部各器官的干物质积累量以及抽穗~成熟阶段叶片干物质转运量和转运率。【结论】钵苗机插和氮肥缓基速追能够提高杂交籼稻拔节~抽穗和抽穗~成熟的干物质积累、增大抽穗后光合面积、提高光合物质生产和运转能力,进而使稻谷产量分别比毯苗机插和缓释肥一次基施提高了8.91%和4.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籼稻 钵苗 机插 缓速配施 物质生产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释与速效肥配施对滨海稻区直播稻产量的影响
5
作者 任海 胡馨允 +7 位作者 王宇 吕小红 马畅 隋鑫 杜萌 李旭 王志兴 徐勇 《北方水稻》 CAS 2023年第3期11-14,25,共5页
为了探索滨海稻区水稻旱直播最佳施肥方案,保证产量同时尽量降低农业成本、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生态效益,为直播稻未来在滨海稻区发展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田间对比试验方法,研究缓释肥与速效氮肥配施对滨海稻区水稻旱直播... 为了探索滨海稻区水稻旱直播最佳施肥方案,保证产量同时尽量降低农业成本、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生态效益,为直播稻未来在滨海稻区发展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田间对比试验方法,研究缓释肥与速效氮肥配施对滨海稻区水稻旱直播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际产量750 kg/hm^(2)的缓释肥(基肥)与65 kg/hm^(2)的速效氮肥(蘖肥)配施的处理7或750 kg/hm^(2)的缓释肥(基肥)与33 kg/hm^(2)的速效氮肥(穗肥)配施的处理8较好。处理7产量比处理8增加1.09%。合理的缓释肥与速效氮肥配施能够满足水稻各时期生长发育对肥的需要,大大提高了水稻旱直播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释与速效肥配施 直播稻 产量 米质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缓释基肥与播种量配置对水稻机械旱直播米质的影响
6
作者 任海 王宇 +5 位作者 吕小红 马畅 隋鑫 杜萌 李旭 王志兴 《北方水稻》 CAS 2023年第5期6-9,共4页
为了探索滨海稻区水稻机械旱直播控缓释基肥与播种量配置最佳方案,并且保证米质同时尽量降低农业成本、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生态效益,为直播稻未来在滨海稻区发展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田间对比试验方法,研究了控缓释基肥与... 为了探索滨海稻区水稻机械旱直播控缓释基肥与播种量配置最佳方案,并且保证米质同时尽量降低农业成本、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生态效益,为直播稻未来在滨海稻区发展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田间对比试验方法,研究了控缓释基肥与播种量配施对滨海稻区水稻机械旱直播米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稻米营养品质及食味值较好的依次为810 kg/hm^(2)的控缓释基肥与195 kg/hm^(2)的播种量配置、675 kg/hm^(2)的控缓释基肥与195 kg/hm^(2)的播种量配置;稻米蒸煮品质综合较好的依次为810 kg/hm^(2)的控缓释基肥与195 kg/hm^(2)的播种量配置、675 kg/hm^(2)的控缓释基肥与105 kg/hm^(2)的播种量配置;稻米加工品质与外观品质较好为540 kg/hm^(2)控缓释基肥与195 kg/hm^(2)播种量配置。综上,合理的控缓释基肥与播种量配置能够满足水稻各时期生长发育对肥的需要,同时有效调节群体数量,大大提高了水稻旱直播米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释与速效肥配施 直播稻 产量 米质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释与速效肥配施对滨海稻区直播稻米质的影响
7
作者 王宇 胡馨允 +2 位作者 任海 王志兴 徐勇 《北方水稻》 CAS 2023年第3期1-5,共5页
为了探索滨海稻区水稻旱直播最佳施肥方案,保证米质同时尽量降低农业成本、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生态效益,为直播稻未来在滨海稻区发展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田间对比试验方法,研究了缓释肥与速效氮肥配施对滨海稻区水稻旱直... 为了探索滨海稻区水稻旱直播最佳施肥方案,保证米质同时尽量降低农业成本、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生态效益,为直播稻未来在滨海稻区发展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田间对比试验方法,研究了缓释肥与速效氮肥配施对滨海稻区水稻旱直播米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稻米品质是750 kg/hm2的缓释肥(基肥)与65 kg/hm2的速效氮肥(蘖肥)配施的处理7或750 kg/hm2的缓释肥(基肥)与33 kg/hm2的速效氮肥(穗肥)配施的处理8较好。处理7加工品质及部分外观品质比处理8略好,但在稻米营养品质、蒸煮品质、食味值及淀粉RVA谱特征值都是蛋白质、直链淀粉含量低的处理8比处理7略好。合理的缓释肥与速效氮肥配施能够满足水稻各时期生长发育对肥的需要,大大提高了水稻旱直播米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释与速效肥配施 直播稻 米质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脂包膜缓释肥与尿素配施对稻茬冬小麦产量、氮肥利用率与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42
8
作者 马泉 唐紫妍 +6 位作者 王梦尧 李福建 李春燕 丁锦峰 朱敏 郭文善 朱新开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202-1210,共9页
为了探究树脂包膜缓释肥在稻茬冬小麦生产上的高效施肥方式,以含氮45%树脂包膜缓释肥(PCU)和含氮46.3%普通尿素(U)设计五种施肥模式:100%PCU全部基施(M1);60%PCU基施,40%U拔节期追施(M2);60%PCU基施,40%PCU返青期追施(M3);30%PCU与30%U... 为了探究树脂包膜缓释肥在稻茬冬小麦生产上的高效施肥方式,以含氮45%树脂包膜缓释肥(PCU)和含氮46.3%普通尿素(U)设计五种施肥模式:100%PCU全部基施(M1);60%PCU基施,40%U拔节期追施(M2);60%PCU基施,40%PCU返青期追施(M3);30%PCU与30%U基施,20%PCU与20%U返青期追施(M4);常规尿素施肥模式(全部为尿素,基肥∶分蘖肥∶拔节肥∶孕穗肥为50%∶10%∶20%∶20%)为对照(CK),研究不同施肥模式对稻茬冬小麦群体质量、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氮效率和经济效益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四种PCU施肥模式产量均高于对照,其中M3和M4模式的增产效果最显著,分别较对照增产15.11%和17.44%,增产的原因主要在于穗数和千粒重的增加;M3和M4模式的茎蘖成穗率分别较对照高4.15%和3.88%,干物质积累量分别高25.86%和25.91%,LAI在开花期和乳熟期均显著高于对照,更有利于延缓花后叶片衰老,促进籽粒充实。M3和M4模式氮肥表观利用率和氮肥农学效率也显著高于对照;以M4模式成本较低,净效益最高,达12 223.99元·hm-2,分别比对照和M3模式高29.05%和6.58%。故生产上推荐30%树脂包膜缓释肥与30%尿素基施、20%树脂包膜缓释肥与20%尿素返青期追施的施肥模式,此模式有利于构建适宜群体、协调产量构成因素、提高产量、降低人工成本、增加经济效益、提高氮肥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包膜缓释肥 配施 冬小麦 氮肥利用率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释氮肥配施尿素对迟播小麦产量形成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11
9
作者 咸云宇 王维领 +6 位作者 赵凌天 刘畅 刘光明 姜恒鑫 廖平强 赵灿 霍中洋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117-1129,共13页
为建立稻茬迟播小麦树脂包膜缓释氮肥高效施肥模式与技术,以冬小麦品种扬麦23为材料,以43%树脂包膜缓释氮肥(PCU,含氮43%)和尿素(U,含氮46%)为氮肥,设置“一次性基施”(A)与“一基一追”(B)2种施肥模式,共形成100%树脂包膜缓释氮肥基施(... 为建立稻茬迟播小麦树脂包膜缓释氮肥高效施肥模式与技术,以冬小麦品种扬麦23为材料,以43%树脂包膜缓释氮肥(PCU,含氮43%)和尿素(U,含氮46%)为氮肥,设置“一次性基施”(A)与“一基一追”(B)2种施肥模式,共形成100%树脂包膜缓释氮肥基施(A1)、80%树脂包膜缓释氮肥+20%尿素基施(A2)、60%树脂包膜缓释氮肥+40%尿素基施(A3)、80%树脂包膜缓释氮肥基施+20%尿素返青期追施(B1)、80%树脂包膜缓释氮肥基施+20%尿素拔节期追施(B2)、60%树脂包膜缓释氮肥基施+40%尿素返青期追施(B3)、60%树脂包膜缓释氮肥基施+40%尿素拔节期追施(B4)等7个施肥处理,分析了缓释氮肥与尿素配施对迟播小麦产量及其构成、茎蘖动态、干物质积累、叶面积指数、SPAD值、氮素利用效率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次性基施模式处理(A1~A3)的小麦产量显著低于常规施肥(CK,基肥∶分蘖肥∶拔节肥∶孕穗肥=5∶1∶2∶2);“一基一追”两次施肥模式处理(B1~B4)的产量显著高于CK,泰州与扬州两地分别平均增产5.77%和5.64%,其中B4处理产量最高,分别为8796.80和7848.18kg·hm,分别比CK高8.30%和9.05%;与CK相比,“一基一追”两次施肥模式处理的生育中、后期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乳熟期旗叶SPAD值、全生育期吸氮总量与氮素利用效率、净效益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不同施肥处理中,B4处理氮素各利用指标表现最优,其中氮素积累总量及经济净效益平均达到266.83kg·hm和11992.96元·hm。综上,“60%树脂包膜缓释氮肥基施+40%尿素拔节期追施”是稻茬迟播小麦树脂包膜缓释氮肥高产高效施肥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释氮肥 配施 迟播小麦 氮素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肥缓速配施对水稻氮素吸收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10
作者 张阳 郝鹏 +3 位作者 王柏秋 安利 李海 纪沫 《北方水稻》 CAS 2022年第6期32-35,共4页
为进一步提高水稻氮肥利用率,提高水稻产量,探究氮肥缓速配施对水稻氮素吸收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通过田间小区试验,设N0(不施用氮肥),N1(100%缓释肥一次性基施),N2(70%缓释肥做基肥+30%尿素做穗肥)和N3(70%缓释肥做基肥+20%尿素和10%缓... 为进一步提高水稻氮肥利用率,提高水稻产量,探究氮肥缓速配施对水稻氮素吸收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通过田间小区试验,设N0(不施用氮肥),N1(100%缓释肥一次性基施),N2(70%缓释肥做基肥+30%尿素做穗肥)和N3(70%缓释肥做基肥+20%尿素和10%缓释肥做穗肥)4种氮肥施用模式,研究各模式下水稻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及氮肥利用率的特征。结果表明,N3处理的产量与氮肥利用率均为最高,达到9.74 t·hm-2和18.75%,与穗肥全部为速效肥的N2处理相比,产量和氮肥利用率提高了1.35%和7.88%。说明在穗肥中加入一定比例的缓释肥,可以延长抽穗期到成熟期的氮肥供应周期,提高抽穗期到成熟期的氮肥吸收量,提高氮肥利用率,增加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 缓速配施 氮肥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