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阻水淹层地化录井识别技术在南海北部A油田的应用
1
作者 李冬蕾 胡琳 +3 位作者 王建伟 邓薇 贾元钊 柴晓武 《录井工程》 2024年第1期52-60,共9页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常采用注水方式为地层提供能量。由于储层的非均质性,通常物性好、连通性好的层位被快速水淹,剩余油较少,而物性差、连通性差的层位因注入水未波及,则留存较多剩余油。部署调整井开发剩余油需避开水淹层射孔,因此需要...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常采用注水方式为地层提供能量。由于储层的非均质性,通常物性好、连通性好的层位被快速水淹,剩余油较少,而物性差、连通性差的层位因注入水未波及,则留存较多剩余油。部署调整井开发剩余油需避开水淹层射孔,因此需要对水淹层进行准确识别。通过优选S_(1)、nC_(24)/nC_(29)、∑(C_(1)-C_(5))/∑(C_(1)-C_(9))等地化录井优势参数进行有机组合,建立了基于地化谱图对比识别方法、热蒸发烃气相色谱参数nC24/nC29比值法,以及轻烃组分∑(C_(1)-C_(5))/∑(C_(1)-C_(9))比值与岩石热解S1交会图板法用于低阻水淹层地化录井识别。该技术在南海北部海域A油田的应用表明,水淹层识别符合率达到87.5%,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为油田开发避开水淹层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阻水淹层 地化录井 岩石热解 热蒸发烃气相色谱 轻烃组分分析 交会图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集成化测井技术 被引量:12
2
作者 张焕武 马恩军 +1 位作者 曹丽 张宪生 《测井技术》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45-249,共5页
国外集成化测井技术目前最具代表性的是斯伦贝谢公司开发研制的 Platform Express,它是对传统的三组合仪器串 (密度、中子、电阻率以及辅助测量 )的优化设计和组装 ,长度和重量都缩减了一半多 ,测速提高了 1倍 ,抗震性能明显提高 ,可以... 国外集成化测井技术目前最具代表性的是斯伦贝谢公司开发研制的 Platform Express,它是对传统的三组合仪器串 (密度、中子、电阻率以及辅助测量 )的优化设计和组装 ,长度和重量都缩减了一半多 ,测速提高了 1倍 ,抗震性能明显提高 ,可以记录三组合仪器串的所有测量自然伽马、中子孔隙度、体积密度、Pe、冲洗带电阻率和地层电阻率值 ;辅助测量包括井径、加速度、电缆张力、井温、泥饼厚度以及仪器与井壁的距离 ;在短半径水平井、狗腿子井以及不规则井眼中的测井成功率高 ,适合于开发井测井和老油田挖潜 ,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测井仪器系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测井 集成化 遥测 井眼成像 高分辨率电阻率 测井仪 国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地化录井技术判别低电阻率油层 被引量:9
3
作者 李剑锋 张文正 +2 位作者 卢燕 李明瑞 孙林 《录井工程》 2007年第2期32-34,49,共4页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纽储集层为低渗透、特低渗透储集层。该盆地姬塬地区长2段、长4+5段地层由于受储集岩中黏土矿物赋存状态、层间水、束缚水含量和地层水矿化度等因素的影响,局部形成低电阻率油层,给常规录井、测井带来一定的...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纽储集层为低渗透、特低渗透储集层。该盆地姬塬地区长2段、长4+5段地层由于受储集岩中黏土矿物赋存状态、层间水、束缚水含量和地层水矿化度等因素的影响,局部形成低电阻率油层,给常规录井、测井带来一定的困难。储集岩热解技术作为成熟的地化录井技术,在储集层含油性判别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热解烃总量主要反映储集岩油气充注程度,是有效的储集岩含油性判别指标。应用地化录井技术,通过对实际资料进行分析,认为研究区长2段、长4+5段油层段储集岩热解烃总量大于10.0mg/g,油水同层段储集岩热解烃总量为5.0~10.0mg/g,含油水层段储集岩热解烃总量为2.5~5.0mg/g,水层段储集岩热解烃总量小于2.5mg/g。分析结果表明,应用该指标对低电阻率油藏的判别效果相对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集岩 低电阻率油藏 地化录井 热解烃总量 含油性 判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化热解录井和电阻率测井技术的江苏G油田水淹层实验响应特征和评价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宋延杰 曹雅楠 +3 位作者 柯涛 赵毅 唐晓敏 付健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4-31,122,共9页
江苏G油田某断块储层采用注淡水方式驱油,采用电阻率测井技术划分水淹层比较困难,而地化热解录井技术不受地层水矿化度变化影响,可以区分油层/弱水淹层与中水淹层、强水淹层。在模拟断块储层条件下,选用孔隙度相近的7块岩样作为一组,采... 江苏G油田某断块储层采用注淡水方式驱油,采用电阻率测井技术划分水淹层比较困难,而地化热解录井技术不受地层水矿化度变化影响,可以区分油层/弱水淹层与中水淹层、强水淹层。在模拟断块储层条件下,选用孔隙度相近的7块岩样作为一组,采用稳态法油水同驱制作不同产水率样品,测量样品地化热解参数和电阻率;选取岩样含油气总量(P_g)、原油轻重组分指数(PS)作为断块地化热解水淹敏感性参数,选取RFOC-RILD和RILD作为断块测井水淹敏感性参数,采用地化热解图版将油层/弱水淹层、中水淹层、强水淹层区分开,再利用电阻率图版将油层和弱水淹层区分开,建立录测结合水淹层评价图版,图版精度为83%,明显高于地化热解录井水淹层划分图版精度和测井水淹层划分图版精度。结果表明:随着产水率(F_w)升高,P_g、液态烃含量(S1)和热解烃含量(S2)降低,且P_g降低更明显;当注入水矿化度与原始水矿化度比为0.5时,0≤F_w≤10%样品的电阻率明显高于其他产水率范围样品的电阻率。随着水淹程度的增强,井壁取心样品PS呈现明显减小的趋势。地化热解录井与电阻率测井技术结合的水淹层评价方法可更好地实现G油田4级水淹级别的精细划分与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水淹 地化热解和电阻率联测实验 水淹实验响应特征 水淹敏感性参数 水淹级别划分图版 地化热解录井技术 电阻率测井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录井学科分类体系探讨之“地球化学录井”分类体系 被引量:4
5
作者 刘岩 陈恭洋 +6 位作者 刘应忠 田永晶 谭超 印森林 冯伟 刘兆良 程乐利 《录井工程》 2015年第4期5-10,92,共6页
作为录井技术中的一个分支,"地球化学录井"的定位与分类在目前不甚明晰的录井技术体系中极具代表性,迫切需要对其学科概念、分类等进行深入的辨析,以便为规范学科体系及规划未来发展方向提供依据。为此,从"地球化学录井&... 作为录井技术中的一个分支,"地球化学录井"的定位与分类在目前不甚明晰的录井技术体系中极具代表性,迫切需要对其学科概念、分类等进行深入的辨析,以便为规范学科体系及规划未来发展方向提供依据。为此,从"地球化学录井"概念的演变入手,对"地球化学录井"的定义、分类进行阐述,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等原则提出了按专业领域、分析技术类型、检测对象、检测时机、服务类型5种分类方案供同行专家指正,以便为"地球化学录井"在整个录井技术体系中找到合理的定位,并期望以此促进整个录井学科体系向规范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化录井 岩石热解 分类体系 录井技术 规范化 发展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球化学录井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被引量:9
6
作者 邢立 刘建朝 《录井工程》 2006年第2期46-50,共5页
简要介绍了国内地化录井技术的发展历程,分析了该技术的特点及在油气勘探开发应用中取得的成效。认为中国地化录井技术在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扩展了该技术的应用领域和范围,目前该专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在以统计... 简要介绍了国内地化录井技术的发展历程,分析了该技术的特点及在油气勘探开发应用中取得的成效。认为中国地化录井技术在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扩展了该技术的应用领域和范围,目前该专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在以统计资料及应用实例报道该技术的应用成果及独特技术优势的同时,也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指出了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录井 岩石热解 分析技术 气相色谱 轻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河油田中低电阻率油层解释评价方法研究
7
作者 孙红梅 陈红梅 《录井工程》 2006年第4期22-25,共4页
随着油田勘探开发的深入,充分认识和研究中低电阻率油气层解释评价方法,已成为石油地质工作者攻关的重要课题之一。针对中低电阻率油气层的特征,分析了辽河油田中低电阻率油气层的形成原因及其在录井中的显示特征,对应用定量荧光录井参... 随着油田勘探开发的深入,充分认识和研究中低电阻率油气层解释评价方法,已成为石油地质工作者攻关的重要课题之一。针对中低电阻率油气层的特征,分析了辽河油田中低电阻率油气层的形成原因及其在录井中的显示特征,对应用定量荧光录井参数、气测与地化参数结合及核磁共振录井参数解释方法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定量荧光录井参数、气测与地化参数、核磁共振录井参数解释评价图板及标准,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现场快速评价方法,通过实例说明录井新技术在辽河油田中低电阻率油气层解释评价中的显著效果,为该油田现场储集层解释评价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电阻率 油气层 录井技术 定量荧光 气测 地化 核磁共振 解释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化录井综合解释评价方法在尚家区块开发井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邵洪燕 张晓莉 《录井工程》 2009年第1期33-36,共4页
尚家区块扶杨油层断层较发育,油藏类型复杂,加之近年来探井少,给开发井油水层的识别带来一定的困难。针对这一情况,在应用岩心、岩屑、井壁取心这些传统录井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岩石热解分析、气相色谱、显微荧光图像分析等地化录井分析技... 尚家区块扶杨油层断层较发育,油藏类型复杂,加之近年来探井少,给开发井油水层的识别带来一定的困难。针对这一情况,在应用岩心、岩屑、井壁取心这些传统录井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岩石热解分析、气相色谱、显微荧光图像分析等地化录井分析技术,在油水层识别方面建立了S_1与S_1/S_2和R_1与S_1关系图板,形成了储集层流体性质的地化综合评价方法,使该区块的解释符合率提高了20%,为试油方案的确定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同时也对老井的重新认识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化录井 综合解释 油水层 岩石热解 显微荧光图像技术 气相色谱 电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超地区稠油层的识别与评价
9
作者 刘红梅 《录井技术》 2004年第3期29-33,i002,共6页
该文针对西超地区萨尔图油区储集层油质偏重、且难于识别与评价的特点,采用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几项录井技术,包括地化热解分析技术、储集层产液性质的气相色谱识别技术和镜下荧光分析技术来识别与评价稠油层的方法,建立了该地区的油水层... 该文针对西超地区萨尔图油区储集层油质偏重、且难于识别与评价的特点,采用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几项录井技术,包括地化热解分析技术、储集层产液性质的气相色谱识别技术和镜下荧光分析技术来识别与评价稠油层的方法,建立了该地区的油水层解释标准。通过实例详细介绍了这三种技术在该地区的应用情况,应用效果较好,提高了现场解释符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油层 录井技术 储集层 解释标准 油水层 符合率 地区 发展 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