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与根治性手术治疗直径大于5 cm的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被引量:8
1
作者 徐玫丽 郭永红 +3 位作者 段天英 谭玉勇 吕梁 刘德良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014-1019,共6页
目的:比较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与根治性手术(radical surgery,RS)治疗直径>5 cm的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aterally spreading tumor,LST)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2011年1月至2... 目的:比较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与根治性手术(radical surgery,RS)治疗直径>5 cm的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aterally spreading tumor,LST)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确诊的82例直径>5 cm的无深部黏膜下浸润的大肠LST患者(T1 SM2,≥1 000μm),其中52例接受ESD治疗,30例接受RS(包括腹腔镜辅助结肠切除术和开腹结肠切除术)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整块切除率、整块R0切除率、局部复发率、并发症、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ESD组和RS组病灶大小分别为(5.80±1.20) cm和(5.53±0.69) cm(P>0.05)。两组整块切除率、整块R0切除率和局部复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SD组并发症发生率(7.69%,4/52)明显低于根治性手术组(33.33%,10/30;P<0.01)。ESD组的住院时间和手术时间明显短于RS组(P<0.05)。结论:ESD是一种安全、微创、有效的治疗较大LST的方法。在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及短期并发症方面明显优于RS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根治性手术 侧向发育型肿瘤 临床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黏膜剥离术治疗41例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9
2
作者 付兰英 王雷 +1 位作者 杨小军 赵晓晏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2200-2203,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内镜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对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ateralspreading tumor,LST)的治疗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2年3月间我科收治的41例LST患者行ESD治疗的手术操作时间、切除病灶... 目的回顾性分析内镜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对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ateralspreading tumor,LST)的治疗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2年3月间我科收治的41例LST患者行ESD治疗的手术操作时间、切除病灶直径、整切率、术中术后并发症、复发率及治愈率。结果 41例LST行ESD治疗,手术操作时间:10~115(63.2±24.3)min,病灶直径:1.2~12(4.0±2.7)cm,整切38例(38/41,92.3%),术中穿孔1例(1/41,2.4%),术后穿孔1例(1/41,2.4%),术后出血2例(2/41,4.8%),术后直肠狭窄1例(1/41,2.4%)。随访时间1~34(12.0±9.7)个月,残余灶1例,复发2例(2/41,4.9%),治愈40例(40/41,97.6%)。结论 ESD治疗LST的操作时间短、整切率高、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黏膜剥离术 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肠和结肠来源的侧向发育型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差异 被引量:7
3
作者 徐玫丽 吴杰 +2 位作者 汪春莲 霍继荣 吕梁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2-197,共6页
目的:研究直肠和结肠来源的侧向发育型肿瘤(laterally spreading tumor,LST)的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确诊的198例LST患者(直肠116例,结肠82例)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198例患... 目的:研究直肠和结肠来源的侧向发育型肿瘤(laterally spreading tumor,LST)的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确诊的198例LST患者(直肠116例,结肠82例)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198例患者按内镜分型来看,结节混合型127例(64.1%),颗粒均一型13例(6.6%),扁平隆起型41例(20.7%),假凹陷型17例(8.6%);结节混合型更常见于直肠(71.7%),扁平隆起型更常见于结肠(78.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直肠LST直径为(52.03±35.62)mm,结肠LST直径为(25.37±11.56)mm,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直肠LST与结肠LST相比较,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比例更高(分别为31.0%和18.3%),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比例则较低(分别为61.2%和75.6%)(均P<0.05);直肠LST与结肠LST相比较,结节混合型和颗粒均一型的直径更大,结节混合型拥有更高的恶性潜能(高级别瘤变+浸润癌的百分率分别为41.8%和22.2%)(均P<0.05);结肠LST多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直肠LST多采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结论:直肠LST与结肠LST表现出某些不同的临床病理特征,结节混合型LST更常见于直肠,扁平隆起型LST更常见于结肠,直肠结节混合型LST可能具有更高的恶性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向发育型肿瘤 内镜分型 直肠肿瘤 结肠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结肠巨大侧向发育型肿瘤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于劲 樊超强 +7 位作者 邓磊 谢霞 杨歆 廖忠莉 聂绪彪 谯秋健 杨仕明 柏健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2492-2495,共4页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结肠巨大侧向发育型肿瘤(lateraly spreading tumor,LST)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对于28例直径大于5 cm的LST行ESD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归纳分析其...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结肠巨大侧向发育型肿瘤(lateraly spreading tumor,LST)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对于28例直径大于5 cm的LST行ESD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归纳分析其治愈性情况、病理特征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8例病变均为颗粒型(LST-G),其中颗粒均Ⅰ型7例,结节混合型21例,病变直径约(6.88±2.10)cm,最大病变直径约12 cm,其中环周病变为4例,手术操作时间为25-380 min,中位时间为72.5 min,病变整块切除率为92.2%(26/28);治愈性切除率为89.3%(25/28);穿孔发生率为10.7%(3/28);迟发性出血发生率为10.7%(3/28),术后狭窄发生率为10.7%(3/28),术后随访3-29个月未见局部复发。结论未侵犯黏膜下层的LST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是可行的,但其手术难度较大,因此必须要经验丰富的内镜医师在完善的内镜设备情况下进行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及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侧向发育型肿瘤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夹造袋牵引法辅助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结直肠肿瘤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4
5
作者 钟俊 钟嘉敏 +6 位作者 申屠弘田 鲁竞一 李玮泽 李昊朋 黄骏盛 韩泽龙 刘思德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103-2110,共8页
目的分析金属夹造袋牵引法辅助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结直肠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2月该院进行结直肠ESD治疗的结直肠肿瘤24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ESD术中是否实施金属夹造袋牵引法,将患者分为金属夹牵引组... 目的分析金属夹造袋牵引法辅助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结直肠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2月该院进行结直肠ESD治疗的结直肠肿瘤24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ESD术中是否实施金属夹造袋牵引法,将患者分为金属夹牵引组(M-ESD,n=75)和无牵引组(N-ESD,n=169)。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筛选患者,以一般临床资料为协变量进行匹配。比较匹配后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切除结果指标、不良事件发生率和病理组织学诊断指标。结果M-ESD组的手术时间短于N-ESD组(分别为20.0[15.0,30.0]min和30[20.0,45.0]min,P=0.008)。M-ESD组与N-ESD组的整块切除率(100%vs98.6%)、完全切除率(97.3%vs96%)以及根治切除率(97.3%vs96%)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M-ESD和N-ESD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尽管与无牵引组相比,金属夹牵引组在手术切除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但是使用金属夹造袋牵引法可能具有缩短ESD手术时间的临床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夹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牵引 侧向发育型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