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分析结肠癌相关转录因子1(CCAT-1)m RNA在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生存的关联,探讨CCAT-1在结直肠癌早期筛查及病程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法(q PCR)检测结直肠癌(60例)、结直肠腺瘤...目的 :分析结肠癌相关转录因子1(CCAT-1)m RNA在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生存的关联,探讨CCAT-1在结直肠癌早期筛查及病程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法(q PCR)检测结直肠癌(60例)、结直肠腺瘤(30例)及健康志愿者(30例)外周血中CCAT-1 m RNA表达,采用ROC曲线判断CCAT-1对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计算Youden指数确定CCAT-1对结直肠癌的诊断阈值;采用双变量相关(bivariate correlation)Pearson检验分析CCAT-1m RNA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分析CCAT-1 m RNA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3年生存率的相关性,绘制生存曲线。结果: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CCAT-1 m RNA水平相对于结直肠腺瘤患者(P<0.01)、健康志愿者(P<0.01)显著高表达,CCAT-1 m RNA在健康志愿者、结直肠腺瘤及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量呈逐渐递增趋势;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CCAT-1 m RNA表达量与肿瘤直径(P<0.05)、分化程度(P<0.01)、原发灶浸润深度(P<0.01)、淋巴结转移数(P<0.01)、远处转移(P<0.05)及TNM分期(P<0.05)呈显著正相关,与3年生存率呈负相关(P<0.05);CCAT-1 m RNA高表达组生存时间显著低于低表达组(P<0.01)。结论:CCAT-1可作为一种有价值的结直肠癌早期筛查及预后评估的标志物。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MACC1(metastasis-associated in colon cancer-1)蛋白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MACC1蛋白在30例不同恶性程度的肝细胞癌中细胞分布特点;Western blot检测70例肝癌及其相对应的癌旁...目的探讨MACC1(metastasis-associated in colon cancer-1)蛋白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MACC1蛋白在30例不同恶性程度的肝细胞癌中细胞分布特点;Western blot检测70例肝癌及其相对应的癌旁肝组织,30例正常肝组织中的MACC1蛋白的表达水平;随访分析不同患者的预后转归。结果免疫组化检测MACC1蛋白在肝细胞肝癌中阳性表达率为93.3%(28/30),Edmonson病理分级Ⅰ+Ⅱ和Ⅲ+Ⅳ级肝癌组织中MACC1核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6.3%、77.8%(5/19、7/9,P=0.031)。MACC1蛋白在肝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中的相对灰度值分别为(1.33±1.17)、(0.59±0.57)、(0.003±0.001)(P=0.034)。高表达MACC1蛋白组和低表达组术后3年生存率分别为43.35%、73.45%(P=0.017)。结论 MACC1蛋白的表达异常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联合检测MACC1蛋白的表达水平,对于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浆液性卵巢癌中血管生成抑制蛋白-1(vasohibin-1)、结肠癌转移相关蛋白1(metastasis-associated in colon cancer-1,MACC1)和抗癌1号蛋白(KAI1)表达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24例卵巢浆液性癌(卵巢浆液性癌组)和30...目的:探讨浆液性卵巢癌中血管生成抑制蛋白-1(vasohibin-1)、结肠癌转移相关蛋白1(metastasis-associated in colon cancer-1,MACC1)和抗癌1号蛋白(KAI1)表达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24例卵巢浆液性癌(卵巢浆液性癌组)和30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瘤(卵巢浆液性囊腺瘤组)术后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TM法检测所有肿瘤组织中vasohibin-1,MACC1和KAI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卵巢浆液性癌组vasohibin-1和MACC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8.4%和58.1%,均高于卵巢浆液性囊腺瘤组(分别为10.0%和13.3%);而卵巢浆液性癌组KAI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33.9%,低于浆液性囊腺瘤组(8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种蛋白的表达与浆液性卵巢癌的病理组织学分级、国际妇产科联盟(Federation International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分期以及盆腔淋巴结转移有关(均P<0.05);KAI1蛋白的表达与vasohibin-1和MACC1的表达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500和–0.600,均P<0.01),同时,vasohibin-1与MACC1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0.518,P<0.01)。Kaplan-Meier生存分析表明:vasohibin-1和MACC1的过表达以及KAI1的低表达均与患者的生存率有关,vasohibin-1和MACC1表达阳性及KAI1表达阴性的患者生存率明显低于vasohibin-1和MACC1表达阴性及KAI1表达阳性的患者(均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FIGO分期、vasohibin-1和KAI1蛋白的表达是影响浆液性卵巢癌根治术后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RR值分别为2.185,3.893,0.413;95% CI分别为1.263~3.779,2.190~6.921,0.251~0.681;均P<0.05)。结论:浆液性卵巢癌组织中vasohibin-1和MACC1的表达上调以及KAI1的表达下调与肿瘤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转移和预后等因素相关,这些指标的联合检测可作为判断浆液性卵巢癌患者肿瘤演进及生存预后的重要指标。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组织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metastasis-associated in colon cancer 1,MACC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测定108例病理确诊肝细胞癌患者的肝癌组织和癌旁无瘤肝组织中的MACC1蛋白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检...目的探讨肝细胞癌组织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metastasis-associated in colon cancer 1,MACC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测定108例病理确诊肝细胞癌患者的肝癌组织和癌旁无瘤肝组织中的MACC1蛋白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30例肝癌组织、癌旁组织以及20例正常肝组织中MACC1 mRNA的表达,分析肝癌组织中MACC1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肝癌组织中MACC1蛋白表达的阳性率为49.1%(53/108),高于癌旁肝组织34.2%(37/108,P=0.011);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MACC1mRNA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肝组织及正常肝组织(P<0.001)。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肝癌组织中MACC1的表达与肿瘤大小、有无包膜及病理分型密切相关(P<0.05)。生存分析表明MACC1阳性患者的1年、3年和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0.650、0.492和0.280,而MACC1阴性患者1年、3年和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0.799、0.684和0.5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结论肝癌组织中MACC1的表达与肝癌的恶性演变及患者的临床预后密切相关,MACC1有望成为判断肝癌患者临床预后的重要分子,且有可能成为肝癌分子靶向治疗的新靶点。展开更多
目的分析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metastasis-associated in colon cancer-1,MACC1)在人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例特征间的关系;研究MACC1基因在食管鳞癌侵袭转移中的生物学功能。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MACC1在食管鳞癌组织...目的分析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metastasis-associated in colon cancer-1,MACC1)在人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例特征间的关系;研究MACC1基因在食管鳞癌侵袭转移中的生物学功能。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MACC1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结合临床病理特征分析MACC1表达与食管鳞癌侵袭、迁移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采用脂质体法将质粒shRNA-MACC1转染食管鳞癌细胞株ECA109,采用G418压力培养筛选稳定转染ECA109阳性细胞,通过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检测ECA109阳性细胞MACC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通过MTT、Transwell检测ECA109阳性细胞增殖能力、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食管鳞癌组织MACC1阳性率(94.1%)显著高于癌旁组织(3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食管鳞癌上皮细胞中MACC1强阳性率(90.0%)显著高于非典型增生食管上皮细胞(1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明显增生食管上皮细胞中MACC1表达为阴性;在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病变部位、分化程度以及浸润深度分组比较中,MACC1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体外实验中,随着MACC1表达下调,ECA109细胞增殖能力、侵袭迁移能力明显下降。结论 MACC1与食管鳞癌侵袭迁移密切相关;MACC1在非典型增生食管上皮和食管鳞癌组织中异常表达,在由异常增生到食管鳞癌的过程中,MACC1蛋白表达随之升高,提示MACC1基因与食管鳞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 :分析结肠癌相关转录因子1(CCAT-1)m RNA在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生存的关联,探讨CCAT-1在结直肠癌早期筛查及病程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法(q PCR)检测结直肠癌(60例)、结直肠腺瘤(30例)及健康志愿者(30例)外周血中CCAT-1 m RNA表达,采用ROC曲线判断CCAT-1对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计算Youden指数确定CCAT-1对结直肠癌的诊断阈值;采用双变量相关(bivariate correlation)Pearson检验分析CCAT-1m RNA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分析CCAT-1 m RNA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3年生存率的相关性,绘制生存曲线。结果: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CCAT-1 m RNA水平相对于结直肠腺瘤患者(P<0.01)、健康志愿者(P<0.01)显著高表达,CCAT-1 m RNA在健康志愿者、结直肠腺瘤及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量呈逐渐递增趋势;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CCAT-1 m RNA表达量与肿瘤直径(P<0.05)、分化程度(P<0.01)、原发灶浸润深度(P<0.01)、淋巴结转移数(P<0.01)、远处转移(P<0.05)及TNM分期(P<0.05)呈显著正相关,与3年生存率呈负相关(P<0.05);CCAT-1 m RNA高表达组生存时间显著低于低表达组(P<0.01)。结论:CCAT-1可作为一种有价值的结直肠癌早期筛查及预后评估的标志物。
文摘目的:探讨浆液性卵巢癌中血管生成抑制蛋白-1(vasohibin-1)、结肠癌转移相关蛋白1(metastasis-associated in colon cancer-1,MACC1)和抗癌1号蛋白(KAI1)表达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24例卵巢浆液性癌(卵巢浆液性癌组)和30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瘤(卵巢浆液性囊腺瘤组)术后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TM法检测所有肿瘤组织中vasohibin-1,MACC1和KAI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卵巢浆液性癌组vasohibin-1和MACC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8.4%和58.1%,均高于卵巢浆液性囊腺瘤组(分别为10.0%和13.3%);而卵巢浆液性癌组KAI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33.9%,低于浆液性囊腺瘤组(8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种蛋白的表达与浆液性卵巢癌的病理组织学分级、国际妇产科联盟(Federation International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分期以及盆腔淋巴结转移有关(均P<0.05);KAI1蛋白的表达与vasohibin-1和MACC1的表达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500和–0.600,均P<0.01),同时,vasohibin-1与MACC1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0.518,P<0.01)。Kaplan-Meier生存分析表明:vasohibin-1和MACC1的过表达以及KAI1的低表达均与患者的生存率有关,vasohibin-1和MACC1表达阳性及KAI1表达阴性的患者生存率明显低于vasohibin-1和MACC1表达阴性及KAI1表达阳性的患者(均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FIGO分期、vasohibin-1和KAI1蛋白的表达是影响浆液性卵巢癌根治术后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RR值分别为2.185,3.893,0.413;95% CI分别为1.263~3.779,2.190~6.921,0.251~0.681;均P<0.05)。结论:浆液性卵巢癌组织中vasohibin-1和MACC1的表达上调以及KAI1的表达下调与肿瘤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转移和预后等因素相关,这些指标的联合检测可作为判断浆液性卵巢癌患者肿瘤演进及生存预后的重要指标。
文摘目的探讨肝细胞癌组织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metastasis-associated in colon cancer 1,MACC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测定108例病理确诊肝细胞癌患者的肝癌组织和癌旁无瘤肝组织中的MACC1蛋白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30例肝癌组织、癌旁组织以及20例正常肝组织中MACC1 mRNA的表达,分析肝癌组织中MACC1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肝癌组织中MACC1蛋白表达的阳性率为49.1%(53/108),高于癌旁肝组织34.2%(37/108,P=0.011);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MACC1mRNA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肝组织及正常肝组织(P<0.001)。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肝癌组织中MACC1的表达与肿瘤大小、有无包膜及病理分型密切相关(P<0.05)。生存分析表明MACC1阳性患者的1年、3年和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0.650、0.492和0.280,而MACC1阴性患者1年、3年和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0.799、0.684和0.5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结论肝癌组织中MACC1的表达与肝癌的恶性演变及患者的临床预后密切相关,MACC1有望成为判断肝癌患者临床预后的重要分子,且有可能成为肝癌分子靶向治疗的新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