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对县域市场活力的影响研究:基于企业进入视角 被引量:1
1
作者 李超 周玉龙 张珂涵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3-73,共11页
研究目的:基于企业进入视角,关注推进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建设的作用效果,系统考察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对县域市场活力的影响。研究方法:将工商企业注册和土地出让微观数据集与县域经济数据结合,基于因果推断的反事实框架,使用多期双... 研究目的:基于企业进入视角,关注推进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建设的作用效果,系统考察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对县域市场活力的影响。研究方法:将工商企业注册和土地出让微观数据集与县域经济数据结合,基于因果推断的反事实框架,使用多期双重差分方法进行政策效果检验并进行机制分析。研究结果:(1)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显著提升了县域市场活力,该结论通过了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2)改革通过作用于供地规模与供地价格,对政府规制产生了弱化效应,推动了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对工业与商住用地价格偏移具有矫正效应;(3)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土地的产出效率,形成效能提升,增强市场活力。研究结论:深化土地要素的市场化配置,进一步扩大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范围,完善集体土地入市流程和市场化交易机制,增强土地要素市场提振县域市场活力的支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建设用地入市 企业进入 县域市场活力 土地市场化改革 城乡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要素下乡的障碍性因素及破解之策——基于S县J农业项目的调查研究
2
作者 李建兴 陈锦富 +1 位作者 陈藻 孙晓艳 《资源与产业》 2024年第3期171-179,共9页
城乡要素的双向有序流动是在我国实施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之下,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支撑,而城乡融合则是建立在生产要素双向自由流动的基础之上的,但是当前我国的城乡要素却只呈现出由乡村向城市的单向流动,从城市向乡村的流动还存在... 城乡要素的双向有序流动是在我国实施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之下,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支撑,而城乡融合则是建立在生产要素双向自由流动的基础之上的,但是当前我国的城乡要素却只呈现出由乡村向城市的单向流动,从城市向乡村的流动还存在着障碍。为了深入研究生产要素下乡的障碍性因素,本文采取案例分析法,通过对S县J农业项目落地过程的考察和分析,研究发现阻碍生产要素下乡的主要障碍性因素为:由于在我国现行的农村土地制度、政策、运行机制之中均存在着与现代农业及乡村旅游业发展不相适应的成分,因而由此引发的农用地供地障碍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供地障碍。为了破解生产要素下乡的障碍性因素,本文提出如下建议:1)我国应以土地确权为基础,积极开展对农用地经营权的股份化改革,从而可以将农用地经营权“化零为整”集中管理,最终以达到解决农用地规模化流转困难的目的。2)我国应通过重新研究制定乡镇的行政区划标准,来进行相应的调整改革,从而以打破土地流转的行政壁垒。3)我国应对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空间置换机制进行深入改革,并完善相应的土地入市机制,从而可以将农村分散、闲置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整合利用,并可以为生产要素下乡提供足够的空间载体。4)我国应优化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空间布局,促使其可以充分发挥出集聚产业要素、保障社会服务、促进文化发展等诸多功能,进而以形成主城区与区域中心镇相结合的空间格局,并可以为生产要素下乡提供畅通的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要素流动 生产要素下乡 集体建设用地入市 集体土地流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设立制度的优化逻辑与规范续造 被引量:1
3
作者 佟彤 韩英夫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30,共9页
研究目的:释明设立制度在促进集体土地所有权行使、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创设、集体土地规划管理权三者协同方面的重要功能,对《土地管理法》增设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设立制度进行立法完善。研究方法:文本分析,规范解释,价值分析。研究结... 研究目的:释明设立制度在促进集体土地所有权行使、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创设、集体土地规划管理权三者协同方面的重要功能,对《土地管理法》增设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设立制度进行立法完善。研究方法:文本分析,规范解释,价值分析。研究结果:现行设立制度存在单一“经营性”窄化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设权谱系、从严用途管制模式下集体所有权对土地用途的自调节功能受限、设立行为实施主体和土地供应标准模糊、设立方式的制度供给粗疏等问题,需要完成从“资源保障”到“资产效益”的法律调控转型。研究结论:有必要确立收缩土地规划管理权和扩张集体财产权的理论方案,扩展设立类型以形成“经营性、公益性、居住性”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谱系,提升设立环节规划用途管理与农村产业发展的相容性,确立委托关系下的具体实施主体和净地供应的客体标准,增扩设立方式的制度供给以弥合现行出让规则的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 设立制度 集体土地所有权 用途管理 土地市场化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中农民收益分配权实现的困境与破解
4
作者 孟存鸽 李桐舒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1期260-262,266,共4页
集体收益分配权是农民的法定化权利,确保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收益分配落实到农民个体身上是实现集体收益分配制度的根本宗旨,是农民个体更多分享改革红利的必然要求。如何从制度上保障农民公平分享入市收益分配权的实现成为农村... 集体收益分配权是农民的法定化权利,确保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收益分配落实到农民个体身上是实现集体收益分配制度的根本宗旨,是农民个体更多分享改革红利的必然要求。如何从制度上保障农民公平分享入市收益分配权的实现成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心问题,应从破解“熟人社会”人情难题的有效举措、将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从村委会中剥离、制定可行的收益分配自治规则、推动内外监督相统一等路径来进行收益分配制度的优化,助推全面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 集体收益分配权 主体人格 分配规范 内外监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统筹视角下的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发育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以30个入市改革试点为例 被引量:18
5
作者 姚睿 吴克宁 +3 位作者 罗明 张欣杰 冯喆 李晨曦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4-20,共7页
研究目的:探究中国当前集体建设用地市场的构建和发育情况及其与国有建设用地市场的关系,分析影响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发育程度的因素。研究方法:面积比重测度法,逐步最小二乘法。研究结果:(1)各试点区县的集体土地市场发育程度分化明显,... 研究目的:探究中国当前集体建设用地市场的构建和发育情况及其与国有建设用地市场的关系,分析影响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发育程度的因素。研究方法:面积比重测度法,逐步最小二乘法。研究结果:(1)各试点区县的集体土地市场发育程度分化明显,除广东(0.77)、广西(0.53)外,各试点区县的市场发育指数均不超过0.4;(2)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发育指数主要受建设用地需求和地方政策两方面的影响,而试点时长和经济发展水平影响不显著。研究结论:受国有建设用地市场影响,在近郊和乡村,集体建设用地市场的构建和发育遵循不同的逻辑;在市场发育初期,地方政府应主动构建有效的市场机制和增值收益分配机制,以培育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经济 市场发育指数 逐步最小二乘法 集体建设用地 入市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直接上市:市场失灵与其政策矫正 被引量:32
6
作者 马凯 钱忠好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5-69,80,共6页
研究目的:研究中国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直接上市陷于困境的制度之源,探讨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直接上市的政策矫正。研究方法:局部均衡分析和交易费用分析。研究结果:中国现行法律法规对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直接上市限制不当以及集体... 研究目的:研究中国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直接上市陷于困境的制度之源,探讨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直接上市的政策矫正。研究方法:局部均衡分析和交易费用分析。研究结果:中国现行法律法规对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直接上市限制不当以及集体非农建设用地产权残缺提升了市场交易费用,减弱了当事人的集体非农建设用地供求,影响了交易效率,降低了社会福利。研究结论:必须"尊重农民土地财产权利",在明晰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产权基础上,赋予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直接上市的权利,从消除制度障碍、明晰土地产权等角度克服中国集体非农建设用地直接上市的瓶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经济 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 市场失灵 政策矫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可行性之法理分析 被引量:14
7
作者 崔娟 陶镕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9-12,17,共5页
研究目的:研究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可行性,为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提出构想与建议。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实证研究法。研究结果:国家垄断建设用地使用权市场弊大于利,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直接入市则利大于弊。研究结论:应... 研究目的:研究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可行性,为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提出构想与建议。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实证研究法。研究结果:国家垄断建设用地使用权市场弊大于利,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直接入市则利大于弊。研究结论:应当实行国家严格控制下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入市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法学 集体建设用地 土地市场 公共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市场的发展与影响因素计量经济研究--基于广东省南海区1872份市场交易及398份调研数据需求侧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张婷 张安录 +1 位作者 邓松林 胡越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2-31,共10页
研究目的:利用2010—2015年集体建设用地市场交易数据归纳出市场发展特征,在此基础上利用398份问卷调研数据分析南海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发展及影响因素,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市场的发展提供建议。研究方法:Tobit模型,二值选择的Probi... 研究目的:利用2010—2015年集体建设用地市场交易数据归纳出市场发展特征,在此基础上利用398份问卷调研数据分析南海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发展及影响因素,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市场的发展提供建议。研究方法:Tobit模型,二值选择的Probit模型。研究结果:(1)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发展特征表现为集体经济组织的高度自组织性;市场交易的高频率;市场客体为存量建设用地;市场交易波动性大。(2)资产专用性正向影响契约期限、交易对象的选择,威廉姆斯交易成本理论认为长期契约有利于给予投资者进行投资的信心;集体经济组织化水平是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发展的关键因素。(3)交易的不确定性越强,企业越倾向于选择短期契约,以降低企业的预期风险;市场交易"买进"战略存在风险,企业倾向于选择与集体经济组织交易,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市场交易的有效性。研究结论:为提高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发展的有效性和效率,明晰土地和房屋产权是前提和保障,其次应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集体建设用地市场交易的第三方规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经济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 市场特征 影响因素 市场效率 计量经济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基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村级层面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6
9
作者 高欣 张安录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4-50,共7页
研究目的:根据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185份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调研数据,分析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是否带来农户收入的增加,实证研究农户增收的关键影响因素,给中国其他集体建设用地入市试点提供参考。研究方法:统计分析方法,多元线性回归。研究结... 研究目的:根据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185份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调研数据,分析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是否带来农户收入的增加,实证研究农户增收的关键影响因素,给中国其他集体建设用地入市试点提供参考。研究方法:统计分析方法,多元线性回归。研究结果:1992—2016年,南海区集体建设用地入市交易带动了集体经济发展尤其是农户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774元增长至25909元,其中人均分红收入由520元增长至5346元;集体工业化程度、集体建设用地入市价格及收益分配比例对农户收入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他变量中,与区中心的距离对农户分红收入具有显著负向影响;集体固定资产投资、是否建立集体资产交易平台对农户纯收入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研究结论:集体建设用地入市的基本前提是要清晰界定的规模化产权、公开透明的交易机制,同时需要在空间地理位置较好,产业集聚程度较高,工业化程度较高的村集体积极开展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才能真正实现盘活集体存量用地、显化集体土地资产、增加产权收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集体建设用地入市 农户增收 农村工业化 土地增值收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宅基地入市问题与路径研究——以长垣县为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建波 王莉 +1 位作者 宋富强 许爱国 《农学学报》 2018年第2期59-65,73,共8页
在耕地保护日益严峻、城镇建设用地远远不能满足需求时,研究农村宅基地入市流转显得重要而紧迫。采用问卷调查和归纳分析方法,以国家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试点长垣县为例,分析了农村宅基地流转情况、总结宅基地管理中存在问题,探索了经济新... 在耕地保护日益严峻、城镇建设用地远远不能满足需求时,研究农村宅基地入市流转显得重要而紧迫。采用问卷调查和归纳分析方法,以国家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试点长垣县为例,分析了农村宅基地流转情况、总结宅基地管理中存在问题,探索了经济新常态下适合粮食生产核心区经济发展的宅基地入市的途径和方法。提出了规划引导、立法支撑、科学管控、规划监管是农村宅基地入市有效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建设用地 农村宅基地 入市 机制 长垣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制度改革中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24
11
作者 周建春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2003年第3期21-24,共4页
在法律上确定集体建设用地进入市场是集体建设用地使用制度改革的中心任务。在市场配置集体建设用地过程中 ,集体建设用地只需符合规划并合法取得。集体土地产权界定是搞好土地市场配置的基本前提 ,而依产权关系和引致土地增值的投资所... 在法律上确定集体建设用地进入市场是集体建设用地使用制度改革的中心任务。在市场配置集体建设用地过程中 ,集体建设用地只需符合规划并合法取得。集体土地产权界定是搞好土地市场配置的基本前提 ,而依产权关系和引致土地增值的投资所有者关系分配建设用地收益是集体建设用地使用制度改革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 集体建设用地 使用制度 改革 法律 市场配置 集体土地产权 产权界定 投资者 土地收益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大兴区国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探索 被引量:16
12
作者 舒宁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40-45,共6页
随着2015年初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在全国有条件的试点县(市、区)全面开展,长期被"隔离"在我国土地市场之外的农村集体土地(主要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已开始"融入"土地市场这个"大家庭"。文章以... 随着2015年初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在全国有条件的试点县(市、区)全面开展,长期被"隔离"在我国土地市场之外的农村集体土地(主要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已开始"融入"土地市场这个"大家庭"。文章以北京市大兴区为例,首先对试点文件进行解读,明确目的与要求;其次结合大兴实际情况,分析试点面临的多项挑战;再次总结各地实践经验,确定了适宜北京市及大兴区特点的工作理念—"规划先行、统筹兼顾";最后在"试点规划"中研提了多项对策,在奠定入市基础、保障入市实施的基础上促进改革实践、保障农民权益、助力转型发展,以实现多方共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 入市 规划先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土地市场统筹构建 被引量:19
13
作者 张远索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9-44,共6页
研究目的:在理论总结和政策解读的基础上,研究中国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土地市场统筹构建途径。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定性分析法。研究结果:城市土地市场产权制度和管理制度相对完善,但仍有一定提升空间;农村土地市场很不成熟,区域性交... 研究目的:在理论总结和政策解读的基础上,研究中国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土地市场统筹构建途径。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定性分析法。研究结果:城市土地市场产权制度和管理制度相对完善,但仍有一定提升空间;农村土地市场很不成熟,区域性交易需求强烈但受制度抑制;城乡两个土地市场之间连通不畅,城市用地现实需求与农村用地理论供给并存;新型城镇化为统筹城乡土地市场带来契机。研究结论:在完善城乡两个市场内部运行机制的基础上,应重点关注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方案设计,更应该借新型城镇化发展理念,大力发展乡镇级城镇化,以此在城乡两个市场之间修建镇域带,推动城乡土地市场的统筹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新型城镇化 城乡统筹 土地市场 集体建设用地入市 镇域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博弈论Shapley值法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流转收益分配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孙特生 高兴洲 +1 位作者 赵梅 李梦圆 《世界农业》 CSSCI 2022年第8期90-100,共11页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流转收益如何在政府、集体与农户个体间实现均衡分配是土地制度改革顺利推进的关键所在。实践中各地对入市土地范围边界认知模糊,对土地增值本质内涵理解不足,流转收益分配缺乏理论支持、具有随意性,致使问题与...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流转收益如何在政府、集体与农户个体间实现均衡分配是土地制度改革顺利推进的关键所在。实践中各地对入市土地范围边界认知模糊,对土地增值本质内涵理解不足,流转收益分配缺乏理论支持、具有随意性,致使问题与矛盾频发,农民权益得不到保障。本文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明晰入市流转收益的本质来源,以各主体参与流转的贡献值为基础,运用文本分析法和博弈论Shapley值法得出三者应得收益比例大致为23.05%~31.31%、54.40%~64.25%与12.70%~18.28%。结合实证研究,解析实际与理论存在偏差的原因主要是土地成本测算复杂和各主体利益诉求不一致,收益分配比例受到土地级别、土地用途、流转方式、单位面积流转价格、政府国土空间规划及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因此不同地区可在此基础上制定差异化的收益分配标准,实现收益的科学合理分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 收益分配 博弈论 利益诉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乡建设用地市场的统一趋势研究 被引量:17
15
作者 马凯 《资源与产业》 2006年第3期121-125,共5页
集体非农建设用地进入市场流转已经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但是,中国目前的大部分地区建设用地市场还处于分割状态,这种状态的土地资源配置无疑是低效的,本文在分析低效及其存在原因的基础上,通过引入模型和对参与人主观... 集体非农建设用地进入市场流转已经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但是,中国目前的大部分地区建设用地市场还处于分割状态,这种状态的土地资源配置无疑是低效的,本文在分析低效及其存在原因的基础上,通过引入模型和对参与人主观认知的分析得出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建设用地市场是土地市场建设的必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非农建设用地 建设用地市场一体化 进化博弈 主观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实施机制与金融支持模式创新——基于D区的调研 被引量:8
16
作者 李红强 林倩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3-50,共8页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对构建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实现农村居民增收增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与国有土地入市不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具有参与主体多元、利益分配复杂、融资渠道不畅等特点,当前研究对入市实施机制、...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对构建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实现农村居民增收增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与国有土地入市不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具有参与主体多元、利益分配复杂、融资渠道不畅等特点,当前研究对入市实施机制、金融支持模式仍缺乏深入理解。在分析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进展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选择D区进行深入调研,总结提出了区级统筹推进机制、入市收益分配机制、镇级公司联营机制、项目整体谋划机制等四大机制创新。研究发现,以"整体授信分批实施+打造合规还款来源+提供区级增信支持"为特征的新型融资模式,可有效解决集体经营建设用地入市融资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 实施机制 金融支持模式 机制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垣县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路径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晓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7期238-240,257,共4页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问题是推进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完善土地市场面临的重要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规定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可以入市流转,但并未明确如何入市流转。长垣县是河南省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唯一试点地区...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问题是推进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完善土地市场面临的重要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规定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可以入市流转,但并未明确如何入市流转。长垣县是河南省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唯一试点地区。因此,研究长垣县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入市路径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针对长垣县各乡(镇)具体情况,该研究采取系统聚类法得到长垣县直接入市、到产业集聚区入市、城中村整治后入市3种入市路径,并针对不同入市路径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 入市路径 系统聚类法 长垣县 入市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流转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陇西县为例 被引量:10
18
作者 焦晓西 王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17期174-177,共4页
利用文献资料法、实证研究法,对甘肃省陇西县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进行实证研究,指出法律不完备成为农村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流转的制约因素,收入分歧已成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的难点,主体不明、产权模糊、缺乏统... 利用文献资料法、实证研究法,对甘肃省陇西县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进行实证研究,指出法律不完备成为农村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流转的制约因素,收入分歧已成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的难点,主体不明、产权模糊、缺乏统一流转平台、不符合规划用途管制等因素严重制约着农村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流转。为全面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合法有序流转,必须修改完善《土地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出台《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流转管理办法》,建立科学的流转利益分配机制,加强规划管控,完善流转机制,加快推进不动产统一登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 入市流转 问题 对策 陇西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 被引量:4
19
作者 杨宸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36期221-223,共3页
概述了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土地增值的产生及理论界的基本主张,分析了我国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增值收益分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的建议:建立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土地增值收益归公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 概述了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土地增值的产生及理论界的基本主张,分析了我国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增值收益分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的建议:建立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土地增值收益归公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增值税收体系;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建立多元化补偿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用地 土地增值收益 分配机制 集体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增值收益分配探讨——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为例 被引量:36
20
作者 岳永兵 刘向敏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1-45,共5页
阐述了土地增值来源及增值收益分配主体,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为例,总结了土地增值收益在国家与集体之间、集体内部分配的实践及启示。分析了增量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后,土地增值收益在集体与集体之间分配的必要性和可行途径。从... 阐述了土地增值来源及增值收益分配主体,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为例,总结了土地增值收益在国家与集体之间、集体内部分配的实践及启示。分析了增量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后,土地增值收益在集体与集体之间分配的必要性和可行途径。从完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税费项目、明确增值收益调节金及税费缴纳基数、确定收益在不同主体间分配比例等五方面提出了建立增值收益分配机制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值收益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 调节金 改革试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