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磁耦合智能分层采油技术
1
作者 杨清海 廖成龙 +5 位作者 贾德利 祝英俊 于川 孔令维 于洋 杜凯 《石油勘探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4-216,共13页
针对现有分层采油工艺技术存在的不适应检泵作业、有效工作寿命短、通讯可靠性差等问题,提出了电磁耦合智能分层采油技术,研制了核心工具及配套工具,并开展了现场试验。采用生产和配产管柱分离的丢手管柱结构,当两管柱在井下对接后,利... 针对现有分层采油工艺技术存在的不适应检泵作业、有效工作寿命短、通讯可靠性差等问题,提出了电磁耦合智能分层采油技术,研制了核心工具及配套工具,并开展了现场试验。采用生产和配产管柱分离的丢手管柱结构,当两管柱在井下对接后,利用电磁耦合原理实现管柱间电能与信号的近距离无线传输,为井下多个智能配产器供电,并实现双向通讯。研制了适应井下复杂工况的电磁耦合传能与通讯装置、智能配产器、地面控制器等核心工具,以及大通径丢手锚定器、油井过电缆封隔器等配套工具,实现了技术定型。在大庆油田完成10口井现场试验,两管柱井下对接快捷、可靠,电磁耦合传能与通讯装置工作稳定,实现了井下分层流量、压力、温度的实时监测和分层产液量调控,提高了储层认识程度,取得了增油、降含水的生产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采油 电磁耦合 电能无线传输 信号无线传输 井下实时监测 注采协同调控 降水增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胜利滩浅海油田高效开发技术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1
2
作者 翟亮 刘丽 +2 位作者 胡晨彬 张海娜 唐晓红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6-76,共11页
胜利滩浅海油田位于海陆交汇处,以埕岛油田、新北油田为典型代表,具有油藏类型多样、地面条件复杂、海工配套投资大的特点,效益开发难。立足胜利滩浅海油田开发实践,重点梳理了“十一五”以来技术成果,经过持续技术攻关,形成了以滩浅海... 胜利滩浅海油田位于海陆交汇处,以埕岛油田、新北油田为典型代表,具有油藏类型多样、地面条件复杂、海工配套投资大的特点,效益开发难。立足胜利滩浅海油田开发实践,重点梳理了“十一五”以来技术成果,经过持续技术攻关,形成了以滩浅海油田细分加密综合调整、滩浅海油田整体注采调控、海油陆采高效开发、滩浅海边际油藏有效动用、复杂裂缝性潜山油藏开发为核心的胜利特色滩浅海油田高效开发技术,建成国内首个400万吨级滩浅海油田——埕岛油田,实现了从陆上到海上的跨越。通过剖析滩浅海油田目前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问题,明确了在新区效益建产与老区提高采收率技术支撑上面临的挑战。作为胜利油田持续上产的重要阵地,针对未来滩浅海油田面临的上产需求与未动用储量品位低以及老区稳产基础与液量受限两大挑战,提出了滩浅海油田“少井高产、高速高效”的发展方向,即持续攻关滩浅海复式油气藏效益动用、基于平台集约化的“3+2”开发方式下的二次井网重构、基于大模型的智能注采调控等关键技术,支撑胜利滩浅海油田高质量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浅海油田 高效开发 埕岛油田 整体注采调控 边际油田 裂缝性潜山油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油藏CO_2驱中后期提效方法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马力 欧阳传湘 +3 位作者 谭钲扬 王长权 宋岩 林飞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9-145,共7页
为了解决低渗透油藏CO_2开发中后期因方向性气窜造成的开井时率低、整体开发效果差及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通过采用数值模拟和室内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防控气窜、保障油井生产时率等技术方法展开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周期注... 为了解决低渗透油藏CO_2开发中后期因方向性气窜造成的开井时率低、整体开发效果差及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通过采用数值模拟和室内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防控气窜、保障油井生产时率等技术方法展开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周期注气、轮注轮采、连续注气等方式,水气交替方式CO_2气体波及较均匀,提高采收率效果更佳;月度CO_2注采比为1.7~1.8时,能同时兼顾保持混相能力和防止气窜,提高降水增油效果;针对油井的气窜特征,制定不同的流压控制标准,可最大程度地发挥CO_2驱的作用;通过周期采油方式来调整压力场变化,既可增加油气接触频率而促进混相,又可扩大CO_2波及体积,且一类见气井的周期采油效果要好于三类见气井的周期采油效果以及连续采油方式的采油效果;通过调整注采比控制合理生产压差,安装井口控套阀和设置井口单井罐定期泄压等措施,有效地保障了安全生产。研究结果可为吉林油田及国内其他同类地区开展CO_2驱试验与推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驱油 注采调控 气窜 安全生产 数值模拟 室内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油气藏型地下储气库气藏工程关键参数设计方法 被引量:6
4
作者 曾大乾 张广权 +7 位作者 杨小松 贾跃玮 朱思南 王志宝 张俊法 糜利栋 田洪维 秦余福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4-33,共10页
我国地下储气库(以下简称储气库)建库目标包括复杂断块、强水侵、异常高压、高含油凝析气藏等复杂类型,普遍具有埋藏深、构造复杂、储层物性差、非均质性强等特点。常规气藏工程参数设计方法不适用,尤其在圈闭密封性分析、库容参数设计... 我国地下储气库(以下简称储气库)建库目标包括复杂断块、强水侵、异常高压、高含油凝析气藏等复杂类型,普遍具有埋藏深、构造复杂、储层物性差、非均质性强等特点。常规气藏工程参数设计方法不适用,尤其在圈闭密封性分析、库容参数设计及注采能力评价等方面具有一定特殊性。为此,从建库目标地质特征出发,通过聚焦难点、自主创新、攻克技术瓶颈,形成了复杂断块储气库四维动态密封性评价技术,建立了异常高压储气库库容参数预测方法及水侵储气库分区带多因素耦合注采能力预测模型,论证了凝析气藏“提采—协同—储气”建库新模式和优化技术对策。研究结果表明:①通过物理模拟实验揭示了复杂断块储气库盖层疲劳损伤和断层滑移机理,实现了动态密封性指标定量化评价,为复杂断块型储气库库址筛选奠定了基础;②针对超高压裂缝型储气库岩石强应力敏感特性,建立了考虑压缩系数变化和束缚水膨胀的有效库容预测新方法,并形成了考虑周期时变和水侵影响的强水侵储气库不同区带多周期注采能力预测方法,实现了建库参数科学设计;③建立了凝析气藏提高采收率协同储气库建设新模式,明确了“提采—协同—储气”合理转换时机,形成了分阶段建库参数设计方法和井网部署对策。结论认为,形成复杂油气藏型储气库气藏工程关键参数设计系列方法有力支撑了中国石化复杂油气藏型储气库建设和运行,并对同类储气库建设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储气库 动态密封性 库容参数 注采能力 协同 复杂断块 异常高压 水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河油田注水开发技术与实践 被引量:18
5
作者 武毅 石利华 +1 位作者 阴艳芳 邱林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0-46,共7页
辽河油田水驱油藏具有断层发育、含油层系多、储层非均质性强、泥质含量高、油藏类型复杂等特点。在近10 a的开发实践中,结合各类油藏注水开发难点,研发了深度精细油藏描述、细分注水调整、低效无效水循环识别、二三结合精细挖潜、多元... 辽河油田水驱油藏具有断层发育、含油层系多、储层非均质性强、泥质含量高、油藏类型复杂等特点。在近10 a的开发实践中,结合各类油藏注水开发难点,研发了深度精细油藏描述、细分注水调整、低效无效水循环识别、二三结合精细挖潜、多元注采调控等12项核心开发技术,形成了一套适合中高渗透砂岩油藏、低渗透砂岩油藏、特殊岩性油藏特点的注水开发技术序列,水驱油藏年产油量由324×104t/a提高至360×104t/a,水驱采收率提高3.3个百分点。探索形成的改善老油田注水开发效果的技术对策,对同类型油藏注水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水 深部调驱 多元调控 二三结合 多元注采 稀油 高凝油 辽河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油田储气库调峰能力分析及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冶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5-101,共7页
L油田是一个层状砂岩气顶油藏,为合理利用天然气资源,建设了地下储气库,而气顶油藏开发中的关键问题就是确保油气界面的稳定,避免油、气间的相互窜流。由于油气区的同时开发,储气库的调峰能力、生产运行不仅受储气库容量的控制,还受到... L油田是一个层状砂岩气顶油藏,为合理利用天然气资源,建设了地下储气库,而气顶油藏开发中的关键问题就是确保油气界面的稳定,避免油、气间的相互窜流。由于油气区的同时开发,储气库的调峰能力、生产运行不仅受储气库容量的控制,还受到油区生产状况的限制,使得保持油气界面稳定性的难度加大。为此,应用理论公式计算,结合储气库运行实际、压力分布状况等,综合确定了储气库的理论和实际调峰能力以及单井注采气能力。在此基础上,应用数值模拟技术,确定了调峰需求与气井开井数之间的关系,给出了储气库运行过程中的优化运行方法。调峰能力及优化方法的合理确定,能有效指导储气库年度注采气运行的安排,确保油气界面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气库 调峰 压力 优化 注采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油气田采出水回注发展建议 被引量:10
7
作者 杨术刚 张坤峰 +4 位作者 陈宏坤 高春阳 戴忠 杜显元 陈昌照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6-116,共11页
2021年12月颁布实施的《地下水管理条例》标志着中国地下水质量与环境管理迈入依法严管的新发展阶段,同时也对油气田采出水回注地下水风险防控提出了更艰巨的挑战,如何确保采出水回注与地下水保护协同是当前油气行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021年12月颁布实施的《地下水管理条例》标志着中国地下水质量与环境管理迈入依法严管的新发展阶段,同时也对油气田采出水回注地下水风险防控提出了更艰巨的挑战,如何确保采出水回注与地下水保护协同是当前油气行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基于美国地下注入控制法规研究,对比分析了中国与美国油气田采出水回注在管理体系、技术规范等方面的现状,并提出了中国油气田采出水回注发展建议。研究结果表明:①中国发布的涵盖选址、水质指标以及运行管理与监测等内容的采出水回注行业或企业标准,有效支撑了油气开发与地下水环境保护相协调;②美国油气田采出水地下注入管理体系与技术标准,以规范注入活动、保护地下可饮用水源免受危害为核心,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效益;③需建立国家层面油气田采出水回注管理体系与标准规范。结论认为,随着中国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力度不断加大,油气田采出水量急剧上升,加之地下水环境保护政策趋紧,系统开展油气田采出水回注管理体系与标准规范研究十分必要;油气田采出水回注标准规范的建立可进一步增强油气资源开发与地下水环境的友好性,实现油气行业绿色发展,并高质量助力实现“稳油增气”的战略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油增气 采出水回注 地下水管理条例 地下水污染防治 标准规范 许可制 地下注入控制法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塑件协同设计的实践
8
作者 叶建东 袁国定 +1 位作者 陈炜 隽宗权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34-36,共3页
以某公司的数码相机开发为实例,详细研究采用协同设计模式开发产品的结构、流程及关键技术。
关键词 开发产品 公司 流程 模式 数码相机 关键技术 实例 协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学习力:概念内涵与结构模型 被引量:36
9
作者 王一岩 郑宁 郑永和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9-26,共8页
在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学生需要具备何种意识、能力和素质才能适应人机协同的学习模式,避免智能环境下的“认知迷航”风险,是智慧教育研究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基于此,文章提出“智慧学习力”的概念,指出“智慧学... 在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学生需要具备何种意识、能力和素质才能适应人机协同的学习模式,避免智能环境下的“认知迷航”风险,是智慧教育研究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基于此,文章提出“智慧学习力”的概念,指出“智慧学习力”是对智慧学习环境下“学习力”概念的延伸,是为了适应智能教育产品的快速发展和人机协同学习的实践进程,学生所需具备的一系列能力、信念、意识、品质的集合,其核心内容涉及学生的智能素养、人机协同思维、自我反思意识、自我调节学习能力、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等诸多方面。在此基础上,从“适应力”“辨别力”“自省力”“调控力”“探索力”五个方面构建了智慧学习力的结构模型,对智慧学习力的构成要素进行了系统分析。未来相关研究需要从智慧学习力测评体系的构建、智慧学习力测评实践研究的开展、智慧学习力的影响因素探究、面向智慧学习力培育的智能教育产品研发与改进等方面加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学习力 人机协同学习 智能教育产品 智慧教育 智能素养 自我调节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水平井蒸汽辅助重力泄油汽腔上升阶段的注采调控 被引量:26
10
作者 霍进 桑林翔 +2 位作者 杨果 刘名 邱敏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94-696,633-634,共3页
风城油田是"十二五"期间新疆稠油上产的重点地区,该油田自双水平井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投产以来,在生产中遇到汽窜严重、含水率高、产油量低、油汽比低、水平段连通长度小、生产波动大等问题。以研究生产动态规律为基础,... 风城油田是"十二五"期间新疆稠油上产的重点地区,该油田自双水平井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投产以来,在生产中遇到汽窜严重、含水率高、产油量低、油汽比低、水平段连通长度小、生产波动大等问题。以研究生产动态规律为基础,分析总结SAGD汽腔上升阶段生产规律,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通过优化注汽点、建立合理汽液界面、优化注采参数等调控手段,有效避免了汽窜的产生,较大幅度提高了注采井间水平段连通长度,进而持续开展增汽提液,加快了汽腔上升速度,使试验区生产效果大幅提高,日产油量达320 t,单井日产油由17 t上升至28 t,平均油汽比由0.19上升至0.31,达到了方案设计指标,为SAGD汽腔上升阶段有效的注采调控,为SAGD工业化推广,储备了技术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风城油田 双水平井 SAGD 注采调控技术 汽腔上升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