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ydrogen cold plasma for synthesizing Pd/C catalysts: the effect of support-metal ion interaction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壮 张秀玲 +2 位作者 张玉卓 段栋之 底兰波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1期108-113,共6页
It has been found that cold plasma is a facile and environmentally benign method for synthesizing supported metal catalysts, and great efforts have been devoted to enlarging its applications. However, little work has ... It has been found that cold plasma is a facile and environmentally benign method for synthesizing supported metal catalysts, and great efforts have been devoted to enlarging its applications. However, little work has been done to disclose the influence mechanism, which is significant for controllable synthesis. In this work, hydrogen cold plasma was adopted to synthesize a palladium catalyst supported on activated carbon (Pd/C-P) using HzPdC14 as a Pd precursor followed by calcination in hydrogen gas to remove the chlorine ions. The Pd/C-P catalyst was found to be made of larger Pd nanoparticles showing a decreased migration to the support outer surface than that prepared by the conventional thermal hydrogen reduction method (Pd/C-C). Meanwhile, the pore diameter of the activated carbon support is small (,-~4 nm). Therefore, Pd/C-P exhibits lower CO oxidation activity than Pd/C-C. It was proposed that the strong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activated carbon and PdC142-, and the enhanced metal-support interaction caused by hydrogen cold plasma reduction made it difficult for Pd nanoparticles to migrate to the support outer surface. The larger-sized Pd nanoparticles for Pd/C-P may be due to the Coulomb interaction resulting in the disturbance of the metal-support interaction. This work has important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the controllable synthesis of supported metal catalysts by hydrogen cold plas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drogen cold plasma PD/C support-metal ion interaction supported metalcatalysts Coulomb interaction CO oxid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eparation of novel Ni-Ir/γ-Al_2O_3 catalyst via high-frequency cold plasma direct reduction process 被引量:3
2
作者 Liqiong Huang Wei Chu +2 位作者 Tao Zhang YongxiangYin Xumei Tao 《Journal of Natural Gas Chemistry》 EI CAS CSCD 2009年第1期35-38,共4页
The novel Ni-Ir/γ-Al2O3 catalyst, denoted as NIA-P, was prepared by high-frequency cold plasma direct reduction method under ambient conditions without thermal treatment, and the conventional sample, denoted as NIA-C... The novel Ni-Ir/γ-Al2O3 catalyst, denoted as NIA-P, was prepared by high-frequency cold plasma direct reduction method under ambient conditions without thermal treatment, and the conventional sample, denoted as NIA-CR, was prepared by impregnation, thermal calcination, and then by H2 reduction method. The effects of reduction methods on the catalysts for ammonia decomposition were studied, and they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D, N2 adsorption, XPS, and H2-TPD. It was found that the plasma-reduced NIA-P sample showed a better catalytic performance, over which ammonia conversion was 68.9%, at T = 450℃, P = 1 atm, and GHSV = 30, 000 h^-1. It was 31.7%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ventional NIA-CR sample. XRD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rystallite size decreased for the sample with plasma reduction, and the dispersion of active components was improved. There were more active components on the surface of the NIA-P sample from the XPS results. This effect resulted in the higher activity for decomposition of ammonia. Meanwhile, the plasma proces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the time of preparing cataly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frequency cold plasma jet Ni-Ir catalyst direct reduction ammonia decomposition hydrogen produ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片阻抗一致性吹扫的燃料电池低温冷启动策略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孔维峰 方川 +10 位作者 刘继红 李建秋 李飞强 黄圣涛 赵兴旺 石焱 袁殿 徐梁飞 孙鹏 周恩飞 欧阳明高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0-268,336,共10页
车用石墨板燃料电池低温冷启动能力弱,是影响燃料电池技术在北方寒冷地区大规模推广的重要瓶颈。饥饿自升温是一种常见的低温冷启动策略,其基本原理是通过降低反应物供应速率来增加过电势,短时间在电池内部产生大量热量从而实现快速升... 车用石墨板燃料电池低温冷启动能力弱,是影响燃料电池技术在北方寒冷地区大规模推广的重要瓶颈。饥饿自升温是一种常见的低温冷启动策略,其基本原理是通过降低反应物供应速率来增加过电势,短时间在电池内部产生大量热量从而实现快速升温。该方法原理简单,但对电堆单体初始含水量一致性要求高、且易出现单片反极和尾排氢浓度超标的情况,影响系统安全性和电堆耐久性。针对上述问题,课题组研制了单体多通道交流阻抗在线测试装置,提出了面向单片阻抗一致性的电堆优化吹扫策略,建立了基于定电压变流量泵氢控制的低温冷启动方法,实现了低温启动瞬态过程的高产热、高安全、高动态的电压、电流、进堆/旁通空气流量的多目标多参数的耦合协调控制。台架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优化吹扫策略后,单片阻抗间最大差值由0.7降低至0.2 mΩ以下;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可实现124 s内-40℃下快速启动,且重复性好。相关技术在北京冬奥会燃料电池示范中获得了应用,验证了其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汽车 低温环境适应性 停机吹扫 冷启动 泵氢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氢反应器冷氢入口结构设计与改进
4
作者 李宇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2024年第6期22-25,共4页
以国内某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蜡油加氢裂化装置的加氢精制反应器为例,采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 Workbench 2020R2,对比分析了普通接管设计方案、内凸台设计方案、冷氢保护装置设计方案以及整合设计方案的热应力分布。结果表明:由于... 以国内某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蜡油加氢裂化装置的加氢精制反应器为例,采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 Workbench 2020R2,对比分析了普通接管设计方案、内凸台设计方案、冷氢保护装置设计方案以及整合设计方案的热应力分布。结果表明:由于热应力的存在,普通接管设计方案即使大幅增加补强面积也不能满足该处一次应力+二次应力的评定要求,而整合设计方案由于建立了温度隔离层并设置大尺寸圆角凸台,弱化了冷氢接管根部的温差应力,可大幅降低冷氢入口应力水平55%左右,满足一次应力+二次应力的评定要求,保障了加氢反应器的设计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反应器 冷氢 入口结构 应力分析 有限元 边界条件 一次应力 二次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YZH型急冷箱数值模拟与结构优化
5
作者 陈超 陈强 +2 位作者 盛维武 李小婷 程永攀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2024年第1期31-35,共5页
为适应加氢反应器大型化趋势,开发了集旋流、撞击及挡板分流等功能于一体的LYZH型急冷箱,其结构由上至下依次为旋流冷氢管、冷氢盘、喷射管和接液盘。采用CFD软件对LYZH型急冷箱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LYZH型急冷箱具有优秀的传热性... 为适应加氢反应器大型化趋势,开发了集旋流、撞击及挡板分流等功能于一体的LYZH型急冷箱,其结构由上至下依次为旋流冷氢管、冷氢盘、喷射管和接液盘。采用CFD软件对LYZH型急冷箱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LYZH型急冷箱具有优秀的传热性能及气液混合性能。为使LYZH型急冷箱的性能得到进一步提升,对其结构进行了优化,最优结构的旋流冷氢管中径为2218.9 mm、喷射管直径为526.9 mm以及接液盘到冷氢盘高度为175.4 mm。与原始结构相比,最优结构的传热性能提高7.61%,压力降降低14.4%,LYZH型急冷箱的综合性能得到较大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反应器 LYZH型急冷箱 旋流冷氢管 喷射管 流动传热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氢化换热器泄漏问题与对策研究——以冷氢化三、四级换热器泄漏问题为例
6
作者 杜大将 井瑛 《石化技术》 CAS 2024年第5期150-152,共3页
装置运行期间,冷氢化换热器的质量和稳定性直接影响运行效果。一旦冷氢化换热器出现泄漏问题,将影响装置的能耗和转化率。基于此,分析了冷氢化换热器常见的泄漏问题,以某公司冷氢化三、四级换热器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分析了换热器泄漏的... 装置运行期间,冷氢化换热器的质量和稳定性直接影响运行效果。一旦冷氢化换热器出现泄漏问题,将影响装置的能耗和转化率。基于此,分析了冷氢化换热器常见的泄漏问题,以某公司冷氢化三、四级换热器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分析了换热器泄漏的主要情况和具体原因,并以此为基础,探究了对应的冷氢化换热器泄漏预防和处理对策,希望能够对相关工作提供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氢化换热器 泄漏问题 处理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H级燃气轮机启动失败原因分析
7
作者 陈乾彬 《中国高新科技》 2024年第23期50-51,54,共3页
燃气轮机组其快速启停特性,非常有利于电网进行调峰和调频,且其燃料主要为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排放污染物较小。因此,在需调峰调频的城市,大型燃气轮机的安全启停是极其重要的。文章针对某次西门子H级重型燃气轮机因SFC起动失败而导致燃... 燃气轮机组其快速启停特性,非常有利于电网进行调峰和调频,且其燃料主要为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排放污染物较小。因此,在需调峰调频的城市,大型燃气轮机的安全启停是极其重要的。文章针对某次西门子H级重型燃气轮机因SFC起动失败而导致燃机启动失败的故障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和解决办法,为同类电厂提供相关经验和借鉴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机 SFC 励磁 定冷水温 冷氢温度 原因分析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床加氢反应器内件安装问题及处理
8
作者 刘小锋 《石油化工设计》 CAS 2024年第2期27-30,I0002,共5页
介绍了固定床C_(5)双烯烃加氢反应器的基本结构及该设备在安装过程中发现了大量内件无法安装,并对催化剂再分配盘、冷氢箱主梁及冷氢喷射盘、出口收集器及反应器外部保温支撑圈等部件安装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最终... 介绍了固定床C_(5)双烯烃加氢反应器的基本结构及该设备在安装过程中发现了大量内件无法安装,并对催化剂再分配盘、冷氢箱主梁及冷氢喷射盘、出口收集器及反应器外部保温支撑圈等部件安装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最终在认真分析原因、仔细测绘尺寸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处理后成功完成反应器内件安装,为以后同类设备内件安装提出了从设备设计、技术人员审图到安装前的预组装等控制措施,力争在实际安装前解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床加氢反应器 反应器内件 分配盘 冷氢箱 出口收集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旧轮胎裂解油加氢装置的汽提工艺方案比较
9
作者 李志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24年第6期460-464,共5页
使用Aspen Plus模拟软件对33万t/a废旧轮胎裂解油加氢装置的2种汽提工艺方案(双塔方案和单塔方案)进行对比,并讨论了热、冷低分油温度(T_(h),T_(c))以及汽提蒸汽(1.0 MPa,250℃)总耗用量(mst)对硫化氢脱除效果及汽提塔塔底流出物收率(Y... 使用Aspen Plus模拟软件对33万t/a废旧轮胎裂解油加氢装置的2种汽提工艺方案(双塔方案和单塔方案)进行对比,并讨论了热、冷低分油温度(T_(h),T_(c))以及汽提蒸汽(1.0 MPa,250℃)总耗用量(mst)对硫化氢脱除效果及汽提塔塔底流出物收率(Y)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热、冷低分油进料条件均相同前提下,这2种汽提方案的塔底流出物含硫化氢量均低于10μg/g,Y均大于93.0%;权衡考虑装置脱硫效果及能耗,选择m_(st)为0.36 t/h较佳;单塔工艺方案优于双塔方案,前者不仅运行更加稳定、操作弹性更大,而且主要设备总投资成本仅为后者的85%,尽管其当量综合能耗比后者的高0.08 MJ/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轮胎裂解油 汽提塔 硫化氢 热低分油 冷低分油 投资成本 能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激及H_2O_2处理对采后番茄果实抗病性的诱导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菲 生吉萍 +2 位作者 范蓓 于萌萌 申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53-456,共4页
以番茄果实为试材,研究冷激对采后番茄果实抗病性的影响以及H2O2在其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冷激提高了番茄果实的抗病指数,诱导了冷藏初期番茄果实中H2O2含量的升高和谷胱甘肽转移酶活性的提高,并且诱导了抗病相关酶苯丙氨酸解氨酶(PAL),... 以番茄果实为试材,研究冷激对采后番茄果实抗病性的影响以及H2O2在其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冷激提高了番茄果实的抗病指数,诱导了冷藏初期番茄果实中H2O2含量的升高和谷胱甘肽转移酶活性的提高,并且诱导了抗病相关酶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的活性增加。外源H2O2处理可以促进冷激诱导的果实内H2O2含量的升高和谷胱甘肽转移酶的提高,并且促进抗病相关酶活的诱导,而外源抑制H2O2会使诱导作用大大减弱。由此得出结论,冷激可以诱导采后番茄果实的抗病性,提高抗病相关酶活,H2O2参与了冷激介导的抗病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冷激 病害 H2O2 抗病相关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氢裂化反应器新型冷氢箱的研究与工程设计 被引量:19
11
作者 张迎恺 孙丽丽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8-59,共2页
报道了加氢裂化反应器新型旋流式冷氢箱的研究设计及实用效果,催化剂床层径向温差不大于5℃。
关键词 加氢裂化反应器 冷氢箱 研究 工程设计 炼油 旋流式 混合 径向 温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变形对国产X70管线钢硫化氢应力腐蚀开裂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云涛 杜则裕 何晓东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6-19,共4页
采用慢应变速率法SSRT(SlowStrainRateTest)测试了在含H2S的介质中不同冷变形度条件下管线钢X70的硫化氢应力腐蚀开裂(SCCC)性能。结果表明,冷变形度是影响国产X70管线钢SSCC的重要因素之一。冷变形促进了材料局部微观缺陷内能的增加,... 采用慢应变速率法SSRT(SlowStrainRateTest)测试了在含H2S的介质中不同冷变形度条件下管线钢X70的硫化氢应力腐蚀开裂(SCCC)性能。结果表明,冷变形度是影响国产X70管线钢SSCC的重要因素之一。冷变形促进了材料局部微观缺陷内能的增加,这些缺陷所在的位置,往往是氢易被捕捉的地方,造成氢的聚集,微观变形将会促进裂纹的萌生和扩展。同时,随着冷变形度的增加,冷变形造成的位错等缺陷使强度进一步增大而韧性降低。最终氢与应力的交互作用导致X70管线钢抗SSCC性能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产X70管线钢 冷变形 SSCC 氢陷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合物储能技术研究现状 被引量:13
13
作者 陈俊 陈秋雄 +8 位作者 陈运文 樊栓狮 王燕鸿 杨亮 郎雪梅 张雯翔 黄怡 熊文涛 温永刚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2015年第2期131-140,共10页
水合物为客体分子与主体水分子在一定温度与压力下形成的固体物质。水分子通过氢键形成笼型结构并将气体分子包裹在笼子里。根据其包裹气体的特性,可以通过形成水合物将气体(如C H4、H2等)储存起来,从而实现能量的储存;同时水合物的形... 水合物为客体分子与主体水分子在一定温度与压力下形成的固体物质。水分子通过氢键形成笼型结构并将气体分子包裹在笼子里。根据其包裹气体的特性,可以通过形成水合物将气体(如C H4、H2等)储存起来,从而实现能量的储存;同时水合物的形成与分解会释放和吸收热量,通过重复形成与分解水合物进行蓄冷也是一种能量储存和利用的方式。本文将介绍水合物储能技术研究的现状,并对水合物储能未来的研究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合物 储运天然气 储氢 蓄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G冷能发电制氢及液化的综合能源系统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超 孙恒 +1 位作者 李兆慈 徐嘉明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6-52,共7页
目的为实现LNG冷能的回收利用、氢气的绿色制取和液态储运的多重目标,提出LNG冷能发电作为电解水制氢的电力来源,同时提供氢液化用能,并辅助氢预冷的一套综合能源系统。方法使用HYSYS软件对LNG冷能发电循环及氢液化进行模拟测算,建立系... 目的为实现LNG冷能的回收利用、氢气的绿色制取和液态储运的多重目标,提出LNG冷能发电作为电解水制氢的电力来源,同时提供氢液化用能,并辅助氢预冷的一套综合能源系统。方法使用HYSYS软件对LNG冷能发电循环及氢液化进行模拟测算,建立系统中各单元物料与电能匹配关系的数学模型,通过模型求解获得了直接膨胀、朗肯循环、联合循环3种发电方式在不同外输压力下的年液氢产量。结果LNG年接收量为300×10^(4)t时,综合能源系统液氢产量约1420~3790 t/a。结论在相同外输压力下,制氢效率相同时的联合循环发电制氢效益最明显;其他条件相同时,随外输压力的增大,制氢量呈下降趋势;同等条件下,PEM电解制氢效益优于碱性电解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G 冷能发电 制氢 氢液化 综合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氏体型冷作强化非调质钢的氢致延迟断裂行为 被引量:3
15
作者 赵秀明 杨金峰 +3 位作者 张永健 惠卫军 于同仁 王章忠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7-51,共5页
采用电化学充氢和慢拉伸应变速率实验(SSRT)研究了形变和时效处理对一种低碳-Mn-B-Ti系贝氏体型冷作强化非调质钢氢致延迟断裂行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无论热轧态还是拉拔态试样,充氢后试样的耐延迟断裂性能显著降低。在拉拔变形初期... 采用电化学充氢和慢拉伸应变速率实验(SSRT)研究了形变和时效处理对一种低碳-Mn-B-Ti系贝氏体型冷作强化非调质钢氢致延迟断裂行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无论热轧态还是拉拔态试样,充氢后试样的耐延迟断裂性能显著降低。在拉拔变形初期,减面率γ<20%时,耐延迟断裂性能降低的幅度较大;而随着拉拔量的继续增加,耐延迟断裂性能降低的趋势变缓。实验料拉拔后进行时效处理有助于其耐延迟断裂性能的改善,当时效温度提高到200℃以上时这种改善作用比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迟断裂 贝氏体型冷作强化非调质钢 冷变形 时效处理 氢陷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2O2浸种处理对晚直播油菜苗期耐寒性的影响 被引量:17
16
作者 万林 张曼 +2 位作者 钟飞燕 周琴 江海东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11-819,共9页
为了解H_2O_2浸种对油菜苗期耐寒性的影响,以中双11号(Z11)和南农油4号(N4)为材料进行盆栽试验,以0.05%H_2O_2浸种处理,晾干后晚直播,在苗期低温前、低温胁迫时和胁迫解除后分别取样,研究油菜生长、抗氧化系统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变化,明确... 为了解H_2O_2浸种对油菜苗期耐寒性的影响,以中双11号(Z11)和南农油4号(N4)为材料进行盆栽试验,以0.05%H_2O_2浸种处理,晾干后晚直播,在苗期低温前、低温胁迫时和胁迫解除后分别取样,研究油菜生长、抗氧化系统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变化,明确H_2O_2浸种对油菜苗期低温伤害的防护作用及其生理机制。研究结果显示,H_2O_2浸种提高了油菜苗期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HAR)、谷胱甘肽还原酶(GR)、谷胱甘肽转硫酶(GS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的活性,维持较高的抗氧化物质抗坏血酸(As A)和谷胱甘肽(GSH)的含量,降低活性氧(ROS)水平和丙二醛(MDA)含量。H_2O_2浸种增加了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提高了渗透调节能力。H_2O_2浸种显著促进苗期油菜生长,胁迫解除后Z11 H_2O_2浸种处理地上部和地下部生物量分别较对照增加了53.07%和73.12%;而N4分别增加了28.22%和43.61%。Z11增产达18.89%,而N4增产32.25%。结果表明H_2O_2浸种能有效缓解低温胁迫对苗期油菜生长的抑制效应,促进苗期生长,提高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过氧化氢 浸种 耐寒性 晚直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音速冷喷涂Cu-Al_2O_3复合涂层特性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锋 漆波 +3 位作者 陈清华 崔文智 李隆键 梁大镁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47-50,共4页
采用冷喷涂技术在铝基板上制备了Cu-Al2O3复合涂层,以复合涂层为催化剂进行了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实验,并利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仪和X射线衍射仪对实验前后的涂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涂层之间和涂层与基板间的结合主要为机械咬合,孔... 采用冷喷涂技术在铝基板上制备了Cu-Al2O3复合涂层,以复合涂层为催化剂进行了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实验,并利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仪和X射线衍射仪对实验前后的涂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涂层之间和涂层与基板间的结合主要为机械咬合,孔隙率较高,与喷涂颗粒相比,涂层没有相的变化;喷涂后Al2O3颗粒发生了破碎,而Cu颗粒变形不充分,Cu颗粒特性导致涂层中铜含量比粉末中的低;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实验表明,Cu-Al2O3复合涂层由于含氧高而具有比纯铜涂层更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喷涂 CU-AL2O3 功能涂层制氢 甲醇重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压下冷轧对热轧带钢氧化铁皮氢气还原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孙彬 高圣伦 +2 位作者 郝明欣 曹光明 李志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1-146,共6页
为了弄清小压下冷轧对热轧带钢氧化铁皮氢气还原动力学行为的影响,对热轧带钢分别进行了压下率分别为5%和10%的单道次冷轧实验。同时利用热重分析仪对经过5%冷轧和未冷轧氧化铁皮试样进行还原动力学实验,还原气氛为30%(体积分数)H 2-N ... 为了弄清小压下冷轧对热轧带钢氧化铁皮氢气还原动力学行为的影响,对热轧带钢分别进行了压下率分别为5%和10%的单道次冷轧实验。同时利用热重分析仪对经过5%冷轧和未冷轧氧化铁皮试样进行还原动力学实验,还原气氛为30%(体积分数)H 2-N 2混合气氛,还原温度为500~800℃。结果表明:经过5%和10%的小压下冷轧后,氧化铁皮表面出现大量裂纹。5%压下后氧化铁皮只开裂未剥落,10%压下后氧化铁皮已出现粉状脱落。在还原动力学实验中,在500~600℃下,经过5%压下后的氧化铁皮在还原过程中的诱导期变短,在700~800℃,诱导期变化不大。氢气还原氧化铁皮的控制性步骤可以分为:氢原子和氧原子在氧化铁皮层中的扩散、气-固的界面反应以及新相的形核和长大。在500℃时,5%冷轧和未冷轧氧化铁皮还原反应控制性步骤均为新相的形核和长大。在800℃时,两种样品还原反应控制性步骤变为气-固的界面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轧带钢 氧化铁皮 还原动力学 氢气 小压下冷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化剂乙酰胍在棉织物冷轧堆漂白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9
作者 安刚 曹机良 王柯钦 《印染》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10-12,16,共4页
采用乙酰胍作为棉织物冷轧堆漂白的活化剂,探讨乙酰胍、双氧水、氢氧化钠、硅酸钠用量和冷轧堆漂白时间对漂白织物白度的影响,测定了漂白织物的白度和强力。结果表明,采用乙酰胍作为棉织物冷轧堆漂白的活化剂,漂白织物的白度高于常... 采用乙酰胍作为棉织物冷轧堆漂白的活化剂,探讨乙酰胍、双氧水、氢氧化钠、硅酸钠用量和冷轧堆漂白时间对漂白织物白度的影响,测定了漂白织物的白度和强力。结果表明,采用乙酰胍作为棉织物冷轧堆漂白的活化剂,漂白织物的白度高于常规双氧水冷轧堆漂白织物;优化的冷轧堆漂白工艺为:双氧水30g/L,乙酰胍15—20g/L,氢氧化钠5g/L,硅酸钠4~6g/L,30℃冷堆12h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漂白 冷轧堆法 乙酰胍 过氧化氢 棉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喷涂CuO/ZnO/Al_2O_3催化涂层微结构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锋 周新晶 +1 位作者 郑世伟 漆波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6-28,共3页
采用冷喷涂方法在铝基板上制备了CuO/ZnO/Al2O3催化涂层,并利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仪对涂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冷喷涂前后催化剂颗粒和涂层的组成基本相同;涂层与基板和涂层之间以机械咬合结合为主;加热气体温度较低时,涂层呈现疏松... 采用冷喷涂方法在铝基板上制备了CuO/ZnO/Al2O3催化涂层,并利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仪对涂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冷喷涂前后催化剂颗粒和涂层的组成基本相同;涂层与基板和涂层之间以机械咬合结合为主;加热气体温度较低时,涂层呈现疏松扁平层叠和多孔结构;涂层形貌受加热气体温度与颗粒破碎的影响。在该涂层上进行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试验,结果表明冷喷涂技术可以成功应用于制备催化功能涂层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喷涂 催化涂层 甲醇重整 制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