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寒地高产水稻干物质积累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宋文博 刘元英 +3 位作者 罗胜国 彭显龙 马世学 胡金财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2年第8期29-34,共6页
实现水稻稳定的高产,并提高氮效率是水稻生产的关键。在寒地采用穗数型品种空育131,通过优化管理模式,在小面积高产攻关(0.4hm2)和大面积高产示范(13hm2)条件下,探讨了实现水稻高产和氮高效的可能。结果表明:应用良好的管理技术,可稳定... 实现水稻稳定的高产,并提高氮效率是水稻生产的关键。在寒地采用穗数型品种空育131,通过优化管理模式,在小面积高产攻关(0.4hm2)和大面积高产示范(13hm2)条件下,探讨了实现水稻高产和氮高效的可能。结果表明:应用良好的管理技术,可稳定地实现水稻10.5t.hm-2以上的产量。与常规水稻生产田相比,该技术主要是通过增加穗数和粒重而增产,同时其它产量构成因素不变。随着水稻产量的提高,水稻总干物重也显著提高。当产量由9.24t.hm-2左右提高到10.5t.hm-2时,水稻抽穗期干物重差异不大,主要是由于增加抽穗后干物质而增产,而当产量进一步增加到11.55t.hm-2时,抽穗期和抽穗后的干物质同样需要提高。随着产量的提高,水稻抽穗后干物质积累所占比重有增加趋势。高产田通过降低氮素投入,提高氮肥偏生产力38%~68%。在适宜的密度条件下,应用以前氮后移技术为核心的综合管理技术,能在寒地水稻生产上实现稳定的高产和氮素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地 水稻 产量 干物质 氮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