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粘性SiC颗粒聚团流态化特性 被引量:10
1
作者 周涛 李洪钟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528-533,共6页
对不同粒径的°SiC粘性颗粒的流态化实验表明,颗粒粒径对流化性能有较大影响,颗粒粒径越小,颗粒间粘附力越大,其流化性能越差;提出了粘性颗粒自然聚团数Ae_n和流态化聚团数Ae_f,用来表征颗粒的流化性能;指出了应开展粘性颗... 对不同粒径的°SiC粘性颗粒的流态化实验表明,颗粒粒径对流化性能有较大影响,颗粒粒径越小,颗粒间粘附力越大,其流化性能越差;提出了粘性颗粒自然聚团数Ae_n和流态化聚团数Ae_f,用来表征颗粒的流化性能;指出了应开展粘性颗粒聚团流态化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 粘性颗粒 聚团流态化 粒径 流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颗粒气固两相流动特性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
2
作者 郑建祥 李少华 +1 位作者 吕太 陆慧林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24-129,共6页
数值模拟流化床内纳米颗粒气固两相流动特性。基于稠密气体动力学方法,建立了黏附性颗粒动力学理论,用来模拟纳米颗粒运动,采用大涡模拟方法模拟气相运动,并采用力平衡原理估算纳米聚团尺寸,完善了黏附性颗粒气固两相双流体模型。模拟... 数值模拟流化床内纳米颗粒气固两相流动特性。基于稠密气体动力学方法,建立了黏附性颗粒动力学理论,用来模拟纳米颗粒运动,采用大涡模拟方法模拟气相运动,并采用力平衡原理估算纳米聚团尺寸,完善了黏附性颗粒气固两相双流体模型。模拟结果表明,对于Tullanox纳米颗粒在流化床内呈现散式流化,床层膨胀较高,床内很难有气泡生成;随着气体速度增加,颗粒聚团直径下降。信息熵方法分析表明,在床层上部聚团与气体间,聚团与聚团间的脉动变化比较剧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附性颗粒动力学模型 双流体模型 颗粒聚团 信息熵 流化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粉物料超声辅助筛分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陈亚哲 刘刚 +1 位作者 刘帅 姚红良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45-47,共3页
针对目前细粉物料筛分时具有强吸附性而导致物料聚团、堵塞筛孔、筛分效率低下等问题,提出了超声波辅助细粉物料筛分的机理研究。首先,结合DLVO理论,并根据颗粒在筛分中由粘性力和超声波振动产生的能量,建立了能量平衡模型;其次,进行了... 针对目前细粉物料筛分时具有强吸附性而导致物料聚团、堵塞筛孔、筛分效率低下等问题,提出了超声波辅助细粉物料筛分的机理研究。首先,结合DLVO理论,并根据颗粒在筛分中由粘性力和超声波振动产生的能量,建立了能量平衡模型;其次,进行了细粉物料颗粒团聚体凝聚和分散过程的EDEM仿真研究;最后,对超声波辅助破坏物料团聚性、吸附性的机理进行了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波振动能够有效地打散颗粒团聚体,显著地提高筛分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粉物料 超声波 筛分效率 聚团 粘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峰聚乙烯颗粒临界流化速度的研究
4
作者 任聪静 王靖岱 阳永荣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687-1691,共5页
针对环管和流化床串联的组合工艺中双峰聚乙烯黏性颗粒流化状况不佳的现状,利用压差法系统考察了温度和粒径对临界流化速度的影响,以及温度对粒径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压降-气速关系不符合经典轨迹,压降曲线波动较普通树脂显著,流化过... 针对环管和流化床串联的组合工艺中双峰聚乙烯黏性颗粒流化状况不佳的现状,利用压差法系统考察了温度和粒径对临界流化速度的影响,以及温度对粒径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压降-气速关系不符合经典轨迹,压降曲线波动较普通树脂显著,流化过程依次表现为颗粒流化和聚团流化两个过程.由于双峰聚乙烯中低相对分子质量部分的存在,聚合物颗粒间表现出较强的黏性,引起团聚现象,粒径分布变宽.表观最小流化速度与经典公式计算数据偏离较大,其数值随温度的升高呈增大趋势,且粒径越小,温度对最小流化速度的影响就越大.通过添加黏性力项,重新建立颗粒的力平衡,获得了具有较高精度的临界流化速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流化速度 双峰聚乙烯 团聚 黏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黏熔颗粒团聚的实验模拟
5
作者 陈博 范浩杰 +2 位作者 崔璇 何柯佳 刘翔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5,共5页
针对流化床内颗粒受热产生黏性及由此引发的团聚、失流化现象,利用低温模拟物聚乙烯颗粒在二维内循环流化床实验台内对床内颗粒受热团聚过程进行实验模拟,找了颗粒团聚成长规律。通过分析不同工况下的团聚物质量占物料总质量的比例,找... 针对流化床内颗粒受热产生黏性及由此引发的团聚、失流化现象,利用低温模拟物聚乙烯颗粒在二维内循环流化床实验台内对床内颗粒受热团聚过程进行实验模拟,找了颗粒团聚成长规律。通过分析不同工况下的团聚物质量占物料总质量的比例,找出影响颗粒团聚的因素。实验表明,流化床内颗粒团聚过程分为两个主要阶段:成核阶段及黏性核快速长大并破碎阶段。流化床运行温度存在一高一低两个临界点,当温度低于较低临界点时,床内颗粒平稳流化,无团聚现象出现;当温度高于低临界点低于高临界点时,床内颗粒出现部分团聚;当温度高于高临界点时,床内颗粒迅速出现大范围团聚,因此将低临界点定义为第一临界温度,高临界点定义为第二临界温度。较低床温、合理流化风速配比、高非黏颗粒比例都对颗粒团聚有显著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化床 黏熔颗粒 团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