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igital coherent detection research on Brillouin 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try with simplex pulse codes 被引量:7
1
作者 郝蕴琦 叶青 +2 位作者 潘政清 蔡海文 瞿荣辉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4年第11期253-256,共4页
The digital coherent detection technique has been investigated without any frequency-scanning device in the Brillouin 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try (BOTDR), where the simplex pulse codes are applied in the sensi... The digital coherent detection technique has been investigated without any frequency-scanning device in the Brillouin 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try (BOTDR), where the simplex pulse codes are applied in the sensing system. The time domain signal of every code sequence is collected by the data acquisition card (DAQ). A shift-averaging technique is applied in the frequency domain for the reason that the local oscillator (LO) in the coherent detection is fix-frequency deviated from the primary source. With the 31-bit simplex code, the signal-to-noise ratio (SNR) has 3.5-dB enhancement with the same single pulse traces, accordant with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The frequency fluctuation for simplex codes is 14.01 MHz less than that for a single pulse as to 4-m spatial resolution. The results are believed to be beneficial for the BOTDR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illouin 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try digital coherent detection simplex pulse codes signal-to-noise rati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频域联合数据辅助MIMO均衡算法的多维度复用千公里级相干传输系统
2
作者 刘博 王晨 +18 位作者 谭宇璇 王凯辉 丁俊杰 朱博文 田凤 沈磊 张磊 王瑞春 闫长鹍 陈伟章 叶兵 任建新 李凡 邓磊 李建平 秦玉文 李朝晖 忻向军 余建军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53-1561,共9页
基于少模光纤的模式复用系统利用单根纤芯中的正交模式实现各独立信道的并行传输,能够有效提升系统容量,解决单模光纤系统的容量危机.本文联合使用模式复用、波分复用与偏振复用技术,基于六模渐变型光纤实现了80个波长通道下32 Gbaud四... 基于少模光纤的模式复用系统利用单根纤芯中的正交模式实现各独立信道的并行传输,能够有效提升系统容量,解决单模光纤系统的容量危机.本文联合使用模式复用、波分复用与偏振复用技术,基于六模渐变型光纤实现了80个波长通道下32 Gbaud四模双偏振16阶正交振幅调制信号的1000 km相干传输,并在接收端使用时频域联合数据辅助8×8多输入多输出最小均方算法,以补偿由光纤传输导致的模式耦合及模间色散等线性损伤.与传统的纯时域或纯频域多输入输出最小均方均衡算法相比,该算法分别实现了57.1%的收敛速度提升与25.1%的收敛误差下降.经过1000 km少模光纤传输后,80通道每个模式及偏振态的误码率均低于开销为20%的软判决前向纠错编码阈值2.4×10^(-2),系统净速率达68.2 Tbi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干光传输系统 多维度复用技术 数据辅助均衡 多输入多输出数据均衡 时频域联合处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φ-OTDR的车辆振动信号检测方法
3
作者 熊显名 郭逸璇 +2 位作者 曾创 杜浩 陈聪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5-90,共6页
针对相位敏感光时域反射计(Phase Sensitive 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ter,φ-OTDR)系统在车辆振动信号检测中信号信噪比低且检测准确率受频率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引导边缘滤波检测(Guided Edge Filter,GEF)方法。GEF方法在减... 针对相位敏感光时域反射计(Phase Sensitive 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ter,φ-OTDR)系统在车辆振动信号检测中信号信噪比低且检测准确率受频率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引导边缘滤波检测(Guided Edge Filter,GEF)方法。GEF方法在减少噪声影响的同时保留并提取出有效的振动位置信息。使用PZT分别产生不同频率的振动信号,将GEF方法与直接振幅差分法进行实验对比。结果表明,使用GEF方法得到的平均信噪比相较于直接振幅差分法提高了3.26 dB。使用公路上行驶车辆的振动信号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使用GEF方法得到的信噪比最高为3.98 dB,比直接振幅差分法提高了2.65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位敏感光时域反射计 车辆检测 信号处理 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包降噪与特征投影的Φ-OTDR振动定位
4
作者 彭怀敏 陈宏滨 +3 位作者 陈平 张超 孙榕 蒋贺雷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1-67,共7页
为建立通信光缆长度与地理位置数据库,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包降噪与特征投影的相位敏感光时域反射仪(Φ-OTDR)振动定位算法。该算法利用Φ-OTDR进行光缆长度定位,有效应对实际光缆线路中的干扰信号问题。通过小波包分解信号并应用阈值法降... 为建立通信光缆长度与地理位置数据库,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包降噪与特征投影的相位敏感光时域反射仪(Φ-OTDR)振动定位算法。该算法利用Φ-OTDR进行光缆长度定位,有效应对实际光缆线路中的干扰信号问题。通过小波包分解信号并应用阈值法降噪,同时基于敲击振动信号的频率特性,选取特定小波包,以其能量为特征向量进行投影,有效解调振动信号并抑制干扰。测试结果表明:相较于其它算法,所提算法的复杂度低、性能优异,可成功应用于嵌入式设备,实现了对20 km光缆的精确敲击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位敏感光时域反射仪 小波包分解 特征投影 资源清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长度标准装置及其结果修正研究
5
作者 袁伟炳 孟飞 +3 位作者 林百科 杨凯 陈亮 方占军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745-1752,共8页
为了更好地满足国内光时域反射计(OTDR)的长度量值计量需求,研制了一套基于调制相移法原理的光纤长度标准。装置采用模块化设计,实现了激光器驱动、信号调制、光电转换及频率变换等主要系统单元,并增加了1550 nm窗口的长度测量能力。通... 为了更好地满足国内光时域反射计(OTDR)的长度量值计量需求,研制了一套基于调制相移法原理的光纤长度标准。装置采用模块化设计,实现了激光器驱动、信号调制、光电转换及频率变换等主要系统单元,并增加了1550 nm窗口的长度测量能力。通过独立测量光纤温度修正系数及波长修正系数,在国内已报道的光纤长度标准研究结果中实现对温度及通信窗口测试光源波长不同而引起长度量值变化的归一化修正,并给出完整的不确定度评估结果,为面向OTDR检定领域的光纤长度量值溯源提供了实验依据及新的思路和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光纤长度测量结果不确定度在1310 nm窗口和1550 nm窗口下分别为U=(0.016+7.2×10^(-6)L)m(k=2)和U=(0.028+7.2×10^(-6)L)m(k=2)。使用该标准标定OTDR传递标准用14 km光纤,不确定度为0.13 m(k=2),相较于现行标准指标提升近1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量计量 光纤长度 光时域反射计 温度修正 波长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小波变换的OTDR事件检测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臧益鹏 李现勤 +3 位作者 吴松桂 葛菲 王炜廷 顾文华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28,共6页
针对信号中噪声影响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改进小波变换的光时域反射仪(OTDR)事件检测方法。首先通过对小波去噪算法进行改进,获得新的阈值选取方式和阈值判断函数,然后结合小波模极大值法和斜率法定位测量光纤发生事件位置和光纤始末端位置... 针对信号中噪声影响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改进小波变换的光时域反射仪(OTDR)事件检测方法。首先通过对小波去噪算法进行改进,获得新的阈值选取方式和阈值判断函数,然后结合小波模极大值法和斜率法定位测量光纤发生事件位置和光纤始末端位置,计算事件衰减损耗的同时对事件进行分隔和误判消除。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定位精准度较高,反射事件和非反射事件的计算位置偏差分别小于5 m和15 m;测量光纤的事件检测分析结果与光纤连接位置及光纤总长度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变换 光时域反射仪 小波去噪 事件检测 精准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通信网络中光缆终端盒的故障诊断分析与研究
7
作者 陈立 《通信电源技术》 2024年第23期240-242,共3页
光纤通信网络作为现代信息传输的重要基础设施,其稳定性和可靠性直接关系到网络的整体性能。光缆终端盒作为光纤网络的关键节点,故障不仅会导致通信中断,而且可能引发严重的经济损失。通过研究光缆终端盒的常见故障类型和成因,探讨多种... 光纤通信网络作为现代信息传输的重要基础设施,其稳定性和可靠性直接关系到网络的整体性能。光缆终端盒作为光纤网络的关键节点,故障不仅会导致通信中断,而且可能引发严重的经济损失。通过研究光缆终端盒的常见故障类型和成因,探讨多种故障诊断技术,包括光时域反射仪(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ter,OTDR)、光功率监测技术以及可视化光缆测试仪,以提升故障诊断准确性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通信网络 光缆终端盒 故障诊断 光时域反射仪(OTDR) 故障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通信中的光缆故障定位与处置对策分析
8
作者 史腾飞 《通信电源技术》 2024年第8期204-206,共3页
随着电力通信网络的不断发展,光缆作为传输介质的可靠性受到极大关注。光缆故障不仅会影响通信的稳定性,还会给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快速且准确地定位光缆故障点,并及时处理,已成为电力通信网络管理的重要任务。光时... 随着电力通信网络的不断发展,光缆作为传输介质的可靠性受到极大关注。光缆故障不仅会影响通信的稳定性,还会给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快速且准确地定位光缆故障点,并及时处理,已成为电力通信网络管理的重要任务。光时域反射仪(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ter,OTDR)曲线事件分析技术是光缆故障定位的核心技术。文章通过分析OTDR曲线事件分析技术,研究改进OTDR曲线事件分析技术,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技术设计电力通信光缆故障精确定位方案,并针对不同故障提出相应的处置对策。本研究旨在为电力通信网络中的光缆故障检测与定位提供技术支持,同时为提升电力通信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通信 光时域反射仪(OTDR) 故障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性土体干缩变形分布式光纤监测试验研究 被引量:24
9
作者 李科 施斌 +2 位作者 唐朝生 魏广庆 王宝军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781-1785,共5页
土体变形监测是岩土工程监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具有规模大、工程环境差异性大、实时动态监测等特点,因此,常规的一些点式监测手段已不能满足要求。布里渊散射光时域反射测量技术(BOTDR)是一项新型光电传感监测技术,它利用布里渊散射光... 土体变形监测是岩土工程监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具有规模大、工程环境差异性大、实时动态监测等特点,因此,常规的一些点式监测手段已不能满足要求。布里渊散射光时域反射测量技术(BOTDR)是一项新型光电传感监测技术,它利用布里渊散射光的光谱和光时域测量技术,可对沿光纤的轴向应变进行分布式监测。应用这一技术对土体干缩变形进行了监测,并对土体干缩变形规律进行了分析,验证了该技术应用于土体变形监测中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体变形 BOTDR 分布式监测 传感光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规模光栅阵列光纤的分布式传感技术及应用综述 被引量:17
10
作者 桂鑫 李政颖 +2 位作者 王洪海 王立新 郭会勇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47-776,共30页
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技术因其具有高灵敏度、抗电磁干扰、体积小及易复用等特性而广泛应用于恶劣环境的温度、应变及振动等物理量检测。基于在线光纤拉丝塔的大规模光栅阵列光纤制备方法的实现,突破了传统光纤光栅分布式传感技术受限于... 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技术因其具有高灵敏度、抗电磁干扰、体积小及易复用等特性而广泛应用于恶劣环境的温度、应变及振动等物理量检测。基于在线光纤拉丝塔的大规模光栅阵列光纤制备方法的实现,突破了传统光纤光栅分布式传感技术受限于机械强度和制备工艺复杂的限制,大大拓展了其在分布式传感领域的应用。本文系统地介绍了大规模光栅阵列光纤的制备、分布式解调方法与应用进展,从大规模光栅阵列光纤的在线制备技术,以及基于该阵列光纤的分布式传感解调技术,包括准静态波长解调技术、高速波长解调技术以及增强型动态相位解调技术等,特别关注解调速度、空间分辨率、复用容量等关键技术及传感性能。同时还介绍了基于大规模光栅阵列光纤的应用包括温度、应变分布式的准静态应用领域,以及振动分布式的相位动态应用领域等,包括大型建筑、机械、航空航天、石油化工等诸多领域的安全监测、故障诊断等工程应用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布拉格光栅 光纤分布式传感 光时域反射技术 光频域反射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布里渊分布式输电线路覆冰识别技术 被引量:25
11
作者 覃兆宇 刘卫新 +5 位作者 潘哲哲 史会轩 陈勇 钱进 刘晓波 费婵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6-11,共6页
本文研究了基于光纤布里渊散射的光纤复合架空地线(Optical Fiber Composite Overhead Ground Wire,OPGW)覆冰识别技术,在热力学理论推导的基础上,使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对导线温度分布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最终得出覆冰区段较非... 本文研究了基于光纤布里渊散射的光纤复合架空地线(Optical Fiber Composite Overhead Ground Wire,OPGW)覆冰识别技术,在热力学理论推导的基础上,使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对导线温度分布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最终得出覆冰区段较非覆冰区对环境温度变化迟滞的结论,并根据一段时间内缆线温度变化识别出输电线路覆冰状况。基于研究结果,本文在布里渊时域反射计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套基于光纤布里渊散射原理的分布式光纤覆冰识别系统,解决传统监测系统电源不足、电磁干扰等问题,并在昭通挂网运行,监测范围达到75 km,温度监测精度达到±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布里渊散射 布里渊时域反射计 分布式光纤传感 有限元仿真 覆冰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辐射激光二极管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韦文生 张春熹 +3 位作者 马静 米剑 周克足 王天民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09-411,共3页
分析了超辐射激光二极管(Super-LuminescentDiode,SLD)SLD管芯的有源区、后端吸收区以及出光端面的增透膜对光谱的影响。介绍了SLD组件的封装(SLD的温度控制、SLD管芯与尾纤的耦合)。讨论了在干涉型光纤陀螺仪、光时域反射计、医学相干... 分析了超辐射激光二极管(Super-LuminescentDiode,SLD)SLD管芯的有源区、后端吸收区以及出光端面的增透膜对光谱的影响。介绍了SLD组件的封装(SLD的温度控制、SLD管芯与尾纤的耦合)。讨论了在干涉型光纤陀螺仪、光时域反射计、医学相干检测技术、波分复用技术中对SLD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辐射激光二极管 SLD 光纤陀螺仪 光时域反射计 光相干检测 波分复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坑工程BOTDR分布式光纤监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22
13
作者 隋海波 施斌 +3 位作者 张丹 魏广庆 朴春德 王宝军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08年第2期184-191,共8页
围护体系的加固质量对基坑工程、基坑周边环境和地下管线的变形和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对基坑围护体系和周边环境进行实时、在线监测分析,可掌握基坑变形的发展动态,对基坑失稳破坏进行预警。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与常规监测方法相比... 围护体系的加固质量对基坑工程、基坑周边环境和地下管线的变形和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对基坑围护体系和周边环境进行实时、在线监测分析,可掌握基坑变形的发展动态,对基坑失稳破坏进行预警。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与常规监测方法相比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如分布式、长距离、实时性和长期稳定性等,可满足基坑工程安全监测和基坑失稳早期预警的要求。本文对布里渊光时域反射计(BOTDR)的测量原理进行了介绍,设计了一套基于BOTDR的新型基坑工程分布式监测系统,详细阐述了工程应用中传感光纤的布设方法、光纤保护和温度补偿技术等。以实际工程为例,对基坑工程分布式变形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监测结果表明,基于BOTDR技术的基坑分布式光纤监测系统能够准确地反映基坑工程的变形情况,具有显著的优越性,可用于基坑工程稳定性的监测和失稳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护体系 布里渊光时域反射计(BOTDR) 变形监测 分布式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TDR用于钢筋混凝土T型梁变形监测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张丹 施斌 +2 位作者 徐洪钟 高俊启 朱虹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80-484,共5页
介绍了布里渊光时域反射计 (BOTDR)的分布式光纤应变测量原理 ,并应用BOTDR技术对钢筋混凝土T型梁加载后的应变分布进行了测量 .试验表明 ,BOTDR的应变测量结果与应变片的测量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并监测到当荷载加至 2 5kN时 ,钢筋... 介绍了布里渊光时域反射计 (BOTDR)的分布式光纤应变测量原理 ,并应用BOTDR技术对钢筋混凝土T型梁加载后的应变分布进行了测量 .试验表明 ,BOTDR的应变测量结果与应变片的测量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并监测到当荷载加至 2 5kN时 ,钢筋混凝土梁出现了裂缝 .此外 ,由BOTDR的实测应变分布还推算出了梁的挠度 .这些结果显示出BOTDR作为先进的分布式光纤传感监测技术能够准确地测量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应变分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里渊光时域反射计 分布式光纤传感 钢筋混凝土T型梁 变形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坡崩塌岩体推力监测用分布式OTDR技术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利勋 刘永智 +2 位作者 欧中华 代志勇 周策 《光电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52-56,共5页
提出了一种用圆形弹膜片和微弯调制机构进行应力传感,用光时域反射探测(OTDR)技术进行测量的分布式光纤应力传感方法。全面阐述了单模光纤微弯应力传感原理及应力传感器的动态范围与分布个数的关系。提出了一种不需要双光路信号就减小... 提出了一种用圆形弹膜片和微弯调制机构进行应力传感,用光时域反射探测(OTDR)技术进行测量的分布式光纤应力传感方法。全面阐述了单模光纤微弯应力传感原理及应力传感器的动态范围与分布个数的关系。提出了一种不需要双光路信号就减小了光源波动及环境因素对测量的影响的解调应力方法。建立起了对岩体推力进行监测的试验系统,野外试验表明该传感器具有高灵敏度、高空间分辨率、工程实用性好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传感器 应变传感器 光时域反射计 分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辐射发光二极管的应用 被引量:11
16
作者 王佐才 吕雪芹 +1 位作者 金鹏 王占国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97-303,共7页
超辐射发光二极管(superluminescent diode简称SLD)具有光谱宽、功率大等优点。作为一种特殊光源,SLD已经被广泛应用。简要介绍了SLD的主要特征、主要表征参数和发展现状,详细阐述了SLD在干涉式光纤陀螺仪、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波分... 超辐射发光二极管(superluminescent diode简称SLD)具有光谱宽、功率大等优点。作为一种特殊光源,SLD已经被广泛应用。简要介绍了SLD的主要特征、主要表征参数和发展现状,详细阐述了SLD在干涉式光纤陀螺仪、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波分复用技术、光时域反射仪、可调谐外腔激光器、光纤传感器和光纤测试等领域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辐射发光管 干涉式光纤陀螺仪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 波分复用 光时域反射仪 可调谐外腔激光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ON系统中的光链路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成巍 沈成彬 +1 位作者 蒋铭 杜喆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42-46,共5页
本文通过对PON系统的分析,提出了光链路检测技术的重要性;然后,详细研究了PON系统中光链路检测技术的实现方式,综合考虑成本、实现难度、有效性等因素,提出了双端光模块参数测量是现阶段最佳的实现方式。此外,还分析了双端光模块参数测... 本文通过对PON系统的分析,提出了光链路检测技术的重要性;然后,详细研究了PON系统中光链路检测技术的实现方式,综合考虑成本、实现难度、有效性等因素,提出了双端光模块参数测量是现阶段最佳的实现方式。此外,还分析了双端光模块参数测量中接收光功率测量的实现方法,提出了光模块参数的技术指标要求。最后,给出了几个应用双端光模块参数测量进行故障分析的典型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源光网络 光链路检测技术 光模块参数测量 光时域反射仪 SFF-847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Φ-OTDR的光纤入侵传感器系统的原理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8
作者 陈继宣 龚华平 金尚忠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6,共3页
介绍了相位敏感光时域反射计(Φ-OTDR)的工作原理,以及利用此原理的光纤入侵传感器系统的应用研究情况,包括实验室模拟结果、实地测试的结果、数据处理、以及空间分辨率和监测范围。总结比较了Φ-OTDR传感器系统与常规瑞利0TDR传感器系... 介绍了相位敏感光时域反射计(Φ-OTDR)的工作原理,以及利用此原理的光纤入侵传感器系统的应用研究情况,包括实验室模拟结果、实地测试的结果、数据处理、以及空间分辨率和监测范围。总结比较了Φ-OTDR传感器系统与常规瑞利0TDR传感器系统的差异,并指出Φ-OTDR传感器系统优缺点及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时域反射 入侵监测 光纤分布式传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光纤技术的煤矿巷道顶板监测系统 被引量:15
19
作者 侯公羽 胡涛 +4 位作者 徐桂城 马占彪 梁海平 王顺光 郑纲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6,共6页
当前巷道顶板变形监测方式为基于井下工业环网的在线实时监测,采用电子式和光纤光栅式的位移传感器并以无线方式连接,存在有较多监测盲点、误差较大、依靠连续供电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分布式光纤技术的煤矿巷道顶板监... 当前巷道顶板变形监测方式为基于井下工业环网的在线实时监测,采用电子式和光纤光栅式的位移传感器并以无线方式连接,存在有较多监测盲点、误差较大、依靠连续供电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分布式光纤技术的煤矿巷道顶板监测系统。该系统以布里渊光时域反射计(BOTDR)作为数据采集和分析的核心监测工具,采用5 mm钢绞线光纤作为感测光纤,以锚杆、锚索为固定点布设光缆,通过顶板光纤的应变变化来监测顶板变形状况,实现了对煤矿巷道顶板的实时在线分布式监测。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光纤应变变化能够实时准确地反映顶板变形情况,基于光纤应变的顶板监测结果与顶板离层仪监测结果、十字法观测结果一致。用光纤应变表征顶板变形程度消除了人为因素和断电等影响,保证了监测结果的客观性,这种长距离、耐腐蚀、抗干扰、无需供电的分布式光纤应变监测方式为煤矿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巷道监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巷道顶板监测 顶板变形 分布式光纤技术 光纤应变 布里渊光时域反射计 钢绞线光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TDR的已敷设传感光纤温度和应变区分测量方法 被引量:7
20
作者 吕安强 李永倩 +1 位作者 李静 刘征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952-2958,共7页
为了解决已敷设传感光纤中布里渊谱峰功率初值难以获取,基于频移和功率双参量的温度和应变区分测量误差大等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通过标定实验确定布里渊频移和相对谱峰功率的温度和应变系数、频移初始值;根据布里渊散射功率特性方程,... 为了解决已敷设传感光纤中布里渊谱峰功率初值难以获取,基于频移和功率双参量的温度和应变区分测量误差大等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通过标定实验确定布里渊频移和相对谱峰功率的温度和应变系数、频移初始值;根据布里渊散射功率特性方程,通过试探法,利用已敷设光路中温度和应变已知的参考光纤确定方程系数,建立了谱峰功率初始值;利用归一化方法克服了传感系统中乘性噪声导致的测量误差;利用谱宽变化消除了温度和应变突变点处的谱峰功率异常峰值;最后,根据光纤复合海底电缆的现场情况建立了模拟光路,并进行了温度和应变测量实验。结果表明,在5.6 km处可实现±4.3℃和±110με的测量精度,可实现已敷设传感光纤整条光路上的温度和应变区分测量,为工程应用提供了理论和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和应变区分测量 布里渊光时域反射计 已敷设光纤 归一化 布里渊功率分布初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