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积极心理团体辅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干预效果 被引量:3
1
作者 杜艺丛 程淑华 +1 位作者 管志伟 祖溧骏 《校园心理》 2024年第2期148-152,共5页
目的 探究积极心理团体辅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设计易于推广的结构化团体辅导方案。方法 对齐齐哈尔市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选取48名(男生15名,女生33名)自愿参加的大学生为被试,分为试验组24名(男生7名,女生17名)和对照组24名(男... 目的 探究积极心理团体辅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设计易于推广的结构化团体辅导方案。方法 对齐齐哈尔市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选取48名(男生15名,女生33名)自愿参加的大学生为被试,分为试验组24名(男生7名,女生17名)和对照组24名(男生8名,女生16名),试验组进行每周1次共8次的积极心理团体辅导,对照组不参与。采用抑郁-焦虑-压力量表简体中文版(DASS-21)对试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前后测量分析。结果 试验组干预前后的抑郁(t=8.483,P<0.001)、焦虑(t=6.995,P<0.001)、压力(t=8.331,P<0.001)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根据积极心理学PERMA理论,设计有针对性的团体辅导方案能有效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体辅导 心理健康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隐性逃课的现状及其干预 被引量:2
2
作者 骆飞莉 李嘉颖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230-233,共4页
目的 了解大学生隐性逃课的现状及探讨团体心理辅导的干预效果。方法 采用大学生隐性逃课量表对12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并以该量表为试验组-对照组前测、后测、追踪测进行测量,对试验组实施8次团体心理辅导干预,而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 目的 了解大学生隐性逃课的现状及探讨团体心理辅导的干预效果。方法 采用大学生隐性逃课量表对12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并以该量表为试验组-对照组前测、后测、追踪测进行测量,对试验组实施8次团体心理辅导干预,而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结果 大学生隐性逃课呈中等水平(均值2.71分);大学生隐性逃课在性别(t=2.725,P<0.05)、学校类型上(t=3.432,P<0.05)存在显著差异,在年级上(F=1.740,P>0.05)不存在显著差异。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示,隐性逃课的时间效应(F=6.667,P<0.05)、组别效应(F=4.627,P<0.05)均显著,且隐性逃课的时间与组别的交互作用也显著(F=5.922,P<0.05)。结论 大多数大学生较少出现隐性逃课,但24.5%的大学生隐性逃课程度高;团体心理辅导可有效降低大学生的隐性逃课水平,且效果具有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性逃课 团体心理辅导 干预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行为团体咨询对医学大学生强迫症症状的作用
3
作者 唐莹 胡素颖 +6 位作者 胡军平 姚欢 何青 储菁菁 周世红 吴义高 吴金庭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287-290,共4页
目的:研究对强迫症症状的医学大学生运用认知行为团体咨询的可行性。方法:分别于2021年10月和2022年10月招募76名中度强迫症症状的医学大学生入组,随机分配,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8名。对照组在干预期和随访期内不能接受治疗,而实验组则接受... 目的:研究对强迫症症状的医学大学生运用认知行为团体咨询的可行性。方法:分别于2021年10月和2022年10月招募76名中度强迫症症状的医学大学生入组,随机分配,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8名。对照组在干预期和随访期内不能接受治疗,而实验组则接受8周的认知行为团体咨询。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强迫量表修订版(OCI-R)、生活满意度问卷(LSR)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干预前、干预8周和6个月后的效果。结果:实验组8周后的OCI-R、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6月后的SDS和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LSR得分8周和6个月后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行为团体咨询能有效改善医学大学生的强迫症症状,提高医学大学生的总体心理健康水平,提升其生活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大学生 强迫症症状 认知行为团体咨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团体心理辅导在提升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中的应用刍探
4
作者 李厚仪 王晓宁 《成才之路》 2024年第33期45-48,共4页
文章对团体心理辅导的作用机制和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理论进行深入分析,并总结当前高校在应用团体心理辅导提升学生自我效能感方面的实践经验及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团体心理辅导能够通过集体互动、情感支持和经验分享,有效提升大... 文章对团体心理辅导的作用机制和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理论进行深入分析,并总结当前高校在应用团体心理辅导提升学生自我效能感方面的实践经验及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团体心理辅导能够通过集体互动、情感支持和经验分享,有效提升大学生的自我认知、应对压力的能力及人际交往技能。因此,高校要通过优化辅导主题设计、多样化辅导方法、建立反馈机制和加强辅导员专业培训等具体的应用策略,进一步推动团体心理辅导在高校中的应用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团体心理辅导 大学生 自我效能感 综合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团体心理辅导技术在提升新能源汽车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玢莹 《时代汽车》 2024年第3期56-58,共3页
团体心理辅导技术的核心是运用群体动力理论,是一种在团体情境下提供心理援助和指导的咨询形式。活动通过一些团体游戏和活动,引发思考和讨论,通过共同商讨、训练、引导,解决团队成员共同的疑问,助力心理健康发展。文章以新能源汽车专... 团体心理辅导技术的核心是运用群体动力理论,是一种在团体情境下提供心理援助和指导的咨询形式。活动通过一些团体游戏和活动,引发思考和讨论,通过共同商讨、训练、引导,解决团队成员共同的疑问,助力心理健康发展。文章以新能源汽车专业学生为例,在探讨该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现状的基础上,从团体心理辅导技术的功能切入,提出基于新能源汽车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升的团体心理辅导设计,并探讨依托团体心理辅导技术提升新能源汽车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可行建议,以期为职业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体心理辅导 新能源汽车 心理健康 职业院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焦点解决取向团体辅导提高护士职业认同 被引量:17
6
作者 张琳 刘晓虹 +2 位作者 康玉华 金艾黎 屈嬉嬉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7年第10期62-65,共4页
目的探讨焦点解决取向团体辅导对护士职业认同的影响。方法 2015年3-5月,在某医院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招募护士40名为研究对象,其职业认同量表得分≤100分。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名。对照组护士通过与护士长谈心... 目的探讨焦点解决取向团体辅导对护士职业认同的影响。方法 2015年3-5月,在某医院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招募护士40名为研究对象,其职业认同量表得分≤100分。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名。对照组护士通过与护士长谈心的方式进行干预,而观察组护士进行8次焦点解决取向团体辅导干预。两组护士干预前后即时采用护士职业认同量表、护士留职意愿问卷进行测量,比较两种干预方式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护士职业认同总分为(105.1±17.5)分,高于对照组的(88.10±7.8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6,P<0.01)。干预后,观察组护士留职意愿总分为(20.90±3.58)分,而对照组为(17.00±2.4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2,P<0.01)。结论焦点解决取向团体辅导有效提高了护士的职业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焦点解决 团体辅导 职业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心理团体辅导对减轻新护士转型冲击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39
7
作者 孟召霞 牛杰 +1 位作者 才晓茹 刘桂芹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339-1342,共4页
目的 :分析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对新护士转型冲击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市某三甲医院2018年6-7月份入职的新护士,用投币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最终实验组纳入34名护士,对照组纳入31名护士。实验组新护士在接受常规业务培训外,还进行... 目的 :分析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对新护士转型冲击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市某三甲医院2018年6-7月份入职的新护士,用投币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最终实验组纳入34名护士,对照组纳入31名护士。实验组新护士在接受常规业务培训外,还进行为期5周的积极心理团体辅导;对照组仅参与医院组织的常规业务培训,干预前后采用新护士转型冲击量表进行评定。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新护士转型冲击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实验组新护士干预后转型冲击总分低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对于缓解新护士的转型冲击体验具有明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心理团体辅导 转型冲击 新护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团体游戏与个人游戏训练对大学生抑郁心理干预效果比较 被引量:5
8
作者 刘晖 宋清华 潘子彦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90-94,共5页
目的:观察团体游戏训练与个人游戏训练对中轻度抑郁症患者辅助治疗效果的差异。方法:将60例大学生中轻度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心理疏导组、心理疏导+个人游戏组和心理疏导+团体游戏组,每组20例。心理疏导组仅采用心理疏导的方... 目的:观察团体游戏训练与个人游戏训练对中轻度抑郁症患者辅助治疗效果的差异。方法:将60例大学生中轻度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心理疏导组、心理疏导+个人游戏组和心理疏导+团体游戏组,每组20例。心理疏导组仅采用心理疏导的方式进行治疗;心理疏导+个人游戏组在心理疏导基础上采用个人游戏训练进行辅助治疗;心理疏导+团体游戏组在心理疏导基础上采用团体游戏训练进行辅助治疗。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一般资料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经8周治疗后,3组患者的HAMD评分都比治疗前改善明显(均P<0.05);经各组之间进行治疗效果比较,发现心理疏导+团体游戏组的HAMD评分改善效果及临床治愈率,均明显优于心理疏导组和心理疏导+个人游戏组,均P<0.05;而心理疏导+个人游戏组的HAMD评分改善效果和临床治愈率与心理疏导组无明显差异。结论:在心理疏导基础上采用团体游戏训练,可对大学生中轻度抑郁症患者起到协同治疗作用,联合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单一心理疏导;而采用个人游戏训练进行辅助治疗的效果不明显。提示:不同形式的运动康复干预,对抑郁患者的治疗效果起着重要的影响,应妥善选择运动康复治疗的手段或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疏导 团体训练 独自训练 辅助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团体职业生涯辅导对高职“双困生”的积极心理干预 被引量:12
9
作者 章颖 钟华华 +3 位作者 王玫武 李志文 潘伟彬 钟加殿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2-84,共3页
针对高职院校"双困生"的特点,闽西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专门的帮扶介入小组,在分析学生的心理状况和症状分布点的基础上,采取团体辅导的形式以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为主要内容,辅以个体咨询、朋辈咨询、心理讲座等形式,对于纠正"... 针对高职院校"双困生"的特点,闽西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专门的帮扶介入小组,在分析学生的心理状况和症状分布点的基础上,采取团体辅导的形式以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为主要内容,辅以个体咨询、朋辈咨询、心理讲座等形式,对于纠正"双困生"自卑、自闭以及社会交往弱化的心理障碍有明显干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双困生 职业生涯规划 团体心理辅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韧性集体咨询对校园受欺凌小学生状态焦虑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桑青松 李海澜 +2 位作者 刘思义 舒首立 刘正奎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33-339,共7页
研究探讨心理韧性集体咨询对校园受欺凌小学生状态焦虑的影响,预期通过心理韧性集体咨询提高受欺凌小学生心理韧性进而降低状态焦虑。研究采用2(干预组/对照组)×3(前测/后测/追踪)的被试内实验设计,干预组和对照组均16人,使用儿童... 研究探讨心理韧性集体咨询对校园受欺凌小学生状态焦虑的影响,预期通过心理韧性集体咨询提高受欺凌小学生心理韧性进而降低状态焦虑。研究采用2(干预组/对照组)×3(前测/后测/追踪)的被试内实验设计,干预组和对照组均16人,使用儿童受欺负类型问卷、状态焦虑量表和心理韧性量表作为前测、后测和追踪阶段的评估工具。研究发现:经过心理韧性集体咨询,干预组小学生心理韧性水平显著提升,状态焦虑和受欺凌水平均显著下降;干预对心理韧性、状态焦虑和受欺凌的效应可持续至干预结束后6个月。结论:心理韧性集体咨询通过提高心理韧性降低了状态焦虑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受欺凌 状态焦虑 心理韧性 集体心理咨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团体咨询对灾难救援护理人员急性应激反应的干预效果 被引量:4
11
作者 孔悦 黄榕 +3 位作者 夏哲远 许丽贞 黄春燕 殷婷婷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3年第14期1-4,共4页
目的探索团体咨询对灾难救援护理人员急性应激反应的干预效果。方法 2013年6月,选取参与厦门市BRT公交车爆炸批量伤员救护的41名急性应激反应(acute stress response,ASR)阳性护士,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0名、对照组21名。对照组... 目的探索团体咨询对灾难救援护理人员急性应激反应的干预效果。方法 2013年6月,选取参与厦门市BRT公交车爆炸批量伤员救护的41名急性应激反应(acute stress response,ASR)阳性护士,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0名、对照组21名。对照组护士进行一般的心理健康教育,观察组护士进行5次团体咨询干预。两组护士干预前后均用斯坦福急性应激反应量表(Stanford acute stress reaction questionnaire,SASRQ)进行测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护士SASRQ总评分、分离症状、焦虑或醒觉性、烦恼程度、体验最糟糕症状天数的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创伤再体验、回避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团体咨询可有效地降低灾难救援护理人员的ASR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体咨询 纵火案 批量伤员 护理人员 急性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结构式团体咨询用于护士人际关系改善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黄燕华 姜艳辉 +3 位作者 王惠芬 洪露 肖逸群 马旗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0-73,共4页
目的探讨非结构式团体咨询对改善护士人际关系的效果。方法招募8名护士为团体咨询成员,由2名领导者带领进行非结构式团体咨询,每周1次。使用信任量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和交往焦虑量表进行团体咨询前测、团体咨询12周结束后及间隔3... 目的探讨非结构式团体咨询对改善护士人际关系的效果。方法招募8名护士为团体咨询成员,由2名领导者带领进行非结构式团体咨询,每周1次。使用信任量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和交往焦虑量表进行团体咨询前测、团体咨询12周结束后及间隔3个月测评。结果干预12周后信任得分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人际关系综合诊断及交往焦虑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团体成员13个自评条目总分60.00±0.76,团体成员认为团体咨询有利于分享其他成员的经验和感受、反思自己及学会表达,希望团体活动能增加次数和延长时间等。结论非结构式团体咨询对改善护士的人际信任有即时效果,有利于团体成员正性心理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非结构式团体咨询 人际信任 人际关系综合诊断 交往焦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团体心理辅导对精神专科培训学员心理压力及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倬秋 邹学敏 +1 位作者 江葳 黄雪花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4期502-505,共4页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精神专科培训学员心理压力和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影响。方法对44名参加四川省精神专科护士培训班的学员进行为期7周,1次/周,共7次的规范化团体心理辅导,在培训前、培训结束时,应用中文版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健康...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精神专科培训学员心理压力和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影响。方法对44名参加四川省精神专科护士培训班的学员进行为期7周,1次/周,共7次的规范化团体心理辅导,在培训前、培训结束时,应用中文版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中文版,测量专科培训学员原单位工作状态下的护理压力源及最近1个月的生活方式,并比较培训前后的差异。结果专科培训学员压力源总分与各因子分培训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压力源各因子均分>2.3分,表明精神科专科培训学员面临较大的心理压力源,且对压力源的感知没有变化。培训后,学员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总分、健康责任、压力管理、体育运动、精神成长评分均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科专科培训学员面临较大的心理压力源,心理辅导应作为专科护士培训课程设置的重要内容。团体心理辅导对精神专科培训学员既能起到专业训练的目的,更重要的是促进自我成长,能采取更积极的健康生活方式应对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科护士 团体心理辅导 压力源 健康促进生活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团体心理辅导在精神专科护士培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黄雪花 刘可智 +1 位作者 王垭 王梅 《护士进修杂志》 2012年第3期206-208,共3页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在精神专科护士培训教学中对学员心理健康状况、压力调整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对39名参加四川省精神专科护士培训班的学员进行为期10周,每周一次,共10次的规范化团体心理辅导,采用SCL-90、压力自测量表、简易应...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在精神专科护士培训教学中对学员心理健康状况、压力调整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对39名参加四川省精神专科护士培训班的学员进行为期10周,每周一次,共10次的规范化团体心理辅导,采用SCL-90、压力自测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自制的教学质量评价表作为研究工具,对所有学员培训前后进行评估。结果 (1)团体心理辅导前,学员的心理健康水平(SCL-90评分)仅在强迫症状(3.69±0.67)/(常模1.62±0.58)(t=6.21,P=0.000)和人际关系(3.33±0.60)/(常模1.65±0.61)(t=11.34,P=0.000)两项显著高于常模,差异有显著意义;经过辅导后,人际关系因子分(2.08±0.4)较辅导前(3.33±0.60)显著下降,差异有显著意义(t=3.43,P=0.001);(2)压力量表总分辅导后(9.15±3.77)较辅导前(11.08±3.59)低,差异有显著意义(t=3.43,P=0.001);消极应对因子分由辅导前的(10.26±3.40)下降为辅导后的(8.59±2.78),差异有显著意义(t=3.59,P=0.001);(3)人际关系、调控情绪、师生关系、职业发展、总体收获几个方面,学员自己感到满意的比例均超过了90%。结论团体心理辅导在精神专科护士培训教学中,对改善学员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整压力及应对方式起着重要的作用,也受到学员的好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体心理辅导 精神科 专科护士 心理健康 应对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事人眼中的团体辅导效果:基于协商一致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凤兰 董虹媛 +1 位作者 周春晓 谢丹 《应用心理学》 CSSCI 2014年第4期300-305,357,共7页
目的:本文从当事人的视角,深入研究团体辅导对于团体成员所产生的作用。方法:采用协商一致的质性研究(CQR)方法,对15个来自不同团体的当事人的深度访谈材料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与团体辅导效果相关的域有4个,即团体辅导的过程效果、团体... 目的:本文从当事人的视角,深入研究团体辅导对于团体成员所产生的作用。方法:采用协商一致的质性研究(CQR)方法,对15个来自不同团体的当事人的深度访谈材料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与团体辅导效果相关的域有4个,即团体辅导的过程效果、团体辅导效果获得的过程和体验、团体辅导效果的影响因素,团体辅导的后续效果。结论:当事人眼里团体辅导效果的内容广泛且丰富,团体依恋既是团体辅导效果的内容也是基础性的疗效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事人 团体辅导效果 CQ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意义建构团体对家庭照顾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 被引量:8
16
作者 程明明 曹文晶 +1 位作者 陈鹏 金静娴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2013年第5期660-665,共6页
探讨基于Farran等学者提出的意义建构理论的团体干预对提升老年人家庭照顾者心理健康水平的效果。采用实验组与对照组前后测、追踪测试的准实验设计,对上海某两个社区的38名老年人家庭照顾者进行团体心理干预,并验证干预效果。结果:团... 探讨基于Farran等学者提出的意义建构理论的团体干预对提升老年人家庭照顾者心理健康水平的效果。采用实验组与对照组前后测、追踪测试的准实验设计,对上海某两个社区的38名老年人家庭照顾者进行团体心理干预,并验证干预效果。结果:团体干预后,实验组被试前测在存在的意义、追寻的意义、自我肯定和自尊水平等维度的得分显著提高,而在忧郁和焦虑水平上的得分显著降低;对照组被试前后测无显著差异;追踪评估结果显示团体干预效果具有短期的持续性。结论:意义建构团体对老年人家庭照顾者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具有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义建构 团体干预 老年人照顾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郁的团体心理治疗 被引量:24
17
作者 孙时进 范新河 刘伟 《心理学探新》 CSSCI 2000年第1期52-54,58,共4页
本文研究了团体心理咨询在治疗大学生的抑郁症方面的效果。我们采用的治疗形式是团体心理咨询 ,治疗方法是认知行为疗法 (包括理性情绪疗法 ) ,被试是四名大学生。我们对团体活动的效果采用了多种方法进行评估 ,结果发现 ,团体心理治疗... 本文研究了团体心理咨询在治疗大学生的抑郁症方面的效果。我们采用的治疗形式是团体心理咨询 ,治疗方法是认知行为疗法 (包括理性情绪疗法 ) ,被试是四名大学生。我们对团体活动的效果采用了多种方法进行评估 ,结果发现 ,团体心理治疗可以有效地减轻大学生的抑郁程度。活动中我们取得了一定的经验 ,但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 团体心理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团体辅导干预对护理本科生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万美玲 魏明霞 +1 位作者 章敏之 李敏 《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10期63-65,共3页
目的探讨团体辅导干预对护理本科生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方法按年级分层随机抽取某高等医学院校四年制护理本科一、二年级学生40人(大一、大二学生各20人),对其实施为期6周、连续8次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团体辅导。比较团体辅导前后... 目的探讨团体辅导干预对护理本科生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方法按年级分层随机抽取某高等医学院校四年制护理本科一、二年级学生40人(大一、大二学生各20人),对其实施为期6周、连续8次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团体辅导。比较团体辅导前后其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状况。结果干预后学生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总分及各维度(除就业信心维度外)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P<0.01)。结论团体辅导干预有利于改善护理本科生个人职业规划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本科生 个人职业规划 团体辅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护士岗前培训开展职业认知团体辅导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毛红波 张青 杜丽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12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职业认知团体辅导对新入职护士职业成熟度的影响。方法将60名参加岗前培训的新入职护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辅导组各30人,对照组按常规进行3个月岗前培训,内容包含护理基础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培训、专科培训、职业认知指导;辅导组... 目的探讨职业认知团体辅导对新入职护士职业成熟度的影响。方法将60名参加岗前培训的新入职护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辅导组各30人,对照组按常规进行3个月岗前培训,内容包含护理基础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培训、专科培训、职业认知指导;辅导组在岗前培训结束再增加职业认知团体辅导,每周1次,连续6次。培训后采用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量表和自编团体辅导活动评价表进行效果评价。结果辅导组职业成熟度总分及职业目标、职业自信、职业价值、职业自主和亲友依赖5个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培训前及对照组(P<0.05,P<0.01),辅导组对职业认知辅导方式满意度得分率95.3%。结论本职业认知团体辅导方案获得参与者认可;对新入职护士开展专项职业认知团体辅导可显著提高其职业成熟度,有利于新入职护士的职业发展和护理队伍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入职护士 岗前培训 职业认知 团体辅导 职业成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心理团辅对改善大学新生主观幸福感的干预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杨艺馨 雷浩 冯淑丹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111-113,共3页
由于种种原因,大学新生在完成个人角色转变以适应大学生活的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心理问题,主观幸福感较低。相关工作者应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导的团体辅导对大学生的幸福感和焦虑水平进行干预,以提高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使大学新生更快地... 由于种种原因,大学新生在完成个人角色转变以适应大学生活的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心理问题,主观幸福感较低。相关工作者应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导的团体辅导对大学生的幸福感和焦虑水平进行干预,以提高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使大学新生更快地适应大学的新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团体辅导 幸福感 焦虑水平 大一新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