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6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lacement of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as communication relays in two-tiered multi-agent system:clustering based methods 被引量:3
1
作者 WU Gaofeng WAN Kaifang +1 位作者 GAO Xiaoguang FU Xiaowei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20年第2期231-242,共12页
The network performance and the 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number are important objectives when UAVs are placed as communication relays to enhance the multi-agent information exchange.The problem is a non-determinist... The network performance and the 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number are important objectives when UAVs are placed as communication relays to enhance the multi-agent information exchange.The problem is a non-deterministic polynomial hard(NP-hard)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problem,instead of generating a Pareto solution,this work focuses on considering both objectives at the same level so as to achieve a balanced solution between them.Based on the property that agents connected to the same UAV are a cluster,two clustering-based algorithms,M-K-means(MKM)and modified fast search and find density of peaks(MFSFDP)methods,are first proposed.Since the former algorithm requires too much computational time and the latter one requires too many relays,an algorithm for the balanced network performance and relay number(BPN)is proposed by discretizing the area to avoid missing the optimal relay positions and defining a new local density function to reflect the network performance metric.Simulation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proposed algorithms are feasible and effective.Comparisons between these algorithms show that the BPN algorithm uses fewer relay UAVs than the MFSFDP and classic set-covering based algorithm,and its computational time is far less than the MKM algorith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 RELAY communication CLUSTERING RELAY NODE PLACEMENT wireless networ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ulti-objective robust secure beamforming for cognitive satellite and UAV networks 被引量:3
2
作者 WANG Zining LIN Min +3 位作者 TANG Xiaogang GUO Kefeng HUANG Shuo CHENG Mi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21年第4期789-798,共10页
A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based robust beamforming(BF)scheme is proposed to realize secure transmission in a cognitive satellite and 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network.Since the satellite network coexists with t... A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based robust beamforming(BF)scheme is proposed to realize secure transmission in a cognitive satellite and 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network.Since the satellite network coexists with the UAV network,we first consider both achievable secrecy rate maximization and total transmit power minimization,and formulate a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problem(MOOP)using the weighted Tchebycheff approach.Then,by supposing that only imperfect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based on the angular information is available,we propose a method combining angular discretization with Taylor approximation to transform the non-convex objective function and constraints to the convex ones.Next,we adopt semi-definite programming together with randomization technology to solve the original MOOP and obtain the BF weight vector.Finally,simulation results illustrate that the Pareto optimal trade-off can be achieved,and the superiority of our proposed scheme is confirmed by comparing with the existing BF schem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gnitive satellite and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network(CSUN)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robust secure beamforming(BF) weighted Tchebycheff approac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al-time UAV path planning based on LSTM network 被引量:2
3
作者 ZHANG Jiandong GUO Yukun +3 位作者 ZHENG Lihui YANG Qiming SHI Guoqing WU Yo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CSCD 2024年第2期374-385,共12页
To address the shortcomings of single-step decision making in the existing 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 based 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real-time path planning problem,a real-time UAV path planning algorithm based on... To address the shortcomings of single-step decision making in the existing 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 based 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real-time path planning problem,a real-time UAV path planning algorithm based on long shortterm memory(RPP-LSTM)network is proposed,which combines the memory characteristics of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RNN)and the 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 algorithm.LSTM networks are used in this algorithm as Q-value networks for the deep Q network(DQN)algorithm,which makes the decision of the Q-value network has some memory.Thanks to LSTM network,the Q-value network can use the previous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nd action information which effectively avoids the problem of single-step decision considering only the current environment.Besides,the algorithm proposes a hierarchical reward and punishment function for the specific problem of UAV real-time path planning,so that the UAV can more reasonably perform path planning.Simulation verification shows that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feed-forward neural network(FNN)based UAV autonomous path planning algorithm,the RPP-LSTM proposed in this paper can adapt to more complex environments and h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robustness and accuracy when performing UAV real-time path plann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ep Q network path planning neural network 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 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BF网络的四旋翼无人机姿态鲁棒自适应反步滑模控制 被引量:1
4
作者 刘金华 王远 +1 位作者 张智轩 李涛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6-42,共7页
针对存在干扰的四旋翼无人机姿态系统,设计了一种RBF网络鲁棒自适应反步滑模控制器.在反步滑模控制的基础上,通过RBF网络逼近和补偿标称控制律,采用神经网络最小参数学习法,取神经网络的权值上界估计作为神经网络的估计值,通过设计参数... 针对存在干扰的四旋翼无人机姿态系统,设计了一种RBF网络鲁棒自适应反步滑模控制器.在反步滑模控制的基础上,通过RBF网络逼近和补偿标称控制律,采用神经网络最小参数学习法,取神经网络的权值上界估计作为神经网络的估计值,通过设计参数估计自适应律来代替神经网络权值的调整,并用Lyapunov理论证明系统的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相比反步滑模控制方法,在有干扰的情况下,有更短的调节时间,更好的跟踪精度,验证了本方法具有更好的抗干扰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旋翼无人机 姿态控制 反步滑模控制 RBF神经网络 鲁棒自适应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用无人机事故致因文本挖掘和社会网络分析
5
作者 李柯 王东煌 罗帆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709-2716,共8页
为明确民用无人机事故致因及其关联性,借助文本挖掘技术完成122份民用无人机事故报告的结构化处理,采用词频-逆文档频率(Term Frequency-Inverse Document Frequency, TF-IDF)算法提取出23项事故致因关键词;运用社会网络分析(Social Net... 为明确民用无人机事故致因及其关联性,借助文本挖掘技术完成122份民用无人机事故报告的结构化处理,采用词频-逆文档频率(Term Frequency-Inverse Document Frequency, TF-IDF)算法提取出23项事故致因关键词;运用社会网络分析(Social Network Analysis, SNA)方法和Gephi、Ucinet等软件构建民用无人机事故致因共现网络,完成网络中心性分析和核心边缘结构分析,以了解各事故致因节点的重要性和网络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机械结构故障、动力系统故障等源自无人机自身的致因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飞行失控、检查不足、天气意外因素等8项致因位于致因网络的核心区域,归属于核心致因,其余15项为边缘致因;基于核心致因构建并分析核心-边缘致因集合,有助于为民用无人机事故防控提供对策建议,从而促进低空经济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文本挖掘 社会网络分析 词频-逆文档频率 无人机事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无人机紫外光信息收集方法
6
作者 赵太飞 郭佳豪 +1 位作者 辛雨 王璐 《光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3-58,共16页
针对电磁干扰环境下的无人机信息收集问题,使用深度强化学习算法实现了紫外光非直视通信收发仰角自适应调整的信息收集方法。建立了无人机的移动、通信、信息收集和能耗模型,以时间、能量和通信质量为目标函数,建立了多目标优化模型,使... 针对电磁干扰环境下的无人机信息收集问题,使用深度强化学习算法实现了紫外光非直视通信收发仰角自适应调整的信息收集方法。建立了无人机的移动、通信、信息收集和能耗模型,以时间、能量和通信质量为目标函数,建立了多目标优化模型,使用深度强化学习算法解决多目标优化问题。为了让无人机获得更优的飞行方向、飞行速度以及紫外光收发仰角的决策,设计了一套适合信息收集任务的奖励函数,并对经典的深度双Q网络算法加入双目标网络、熵正则化和优先经验回放等改进。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算法相比经典的深度双Q网络算法,在时间效率上至少提高了13%,能量消耗至少减少了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信息收集 紫外光非直视通信 深度强化学习 深度双Q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AV辅助的非理想STAR-RIS认知NOMA物理层安全性能分析
7
作者 李美玲 任康 +2 位作者 薛凯轩 李世兴 李震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74-881,共8页
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在现代战争中的应用优势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为其配置可同时投射和反射的可重构智能表面(Simultaneous Transmitting and Reflecting-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STAR-RIS)可以在无线网... 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在现代战争中的应用优势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为其配置可同时投射和反射的可重构智能表面(Simultaneous Transmitting and Reflecting-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STAR-RIS)可以在无线网络中以低成本实现高频谱和能源效率。考虑UAV辅助的STAR-RIS认知无线电非正交多址(Cognitive Radio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CR-NOMA)架构,针对实际通信场景中非理想传输因素同相位和正交相位不平衡(In-phase and Quadrature-phase Imbalance,IQI)存在时,研究人工噪声(Artificial Noise,AN)对系统物理层安全性能的影响,推导了认知用户的中断概率和截获概率的近似表达式,同时对比了人工噪声方案与非人工噪声方案下用户的截获性能。仿真结果表明,较低的IQI水平时远用户比近用户在15 dB时中断概率低约0.15,较高的IQI水平时近用户比远用户在25 dB时中断概率低约0.9,而加入人工噪声能够降低用户约0.3的截获概率,从而提高系统安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无线电非正交多址(CR-NOMA) 同时投射和反射的可重构智能表面(STAR-RIS) 无人机 物理层安全 人工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飞行冲突网络的低空多无人机冲突探测与解脱策略
8
作者 岳仁田 牛萌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2期9631-9639,共9页
为保障无人机在低空空域运行安全,推动低空经济快速发展,构建了一种针对多无人机飞行冲突的探测方法与解脱策略。首先,依据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automatic dependent surveillance-broadcast,ADS-B)飞行数据,采用改进的基于模糊推理的交... 为保障无人机在低空空域运行安全,推动低空经济快速发展,构建了一种针对多无人机飞行冲突的探测方法与解脱策略。首先,依据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automatic dependent surveillance-broadcast,ADS-B)飞行数据,采用改进的基于模糊推理的交互式多模型容积卡尔曼滤波(fuzzy reasoning interactive multiple model cubature Kalman filter,FR-IMMCKF)算法对UAV航迹进行预测,其次,依据UAV间的相对运动状况,进行冲突机的初步筛选,并在速度障碍法基础上添加垂直探测部分使其支持三维范围的冲突探测,然后,引入冲突系数作为飞行冲突网络里的权重,并提出冲突状态空间模型(state space model,SSM),使解脱区间可视化,最后,设置了调高、调向与调速解脱策略,并推出可选解脱航向和速度的区间。构造低空5架UAV飞行冲突情景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在飞行态势复杂的情况下给出冲突解脱次序并提供可行的解脱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飞行网络 状态空间模型 速度障碍 解脱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融合和分块注意力的无人机跟踪算法
9
作者 刘芳 杨雨妍 王鑫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66-1578,共13页
无人机(UAV)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类领域中,目标跟踪是无人机应用的关键技术之一。提出一种基于特征融合和分块注意力的无人机跟踪算法,旨在解决无人机在目标跟踪时面临的外观变化和外界因素干扰等问题。采用Siamese网络提取模板图像和搜索... 无人机(UAV)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类领域中,目标跟踪是无人机应用的关键技术之一。提出一种基于特征融合和分块注意力的无人机跟踪算法,旨在解决无人机在目标跟踪时面临的外观变化和外界因素干扰等问题。采用Siamese网络提取模板图像和搜索图像的方向梯度直方图(HOG)特征、颜色(CN)特征和深度卷积特征,自适应计算3种特征权重的大小,增强融合特征的表达能力。采用改进的特征分块注意力机制,增强模板图像特征信息中有效区域的关注度,实现更有效地目标相似度匹配。为降低计算成本,将输出特征向量转换到YCbCr空间后进行离散余弦变换(DCT)并保留低频分量,得到特征响应图,进行分类回归得到最终目标位置。实验表明:所提算法可以降低外观变化、外界因素干扰对跟踪性能的影响,提升目标跟踪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目标跟踪 特征融合 特征分块注意力 Siamese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T-BN的无人机运行安全风险分析
10
作者 齐福强 张晓阳 +2 位作者 陈姝宁 孟明源 朱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0期8745-8752,共8页
为有效评估并控制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 UAV)运行风险,在总结无人机地面撞击各种风险因素的基础上,分析无人机地面撞击可能的发生原因,确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建立风险分析与控制技术相结合的安全屏障模型,可清晰地显示无人机... 为有效评估并控制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 UAV)运行风险,在总结无人机地面撞击各种风险因素的基础上,分析无人机地面撞击可能的发生原因,确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建立风险分析与控制技术相结合的安全屏障模型,可清晰地显示无人机运行安全致因、缓解措施以及事故后果之间的逻辑关系;进一步将蝴蝶结(bow-tie, BT)模型映射到贝叶斯网络(Bayesian network, BN),量化BT模型中各要素,计算不安全事件发生的概率。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清晰地展现风险控制过程并有效降低无人机运行风险,为无人机运行风险评估与控制提供了一种高效、实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UAV) 运行风险 蝴蝶结(BT)模型 贝叶斯网络(BN) 风险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PIQ算法的多无人机攻防对抗策略
11
作者 符小卫 王辛夷 乔哲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205-2215,共11页
在多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s,UAVs)对抗环境中,由于UAV的数量较大,使用常规深度强化学习方法处理此类问题时可能存在值函数维度爆炸、策略网络难收敛等问题。对此,提出一种基于值分解思想与注意力机制的策略交互Q学习(attentio... 在多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s,UAVs)对抗环境中,由于UAV的数量较大,使用常规深度强化学习方法处理此类问题时可能存在值函数维度爆炸、策略网络难收敛等问题。对此,提出一种基于值分解思想与注意力机制的策略交互Q学习(attention policy interaction Q-learning,APIQ)集群对抗算法,引入值分解思想,缓解了值函数维度爆炸的问题,并基于注意力机制对值分解中的各值进行权重分配,促进了策略网络的收敛。为验证APIQ算法在多UAV对抗问题中的可行性,建立较为真实的环境模型,并通过仿真验证了该算法的可行性。与其他算法对比结果表明,APIQ算法控制下的UAV具有更高的对抗胜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无人机 强化学习 值分解网络 注意力机制 机动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G-A通感一体基站组网低空感知关键技术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斌越 杨建强 +2 位作者 徐波 王博磊 蔡华 《信号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87-806,共20页
随着低空经济的兴起,对低空无人机进行监管成为支撑低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深入分析了城市环境下无人机雷达检测的技术难点。一方面,消费级无人机的小型化、高机动特征对雷达目标检测性能带来了巨大挑战。另一方面,密集城区环境... 随着低空经济的兴起,对低空无人机进行监管成为支撑低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深入分析了城市环境下无人机雷达检测的技术难点。一方面,消费级无人机的小型化、高机动特征对雷达目标检测性能带来了巨大挑战。另一方面,密集城区环境下动、静杂波也带来了雷达检测率低与虚警率高的挑战。单雷达检测能力在这些挑战问题中表现不佳,这使得单站雷达在密集城区场景下存在较大的应用局限性。雷达组网感知技术从检测率提升和虚警率降低两个指标上都大幅提升了单站雷达能力,因此,雷达组网技术成为现代雷达技术发展趋势。虽然雷达组网技术有诸多优势,但要实现大规模雷达组网,也存在大量需要解决的技术与工程问题。相较于传统雷达组网存在的诸多局限,5G-A通感基站凭借其独特优势,能够充分复用5G-A通信基础网络的能力,进而成功攻克大规模雷达组网中时、频、空配准的关键技术难题。基于5G-A通感一体基站组网架构,得以实现基于相参或非相参机制的多站联合信号检测技术,以及基于点云数据融合或轨迹级关联的联合目标追踪与多站联合目标识别等一系列核心技术。这些技术经理论分析与实践验证,在提升低空无人机检测能力方面成效显著,满足低空感知指标要求,从而使得5G-A通感一体基站组网成为城市环境低空感知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空无人机感知 5G-A 通感一体 雷达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多光谱影像的冬小麦SPAD值和氮素值估测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冰杰 苑东豪 +3 位作者 丁力 李昱岐 徐一高 王万章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4-150,共7页
为探究无人机多光谱反演冬小麦SPAD值和氮素值含量的模型估算潜力,采用大疆精灵4多光谱版一体化无人机获得冬小麦返青期与拔节期30 m和60 m两个高度下的多光谱影像。利用ENVI和ArcGIS软件对图像进行分析处理,与地面采集的叶绿素含量和... 为探究无人机多光谱反演冬小麦SPAD值和氮素值含量的模型估算潜力,采用大疆精灵4多光谱版一体化无人机获得冬小麦返青期与拔节期30 m和60 m两个高度下的多光谱影像。利用ENVI和ArcGIS软件对图像进行分析处理,与地面采集的叶绿素含量和氮含量进行回归分析。采用线性、非线性、二元、逐步回归、BP神经网络、随机森林回归的方法对植被指数与SPAD值、氮含量建立拟合模型以对叶绿素含量和氮含量进行估测,综合比较返青期与拔节期的数据。研究表明,拔节期数据拟合精度明显高于返青期,30 m高度下的植被指数与SPAD值和氮含量通过线性与非线性方法获得的模型拟合精度优于60 m,最优模型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825和0.813。60 m高度下,二元回归分析、逐步回归分析、BP神经网络以及随机森林回归模型中的拟合精度均优于30 m,对应两个生长时期的最优模型决定系数R^(2)分别为0.882和0.852、0.891和0.895、0.952和0.949、0.924和0.9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氮含量 无人机 SPAD值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通算存”资源协同的无人机链路异常监测方案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清 夏晓东 +3 位作者 荆臻 代燕杰 孙建德 冯传奋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8-181,共14页
近年来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以其低成本、高灵活的特点在网络链路监测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其高移动性、电量受限特性使监测任务实时、高效处理面临严峻的挑战。以智慧电力中通过无人机进行链路异常监测应用为例,针对... 近年来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以其低成本、高灵活的特点在网络链路监测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其高移动性、电量受限特性使监测任务实时、高效处理面临严峻的挑战。以智慧电力中通过无人机进行链路异常监测应用为例,针对不同监测场景需求,基于云、边、端节点的通信资源、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综合考虑任务卸载与迁移联合优化,构建了基于“通算存”资源协同的任务处理模型,提出了基于“通算存”资源协同效益最优和时延最优两种链路异常监测方案。仿真实验揭示了基于“通算存”资源协同任务处理的内在机理。结果表明,与传统基于“通算”资源协同方案相比,所提链路异常监测方案具有更高的任务处理效益或更低的任务处理时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链路监测 “云-边-端”组网 资源协同 多接入边缘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降质光电图像的脑启发无人机小目标鲁棒检测方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茹一 柯铭 +3 位作者 王路斌 刘珮 高晋 王刚 《信号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86-905,共20页
复杂环境下的噪声干扰,包括传感器噪声、电子干扰以及天气条件等因素,会显著降低无人机目标检测的准确性和鲁棒性。这些干扰因素不仅会影响图像的质量,还可能导致目标特征的丢失或失真,从而对检测模型的性能产生负面影响。特别是在无人... 复杂环境下的噪声干扰,包括传感器噪声、电子干扰以及天气条件等因素,会显著降低无人机目标检测的准确性和鲁棒性。这些干扰因素不仅会影响图像的质量,还可能导致目标特征的丢失或失真,从而对检测模型的性能产生负面影响。特别是在无人机检测任务中,目标通常较小且背景复杂,噪声干扰会进一步加剧检测难度。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初级视皮层多尺度方位选择性感受野的目标检测模型(YOLO with Multiscale Orientation-selective Receptive Fields,MORF-YOLO),提升模型在噪声环境下的目标检测性能。该方法借鉴了人类视觉系统的特性,利用多尺度各向异性高斯核模拟初级视皮层中神经元的感受野机制,以提取图像中的多尺度、方位选择性特征。MORF-YOLO通过在YOLO目标检测框架中引入视觉信息引导模块,增强了低层特征的表征能力,从而提高了模型对噪声干扰的适应性和鲁棒性。为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在AntiUAV2021无人机数据集上构建了包含不同噪声水平的数据集,并对比了MORF-YOLO与现有主流目标检测方法(如YOLOv5、DiffusionDet和DETR)的性能表现。实验结果表明,MORF-YOLO在无噪声及不同强度噪声条件下均表现出优异的检测精度。特别是在强高斯噪声场景(噪声方差为0.18)下,MORF-YOLO的检测精度(mAP@0.5)较其他方法提升了5%~30%。在低噪声和中等噪声条件下,其精确率和召回率也显著优于对比方法。此外,在模糊干扰和椒盐噪声条件下,MORF-YOLO同样表现出更强的鲁棒性,能够有效减少误检率并提高检测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级视皮层 小目标检测 无人机 噪声鲁棒性 深度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空混合障碍下无人机协同多智能体航迹规划
16
作者 冯斯梦 张云弈 +4 位作者 刘凯 李宝龙 董超 张磊 吴启晖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91-1300,共10页
在低空智联网中,随着用户数量的急剧增加与空域环境的日益复杂,无人机(UAVs)搭载活动基站为多用户提供通信服务时难以兼顾数据传输性能与飞行安全。因此,该文创新性构建了基于碰撞概率地图避障的无人机避障通信系统模型,为解决低空混合... 在低空智联网中,随着用户数量的急剧增加与空域环境的日益复杂,无人机(UAVs)搭载活动基站为多用户提供通信服务时难以兼顾数据传输性能与飞行安全。因此,该文创新性构建了基于碰撞概率地图避障的无人机避障通信系统模型,为解决低空混合障碍下最大化无人机通信能效的问题,提出了用户调度优化的多智能体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MADDPG)算法,实现了多机协同航迹规划。仿真分析表明,该文所提策略在混合障碍物空域中可有效提升无人机系统能效的同时,平均碰撞概率相比传统避障方法降低了约8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空智联网 无人机通信 航迹规划 多址接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固定时间四旋翼事件触发控制
17
作者 谭维聪 吴启武 +2 位作者 朱利 姜灵芝 刘嘉琪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25-234,共10页
针对四旋翼无人机轨迹跟踪控制问题,考虑到模型不确定性、提高收敛速度、通信资源受限等因素,提出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自适应固定时间事件触发四旋翼无人机轨迹跟踪控制算法。首先,建立四旋翼无人机嵌套双环误差系统。随后,分别针对位置... 针对四旋翼无人机轨迹跟踪控制问题,考虑到模型不确定性、提高收敛速度、通信资源受限等因素,提出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自适应固定时间事件触发四旋翼无人机轨迹跟踪控制算法。首先,建立四旋翼无人机嵌套双环误差系统。随后,分别针对位置、姿态环误差系统设计滑模面和固定时间控制器。在姿态环的控制器设计当中,利用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逼近特性补偿系统中的非线性项及未知扰动项,并通过引入事件触发机制设计事件触发控制器,降低姿态环控制器更新频率。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分析方法证明了所提出控制策略具有鲁棒性、固定时间收敛性,且能够避免Zeno现象。最后,利用Matlab/Simulink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算法具有较快的收敛速度且能够降低四旋翼无人机的通信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旋翼无人机 固定时间控制 滑模控制 自适应神经网络 事件触发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航拍图像的自适应感知目标检测网络
18
作者 袁玲玲 陈春梅 +2 位作者 朱天鑫 邓豪 刘桂华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7-65,共9页
由于无人机拍摄高度和角度的多样性,其图像往往呈现背景复杂且小目标居多的特征,这导致了相关检测算法性能较差。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感知网络的航拍图像车辆检测方法,旨在从提高车辆特征显著度和改善特征信息损失两个... 由于无人机拍摄高度和角度的多样性,其图像往往呈现背景复杂且小目标居多的特征,这导致了相关检测算法性能较差。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感知网络的航拍图像车辆检测方法,旨在从提高车辆特征显著度和改善特征信息损失两个方面来提升小目标的检测性能。首先,为了提取更高效的特征表征,提出了自适应感知特征提取模块,该模块通过捕捉长程依赖关系和更强的几何特征表示,能够自适应地对物体的形状进行建模。其次,为了减少下采样和连续池化造成的信息损失,设计了双分支空间感知下采样模块,该模块混合不同通道的特征图,以最大限度地保留小目标特征信息。然后,在特征融合网络中,引入了具有丰富空间信息的浅层特征图,以增强小目标的检测能力。最后,设计了新的动态回归损失函数DEIoU,该函数引入惩罚项来度量真实框与检测框之间横纵比的相关性,从而进一步提高网络的预测精度。在Visdrone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平均精度均值mAP达到了70%,推理速度达到了99.26 fps,实现了较好的速度与精度的平衡,并且所提方法在UCAS-AOD数据集上取得了最佳的检测精度,具有较强的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目标检测 自适应感知特征提取 特征融合网络 双分支空间感知下采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高光谱影像的城镇不透水面提取
19
作者 张怡婷 陆冬华 +1 位作者 武鼎 高岩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50-1158,共9页
无人机搭载高光谱传感器获取的遥感影像具有光谱信息丰富、空间分辨率高的优势,可为城镇不透水面提取提供更有效的数据。然而,高光谱影像包含大量波段,存在信息冗余,会增加模型训练的复杂度,随着数据维度增加,数据空间体积呈指数级增长... 无人机搭载高光谱传感器获取的遥感影像具有光谱信息丰富、空间分辨率高的优势,可为城镇不透水面提取提供更有效的数据。然而,高光谱影像包含大量波段,存在信息冗余,会增加模型训练的复杂度,随着数据维度增加,数据空间体积呈指数级增长,有限样本量在高维空间中会稀疏分布,易导致模型过拟合。此外,传统提取方法特征学习能力有限,处理高维数据效果不佳,且未能关注不透水面具体材质信息。为更有效利用无人机高光谱数据获取城镇不透水面信息,评估城镇建设发展情况,选择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东花园镇为研究区域,从机载高光谱遥感数据中获取了150个有效波段。在此基础上,运用逐步判别分析法选择适用于城镇不透水面提取的高光谱特征波段,并使用波段标准差、波段间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的方法进行验证和综合分析,最终确定了14个具有代表性的波段。随后,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遥感不透水面提取方法。通过改进AlexNet网络架构,构建了一个包含四个卷积层、一个池化层和两个全连接层的深度学习网络模型。最后,在研究区设计了两组对比实验,分别比较高光谱原始影像与选取特征波段的不透水面信息提取精度,以及提出的网络模型与常见不透水面提取方法的信息提取精度。结果表明,所选的特征波段组合能够作为不透水面提取的最佳波段组合,显著提升了各类方法的提取精度。同时,提出的网络模型为不透水面提取的最优方法,结合最佳波段组合,最终分类的总体精度和Kappa系数分别达到了99.07%和0.9883,表现优异。该研究成果对于城镇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可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影像 无人机 不透水面提取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强化学习的无人机网络自适应QoS路由算法 被引量:2
20
作者 谭周正 范琅 +1 位作者 李宇峰 章小宁 《计算机应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77-1184,共8页
由于无人机网络的动态特性,要保证其具有可靠的通信保障仍存在一定的挑战,尤其是在军事领域,对无人机网络的QoS保障能力要求更高。针对上述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Q学习的自适应QoS路由算法。在该算法中,每个节点通过HELLO消息和数据包相... 由于无人机网络的动态特性,要保证其具有可靠的通信保障仍存在一定的挑战,尤其是在军事领域,对无人机网络的QoS保障能力要求更高。针对上述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Q学习的自适应QoS路由算法。在该算法中,每个节点通过HELLO消息和数据包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邻居信息感知,通过接收邻居节点反馈的ACK来获取链路时延和丢包率,然后根据链路时延和丢包率来更新维护Q表。考虑节点移动特性,算法还引入了节点的位置信息。在路由过程中,节点综合考虑Q表和邻居节点的位置信息来进行最优下一跳选择。通过仿真验证,对比参考的路由算法,提出的路由算法能够在较低的路由开销下提供更低的传输时延和更高的传输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网络 强化学习 路由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