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40篇文章
< 1 2 1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new approach for selecting best development face ventilation mode based on G1-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method 被引量:14
1
作者 ZHOU Zhi-yong Mehmet KIZIL +1 位作者 CHEN Zhong-wei CHEN Jian-ho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10期2462-2471,共10页
The current popular methods for decision making and project optimisation in mine ventilation contain a number of deficiencies as they are solely based on either subjective knowledge or objective information.This paper... The current popular methods for decision making and project optimisation in mine ventilation contain a number of deficiencies as they are solely based on either subjective knowledge or objective information.This paper presents a new approach to rank the alternatives by G1-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method.The focus of this approach is the use of the combination weighing,which is able to compensate for the deficiencies in the method of evaluation index single weighing.In the case study,an appropriat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was established to determine the evaluation value of each ventilation mode.Then the proposed approach was used to select the best development face ventilation mode.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proposed approach is able to rank the alternative development face ventilation mode reasonably,the combination weighing method had the advantages of both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weighing methods in that it took into consideration of both the experience and wisdom of experts,and the new changes in objective conditions.This approach provides a more reasonable and reliable procedure to analyse and evaluate different ventilation mod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velopment face ventilation G1 method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method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PTIM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BP Neural Networks in River-basin Water and Sediment
2
作者 Xu Quan-xi Engineer, Hydrology Bureau,Changjiang Water Resources Commission, Wuhan 430010,China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1年第S1期53-56,共4页
Based on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BP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model and the fundamental law of water and sediment yield in a river basin, a BP neural network model is developed by using observed data, with rainfall co... Based on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BP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model and the fundamental law of water and sediment yield in a river basin, a BP neural network model is developed by using observed data, with rainfall conditions serving as affecting factors. The model has satisfactory performance of learning and generalization and can be also used to assess the influence of human activities on water and sediment yield in a river basin. The model is applied to compute the runoff and sediment transmission at Xingshan, Bixi and Shunlixia stations. Comparison between the results from the model and the observed data shows that the model is basically reasonable and relia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TER and SEDIMENT yield in a RIVER-BASIN OBSERVED data WATER and SEDIMENT variation BP neural network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ariability of leaf functional traits of invasive tree Rhus typhina L. in North China 被引量:4
3
作者 WEI Mei WANG Shu +3 位作者 WU Bing-de JIANG Kun ZHOU Jia-wei WANG Cong-ya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1期155-163,共9页
Functional traits, specifically leaf functional traits, are core-topics to explore importance to the invasion success of invasive plant species. This study aims to address the differences in leaf functional traits and... Functional traits, specifically leaf functional traits, are core-topics to explore importance to the invasion success of invasive plant species. This study aims to address the differences in leaf functional traits and their corresponding variability of the invasive tree staghorn sumac Rhus typhina L. with different invasion success, including lower and higher invasion success, in two climatic regions in North China, including a warm temperate region and a cold temperate region.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for leaf functional traits of staghorn sumac across different invasion success. However, the variability of leaf chlorophyll and nitrogen concentrations of staghorn sumac under higher invasion success were approximately 66.023% and 68.615% higher than those under lower invasion success, respectively. The leaf chlorophyll and nitrogen concentrations of staghorn sumac in the warm temperate region were approximately 18.432% and 16.337% higher than those in cold temperate region, respectively. The variability of specific leaf area of staghorn sumac in warm temperate region was approximately 59.802% higher than that in cold temperate region. Accordingly, leaf chlorophyll and N concentrations as well as specific leaf area of staghorn sumac and their corresponding variability may play an essential role in shaping ecological success of studied invader along a climatic gradi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imatic region invasive tree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VARIABILITY specific leaf area Rhus typhina 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term ination of Even Degree of Animal Population
4
作者 Song Ren xue,Yang Yun qing (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arbin 150030 PRC)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1999年第2期158-160,共3页
The even degree of animal population is generlay measured by the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of major economic characters.Facing the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a statistic with complex properties,we achieved indirectly the... The even degree of animal population is generlay measured by the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of major economic characters.Facing the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a statistic with complex properties,we achieved indirectly the determination of confidence interval for even degree of an animal population by analysing the reciprocal of the statistic.The sample size which is suitable to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even degree of an animal population was probed into within the extent of permissive estimation err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ven degree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DETERMINATION sample siz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hadow detection combining characters of human vision
5
作者 李建锋 邹北骥 +1 位作者 李玲芝 高焕芝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2期659-667,共9页
A shadow detection method using pulse couple neural network inspired by the characters of human visual system is proposed.More precisely,lateral inhibition of human vision and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are combined tog... A shadow detection method using pulse couple neural network inspired by the characters of human visual system is proposed.More precisely,lateral inhibition of human vision and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are combined together to improve the pulse couple neural network.Shadow detection is considered to be a shadow region segmentation problem.Experiment shows that the presented method is consistent with human vision compared to shadow detection methods based on HSV and pulse couple neural network(PCNN) by both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assess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ulse couple neural network lateral inhibition shadow detection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weight matrix human vision syst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DEM的发酵反应器螺旋搅拌结构参数优化设计
6
作者 张艳丽 张征征 +3 位作者 牛国玲 马浏轩 梁秋艳 邢晨泰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7-192,216,共7页
针对秸秆发酵过程中碎料与菌种混合不均问题,对好氧反应器的螺旋搅拌结构进行参数优化。基于离散单元法,对物料进行理论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变异系数主次顺序为转速、螺距比、叶宽比;随搅拌叶宽比增加,变异系数先减小后增大,平均... 针对秸秆发酵过程中碎料与菌种混合不均问题,对好氧反应器的螺旋搅拌结构进行参数优化。基于离散单元法,对物料进行理论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变异系数主次顺序为转速、螺距比、叶宽比;随搅拌叶宽比增加,变异系数先减小后增大,平均功率呈下降趋势;随搅拌螺距比增加,变异系数先下降后上升,平均功率呈下降趋势;随搅拌转速增加,变异系数呈下降趋势,平均功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构建变异系数模型并进行优化,变异系数最优为13.295%,与仿真结果误差为1.411%;搅拌装置进行静力学分析,最大应力值为47.259 MPa,最大变形为4.3575 mm;离散元仿真功率与试验值误差均值为14.1%,符合设计要求。该搅拌参数优化设计为发酵反应器高效混合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发酵 螺旋搅拌结构 离散单元法 变异系数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碎粒径和药剂均混时间对场地土壤镉的稳定化影响
7
作者 牛明芬 车亚馨 +4 位作者 赵泽 李刚 朱彤 程丽 童志威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783-2790,共8页
针对污染场地土壤重金属镉稳定化效率提升问题,探讨土壤破碎粒径及土壤和稳定化药剂的混合时间两个影响因素对土壤镉稳定化的影响。选择镉污染土壤为对象,以生石灰、七水硫酸亚铁和沸石为稳定化药剂,将土壤按照D_(1)(<0.2 mm)、D_(2)... 针对污染场地土壤重金属镉稳定化效率提升问题,探讨土壤破碎粒径及土壤和稳定化药剂的混合时间两个影响因素对土壤镉稳定化的影响。选择镉污染土壤为对象,以生石灰、七水硫酸亚铁和沸石为稳定化药剂,将土壤按照D_(1)(<0.2 mm)、D_(2)(0.2~<0.6 mm)、D_(3)(0.6~<2 mm)3个粒径范围筛分,设置60 s、80 s、100 s、120 s和150 s 5个均混时间,采用变异系数表示混合均匀程度,研究不同均混时间对不同粒径土壤的稳定化效果影响。结果显示:D_(1)粒径的土壤在150 s时混合效果最好,变异系数为7.58%、稳定化效率为59.22%;D_(2)粒径的土壤在100 s时混合效果最好,变异系数为21.48%、稳定化效率为68.47%;D_(3)粒径的土壤在80 s时混合效果最好,变异系数为18.67%、稳定化效率为97.92%。结果表明,同一粒径土壤在不同均混时间的混合效果与稳定化效果不同,变异系数越低,稳定化效率越高,稳定化效果越好。提高混合均匀程度可以提高重金属稳定化效率,为重金属场地土壤稳定化修复的混合均匀度与提升稳定化效率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土壤粒径 混合时间 稳定化 变异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根廷Tres Quebradas盐湖锂矿地质特征及资源评价
8
作者 张汉成 刘金辉 +9 位作者 李顺庭 张顺金 林寿洪 黄志立 郑元平 张世东 陈威 陈建平 孟军辉 王小飞 《矿床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4-348,共15页
南美锂三角国家是近年来全球锂矿投资的热点区域,其中位于阿根廷西北部卡塔马卡省的Tres Quebradas盐湖锂矿是新近建成并投产的重要锂矿,但目前对该盐湖的地质特征及资源评价研究较少。文章通过综合分析该盐湖锂矿地质特征、探矿钻孔岩... 南美锂三角国家是近年来全球锂矿投资的热点区域,其中位于阿根廷西北部卡塔马卡省的Tres Quebradas盐湖锂矿是新近建成并投产的重要锂矿,但目前对该盐湖的地质特征及资源评价研究较少。文章通过综合分析该盐湖锂矿地质特征、探矿钻孔岩心编录以及地球物理数据解译,建立了6个富Li卤水地层单元,并以抽水试验为依据,分别对各单元Li品位、导水系数、渗透系数和给水度等参数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该锂矿属于南美锂三角地区的优质盐湖锂矿。在此基础上,笔者进一步提出盐湖锂矿资源评价应以盐湖和盐类矿产地质勘查规范为指导,重点查明盐湖锂矿的控制条件与富Li卤水地层单元地质特征,并通过抽水试验构建导水系数与给水度等关键水文地质参数间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Li卤水地层单元 导水系数 渗透系数 给水度 资源评价 Tres Quebradas盐湖锂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作用下非等长筋材加筋土挡墙稳定性研究
9
作者 胡超 梁训美 +2 位作者 徐鹏 杨广庆 李婷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6-50,58,共6页
目前工程中出现大量筋材沿墙高非等长布置的加筋支挡结构,可以在增加结构抗震稳定性的同时减少造价。例如,加筋桥台、在既有边坡上新建加筋土挡墙等。由于当前设计方法主要针对筋材长度等长工况,因而导致对非等长筋材验算分析较少见。为... 目前工程中出现大量筋材沿墙高非等长布置的加筋支挡结构,可以在增加结构抗震稳定性的同时减少造价。例如,加筋桥台、在既有边坡上新建加筋土挡墙等。由于当前设计方法主要针对筋材长度等长工况,因而导致对非等长筋材验算分析较少见。为此,采用有限元极限分析方法对地震作用下非等长筋材加筋土挡墙稳定性进行研究。通过对比显示,相较于极限平衡法计算值,有限元极限分析法计算得到的屈服加速度接近振动台模型测试值。参数研究结果表明:(1)筋材长度>0.7H时,长度自下而上增大、自上而下增大的筋材布置将使屈服加速度系数分别增大、减小,其中前者可使屈服加速度系数增大约30%;(2)筋材竖向间距sv/H由0.015增大到0.1时,屈服加速度系数近似线性减小,尤其是当筋材长度自下而上增大时;(3)当筋材布置较疏松(s_(v)/H=0.1)并且填土摩擦角>44°时,应尽量采用筋材长度自下而上增大的方式来提高墙体抗震稳定性;(4)随着填土强度的增大,不同布筋方式时的屈服加速度系数均线性增大,其中当填土摩擦角增大70%时对应的屈服加速度系数平均增大约3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筋土挡墙 稳定性 极限分析 筋材 地震 屈服加速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冰层钻具刮削刀头切削破碎冰层数值模拟研究
10
作者 史怀忠 孙金铭 +4 位作者 赫文豪 王海柱 熊超 陈晗 胡成涛 《极地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3-91,共9页
冰的力学性质是极地钻探极其重要的参数,主要包括压缩强度、抗拉强度、断裂韧度等。本文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刮削刀头切削破碎冰层特性,根据平均切削力和切削力变异系数来探究刮削刀头受力特征,并开展了切削工艺参数对刮削刀... 冰的力学性质是极地钻探极其重要的参数,主要包括压缩强度、抗拉强度、断裂韧度等。本文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刮削刀头切削破碎冰层特性,根据平均切削力和切削力变异系数来探究刮削刀头受力特征,并开展了切削工艺参数对刮削刀头切削破碎冰层效率的影响规律研究。数值模拟结果表明,(1)刮削刀头切削破冰过程中,在刀头前端有明显的应力集中现象,且在整个切削过程中,伴随着离散状冰屑的产生与四溅;(2)随着刮削刀头后倾角的增加,冰体塑性损伤程度增加、冰屑尺寸先减小后增大,随着切深的增加,塑性损伤程度增加,冰屑尺寸变化、飞溅范围也相应增大;(3)切削深度和后倾角的增加均会增大冰体的平均切削力,但后倾角在0°~15°、切深在1.0~3.0 mm这一范围内变化时波动小;(4)切削深度对切削力变异系数的影响显著于后倾角,小切深对应小切削力变异系数,但增大切深不代表变异系数一定升高。本研究成果可为极地钻探破冰中刮削刀头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刮削刀头 冰层钻进 数值模拟 变异系数 冰屑 极地钻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库布其沙漠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时空演变规律及其气象驱动因素分析
11
作者 陈皓锐 经思思 +6 位作者 叶苏蒙 代天金 吴立鹏 苗平 马红丽 吴雨箫 陈俊英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24-433,共10页
为探究库布其沙漠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on,NPP)的时空演变规律及其气象驱动因素,利用2001—2023年的MOD17A3HGF NPP数据,采用趋势分析、稳定性分析、相关分析、重要性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库布其沙漠年均NPP的时空变化... 为探究库布其沙漠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on,NPP)的时空演变规律及其气象驱动因素,利用2001—2023年的MOD17A3HGF NPP数据,采用趋势分析、稳定性分析、相关分析、重要性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库布其沙漠年均NPP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潜在蒸散发、降水量、相对湿度、温度、水汽压亏缺量、风速等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2001—2023年库布其沙漠年均NPP为108.60 g/(m^(2)·a),范围为75.69~134.97 g/(m^(2)·a),整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空间上,植被NPP主要分布在呼和木独镇西北部、吉日嘎朗图镇北部以及独贵塔拉镇东北部和南部。库布其沙漠地区植被NPP总体上为极显著增加趋势,稳定性波动较大,空间变异性显著。未来趋势分析表明,73.58%植被NPP具有反持续性,揭示了未来库布其沙漠植被NPP可能出现与当前变化趋势相反的情况。植被NPP与温度和降水量呈正相关的像元数占总像元数的比例最高,分别为90.56%和98.07%;植被NPP与风速和相对湿度呈负相关的比例最高,达60.57%和75.57%。潜在蒸散发和降水量为影响库布其沙漠植被NPP变化的主导因子。库布其沙漠植被NPP存在较强的时空异质性。本研究为荒漠生态系统的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布其沙漠 净初级生产力 时空变化 相关系数 气象驱动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8-Seg模型的生物打印机产物均一性评估
12
作者 曹铭 段武峰 +2 位作者 马梦骁 艾凡荣 周奎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77-1283,共7页
目前生物打印机依赖电子显微镜观测打印结果,并通过三点画圆法计算面积评价产物均一性,耗时久、主观性强、与真实情况差异大.为此,提出基于改进YOLOv8-Seg模型的打印产物轮廓识别.使用Adam作为优化器并调节原YOLOv8-Seg模型的训练参数,... 目前生物打印机依赖电子显微镜观测打印结果,并通过三点画圆法计算面积评价产物均一性,耗时久、主观性强、与真实情况差异大.为此,提出基于改进YOLOv8-Seg模型的打印产物轮廓识别.使用Adam作为优化器并调节原YOLOv8-Seg模型的训练参数,确保模型对打印产物识别的置信度水平大多高于0.94.训练得到的mAP50达到99.5%,mAP50-90达到98.4%.采集数据图片中事先放置的500μm的标度尺,实现对所识别轮廓面积的直接计算,同时结合识别轮廓与圆形相似度的算法,优化打印产物均一性的评估指标.优化后的算法所识别的轮廓与真实轮廓的差异性小于0.25%.对不同方法所获得的打印结果的轮廓面积进行变异系数CV处理与圆度分析,结果表明,当CV小于20%,圆度大于0.65时,可认为打印产物均一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打印机 三点画圆法 均一性 YOLOv8-Seg模型 mAP50 mAP50-90 变异系数 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闽地区野生毛花猕猴桃果实品质综合评价
13
作者 应俊辉 刘永胜 王英珍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4-180,共7页
为了解野生毛花猕猴桃果实品质的变异特征,建立果实品质综合评价体系,以浙江、福建境内收集到的75份野生毛花猕猴桃种质资源为材料,测定了单果质量、纵横径、可溶性固形物、酸度、维生素C含量、干物质含量等9个品质指标,并开展了变异分... 为了解野生毛花猕猴桃果实品质的变异特征,建立果实品质综合评价体系,以浙江、福建境内收集到的75份野生毛花猕猴桃种质资源为材料,测定了单果质量、纵横径、可溶性固形物、酸度、维生素C含量、干物质含量等9个品质指标,并开展了变异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维生素C含量、干物质含量、单果质量等指标的变异系数较大,而纵横径、可溶性固形物等指标的变异系数较小;浙江境内的野生毛花猕猴桃多样性H′指数略高于福建境内的野生毛花猕猴桃;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了5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88.14%,可以反映浙闽两地野生毛花猕猴桃的综合品质。本研究建立了浙闽两地野生毛花猕猴桃的果实品质综合评价模型,评分前五的种质资源为FJ-34、ZJ-35、ZJ-10、FJ-13和FJ-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花猕猴桃 果实品质 变异系数 主成分分析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渐进式分层特征提取的综合能源多任务负荷预测
14
作者 王德文 安涵 +1 位作者 张林飞 赵文清 《智能系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58-870,共13页
针对综合能源系统中电、冷、热负荷存在复杂耦合关系,传统多任务学习模型难以学习到有效的多元负荷耦合特征可能导致预测精度降低的问题,本文充分考虑多元负荷复杂耦合关系,提出一种渐进式分层特征提取的综合能源多任务负荷预测模型。... 针对综合能源系统中电、冷、热负荷存在复杂耦合关系,传统多任务学习模型难以学习到有效的多元负荷耦合特征可能导致预测精度降低的问题,本文充分考虑多元负荷复杂耦合关系,提出一种渐进式分层特征提取的综合能源多任务负荷预测模型。将全年数据按季节划分,分析各季节下电、冷、热负荷间耦合强度;采用变分模态分解将历史负荷序列分解为多个不同频率的分量,可以更好挖掘多元负荷的深层时序特征;渐进式分层提取多元负荷的耦合特征,并动态分配耦合特征对预测结果的影响权重,避免耦合特征无效时模型预测精度下降。实验结果证明,在不同的多元负荷耦合强度下,渐进式分层特征提取的多任务负荷预测在精度上有更好表现。研究结论可用于指导综合能源多元负荷预测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预测 综合能源 多任务学习 多元负荷 渐进式分层 特征提取 最大信息系数 变分模态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株高、旗叶和穗部性状的遗传特性及相关分析
15
作者 周芳菊 张道荣 +7 位作者 凌冬 汤清益 孙华卫 唐清 王志顺 刘先斌 王鑫 汤三明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46-50,共5页
对湖北省种植的20个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品种的株高及主茎的旗叶长度、旗叶宽度、小穗数、穗粒数等性状的变异系数和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小麦株高和小穗数的变异系数较小,遗传稳定性较高;而退化小穗数的变异系数较大,受环... 对湖北省种植的20个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品种的株高及主茎的旗叶长度、旗叶宽度、小穗数、穗粒数等性状的变异系数和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小麦株高和小穗数的变异系数较小,遗传稳定性较高;而退化小穗数的变异系数较大,受环境影响最明显。各性状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单穗重与旗叶长度、旗叶宽度、穗粒数、穗长、小穗数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退化小穗数、穗颈长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退化小穗数、穗颈长与穗粒数、小穗数间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 农艺性状 株高 旗叶 穗部性状 遗传特性 变异系数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群体育种分离世代的变异性研究
16
作者 莫俊杰 吴相昀 +2 位作者 刘文通 陈楚润 高志超 《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805-812,共8页
为了研究水稻群体育种多父本效应的遗传机理,本研究利用水稻两系不育系海S1与4个水稻品种(品系)构建水稻育种杂交群体,然后比较分析其不同世代群体主要农艺性状及其变异系数的差异。结果表明,利用水稻群体育种法构建的分离世代群体的单... 为了研究水稻群体育种多父本效应的遗传机理,本研究利用水稻两系不育系海S1与4个水稻品种(品系)构建水稻育种杂交群体,然后比较分析其不同世代群体主要农艺性状及其变异系数的差异。结果表明,利用水稻群体育种法构建的分离世代群体的单株穗数、不育株率的变异系数均在32%以上,分离程度比较突出。多父本杂交后代的单株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等产量构成关键因子的变异类型比单父本杂交后代的表现更为丰富。这有利于丰富水稻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多样性,为育种增加选择机会。利用水稻光温敏不育系构建的杂交后代在不同世代群体中都分离出不育植株,其不育株率达10%以上,而且多父本杂交后代F_(3)的不育株率变异系数大于单父本杂交后代F_(3)群体的不育株率变异系数。利用多父本杂交后代进行多代自交、异交混合,连续不断地组合随机交配群体,随时加入新的亲本种质,扩大遗传基础,使其后代分离出的类型更为丰富,从而有利于不断创新水稻种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群体育种 分离世代 农艺性状 变异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角梅主要品种表型性状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郝晓函 关文灵 +1 位作者 李叶芳 宋杰 《热带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0-82,共13页
三角梅是我国南方重要的木本花卉,品种繁多,但分类比较混乱。本研究以云南引种保存的133个三角梅品种为研究对象,对133个品种的10个数量性状和41个质量性状进行频率分布统计、变异系数计算和多样性指数计算,并进行Q型聚类分析。结果表明... 三角梅是我国南方重要的木本花卉,品种繁多,但分类比较混乱。本研究以云南引种保存的133个三角梅品种为研究对象,对133个品种的10个数量性状和41个质量性状进行频率分布统计、变异系数计算和多样性指数计算,并进行Q型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33个三角梅品种多个性状多样性丰富,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范围为19.61%~32.59%,平均值为26.64%,花序总梗长度、花被管宽度、叶柄长度、花序长度的变异系数最高,多样性指数范围为1.69~2.09,平均值为1.92,叶片长度、苞片宽度、叶片宽度、苞片长度的多样性指数最高。质量性状多样性指数为0.17~2.19,多样性指数大于1的质量性状有11个,苞片颜色、花被管颜色多样性指数均大于2,多样性丰富。4个种系的三角梅品种中,巴特三角梅数量性状的多样性指数最高,多样性最丰富,其次是秘鲁三角梅、光叶三角梅,毛叶三角梅的多样性指数最小,多样性较小,但不同种系各有优势性状。51个性状中,有22个性状在种系之间呈现出了显著差异性,此22个性状对三角梅品种识别和类群划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根据苞片类型、枝刺多少、叶片大小进行聚类,133个三角梅品种可聚为重瓣少刺、重瓣多刺、单瓣少刺小叶、单瓣多刺大叶4类。上述研究结果显示,供试133个三角梅品种的表型性状多样性较高,数量性状变异类型丰富,本研究可为三角梅种质资源的系统评价、品种分类和种质创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梅 变异系数 多样性 分类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口含气率对离心泵失速工况流动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冯慧敏 时鸾 +2 位作者 刘晓东 刘竹青 杨魏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6-75,共10页
失速工况下,气液两相流离心泵的内部流动极为复杂。为探究不同进口含气率对离心泵失速工况流动特性的影响,该研究基于欧拉-欧拉非均相流模型和SST k-ω湍流模型,分析了进口含气率对离心泵性能的影响规律。纯水条件下,基于性能曲线和内... 失速工况下,气液两相流离心泵的内部流动极为复杂。为探究不同进口含气率对离心泵失速工况流动特性的影响,该研究基于欧拉-欧拉非均相流模型和SST k-ω湍流模型,分析了进口含气率对离心泵性能的影响规律。纯水条件下,基于性能曲线和内部流动特性分析可知,0.70倍设计流量(0.70Q_(d))和0.65Q_(d)是失速发展阶段的典型工况,流场的周向均匀性存在不同程度的破坏。2个典型失速工况下,随着进口含气率的增加,泵的性能下降但下降幅度相比设计工况和深度失速工况小,气相主要附着在叶片压力侧前缘附近且附着面积逐渐增大,失速流道压力侧前缘的相对速度角增大,流动方向整体向吸力侧偏移,使得吸力侧前缘冲角减小,抑制了吸力侧前缘分离涡和中间位置漩涡的融合,进而抑制了失速的发生。引入流量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nce,CV)定量分析流场的周向均匀性,随着流场改善,CV值逐渐减小,当模型泵处于失速初生点时,CV值位于1.38%~3.69%。少量气体加入使得失速发展阶段离心泵性能下降幅度减小且抑制失速发生。研究结果可为拓宽离心泵的高效区和提高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泵 数值模拟 失速 含气率 周向均匀性 变异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用高粱在宁夏银北盐碱地区的适应性
19
作者 马雪鹏 杜建民 +6 位作者 何建龙 俞鸿千 王占军 董嘉莉 曹铱曼 刘金龙 韩千 《草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86-1495,共10页
为筛选适宜宁夏银北盐碱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饲用高粱(Sorghum bicolor)品种,于2022年(暖湿年)种植8个优质饲用高粱品种,调查生育期、农艺性状、干草产量并检测营养品质,使用灰色关联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8个饲用高粱农艺性状变... 为筛选适宜宁夏银北盐碱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饲用高粱(Sorghum bicolor)品种,于2022年(暖湿年)种植8个优质饲用高粱品种,调查生育期、农艺性状、干草产量并检测营养品质,使用灰色关联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8个饲用高粱农艺性状变异系数在2.89%~8.57%,营养品质指标变异系数在4.64%~31.22%,其中糖锤度、淀粉和相对饲喂价值变异系数较高,具有较大改良潜力;灰色关联度分析排序为‘光明星’>‘中科甜438’>‘海狮’>‘大卡’>‘F10’>‘大力士’=‘大奖1230’>‘海牛’。综合产量、品质及生育期等因素分析表明,最优品种为‘光明星’和‘中科甜438’,在宁夏北部盐碱地区比较适宜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关联分析 高粱农艺性状 干草产量 营养品质 生育期 糖锤度 变异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地区不同种源地胡桃楸果核表型性状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郭惠欣 李明昊 +4 位作者 许金石 仝伯强 鲁仪增 刘丹 胡德昌 《林业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7-147,共11页
[目的]开展胡桃楸果核的表型性状差异性研究,掌握其变异规律,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种质鉴定及资源利用工作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比较东北地区13个种源地胡桃楸果核的质量及数量性状,计算相关指数,检测多样性水平,开展方差分析、相关性分... [目的]开展胡桃楸果核的表型性状差异性研究,掌握其变异规律,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种质鉴定及资源利用工作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比较东北地区13个种源地胡桃楸果核的质量及数量性状,计算相关指数,检测多样性水平,开展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及聚类分析,探究分化程度。[结果](1)供试材料果核质量性状D_(s)与H'指数分别为0.25~0.59和0.41~0.98,数量性状为0.72~0.84与1.41~1.95,多样性丰富;除纵径外,数量性状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差异显著或极显著。(2)数量性状表型分化系数为16.44%~52.53%,均值31.53%,主要表现为居群内变异。(3)表型变异系数1.10%~27.45%,平均8.75%,种源地平均变异系数中泰安寺TAS最大(12.99%),黑河市红光林场HHS最小(1.60%)。(4)果形指数与三径均值、质量相关性不显著,其它表型性状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5)聚类分析结果与种源地位置相关性不明显,推断各居群遗传背景相似,存在一定程度的基因交流。[结论]东北地区的胡桃楸果核多为卵圆形,基部、顶部尖端突出明显,大多数表面纹饰多且刻纹沟深;表型多样性较丰富,数量性状多样性水平明显大于质量性状;果核质量变异幅度大,其余性状较为稳定;居群内变异是该物种果核性状变异的主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桃楸 果核 表型性状 变异分析 多样性指数 分化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