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渠系水利用系数的计算和分析
1
作者 杨路华 赵玉琪 +1 位作者 张玮婷 侯振军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8-33,共6页
为研究渠道衬砌对渠系水利用系数的影响,在考斯加科夫公式积分的基础上,考虑衬砌影响推导出改进的渠道水利用系数公式。以甘肃省盈科灌区为例,根据实测资料设置了6种不同的衬砌情景,利用改进公式模拟计算了典型渠道各情景的渠道水利用... 为研究渠道衬砌对渠系水利用系数的影响,在考斯加科夫公式积分的基础上,考虑衬砌影响推导出改进的渠道水利用系数公式。以甘肃省盈科灌区为例,根据实测资料设置了6种不同的衬砌情景,利用改进公式模拟计算了典型渠道各情景的渠道水利用系数及渠系水利用系数。改进公式表明:渠道水利用系数与渠道衬砌率呈幂指数关系;衬砌上游段比衬砌下游段的输水损失小,渠道水利用系数大。灌区计算结果表明:不同衬砌形式中折减系数小的混凝土衬砌形式,渠系水利用系数更大;随着灌区渠道衬砌率的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平均增长率为23%;当三级渠道全部衬砌时,渠系水利用系数达到0.917;若只有单级渠道衬砌,斗渠衬砌时渠系水利用系数最大,虽然干渠衬砌时渠道水利用系数增长量最大,但典型渠道中干渠渠道长度最长,衬砌的资金量也大,故衬砌优先选择斗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渠道水利用系数 渠系水利用系数 渠道衬砌方式 衬砌率 考斯加科夫公式 甘肃省盈科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attese&Coelli(1995)模型的粮食生产技术效率模型构建及其投入产出影响分析
2
作者 蔡长举 李云 +2 位作者 郑江丽 吴海宽 方小宇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5期186-192,199,共8页
[目的]在生态文明建设与水资源严格管控背景下,揭示贵州省粮食生产技术效率驱动机制,量化灌溉用水对生产效率的影响,为农业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Battese&Coelli(1995)模型,构建超越对数随机前沿生产函数,融合2001... [目的]在生态文明建设与水资源严格管控背景下,揭示贵州省粮食生产技术效率驱动机制,量化灌溉用水对生产效率的影响,为农业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Battese&Coelli(1995)模型,构建超越对数随机前沿生产函数,融合2001—2018年贵州省面板数据,纳入机械动力、化肥、播种面积、灌溉用水等投入指标,通过LR检验筛选模型形式,分情景(考虑/不考虑灌溉用水)测算技术效率,解析效率损失影响因素。[结果]贵州省粮食生产平均技术效率为0.8502~0.8516,灌溉用水可提升效率1.4%,但过量灌溉导致系数负向(-0.0405)。效率损失主因技术非效率,其中劳均机械动力、非粮作物比例与效率负相关,地均化肥、农业产值比重呈正相关。区域差异显著:贵阳机械化水平最高,毕节最低;黔东南灌溉比例达47.2%,毕节仅16.08%。极端气象(如西南大旱)致2011年后效率下降8.3%。[结论]贵州省需通过节水灌溉技术增效,优化化肥施用效率,控制灌溉用水冗余。建议转向劳动力与播种面积集约投入,强化机械化与种植结构调整,以破解资源约束,实现粮食生产可持续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经济学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20年渭干河流域蒸散发量演变特征与灌溉效率评价 被引量:1
3
作者 宫宇 杨鹏年 +4 位作者 杨一飞 单劲松 王永平 王永鹏 周龙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2-70,共9页
我国西北干旱区监测站点稀疏、实测资料不足,导致区域尺度的蒸散耗水及农业用水效率难以精确评估。利用HTEM模型计算了近20 a渭干河流域的实际蒸散发量,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结合降水量与引水量数据评价了2000-2020年膜下滴灌实施前后流... 我国西北干旱区监测站点稀疏、实测资料不足,导致区域尺度的蒸散耗水及农业用水效率难以精确评估。利用HTEM模型计算了近20 a渭干河流域的实际蒸散发量,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结合降水量与引水量数据评价了2000-2020年膜下滴灌实施前后流域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结果表明:①蒸散发存在空间尺度上的差异性,呈现西高东低,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布格局,受植被分布等影响,植被蒸腾和土壤蒸发呈现显著的互补效应。②灌区蒸散发量总体随时间呈现增加趋势,多年平均农田蒸散发量为563.6 mm。其中,多年平均植被蒸腾为400.2 mm,占总蒸散发的71%;多年平均土壤蒸发为163.5 mm,占总蒸散发量的29%。③2000-2020年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呈现增加趋势,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2020年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分别为0.342、0.365、0.437、0.503、0.561。随着膜下滴灌的推广,渭干河流域灌区节水效果已逐渐显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与节水灌溉面积同步扩大的趋势是确定近远期灌区规模、优化节水灌溉制度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散发 遥感 HTEM模型 渭干河流域 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 Estimation Method of Channel Quality 被引量:1
4
作者 MENBao-hui CHENYing-jie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00年第1期33-37,共5页
On the basis of the introduction about water saving irrigation that works as a kind of new irrigation pattern,the method of anti-seep quality estimation of the conveying water and distributing channel which acts as an... On the basis of the introduction about water saving irrigation that works as a kind of new irrigation pattern,the method of anti-seep quality estimation of the conveying water and distributing channel which acts as an important engineering measure of water saving irrigation will be introduced in te paper.that is,by means of unit length of channel's water utilization coefficient(η 0)to estimate the quality of channel,and the calculative method has been explained by the example of an actual project.It can be referred to irrigational work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ter saving irrigation channel anti-seep unit length of channel's water utilization coefficient 0) channel quality estim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权重组合模型的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预测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涛 杨路华 +2 位作者 张玮婷 王妍 高立川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19-727,共9页
通过逐步回归法分析影响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各因素的重要程度,筛选出节水灌溉面积为影响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关键因素。考虑关键因素与时间序列两方面,基于逐步回归法、GM(1,1)模型和Logistic生长模型构建变权重组合模型。变权重组合... 通过逐步回归法分析影响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各因素的重要程度,筛选出节水灌溉面积为影响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关键因素。考虑关键因素与时间序列两方面,基于逐步回归法、GM(1,1)模型和Logistic生长模型构建变权重组合模型。变权重组合模型的预测精度优于各单项模型,模拟效果与实际符合度高,适用于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预测。最后采用变权重组合模型对广东省2023-2035年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进行预测分析。2023-2035年广东省灌溉水有效系数逐年提高,其中2035年预测值达到0.679 2,高于全国绝大多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现状值。变权重组合模型预测法可为农业水资源规划与灌溉管理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逐步回归法 灰色GM(1 1)模型 Logistic生长模型 变权重组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蒸发模型的干旱区灌区灌溉效率评价 被引量:29
6
作者 蒋磊 杨雨亭 尚松浩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95-101,共7页
为评价干旱区灌区的灌溉效率,该文以作物生长期灌溉地的蒸散发扣除降水量作为灌溉水的有效利用量,将灌溉水有效利用量与灌溉净引水量(总引水量减去退、排水量)的比值定义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利用遥感蒸散发模型可以较为准确地估算灌... 为评价干旱区灌区的灌溉效率,该文以作物生长期灌溉地的蒸散发扣除降水量作为灌溉水的有效利用量,将灌溉水有效利用量与灌溉净引水量(总引水量减去退、排水量)的比值定义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利用遥感蒸散发模型可以较为准确地估算灌溉地蒸散发,从而可以避免传统灌溉水利用系数评估中难以准确估算通过灌溉到达作物根系层水量的问题。以河套灌区为研究对象,利用遥感蒸散发模型(surface energy balance algorithm for land,SEBAL)计算了区域内灌溉地作物生育期的蒸散发量,并结合降水量与净引水量的观测资料,对节水改造以来(2000-2010年)河套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近年来有增加趋势,同时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随降水量和净引水量的减小而增大,减少供水对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影响要大于灌区节水改造工程的影响。另一方面,在灌区净引水量减少的情况下,灌溉地蒸发量能够维持在较稳定的水平,反映了近年来灌区节水改造的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 遥感 蒸发 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灌溉效率评价 灌区 干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地区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分析 被引量:49
7
作者 周和平 张明义 +2 位作者 周琪 孙志锋 陈金龙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100-107,共8页
采用传统渠道断面测验法、典型灌区田间水利用系数测验、"灌区首尾"等方法,综合研究干旱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结果表明:引输水渠灌、提水井灌、喷灌、微灌、低压管道输水5种灌溉用水模式,灌溉水利用系数分别为0.370、0.687、0... 采用传统渠道断面测验法、典型灌区田间水利用系数测验、"灌区首尾"等方法,综合研究干旱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结果表明:引输水渠灌、提水井灌、喷灌、微灌、低压管道输水5种灌溉用水模式,灌溉水利用系数分别为0.370、0.687、0.795、0.860、0.800;5种模式2011年综合灌溉水利用系数所对应的全疆灌区、南疆、东疆、北疆片区分别为0.498、0.479、0.682和0.581。基于柯布—道格拉斯模型分析相关因素对综合灌溉水利用系数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灌溉系统大力推进渠道防渗、井灌和高效农业节水建设,对于提升灌区综合灌溉水利用系数贡献明显。研究结果为干旱新疆灌区农业用水效率和水资源总量控制管理提供了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 管理 渠道 干旱区 灌溉水利用系数 边际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用水效率影响因素及机理分析 被引量:19
8
作者 黄昌硕 耿雷华 陈晓燕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2-85,共4页
高效利用水资源已成为农业生产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根据农业生态系统组成分析,影响农业用水效率的主要因素可以归纳为灌区的自然条件(气候、水资源条件、土壤质地)、灌区条件(包括类型和规模)、作物种植结构、灌溉工程措施、灌水技术... 高效利用水资源已成为农业生产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根据农业生态系统组成分析,影响农业用水效率的主要因素可以归纳为灌区的自然条件(气候、水资源条件、土壤质地)、灌区条件(包括类型和规模)、作物种植结构、灌溉工程措施、灌水技术、灌区基础设施和节水配套状况、灌区管理水平、经济政策和供水水价等几个方面。不同因素的影响机理是不同的,有些因素是可调控的,有些因素则短期内难以改变。重点分析了各因素对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影响机理,同时从设施、制度、结构、技术等方面提出了提高农业用水效率的对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 用水效率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影响因素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网区不同尺度灌区节水潜力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费远航 佘冬立 +2 位作者 孟佳佳 郭杰 俞双恩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971-976,共6页
针对河网地区回归水的存在及其重复利用加大了节水潜力的尺度效应,也导致了关于真实节水潜力的诸多争论的问题,采用首尾法对比研究了河网区不同尺度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并对不同尺度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阈值与真实节水潜力进行了综... 针对河网地区回归水的存在及其重复利用加大了节水潜力的尺度效应,也导致了关于真实节水潜力的诸多争论的问题,采用首尾法对比研究了河网区不同尺度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并对不同尺度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阈值与真实节水潜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大中型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显著低于小型灌区的,且各小型灌区之间的灌溉水利用系数变异系数大.影响灌溉水利用系数的各因素中,节水灌溉因子所占的比重较大,可通过实施节水灌溉工程以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大中型灌区单位面积的真实节水潜力显著低于小型灌区的.但同时,由于试验区灌区大中型灌区面积大,节水潜力主要依赖于大中型灌区,特别是大型灌区,试验区各大型样点灌区的近期真实节水潜力为(0.800~6.372)×10~7m^3;远期真实节水潜力为(1.095~8.201)×10~7m^3.不同尺度灌区应采取不同的相应节水措施,以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区 灌溉水利用系数 首尾法 尺度效应 节水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措施对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驱动力贡献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小军 张强 +2 位作者 易小兵 王海丽 孙春敏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3-38,共6页
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的资源利用效率指标,也是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中用水效率控制红线的三项主要指标之一,国家也提出了明确的阶段目标。由于影响该指标的因素众多,在提高措施的选择和实施效果方面是... 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的资源利用效率指标,也是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中用水效率控制红线的三项主要指标之一,国家也提出了明确的阶段目标。由于影响该指标的因素众多,在提高措施的选择和实施效果方面是各级政府在投资改造和决策中非常关心的问题。通过对广东省2005-2011年度实测基础上的资料进行统计,对影响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相关驱动力措施进行量化分析,采用通径分析法对种植结构调整措施、输配水措施、用水管理措施、灌溉技术措施和田间用水措施五类措施的驱动力贡献权重进行了量度。结果发现各措施贡献主要以非稻面积比和节灌率指标为代表的措施为主,最大两类措施权重占到总贡献的79.11%。该研究从驱动力贡献的角度解构了影响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各因素内在作用机制和传导路径,为更有效提高灌溉水的利用效率指出了具体实施的重点和方向,对于区域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保障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通径分析法 贡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鹏程 张建斌 +2 位作者 张维江 赵庆恩 李永刚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4期19485-19487,共3页
分析以往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方法的优劣性,选取首尾测算法对宁夏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进行了测算,分析了其合理性与可行性,并以此研究了全区农业节水潜力。
关键词 宁夏 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 测算 节水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影响因素的动静态分析 被引量:14
12
作者 王小军 张强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11,共6页
为定量表征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各影响因素的具体作用,在对广东省2005—2011年样点灌区多年实测数据分析整理的基础上,将众多影响因素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类,定量分析地形地貌、渠系特征、土壤质地、工程状况、供用水量、耕作面积、水利投... 为定量表征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各影响因素的具体作用,在对广东省2005—2011年样点灌区多年实测数据分析整理的基础上,将众多影响因素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类,定量分析地形地貌、渠系特征、土壤质地、工程状况、供用水量、耕作面积、水利投资和工程效益等8个因素对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影响程度。分析结果表明,以工程状况、供用水量、耕作面积和水利投资为代表的动态因素对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提高有决定性作用,其中又以节水灌溉面积和完成投资这两个因素对灌溉水利用系数的提高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灌区 影响因素 动静态分析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水定额对田间水利用系数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杨玫 孙西欢 +2 位作者 栗岩峰 周青云 马娟娟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3期364-366,共3页
根据田间实测资料 ,对灌水定额与田间水利用系数进行了单因子相关分析 ,在此基础上 ,对灌水定额影响田间水利用系数的机理进行讨论 。
关键词 灌水定额 田间水利用系数 单因子相关分析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灌对宁夏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影响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杜斌 鲍子云 +2 位作者 王乐 张红玲 段超宇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4-148,共5页
通过理论计算,2015年前,宁夏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时引水量中计入冬灌水量,而净灌溉水量中未计入冬灌有效灌溉水量。经测算宁夏冬灌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217,不同灌区在0.128~0.706之间变化。计入冬灌有效灌溉水量后,宁夏灌溉水有... 通过理论计算,2015年前,宁夏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时引水量中计入冬灌水量,而净灌溉水量中未计入冬灌有效灌溉水量。经测算宁夏冬灌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217,不同灌区在0.128~0.706之间变化。计入冬灌有效灌溉水量后,宁夏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由0.484提高至0.516,系数提高0.032。研究同时表明,灌溉水量与灌溉水利用系数直接相关:自流灌区冬灌灌溉灌水量为210 m^3/亩,冬灌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均值为0.175;扬水灌区冬灌灌灌水量为120 m^3/亩,冬灌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均值为0.604。因此,合理制定灌区灌水定额,特别是冬灌灌水定额,可以提高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宁夏自流灌区冬灌灌水量偏大,造成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低,节水潜力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灌 洗盐 保墒 灌溉水利用系数 宁夏回族自治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微润管埋深土壤水分入渗特性及对小白菜根系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书吉 韩松 +2 位作者 何立新 费良军 王利书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41-148,共8页
为探明微润灌条件下微润管不同埋深对土壤水分入渗及作物根系生长的影响,分别开展了室内土箱入渗试验和室外大棚小白菜种植试验,设置了3个不同埋深处理:T1(埋深10 cm)、T2(埋深15 cm)、T3(埋深20 cm),室内入渗试验考察不同微润管埋深对... 为探明微润灌条件下微润管不同埋深对土壤水分入渗及作物根系生长的影响,分别开展了室内土箱入渗试验和室外大棚小白菜种植试验,设置了3个不同埋深处理:T1(埋深10 cm)、T2(埋深15 cm)、T3(埋深20 cm),室内入渗试验考察不同微润管埋深对土壤水分累计入渗量、土壤湿润锋运移的影响,室外试验考察不同微润管埋深对小白菜主根长、主根直径、根体积、大于2 mm的一级侧根数等根系指标的影响。室内试验结果表明:3个处理单位长度微润管的累计入渗量都随着时间延长呈线性增加趋势,T2入渗速率最大,T3最小,T1、T2分别比T3大43.48%、67.55%;各埋深处理水平方向上的湿润锋向右运移规律和向左相同,T1、T2扩散速率要远大于T3,且T1>T2;在湿润锋向上运移到达地表之前,各埋深处理湿润锋垂直向上和向下运移规律基本相同,重力作用影响不明显,扩散速率均为T1>T2>T3;湿润锋形状变化过程方面,T1由上下方向长度较大的椭圆逐渐过渡到水平方向长度较大的椭圆,T2为上下方向长度大于水平方向长度的椭圆,T3先为水平方向长度大于上下方向长度的椭圆,然后逐渐过渡到上下方向长度大于水平方向长度的椭圆。室外大棚试验结果表明:除主根长指标外,其余根系指标微润管各埋深处理均好于地面漫灌,且微润管埋深15cm时对小白菜根系发育最有利。研究成果可以为相关生产实践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润灌溉 不同埋深 水分入渗 根系 节水灌溉 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作物种植结构优化的农业节水潜力分析——以武威市凉州区为例 被引量:10
16
作者 徐万林 粟晓玲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61-165,共5页
以武威市凉州区为例,以传统节水潜力计算方法为基础,在保证粮食安全、工业原料需求、畜牧饲草等要求的前提下,增加了农业种植结构优化因素,提出了基于种植结构优化的农业节水潜力概念和计算方法。其计算过程包括降低灌溉定额、提高灌溉... 以武威市凉州区为例,以传统节水潜力计算方法为基础,在保证粮食安全、工业原料需求、畜牧饲草等要求的前提下,增加了农业种植结构优化因素,提出了基于种植结构优化的农业节水潜力概念和计算方法。其计算过程包括降低灌溉定额、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优化种植结构三个部分。运用该方法计算出2005年武威市凉州区基于种植结构优化的农业节水潜力为2.63亿m3,比传统的农业节水潜力提高13.3%,农业总产值增加6.04亿元,净收益增加4.32亿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水潜力 净灌溉定额 种植结构优化 灌溉水利用系数 凉州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年际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8
17
作者 蔡长举 徐小燕 付杰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10期85-87,共3页
为区域制定节水灌溉规划和评价灌区节水潜力提供依据,运用首尾测法基本原理,对2015-2017年贵州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进行跟踪测算,并对影响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高低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2015-2017年贵州农田灌溉水有效利... 为区域制定节水灌溉规划和评价灌区节水潜力提供依据,运用首尾测法基本原理,对2015-2017年贵州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进行跟踪测算,并对影响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高低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2015-2017年贵州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分别为0.451、0.458和0.464,贵州省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呈逐年提高趋势;影响系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投资因素、管理因素以及样点灌区调整因素,当水利工程在建设投资达到一定程度后,主要影响因素为管理因素。因此,今后贵州省提高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主要途径应从加强管理入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灌溉水 有效利用系数 首尾测算法 工程性缺水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灌溉模式对水稻田间水利用系数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蔡长举 付杰 +1 位作者 李长江 邓文强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9-21,共3页
通过在马家屯水稻灌区进行系统试验观测,采用年度灌溉净用水总量推求田间水利用系数的方法,在贵州省降雨较为丰沛条件下,推求"普灌"、"科灌"、"科蓄"等3种不同灌溉模式下的田间水利用系数,科学论证不同... 通过在马家屯水稻灌区进行系统试验观测,采用年度灌溉净用水总量推求田间水利用系数的方法,在贵州省降雨较为丰沛条件下,推求"普灌"、"科灌"、"科蓄"等3种不同灌溉模式下的田间水利用系数,科学论证不同灌溉模式对田间水利用系数的影响,为节水灌溉技术及田间管理在农田灌溉节水环节中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通过试验,得出3种灌溉模式下的田间水利用系数分别为0.944、0.950、0.954。结果显示,"科蓄"灌溉模式下田间水利用系数大于"科灌","科灌"灌溉模式下田间水利用系数大于"普灌"。因此,大力推广先进灌溉模式,是达到农业节水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间水利用系数 科灌 科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在山区无量水设施渠道水量测量中的运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蔡长举 付杰 刘浏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9-30,共2页
贵州省灌区渠道兴建较早,渠系量水设施不配套,导致农业灌溉用水量长期以来不能准确测定。因此,探索简单易操作的农业灌溉用水量测定方法,对制定合理的水量分配制度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选取贵州省黔西县民乐灌区总干渠作为试点,采用流速... 贵州省灌区渠道兴建较早,渠系量水设施不配套,导致农业灌溉用水量长期以来不能准确测定。因此,探索简单易操作的农业灌溉用水量测定方法,对制定合理的水量分配制度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选取贵州省黔西县民乐灌区总干渠作为试点,采用流速仪测定该干渠不同水位下的流量,绘制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并归纳该渠道水位流量关系经验公式,为落后山区无量水设施灌区的农业灌溉用水量探索一种简单实用的测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灌溉 水位流量关系曲线 灌溉水利用系数 节水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行山前平原土壤水高效利用及精确灌溉制度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吴庆华 张薇 +1 位作者 蔺文静 王贵玲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8-61,共4页
依据土壤水均衡原理,采用土壤水潜在可利用量、调蓄系数与土壤水高效利用率等指标,运用土壤水动态资料,深入分析太行山前平原土壤水高效利用性,并以此制定精确灌溉制度。研究表明:可利用土壤水资源潜力大,达131mm,土壤水调蓄能力强。土... 依据土壤水均衡原理,采用土壤水潜在可利用量、调蓄系数与土壤水高效利用率等指标,运用土壤水动态资料,深入分析太行山前平原土壤水高效利用性,并以此制定精确灌溉制度。研究表明:可利用土壤水资源潜力大,达131mm,土壤水调蓄能力强。土壤水有效利用效率低,仅为49.1%。大降雨或灌溉(大于20 mm)时土壤水有效利用效率降低;小降雨或灌溉(小于20 mm)时促进土壤水有效利用。制定精确灌溉制度,节约用水90 mm,土壤有效利用效率提高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前平原 土壤水 高效利用 灌溉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