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24篇文章
< 1 2 9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igh resolution range profile analysis based on multicarrier phase-coded waveforms of OFDM radar 被引量:5
1
作者 Kai Huo Bin Deng Yongxiang Liu Weidong Jiang Junjie Mao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1年第3期421-427,共7页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 radar with multicarrier phase-coded waveforms has been recently introduced to achieve high range resolution.The conventional method for obtaining the high resolution ...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 radar with multicarrier phase-coded waveforms has been recently introduced to achieve high range resolution.The conventional method for obtaining the high resolution range profile(HRRP) is based on matched filters.A method of synthesizing HRRP based on the 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 and decoding is proposed.The mathematical expressions of HRRP are derived by assuming an elementary scenario of point-scattering targets.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 of OFDM multicarrier signals,it mainly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n HRRP exerted by several factors,such as velocity compensation errors,the sampling frequency offset,and so on.The conclusions are significant for the design of the OFDM imaging radar.Finally,the simulation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validity of the conclus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 high resolution range profile(HRRP) MULTIcarrier phase-coded frequency offs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olyphase coded signal design for MIMO radar using MO-MicPSO 被引量:9
2
作者 Xiangneng Zeng Yongshun Zhang Yiduo Guo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1年第3期381-386,共6页
A novel modified optimization technique known as the multi-objective micro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MO-MicPSO) is proposed for polyphase coded signal design.The proposed MO-MicPSO requires only a small population... A novel modified optimization technique known as the multi-objective micro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MO-MicPSO) is proposed for polyphase coded signal design.The proposed MO-MicPSO requires only a small population size compared with the standar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that uses a larger population size.This new method is guided by an elite archive to finish the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The orthogonal polyphase coded signal(OPCS) can fundamentally improve the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 radar system performance,with which the radar system has high resolution and abundant signal channels.Simulation results on the polyphase coded signal design show that the MO-MicPSO can perform quite well for this high-dimensional multi-objective optimized problem.Compared with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or genetic algorithm,the proposed MO-MicPSO has a better optimized efficiency and less time consump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objective micro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MO-MicPSO) phase-coded signal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 radar ambiguity fun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code acquisition using sparse Fourier transform
3
作者 ZHANG Chen WANG Jian +1 位作者 FAN Guangteng TIAN Shiwei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CSCD 2024年第5期1063-1072,共10页
Code acquisition is the kernel operation for signal synchronization in the spread-spectrum receiver.To reduce the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and latency of code acquisition,this paper proposes an efficient scheme employ... Code acquisition is the kernel operation for signal synchronization in the spread-spectrum receiver.To reduce the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and latency of code acquisition,this paper proposes an efficient scheme employing sparse Fourier transform(SFT)and the relevant hardware architecture for 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and 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implementation.Efforts are made at both the algorithmic level and the implementation level to enable merged searching of code phase and Doppler frequency without incurring massive hardware expenditure.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code acquisition approaches,it is shown from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that the proposed design can shorten processing latency and reduce hardware complexity without degrading the acquisition prob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de acquisition hardware structure sparse Fourier transform(SFT) code phase estimation Doppler frequency estim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gular-tunable on-chip coding metasurface enabled by phase-change material with immersion liquid
4
作者 LI Xue-Nan ZHAO Zeng-Yue +4 位作者 YU Fei-Long CHEN Jin LI Guan-Hai LI Zhi-Feng CHEN Xiao-Shuang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06-812,共7页
Metasurfaces provide a potent platform for the dynamic manipulation of electromagnetic waves.Coupled with phase-change materials,they facilitate the creation of versatile metadevices,showcasing various tunable functio... Metasurfaces provide a potent platform for the dynamic manipulation of electromagnetic waves.Coupled with phase-change materials,they facilitate the creation of versatile metadevices,showcasing various tunable functions based on the transition between amorphous and crystalline states.However,the inherent limitation in tunable states imposes constraints on the multiplexing channels of metadevices.Here,this paper introduces a novel approach-a multi-functional metadevice achieved through the two-level control of the encoding phasechange metaatoms.Utilizing the phase-change material Ge_(2)Sb_(2)Se_(4)Te1(GSST)and high refractive-index liquid diiodomethane(CH_(2)I_(2)),this paper showcases precise control over electromagnetic wave manipulation.The GSST state governs the tunable function,switching it ON and OFF,while the presence of liquid in the hole dictates the deflection angle when the tunable function is active.Importantly,our tunable coding metasurface exhibits robust performance across a broad wavelength spectrum.The incorporation of high refractive-index liquid extends the regulatory dimension of the metadevice,enabling dynamic switching of encoding bit levels.This two-level tunable metadevice,rooted in phase-change materials,presents a promising avenue for the dynamic control of func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ding metasurface tunable control phase change material electromagnetic wave manipu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面向智能移动终端的iPDR/GNSS组合导航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振杰 胡超 +1 位作者 聂志喜 张远帆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5-63,69,共10页
针对现有行人航位推算(PDR)方法存在误差积累并且定位与航向精度较低,从而导致PDR/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组合导航精度下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智能移动终端的改进的PDR(iPDR)/GNSS组合导航方法。首先,设计了一种iPDR定位方法,将GNS... 针对现有行人航位推算(PDR)方法存在误差积累并且定位与航向精度较低,从而导致PDR/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组合导航精度下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智能移动终端的改进的PDR(iPDR)/GNSS组合导航方法。首先,设计了一种iPDR定位方法,将GNSS载波相位历元差分技术计算的航向角引入PDR航向估计中,减小由陀螺漂移引起的航向累积误差。其次,基于因子图优化将GNSS绝对位置与iPDR定位结果相融合。最后,利用智能手机采集的实测数据对所提方法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PDR方法相比,iPDR方法的定位精度提高了62.0%,航向精度提高了33.7%;与基于卡尔曼滤波的iPDR/GNSS组合方法相比,基于因子图优化的iPDR/GNSS方法在定位精度上提高了39.8%,有效提高了组合导航系统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行人航位推算 组合导航 智能移动终端 载波相位差分 因子图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伪码调相连续波雷达微弱机动目标高精度参数估计方法
6
作者 崔嵬 邢天乐 +1 位作者 金小萍 吴爽 《信号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42,共12页
伪码调相连续波雷达具有探测距离远、测量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等优势,是天基雷达空间目标探测的重要手段。本文针对高速伪码调相连续波雷达对远距、机动目标的高精度参数估计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跟踪环路的机动目标参数高精度估计算法... 伪码调相连续波雷达具有探测距离远、测量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等优势,是天基雷达空间目标探测的重要手段。本文针对高速伪码调相连续波雷达对远距、机动目标的高精度参数估计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跟踪环路的机动目标参数高精度估计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分数阶傅里叶变换获得载波多普勒频率初始值和多普勒频率变化率的估计,并构造对数据跳变不敏感的相干载波提取环路,实现对伪码调相信号中载波参数的鲁棒提取与精确跟踪,从而得到高精度的相对速度估计结果;之后,利用载波多普勒频率估计结果“修正”本地发射伪码,消除伪码相位偏移。在通过相关处理得到伪码相位初始估计后,构造载波辅助相干伪码跟踪环路,实现对伪码相位的精确跟踪,从而获得高精度的相对距离估计结果。所提算法利用参数跟踪环路实时动态匹配的优点,解决了机动目标回波信号伪码相位偏移和多普勒扩展引入的积累效能降低和检测性能恶化问题,有效提高了机动目标参数估计精度。与部分相关-分数阶傅里叶变换、广义拉登傅里叶变换方法、迭代相邻相关运算方法相比,所提算法将机动目标多维参数搜索与匹配问题转化为两次一维参数精确提取问题,在获得机动目标相对距离、相对速度高精度估计的同时,有效降低了算法的运算量,为航天器空间平台资源强约束下实现自主探测感知提供了一种可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码调相连续波雷达 机动目标 相干载波提取 伪码跟踪 参数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伪码调相-线性调频的低轨导航信号波形及捕获性能 被引量:1
7
作者 林红磊 耿敏嫣 +3 位作者 付栋 欧钢 肖伟 马明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1-222,共12页
低轨导航星座卫星数量多,信号多普勒频偏大,接收机冷启动搜索空间巨大,捕获速度慢,该文提出一种伪码调相-线性调频(CSK-LFM)的导航信号波形,线性调频提高信号的多普勒容限,不同伪码相位实现不同卫星的多址播发,可以极大压缩卫星号、时... 低轨导航星座卫星数量多,信号多普勒频偏大,接收机冷启动搜索空间巨大,捕获速度慢,该文提出一种伪码调相-线性调频(CSK-LFM)的导航信号波形,线性调频提高信号的多普勒容限,不同伪码相位实现不同卫星的多址播发,可以极大压缩卫星号、时延、多普勒3维搜索空间,加快了捕获信号捕获速度。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当信号强度为40 dBHz时,采用CSK-LFM调制的导航信号,其捕获性能比同等条件下的传统直接扩频序列(DSSS)调制的导航信号高1 dB左右,且信号搜索空间可降低为直接扩频序列调制的1/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轨导航信号 线性调频 CSK调制 信号捕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细化相位编码的阶梯级次修正方法
8
作者 严飞 文杰 +2 位作者 路长秋 肖雨倩 刘佳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6-53,共8页
传统相位编码在测量物体时,由于系统内外噪声的影响,导致截断处的相位和级次错误映射,引入相位跳变。为解决上述误差的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细化相位编码的阶梯级次修正方法用于三维测量。首先将2倍条纹周期的阶梯嵌入相位域中以获取... 传统相位编码在测量物体时,由于系统内外噪声的影响,导致截断处的相位和级次错误映射,引入相位跳变。为解决上述误差的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细化相位编码的阶梯级次修正方法用于三维测量。首先将2倍条纹周期的阶梯嵌入相位域中以获取细化相位编码条纹,再通过相位解码获取细化的阶梯级次,然后利用上下舍入解码对细化的阶梯级次进行错位取整,获取两组错位半个条纹周期的正常阶梯级次,最后通过两组码字在相位截断处错位互补,从而消除相位误差。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增加投影幅数情况下,文章拟合标准球半径均方根误差为0.1465 mm,相较于传统相位编码降低82.2%;同时,在精度相同的情况下,该文相位展开的时间成本为0.5215 s,相比于附加二值条纹的相位编码降低5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位编码 互补光栅 相位误差 阶梯级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构光双目视觉的腐蚀钢材表面三维重建
9
作者 邢佶慧 魏妍婧 +2 位作者 胡灿昱 陈爱国 杨娜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5-363,共9页
传统的检测方法通常无法实现对金属腐蚀形貌的高精度三维重建,探索一种既高效又精确的金属腐蚀形貌重建技术,是准确评估腐蚀金属构件断裂性能的重要前提。提出将双目结构光技术引入钢材腐蚀检测领域,采用互补格雷码技术结合4步相移法设... 传统的检测方法通常无法实现对金属腐蚀形貌的高精度三维重建,探索一种既高效又精确的金属腐蚀形貌重建技术,是准确评估腐蚀金属构件断裂性能的重要前提。提出将双目结构光技术引入钢材腐蚀检测领域,采用互补格雷码技术结合4步相移法设计条纹结构光编码图案,并求解相位。基于绝对差值求和(SAD)算法完成亚像素绝对相位的立体匹配,为补偿非线性相位误差提出了适用于4步相移法的被动校正法,结合主动相位误差补偿方法进行相位误差修正。对钢腐蚀样品进行重建,并与激光测量仪扫描结果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样品的平均腐蚀深度测试相对误差在26.42%以下,证明了双目立体视觉三维重建系统重建腐蚀钢材表面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目视觉 结构光 4步相移 互补格雷码 非线性相位误差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粒子悬浮的声学编码超表面优化设计
10
作者 刘宇 董浩文 汪越胜 《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966-1974,共9页
声悬浮通过声辐射力实现微粒的非接触式操控,在生物医学检测与微纳制造等前沿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然而,当前基于相控阵或传统超表面的超声悬浮技术,主要依靠反复调节声波相位来操纵粒子,在操控效率悬浮高度以及悬浮力的准确度等方面... 声悬浮通过声辐射力实现微粒的非接触式操控,在生物医学检测与微纳制造等前沿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然而,当前基于相控阵或传统超表面的超声悬浮技术,主要依靠反复调节声波相位来操纵粒子,在操控效率悬浮高度以及悬浮力的准确度等方面仍存在明显不足.针对上述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声学编码超表面的优化设计方法,可在空气介质中实现高效且精准的声悬浮力与粒子操控功能.首先构建以编码单元的相位延迟和能量传输效率为目标的优化模型,以获取优化的超表面整体编码构型.基于声场计算和声辐射力理论,建立了粒子所受声辐射力与超表面拓扑构型之间的直接映射关系;特别地,整个优化设计过程无需预先确定声场的形态.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得到的声学编码超表面能够生成与目标声场高度匹配的声场分布,其产生的声辐射力值与理论目标值基本吻合,充分验证了该设计方法的有效性与可靠性.提出的设计策略无需预先设定特定声场形态,而是直接瞄准粒子操控所需的声辐射力,通过逆向关联结构参数与受力目标,可有效提升非线性声场设计的适应性与精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悬浮 声辐射力 编码超表面 相位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相位编码的天气雷达多脉冲二次回波干扰抑制研究
11
作者 董锡超 李硕 +2 位作者 刘昉 胡智杰 赵晓萌 《信号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82-1389,共8页
多普勒天气雷达存在“多普勒两难”问题,会导致观测结果存在严重的二次回波干扰。当前固态体制的天气雷达一般通过长短脉冲组合波形以平衡探测距离和探测威力,但此时长短脉冲可能都会出现二次回波,造成更复杂的回波混叠干扰,会导致目标... 多普勒天气雷达存在“多普勒两难”问题,会导致观测结果存在严重的二次回波干扰。当前固态体制的天气雷达一般通过长短脉冲组合波形以平衡探测距离和探测威力,但此时长短脉冲可能都会出现二次回波,造成更复杂的回波混叠干扰,会导致目标位置和强度误判,严重降低天气雷达谱矩估计性能。当前研究工作广泛使用相位编码技术抑制二次回波干扰,但难以解决长短脉冲混叠下的二次回波干扰。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相位编码的二次回波抑制方法,可解决多种发射脉冲混叠下的二次回波干扰问题。首先建立了多普勒天气雷达发生长短脉冲混叠和二次回波的混合干扰信号模型;其次基于SZ(16/64)编码准则设计了相对相位差为πi^(2)/8样式的混合编码序列,对发射长/短脉冲组合信号分别进行相位调制,通过优化设计相对相位差确保正确回波能够得到完整解调,干扰项出现编码交叉项,并证明了交叉项也符合SZ编码形式,因此可以达到SZ编码的最优干扰抑制效果;最后基于天气雷达实测数据进行了等效试验,定量分析了所提方法对谱矩估计性能的改善效果,可显著降低谱矩估计结果的均方根误差,有效提升谱矩估计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雷达 相位编码 二次回波 谱矩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成本接收机单频周跳探测与修复方法
12
作者 祝会忠 叶丞龙 +1 位作者 刘程毅 李军 《导航定位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7-86,共10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低成本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接收机高精度定位中周跳探测的准确度,提出一种适用于低成本接收机的载波相位历元差分(TDCP)周跳探测与修复方法:基于载波的前后历元观测值进行历元间和站间的差分组成双差载波相位方程;然... 为了进一步提高低成本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接收机高精度定位中周跳探测的准确度,提出一种适用于低成本接收机的载波相位历元差分(TDCP)周跳探测与修复方法:基于载波的前后历元观测值进行历元间和站间的差分组成双差载波相位方程;然后采用最小二乘迭代的方法计算出可靠的坐标改正数并对迭代过程中剔除的卫星观测值进行周跳标记;最后将计算出的坐标改正数带入设计的双差检测方程中,通过分析每个双差检测方程的差值进行周跳卫星的复检和修复。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周跳探测方法可准确判断周跳发生的历元,且在正常卫星数大于4的情况下,当发生周跳的卫星数小于可视卫星数的40%左右时,周跳探测成功率在95%以上;当发生周跳的卫星数大于可视卫星数时,周跳探测的成功率会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频 低成本 载波相位历元差分(TDCP) 周跳探测 差分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非编码RNA在相分离调控中的作用
13
作者 杨新玲 张栋栋 常晓彤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4-392,共9页
相分离是细胞内生物分子由单一均相混合物形成2种不相溶的液滴凝聚体过程,是细胞内分子凝聚体和无膜细胞器形成的主要驱动力。相分离不仅在多种生理活动中发挥重要的动态调控作用,而且调控神经退行性疾病和癌症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 相分离是细胞内生物分子由单一均相混合物形成2种不相溶的液滴凝聚体过程,是细胞内分子凝聚体和无膜细胞器形成的主要驱动力。相分离不仅在多种生理活动中发挥重要的动态调控作用,而且调控神经退行性疾病和癌症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已有研究发现,长非编码RNA(lncRNA)与相分离密切相关,这为理解lncRNA的作用机制打开了新的视角,成为近年来非编码RNA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重点介绍了LncRNA SLERT作为分子伴侣与DDX21蛋白相互作用,影响核仁纤维中心区/高密度纤维区(FC/DFCs)的相分离;LINC00657(NORAD)与PUM蛋白形成NP小体,驱动PUM蛋白的相分离而抑制其活性,促进基因组的稳定性;dilncRNA调控DNA损伤应答小RNAs(DDRNA)、p53结合蛋白1(53BP1)的相分离,lncRNA LINP1相分离液滴与Ku蛋白结合促进DNA损伤修复;LncRNA SNHG9、MELTF-AS1、MALR分别驱动LATS1、YBX1、ILF3蛋白质的相分离发挥促癌lncRNAs作用,GIRGL、LncFASA分别调控CAPRIN1、PRDX1的相分离在癌症发展中发挥抑癌基因作用;lncRNA XIST通过相分离驱动X染色体失活的研究。总之,本文综述了lncRNAs通过调节相分离在细胞核无膜细胞器的形成、基因组稳定性与DNA损伤修复、肿瘤发生发展和X染色体失活等病理生理过程中的最新研究进展。本文表明长非编码RNA可通过调节相分离,参与多种病理生理过程,有望为相分离介导的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分离 长非编码RNA 无膜细胞器 DNA损伤修复 癌症 X染色体失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点线特征的视觉-惯性-GNSS紧耦合导航定位方法
14
作者 贺黎明 岳峑佑 +1 位作者 曲政林 张宇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4-133,共10页
针对复杂环境下单一传感器定位的局限性问题,提出一种多传感器融合的定位方法.在视觉方面,通过在点特征的基础上增加线特征,以克服视觉图像中重复纹理的干扰;在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方面,通过引入精度更高的载波相... 针对复杂环境下单一传感器定位的局限性问题,提出一种多传感器融合的定位方法.在视觉方面,通过在点特征的基础上增加线特征,以克服视觉图像中重复纹理的干扰;在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方面,通过引入精度更高的载波相位对伪距观测值进行平滑处理,以提高单点定位精度.利用公开数据集和实测数据分别对算法的精度和稳定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在公开数据集和实测数据中,所提方法相比于GVINS(视觉-惯性-GNSS紧耦合的算法)在地心地固坐标系下的X,Y,Z 3个方向上,定位精度分别提高了32.2%,23.3%,24.5%和25.7%,25.8%,14.1%.此外,在卫星信号被严重遮挡的环境下,所提方法在一定时间内仍具有良好的定位性能,平面定位精度达到0.74 m,高程定位精度达到0.91 m.研究成果为复杂环境下的多传感器融合定位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惯性里程计 线特征 载波相位平滑伪距 图优化 紧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YFR截获多相码信号的NZ判定
15
作者 张硕 刘进圆 滑海 《现代雷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0-66,共7页
针对估计出信号的原属奈奎斯特区(NZ)是使用奈奎斯特折叠接收机(NYFR)的根本问题,提出了一种对NYFR截获的多相码信号进行NZ判定的方法。首先通过分析多相码信号经NYFR采样前后的时频分布变化,将线性调频信号(LFM)和多相码信号与其他信... 针对估计出信号的原属奈奎斯特区(NZ)是使用奈奎斯特折叠接收机(NYFR)的根本问题,提出了一种对NYFR截获的多相码信号进行NZ判定的方法。首先通过分析多相码信号经NYFR采样前后的时频分布变化,将线性调频信号(LFM)和多相码信号与其他信号区分,然后采用瞬时自相关和谱峰搜索相结合的方法,来判定信号所在的NZ。仿真结果表明,当信号位于同一个NZ时,在信噪比(SNR)优于-8 dB时,该方法的正确检测概率(PCD)可达100%,当信号跨NZ时,在SNR优于-4 dB时,PCD可达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奈奎斯特折叠接收机 多相码 NZ判定 奈奎斯特区 瞬时自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船舶光学经纬仪的测量误差校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16
作者 徐静 陈岩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8-151,共4页
船舶光学经纬仪能够有效提升船舶导航的精确性,在复杂海况下光学经纬仪的测量存在依赖人工经验且精度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GPS载波相位差分技术结合双矢量定姿技术的光学经纬仪测量误差校准系统,通过实时测量获取船舶姿态角,并将... 船舶光学经纬仪能够有效提升船舶导航的精确性,在复杂海况下光学经纬仪的测量存在依赖人工经验且精度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GPS载波相位差分技术结合双矢量定姿技术的光学经纬仪测量误差校准系统,通过实时测量获取船舶姿态角,并将其补偿到经纬仪测量结果中。设计系统整体结构,并对校准前后的测量误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校准后水平角和垂直角的误差均在10″以内,满足光学经纬仪测量误差校准的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经纬仪 误差校准 实时性 双矢量定姿技术 GPS载波相位差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内调制的光纤干涉振动测量系统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贾鹏 谢建东 +2 位作者 楼盈天 杨晔 杨涛 《光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22,共13页
研制了一种基于内调制的光纤干涉振动测量系统。对分布式反馈激光器(DFB)进行电流内调制,产生正弦频率调制单频激光。经光纤环形器与光纤微探头输出测量光对振动源进行干涉测量,返回的测量光与光纤微探头自反射的参考光进行干涉获得相... 研制了一种基于内调制的光纤干涉振动测量系统。对分布式反馈激光器(DFB)进行电流内调制,产生正弦频率调制单频激光。经光纤环形器与光纤微探头输出测量光对振动源进行干涉测量,返回的测量光与光纤微探头自反射的参考光进行干涉获得相位生成载波(PGC)干涉信号。基于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PGA)数字信号处理平台设计了PGC干涉信号解调算法,通过5参数椭圆拟合提取附加光强调制等因素引入的误差系数,对相位非线性误差进行补偿,实现振动位移的高精度测量,并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算法对振动位移频谱进行分析。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搭建了振动测量系统,开展了干涉信号解调实验、位移测量实验和振动测量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的振动频率范围覆盖1142 Hz;在10μm的位移步进实验中,测量结果的平均偏差为0.173μm;振动频率的分辨力为1.221 Hz,谐波失真率小于1.36%;有望应用于精密振动测量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测量 内调制 微探头 相位生成载波 椭圆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波前编码的制冷型红外光学系统焦深拓展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馨竹 杨磊 +3 位作者 段文浩 杨童 刘万成 谢洪波 《光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4-135,共12页
设计二次成像方式,解决了相位板放置位置和探测器冷阑结构之间的位置冲突,完成了制冷型红外光学系统的结构设计。引入波前编码技术,结合截止频率处调制传递函数的变化趋势和对调制传递函数曲线一致性的客观评价,分析相位板参数取值对系... 设计二次成像方式,解决了相位板放置位置和探测器冷阑结构之间的位置冲突,完成了制冷型红外光学系统的结构设计。引入波前编码技术,结合截止频率处调制传递函数的变化趋势和对调制传递函数曲线一致性的客观评价,分析相位板参数取值对系统的不同影响,直接得到合适的相位板参数。利用光学软件对波前编码系统进行仿真,并采用Lucy-Richardson迭代算法恢复编码模糊图像。基于像素及人眼视觉感受对复原图像进行综合评价,证明波前编码技术有效拓展了普通红外光学系统的焦深,可拓展至原焦深范围的2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设计 红外光学系统 波前编码 焦深拓展 相位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基固废充填料浆长距离输送悬浮态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涛 杨涛 +2 位作者 刘金成 刘子健 杨天阳 《煤炭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44-456,共13页
煤矿煤基固废充填开采技术是实现煤炭绿色低碳开采的重要代表性技术,煤基固废料浆充填采空区可有效控制顶板岩层运移,防止衍生灾害发生。针对煤矿智能化大型化发展趋势下,煤基固废充填料浆长距离管道输送中颗粒悬浮态敏感性强易导致浆... 煤矿煤基固废充填开采技术是实现煤炭绿色低碳开采的重要代表性技术,煤基固废料浆充填采空区可有效控制顶板岩层运移,防止衍生灾害发生。针对煤矿智能化大型化发展趋势下,煤基固废充填料浆长距离管道输送中颗粒悬浮态敏感性强易导致浆体浓度不稳定而堵爆管的问题,开展浆体悬浮态稳定性方面的研究,旨在减少煤基固废长距离充填开采中堵爆管事故的发生。首先,应用正交试验、极差分析、方差分析与显著性检验法,评价影响煤基固废充填料浆流变特性的主次因素与影响显著性,得出主次影响因素的排序为料浆>水泥掺量>粉煤灰掺量,各因素影响显著性的排序为料浆浓度>水泥掺量>粉煤灰掺量。确定煤基固废充填料浆的质量分数为75.2%,各因素的最优配比为水泥∶粉煤灰∶煤矸石∶水质量比为12∶19.5∶43.7∶24.8。其次,建立煤基固废充填料浆长距离管道输送基于固液二相载体悬浮液的固体颗粒沉降模型,通过临界不沉粒径力学模型计算、粒度筛分试验、流变特征参数测试,确定固液二相载体悬浮液的密度为1 626.82 kg/m^(3),判别煤基固废充填料浆为非稳定浆体,不具备长距离管道输送的经时悬浮态稳定性。最后,确定使煤基固废充填料浆转变为悬浮态稳定浆体的悬浮临界屈服应力与悬浮临界塑性黏度分别为172.87 Pa、2.39 Pa·s,提出通过添加悬浮剂建立煤基固废充填料浆长距离管道输送稳定浆体体系的方法,以期解决煤矿煤基固废长距离充填开采工程实践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距离输送 悬浮态稳定性 沉降模型 固液二相载体悬浮液 悬浮临界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NiAl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载体催化剂上十氢萘产氢性能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文达 王凤丽 +3 位作者 赵俊哲 陈杰玉 刘清龙 罗明生 《石油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1-160,共10页
分别采用水热法和共沉淀法制备了NiAl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NiAl-LDH),经焙烧得到NiAl-LDH载体(NiAl-LDO),采用浸渍法制备了Pt/NiAl-LDO催化剂,利用XRD、N2吸附-脱附和TEM等方法对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表征,并考察了催化剂上十氢萘的... 分别采用水热法和共沉淀法制备了NiAl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NiAl-LDH),经焙烧得到NiAl-LDH载体(NiAl-LDO),采用浸渍法制备了Pt/NiAl-LDO催化剂,利用XRD、N2吸附-脱附和TEM等方法对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表征,并考察了催化剂上十氢萘的产氢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水热法更有利于形成NiAl-LDH的层状结构,有助于活性组分的分散和反应物与催化剂活性位的接触;载体中适量Ni的存在有利于Pt颗粒的稳定;过高的Pt负载量易导致Pt颗粒粒径明显增大;当Ni/Al摩尔比为4∶1,Pt负载量为1%(w)时,催化剂的催化脱氢活性最高,在260℃、常压下反应20 min,每克Pt原子的产氢量达到4.47 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有机氢载体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 十氢萘脱氢 Pt基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