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滑动速度对钛合金表面TiB_(2)涂层高温抗铝黏着磨损行为的影响
1
作者 吴彼 高禩洋 +2 位作者 薛伟海 李曙 段德莉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9-85,共7页
目的研究钛合金表面TiB_(2)涂层在高温条件下与工业纯铝之间的黏着磨损行为,重点分析了不同滑动速度对其影响。通过实验探讨TiB_(2)涂层的抗铝黏着磨损规律及其作用机制,为提升涂层的高温耐磨性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直流脉冲磁控溅... 目的研究钛合金表面TiB_(2)涂层在高温条件下与工业纯铝之间的黏着磨损行为,重点分析了不同滑动速度对其影响。通过实验探讨TiB_(2)涂层的抗铝黏着磨损规律及其作用机制,为提升涂层的高温耐磨性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直流脉冲磁控溅射工艺在TC4钛合金表面制备具有致密结构和优异膜基结合强度的TiB_(2)涂层,使用高温销-盘摩擦磨损试验机,探究滑动速度对钛合金表面TiB_(2)涂层与工业纯铝之间黏着磨损行为的影响,揭示涂层在不同速度条件下的磨损特性及其抗铝黏着性能的变化规律。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三维超景深光学显微镜和接触式轮廓仪表征涂层与铝销表面磨痕形貌特征和磨损状态,并对摩擦学系统的铝黏着磨损转移程度进行定量计算。结果在300℃高温下,随滑动速度提高,摩擦因数降低,TiB_(2)涂层磨痕内部的铝黏着转移层形貌发生变化,由连续的岛状丘状片层逐渐转变为分散的颗粒状锚点。同时,铝黏着转移层的平均厚度和覆盖率明显减小,表明滑动速度对铝黏着行为具有显著影响。此外,基于TiB_(2)涂层表面铝黏着转移程度与纯铝销磨损量提出归一化的涂层抗黏着能力系数Ac,其可反映滑动速度对TiB_(2)涂层抗铝黏着转移能力的影响。随滑动速度升高,TiB_(2)涂层将体现出更加优异的抗铝黏着转移特性,抗铝黏着能力系数由0.05 m/s时的0.917降低至0.30 m/s时的0.058。结论300℃高温下TiB_(2)涂层能够抑制铝的黏着转移行为。随滑动速度的升高,工业纯铝销对TiB_(2)涂层表面铝黏着转移层的剪切去除作用增强,因此TiB_(2)涂层表面铝黏着转移程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B2涂层 钛合金 高温摩擦磨损 滑动速度 黏着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赫兹接触模型的发动机封严涂层碰磨力计算与优化 被引量:1
2
作者 丁坤英 裴祥忠 +2 位作者 刘子剑 王梦潇 贾治豪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4-193,共10页
目的提高航空发动机的推进效率,在压气机机匣上喷涂可以减少叶尖径向间隙的封严涂层。叶尖与涂层之间的碰磨力会导致涂层脱落,且会击伤叶片,需要对碰磨力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技术制备4种不同硬度的AlSi-PHB(聚苯酯)封严涂... 目的提高航空发动机的推进效率,在压气机机匣上喷涂可以减少叶尖径向间隙的封严涂层。叶尖与涂层之间的碰磨力会导致涂层脱落,且会击伤叶片,需要对碰磨力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技术制备4种不同硬度的AlSi-PHB(聚苯酯)封严涂层,通过表面硬度测试、弹性模量测试和高速碰磨试验,分别评价封严涂层的硬度、弹性模量,以及在高速碰磨过程中不同工况下涂层受到的碰磨力;基于赫兹接触模型对叶尖与涂层之间的碰磨力进行计算,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碰磨后的涂层和叶尖进行分析,同时根据接触面形态特征和温度特征对赫兹模型进行优化。结果碰磨力与涂层的硬度、叶尖转速、叶尖切入速率有关,复杂的接触表面形貌和摩擦升温会导致理论计算值与实验值之间出现偏差。结论通过优化叶尖和涂层的接触系数,同时考虑摩擦升温对涂层弹性模量的影响,可将不同工况下碰磨力计算值与测量值之间的偏差控制在1%~11%,这项研究对于指导航空发动机封严涂层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严涂层 大气等离子喷涂 高速碰磨 赫兹模型 摩擦升温 优化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动速度对IS304涂层自润滑磨损机理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段文博 孙岩桦 +3 位作者 丁春华 耿海鹏 戚社苗 虞烈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7-153,共7页
采用感应烧结技术制备出润滑相细小且分布均匀的自润滑涂层.其中润滑相Ag粒子尺寸为5μm左右,氟化物粒子尺寸为1μm左右,强化相Cr2O3粒子尺寸小于1μm.研究表明低速磨损时磨损面比较粗糙,磨损机理主要为磨粒磨损与疲劳磨损;而高速磨损... 采用感应烧结技术制备出润滑相细小且分布均匀的自润滑涂层.其中润滑相Ag粒子尺寸为5μm左右,氟化物粒子尺寸为1μm左右,强化相Cr2O3粒子尺寸小于1μm.研究表明低速磨损时磨损面比较粗糙,磨损机理主要为磨粒磨损与疲劳磨损;而高速磨损时磨损面比较光滑,虽然磨粒磨损与疲劳磨损依然为涂层的磨损机理,但磨损面上存在明显的Ag润滑膜.Ag润滑膜的出现使得涂层的摩擦系数降低.Ag润滑膜的出现与接触面摩擦产生的摩擦热有关.滑动速度越高,接触面产生的摩擦热会使局部区域的瞬态温度升高,从而使得热膨胀系数较大的Ag粒子从基体Ni Cr中溢出到表面,并在压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从而形成Ag润滑膜.采用溢出体积计算法计算得滑动速度为1 m/s时,瞬态温升为296℃,该温升明显高于采用Ansys有限元模型计算得到的温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涂层 滑动速度 摩擦系数 磨损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化钨涂层高温摩擦磨损行为 被引量:11
4
作者 闫玉涛 廉巨龙 +1 位作者 徐元军 孙志礼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58-862,共5页
采用爆炸喷涂技术制备了碳化钨涂层,利用HT-1000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碳化钨涂层高温下摩擦磨损性能,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分析了涂层磨损表面形貌、元素分布和相结构.结果表明:碳化钨涂层由雪花片状颗粒堆叠而成,如... 采用爆炸喷涂技术制备了碳化钨涂层,利用HT-1000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碳化钨涂层高温下摩擦磨损性能,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分析了涂层磨损表面形貌、元素分布和相结构.结果表明:碳化钨涂层由雪花片状颗粒堆叠而成,如山地状,结合紧密.定温条件下,摩擦因数随着试验温度升高而减小,试验温度为550℃时,摩擦因数最小;磨损量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550℃时,磨损量由于配副材料的转移出现了负增加.温度低于350℃时,磨损表面具有撕裂、轻微黏着和磨粒磨损痕迹;在550℃时,磨损表面发生了剥落、严重黏着和氧化磨损.连续升温条件下,温度低于300℃时,摩擦因数较小,在350~550℃范围内,摩擦因数波动较大;磨损表面以剥层、黏着和氧化磨损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钨涂层 摩擦因数 高温 连续升温 磨损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耐磨甲板防滑涂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邓琦 王同良 +1 位作者 白杨 姜秀杰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2-88,共7页
[目的]为解决大型设备对船舶甲板表面的磨损问题,研制一种新型高耐磨甲板防滑涂层。[方法]该涂层主要由底漆、防滑层及面漆组成;采用摩擦系数测试仪和滑动磨损测试仪分别进行涂层防滑、耐磨损性能测试,研究涂层在不同工况(干、湿、油态... [目的]为解决大型设备对船舶甲板表面的磨损问题,研制一种新型高耐磨甲板防滑涂层。[方法]该涂层主要由底漆、防滑层及面漆组成;采用摩擦系数测试仪和滑动磨损测试仪分别进行涂层防滑、耐磨损性能测试,研究涂层在不同工况(干、湿、油态)下的磨损行为。[结果]研究结果表明:研制的甲板防滑涂层具有高耐磨性及较高的摩擦系数;在不同工况条件下的摩擦系数随着磨损次数的增加逐渐降低,其中油态条件下涂层的摩擦系数最低,主要与航空煤油的润滑作用有关;涂层的磨损失重率随着磨损次数的增加呈上升的趋势;涂层的磨损机制主要为初期磨损阶段的磨粒磨损和稳定磨损阶段的粘着磨损。[结论]研究成果不仅能够保证海洋结构物的服役安全性,还可为新型甲板防滑涂层的开发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甲板 滑动磨损 摩擦系数 防滑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铁含量镍-铁合金镀层的摩擦磨损性能 被引量:4
6
作者 杜金强 于志明 +2 位作者 缑百勇 李鸿鹏 何宇廷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81-85,共5页
采用电沉积方法在LY12CZ铝合金表面制备了不同铁含量的镍-铁合金镀层,研究了铁含量对合金镀层硬度和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并根据镀层的磨损形貌探讨了其磨损机理。结果表明:当铁含量低于12.63%(原子分数,下同)时,随着铁含量增加,镀层的... 采用电沉积方法在LY12CZ铝合金表面制备了不同铁含量的镍-铁合金镀层,研究了铁含量对合金镀层硬度和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并根据镀层的磨损形貌探讨了其磨损机理。结果表明:当铁含量低于12.63%(原子分数,下同)时,随着铁含量增加,镀层的硬度增加,摩擦因数减小,耐磨性能提高;当铁含量为由12.63%增至23.59%时,镀层的摩擦因数略有增加,硬度和耐磨性能有所降低;镍镀层的主要磨损机理为显微推碾,随着铁含量的增加,镍-铁合金镀层的磨损机理由显微推碾转变为显微切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铁合金镀层 硬度 摩擦因数 磨损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基WC陶瓷涂层的干滑动摩擦磨损性能 被引量:4
7
作者 陈爱智 张永振 +1 位作者 陈跃 李鹏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2002年第5期52-54,57,共4页
为了改善制动器的制动性能 ,即提高它的耐磨性和摩擦系数 ,对 4种WC含量不同的镍基复合涂层的摩擦磨损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 ,并且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复合涂层的磨损面进行了观察 ,在此基础上对其抗磨机理和WC含量对涂层摩擦磨损性能的... 为了改善制动器的制动性能 ,即提高它的耐磨性和摩擦系数 ,对 4种WC含量不同的镍基复合涂层的摩擦磨损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 ,并且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复合涂层的磨损面进行了观察 ,在此基础上对其抗磨机理和WC含量对涂层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与讨论。试验结果表明 ,含WC硬质相的镍基复合涂层的耐磨性和摩擦系数都高于基体HT2 5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基WC陶瓷涂层 制动摩擦 镍基WC涂层 抗磨机理 干滑动摩擦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合器摩擦片摩擦性能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罗晓晔 李雅娴 +1 位作者 陈锡伟 吴铃海 《制造技术与机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48-153,共6页
通过对不同纤维增强剂配制的摩擦片进行摩擦学小样试验、定速式摩擦试验以及台架试验,研究了温度、相对滑动速度、离合循环次数等外部因素以及增强剂成分等内部因素对摩擦副的摩擦性能与磨损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芳纶包心纱作为增强剂... 通过对不同纤维增强剂配制的摩擦片进行摩擦学小样试验、定速式摩擦试验以及台架试验,研究了温度、相对滑动速度、离合循环次数等外部因素以及增强剂成分等内部因素对摩擦副的摩擦性能与磨损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芳纶包心纱作为增强剂制得的摩擦片,摩擦性能和耐磨损性能较好;温度、相对滑动速度以及离合循环次数均对摩擦副的摩擦系数具有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系数 磨损 温度 相对滑动速度 离合循环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复合润滑涂层对低碳钢表面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缪军 龚红英 +3 位作者 姜天亮 钱勇 廖泽寰 许志敏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2-159,共8页
为替代磷化-皂化处理工艺,通过浸涂高分子复合润滑液的方法在低碳钢试样表面制备涂层。利用HT-500型球盘摩擦试验机考察了低碳钢在高分子复合润滑涂层、磷皂化膜、无润滑介质这3种不同润滑条件下摩擦学性能,同时分析了干摩擦接触表面上... 为替代磷化-皂化处理工艺,通过浸涂高分子复合润滑液的方法在低碳钢试样表面制备涂层。利用HT-500型球盘摩擦试验机考察了低碳钢在高分子复合润滑涂层、磷皂化膜、无润滑介质这3种不同润滑条件下摩擦学性能,同时分析了干摩擦接触表面上摩擦切应力,并应用VHX-600K型超景深显微镜对磨损表面形貌观察,探讨磨损机制。结果表明:高分子复合润滑涂层与磷皂化膜具有相接近的润滑减摩特性,摩擦因数与干摩擦相比分别减小67.33%和68.79%,对摩初期5 min内前者略低2.1%,且减摩性能都较稳定。此外,磨损机制与不同润滑条件下的摩擦行为有关。干摩擦过程中,磨粒磨损、氧化磨损起主导作用;表面有磷皂化膜的摩擦磨损机制主要为轻微磨粒磨损与少量氧化磨损;高分子复合润滑涂层作用下,表面磨损程度最小,主要表现为轻微磨粒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复合润滑涂层 摩擦切应力 磨损表面形貌 摩擦因数 磨损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井提升钢丝绳的磨损行为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黄镇 邵良锋 +1 位作者 张超 赵亮吉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57-59,共3页
用淬火45号钢与钢丝组成摩擦对偶,研究了在不同载荷、滑动速率下钢丝的摩擦系数与磨损率的变化规律,用扫描电镜(SEM)对摩擦试样的表面形貌进行观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两种钢丝的摩擦系数都随载荷的增加而增大,磨损率均随滑动速率的增... 用淬火45号钢与钢丝组成摩擦对偶,研究了在不同载荷、滑动速率下钢丝的摩擦系数与磨损率的变化规律,用扫描电镜(SEM)对摩擦试样的表面形貌进行观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两种钢丝的摩擦系数都随载荷的增加而增大,磨损率均随滑动速率的增加而减小;钢丝的摩擦系数随滑动速率的增加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磨损率随载荷的增加也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同种钢丝在不同条件下呈现不同的磨斑形貌,不同钢丝在相同条件下的磨斑形貌也不相同。在使用过程中,根据钢丝绳的特征,选择合适的运行条件可以减轻钢丝绳的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丝 载荷 滑动速率 磨损 摩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D涂层高速钢微钻用于铝合金钻削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而耕 朱州 周琼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48-353,共6页
为了提高高速钢微细钻头的钻削质量,研究了物理气相沉积(PVD)涂层高速钢微细钻头在高速干式环境下钻削铝合金时的钻削性能。应用PVD离子镀技术在直径0.2 mm的高速钢微细钻头上制备Ti Al Si N、DLC、Ti N和Al Ti N 4种涂层,并通过同时沉... 为了提高高速钢微细钻头的钻削质量,研究了物理气相沉积(PVD)涂层高速钢微细钻头在高速干式环境下钻削铝合金时的钻削性能。应用PVD离子镀技术在直径0.2 mm的高速钢微细钻头上制备Ti Al Si N、DLC、Ti N和Al Ti N 4种涂层,并通过同时沉积涂层的高速钢圆盘间接测量得到涂层的显微硬度、厚度和平均摩擦系数。以6061铝合金为被加工零件对涂层的实际加工性能进行了试验测试,得到了已钻取孔的表面形貌、直径和角磨损量。通过VHM-I04显微硬度计在0.49 N下测定,DLC涂层微钻的显微硬度为2 800,摩擦系数为0.05,钻削效果在所有涂层微钻和未涂层微钻中最好。因与高速钢基体结合差,导致Ti Al Si N涂层容易脱落、微钻磨损快,故Ti Al Si N涂层不适合沉积在微钻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气相沉积涂层 高速钢 微细钻头 铝合金 显微硬度 厚度 平均摩擦系数 表面形貌 直径 角磨损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音速火焰喷涂细晶WC-12Co涂层的组织性能 被引量:1
12
作者 马宁 张柯柯 +2 位作者 尹丹青 肖笑 叶福兴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M0002,共6页
利用超音速火焰(HVOF)喷涂技术,制备了一种钴质量分数为12%的细晶碳化钨基硬质合金涂层(WC-12Co),研究了涂层的组织结构、相组成和干滑动摩擦磨损行为。研究结果表明:HVOF喷涂的细晶WC-12Co涂层微观组织致密、均匀,WC晶粒尺寸与初始粉... 利用超音速火焰(HVOF)喷涂技术,制备了一种钴质量分数为12%的细晶碳化钨基硬质合金涂层(WC-12Co),研究了涂层的组织结构、相组成和干滑动摩擦磨损行为。研究结果表明:HVOF喷涂的细晶WC-12Co涂层微观组织致密、均匀,WC晶粒尺寸与初始粉末相当,为500~900 nm。涂层主要为WC相和Co相,有少量W2C相。与淬火态GCr15钢环干滑动对磨时,磨损率维持在10^-7 mm^3/(N·m)量级,耐磨性良好,干滑动摩擦因数为0.67~0.76。涂层的主要磨损机制为金属Co相的被挤压、犁削和WC颗粒的剥落。重载时,涂层的磨损机制转化为接触疲劳裂纹扩展,导致局部片层剥离,并伴随着富Co区与对磨环的黏着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音速火焰喷涂 亚微米结构 WC-12CO涂层 干滑动摩擦 磨损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包石墨对酚醛树脂基复合材料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恩 符蓉 +1 位作者 沈长斌 高飞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70-176,共7页
目的提高石墨与酚醛树脂的界面结合强度,改善酚醛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性能。方法用高温浸渗法制备铜包石墨,并制备铜包石墨-酚醛树脂基复合材料。通过摩擦磨损实验,研究铜包石墨对酚醛树脂基复合材料摩擦学性能的影响,并对比相同成分... 目的提高石墨与酚醛树脂的界面结合强度,改善酚醛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性能。方法用高温浸渗法制备铜包石墨,并制备铜包石墨-酚醛树脂基复合材料。通过摩擦磨损实验,研究铜包石墨对酚醛树脂基复合材料摩擦学性能的影响,并对比相同成分铜/石墨混合填充酚醛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性能。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和光学显微镜对摩擦磨损表面进行分析,研究材料摩擦磨损机理。结果石墨表面经过金属铜处理后,金属铜由分散的聚集态转变为附着态,制备的铜包石墨颗粒整体分散度高、形状好。铜包石墨-酚醛树脂基复合材料中石墨与基体界面结合紧密,保持了酚醛树脂的连续相结构,摩擦磨损表面相对平整,复合材料平均比磨损率为3.98×10-6mm3/(N·m),瞬时摩擦系数波动幅度小,摩擦磨损机理以粘着磨损为主。相同成分制备的铜/石墨混合填充酚醛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度较差,摩擦磨损表面有较多裂痕,复合材料平均比磨损率为7.80×10-6mm3/(N·m),瞬时摩擦系数波动幅度大,摩擦磨损机理以磨粒磨损和粘着磨损为主。结论石墨通过表面金属铜处理,不仅能提高与基体界面结合强度,还能同时有效提高酚醛树脂基复合材料的耐磨性能和摩擦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包石墨 润滑 酚醛树脂 摩擦学性能 磨损率 摩擦系数 摩擦磨损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芳纶-玻纤混杂纤维增强摩阻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吴娟 张超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24-126,129,共4页
以丁腈橡胶改性酚醛树脂作为树脂基体,芳纶纤维-玻璃纤维混杂纤维作为变量,经热压烧结制备出一种混杂纤维增强摩阻材料。在干摩擦条件下通过摩擦磨损试验机测试其摩擦学性能。经实验表明:材料的摩擦系数随着载荷、滑动速率的增大整体呈... 以丁腈橡胶改性酚醛树脂作为树脂基体,芳纶纤维-玻璃纤维混杂纤维作为变量,经热压烧结制备出一种混杂纤维增强摩阻材料。在干摩擦条件下通过摩擦磨损试验机测试其摩擦学性能。经实验表明:材料的摩擦系数随着载荷、滑动速率的增大整体呈现减小趋势,磨损率随着载荷的增加出现波动,随滑动速率的增大呈现减小的趋势。在不同载荷和滑动速率条件下,含有芳纶/玻纤混杂纤维增强摩阻材料表现出较好的摩擦学性能。摩擦过程中,含有芳纶-玻纤混杂纤维的摩阻材料磨损形式为犁沟和塑性变形,未含有的磨阻材料磨损形式主要为疲劳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杂纤维 摩擦 磨损机理 载荷 滑动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动速度对铝合金石油套管干摩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敏 靳晓伟 +2 位作者 刘君 杨海滨 梁玉林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18-124,共7页
为降低铝合金石油套管严重磨损的风险,将7075铝合金磨盘和40CrNiMo销钉作为摩擦副,采用UTM摩擦试验机研究滑动速度对铝合金石油套管干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滑动速度为50~600 mm/s时,随着滑动速度的增加,摩擦因数不断减小... 为降低铝合金石油套管严重磨损的风险,将7075铝合金磨盘和40CrNiMo销钉作为摩擦副,采用UTM摩擦试验机研究滑动速度对铝合金石油套管干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滑动速度为50~600 mm/s时,随着滑动速度的增加,摩擦因数不断减小、波动不断增大;磨损率随滑动速度的增加先缓慢增加再显著上升;在低滑动速度(50~100 mm/s)下,7075铝合金主要磨损机制为轻微氧化磨损;在中等滑动速度(150 mm/s)下,主要磨损机制转变为氧化磨损;当滑动速度在350~600 mm/s之间时,7075铝合金主要磨损机制转变为黏着-分层磨损;采用空气钻井技术时,在满足钻井要求的情况下,使钻杆转动线速度低于150 mm/s可以有效地避免铝合金套管严重磨损。研究结果可为铝合金套管的防磨损方法研究提供一定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75铝合金 石油套管 滑动速度 干摩擦 磨损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梯度结构对TiAlSiN涂层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7
16
作者 谭超 何卫锋 +3 位作者 曹鑫 廖斌 何光宇 杨竹芳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8-76,共9页
为提高304不锈钢耐磨损性能,采用磁过滤阴极弧等离子体沉积的方法制备TiAlSiN多层梯度涂层,研究多层梯度结构对涂层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纳米压痕仪和划痕仪等方... 为提高304不锈钢耐磨损性能,采用磁过滤阴极弧等离子体沉积的方法制备TiAlSiN多层梯度涂层,研究多层梯度结构对涂层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纳米压痕仪和划痕仪等方法对涂层的表面形貌、物相结构以及力学性能进行表征,并通过MST-3001摩擦磨损试验仪测试不同结构涂层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与TiAlSiN单层涂层相比,TiAlSiN多层梯度涂层具有更高的结合力和韧性;两种涂层的摩擦因数和磨损率都远小于304不锈钢,其中TiAlSiN多层梯度涂层具有比单层涂层更低的磨损率,磨损率由2.6×104μm3/(N·m)降至8.5×103μm3/(N·m),降低了67.8%,TiAlSiN多层梯度涂层磨痕表面光滑致密,主要磨损机制为轻微粘着磨损、磨粒磨损和氧化磨损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AlSiN涂层 多层梯度涂层 摩擦因数 磨损率 磨损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热处理下滑动速度对SiC_(p)/Al复合材料摩擦学性能影响研究
17
作者 陈妍 菅光霄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6-61,共6页
SiC_(p)/Al复合材料非匀质性微观结构使其摩损机制较传统匀质材料更为复杂,不同工况及热处理工艺下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性能也存在差异。以SiC_(p)/2024Al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进行球-面接触干滑动摩擦磨损实验,探究它在不同热处理状态及滑... SiC_(p)/Al复合材料非匀质性微观结构使其摩损机制较传统匀质材料更为复杂,不同工况及热处理工艺下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性能也存在差异。以SiC_(p)/2024Al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进行球-面接触干滑动摩擦磨损实验,探究它在不同热处理状态及滑动速率下的摩擦磨损性能及磨损机制。结果表明:热处理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摩擦学性能有显著影响,固溶+人工时效态复合材料具有更高的强度、硬度及耐磨性;滑动速度影响复合材料的表面接触性质及磨损程度,摩擦因数和磨损量随滑动速度提高逐渐增大;随滑动速度增加,复合材料主要磨损机制由剥层磨损向磨粒磨损转变,而磨损机制的转变明显加快了复合材料的磨损,在实际应用中应尽量避免此现象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_(p)/Al复合材料 摩擦因数 磨损机制 滑动速度 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合金干滑动摩擦行为与磨损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李朝志 付彬国 +4 位作者 刘金海 李国禄 赵雪勃 都志杰 张建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410-414,共5页
钛合金因具有高的比强度、比刚度,良好的耐蚀性和耐热性等优点,在航空航天、化工、能源等领域广泛应用,但钛合金存在表面硬度低、抗塑性剪切能力较差、不易加工硬化以及表面氧化物保护作用较差等缺陷,使其耐磨性较差,阻碍了其在耐磨损... 钛合金因具有高的比强度、比刚度,良好的耐蚀性和耐热性等优点,在航空航天、化工、能源等领域广泛应用,但钛合金存在表面硬度低、抗塑性剪切能力较差、不易加工硬化以及表面氧化物保护作用较差等缺陷,使其耐磨性较差,阻碍了其在耐磨损领域的发展。为了提高钛合金自身的耐磨性潜力和扩大其应用领域,本文主要概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钛合金干滑动摩擦磨损领域的研究现状,讨论了影响钛合金摩擦磨损性能的主要因素以及在不同条件下的磨损机理,并对钛合金干滑动摩擦磨损行为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干滑动摩擦 摩擦系数 磨损率 磨损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表面Al2O3-Ni涂层的制备及耐磨性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邵若男 贺甜甜 +3 位作者 杜三明 王家威 蔡宏章 张永振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73-179,共7页
目的研究Al2O3含量对Al2O3-Ni复合涂层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技术,在6082-T6铝合金基体表面分别制备Al2O3含量为30%、50%和70%的30%Al2O3-70%Ni、50%Al2O3-50%Ni、70%Al2O3-30%Ni复合涂层。对三种涂层的显微硬度... 目的研究Al2O3含量对Al2O3-Ni复合涂层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技术,在6082-T6铝合金基体表面分别制备Al2O3含量为30%、50%和70%的30%Al2O3-70%Ni、50%Al2O3-50%Ni、70%Al2O3-30%Ni复合涂层。对三种涂层的显微硬度和摩擦磨损性能进行对比研究,并分析原始粉末和涂层的相组成、涂层组织结构、磨损形貌和磨损机制。结果原始粉末中的部分α-Al2O3相在急冷条件下转变成γ-Al2O3新相,涂层中各衍射峰出现明显的宽化现象,有Al2O3非晶相生成。三种试样均由基体、打底层、涂层组成,基体与打底层之间有明显的分界面,打底层因与涂层化学成分相似使分界面不明显,层与层之间结合良好。涂层的显微硬度明显高于基体,约为基体硬度的4~5倍,且其随着Al2O3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在试验条件下,涂层的摩擦系数、磨痕宽度、磨损率均随着Al2O3含量的增加而减小,相较于30%Al2O3-70%Ni涂层,70%Al2O3-30%Ni涂层的摩擦系数降低了13%,磨损率降低了66.7%。30%Al2O3-70%Ni涂层磨损最严重,磨痕表面剥落明显,而50%Al2O3-50%Ni涂层与70%Al2O3-30%Ni涂层磨损后,磨痕表面产生大量即将剥落的"橘皮状"氧化物,磨损机制均为氧化磨损与粘着磨损的混合。结论 Al2O3-Ni复合涂层中增加Al2O3含量可以提高复合涂层的耐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喷涂 Al2O3-Ni涂层 摩擦系数 磨损率 磨损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球铣路径对淬硬钢SKD11表面摩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黄为民 赵军 +2 位作者 艾兴 王大伟 王桂杰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8-65,共8页
通过高速铣削试验与环-块摩擦磨损试验,借助白光干涉仪、超景深三维显微镜、显微硬度计等分析检测设备,研究了走刀路径对淬硬模具钢SKD11表面摩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球铣加工表面摩擦特性具有方向性,当走刀方向与摩擦方向垂直时,摩... 通过高速铣削试验与环-块摩擦磨损试验,借助白光干涉仪、超景深三维显微镜、显微硬度计等分析检测设备,研究了走刀路径对淬硬模具钢SKD11表面摩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球铣加工表面摩擦特性具有方向性,当走刀方向与摩擦方向垂直时,摩擦因数最小,磨痕宽度最窄,当二者夹角成45°时,摩擦因数最大,磨痕宽度最宽。球铣走刀路径影响加工表面形貌取向,表面形貌通过改变接触应力和磨屑捕捉能力来影响犁耕效应和黏着效应,进而影响摩擦特性。干摩擦工况下,主要磨损机理是磨粒磨损与氧化磨损,试验15 min后表面微沟槽形貌均已消失;而润滑工况下,表面微沟槽依然清晰,走刀路径与摩擦方向夹角成0°与45°试样表面出现磨粒磨损特征,而夹角成90°试样表面无明显划痕,表明采用该路径进行球铣加工具有较好的减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球铣 刀具路径 摩擦因数 磨损形貌 磨损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